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凰涅天下(GL)-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枢府兵房经改革后职权增大,负责朝廷诸路的防务、军政和军事分析,十分重要,不仅要求主官熟稔各路军务和地理地况,更要有战略眼光,以陈规的才干,比原兵房知事柳殊更适合这个角色。于是,卫希颜将柳殊调任到有“枢府吏部”之称的吏房——掌武职人事与兵籍,凡六品以上武官的考绩、磨堪等均归吏房,是枢府职权和油水最重的一房——任知事,而以陈规为兵房知事。从官职上来讲,陈规从德安府到兵房知事是升,从任事上来讲更能发挥他的军事才能,也更合陈规的志向,遂欣然交任后赴任,接掌兵房后未为卫希颜失望。
他早前已仔细分析司闻司递入的军机情报,在兵房沙盘上和兵房同僚做过多番战事推演,此时侃侃道:“兵法云:夫战者,天时、地利、人和。一看天时,金夏双方皆无优势;二看地利,夏军据城而守占了一筹;三看人和,夏军将领攻守统一,而金军内各成掣肘,不能一致对敌,如此夏军占了一筹。如此,夏军已占了两筹……”
“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重要,但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忽视。”卫希颜提醒道。
陈规道:“我朝和夏军曾有多次交战,夏军不但擅野战,亦擅守城;金军野战尚长于夏军一筹,但攻城不为其长……”
“陈知事……”工房知事忍不住插话道:“靖康祸乱时河北、河东戍兵重镇却破于金兵,可见攻城作战极为悍猛。”何言金军不擅攻城?
工房职司戍防城的工事防务,金军若不擅攻城
207、枢府军议 。。。
而十城九下,岂不是说城防工事的设计有问题?工房知事自然要出声辩解。
陈规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语气却温和,解释道:“金军攻我大宋十城九下,多数非是城防不修,而是守臣畏而怯战,城防纵坚不得人守又奈何?”
工房知事立刻表示赞同,“此言甚是!”
化解了内部矛盾,陈规继续道:“卫相,从地利、人和、战力来看,夏军已占了三筹,金军要取胜,一为截断东胜城的粮草供应——此取决于两军骑兵野战的胜负。卑职以为,金军的野战略胜夏军,但夏军运粮时日不定,且又有两路粮道,金军若不能每截必中,则东胜援粮不断。或者攻下宁边、安边二寨,然狼烟一起,其后必有清河军、金肃军从金军后方杀入;二为连续强攻东胜,采用疲劳消耗战术,但如此金军伤亡将很大。
“从目前双方投入兵力来看,夏军东胜守城兵员八千,以步军为主,宁边、安边各有步一千、骑三千,清河、金肃亦然——总计在金国境内投入两万四千的兵力,后续可能会视战事而增;金军到目前为止前后投入超过三万的战斗兵员,其中女真骑兵一万,部族兵两万余;从伤亡情况来看,金军伤亡已近五千余——多为攻城而损,而夏军两千余;但金军的主力,女真骑军仅在野战中损失了千骑,攻城死伤的都是不太听话的奚族、契丹部族军和汉军。”
他目光炯然,“因此,卑职以为,若金夏维持当前兵力,夏军据城寨而守的胜算略大,除非金军统帅有奇谋破敌。”
卫希颜笑道:“元则说漏了一点。”
陈规拱手,“卫相指的可是将帅?”
“然也。”
陈规胸有成竹,道:“金军平西都元帅为完颜宗翰,卫相曾道,论军国战略,此人当为金将之首。西夏征东都统军为夏主之弟晋王察哥,执掌西夏兵权已二十六年,从崇宁五年(1105)至雍宁五年(1119),十四年间大宋和西夏大战七次,夏军统帅皆为察哥,我朝败多胜少,察哥军事谋略出众,绝不逊色于完颜宗翰。但察哥深得夏主信任,而完颜宗翰却遭金主疑忌,朝中又有完颜宗干掣肘,这么一比就有高下了。”
他捋须微微一笑,“夏军的战略是稳扎稳打,将帅同心,而金军内诸将不和,金军主将完颜宗弼虽为智勇锐才,亦难以成事,除非有奇谋。”
孟曙接过他的话,“完颜宗弼奇袭清河当为奇谋,但败于夏军的‘先知’。”源于北朝细作的军情泄露。
卫希颜微微一笑,雷动不会放任金军攻下东胜城,做些手脚那是必然的。她对孟曙道:“金夏之战相持对大宋有利,司闻司应在确保河北司闻馆
207、枢府军议 。。。
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和北朝合作。”
孟曙眼底精芒闪烁,问:“卫相,这个适度……如何把握?”
