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凰涅天下(GL)-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宗懿若攻占了东光,河北路的宋军便要面临着补给的压力——失去这几十万石的粮食和后备军械,在漕运封冻的隆冬季节,不可能在短期内再调集到大量粮草军资。而完颜宗懿率领的左军拿下东光后即可抽身北退,让宋人围之不及,而他们南进的目的已经达到。
就在这一月的十七日,完颜宗懿的左军开到东光城下,安营扎寨,伐木做攻城器械,两日后正式攻城。
东光本就是军事重镇,北廷建朝后又对河北河东各重镇的城池进行了修固,城墙修得高大坚固,且每扇城门都为三重,俱用铁叶钉裹,最里面的那重门比起普通城门更是加厚数寸,即使用巨木裹铁撞击,也无法撞破。城内的守城器械也十分齐备,抛石机、床子弩、猛火油等一应俱全,平时驻有永静军的六个指挥营,平时用来防守周长不到四里的城池已经够了。
城外金军一万二千人马,这是正兵的人数,加上仆兵,共有两万四千余人。东光宋军似乎对金军的进攻早有准备,分散在州境内的永静军另外四个指挥营也已调回城内,城内兵力五千人,作为守城一方,面对五倍于己的金军也不显得势弱。
完颜宗懿的攻势刚猛凌厉,他集中兵力只攻打北城,上来就是几十架抛石机,金军在抛石机和漫天箭雨的掩护下,一组一组地推着鹅车洞子、抬着云梯蜂涌而上,又有数百金军在覆有牛皮和泥土的四轮车掩护下,冲向防守薄弱的瓮城城角。
完颜宗懿的攻势不仅刚猛凌厉而且变化多端,除了用鹅车、云梯蚁附猛攻,又用炮车抛射燃烧弹;起初白昼攻城,但夜里击鼓不歇,震得城内宋军心神不宁,不敢放心睡下;就在宋军习惯了金军夜里击鼓骚扰时,金军却又突然在夜间攻城,想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东光的守将是永静军统制官王渊,曾经与吴阶、韩世忠共同防守真定——后来突围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效力南北宋廷——守城经验十分丰富,在经历了更艰难的真定保卫战后,金军的凌厉攻城和诡计多端都没有让他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见招拆招。
对金军的抛石机和弓射,宋军以神臂弓和抛石机轮番上阵,至金军攀云梯蚁附城墙而上,守军降下木擂、砖擂和泥擂,又有滑轮和麻绳操纵的狼牙拍,钉满了五寸长的狼牙铁钉,待金军顺着云梯攀爬而上,便拉绳放拍,一拍子就能砸落一串,又有钩撞木,专门对付攀上城墙带有钩子的云梯。
为了防止金军火攻,王渊又命宋军在城上贮备巨大水袋,用皮子缝制而成,每袋可贮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丈粗的竹管,若是城楼或女墙战棚失火,以三五人一组提起水袋灌救;又备有麻搭(即拖把),若火里含油脂,用水袋浇火会使火苗四散,这时就用麻搭沾泥浆灭火。
对于金军的夜鼓骚扰战术,王渊分出一千人专管夜防,不论金军夜里怎么击鼓,昼防的军士只管睡下不作理会;若金军真个夜里偷袭,再传令叫起不迟。
在宋军的严密防守下,直到除夕之夜,东光仍在宋军手中。
这时,完颜宗磐和完颜宗英合围的四万金军已经攻下博野,抄掠永宁军州,并再次分兵而进:完颜宗磐的中军南下深州,攻掠饶阳、安平、束鹿、武强;完颜宗英的右军西进祁州,攻掠深泽、鼓城。
