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鲁迅-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八二四
年拜伦曾在这里指挥抵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战斗,后在前线染了热病,四月十九日
(按文中误为十八日)在这里逝世。
(92)式列阿忒(Suliote)通译苏里沃特,当时在土耳其统治下的民族之一。
拜
伦在米索朗基曾收留了五百名式列阿忒族士兵。
(93)朋思(1759—1796)通译彭斯,英国诗人。
出身贫苦,一生在穷困中度过。
他的诗多反映苏格兰农民生活,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著有长诗《农夫汤姆》、
《愉快的乞丐》和数百首著名短歌。
文中所引评论彭斯的话,见拜伦一八一三年十
二月十三日的日记。
(94)反张意即矛盾。
(95)契支(1795—1821)通译济慈,英国诗人。
他的作品具有民主主义精神,
受到拜伦、雪莱的肯定和赞扬。
但他有“纯艺术”的、唯美主义的倾向,所以说与
拜伦不属一派。
作品有《为和平而写的十四行诗》、长诗《伊莎贝拉》等。
(96)恶斯佛大学通译牛津大学。
(97)戈德文(1756—1836)通译葛德文,英国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反对
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主张成立独立的自由生产者联盟,通过道德教育来
改造社会。
著有政论《政治的正义》、小说《卡莱布·威廉斯》等。
(98)《阿剌斯多》和下文的《伊式阑转轮篇》,分别通译为《阿拉斯特》、
《伊斯兰起义》。
(99)《解放之普洛美迢斯》和下文的《煔希》,分别通译为《解放了的普罗米
修斯》、《钦契》。
(100)僦毕多(Jupiter)通译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诸神之父,即希腊神话中
的宙斯。
(101)《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
22—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的史实,相传为孔丘所修。
(102)栋即朞,本意是周年,这里指世纪。
(103)奥古斯丁(A.Augustinus,354—430)迦太基神学者,基督教主教。
著
有《天主之城》、《忏悔录》等。
(104)澡雪 高洁的意思。
《庄子·知北游》:“澡雪精神”。
(105)斯宾塞(E.Spenser,1552—1599)英国诗人。
他的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形式上对英国诗歌的格律有很大影响,被称为斯宾塞
体。
作品有长诗《仙后》等。
(106)毕撒(Pisa)通译比萨,意大利城市。
(107)普式庚(A.C.TUVWXY,1799—1837)通译普希金,俄国诗人。
作品多抨
击农奴制度,谴责贵族上流社会,歌颂自由与进步。
主要作品有《欧根·奥涅金》、
《上慰的女儿》等。
(108)来尔孟多夫(M.Z.' '^PY_P
,1814—1841)通译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他的作品尖锐抨击农奴制度的黑暗,
同情人民的反抗斗争。
著有长诗《童僧》、《恶魔》和中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109)鲜卑这里指西伯利亚,一八二○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因普希金写诗讽刺当
局,原想把他流放此地;后因作家卡拉姆静、茹柯夫斯基等人为他辩护,改为流放
高加索。
(110)《高加索累囚行》和下文的《及泼希》,分别通译为《高加索的俘虏》、
《茨冈》,都是普希金在高加索流放期间(1820—1824)所写的长诗。
(111)《阿内庚》通译《欧根·奥涅金》,长篇叙事诗,普希金的代表作,写于
一八二三年至一八三一年间。
(112)波阑抗俄一八三○年十一月,波兰军队反抗沙皇的命令,拒绝开往比利时
镇压革命,并举行武装起义,在人民支持下解放华沙,宣布废除沙皇尼古拉一世的
统治,成立新政府。
但起义成果被贵族和富豪所篡夺,最后失败,华沙复为沙俄军
队占领。
(113)《俄国之谗谤者》和《波罗及诺之一周年》,分别通译为《给俄罗斯之谗
谤者》、《波罗金诺纪念日》,都写于一八三一年。
当时沙皇俄国向外扩张,到处
镇压革命,引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
普希金这两首诗都有为沙皇侵略行为辩护
的倾向。
按波罗金诺是莫斯科西郊的一个市镇。
一八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俄军在这
里击败拿破仑军队,一八三一年沙皇军队占领华沙,也是八月二十六日,因此,普
希金以《波罗金诺纪念日》为题。
(114)勃阑兑思(1842—1927)通译勃兰兑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激进民主主义
者。
著有《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潮》、《歌德研究》等。
他对普希金这两首诗的批
评意见,见于《俄国印象记》。
(115)和阑即荷兰。
(116)芘宾(A.H.TSaXY,1833—1904)通译佩平,俄国文学史家,著有《俄
罗斯文学史》等。
(117)来尔孟斯(约1220—1297)苏格兰诗人。
(118)莱蒙托夫的这两段话,见于他一八三○年写的《自传札记》。
《世胄拜伦
传》,即穆尔所著《拜伦传》。
(119)《神摩》和《谟哜黎》,分别通译为《恶魔》、《童僧》。
(120)指《诗人之死》。
这首诗揭露了沙俄当局杀害普希金的阴谋,发表后引起
热烈的反响,莱蒙托夫因此被拘捕,流放到高加索。
下文的末解,即最末一节,指