卫希颜语气断然,“重要的情报线、重要的司闻不能暴露,其他,你自个斟酌。”
孟曙道:“诺!”
卫希颜又看向李邴,道:“两淮事了后,李伯纪必对官吏的考核和磨堪等提出变革……”座中诸人皆色变,这引起的震荡可更甚于两淮风暴,便听枢相道:“届时,趁李伯纪吏治变革,江北行营诉怨已久的兵备弊病也是时候提上议案了。”
李邴目中精光闪动,“诺!”
208
208、凤凰书院 。。。
京城秋闱过后的一大盛事是凤凰书院的开学。
书院坐落在凤凰山北簏,自山脚绵延而上,青瓦顶和红砖墙掩映在绿荫之间,布局精巧又气势恢宏,让人望之兴慕。山门矗立于山脚——一座“品”字形的高大牌坊,喻意为: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品。居中最高牌坊书“凤凰书院”,字体飘逸飞扬,“凤凰”二字尤为传神,恍如一双九天神鸟破空而去。
有学子景仰道:“听说国师修的是天道,观字便知其神!”
右面牌坊正中书有“学海无涯”,左面牌坊书为“高山仰止”,其字庄严肃穆,让人油生崇敬。此为书院山长和靖处士尹焞亲题。这山门又称为“仰止门”,是让学子对求学持以恭谨谦逊和孜孜不倦心态,切不可轻浮急躁、浅尝辄止。
学子们仰首感叹,不由自主地检视衣冠,正颜而入。
随着嘹亮宏远的钟声敲响,书院落成暨开学典礼开始。场上三百新学子皆着一式青色学衫,整齐背手立于操台下方。
此时,场外尚有观者芸芸,人数倒比学子还多。
引人瞩目的首先是凤凰书院的兴建者是卫大国师,其煊赫地位决定了她的一举一动都招惹眼目。卫大国师既建武学,又兴书院,说:为国培育各行英才——联想到这位国师每有奇行之举,不由不让京城朝野都生出惊异,各有揣测。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卫国师竟然请动和靖处士尹焞出任凤凰书院的山长,几乎跌落一地的眼珠子。这位当世大儒可是出了名的闭门修学、不理俗事,就连赵桓、赵构先后两任皇帝的诏旨都拒绝出任,竟会应了卫国师之请?这比尹和靖出任共济会的监事更让人惊诧——毕竟监事只是督察之职,尚称不上入世。
有和靖处士的闪亮招牌,凤凰山庄立时成了炙手可热之地。多少读书人想拜在和靖处士门下却不得入,现在就有机会成为尹山长的学生,怎不让人眼热心动!
同时,让众多读书人心动的是,以前只闻声名而不得见的诸多知名学者皆出任凤凰书院的教学先生,顿时让书院的开学招生更加热烈,若非首期限招三百人,早被人挤破楹舍。
除此之外,凤凰书院的新体例也引人热议。
卫希颜前世年少就入黑道,自然没上过大学,但并不妨碍她对东西方大学体系的认知,甚至某些专业学识——如历史、法律——远远超过科班生,这得益于妹妹和秦瑟琳两位科班精英的浸润指导,这些前世教育体例的精髓自然被她搬进凤凰书院。
名可秀对她如天马行空、有时还不着调的脑子早已从惊讶到习惯,将她杂七杂八的建议去芜存精——当然,卫大国师认为是“和宋朝和本土化融合”——最终形成了凤凰书院别具一格的体例。
书院为三年学制,第一年为预科,学生除了时下书院常授的《论语》、《春秋》、《诗经》、《大学》外,也要学习《算术》、《物理》、《地理》、《生物》、《哲学》、《史学》、《体修》七科;测试合格者升入第二学年,按兴趣特长选修专业:经史学、算学、律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工械学、地理学——含陆地地理、河海地理、哲学——含诸子百家学说;合格者升入第三学年,主要为学业实践、论文和辩论。