饶阳、安平、束鹿、武强都是深州辖下的县城,深泽、鼓城是祁州辖下的县城,相对于州治城,兵员少而防备薄弱——金军吸取了攻打坚城的困难,主力不打州城而攻县治。
金军进兵很快,完颜宗磐的中军兵分两路攻下饶阳、安平,继而分兵攻打束鹿、武强;完颜宗英的右军攻下深泽,南下攻打鼓城,若攻下鼓城,则可南进赵州,也可东进深州。
但完颜宗英没有料到,他的南进之路将止步于鼓城。
***
正月初,河北的天气依然阴冷,寒风干裂刺骨,城垣上下箭矢纷飞,鼓声与号角声交杂,城上城下都不时有人倒下,但城内宋军的守势似乎已经疲弱,北面城墙上已经撕开一道缺口,几十名金兵跳上城头,和宋军展开了肉搏战。
这是鼓城围城的第一天,在金军一万多人的猛烈攻势下,县城驻守的一千宋军眼看已经守不住。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至北城外的哨台下,马上的斥候翻滚而下,向完颜宗英的亲兵传报道:“西北方向有宋军援军,距鼓城五十里,估计有四五千人马。”
完颜宗英令前锋军勇将完颜阿里刮率三千骑阻击。
两军在鼓城西北三十里外遭遇。
宋军摆开阵势,旗帜在干裂的寒风下飞扬,赤色旗面上绣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麒麟。
完颜阿里刮曾经是完颜宗望的前锋将领,对于宋军禁军的旗帜番号颇为熟悉,遥遥望见这只麒麟不由“噫”了一声,“天武军?!”
宋军上四军之一的天武军,据说是宋人最精锐的四支禁军之一,历来拱卫京师,靖康初年援救大名府时被宗望郎君打得溃不成军,如今又拉出来蹦跶了?
完颜阿里刮不屑地嗤笑一声,继而便望见宋军大纛被风吹展开的斗大“曲”字,他心里陡地一凛:莫非是当年覆亡西路军的曲端?
完颜阿里刮只觉从脊梁骨窜上一阵战栗,这是激动,遭遇劲敌的兴奋!
他喝令骑兵摆开冲锋阵形,抽出腰间马刀,用女真语大喝道:“踏平天武军,砍曲端首级!”
“踏平天武军!砍曲端首级!”金军扬臂吆喝,准备冲杀。
建武六年正月初四,鼓城西北三十里外的平原上,即将展开一场被后世载入经典的步兵与骑兵对抗之战。
此战,在大宋军史上成为宋金河北战场的转折之战。
作者有话要说:嗯,转入战争篇章时卡文了……话说后面是战争,如何写这些战争场面某西仍在犹豫中呀……
☆、骑步之战
宋军摆的是回字方阵;阵内叠阵,帅旗大纛插在中军阵内的双辕车将台上。大纛下立着一位年逾四旬的将军,身穿鱼鳞铠甲,头戴将盔;脸庞黝黑;目光里有着一种令人心寒的冷漠;仿佛见惯了生死;波澜不惊。
完颜阿里刮猜测得没错;这位宋军将领正是宁远将军、真定府马步军总管曲端。
曲端冷峻的声音下达出一条条简洁明晰的指令;如流水般毫无间断。中军台上令旗翻舞;鼓声作起,每队六人的重甲步兵从车阵后踏步而出,排成两行三列的交错队形。
宋军的车阵列在最外围,每辆大车皆是双轮长辕,用骡二头,两头俱设骡架,以便进退。车长一丈,车高六尺,两头各有一门,启闭以便步兵出入。车厢正前架设拒马,并撒铁蒺藜,唯有两车相接的车门前方未置拒马蒺藜,正是宋军重甲步兵列阵之地。
“呜呜呜——”金军阵内响起号角。
金军骑兵最擅长侧翼冲锋,通常三进三出就能冲垮步兵阵形,阵形一散,宋军就像割麦子一样被骑兵收割性命,但曲端摆下的回形阵四方都是两轮双辕大车结成的车阵,金军无论往哪边冲锋都是正面迎击宋军,只要宋军阵形不乱,就可以抗住金军骑兵的正面冲锋。
