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慈禧前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藩司麟趾、臬司宁曾纶、督粮道暹福、仁和知县吴保丰,亦都赴义。缙绅之家,为免于洪军的凌辱,上吊跳井的,不计其数。 
  这时筑在西湖边的满城,还未沦陷,驻防的旗兵,精壮的大都已经伤亡,将军瑞昌忧愤成疾。李秀成进了城,派人劝他投降,瑞昌不肯,集合八旗将校,誓死报答朝廷,家家都置备了火药,到这时瑞昌首先举火自焚,接着东也爆炸,西也火起,包括副都统关福、江苏督粮道赫特赫纳在内,旗人男女老少死了四千多人。 
  这个消息一到京城,震动了朝野。王有龄是何桂清所识拔的人,平日官声不佳,浙江籍的京官,对他多无好感,参他已不止一次,因而得了革职留任的处分。但见危授命,一殉了节就不同了,浙江的京官,特别是军机章京朱学勤、许庚身那些浙江人,格外帮他的忙,从中斡旋,恤典甚厚,一切处分,自然悉行开复,諡“壮愍”入祀京师贤良祠,等杭州收复后,建立专祠,他是福建人,所以在原籍亦准建祠。 
  瑞昌的恤典,更为优厚,追赠太子太保,一等轻车都尉,諡“忠壮”,入祀京师贤良祠,在浙江建立专祠。这因为瑞昌不但替旗人挣了面子,而且由于他姓钮祜禄,隶镶黄旗,与慈安太后算是同宗,所以特加抚恤。又过了几天,杭州沦陷的详细情形,经由公私的途径,传到京城,据说瑞昌的一个姨太太,当城破之日,带了两个数岁的儿子,杂在难民丛中,走得不知去向。这件事让慈禧太后知道了,特地吩咐恭王,设法把瑞昌的那两个名叫绪成、绪恩的小儿子找回来,好承袭那一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除此以外,恭王又奏请两宫太后降旨,豁免苏、浙、皖三省明年的钱粮。短短两个多月的工夫,朝廷的举措,处处显得赏罚分明、恩威并用,所以杭州的沦陷,六十万生灵涂炭,反替朝野上下,带来了一片自我激励的新气象。尽管浙江全省只剩下了湖州和衢州两座孤城,但大家都相信那个“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能够把李秀成撵出杭州。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对于翁家来说,相当不利。为了翁同书的被拿交刑部,刚刚起复,精力衰迈的翁心存,忧急成病,翁同龢的孝悌是有名的,自然要为老兄全力奔走。但翁家父子都讲究敦品励学,以气节自命,遇到这种家难,正是考验涵养的时候,所以不但不能求助于那些大老,而且还要对慰问的亲友,表示出“横逆之来,泰然处之”的态度。象翁同书本人,对于处置苗沛霖的叛乱,就只有这么一句话:“其中难处,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以示不愿多辩,听天由命。 
  这叫翁同龢就格外为难了。 
  幸好有个朱学勤。翁同龢跟他换帖虽只半年,到底算是手足,可以无话不谈。朱学勤先把曾国藩参劾翁同书的原奏抄了出来,一看便知棘手!参翁同书对苗沛霖的处置失当,是可以分辩的,参他安徽两次失守,身为巡抚,不能殉节,这个罪名便无闪转腾挪的余地了。 
  “奈何责人以必死!”翁同龢忧心如捣地说,“地方官虽说守土有责,不过书生典兵,到底与武官不同的噢!” 
  “话是不错,”朱学勤说了这一句,便不肯再往下说了。湘军将领,十九是书生,都照此看法,就不用拚死命打仗了。 
  “总得仰仗大力,想个转圜的办法才好。” 
  “这急不得!”朱学勤沉吟着笑道:“时候赶得不巧,朝廷方在激励忠义,偏偏遇到这个罪名!总要等何根云的案子办完了,才有措手之处。” 
  何根云就是何桂清,有旨令曾国藩捉拿,解送到京,此刻已在上海被捕,正在来京途中。 
  “何根云的事很麻烦,”朱学勤又说,“赵蓉公的态度可虑。” 
  赵蓉公是指刑部尚书赵光,翁同龢知道这位老师的脾气,急急问道:“蓉公如何?” 
  “他已经有话了,‘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生灵!’” 
