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云文选-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兑槐涠斓冀准丁K慌宄飧鑫侍猓突岱复砦蟆S腥怂担骸跋衷诠と嘶共皇亲龉つ们穑俊钡牵溃笠抵幸丫挥辛税鳎と艘丫侵魅耍凰接笠抵械墓と耍环矫嫒允茏时炯业陌鳎硪环矫嬗质切轮泄斓冀准兜囊环肿印J贝淞耍と私准兜牡匚槐淞耍颐堑亩氛挝瘢灿τ赏品酃饕濉⒎饨ㄖ饕濉⒐倭抛时局饕宓耐持危套约旱恼ǎιг跋摺U庑┍浠淙痪蠖嗍と硕剂私饬耍不褂幸徊糠秩瞬涣私猓饩托枰颐欠锤吹馗墙睬宄�
目前还处于战争没有结束、敌人对我们进行封锁的时期。全国胜利是确定无疑的了,而且不会很久。敌人的封锁虽然给我们造成困难,但后果将是促使我们更快地达到自力更生。当然,我们要看到将来,也要看到现在。现在是敌人的残余势力尚待肃清。敌人的封锁使我们的原料、销路、运输都有困难。棉花大部来自华中、华北,煤炭来自华北,粮食来自华中、东北。由于我们的火车不够,船舶只有小的,还要防空,晚上才能走,东西不能及时运来,加上市场没有打开,销路很少,因此,许多工厂不能全部开工,有的甚至要关门。
我们能否因此而灰心失望呢?不能。应该看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同过去二十多年奋斗中所碰到的困难相比,不过是一些小的困难。只要我们正视它,是可以很快克服的。问题是,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比如,对工人来说,工资就有降低的可能性。上海一般的工资并不算高,刚解放时工人每月拿到五担米,觉得不错,说“革命成功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革命的目标就未免太低了。我们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是,同志们,当我们行军途中碰到一座大山时,是否要绕道前进呢?我们现在就碰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就要暂时绕道前进。比如,那些适应过去上海畸形发展的工厂,现在就很难维持了,这些工厂的工人有暂时失业的危险。有些工厂则是可扶可倒,我们就要力求把它扶起,使它不要倒。有人说:“倒就倒吧,迟倒不如早倒。”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工人来说,在业无论如何苦,总比失业好。对那些一定要倒的工厂,工人、工会、资本家要好好协商,如何协助失业工人渡过困难。做工会工作的同志,应该准备迎接这些困难,并且协助政府解决这些困难。哈尔滨解放的第一年(注「指一九四六年。——第21页。」),工人工资每月不到二百斤粮食,还是玉米、小米、高粱米各三分之一。咬紧牙关打退敌人后,过了半年,才加到二百五十斤。去年解放沈阳(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第15、21、26页。」),重工业工人每月工资平均提高到一百五十分(注「这里所说的分,指解放初期在部分职工中实行的工资分。工资分是工资折实计算单位(参见本书注23)。一九五○年九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规定,每个工资分所含的实物种类和数量是:粮零点八市斤,布零点二市尺,油零点零五市斤,盐零点零二市斤,煤二市斤。一九五六年全国工资改革后,取消工资分制,实行货币工资制。——第22页。」)(每分折合二斤半粮食),并开始举办劳动保险。这证明我们在克服困难后,工人的生活是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困难时期有多长呢?时间的长短,决定于三个方面:第一,决定于解放全中国的快慢。解放战争结束得早,就能早减少我们的军费支出,把钱用到生产事业上来。但目前这个钱是一定要花的,战争不完全胜利,一切都谈不上。第二,决定于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设法维持生产,减少困难。我们的人民政府是会尽量努力这样做的。第三,决定于工人阶级的觉悟。广大的工人是和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还是在困难面前灰心埋怨呢?假如是后者,那就会使困难之上更增加困难。总工会的同志要发动工人来讨论,在目前条件下如何维持和增加生产,渡过困难。工友们要想想,国民党统治二十二年做了些什么?现在让我们来做它几年,看看究竟是谁使工人生活过好了。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私营工厂呢?私营资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私营工厂中的工人,应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这不是帮资本家赚钱吗?是的。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讲,生产的东西是多好,还是少好呢?当然是多生产东西好。工人不能单从个人来看,要看整体利益。在私营工厂中的工人,有权利要求实行劳资两利,要求资本家尊重工人的民主权利,遵守人民政府的法令。但也有义务,这就是:完成生产计划,遵守劳资双方订立的契约,遵守政府保护私营企业的法令。我们不但要让工人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一定要教育工人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教育工人尽义务,要比教育工人享受权利困难,但我们一定要这样做。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上海工人是有革命传统的,但也有少数特务分子隐藏在里面,他们别有用心地提出过高的经济要求,强调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似乎他们最能代表工人的利益。我们要戳穿他们的诡计,告诉全体工友:代表工人利益,不是单靠讲,要拿出事实来看。特务是逃不出我们的手掌的,抓特务是比较容易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组织工人,教育那些认为张三说也对、李四说也对的觉悟程度不高的工人。要多办学习班,上大课,把敌人和朋友,正确和错误的界线划分清楚。
总之,我们要正视目前生产上的困难。只要工人阶级和政府一致起来想办法,困难是一定能够战胜的。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上海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当时他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本文原载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人民日报》。」
建设人民的新海关(一九四九年九月)
建设人民的新海关*
(一九四九年九月)
一、把百年来帝国主义所把持的海关,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完全自主的、有利于新民主主义国计民生的海关,这是带根本性的大变革。在变革中,应该采取稳重审慎的步骤。应该把旧海关内对新民主主义有用的东西,如验证、查缉等业务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接受过来。
