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一双小手两个故事
  
  
  自从帮助父亲挽救了祖父,慈禧在家里更是受到了另眼看待。但是年轻的她不仅仅在这些方面能赢得人们的赏识。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人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在圆明园的一个亭子里,兰贵人嘴里唱着南国小调,在一块方巾上绣着一朵美丽的玉兰花。这个时候,咸丰皇帝循着歌声走了过来,马上被漂亮的兰贵人吸引,而兰贵人也把绣着玉兰花的方巾送给了咸丰。从此,兰贵人就成了咸丰皇帝的最爱。 
  虽说在《火烧圆明园》这类的电影里演绎的成分太多,不过慈禧在学习女红方面,还是非常勤奋。我爷爷就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慈禧家有很多女差都会做衣服,因为一个大的家族平常人们的穿衣都要靠这些女差缝制,所以家里专门有这样一个房间是做衣服用的。慈禧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跟这些女差学习做衣服、刺绣等。每次做衣服的时候,慈禧都跟着在旁边帮忙,并学着自己亲手做一些活计。一次,惠征从外面回来,慈禧到客厅去迎接,惠征发现她的手上有一片红红的,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慈禧就从自己屋子里拿出绣的手帕来让惠征看。惠征还是没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慈禧就用手示范给惠征看。惠征笑了,原来是绣花的时候,被针扎的。不过看到慈禧的小手,惠征还是有些心疼,告诉她不要学这些了,但是她却有自己的想法,从此她就开始偷着学。关于慈禧学习女红的事情,在我们家是有这样一回事的。因为我家里现在还有一把慈禧少年时候学做衣服时用的尺子,这把尺子又厚又重,比现在的尺子长五分。当然,慈禧对女红非常讲究,据说这都是那个时候跟女差学的。
  清代的贵族家对女孩子的教育虽然不像汉族家庭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女孩子照样还是要学习琴棋书画的。听爷爷说,慈禧小时候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当时她非常聪明,读书非常用功,但毛笔字写得一般,长进不大。虽然家馆都是一笔一画地教她,但她就是写不好。横不平,竖也不直,一直歪歪扭扭。汉字还好办,看着是那么个意思,满文就不行了,如果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就不是字的形状。惠征经常检查她的书法,却发现她的字根本就没有任何起色,所以每次都因为这个教训她。直到有一天父亲动怒了,拿起一把戒尺,拉过慈禧的小手,就使劲地打。根据家里老辈人说,慈禧的小手都被打肿了,几天不能握笔,连吃饭都困难。慈禧非常伤心,因为父亲从来没有打过她。从此以后,慈禧就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书法,所以很多慈禧晚年的书画都是非常有水准的。在我们家里,这把戒尺到现在还留着呢。
 
 
                  