莱蒙托夫为《诗人之死》补写的最后十六行诗;士师,指法官。
(121)《并世英雄记》通译《当代英雄》,写成于一八四○年,由五篇独立的故
事连缀而成。
(122)摩尔迭诺夫 俄国军官。
他在官厅的阴谋主使下,于一八四一年七月在高
加索毕替哥斯克城的决斗中,将莱蒙托夫杀害。
(123)波覃勖迭(F.M.vonBodenstedt,1819—1892)通译波登斯德特,德国
作家。
他翻译过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作家的作品。
(124)《伊思迈尔培》通译《伊斯马伊尔·拜》,长篇叙事诗,写于一八三二年。
内容是描写高加索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战争。
(125)密克威支(1798—1855)通译密茨凯维支,波兰诗人、革命家。
他毕生为
反抗沙皇统治,争取波兰独立而奋斗。
著有《青春颂》和长篇叙事诗《塔杜施先生》、
诗剧《先人祭》等。
(126)斯洛伐支奇(1809—1849)通译斯洛伐茨基,波兰诗人。
他的作品多反映波兰人民对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一八三○年波兰起义时曾发
表诗歌《颂歌》、《自由颂》等以鼓舞斗志。
主要作品有诗剧《珂尔强》等。
(127)克拉旬斯奇(1812—1859)波兰诗人。
主要作品有《非神的喜剧》、《未
来的赞歌》等。
(128)列图尼亚通译立陶宛。
(129)维尔那大学在今立陶宛境内维尔纽斯城。
(130)《死人之祭》通译《先人祭》,诗剧,密茨凯维支的代表作之一。
写成于
一八二三年至一八三二年间。
它歌颂了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复仇精神,表现了波兰
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强烈抗议,号召为争取祖国独立而献身。
(131)加夫诺立陶宛城市。
密茨凯维支曾在这里度过四年中学教师生活。
(132)阿兑塞通译敖德萨,在今乌克兰共和国南部。
(133)克利米亚即克里米亚半岛,在苏联西南部黑海与亚速海之间,有许多风景
区。
(134)《克利米亚诗集》即《克里米亚十四行诗》,共十八首,写于一八二五年
至一八二六年间。
(135)《格罗苏那》通译《格拉席娜》,长篇叙事诗,一八二三年写于立陶宛。
(136)《华连洛德》通译全名是《康拉德·华伦洛德》,长篇叙事诗,写于一八
二七年至一八二八年间,取材于古代立陶宛反抗普鲁士侵略的故事。
(137)摩契阿威黎(1469—1527)通译马基雅维里,意大利作家、政治家。
他是
君主专制政体的拥护者,主张统治者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著有《君主》
等书。
密茨凯维支在《华伦洛德》一诗的开端,引用了《君主》第十八章的一段话:
“因此,你得知道,取胜有两个方法:一定要又是狐狸,又是狮子。
”
(138)密茨凯维支于一八二九年八月十七日到达德国魏玛,参加八月二十六日举
行的歌德八十寿辰庆祝会,和歌德晤谈。
(139)《佗兑支氏》通译《塔杜施先生》,长篇叙事诗,密茨凯维支的代表作。
写于一八三二年至一八三四年。
它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进攻俄国为背景,通过发生
在立陶宛偏僻村庄的一个小贵族的故事,反映了波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华
伊斯奇(Wojski),波兰语,大管家的意思。
(140)普希金于一八三一年秋到沙皇政府外交部任职,一八三四年又被任命为宫
廷近侍。
(141)《铜马》今译《青铜骑士》,写于一八三三年。
下文的《大彼得像》,今
译《彼得大帝的纪念碑》,写于一八三二年。
(142)指一八三○年波兰十一月起义失败,次年八月沙皇军队占领华沙,进行大
屠杀,并再次将波兰并入俄国版图。
(143)克尔舍密涅克通译克列梅涅茨,在今苏联乌克兰的特尔诺波尔省。
(144)华骚即华沙。
户部,掌管土地、户籍及财政收支等事务的官署。
(145)曷尔爱列须(ElArish)通译埃尔·阿里什,埃及的海口。
(146)《大漠中之疫》今译《瘟疫病人的父亲》。
(147)尼阿孛又译尼俄柏,希腊神话中忒拜城的王后。
因为她轻蔑太阳神阿波罗
的母亲而夸耀自己有七个儿子和七个女儿,阿波罗和他的妹妹月神阿耳忒弥斯就将
她的子女全部杀死。
(148)《克垒勒度克》波兰语,意译为《精神之王》,是一部有爱国主义思想的
哲理诗。
按诗中无这里所说伊凡四世的情节。
(149)马理通译马利亚,基督教传说中耶稣的母亲。
(150)鞑靼这里指居住中亚细亚一带的蒙古族后裔。
(151)巴棱沙皇保罗一世的宠臣。
他于一八○一年三月谋杀了保罗一世。
(152)阿尔洛夫俄国贵族首领。
在一七六二年发生的宫廷政变中,他指使人暗杀
了沙皇彼得三世。
(153)血蝠又译吸血鬼。
旧时欧洲民间传说:罪人和作恶者死后的灵魂,能于夜
间离开坟墓,化为蝙蝠,吸吮生人的血。
(154)《阿勒普耶罗斯》和下文的《阑勃罗》、《珂尔强》,分别通译为《阿尔
普雅拉斯》、《朗勃罗》、《柯尔迪安》。
《柯尔迪安》是大型诗剧,斯洛伐茨基
的代表作。
写于一八三四年。
(155)摩亚(Moor)通译摩尔,非洲北部民族。
曾于一二三八年到西南欧的伊比
利亚半岛建立格拉那陀王国,一四九二年为西班牙所灭。
阿勒曼若是格拉那陀王国
的最后一个国王。
(156)指一八六三年波兰一月起义。
这次起义成立了临时民族政府,发布解放农
奴的宣言和法令。
一八六五年因被沙皇镇压而失败。
(157)裴彖飞(1823—1849)通译裴多菲,匈牙利革命家,诗人。
他积极参加了
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五日布达佩斯的起义,反抗奥地利统治;次年在与协助奥国侵略
的沙皇军队的战斗中牺牲。
他的作品多讽刺社会的丑恶,描述被压迫人民的痛苦生
活,鼓舞人民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著有长诗《使徒》、《勇敢的约翰》、政治
诗《民族之歌》等。
(158)菩特沛思德通译布达佩斯。
