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国藩日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太平军的内乱,是迟早必然之事。就算是这一次不乱,以后也会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杨秀清的乱子过后,太平天国就转入了良性发展阶段,与曾国藩终成常规性对恃局面。到了这一步,曾国藩可就再也不怕你了,他只需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调动战争资源,对太平天国这个癌变病灶,实施技术性的外科切除手术就是了。

所以此类性质的日记,不过是曾国藩主持的外科手术的准备阶段,要想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细节上的准备,是至关紧要的。

(4)血染的家书

七月二十三日记:太平军自排山窜往玉山

广丰五都逆匪,已于十七日卯刻由排山窜往玉山。玉山有沙溪、大南岭两路可窜。又闻浦城尚有一大股在,后不知窜何处(上饶杨令二十日禀)。李次青十七日受伤,其送信二人,一人伤死,一受伤后二日至广信(沈幼丹二十寅刻信)。玉山之贼十五日在塔山边扎营,武威军新武奇兵九百馀人,入城助守。十六日大南桥之贼二千馀,窜至水南普宁寺扎营,四面围城甚紧,与广信府城文报不能(广信汪守十九日信)。闻二渡关有另股伪九千岁窜扎关口,石逆尚踞浦城未动。祟安、光泽之贼窜距温林关、云集关不远(弋阳胡令十七日禀)。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曾国藩的不世功业,同样也是建筑在无数的牺牲者之上,这些人于历史的黑暗处悄无声息的死去,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在这篇敌情资讯汇编式文体的日记中,曾国藩头一次透露出信使的生存状况。这里有两名信使,一名伤死,一名伤奔。想象一下那拖伤而逃的信使,我们的心里就有点戚戚焉。

通讯兵这活,真不好干啊。

曾国藩这个人,超级的爱写字,他的家书、友人书信,再加上给朝廷的奏折,所有的文字加起来,他写了不少于1500万字。

1500万字是个什么概念?

以现在出版发行的图书来计算,一本书20万字,十本书200万字,1500万字就是75本纸质图书。这些书能够堆满一间屋子,占去你所有的书架。总之,曾国藩一辈子写的字,比这世上绝大多人,活一辈子看的字还要多。

再来计算一下要送出这75本纸质图书的信息量,需要多少信使。

按每本书300而计算,75本图书的信息量,就需要22500人次往返送达。

这个数字应该是合乎实际情况的。要知道,在曾国藩最艰难的日子里,太平军控制了江西八府五十四州县,曾国藩被挤压在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可以说是已经落到了不得不打游击的份上了。可这老兄还每天坚持写信不止,所有的书信都使用隐语,藏于蜡丸,再派信使化妆潜行。可是到处都是太平军的盘查哨岗,想混过去真不容易。单只是这段时间,曾国藩派出的信使,被太平军识破杀掉的,就达百人以上。如果加上此前此后死于送信路上的全部总数,为曾国藩送信的人,死上个千儿八百,应该不算多。

关于送信者死愈百人之事,见之于曾国藩的《母弟温甫哀词》,内中说:

楚军困于江西,道闭不得通乡书,则募死士,蜡丸隐语,乞援于楚。贼亦益布金银,购民间捕索楚人至密书者,杀而榜诸衢。前后死者百辈,无得脱免。

总之,后人读到的曾国藩传世家书,又或是曾国藩奏折,都是无名的信使,用鲜血染红的。

唯独日记不需要信使冒死送出,它就带在曾国藩身边,好歹没沾染上血迹。我们看看还是不妨的。

(5)警卫员不听话

七月二十九日,戈什哈李绍裔不服管辖,是夕遣去。

早,开船。行三十馀里,馀干令莫廷番来见。又二十馀里,至龙津地方驻泊,莫令再来见。莫号尧羹,广东南海人,甲午同年,曾在南康一见也。是日在舟中清发湖北信件。罗方伯处,自添写二叶。文任吾处添三叶。又写胡中丞信一件、彭雪琴信一件。打包交彭雪琴转递湖北。又写次青信一件、幼丹添二页。夜,接九弟二十四日信(张正魁,杨和贵带回),不接弟信四十一日,至是得信,极欣慰也。是日热甚,与雷西垣、意城、仙屏舟次乘凉,久谈。所坐红船,不至馀干以上,以滩干水浅之故,即在此候坐官板船,将红船开发,仍旧湖口。戈什哈李绍裔不服管辖,是夕遣去。