  一听这话,翁同龢急得手足冰冷。何桂清如果砍脑袋,他三哥翁同书的性命可也就难保了。 
  手足情深,在此生死关头,翁同龢失去了平日那种雍容儒雅的丰神,急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半天才说了句: 
  “无论如何要替他想一条生路。” 
  “那自然。”朱学勤抚着他的肩说,“事缓则圆,办法总有的。” 
  以目前来说,当然先从刑部下手,但翁同书原是封疆大吏的身分,拿问定罪,照例要派大臣会同议处。这样的案子,归刑部秋审处主办,那里的司官一共八个,是刑部各清吏司中特别选拔出来的干员,律例透熟,问案精明,他们自视极高,别人亦望之俨然,号称为“八大圣人”,不容易说得进话去。因此,目前要想从刑部去疏通,是白费心机的。 
  翁同龢转念到此,越发焦急,朱学勤心有不忍,便拍胸安慰他说:“叔平,你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决无死罪!” 
  “怎么?”翁同龢见有转机,急忙追问:“何以有此把握? 
  你看,将来会定个什么罪?何根云呢?他又如何?”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朱学勤无从答起,定一定神说:“你先得要沉住气。老实说吧,会议定罪,依律办理,论斩是一定的。不过,何根云难逃一死,令兄一定有办法保全,上头一定会有恩命。” 
  于是他透露了一个消息,皇帝上学,还要加派师傅,这件大事,恭王与两宫太后已经商议过好几次,慈安太后遵照先帝的意旨,颇有主张,要起用老成宿望、品格方正的大臣授读,已经定了三个人,除掉早有所闻的倭仁以外,另外两个是祁嶲藻和翁心存。这样,上面自然会看在师傅的情面上,加恩赦免翁同书的死罪。 
  翁同龢听清了这番原委,亦喜亦忧,喜的是长兄已有生路,忧的是老父年迈多病,而当师傅要每天入直,不堪劳累,只怕病上加病。 
  果然,不久就有明发上谕,皇帝定于同治元年二月十二入学,特开弘德殿为书房,派祁嶲藻、翁心存、倭仁、李鸿藻为师傅。翁心存早就当过上书房的师傅,“老五太爷”惠亲王、恭王、钟王都跟他读过书,于今精力衰迈,难当启沃圣聪的重任,原可以具疏力辞,但为了儿子的性命,只好卖老命了。 
  对于皇帝的上学,两宫太后和近支亲贵,无不重视其事。大清朝的皇祚,到了一脉单传的地步。目前虽由两宫垂帘,亲王听政,可以把大局撑住,但成年亲政,大权独掌,皇朝的兴废,都落在眼前这位七岁的小皇帝身上,如果典学有成,担当得了大任,那是祖宗有灵,臣民有福,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为了这个缘故,两宫太后特地召见亲贵,共同商定,派惠亲王照料弘德殿,由惠亲王的小儿子奕详伴读。 
  皇子上学之处称为“上书房”,兄弟叔侄都是同窗,小皇帝典学,特开一殿,“伴读”是罕有的荣典。但这个荣典实在是受罪,名为同窗,身分不同,礼节繁琐,拘束极严,这还不去说它,最受委屈的是要替小皇帝代受责罚。譬如说,小皇帝忘了万乘之尊,大起童心,嬉笑顽皮,或者不肯用功,认不出字,背不出书,师傅不便训斥皇帝,就指槐骂桑,拿伴读做个取瑟而歌的榜样,所以常常有无妄之灾。如今惠亲王照料弘德殿,监督皇帝的课业,用奕详来伴读,父亲骂儿子,可以无所顾忌,使得小皇帝更有警惕的作用。当然,这样子在奕详是牺牲,而此牺牲是有好处的,将来皇帝亲政,想到当年同窗之雅,池鱼之殃,对于奕详一定会有分外的优遇。 
  此外又定了十五条皇帝上学的章程,由惠亲王当面呈递两宫太后,第一条就规定,皇帝每日上书房,“先拉弓,次习蒙古话,读清书,后读汉书”,慈安太后一听就皱了眉,“到底才六岁。”她问:“功课是不是太重了一点儿?” 
  “上书房的规矩,几百年来都是如此。” 
  一提传统的规矩,她不便公然反对,同时心里虽不以为然,却以拙于词令,不知如何表达,所以不再作声。“这还是一半功课”。”惠亲王面色凝重,略略提高了声音说,“臣奉旨常川照料弘德殿,责任甚重,如履薄冰,求两位太后,对皇帝严加督责,庶几圣德日进,典学有成,不负列祖列宗和先帝在天的期望。” 
  “五叔说得是!”慈禧太后答道,“‘玉不琢,不成器’,将来也要五叔多多费心。” 
  “臣一定尽心尽力。”惠亲王略停一停,接着又说:“臣听说皇帝左右的小太监,举止不甚庄重,请加裁抑!” 
