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凰涅天下(GL)-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士”的阶层,是脱离“农工商”的身份上的跃
变,怎不让人激动?!
对于他麾下的普通军士来说,朝廷的封赏更有现实意义。譬如他麾下的旗头孙冀,因为连升三阶晋升到从八品下的秉节副尉而笑得合不拢嘴,前日遭敌时冲阵拼杀更加卖力——正八品的修武副尉,仅仅是每个月的武阶俸钱便比正九品的忠诩郎多了一千五百文,这可以让小县城三家之口的生活从拮据转为足用。而下层军士所追求的,也无非是能让家中妻儿老小能吃饱穿暖。
除此,还有大量的钱物金银钱和匹帛赏赐。北廷改制后,这些赏赐军中的钱物不再是直接发到士兵手中,而是发给一张由枢府和太府寺共同签印的“军赏凭历”,上面注明赏赐者的姓名和钱物多少,士兵们可以拿着这张“赏历”,去各地挂有“代颁军赏印历”的钱庄和布帛铺领取赏赐,而无需去朝廷的粮料院领取,绝无克扣之弊。
北廷在军中采取这种方式的赏赐是雷雨荼的改革,一是省却运输耗费;二是减省大军行军的辎重拖累;三是彻底革去阵前赏赐带来的弊病,防止以前那种弓手在阵前齐射一次便要发赏钱的陋习死灰复燃,甚至不见赏钱便哗然溃散的情况出现——当年种师中杀熊岭败亡很大原因便是为了快速行军抛弃了钱物辎重之故。
当然这种方式对一般军士来说,也十分得利。虽然亲眼看着银钱绢布的感觉很好,但是行军打仗时带着却是沉重的包袱,既要担心遗失又要担心损坏。而北廷早在南廷之前就认可了“开店本金”在千两黄金之上的大钱庄的合法经营身份,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只要店中挂有太府寺署印的“钱庄许可印历”,就意味着存钱不需要担心庄家的信誉,因此发到军中的这一张张纸制的“赏历”,在众将士眼中,与实物没什么区别。那些立功多而赏赐多的士兵,各种赏赐折合起来,几乎有百贯之巨,让别的军士艳羡不已。
张所更是在三军面前宣布朝廷新颁下的赏格:凡是斩获完颜宗磐首级的,即可封从三品之侯,并赏银万两;……斩下金军万户首级的,封五品子爵,赏银五千两;……砍下一个女真兵首级的,赏钱五千文;生擒战马一匹的,赏钱三千文!
这赏格一出,全军为之沸腾。之前便看着那些立功多的军士升阶发财,咧嘴炫耀着自己的收获,让人眼红不已,这会朝廷又抛出了侯爵、伯爵这样的赏赐,虽然普通军士没这个能耐,但后面的赏格却是人人有机会可捞得的。
于是,没有立功的军士想要立功,而立功得了赏赐的军士看到的是比自己功劳更大赏赐更多的同袍……因此王英麾下的这些游奕营骑兵,不但不怕遭遇金军的探马,甚至还期望多遇上几拨,前天
一遇上那队金军探马就嗷嗷着扑了过去,即使从军服上看出是慓悍的女真兵,他们也毫无畏惧的冲了上去。
昨日他们遇上了百人队的女真探子军,虽然麾下都急于立功,但七十宋骑面对一百女真骑,绝无致胜把握,王英立刻喝令走避。
今日,天光才麻麻亮,他们又开始巡游,但直到午时,仍然没有遇上金军的远探骑兵队。游奕营上下快要“望穿秋水”了,有人咧嘴开骂说:“金狗不做狗了,要做乌龟。”众人哄笑起来,说:“被爷爷们杀得缩头了……”
跑在最前面耳朵最灵的士兵忽然跳下马,贴地侧听,抬头报道:“大队骑兵!”