这些新体例中,经学为人熟知,律学、算学和诸子在太学有开设,医药学也为朝廷所重,天文归于周易之星象学,也不为异,然物理、化学——被很多人误作炼丹术、工械、地理却开了诸学塾先例,引发百般沸议。
有言官弹劾卫希颜宣授“奇技淫巧,坏了体统”,被卫国师一句“干卿何事”气得白眼。皇帝将弹劾奏章发给礼部处置,文教司郎中道:“私学非官学,书院课目不违律法朝廷便无干涉之理……”这么几下闹腾,恰如海里的几许浪花翻不起风雨,很快便平息了下去。
和朝中几道不和谐之音相反,京城学子和寓居京城的书生对此反响热烈,报考者涌集,尤其秋闱开榜后那些落榜的书生十九都渴求登山门而入,凤凰书院招生筛选到手软,几乎达到百人择一。
如此,在众望瞩目下,凤凰书院的落成暨开学典礼办得极其盛大隆重。名可秀说:“就是要树立典范。一入凤凰,便以之为荣。”
卫希颜在开学典礼上道:“凤凰书院教的是‘学问’,不是‘仕途’。什么是学问?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而是西升东落?为什么果子掉落树下,而不飞到空中?为会么会下雨?为什么会结冰?有人说这是世间常理,那这个‘理’是什么‘理’?——这些就是天文和物理的学问;火药为什么能爆炸?——这是化学的学问;船为什么能行于江上?——这是工械学的学问。
“……几千年前,人类无法想象能同鱼儿般自由行于江海之中,后来有了船,这是‘学问’;曾经人类行走只有双脚,后来有了马车,这是‘学问’;曾经人类的知识只能刻于竹简,后来有了纸笔,这是‘学问’;曾经我们只有麻衣,后来有了丝绸,这是‘学问’……学问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无一不关,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人类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强大……人类一切智慧之花和文明之果,均源于学问的积累和创造。
“……在这里,你们将首先学习思考。思考已知的道理,探索未明的道理。思考之后,你们就有质疑。有质疑,就有创造。有创造,就有梦想的实现……这里,就是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若论蛊惑人心,卫希颜绝对是其中佼佼者。一篇开学致辞将新奇、思考、梦想和热血同时灌入新学子的心中,并由此激发了开学后的热烈讨论,许多学子对格物、化学、器械学的痴迷便始于此。在书院的学者之中也引发了深浅不一的思索。名可秀师兄苏云卿戏笑说:“希颜若传经布道,必为大师。”
相比卫大国师特立独行的致辞,书院山长尹焞的致辞如同其人,质朴而凝厚,这位治学大家用“文以载道、格物致知”的先贤典籍著言诠释了卫希颜直白的“学问”说,让它具备了理论的土壤。之后,这八个字成为凤凰书院的立学宗旨,传承不缀。
在尹焞心中,这里是传道之地。在卫希颜的心中,这里是大宋科学的启蒙园。而在名可秀心中,这里是诸子学术的碰撞和融汇之地。
凤凰书院,梦开始的地方。
209
209、兵指南洋 。。。
哗啦……哗啦……
海浪迭声中,一艘三层福船破浪而进。
瑞宋军港外,一百五十艘战舰纵列海上。舰上朱红龙旗招展如林。水师将兵按编制列于各舰甲板,身如标枪,军容严整。
不待福船靠近前方巨型战舰,卫希颜已掠空而起。
“正——”范汝为右拳击胸,“礼!”
“砰!”三万五千只拳头击在胸口,吼声震入云霄:“礼!”
范汝为踢步上前,高亢的嗓音里压制着激动,“帝国南洋水师第一舰队至第四舰队全体列队,请枢密使、水师都指挥使卫检阅!”