(159)巴波大学应为中学,匈牙利西部巴波城的一所著名学校。
(160)伟罗思摩谛(1800—1855)今译魏勒斯马尔提,匈牙利诗人。
著有《号召》、
《查兰的出走》等。
他曾介绍裴多菲的第一部诗集给国家丛书社出版。
(161)阿阑尼(1817—1882)通译奥洛尼,匈牙利诗人。
曾参加一八四八年匈牙
利革命。
主要作品《多尔第》三部曲(即文中所说的《约尔提》)写成于一八四六
年。
萨伦多,匈牙利东部的一个农村。
(162)土奥大利人革命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三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发生武装起义,
奥皇被迫免去首相梅特涅的职务,同意召开国民会议,制订宪法,但并未解决重大
社会问题。
(163)《兴矣摩迦人》指《民族之歌》。
“兴矣摩迦人”是该诗的首句,今译
“起来,匈牙利人!”此诗写于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三日维也纳武装起义的当天。
(164)裴多菲的这段话,见于一八四八年四月十九日的日记,译文如下:“也许
在世界上,有许多更加美丽、庄严的七弦琴和鹅毛笔,但比我那洁白的鹅毛笔更好
的,却绝不会有。
我的七弦琴任何一个声音,我的鹅毛笔任何一个笔触,从来没有
把它用来图利。
我所写的,都是我的心灵的主宰要我写的,而心灵的主宰——就是
自由之神!”(《裴多菲全集》第五卷《日记抄》)
(165)《致诸帝》今译《给国王们》,写于一八四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之
间。
在这首诗里,裴多菲预言全世界暴君的统治即将覆灭。
下引裴多菲的话,见于
一八四八年三月十七日的日记。
(166)贝谟(J.Bem,1795—1850)通译贝姆,波兰将军。
一八三○年十一月波
兰起义领导人之一,失败后流亡国外,参加了一八四八年维也纳武装起义和一八四
九年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
(167)轲苏士(L.Kossuth,1802—1894)通译科苏特,一八四八年匈牙利革命
的主要领导者。
他组织军队,于一八四九年四月击败奥军,宣布匈牙利独立,成立
共和国,出任新国家元首。
失败后出亡,死于意大利。
(168)脱阑希勒伐尼亚(Transilvania)通译特兰西瓦尼亚,当时在匈牙利东南
部,今属罗马尼亚。
(169)舍俱思跋通译瑟克什堡,一八四九年夏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十多万军队援
助奥地利,贝姆所部在这里受挫,裴多菲即在此役中牺牲。
(170)《英雄约诺斯》通译《勇敢的约翰》,长篇叙事诗,写于一八四四年。
(171)《缢史之缳》通译《绞吏之绳》,写于一八四六年。
(172)耶和华希伯来人对上帝的称呼。
(173)洛克(J.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
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后
天经验是认识的源泉,反对天赋观念论和君权神授说。
著有《人类理解力论》、
《政府论》等。
(174)治饼饵守囹圄之术指当时留学生从日文翻译的关于家政和警察学一类的书。
(175)凯罗连珂(1853—1921)通译柯罗连科,俄国作家。
一八八○年因参加革
命运动被捕,流放西伯利亚六年。
写过不少关于流放地的中篇和短篇小说。
著有小
说集《西伯利亚故事》和文学回忆录《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等。
《末光》是《西
伯利亚故事》中的一篇,中译本题为《最后的光芒》(韦素园译)。
娜拉走后怎样①
——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我今天要讲的是“娜拉走后怎样?”
伊孛生②是十九世纪后半的瑙威的一个文人。
他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
其余都是剧本。
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
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娜拉》一名Ein Puppenheim,中国译作《傀儡家庭》。
但Puppe不单是牵线的
傀儡,孩子抱着玩的人形③也是;引申开去,别人怎么指挥,他便怎么做的人也是。
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
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
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
这想来大
家都知道,不必细说了。
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或者说伊孛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 Frau vom Meer,
《海的夫人》的。
这女人是已经结婚的了,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
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
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
临末,她的丈夫
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
(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
”
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
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