三、教导桂祥读书
  
  
  在我们家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桂祥小的时候,慈禧刚入宫不久,因为她比桂祥大14岁,所以对家里这个小弟弟非常关心。慈禧非常清楚这个弟弟从小就仗着家里的关系,是一个好享受的人物,所以一直认为桂祥没有太大的作为。慈禧多次批评桂祥,同时也勉励过他。在慈禧的心目中,桂祥应该挑起叶赫那拉的门面来,因为大弟弟照祥已经去世了。慈禧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弟妹们只是一味地享受,她希望看到他们自己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本事自立,不能单纯靠着祖宗和家族生活。 
  有一次,家里举办一个很大的庆典活动,慈禧从宫里回家看望父母,同时也看到了弟弟桂祥,于是想看看弟弟写的东西怎么样。可一看不要紧,慈禧马上就非常不高兴,认为桂祥根本不用心读书,字也写得非常不好。于是教导桂祥说:作为满族的贵族,不练字哪成啊。书法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出门看字,这是起码的一个形象的基础。不好好练好好学是不成的啊。可是桂祥不服气,因为当时他认为自己的字还不错,于是就给慈禧写了一幅“寿”字,问她:我的字写得怎么样?慈禧一看就急了,当时眼睛都瞪起来了,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有你这么做人的没有!你不但字写得不好,你还缺德啊!桂祥就特别纳闷,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慈禧就给桂祥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个大财主过寿,由于他平时骄横跋扈惯了,大家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可是他过寿,大家又不能不去,于是就都非常郁闷。在大寿的当天,财主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就请了一个秀才来参加。秀才寻思送什么礼呢?财主家非常有钱,也不缺什么东西,于是秀才灵机一动,就写了一个大大的“寿”字,送给财主。财主很高兴,请秀才在家里吃饭。但是秀才说自己特别忙,没吃饭就走了。财主在过寿的日子收到这样一个礼物,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于是他就把这个字挂在正堂上。可是一挂上去,财主的朋友就看出了问题:“寿”字缺了一点。但是秀才又不可能写错这么一个字,只能是另外含有一层意思。于是猜准了秀才用意的人们纷纷向财主说:“这是无点寿啊。这是骂您呢。你看这个寿字缺了一点。这是说您一点寿都没有啊,直接就死了啊。”财主一听非常生气,想找秀才算账,可是秀才早就跑得没影了。说到这里慈禧指着桂祥的“寿”字问桂祥:你的那一点去哪里了?这不是骂人吗?中国书法的规矩不但不能错,每个字都有一个解释,你不但字写得不好,而且你还破坏了字的艺术。如果你给别人写这个字,别人早就不干了。这不是骂人吗?桂祥一看,“寿”字的确是缺了一点,马上傻眼了。从此,桂祥也接受这个教训,开始认真学习书法。
 
 
                  
四、不快乐的青春
  
  
  许多人都认为慈禧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奉承的人,生活也一定非常满足。还有什么比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更幸福的事情呢?
  但是慈禧觉得自己并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也不能对别人说。到了晚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她开始跟一些她认为亲近的人唠叨自己的过去,也慨叹自己的命运。后来我爷爷到宫 里去看望他姐姐隆裕的时候,隆裕亲口告诉他:“其实老太后(慈禧身边的人对她私下的称呼)并不快乐,她的难处是我们外人想不到的。就像宫里很多人都传言老太后并不喜欢我一样,其实再怎么说我也是老太后的亲侄女,有些事情还是我们自己家的人亲呢。这些日子,老太后有时候突然就会跟我唠叨一些她的过去。”