“请卫帅检阅!”众舰官兵轰然齐声,望向旗舰方向的目光既敬慕又兴奋。
卫希颜一袭国师弁服,箭袖束腰,眉目清远而含凛冽,让人既敬又畏,油生压力。相距极远的战舰官兵也能感觉到凌空而来的视线直刺肌肤,不由凛然一噤。一时间,偌大的洋面上,两万余人的庞大舰队,竟只有舰船下的浪涛声和登舰而行的足音可闻。
一个时辰后,阅兵毕。旗舰驶进瑞宋港。卫希颜在范汝为和水师众将的簇拥下视察军港工事和岛上兵寨。
由于水泥的批量生产成功,军港和兵寨都是用水泥、砂、石混凝土构建,十分坚固。港口和兵寨均建炮台,油布下掩盖铁炮。范汝为抹着胡尖得意,“凭此混凝土工事和大炮,百兵也可敌万。”御敌一万虽然夸张,但抵挡千人绝非吹气。
这座瑞宋岛即明朝所称的吕宋,菲律宾北部大岛,岛上盛产金矿、铜矿、镍矿,是卫希颜眼中的宝藏岛。岛南还有一个三面环岸的天然深水港(马尼拉),拿下此岛就相当于大宋在南洋建了座海军基地,内可拱卫南海,外可进军南洋,其战略意义深远。
宋代的吕宋岛包括马尼拉还是不毛之地,岛上中部零散居住着几个土著部落,小的百人,大的部落也不超过三四百人,都依附于比他们强大的麻逸部落。卫希颜要谋吕宋,便不能越过麻逸。
范汝为“武力夺岛”的计略被名可秀严斥后,在卫希颜点拨下想出诱买之法。
麻逸在吕宋之南(民都洛岛),和吕宋隔海峡相望,面积仅为吕宋的十分之一,但部落人口上万,且有宋商贸易往来,其兴盛远非吕宋可比,在麻逸酋长眼中是一片穷地。扮作宋商的水师用大宋的丝绸和瓷器就轻松的换取了该岛的拥有权。
明代称吕宋是Luzon的音译,卫希颜自不会采用,命名“瑞宋”,直接打上大宋的烙印。这座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岛就成为大宋在海外的第一个州:瑞宋州。
岛上的土著部落被麻逸酋长随岛“赠送”,范汝为接收时玩了心眼,说:麻逸酋长已将你们卖给大宋充作军奴,按理你们的财产皆归大宋所有。但我大宋乃泱泱大国,秉承仁德之心,怜惜你们维生不易,部落财产仍归尔等所有……若军中服劳役满两年,可脱奴籍成为大宋国民。
土人们半信半疑,但在武力胁迫下也只得放下猎叉去修筑港口。没了打猎时野兽威胁生命,也不会饱一顿饥一顿,日子比部落中过得好,本就不强的反抗之心便渐消了。这些土著属于亚洲马来黑人,在唐代被称为“昆仑奴”,体壮如牛,但性情温良、踏实勤劳——绝不是后世闻名的好吃懒做却仇富华人的东南亚懒人——疑虑打消后干活绝无偷奸耍滑。不出一月,瑞宋军港便建成。
这期间,浅海区的锰矿石也被水兵组队打捞起来,一船接一船秘密运回大宋,用于炼钢和火炮制造——南洋水师的新炮装备便来源于这些锰矿的贡献。
范汝为又禀报:在瑞宋港的南部发现一座金矿和一座铜矿,预计三个月后就能出首矿。
卫希颜心忖,只要有足够的黄金储量,就可以考虑金本位制。
金矿常常伴生银矿,可铸成金币、银币,取代金银的饼状、块状,更方便流通。铸币机罗马就有现成的,可以让李允的商会通过阿拉伯人购买。
她心里盘算着,渐成方略。当晚即书信两封,派随行的两名亲卫回航,分别传给临安的可秀和广州的李允。
信还未到京城,卫希颜已离开瑞宋,挥师南下。
***
凌晨,雾气弥漫,海上百丈外看不清物。三十舰战舰风帆劲鼓、全速行进,遥遥领先的是一艘伪装成商船的中型舰。
距离马剌迦海峡约摸十海里时,战舰群的速度放缓。一马当先的“商船”越去越远,向柴历亭(新加坡)驶去。桅上的船帆破破烂烂,一看就是遭了风暴,要进港口修整。
海上巡逻船并无怀疑,喝问几句后便放商船入港。
船入港口,一名头目带着七八名港兵上船检查货物,收入港费、泊岸费、补给费等一堆杂税,又按规矩抽货物的三成作为通港交易费。
“商船”纲首喏喏应声,让五十名水手先抬着抽成的货箱上岸。在一队港兵押送下,扛货送到军营仓库——这些抽成的货物价廉的在当地交易,价值高的被驻军将官贪吃一部分,其余都得运回三佛齐进献给国王和贵人。
行走到半路时,扛货的十几名水手突然出手如电,俐落拧断了最靠近的港兵的脖子。借着雾气的遮掩,水手迅速换上港兵的制服,又用油墨擦黑脸,乍一看就是黑人士兵。
不一会儿,这队“港兵”押送着运货队伍继续前进。