便可以安住。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
走了以后怎样?伊孛生并无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
即
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责任。
因为伊孛生是在做诗,不是为社会提出问题来而且
代为解答。
就如黄莺一样,因为他自己要歌唱,所以他歌唱,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
有趣,有益。
伊孛生是很不通世故的,相传在许多妇女们一同招待他的筵宴上,代
表者起来致谢他作了《傀儡家庭》,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
示的时候,他却答道,“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做诗。
”
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
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
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了。
还有一个中国
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
同,娜拉终于回来了。
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伊孛生自己寄给他
的。
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
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
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
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
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
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你看,唐朝的诗人李贺④,不是困顿了一世的么?而他
临死的时候,却对他的母亲说,“阿妈,上帝造成了白玉楼,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
”
这岂非明明是一个诳,一个梦?然而一个小的和一个老的,一个死的和一个活的,
死的高兴地死去,活的放心地活着。
说诳和做梦,在这些时候便见得伟大。
所以我
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
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
阿尔志跋绥夫⑤曾经借了他所做的小说,质问过梦
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们来受苦。
他说,
“你们将黄金世界预约给他们的子孙了,可是有什么给他们自己呢?”有是有的,
就是将来的希望。
但代价也太大了,为了这希望,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
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
惟有说诳和做梦,这些时候
便见得伟大。
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就是梦;但不要将来的梦,只
要目前的梦。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
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
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
是不中用。
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
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
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
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
再来听他发议论。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
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
为补救
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第
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
可
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
烈的战斗。
要求经济权固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
解放之类更烦难。
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
譬如现在似的冬天,我们
只有这一件棉袄,然而必须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须坐在菩提树下冥想
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⑥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