  两宫太后相互望了一眼,都有诧异之色,然后慈禧太后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办!” 
  于是当天就把张文亮找了来,细问究竟。十几岁的小太监陪着皇帝玩儿,又是在大正月里,自然不免放纵。张文亮老实承认了,慈禧太后倒宽恕了他,只吩咐:“皇帝该收收心上学了,不准那些小太监哄着皇帝淘气!” 
  有此懿旨,大家格外当心。那些小太监更吓得一步不敢乱走,这一来,宫中越显得寂寞,反不如民间过年,老少团聚,亲友往还,是一片热闹欢乐的景象。 
  “红墙绿瓦黑阴沟”的宫里,体制尊严,行动谨慎,往往咫尺之遥,不相往还。各宫妃嫔,让有常相聚晤的机会,而以太后之尊,高高在上,自然而然成了离群索居,所以每到宫门下钥,慈禧太后便愁着不知如何度过漫漫长夜? 
  自从恭王的大格格进宫以后,她总算有了个承欢膝下的女儿。但天黑以后不久,“精奇妈妈”就得把她带走,这时的慈禧太后,便只有在灯下借三十二张牙牌打发时间,过不尽的“五关”,问不完的“神数”! 
  夜深人静,在清脆的牙牌与红木桌面的碰击声中,思绪不由得就奔驰了,她又体味到了这牌声中的寂寞凄凉。十几年前长江夜泊,烟水茫茫,看不出这一家的前途是个什么样子?孤灯午夜,一遍遍问“牙牌神数”,“上上”课中,何尝指点得出今日贵为以天下养的太后?意识到此,便对那三十二张细工精镂,用红绿玉石镶嵌的名贵玉牌,兴致索然了。 
  但是,是太后又如何?她推开了牙牌在想,天下可有不是寡妇的太后?想来想去,只有一种情形之下才有,天下不是承自父皇,而是自己打出来的,那时母亲被尊为太后。父亲……,还是不对!儿子打下了天下,如果父亲健在,自然先让父亲做皇帝,就象唐太宗那样。天下没有不是寡妇的太后,但为什么大家总是羡慕太后的尊贵,没有一个人想到寡妇的苦楚,尤其是一位三十岁的太后? 
  年轻丧夫,抚孤守节的寡妇,到了六七十岁,还有地方官为她旌表,奉旨建造贞节牌坊,总算那份一夜一夜熬过来的苦楚还有人知道。但是年轻的太后,那怕再守六七十年,孙子都做了皇帝,自己成了太皇太后,也不会有人说一句:这几十年的守节,不容易啊! 
  什么太后!她对这个天下第一的尊衔,十分厌恶。于是她羡慕她的妹妹,更羡慕恭王福晋,嫁了那样一个英气逼人,富贵双全的夫婿,才真是前世修来的福。 
  这样想着,心里热辣辣,乱糟糟地十分难受,她急于要找件事来排遣。把头一扭过来,立刻就找到了,那黄匣子里的奏章,是足可以使她忘掉一切的。 
  除了随时进呈的紧急军报以外,过年的黄匣子里,不会有什么比较重要的章奏,大都是各省督抚、钦差所上的贺年的折子。反正无事,她把坐更的小安子传了进来,掌灯调朱,亲自动笔,批一个“安”字,只有曾国藩的折子例外,“安”字以外,另外加了两个字:“卿安”。这是多少年来传下来的惯例,对倚为柱石的大臣,皇帝在请安折上该加批这两个字。 
  慈禧太后早就把这个笼络臣下的方法学会了。 
  还有个请安折子,附了一个“夹片”,这却颇费她的考虑。 
  折子是三等承恩公照祥所上,他是慈禧太后的胞弟。早死的惠徵原以妃父的资格,被追封为“承恩侯”,自从懿贵妃成了慈禧太后,惠徵照例晋封为“三等承恩公”,他的长子照祥,原来袭侯,这一下便也升了爵等。同时也得了个闲差使,被授为“散秩大臣”。他在夹片中陈奏,希望慈禧太后能临幸母家,同时表明,这是他的母亲,也是慈禧太后的母亲的意思。 
  自从回京以后,慈禧太后见过她母亲一次,是接到宫里来见面的。慈禧太后不愿回娘家,至少在眼前是如此,因为她的娘家不是什么壮丽的王公第宅。 
  慈禧太后的娘家住在朝阳门内方家园,那还是她曾祖父手里置的产业,格局本来就不大,加以几十年下来,已相当破败。自从她生子被册立为妃,妹妹又被指婚为醇王福晋,姊妹俩飞上枝头作凤凰,光大门楣,也不过表面上稍稍改观,里面大致如旧。遭遇的时世不好,加以肃顺的裁抑,连月例银子都时常打折扣,自然无法顾到娘家。醇王虽然分了府,所得的赏赐不多,对岳家纵有津贴也有限,所以方家园的老宅,一直不能翻修改建。好面子的慈禧太后,因而不愿临幸母家。 
  但这不是说她不孝顺母亲,不照料胞弟,相反的,她倒是最重亲情的,同时旗人家的长女,对处理家务负有较大的权柄和责任,也是一种传统。自从成为太后,在热河密谋打倒肃顺那时起,她更感到有没有自己人做帮手,关系极大,所以也曾不止一次地打算,想把她的两个弟弟照祥和桂祥提拔起来。无奈这一双兄弟,资质不佳,而且年幼丧父,家道中落,书也不曾念好,实在难当重任,为了这一点,她越发不愿回母家,省得见了这两个弟弟生气。 
  于是,她想了一会喊道:“小安子!” 