二、海关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人民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愿与各国政府及人民恢复和发展通商关系。
三、海关管理上目前的不统一是暂时的现象,要逐渐走向统一。
四、从事海关工作的新老干部必须团结,共同为建设人民的新海关而努力。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全国海关工作人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原载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新老干部要团结(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八日)
新老干部要团结*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八日)
对于人力物力要有一个全局的调整。现在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都想自己搞一个大摊子,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钱和机器只有这么多,一定要选择条件好的,基础好的,从这里开始搞起。分别轻重缓急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没有全面观点。关于这一点,大家经过考察之后,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只顾重、急,不管轻、缓,也是不对的。机器的调拨,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和重工业部(注「重工业部——于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六年五月撤销。——第25页。」)可以派人到各地考察,主持分配工作。人员的调整是大量的。南方的技术干部现在要向北调,东北的技术人才太缺乏了。
华东的同志到东北,觉得那里使用干部有问题;东北的同志到华东,也觉得那里使用干部有问题。问题主要是新老干部之间的关系。新干部怕老干部不信任,老干部唯恐新干部不可靠。
按照唯物论的观点,一件事的形成总是有它的原因的。不妨看一看我们与技术人员接触的过程。哈尔滨解放(注「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哈尔滨解放。当时东北的形势仍然是敌强我弱。——第25页。」)以后为第一个阶段,当时不少人还是被盲目的正统观念统治着,对国民党有幻想,技术人员的情绪极为不安。我们的铁路、煤矿经常出毛病,那时只能依靠工人。第二个阶段,四平解放(注「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三日,四平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四平至大石桥和山海关至沈阳的铁路沿线对国民党军发动的冬季攻势胜利结束。这次攻势,共歼敌十五万六千余人,收复城市十八座,并将敌军压缩到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的城市,改变了东北地区敌强我弱的形势。——第26页。」)了,军事上巩固了,加上我们对技术人员的正确政策,使他们打破了观望态度,愿意工作。等到沈阳一解放(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第15、21、26页。」),东北的人心都安定了,北满的人到沈阳接收(注「北满——指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北安等地区。北满的人到沈阳接收,指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由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云率领四千名干部,从北满根据地首府哈尔滨出发,进行接收沈阳等城市的工作。——第26、191页。」),成了老干部。东北的工作就是这样搞起来的。
天津解放,北平和平解决(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两个兵团在西起张家口东至塘沽、唐山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了平津战役。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全歼守敌十三万余人。由于我方的努力争取,并经过谈判,北平二十余万守敌,在敌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全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五十二万余人,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第26页。」),天下大势已定,工厂里除了少数领导人是由根据地来的之外,其他技术人员都未更动,这是与解放区迅速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这个时期南边的许多技术人员代表纷纷北上商谈,所以解放军过江之后,有许多接收工作就由他们去做了,生产机构不但下层未动,上层也有他们参加。这就说明了人们的政治觉悟是和解放大势相联系的。
以上的情况说明,几年来随着解放事业的发展,技术人员是逐渐向我们靠拢的。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看问题。老同志不应用几年前东北的情况看华东,华东的同志也不应用过去的眼光看东北。
老同志对原在国民党区工作的技术人员应该采取信任的态度,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够,就应该改变。现在是新的情况,应该按新的章程办事。要看到,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是愿意为人民服务,愿意改造思想的,有许多人将来还可以成为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使用他们,不能搞关门主义。当然也有顽固的,但这是极少数人。
原来在国民党统治下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他们的弱点,使他们认识这些弱点,对他们的思想改造是有好处的。
第一,绝大多数技术人员,过去受过英美资产阶级的教育,与共产党没有接触过,有些人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盲目崇拜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应该让他们认识到,英美的技术固然高明,但是控制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人是敌视我们的,不会帮我们的忙。现在唯有苏联才能帮助我们。