这则日记,信息量超级丰富。

早在去年,也就是咸丰七年二月的时候,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亡故,于是按礼法要求,曾国潘、曾国华及曾国荃兄弟,皆上书辞去公职,回乡奔丧守灵。虽然咸丰皇帝当时心里老大不乐意,但考虑到太平天国内乱的发生,战局趋向对自己有利,也就答应了。但咸丰皇帝留了后手,要求曾国藩,一旦国家需要,就要夺情出山,为皇帝效力。

果不其然,曾国藩走后没多久,战场上的局势愈发的紧张,朝野齐呼,要求曾国藩出山。咸丰皇帝也琢磨,万一战局僵持日久,让太平天国那边再冒出优秀的人物,后果堪虞,于是就下令曾国藩夺情出山。

曾国藩断然拒绝,上疏曰:微臣报国心长,治军才短……出山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咸丰皇帝露出笑脸,称曾氏一门忠义,并答应曾国藩:俟九江克复,江面肃清,朕必赏假,令其回籍营葬,俾得忠孝两全,毫无余憾。

曾国藩上疏,曰:以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意思是说,出山可以,我要大权独揽,要当巡抚。

当时咸丰皇帝就犯了难。盖因清帝国为防人才掘起,尾大不掉,功高震主,对优秀人才实施以牵制政策,就是用一群无能的小人捆住你的手脚,让你干不成事。现在曾国藩要求松绑,该不该给他松呢?

不给曾藩国松绑吧,那曾国藩还得受层层官僚机构压制,甭想混出名堂来。可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日益坐大,后果有点太严重。

给曾国藩松绑吧……可万一曾国藩势力养成,夺了自己的江山,这可咋整?

于是咸丰皇帝左思量右考虑,分析过来研究过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曾国藩不是这样的人,就算他势力养成,也不会夺去自己的江山。豁出去了,就冒这个风险了,授予曾国藩以巡抚治军之职!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清廷将自己的性命,全部交付到了曾国藩的手上。于是曾国藩志得意满,飞船取路江西,去拜会江西巡抚耆龄。

这是曾国藩出山之后,在船上的工作日记,于日记中我们发现曾国藩有个奇特的本事,他可以同时干几件事,脑子丝毫不会乱。比如说他写书信,给这个写两页,给那个写两页,再换个人重新开头写上两页,然后再以连载的方式,这个补几句,那个补半篇……写个信都搞连载,曾国藩是有点异能。

日记中出现了包括李元度李次青在内的大批幕僚姓名,表示大家都对曾国藩的本事无比的佩服,只有警卫员李绍裔,他看不出曾国藩这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拒绝服从曾国藩的命令,结果被曾国藩星夜开革。

是夜遣去。

大半夜的开革身边的警卫员,这表明当时的冲突非常激烈,甚至可能对曾国藩本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他才顾不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立即撵李绍裔走人。

从此警卫员李绍裔除名历史。这个被老板半夜撵走的员工,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两次从水里把曾国藩捞上来的章寿麟。

章寿麟并不是曾国藩的戈什哈警卫员,而是文职人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名文员。文员章寿麟,两次捞老板,结果他受到了丰厚的回报,先补授安徽知府,后补直隶知州。到了光绪年间,他还在官场上风生水起,一次船载以归,舟次靖港,望铜官山,感怀旧事,作《铜官感旧图》,详述当年旧事,曰:……公败必死,因潜随公出,居公舟尾而公不知。至是,掖公登小舟逸而免。公怒予曰:予何来?予曰:师无然,湘潭捷矣,来所以报公也。已而湘潭果大捷,靖港贼遁去。公收余众,师复振。

比较一下这两名员工吧:文员章寿麟,警卫李绍裔。章寿麟是在曾国藩交霉运的时候积极表现,而李绍裔却是在曾国藩位高权重的时候闹事,两个人的思维不一样,落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呢?