  据爷爷描述,慈禧对隆裕说,她刚刚进宫那会儿,因为长得漂亮,而且得到咸丰的宠爱,咸丰对其他嫔妃看都不看一眼,所以很多人都嫉妒她,常常在背后说她的闲话,甚至用一些手段陷害她。但谁也没想到,除了美貌,慈禧更是个聪明的人。当年皇宫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厉害,在那种环境里生存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选择接受挑战,也只能选择挑战。很幸运,她给咸丰生了一个儿子,这使她在咸丰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当然,她也有倒霉的日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时候,咸丰忽然病倒了,加上洋兵又逼近了北京城,于是他就带着慈安和慈禧逃到了热河。那会儿慈禧还年轻,跟着一个病危的丈夫,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当时的形势非常紧急。
  就在咸丰弥留之际,慈禧领着太子(后来的同治皇帝)来到咸丰的病榻边,问他后嗣将如何决定。当时咸丰没有回答,可是事情紧迫,慈禧急中生智,对他说“你儿子在这里”。听到这话,咸丰马上睁开眼睛,说“自然是他继承大统”。事情就这样定下了,慈禧这才放了心。这句话几乎是咸丰最后的遗言,不久他就死去了。
  爷爷又说,虽说咸丰过世多年,但每当慈禧想起他弥留时的情形,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原本她想毕竟还有同治可以依靠,以后的日子总该会好起来,然而不幸的是同治不到20岁就死了。从此以后,慈禧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自从同治死后,她受到人们关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幸福都结束了。
  当光绪皇帝被带到慈禧面前的时候,他还是个3岁的孩子,体弱多病,还不会走路。他父亲是醇亲王,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所以慈禧对他可谓视如己出,对他倾注了全部的心力。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没有一件事是她所希望的样子,事事叫她失望。爷爷说,隆裕对他讲这些也很忧郁,因为她说慈禧每给她谈到此都会哭一会儿,说自己并不快乐。隆裕说慈禧的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这样,她才不会在晚辈面前落泪呢。
  其实慈禧的难处还远远不止这些,比这更糟的事她都经历过。她总算还是个达观的人,一些小事也就不去计较。当然国家大事也并非都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一般都是由大臣们互相商量好了,再上折子给她。只要事情都还说得过去,慈禧是从不拒绝他们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她惯用伎俩,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守寡这么多年的人能够统领中国这么多年,如果不是有着非凡的忍耐力和惊人的毅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除了她本人,她身边的人也都看得非常清楚。
  爷爷对我说,说实话,依我看,她不是在享福,简直是在受罪。虽然后来我当御前侍卫也在宫里,但根本帮不上她。老太后名义上是当了皇太后,实际上是二十六七岁就开始守寡,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是孤孤单单的,守在身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丫头,伺候自己的是一群又奸又滑的太监。那群太监,吃饱了饭没事干,整天在憋坏主意,揣摸上头的心理,拍你、捧你,最后的结果,谁也不是真心。虽然她明明知道是这样,可是又非用他们不可,这不是受罪是什么?
  所以,慈禧在宫里能够消磨时间的正经事,就是看奏折。一到孤独寂寞最难熬的时候,就用看奏折来消磨时间。她看奏折没有固定的时间,通常都是在皇上以及贵妃们觐见以后,她就说皇帝歇着去吧,皇后也歇着去吧,对皇妃则说你们请跪安吧。当管事儿的宫女赶紧把“叫起”带回来的奏折黄匣子捧进净室里,出来时用眼一扫,所有的宫女就都退避出去了,她开始看奏折。这时,宫里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都格外小心当差。一般李莲英和崔玉贵在这个时候,也低眉顺眼地在寝宫门里一边一个站着,听候随时召唤。
 