第二,过去不少技术人员,自鸣清高,认为政治是吹牛,只有技术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应该让他们了解,不能抽象地谈论为社会服务。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技术是为资本家的利润服务的,只有在我们的人民共和国里,技术才能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当然,技术人员要真正做到很好地为人民服务,需要有一个思想改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多数技术人员为了吃饭,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受资本家的支配和剥削,个人的发展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我觉得,一个人最愉快的事,就是参加革命,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革命事业有了发展前途,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过去许多技术人员看不起工人,这是不好的。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社会,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而且造成了技术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对立,虽然他们同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现在不同了,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是对立,而是协调。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把生产搞好。没有工人是不成的,但是离开了技术人员,生产同样搞不好。
以上所说的技术人员的三个弱点,如果我不指出来,就是对大家不负责。有一点个人主义是不奇怪的,我们共产党员中间不少人也有个人主义。问题是,个人主义必须在而且能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加以克服,虽然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总起来说,新干部和老干部是相对而言的。今天是新干部,明天就是老干部了。希望互相之间打破隔阂,多多了解,很好合作,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更大的作用。老同志必须信任新同志,放手让他们工作,同时帮助他们克服弱点。新同志要尊重老同志,教老同志文化和技术。只有双方都明白了这个道理,认识靠拢了,才能更好地合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欢迎赴东北考察团归来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当时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制止物价猛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制止物价猛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一、自十月十五日以来,沪津先导,华中、西北跟进,全国币值大跌,物价猛涨。到今天止,以七月底为基期,物价平均指数:京津已涨达一点八倍,上海涨达一倍半,华中、西北亦与此相近。此次物价上涨,除部分地区有特殊原因(如上海棉花贵、棉纱销售快,华北灾区及棉产区粮贵等)外,根本原因则在纸币发行的大量增加。七月底为二千八百亿元(注「这里指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原来流通的人民币。新币一元等于旧市一万元。——第1、29、32、38、51、54、84、94、113、147、158、166、168、190、193、200、212、228、238、260、269页。」),九月底为八千一百亿元,十月底为一万一千亿元,到今天止为一万六千亿元,发行增加近五倍,致使币值大跌,物价猛涨。
二、自七月底以后,由于我地区扩大,钞票下乡(注「票子下乡——是当时为开展农村金融工作,巩固和扩大人民币阵地,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所提出的一个口号。——第11、29页。」),农产旺季,工商恢复等等因素,货币流通量是扩大了。七月底发行总数二千八百亿元,按当时的价格折算,等于布一千万匹或粮食二十亿斤(大、小米平均)。目前发行总数一万六千亿元,按现价折算,等于布二千万匹或粮食四十亿斤。七月底与目前的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相同,都是很快的。估计我货币所占领地区已扩大了一倍。依此推算,全国平均物价比七月底上涨两倍多,按这一物价水平,则关内货币的全部需要量为一万六千亿元。因此,目前稳住物价已有可能,半月前希望把物价稳定在九月底的水平则是不可能的。因为十月初至今天止,共发行将近八千亿元,我们手内绝无回笼或抵销此巨大数量货币的物资。不估计到这一情况,想以少量物资,稳住物价,必然消耗了实力,物价仍不能稳住。在目前物价已经涨了两倍的情况下,稳住的可能已经存在,各地均应以全力稳住。为此决定如下:
(一)以沪津两地七月底物价平均指数为标准,力求只涨两倍或二点二倍。
(二)东北自十一月十五日至三十日,须每日运粮一千万至一千二百万斤入关,以应付京津需要。东北及京津贸易公司须全力保证装卸车,铁道部则应保证空车回拨。
(三)为保证汉口及湘粤纱布(注「纱布——指棉纱和棉布。——第2、12、30、33、54、85、95、105、111、117、125、136、145、168、193、207、227、284、340页。」)供应,派钱之光(注「钱之光——(一九○○——一九九四),浙江诸暨人,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第30页。」)先到上海,后去汉口,适当调整两地纱布存量,以便行动。同时催促华中棉花东运。
(四)由西北财委派员将陇海路沿线积存之纱布,尽速运到西安。
(五)财政部须自十一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于德石路北及平原省(注「平原省——是旧省名,一九五二年撤销建制,所辖地区分别划归山东、河南两省。——第30、79页。」),拨交贸易部(注「本书中贸易部、中贸部、中央贸易部都是指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当时,贸易部主管国内外贸易。一九五二年八月,贸易部撤销,成立商业部和对外贸易部,分管国内外贸易。——第30、33、39、55、66、71、85、90、124、159页。」)二亿一千万斤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以应付棉产区粮食销售。
(六)人民银行总行及各主要分行自电到日起,除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及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财委认为特殊需要而批准者外,其他贷款,一律暂停。在此期内,应按约收回贷款。何时解禁,听候命令。
(七)各大城市应将几种能起收缩银根(注「银根——指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供应情况。如果市场上货币供应大于需要,就叫银根松;反之,就叫银根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