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鲁迅-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史称“党锢之祸”。
〔6〕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二十岁举孝廉,
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封魏王。
曹丕篡汉后追尊为武帝。
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
诗人。
他和其子曹丕、曹植,都喜欢延揽文士,奖励文学,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
后人把他的诗文编为《魏武帝集》。
〔7〕《三国志演义》 即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
书中将
曹操描写为“奸雄”。
〔8〕严可均(1762—1843) 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
清嘉
庆举人,曾任建德教谕。
他自嘉庆十三年(1808)起,开始搜集唐以前的文章,历
二十余年,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内收作者三千四百多人,分代编辑
为十五集,总计七四六卷。
稍后,他的同乡蒋壑为作编目一○三卷,并以为原书题
名不能概括全书,故将书名改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原书于光绪
二十年(1894)由黄冈王毓藻刊于广州。
〔9〕丁福保(1874—1952) 字仲祜,江苏无锡人。
清末肄业江阴南菁书院,
后习医,曾至日本考察医学,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医学书局。
他所辑的《全汉三国晋
南北朝诗》,收作者七百余人,依时代分为十一集,总计五十四卷。
一九一六年上
海医学书局出版。
〔10〕刘师培(1884—1919) 一名光汉,字申叔,江苏仪征人。
清末曾参加同盟会的活动,常在《民报》发表鼓吹反清的文字;但后来为清朝
两江总督端方所收买,出卖革命党人。
入民国后,他又依附袁世凯,与杨度、孙毓
筠等人组织筹安会,竭力赞助袁世凯窃国称帝的阴谋。
他的著作很多,《中国中古
文学史》是他在民国初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时所编的讲义,后收入《刘申叔遗书》中。
〔11〕《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曹操于汉献帝建
安十五年(210)下令“自明本志”,表白他自己并无篡汉的意思,内有“设使国家
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话。
〔12〕《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谢承《后汉书》:“范丹姊病,往看之,姊设
食;丹以姊婿不德,出门留二百钱,姊使人追索还之,丹不得已受之。
闻里中刍藁
童仆更相怒曰:‘言汝清高,岂范史云辈而云不盗我菜乎?’丹闻之,曰:‘吾之
微志,乃在童竖之口,不可不勉。
’遂投钱去。
”按范丹(112—185),一作范冉,
字史云,后汉陈留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人。
〔13〕曹操曾于建安十五年(210)、二十二年(217)下求贤令,又于建安十
九年(214)令有司取士毋废“偏短”,每次都强调以才能为用人的标准。
《魏书·
武帝纪》载建安十五年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若必廉士
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
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又裴
注引王沈《魏书》所载二十二年令说:“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
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汙辱之名,见笑之行,
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
〔14〕“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见《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引《英雄
记》载曹操《董卓歌》:“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
图命尽于园桑。
”按郑康成(127—200),名玄,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
汉经学家,其生存时代较曹操约早二十余年。
〔15〕曹操的遗令,散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及其他古书中,严可均
缀合为一篇,收入《全三国文》卷三,其中有这样的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
舍中(按指诸妾)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
吾历宫所得绶(印绶),皆著藏中,
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
〔16〕陆机(261—303) 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晋代诗人。
他评曹操的话,见萧统《文选》卷六十《吊魏武帝文》:
“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
”唐代李善注:“言裘绂轻微何所有,而空
贻尘谤而及后王。
”
〔17〕曹丕(187—226) 字子桓,曹操的次子(按操长子名昂字子修,随操
征张绣阵亡,故一般都以曹丕为操的长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废汉献帝自立为
帝,即魏文帝。
他爱好文学,创作之外,兼擅批评,所著《典论》,《隋书·经籍
志》著录五卷,已佚,严可均《全三国文》内有辑佚一卷。
其中《论文》篇论各种
文体的特征说: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又论文气说:“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
〔18〕曹植(192—232) 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
曾封东阿王,后封陈王,
死谥思,后世称陈思王。
他是建安时代重要诗人之一,流传下来的著作,以清代丁
晏所编的《曹集诠评》搜罗较为完备。
〔19〕曹叡(204—239) 字元仲,曹丕的儿子,即魏明帝。
〔20〕《文选》 南朝梁昭明太子箫统编选。
内选秦汉至齐梁间的诗文,共三
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
曹丕《典论
·论文》,见该书第五十二卷。
〔21〕“为艺术而艺术”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戈蒂叶(T.Gautier)提出的一
种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见小说《莫班小姐》序)。
它认为艺术可以超越一切功利而
存在,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艺术作品的本身,与社会政治无关。
〔22〕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
自传于后。
”
〔23〕文章小道 曹植《与杨德祖(修)书》:“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
义,彰示来世也。
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
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
辞赋为君子哉!”