 
                  
五、慈禧的养生秘诀
  
  
  虽然贵为太后,虽然有那么多不如意,但是年轻的慈禧还是有着年轻女人的天性。在很多对慈禧青年时期的描述里,都讲她是一个多么漂亮的人,有多么讲究。但是究竟慈禧什么样?也只有早年见过慈禧的人才知道。而现在的一些作品里,对她的描述也大多停留在慈禧70岁时候的状态。
  我看过慈禧的画师卡尔小姐写的书:当时慈禧虽然已经70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 的贵妇人似的。不管卡尔小姐的描述是不是准确,但是在慈禧身边人的眼里,慈禧直到70岁的时候,还是保养得非常好,身上的肌肤根本不像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年轻人。有人传说慈禧所用的化妆品大多是洋货,如巴黎香水、香粉、法国镀金镜等。但是在生前服侍过她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慈禧经常用中国传统的胭脂来打扮自己,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用什么法国香水。
  我们家族的说法是,慈禧非常爱美,并且特别善于养生,这恐怕是她守寡以来除了政治之外,最热衷的一件事情了。在美国画家卡尔小姐面前,虽然已经过了最美丽的年代,但是慈禧的魅力依然。为什么七十岁的慈禧看上去只有实际年龄的一半?对于这些,我也知道其中的一些秘密,当然这些也都是我爷爷听隆裕说的。
  当年我爷爷刚刚在皇家贵胄学堂上学的时候,见过慈禧。那个时候,慈禧已经是太后了。但是慈禧为什么显得那么年轻,身体又那么好,爷爷说是因为慈禧不仅喜欢吃很多东西,而且非常懂得营养。如果仅仅是喜欢吃一些东西,那么多的高级食品也早就把她的胃撑坏了。最可贵的是她非常懂得节制,非常懂得养生,与珍肴美味相比,她更注重奇药异术,什么气功、针灸、按摩、引导、服食、珍摄等等出自民间的术法。另外在慈禧晚年的时候,每天服用一钱人参,由宫女按天包好,早上给她。她的用法非常奇特,既不吃掉,也不咽下,就那样成天到晚噙在嘴里,直到噙化为止。因此她有时候说话别人不大能听清楚,其实是因为嘴里噙着人参。这是每天都要服的。
  慈禧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把珍珠研成粉末,调成粥状,吃下去,然后用一杯温水倒进嘴里和珠粉一起咽下。关于容颜的保养,慈禧还有一套方法,就是每天睡觉之前洗完脸,让宫女端上一碗搅拌均匀的鸡蛋清,她用手掌蘸着蛋清,轻轻地抹在脸上,脸上的皮肤立刻紧绷,一夜就让它这么绷着。第二天清晨起来,一名宫女先端来一盆清水,让她蘸水将已经结成一层薄皮的蛋清轻轻洗去。另外一名宫女则捧上一盒脂油,这盒脂油里掺有胭脂和香水,色美气香,滑柔无比,她用长长的指甲把脂油挑一点在手心里,双掌旋转摩擦一会儿,轻轻搽在脸上,立刻青春焕发,光彩照人。
  除此之外,慈禧对自己的指甲也非常在意。提起慈禧的指甲,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戴着长长的甲套,其实这些是有用途的。从现在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当年慈禧特别爱留指甲,尤其是一双手的两个无名指和小手指,最长可达七八寸,当然其他如拇指、食指、中指也爱留指甲,为了修饰保护好这一双手的指甲,慈禧每天要用温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并特制了各色的指甲套戴在手指上,切切实实地保护好,以免受到外来的损伤。给慈禧特别加工定制的指甲套有镂空嵌丝珐琅的,也有纯金的,非常名贵。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慈禧在批阅奏折的时候,经常用指甲在那些奏折上面划,许多人的生死命运,以及很多的国家大事,就这样从慈禧的指甲下轻轻划过。我爷爷当年也这么说过,说慈禧的指甲就是历史的画笔。从历史照片中,对慈禧的生活也可以窥见一斑。
 
 
                  
一、嫁一个平庸的皇帝(1)
  