(6)人性横决事件

八月初五日,向导营四勇经鹰潭,被团局凶殴,令县令立审。

早间,因谣传新城失守,少晏起行。已午间,大逆风,不能开船。向导营四勇,在鹰潭经过,被该处团局杀死一人,杀伤三人。已刻来报,县令谭君亦随来,因令谭审讯。谭审后来禀,供词含糊,仅以查拿凶手一语塞责而已,因令解送局中。职员曾守文、生员黄宗发、店主桂胜生三人来营,发送李笏生再审。申刻登舟,开上三里许。戌刻,李审此案。团局于凶殴四勇之后,又复捆送县城,捏情诬禀,情殊残忍,因将曾守文正法,而带黄宗发、桂胜生二人至河口,如受伤三人中再有死者,再行议抵也。是日写六弟信一件,迪庵信三叶。改李筱泉,喻吉三各夹片。夜,写耆中丞信三叶,赶抄两摺一片、会回各稿,专黄金魁送迪庵营次,并六弟一信。又将鹰潭团局案,箴告雪琴,系意城代写。

这是曾国藩赴江西途中,遭遇到的一次小小变故,虽然事情不大,但再一次的向我们披露了,战争年代人性的险恶。

巡抚大人出行,前面有向导营开路,巡查情况以确定安全路线。可是有四名向导营士兵进入鹰潭之后,却落得个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三死一伤不说,三名伤者还被鹰潭团练扭送到了知县大堂治罪。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曾国藩很是老辣,他自己不介入,而是以领导的身份,请鹰潭的唐知县提交一份案情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地人不忿,鼓噪闹事。

知县审过之后,却是含糊其辞,只说捉到了打死向导营士兵的凶手三名,一个是职员曾守文,生员黄宗发,还有一个店主桂胜生。

这三名疑凶的组合太是奇怪了,职员曾守文是当地团练的公职人员,生员黄宗发是训练团练的人,而店主桂胜生则是一个私营老板。这样一个组合,又是怎么会和向导营的士兵发生冲突的呢?

情况大致是,四名向导营士兵,去桂胜生的店里买东西,因为价格问题,发生的吵闹。店主桂胜生立即报警,黄宗发和曾守文率了团练赶到,当场打死一人,将另三人打残,随后拖往县府要求治罪。而知县含糊之辞的原因,就在于当地团练是武装力量,势力强大,县官可惹不起。

这些事,曾国藩心里早就有数,所以他吩咐幕僚重审三名案犯,并将直接责任人曾守文当场处死,以给自己的手下一个交待。另两名案犯一块羁押上路,如果途中三名受伤士兵再有个好歹,还得砍这俩人的脑壳抵命。

情况就是这样,曾守文这伙人,明摆着是鹰潭地方的强硬势力。当他们弱小的时候,就承受着暴力的压迫,你让他们组织起来,他们却比洪秀全更邪恶,人性就是这样不知分寸,稍不留神就要横决,所以才搞得这世上纷纷扬扬,苦难不断。

但是奇怪的是,曾国藩在日记中说,此事已经写信告诉给了彭玉麟,但查其信札,却找不到这封信,莫非是彭玉麟自己把信藏起来了?又或是幕僚代笔,没有收录在内?

不管怎么说,曾国藩此事处理的四平八稳,鹰潭当地不能怪他,是县令把人交给他的。而他的部属还会感觉很爽,感觉这老板不错,有事的时候肯替自己说话出气,只能卖命的狠干。

(7)给人力资源部提个醒

八月初九日又附记:

郑元璧:锡候,建溪书院山长,结实可靠。

蒋衡:建宁已卯举人,在府办团。

孟际元:候官人,甲午举人,在祟安多年,选莆田教官。

杨春蕃:邵武府属教官,长乐人,乙未举人,结实可靠。

何高慰、傅方驹、杨绍梅:比光泽举人,在团局公正,与雷西垣善。

顾飞熊:署邵武参将,浙江诸暨人,现在杉关,勇敢善战。

以上幼丹观察所开。

这则日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力资源部,是干什么的呢?

对啊,是干什么的呢?好象是替老板开革看不顺眼的员工的吧?

当然不是,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怎么夸张也不过份,这个部门不唯是负责对员工的监察与考核,更重要的工作,是研究员工,分析员工,挖堀出最优秀的员工,至少也要找到与员工最相称的工作岗位,如果再能够开发出员工的潜能,(文*冇*人-冇…书-屋-。电子书)那么人力资源总监的工资,就不算是白拿。

可是,如果你现在去人力资源部,拿出员工人事档案查阅一下,你是否能知道哪个员工弱,哪个员工强,哪个员工瘦,哪个员工胖?是否知道哪个员工优秀与特长,是否与他的工作岗位相对应呢?