〔24〕曹植早年以文才为曹操所爱,屡次想立他为太子;他也结纳杨修、丁仪、
丁廙等为羽翼,在曹操面前和曹丕争宠。
但他后来因为任性骄纵,失去了曹操的欢
心,终于未得嗣立。
到了曹丕即位以后,他常被猜忌,更觉雄才无所施展。
明帝时
又一再上表求“自试”,希望能够用他带兵去征吴伐蜀,建功立业,但他的要求也
未实现。
〔25〕“建安七子” 这个名称始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
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应络觯搅蹊骞桑核蛊咦诱撸谘匏牛诖俏匏伲桃宰猿益髀砺
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后人据此便称孔融等为“建安七子”。
按孔融(153—2
08),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为北海相,太中大夫。
陈琳(?—217),
广陵(今江苏江都)人,曾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
王粲(177—217),山阳高
平(今山东邹县)人,曾任丞相(曹操)军谋祭酒、侍中。
徐干(171—217),北
海(今山东潍坊西南)人,曾任司空军谋祭酒、五官将(曹丕)文学。
阮瑀(?—
212),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曾任司空军谋祭酒。
应瑒(?—217),汝南
(今河南汝南)人,曾任丞相掾属、五官将文学。
刘桢(?—217),东平(今山东
东平)人,曾任丞相掾属。
〔2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论孔融的文章说: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
所善,扬、班俦也。
”按“建安七子”中,陈琳等都是曹操门下的属官,只有孔融
例外;在年龄上,他比其余六人约长十余岁而又最先逝世,年辈也不相同。
他没有
应酬和颂扬曹氏父子的作品,而且还常常讽刺曹操。
《后汉书·孔融传》载:‘曹
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不私纳袁熙(按为袁绍子)妻甄氏。
融乃
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
对曰:‘以今
度之,想当然耳。
’……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引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其中有“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
今令不断婚姻。
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等语。
〔27〕“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见曹操的《短歌行》。
杜康,相传为周代人,
善造酒。
〔28〕关于曹操杀孔融的经过,《后汉书·孔融传》说:“曹操既积嫌忌,而
郗虑复搆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
‘……(融)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
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大逆不道,
宜极重诛。
’书奏,下狱弃市。
”又《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注引孙盛《魏氏春
秋》,内载曹操宣布孔融罪状的令文说:“平原祢衡受传融论,以为父母与人无亲,
譬若缶瓦器,寄盛其中。
又言若遭饿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
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
犹恨其晚。
”
〔29〕祢衡(173—198) 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汉末文学家。
他很有文才,与孔融、杨修友善,曾屡次辱骂曹操;因为他文名很大,曹操虽想杀
他而又有所顾忌,便将他送到刘表处去,后因侮慢刘表,又被送给江夏太守黄祖,
终于为黄祖所杀,死时年二十六。
〔30〕何晏(?—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曹操的女婿。
齐
王曹芳时,曹爽执政,用他为吏部尚书,后与曹爽同时被司马懿所杀。
《三国志·
魏书·曹爽传》说他“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
十篇”。
〔31〕关于何晏搽粉的事,《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注引鱼豢《魏略》说:
“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但晋代人裴启所著《语林》则说:
“(晏)美姿仪,面绝白,魏文帝疑其著粉;后正夏月,唤来,与热汤饼,既炎,
大汗出,随以朱衣自拭,色转皎洁,帝始信之。
”
〔32〕关于何晏服药的事,《世说新语·言语》载:“何平叔云: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刘孝标注引秦丞相(按当作秦承祖)
《寒食散论》说:“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
魏尚书何晏
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
”又隋代巢元方《诗病源候论》卷六《寒食
散发候》篇说:“皇甫(谧)云: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言华佗,或曰仲景(张
机)。
……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
心加开朗,体力转强。
京师翕然,
传以相授。
……
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
”
〔33〕巢元方 隋炀帝大业中,为太医博士,奉诏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
关于寒食散的服法与解法,详见该书卷六《寒食散发候》篇。
〔34〕“扪虱而谈” 这是王猛的故事。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
(今山东寿光)人。
《晋书·王猛传》说:“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
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
〔35〕葛洪(约283—363) 字稚川,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晋书·葛洪传》说他“为人木讷,不好荣利,……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
之法。
”所著《抱朴子》,共八卷,分内外二篇,内篇论神仙方药,外篇论时政人
事。
关于服散的记载,见该书内篇。
〔36〕关于服散作假的事,《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侯白《启颜录》载:“后
魏孝文帝时,诸王及贵臣多服石药,皆称石发。
乃有热者,非富贵者,亦云服石发
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
有一人于市门前卧,宛转称热,要人竞看,同伴怪之,
报曰:‘我石发。
’同伴人曰:
‘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曰:‘我昨市米中有石,食之今发。
’众人大笑。
自后少有人称患石发者。
”
〔37〕关于闻讳而哭的事,《世说新语·任诞》载:“桓南郡(桓玄)被召作
太子洗马,船泊荻渚。
王大(王忱)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
频语左右,令温酒来。
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
桓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
我家讳,何预卿事。
’王叹曰:
‘灵宝(桓玄小名)故自达。
’”按桓玄的父亲名温,所以他听见王忱叫人温
酒便哭泣起来。
〔38〕王弼(226—249) 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
王粲的族孙。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说:“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
及老子,为尚书郎。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说:“(玄)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正始