马蹄声如雷踏响,金军发起第一回合冲锋,前方列阵以待,骑兵散开从左右两翼发起冲锋。
骑兵作战冲锋必须摆开阵形,如果不把阵形展开,那会比步兵还糟糕,因为骑兵冲锋必须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前骑倒下后骑就会追尾而仆倒。两军对阵的鼓城西北是地形平缓的原野,平原冲锋骑速快,比起丘陵岗地的冲锋间距要求更宽,前后骑行间距二十步,左右骑纵间距四步,而宋军摆开的车营方阵每面宽不过二百步,这使金军冲锋的横队最多只能容下五十骑。
为此金军只能叠加冲锋,并拉开纵深间的距离。
金军第一波冲锋是五纵深的错列横队,前面是人马皆披重甲的铁浮屠,后面是马不披甲的铁鳞甲骑兵,共五百骑分三面散开,同时向宋军左右方阵冲杀过来。
“轰隆隆——”快马奔跑的蹄声如沉雷闷响在耳边,黑色的重甲骑兵倾轧过来,让车阵前的宋军步兵如同胸压重石,喘不过气来。
四百步!
三百步!
二百步!
中军阵内一声擂鼓。
“咻咻咻——”齐排的箭雨从车阵的弩机口射出。
宋军车阵的每辆车上都安有两架弩机,从车厢上的六个弩机洞口伸出,每架弩机可以同时发射六支弩箭,最大射程三百四十步,有效射程二百步(240米)。每架弩机配置两名弩兵,负责装填弩箭,而弩机的发射是由铁链条
式的拉弦装置进行,链条上有两个拉弦器,当拉弦器将弩弦拉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触发弩弦自动松脱,在弩弦复位的同时,弩箭也射了出去;而链条另一端的拉弦装置开始链动,将刚刚复位的弩弦又拉起进行发射。如此,链条每转动一圈,便可以实现两次拉弦,循环往复,可以实现弩机的连续发射,比弓箭的发射频率更高,且可洞穿重甲,是北廷军器监研制出来的对付骑兵的远射利器,被雷动命名为“元戎弩”。
因元戎弩的设计装置复杂,且造价高,与军器监仿造的诸葛弩一样属于高端军械,目前也只造出了一千辆弩车,配置给包括天武军在内的四支步军,而完颜阿里刮很不幸地成为宋军试验元戎弩威力的第一支女真骑兵。
虽然大多数弩箭都射空了,毕竟骑兵冲锋的间距很大,但密集又连续的穿甲弩箭仍然洞穿了四五十骑铁浮屠的马身——所谓射人先射马,因为马身比骑兵的目标更大,弩机口的高度正是对着马身的高度——马上的女真骑兵身手矫健,在马身前仆的同时跃身而下,跨上后面用长索套着的第二匹备马,但也有部分金骑在跃马之时便被空中箭雨射中。
宋军弩箭的威力没有让女真骑兵畏惧,反而激发出了他们的勇悍之气,嗷嗷吼叫着冲向宋军。
十几息后,前方金骑冲入一百步。
“咚咚咚!”宋军中军阵内三声点鼓。
车阵外列队的重甲步兵立即平端单人机弩,对准机弩上的瞄准槽。
八十步!
“射!”
“嗖嗖嗖——”重甲兵扣下手中机弦,进行精确射击。
金军挥舞狼牙棒,搁开弩箭,也有马身中箭倒下,马上的女真骑兵不得不跃身而下,换上后面的备马继续冲锋。
铁甲骑兵越来越近,如雷般的马蹄声如重鼓敲在心口,居高临下的气势逼得人不由自主地发颤,却没有任何人退后一步,每人的双手都稳稳当当地端着弩机,瞄准,扣弦。
这支重建的天武军经历了最严酷的训练,在历次训练中,凡是怯阵后退、稍动一动或手腕颤一颤都会遭到猛烈鞭打……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鞭打后,即使心中再恐惧,他们也已习惯瞪着骑兵冲杀过来而一动不动,双手稳当得仿佛粘连在弩机上。
不到十息,金军前仆后继,逼近二十步内!