我敢打赌,你就算是把员工履历表看透了,也看不出一点眉目来。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单位或公司的员工履历表,从表格的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只有曾国藩考虑过,而且他吩咐手下文员照章办理,可是这么好的办法,却没见哪家公司取经学习,相反,各家公司的员工表格,从头到尾都是无意义设定,根本没法子让老板用。

而曾国藩则不同,他要看的员工履历表,是这样一种东西,他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个人是谁,有什么能力,能派什么用场,性格如何,本性又如何。事实上,曾国藩的幕府中,这项工作是有专人负责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则日记,就是由幕僚提交的一份员工观察手记。

都说曾国藩两眼最会看人,他不是会看人,人心隔肚皮,你能看出个什么端倪来?曾国藩是将对员工的能力与特点观察,制度化了。

所以他才是曾国藩。

事到如今,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应该改一下员工履历表了。实在不知从何下手,干脆就直接抄袭曾国藩也好,反正你人力资源部必须要做人力资源整合的事情,至少这张员工履历表,要让老板看得有味道。

有好招就快点学过来,别再耽误了。

(8)曾国藩发飙了

八月十八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客六次。李次青荐李仁俊充书办,系一鸟枪勇,而书法甚佳,因令其充清书。蔡梦熊与其侄蔡樟元来见。樟元之父,嘉庆已未进士,任知县十年。其兄道光壬辰举人,现任教官。樟元本年欲北上,送诗一首。添李筱泉兄弟信二叶,添雪琴、迪庵信各一叶。夜温《滕文公》上下篇,二更后睡。竞夜大雨不止。南城十八都团局杀宝勇三十三人。营官朱步青禀请查办,困札饬张凯章讯明究办。并札南城令黄荫山随同查办。是日来报,绅团仅交出三人,碍难核办云云。余以凯章即日拨营入关,嘱其速了此案。

又出事了,而且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是时曾国藩驻扎于江西铅山县河口,当天夜瓢泼大雨。河口南城,由当地士绅出资合办的地方武装力量,与友军发生激烈冲突,当场宰杀对方三十三条人命。事情闹大了,士绅武装承认错误,并交出凶手三名。

才三名凶手,就杀死对方三十三人?有没有搞错,这仨老兄有这么大本事,个个以一当十,三人联手只怕是天下无敌了。

情知士绅武装是在应付差事,能杀对方三十三人,士绅武装至少要出动百人以上。肯定有主谋者躲藏在后面,推出三名替死鬼,想逃避刑事责任。

曾国藩怒极,令张凯章部拨营入关。

入关干什么呢?

如果士绅武装不交出真凶,就立即消灭这支武装力量,绝对不跟你客气。实际上,这桩官司直到九月二十四日才出结果,计杀正凶十二人,教育释放七人,另有两人无罪释放。不过这十二个人能杀掉三十三人,也有点离奇了。

说到这里,就引发出战争的必然规律,老子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凶器这东西,伤人啊。曾国藩本人,就在这方面上吃过大亏。

咸丰三年时,曾国藩于长沙始练湘军,就遭受到了绿营兵的摧残蹂躏。当时湘军若出军营,就会遭受到绿营兵的追杀,打死打伤在所难免。曾国藩的亲兵仆人更惨,出门被绿营兵打得半死,已是经常事耳,曾国藩坐轿出门,绿营兵干脆把他的轿子砸烂。除此之外,提督鲍起豹的亲兵,又称标兵,欺负湘军欺负得最狠,动不动就找个理由向湘军发起进攻,搞得曾国藩提心吊胆,惨到极点。

当时长沙市民每天的乐趣,就是看绿营兵和标兵追杀湘军。可以这么说,始练湘军的曾国藩,已经沦为了湖南人民的笑柄,把祖宗的老脸都丢尽了。曾国藩被逼得红了眼,就给提督鲍起豹发公文,要求老鲍给个说法。拜托,我是为国家而练湘军,说到底也是为了你们,干吗要这样欺负我呀,干吗呀这是。

猜猜鲍起豹是怎么回复曾国藩的?