大队的意思是“至少千骑”,千骑和百骑的马蹄声那是绝对不同的。
便在此时,只听西北方向“嘭”的一声,一道红色的烟花腾空而起,在高空中爆散开来。
王英等人都吃了一惊,这是探马队事先约定的报讯信号——发现千骑以上、三千骑以下的金军,放一个烟花;三千到五千人马,放两个烟花;五千到一万人马,放三个烟花;一万人马以上,放四个烟花。
便听得“嘭嘭嘭”连续声响,天空中又绽放三道烟花。
王英脸色一变,“金军要大举突围了。”话音才落下,他已能感觉到战马身下的地面在微微颤动。“走避!”他高声道,拨马往东侧,指挥众人向侧翼散开去,又吩咐传令兵,“金军要向雄州突围,传令本营二都、三都,立即向官道乙号地集结。”
“是!”传令兵飞马而去。
***
张所站在营地高台上,望见西北方向四道烟花相继腾起,便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开拔。
不出一刻,便见北面天空也相继腾起四道烟花。
他身后的中军参军道:“果如大总管所料,完颜宗磐分兵往保州、雄州方向突围。”
“这是必然之势。”张所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得意之色,传令大军开拔,追击往雄州方向的突围金军。
而驻扎在莫州城西二十里外、从高阳追击过来的一万宋军在主帅郭浩的军令下,已经全军开拔,追击往保州方向突围的两万金军。
前方的宋军探马营在预定地点集合本营所有人马后,继续从侧路追踪下去,迫近金军,刺探更详细的敌情。
没过多久,情报陆续汇集到张所和郭浩手中,让金
作者有话要说:嗯,更晚了一天~~~~~~~
☆、北回悲歌(三)
此时;完颜宗懿的大军从一片残垣的保定军镇南外起营开拔,往霸州方向行军,距离霸州城三十余里。
军中上下都兴奋起来,过了霸州;出了界河;就是金国……不必中军帅帐下令;大军的行军速度就加快起来。
距霸州城二十里时;完颜宗懿派出探马。
金军在霸州城内留有一千兵员驻扎;守着这条有可能的撤退后路;同时防备东面五十里外的信安镇宋军。在原计划里;东路金军最终从雄州方向撤退,因此留守霸州的兵员并不多,并且金国边境的永清城距霸州城只有五十来里,若遇宋军袭城,只需快马飞报,不出半个时辰,永清的前锋骑兵就可驰抵城下。
不久,完颜宗懿派出的金军探马回报:霸州城内无异状,并已喊话通告城内,迎接大军并做撤退准备。
当完颜宗懿的大军距离霸州南城约摸五里时,东城、南城、西城的城门突然洞开,一队队宋军从城门出来,后靠城墙,摆开迎敌阵势。
城头的金军旗帜“哗啦”一声被砍倒,换上了红底黑线的“宋”字大旗。
完颜宗懿咬牙,心知中计,但金军已无法退却。
宋军是如何夺回霸州城的呢?说起来并不复杂,但计策颇狠毒。
霸州城北一里外有条河,上接芦沟,下达东海(指渤海),北宋前期的大将杨延朗(即杨六郎)驻兵在此以拒辽国,即宋辽分界处,称为界河,宋兵饮马饮牲口都到界河用水。到冬季河水结冰,人马都用城内的井水。金军攻打霸州城时,有五十宋兵潜入城中半年前就已挖好的地道,一旦接到命令,就将城内所有水井投毒,包括护城井。
一千人的金军只有一个伙头营,大部分金兵是同一时刻用饭,一个多时辰后,金营中便纷纷发作。这个毒发作时先是腹泻,之后全身虚脱,瘫软无力……这时城墙上还有二三百金兵当值,便见大队大队的宋军从四面城外冲杀过来,将周长八里的城墙围成“回”字。
另有一支五百人的宋兵已先从南城外一处十分隐蔽的地道口下去,顺着地道通往城内,出了地道就齐齐杀向南城,搏杀守着绞盘的数十金兵,打开南门。城墙上的金兵很快被消灭,金营里瘫软的金兵则眼睁睁看着宋兵冲过来,白森森的刀锋“唰”地落下。城内的战马和牲口倒是没死,喝了解汤,歇了大半天后就缓过来——投到井中的只是加了份量的泻药,又加了软骨散,并非致命毒药。
宋军不费一兵一卒拿回了霸州城。
这个夺城之计看似简单,又完美地实现了零伤亡,但想实施成功并不容易——不能让一个金兵逃脱,否则逃到永清就会惊动金国边境驻军,派出游骑传讯
更会引起完颜宗磐等金军统将的警觉;并且,这种计策只能是提前预谋,地道至少需要一月才能挖好,而守城金军也不能太多,否则很难实现同一时刻“中毒”。
完颜宗懿看着飘扬“宋”字大旗的城头,和严阵以待的数万宋军,粗浓的胡须下嘴唇紧紧抿着。
他不能退!除了三万余“生口”外,随同北上的还有七千多辆大车!