中军阵内三声钹响。
宋军前方步兵立即变阵,将弩机收入身畔弩袋,从鞓带上取下兵器,准备肉搏战。每队重甲步兵六人,均穿步人甲,头戴护盔,金骑弓箭射之不入,唯有近身而战。
每队前排两名宋兵手持长斧,待金骑突前,大喝挥斧砍马头;若金骑突破前排,第二排两
名宋兵手持钩镰枪,专挑甲胄,将骑兵从马上钩下来;第三排两名宋兵身形较矮,步伐灵活,手持木柄大棒,棒身前部包铸铁,专打马腿,迫使金骑落马。
女真骑兵下马步战也十分勇悍,但比起步战第一的宋军又弱了一筹,况且在雷动掌控北廷后对宋军的近身肉搏战改创新套路,使宋军的近身步战更加强悍,或许在体格上比起雄健的草原骑兵略有不足,但简单凌厉的招式和灵活的身法不但弥补了这种不足,并且攻防俱佳,女真骑兵一旦落马,被宋兵逼成步战便是十战九亡。
“呜——”一声长鸣的号角,金军拨马后撤。
中军阵内擂鼓声响,前方步兵呐喊追击出去,保持阵形不乱,端弩平射,直到追出车阵三十步外,闻得中军阵内铜号声响,方回身退到车门前,列阵欢呼起来。
步兵各队什长忙着统计弩箭损失,吆喝后方所属战车上的车兵从车上搬运弩箭补充步兵缺失,准备迎击金骑的第二回合冲锋。
未几,便听高亢凌厉的号角声吹响。
蹄声雷雷,尘土溅起,金骑四散开去,从前、左、右、后四面发起冲锋,要让宋军每方皆力战不可援。
朔风烈烈,蹄声呐喊声交杂在一起,血腥气充斥战场。宋军杀退一波又一波的冲锋,金骑败而不乱,整队再次冲锋,冲杀一个回合又一回合,更进迭退,忍耐坚久,仿佛不知疲倦般硬冲硬拼……
前方的重步兵倒下一队又补上一队,挥舞兵器的动作几乎已成了本能,双臂近半麻木,但恐惧心慌这些情绪早已在激战中消失,只有拼杀、不断拼杀,杀了敌人才能存活!
“大宋威武!”宋军阵内响起呐喊。
天武军前军指挥使王德冲杀在前阵,手中长斧每次砍下,口中必喝一声“大宋威武!”高亢的吼声直震百步开外,宋军闻声无不热血沸腾,高声呐喊“大宋威武”,抗击金军一波接一波的冲锋。
就在天武军和完颜阿里刮的女真铁骑交战之时,鼓城城下的金军经过连续六个时辰的猛攻终于拿下北城城头,不久,南城、东城、西城也相继陷落,残余的数百宋军退入城内,和金军展开了巷战。
此时鼓城西北的迎战双方从午时杀到申末已拼杀三个时辰,金军来回冲杀十几回合,终于将宋军左方步兵阵撕开几道口子,但冲入阵内的金骑很快被宋军中军阵的重步兵击杀殆尽,未能实现“凿穿”阵形的目的。
金军奋勇迭进,再次发起冲锋。
一骑探马忽从后方飞驰而来,马上骑手歪着身子滚落下来,背上插着一支箭,向急步迎上来的女真骑兵道:“快……快报……孛堇,后方有……宋……宋军……”还没说
完就咽了气。
完颜阿里刮得报大惊,急令收队撤军。
曲端高踞将台目视金军动静,唇边泛起冷意,喝令:“步军收队车进,马军出击!”