鲍起豹立即将闹事的标兵捆起来,命人送往曾国藩处。而成群结队的标兵则气势汹汹,包围了曾国藩的居所,扬言要让曾国藩好看。

当时曾国藩心想,拜托,我好歹是钦差,这些标兵不敢玩真的吧?

不敢玩真的才怪!两天以后,标兵冲了进来,杀伤门丁和曾国藩的卫兵,曾国藩被迫出逃。

可想而知,曾国藩对这种窝里斗,肯定没什么好印象。

但不管你对窝里斗持何种不公正态度,窝里斗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就表现在,窝里斗的激烈程度,与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成正比。越是松散的群体组织,战斗力当然很弱,但内部争斗的也不凶,顶极端的松散组织就是没有组织,这时候所谓的争斗最多是街头的打架斗殴,这就算是最激烈的了。相反,组织结构越是紧密,战斗力越强大,窝里斗的也越狠。

就拿太平天国来说,太平军每下一城,都要将所有的居民登记造册,分男女老幼,男子入男团,妇女入女团,年少的女孩子充做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性奴兼人质,以挟制其家人。就这样将所有的人紧密的组织起来,替洪秀全去攻城掠地。

可以说,再也没有比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组织得更为紧密的社会体系了。所以等到了矛盾激发,杀戮的数字也极是惊人。

最保守的数字,洪秀全与杨秀清争权之时,直接杀戮的人也不会少于3万,首先是杨秀清被杀,而后杨秀清的五千亲兵被诱入演校场,为伏兵矛戮箭射,悉死当场,而后伏兵杀入杨秀清的东王府,将王府中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此后南京城封城,杨秀清部与韦昌辉部在城中撕杀了整整一个月,杀死的人尸体直接抛入江中,到底死了多少人,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

就按最保守的数字来计算,洪杨窝里斗,自相残杀3万之众,而此时在前线的战场上,被清兵和湘军所杀的太平军,加起来还不到5000人。由此可见窝里斗对组织的损伤程度有多严重。

所以说,窝里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要想降低窝里斗的损害,就必须降低社会组织的严密程度,除此别无他法。

(9)比的就是愚蠢

八月十九日附记:鹿茸法:

制鹿茸法:先用磁瓦片去毛,将鹿茸用黄酒泡湿。又用酒泡湿白布,包茸放入蒸笼内蒸发,然后用刀切成片子,再加黄酒,再蒸后,用杵冲碎。高丽参切片子,用黄酒蒸发冲碎。每茸一两,配参二两。或用黄酒,或用蜜糖,共和做成丸。

一法:鹿茸用刀去毛,酒浸,切片,炒干,研成末。高丽参切片,炒干,研末。二味和研,用黄酒洒丸。

这是什么?

这是继河口团练相互杀伤窝里斗的次日,曾国藩的日记,记录的是制造鹿茸的方法。

想不到曾国藩还有这份闲心。

这不是闲心,是正事。要知道,自打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而后,洪秀全明智的提拨了优秀的军事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有此二人,就意味着此后的战事将变得更加艰难,一战而平定太平天国的梦想,想也不要想了。

也就是说,曾国藩认为,此后的战争态势,是以消耗战为主,你消耗敌人,敌人也在消耗你。洪秀全为了应对这些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命各部属逮更多的美少女送入宫中,供他慢慢消耗。而曾国藩这里却在为军队中的将领们准备抗消耗的药方。所以曾国藩此后的日记中,会经常出现送给谁谁谁多少新制的鹿茸,而洪秀全那边,也会对送来最美貌少女的部将进行公开表彰。

这样一对比,就知道人类社会对抗的基本规律了。

很多时候,你是否能够嬴得对抗,不是取决于你有多么的聪明,多么的大智慧,取决的是对手的愚蠢程度。只要对手比你更蠢,那你多半还有戏。

(10)上阵父子兵

八月二十二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写家信三件。午正至城内拜客,看许仙屏病。接九弟信,吉安于十九日夜克复,各营来贺喜。应酬时许。夜闻吴翔冈一军追贼至万年,先胜后挫,刘隐霞殉难,李雨苍不知下落,因呼朱品隆来计事。王人树议张凯章一军,宜暂驻贵溪不动也。写信与吴翔冈,令其回营。添信二叶,寄骆中丞。写信与九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