初,曹爽辅政。
玄,爽之姑子也。
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
……顷之,为征西将军,
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
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后,他也为司马师所杀。
〔39〕“正始名士” 《世说新语·文学》“袁彦伯作《名士传》成”条下梁
刘孝标注:“宏(彦伯名)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辅嗣为正始名士。
阮嗣宗、嵇
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浚仲为竹林名士。
”按正始(240—2
49),魏废帝齐王曹芳的年号。
〔40〕《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
内容是记述东汉至东晋间一般文士学
士的言谈风貌轶事等。
有南朝梁刘孝标所作注释。
今传本共三卷,三十六篇。
按刘
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为临川王,
曾任南兖州刺史。
〔41〕司马懿(179—251) 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人。
初为曹操主簿,魏明帝时迁大将军。
齐王曹芳即位后,他专断国政;死后
其子司马昭继为大将军,日谋篡位。
咸熙二年(265),昭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
晋朝。
按夏侯玄是被司马师所杀,作者误记为司马懿。
〔42〕“解散方” 《唐书·经籍志》著录《解寒食散方》十三卷,徐叔和撰;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解寒食方》十五卷,徐叔向撰。
〔43〕皇甫谧(215—282) 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
人。
晋朝初年屡征不出,著有《高士传》、《逸士传》、《玄晏春秋》等。
《晋书·皇甫谧传》载有他的一篇上司马炎疏,其中自述因吃散而得到的种种
苦痛说:“臣以弊,迷于道趣。
……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
年。
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瀍,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
酸重。
于今困劣,救命呼嗡,父兄见出,妻息长诀。
”
〔44〕关于拔剑逐蝇的故事,《三国志·魏书·梁习传》注引《魏略》:“
(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
思恚怒,自起逐
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
”按清代张英等所编《渊鉴类函》卷三一五
《褊急》门载王思事,有“思自起拔剑逐蝇”的话,但未注明引用书名。
按王思,
济阴(今山东定陶)人,正始中为大司农。
〔45〕“竹林七贤”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内附述嵇康事略,裴注引
《魏氏春秋》说:“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
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世说新
语·任诞》亦有一则,说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参看本篇注〔39〕。
〔46〕嵇康(223—262) 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人,诗人。
《晋书
·嵇康传》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
好老庄。
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常修养性服食(服药)之事,弹琴咏诗,自足
于怀。
……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他的著作,现存《嵇康
集》十卷,有鲁迅校本。
〔47〕阮籍(210—263)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瑀之子,
诗人,与嵇康齐名。
仕魏为从事中郎、步兵校尉。
《晋书·阮籍传》说他“博览群
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又说: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
遂酣饮为常。
”他的著作,现存《阮籍集》十卷。
〔48〕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仕魏为建威参军。
著有《酒德颂》,托言有大人先生,“止则操巵执觚,动则挈槪岷ň剖
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摚鸫κ俊痹谒拿媲啊俺滤道穹ā保胺
捧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麦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
〔49〕关于阮籍能为青白眼,见《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
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他的母亲死了,“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
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雠。
”
〔50〕“口不臧否人物” 见《晋书·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
远,口不臧否人物。
”
〔51〕晋代常有子呼父名的例子,如《晋书·胡母辅之传》:“辅之正酣饮,
谦之(辅之的儿子)门规而厉声曰:‘彦国(辅之的号),年老不得为尔!将令我
尻背东壁。
’辅之欢笑,呼入与共饮。
”
又《王蒙传》:“王蒙,字仲祖……美姿容,尝览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
文开生如此儿耶!’”〔52〕关于刘伶裸形见客的事,《世说新语·任诞》载: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
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刘孝标注引邓粲
《晋纪》所记略同。
〔53〕《大人先生传》 阮籍借“大人先生”之口来抒写自己胸怀的一篇文章。
这里所引的三句是“大人先生”所作的歌。
〔54〕关于阮籍借醉辞婚的故事,《晋书·阮籍传》载:“文帝(司马昭,鲁
迅误记为司马懿)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
〔55〕颜延之(384—456) 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人,南朝宋诗人。
《文选》卷二十三阮籍《咏怀》诗下,李善注引颜延之的话: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
”
〔56〕《难自然好学论》 嵇康为反驳张邈(字辽叔)的《自然好学论》而作
的一篇论文。
〔57〕管叔蔡叔 是周武王的两个兄弟。
《史记·管蔡世家》说: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
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
相纣子武庚禄父(按禄父为武庚之名),治殷遗民。
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
……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
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
以作乱。
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
”嵇康的《管蔡论》
为管、蔡辩解,说“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
……周公践政,率朝诸侯。
……
而管、蔡服教,不达圣权,卒遇大变,不能自通。
忠于乃心,思在王室。
遂乃抗言
率众,欲除国患。
”
〔58〕《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巨源,即“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20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