四面车门大开,步兵回阵上车,中军阵内一直未动的一千马军呼啸而出,朝金军冲杀而去。后面的步兵骡马套车,并有四名步兵在两侧推车,保持着左右厢的阵形随在马军之后向前。
完颜阿里刮只分出五百铁浮屠断后,显然没有将追上来的宋军骑兵放在眼内。
但宋军马军追至一百步内,便下马立在马后,以马为盾拉弓射箭,而宋军步射当然比骑射更有准头,能与擅长骑射的女真骑兵一较高低。而金骑一旦拨马后退,宋军便又上马追击。负责断后的金军百户既轻蔑又恼怒,大骂这些宋军是“马上步兵”。
而这种“马上步兵”正是北廷对付金军骑兵的另一招术,宋军除了少数精骑兵外,大多数宋军很难在骑射上与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一争高低,但骑兵机动性的优势却可以为步兵借鉴,于是便有了“马上步兵”和“车上步兵”。
雷动贯达全军的这一战术发挥了宋军步战的优势,而弥补了步兵机动不足的缺陷,被卫希颜称之为“机械化步兵团”。
从金军后方突袭来的正是岳飞的骁骑军,用了金军最擅长的侧翼冲锋,从左右两翼掩杀而至。金军的精锐骑兵和大宋的精锐骑兵强强相撞,迸发出了激烈的火花。
岳飞的骁骑军迂回几百里,从金军后方掩杀而至,人马精悍,士气正猛,而金军久战已疲,即使女真骑兵坚韧耐久,但胯。下战马却已生疲,不耐久战,加之后方还有宋军的“马上步兵”和“车上步兵”前后追击,战事的结果已完全倾向宋军一方。
最终,完颜阿里刮只率四百残骑逃回了鼓城。
此战,金军损失二千五百骑。虽然金军在高阳和沧州城下也都损失了两千多兵员,但死的多数是部属军,而这一战损失的却全部是女真骑兵,是金军真正的精锐。至此,完颜宗英的前锋军已被打垮,而整个东路金军的女真骑兵不满两万,一下被宋军吃掉一成多,可谓损失惨重。
“北廷虽然失了鼓城,但对河北并无多大威胁。”卫希颜在陆奥接到战报时,给叶清鸿解说道,“雷动看重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失,而是消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女真精锐,杀一个就少一个……完颜宗磐能经得起几个千骑损失?”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钩镰枪:就是岳飞演义所说里的麻扎刀,其实它的主要用途是钩下骑兵,而不是用来割马腿,对付马腿的话还不如陌刀和大棒好用。
掩目,战术很难写呀……所以难产了~~~~~~~~~
☆、血战东光
岳飞的骁骑军和曲端的天武军会合后;并未立即援救鼓城,而是择地扎营,一是天色近暮不宜行军,二是两人都心知肚明鼓城必定已陷落;赶去救援亦是无用。而两河宣抚大使宗泽的宣台令就不是真正要援救鼓城;而是以援打援;设陷歼灭女真人的精锐骑军。
曲端的天武军是明面上的正军;从真定出发毫不掩饰行迹;引起金军探马注意;但宋军掩旗而行;未让探马探得来援宋军是上四军的天武军,而统帅是曲端,否则必会引起完颜宗英的警觉,派出阻击援军的就不仅仅是阿里刮那三千骑。
而包括完颜宗英在内的金军将领又过于相信女真骑兵“力战可胜,不胜可退”的骑战能力,却未料宋军还有一支暗地里的奇兵——岳飞率领的两千骁骑军经由中山府的无极县绕路真定府的稿城,迂回百里,从前锋军的后方杀至。加上曲端的马上步军,前后夹击下,覆灭了完颜宗英的前锋军。
在这场战役中,鼓城无疑是弃子。
城内守军在城破后于巷战中且战且退,最终只逃出了百余人。城中百姓在听闻金军侵入祁州时就向南逃了一部分,但大部分仍滞留城内,金军入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完颜宗英为了泄愤,下令将老弱病残的百姓全被杀掉,只留下可卖出高价的青壮男女“生口”,裹挟着往束鹿而去。
次日,金军撤离鼓城,临行前在城内四处放火,浓烟漫天,北风助燃,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
西北城外的宋军望着被金军焚烧的县城,面现恻然,更多的是愤怒。逃出的百余守城禁军分散在天武军步卒中,目光俱是通红,神色狰狞可怖。直娘贼的,早晚屠尽这些金狗!