  “奴才在这儿。”小安子赶紧凑到她身旁,躬身答应。 
  “明儿你到方家园去一趟。” 
  “是”小安子做出一脸孺慕恭敬的神色,“我也正想念着‘皇老太太’,要给她老人家去拜年请安。”旗人称祖母为太太,”皇老太太”是大家给慈禧太后母亲所加的特殊尊称。 
  她没有理他的话,只管自己吩咐:“你跟皇老太太说,我过几天,挑暖和天气,接她到宫里来。” 
  “是!”小安子自己跟自己商量似地,“可得捎点儿什么好吃的东西,孝敬皇老太太。” 
  “你把吉林将军进的那盒人参,带了去。” 
  他答应一声,眼睛望着她,仿佛意有不足,还要讨点什么。 
  慈禧太后自然也不仅止于给一盒人参。她慢站起身来,走入套间,叫两名宫女打开一口箱子,把颁大行皇帝遗念时,顺手留了下来的一些珍玩,挑了几样,用只装奇南香手串的锡盒子装好,另外取了些贡缎衣料,又是用自己月例银子叫小安子到内务府去换来的一百两金叶子,一起扎成一个包裹叫小安子明天送回方家园。 
  “跟主子请旨,”小安子又问:“见了照公爷,可有什么话说?” 
  听这一句,慈禧太后的脸色便显得很威严了:“你告诉他,说我说的,叫他好好当差,散秩大臣也有班儿,轮到班儿,早早进宫,别老躲在屋里抽大烟!” 
  “是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小安子到敬事房回明原由,领了牌子,提着那个包裹出东华门,到了方家园的照公府。 
  他是最受照祥一家欢迎的客人,因为每一次来,都不会是空手。 
  因此,大家的眼光,都落在他手里所提的包裹上,尤其是桂祥,巴不得能把包裹接了过来,但小安子不肯轻易脱手,他知道这位桂二爷不成材,东西到了他手里,先藏起一部分,将来对不上数,慈禧太后会疑心自己吞没,那可是辩不清的冤枉。 
  直待见了“皇老太太”,请过安,拜过年,他才当着大家的面,把包裹解开,一样样清清楚楚地点交。这一次的赠赐比平日丰厚,照祥得到消息,赶快丢下鸦片烟枪,来到他母亲那里,等着好分东西,但表面上却只说是打听他所上的那个“夹片”,看慈禧太后如何批示? 
  “太后说了,近来忙得很,抽不出工夫回来。太后也挺想念皇老太太的,等过些日子,天儿暖和了,让我来接皇老太太到宫里玩儿。”小安子添枝加叶地说。 
  “她的胃气,好得多了吧?”皇老太太问。 
  “好得多了,”小安子说,“从前是叫肃顺气的。现在好了,谁敢惹太后生气?敢情是不要脑袋了!” 
  这一说照祥和桂祥都肃然动容,心中异常关切。他们都有个必须追根问底,求得确切答案的疑问,苦于无人可以求教,现在有了! 
  于是照祥问道:“小安子,我要问你句话。” 
  “是!照公爷,你请吩咐吧。” 
  照祥看看屋里没有外人,便毫无顾忌地说:“现在到底是谁掌权?是太后,还是恭王?” 