将近军营时,为首者打了个手势。一百多名水手立刻放下货箱,从木箱底的夹层抽出军刺,又取出插着投掷手雷的专用皮囊系在腰上。
军刺和手雷都是按卫希颜的要求制造。军刺钢的材质还达不到后世水准,但比宋军当下的制式刀锋利近一倍。手雷是将宋军火器中的火蒺藜加以改造而成,弹体装填新式炸药,杀伤力数倍于火蒺藜、重量却不到一半,是极佳的便携火器。这两类军器制造出来后,首先装备到南洋水师的陆战队。
此时,清晨的雾正浓,三丈内看不清人。在五十名陆战兵潜向柴历亭岛上军营时,停泊在商港的宋人“商船”上也放下两艘小艇,五十名宋兵半伏在艇内,滑浆行向柴历亭军港。
这两路宋兵都是水师的特种作战兵,专门执行突袭任务,要求单兵作战力最强。这些兵都是从水师严格选拔出来的优异军士,按卫希颜制订的作训教材进行特训。特种兵平时训练最苦,战时任务最危险,但军饷和待遇也最高,虽然辛苦、危险,在水师中却是令人敬慕向往的兵种。
此次突袭柴历亭的任务即南洋水师特种兵的首战。两队百人都卯足了劲要立下这份首战军功。
“砰!砰!砰……”
炸响几十声后,柴历亭军港窜起火光,十几舰船的桅杆和帆都着火了。几乎同时,远处岸上的军营也有轰轰声,又燃起大火,但在雾气笼罩下远处只能见着蒙蒙眬眬的红光。
被爆炸声惊醒的舰上官兵纷攘着起床窜出舱,只见港口内火光熊熊,不知燃烧了多少艘船,又听见不停的惨叫声,前面船上浑身起火的水兵凄厉叫着跳入海中,又有人大呼“敌袭!”“救命啊!”“快灭火!”……
柴历亭水师还没闹清敌人在哪,便听见“轰!轰!轰……”连串巨大声响,仿佛天上炸了雷。紧接着,便见从天而落的黑物,落到舰上的立刻炸开,腾起火焰,烧着了甲板和舱板……船上一片混乱。
“灭火!先灭火!”清醒过来的指挥官嘶声下令。
士兵们四窜提桶泼水。让人绝望的是,这火根本浇熄不了,并且越浇燃得越旺。
“是天雷!”
“神罚天火啊!”
“快逃!”
士兵们一波波跳海,奋力向岸上游。
“开到港外迎战!”柴历亭的旗舰指挥官终于从初始的混乱里镇定下来,向下发出指令。
混乱中收到指令的战舰不到一半。
更糟糕的是,港口最外面的几艘战舰打横而列,堵住了里面战舰的通路。
“混蛋!让他们快闪开!”旗舰上的指挥官暴跳如雷。
可惜这七八艘舰船是宋军特种兵首要的破坏目标。帆已经烧了,划浆被破坏大半,船舵也被斩断,根本移动不了。又经受大宋水师的燃烧弹炮轰,中弹处火光熊熊,幸存者急着跳海求生,哪还有人去操船。
一百多艘舰船就这么被堵在了港口之内,被动承受着大宋水师的火炮远射,成了炮手练射的活靶子。
宋军火炮发射的雷火弹没有爆炸杀伤力,主要是燃烧。炮弹内分隔火药和凝固的猛火油(石油),击中硬物后炸药引燃火油。虽然每枚雷火弹的引燃面积不大,但难以熄灭,会越燃越大……更会带给敌人悚然的恐惧,威慑更在杀伤力之上。
面对这种不知名的恐怖武器的攻击,迷信天神的柴历亭士兵认为这是大神的惩罚,不少士兵哭着跪下向天祈祷……恐惧的气氛迅速在各舰船上蔓延开来。
“……投降吧!”柴历亭旗舰指挥官跌坐在椅子上。
半刻之后,大宋水师停止炮轰。派船受降,并打捞落海挣扎的柴历亭官兵。
卫希颜站在旗舰甲首神色淡然,“传令下去:安抚居民;并封锁海面,扣押三佛齐商人和商船,严禁走泄消息。”
“是!”范汝为应声。
卫希颜目光穿越马剌迦海峡,遥望海峡对面的三佛齐王国。
新加坡,只是开始!
210
210、海外新地 。。。
雾气已散,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三十艘大小战舰开进军港,飘扬的朱红龙旗宣告了柴历亭的新归属。
南洋水师第一舰队的都统制徐靖意气风发地登上范汝为的旗舰,“砰”一声行礼,大着嗓门道:“报:我军击毁敌舰四十五艘,缴获一百二十艘,其中丙级舰一艘、丁级舰六十艘……”
范汝为摸着胡子,看向卫希颜,哈哈笑道:“卫帅,之前情报上说三佛齐水师共拥有战舰三千余艘,看来也就是数量为‘巨’而已,和我南洋水师的‘巨’大不可比!”
几个舰队登舰观战的都统制都哈哈大笑,对三佛齐水师所谓的“庞大”分明是不放在眼里。
莫道南洋水师的将领自大,却是有自大的本钱。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