“经此一战,金虏必然不敢再南下赵州。虏酋宗英率军往东,应是与虏帅宗磐会合。”曲端看向鼓城的目光冷漠,似乎城破人亡的惨象也不能触动这位久历战阵而心肠坚硬的将军。这就是战争,“一将功成万古枯”,绝不是干巴巴的一句话,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岳飞收回恻隐目光,心里沉重,他无法置喙雷太师定下的诱敌弃城之策是否太过冷酷。战争中,百姓便如蝼蚁,永远是被弃的弱者……唯有杀尽胡虏,方能保我河山安宁!他目光回复沉毅,抱拳向曲端作别,“某等遵宣台之令,再行分进合击之策。曲帅,战场见!”
“战场见!”曲端抱拳。
马蹄踏响,战车辘辘,两军分道而去。
***
正月初九,东光。
金军在歇了五日后,再次发起攻城。
“呜——呜——呜——”苍远厚重的号角声响起,伴随着“嘿呦!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三千名金军仆兵从营寨中推拽
出三十架高耸的鹅车,缓缓向前行进。
这些新造出来的鹅车足有七丈高,比东光城墙还高出一丈五尺,顶部是三层箭楼,设有护墙垛碟,可容纳四十五名军士,鹅车前面和左右两侧都是三尺厚板,外面覆有牛皮,顶部的夹顶也蒙着牛皮并覆盖泥土,可防石砲和火烧,鹅车底部装着两排十六只滑轮,需要一百名壮健军士拖拽推行而前。
在这些巨大鹅车的周围,是蚂蚁般的金兵。
在金军营寨的前方,距东光北城墙三百步外,架起了一座高达六丈的瞭望楼,左军统帅完颜宗懿身穿重甲立在望楼垛碟后,居高临下地望向东光城上的宋军,神色冷峻。
他身后站着亲军营的千户孛堇蒲卢浑,看向东光城的目光杀气腾腾,踏前一步道:“都护,让末将领军上去!”
“不必着急,先让部属军攻上去。”完颜宗懿冷静道,虽然金军半个多月攻城不克,但这位左军都部署依然保持了冷静的头脑,说话的语气不急不躁。
蒲卢浑应声退后。
瞭望楼下,“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一静,金军同时在北城、西城和东城三百步外摆开攻城阵势,前锋为女真铁浮屠,后面是围着鹅车的汉军和渤海步兵。
完颜宗懿右臂伸前,虚虚向下一压,“攻!”
“呜呜呜——”高亢尖锐的号角声吹响。
马蹄奔响,女真骑兵散开冲向城下,冒着宋军的箭矢突入八十步,骑马游奕向城上射箭。
“吼!”
“吼!”
“吼!”
上万金军步卒同时踏步,同时举起手中盾牌,同时引吭怒吼,那一大片乌压压的盾牌齐举,就像一大片黑色的盾墙,向着城墙缓缓碾压过来,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却厚重得让人窒息。
宋军战鼓擂得更急,“咚咚咚咚咚——”
城上宋军经过十多次的守城厮杀,周身都冒着血腥气,恐惧心慌的情绪都被那身血煞洗去,一边是弓箭手和弩手射箭不停,一边是刀牌手举着盾牌毫不示弱地嗷嗷吼叫。
金军步卒围在鹅车周围缓缓前行,推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