  
  爷爷告诉我,虽然历史给了人们太多的暗示,但是应该说没有人会否认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作为一个后辈,在历史沉淀了这么多年后,总是能沉下心来,希望能够客观地对她做一个评价。应该说历史上能有慈禧一席之地,跟她嫁给一个平庸无能的丈夫不无关系。如果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来看,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根本不可能给女人参政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只有拥有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气量才能真正让这个世界太平下来。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当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说身为女人,在男权社会里,能够站出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那么慈禧的这位丈夫,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从历史资料上谁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描述:咸丰皇帝,清文宗(1831~1861),爱新觉罗·奕,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1850~1861年在位。即位不久,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位期间,签订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61年病死热河。这位清朝的第九代皇帝,自幼体弱多病,面如黄土,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鹿血也因此成了他苟延残喘、须臾不能离开的救命良药。可见,咸丰除了是一个病秧子之外,懦弱无能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我爷爷的眼里,我们家这位老姑爷子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咸丰身材不高,比较瘦。继位之前,他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但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恶习就显露出来了。他一生做错了太多的事情,就连死了也害得我们家跟着受牵连。1861年的时候,英法联军通过通州,已经攻到了北京,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咸丰却表现得又怕又惊,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慈安、慈禧以及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热河避祸。虽然害怕成这样,但国难当头之时,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于咳血突发。没想到,这次咳血之后不久,咸丰就死了。死就死了,还给历史留下一个笑话,“‘龙’非得到热河‘洗澡’,最后终于烫死了。”
  在爷爷看来,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一个这么窝囊的皇帝。他20岁登基,在位只有短短的11年。虽然他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给整个国家并没有带来什么平安,招来了八国联军不说,就连祖宗留下的一点基业也几乎丧失殆尽。他20岁继位,年龄不算小了,但是除了声色犬马外和丧权辱国的条约外,他的政绩几乎为零。当初老祖宗顺治6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之后就处理了睿亲王多尔衮;康熙8岁继位,14岁亲政,不久,即智擒鳌拜。康熙18岁的时候,下了一个诏令,号召满洲王公贵族要学习骑射,学习文化;康熙20岁时候,亲自主持平定三藩之乱,战争结束时他才28岁,接着统一台湾,反击沙俄侵略,两次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且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与老祖宗相比,咸丰简直就算一个“败家子”。
  提起这位“平庸”的皇帝,就不能不说到当年的立储问题。因为道光皇帝秘密立储的时候,也算是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道光皇帝生有9个儿子,大阿哥奕纬,二阿哥奕纲,三阿哥奕继,四阿哥奕(也就是咸丰),五阿哥叫奕,六阿哥叫奕,七阿哥叫奕,八阿哥叫奕,九阿哥叫奕。当年道光为了从这9个儿子中选择一个能够继承皇位的人也是费了很多周折。那一年,他65岁,身体每况愈下,就开始考虑秘密立储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当皇太子的人实际上只有两个,就是四阿哥奕和六阿哥奕。因为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都死了,而五阿哥奕已经过继给醇亲王绵恺,其他的阿哥年龄还小,七阿哥奕7岁,八阿哥奕3岁,九阿哥奕2岁。而四阿哥奕这一年是16岁,六阿哥奕比他小1岁,当时15岁。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考量,道光还是选择了咸丰作为继承人。有人这么说:咸丰做皇帝,错不在他自己,而是在道光。因为道光在选皇太子的时候,没有考虑德才兼备,只考虑到了德而没考虑了才。但实际上咸丰后来在德的方面做得也是不够的。其实咸丰这个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是一位很不称职的皇帝。这与我爷爷的说法基本上是符合的。
  在今天看来,说咸丰不称职,是因为作为大清江山的统治者,并没有好好守住江山。但是历数历代王朝,并没有哪一个皇帝让国家陷于如此的内忧外患的境地。咸丰是第一个。他让整个国家元气大伤,其中最让他头疼的就是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这次战争,地域之广,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耗银之多,影响之深,自清朝建立以来是没有的。除此之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也让人们看到了咸丰的无能。咸丰七年(1857年),英国军队攻占了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到了天津大沽口,攻陷了大沽,逼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到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联军又打到天津,但是清朝军队取得了小胜,咸丰很高兴,当即撕毁《天津条约》。为此,英法联军又重整旗鼓,来到天津,在北塘登陆,攻占天津,这时候清朝才派大臣去谈判。而当时清朝的这位统治者对是战是和犹豫不决,最后只得答应侵略者赔款,但是连年的战争,哪儿来的钱可以赔偿呢?当然最后还是老百姓倒霉。可以说这两场战争使清朝元气大伤。
 
 
                  
一、嫁一个平庸的皇帝(2)
  
  
  而这并不算完。咸丰十年(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开始从天津沿着运河往北京打,打到通州的时候,咸丰派大臣去谈判,谈判破裂。于是载垣、穆荫等几个大臣捉了英国大使巴夏礼,回到北京,这样事态一下子就扩大了。但咸丰显然没有了主张,于是任由英法联军打到八里桥,继而打到北京城外,这个时候咸丰害怕了。他暗示大臣给他上奏章,让他去木兰打猎去。借着这道奏章,咸丰皇帝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在北京主持。这件事情对中国历史、对清朝历史影响太深远了。最后在咸丰的授意下处理的结果,第一是割地 ;第二是赔款,赔英法等军费及其他白银一千六百万两。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圆明园被毁。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付之一炬。特别是园里面收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物宝藏或被焚毁,或被抢掠,损失惨重。谈到这些,爷爷总是气得说不出话。而更可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