  “自然是太后。”小安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大大小小的事儿,全是咱们太后一个人拿主意。每天养心殿召见,咱们太后怎么说,恭王怎么办。不过,恭王是立了大功的人,上头很看得起他,他说的话,太后总是听的。” 
  照祥弟兄又惊又喜,对望着要笑不笑,好半天说不出话。 
  小安子为了要证明他的话不错,随又举例:“不说别人,就说那位吴大人,原来是个道台,只凭咱们太后一句话,当上了江苏藩台,兼漕运总督,地方官都让他保荐。想想,咱们太后手里是多大的权柄?” 
  这一说,惹起了皇老太太的感伤,心里又甜又酸,不由得叹了口气说:“真想不到!” 
  这是说真想不到有此一天!小安子也约略知道,这一家当年曾受过吴棠的大恩,却不知其详,在宫里无从打听,眼前倒是问个明白的好机会。但他不敢,慈禧太后的脾气,最恨人提她那些没面子的事,只为一时好奇,惹出祸事来,可有些犯不上,所以话到口边,又咽了下去。 
  这时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桂祥,可忍不住了,悄悄招一招手说:“小安子,你到我这儿来,我有样小玩意给你看!” 
  小安子信以为真,兴冲冲地跟了出去,走到垂花门外,四下无人,桂祥站住了脚,给他作了个大揖。 
  “怎么啦?桂二爷!”小安子慌忙拉着他的手问。 
  “我有一肚子的委屈,非跟你说说不可。” 
  一听这话,小安子吓一大跳,莫非他们弟兄闹家务,要别人来排解,或者评断是非?这是个绝大的麻烦,而且有慈禧太后在上面,万不能插手!否则怕连性命都不保。 
  因此,他急忙退后一步,乱摇着双手。 
  “桂二爷!”他神色凛然地说,“咱们把话说在头里,但凡我能效劳,汤里来,火里去,凭桂二爷你一句话,小安子不含糊,要是我管不了,不该管的事儿,那… 。”他使劲摇着头:“我怕!我还留着我的脑袋吃饭哪!” 
  “嗳!”桂祥有些啼笑皆非,“你想到那儿去了?我怎么能害你掉脑袋?” 
  “那,桂二爷,你有什么吩咐呢?” 
  “我托你在太后面前说一句话。” 
  “说谁啊,说照公爷?” 
  “不是!我说他干什么?我自己顾自己还顾不过来呢。”这一下小安子明白了,是桂祥自己有所请求,“这好办!” 
  他点点头,“你说吧!” 
  为了有求于小安子,桂祥把称呼都改了,“好兄弟,”他说,“你不知道我的委屈,我们家大爷,袭了爵,也还得了个散秩大臣,我哪,什么也没有。” 
  “我懂了。桂二爷,你是想求太后赏个差使。” 
  “一点都不错。”桂祥面有怨色,口中也有了怨言,“你看咱们太后,连吴棠都照应了,就是不照应同胞兄弟,老说我没有能耐。不错,我也知道我没有能耐,可是,请问,咱们那位七王爷,又有什么能耐?结结巴巴,连句整话都说不上来,又是都统,又是御前大臣,又是领侍卫内大臣,年下又派了管神机营,差使一大堆,这凭的什么?” 
  当然是凭的皇子的身分!小安子不愿去驳桂祥,但也不敢顺着他的嘴说,怕传到醇王耳朵里,诸多未便,所以笑笑不答。 
  “再说,恭王的儿子载澂,不满十岁的孩子,年初二赏了三眼花翎,这又凭什么?还不是凭上头的恩典吗?好兄弟,”桂祥抚着小安子的肩说,“人比人,气死人!你说,我委屈不委屈?” 
  “嗯,嗯!”小安子劝他:“桂二爷,你也不必发牢骚,平白得罪人,何必呢?你就干脆说吧,想要个什么差使?” 
  “大的我干不了,小的我不干,就象我家老爷子生前那样,来个道台吧!” 
  “好,我跟太后去说。” 
  “慢着!我的意思是把粤海关道给我。”说到这里,桂祥又是兜头一揖:“好兄弟,这话全看你怎么说了!” 
  小安子慌忙避开。桂祥所求太奢,不知道能不能如愿?所以这样答道:“桂二爷,话呢,我一定给你带到。成不成,那全得看太后的意思。成了最好,一有消息,我马上来给你道喜,万一不成,你可别怨我。” 
  “当然,当然。我就重重拜托了!” 
  小安子倒真是不负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