其中六千多辆大车上装满了粟麦稻菽等粮食,加起来足有十万石之多,除此之外,还有一千多车的金饼银铤铜钱、丝绸匹帛、香料、茶叶等大金需要的物货。
完颜宗懿扬起手臂,对左右将领和幕僚道:“我等已无退路!后退,将陷宋人重围而死!冲过去,就是大金!”手臂猛然挥下,语气激昂有力,“战!不战则死!”
左右齐声亢呼:“战!”
宋军依托三面城墙,摆出了绵长的却月阵。此时汇集于霸州城外的宋军,马步军合计,共有三万人马,其中骑兵有云翼军、武骑军、骁捷军,合一万骑,步兵则有天武军、宣威军、振武军、铁林军,合计两万之众。
如此多的兵马汇聚在一个战场,即使步军布阵紧密,但步军中还有车阵排开,粗略估算宋军却月阵的外围宽度,也有六里余。
在南城的城头正中,竖立着一面巨大的绣着“曲”字的帅旗大纛。此战主帅正是已晋阶为从四品下明威将军的真定府马步军总管曲端,头戴将盔,身穿鱼鳞铠甲,按剑立在城头,目光俯视战场,依然带着令人心寒的冷漠,又仿佛是见惯了生死的波澜不惊。
在他的身后,立着四名身穿皮甲的壮悍旗手,分执黄、黑、白、青四色大旗,如同铁枪般笔直矗立。这种数万人的战阵指挥,无论宋军还是金军,主帅都免不了要用五方旗指挥诸军,以节进退。但宋军此战摆却月阵,后方是城墙,不需设后军,因此便只有四方旗——白旗、青旗代表左、右翼,黄旗代表中军,黑旗代表前军。
而主帅曲端却高踞城墙之上,并不在中军之中。中军没了保护主帅之任,便可随时出击,支援前军或左右翼,这给宋军的战阵又添了两分致胜之利。
金军这边,完颜宗懿的正兵,即作战兵员有一万八千人马,其中女真和契丹骑兵一万五千,契丹步兵三千,布成了一个正面宽度长达四里的大阵。这一万八千人马,又分成五个小阵,即左翼、右翼、前军、中军、后军。
在中军和后军之间,是七千多辆大车和宋人俘虏,由一千阿里喜辅兵和三千汉军步兵负责看守。后军除了一千女真骑兵外,还有三千阿里喜辅兵,他们是这些女真正兵的奴隶,擅骑马作战的分了马匹作战,不擅
骑战的也都拔刀在骑兵之后列阵,追随各自主人作战。
从布阵来看,完颜宗懿已经尽起兵力,要与宋军一决生死。
在金军布阵之时,宋军并未进攻。
虽然趁敌方战阵不稳,攻其不备,此为兵法之策,但对以骑兵为主的金军而言,对战阵并不似步军那样依赖性大,而金军骑兵控骑能力强,短时之内就能前锋冲战,即使宋军骑兵冲前,也起不到多少突袭作用。
双方相距二三里对峙,合计五万大军,每支军队都有数不清的旌旗,远远望去,霸州城外,旌旗密布,遮天蔽日。
金军以十辆大车围成中军帅台,五名精悍的女真旗手擎着青、白、黄、黑、赤五色大旗,立在帅台上,方便各军看清中军的旗令。完颜宗懿站在前方帅旗大纛下,观察宋军阵势。
宋军的前军打着天武军的旗号,数百辆装着弩机的战车和步兵、弓射兵一起布成又一个却月阵,中军是一支骑兵和一支步兵,左、右翼也分别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竟是摆开了守御之势。
宋军的古怪之处,不仅完颜宗懿看出来了,跟随在他身边的汉人幕僚孔敬宗也看出来了,“都护,听说这曲端用兵一向悍利,这会怎将步军置前、马军在后?宋军煞费心机伺伏大军于此,阻击我军北归,难道竟要用守御之阵?”
完颜宗懿一声冷笑,“曲端此贼恁的奸诈。”他哼了一声,见孔敬宗一脸不解,便道,“曲端现在是欺我们除了与其一决死战外别无出路,他自然不肯主动进攻,遂摆出守势。”
孔敬宗顿然明白,“曲端这是以步军结阵在前,马军在后,逼我军去冲他的步军大阵,待我军疲惫之时,再以马军出战,这是想用他的两万步军来消耗我军,尽量减少他马军的损耗。”
“不错。”完颜宗懿目光盯着前方的天武军——完颜宗英的三千女真前锋军就是覆亡于这支车步射宋军之手。他目光微眯,如锋利的针芒。
孔敬宗心中泛起忧虑,如今他们已是不得不战之势,宋军大可以持守阵僵持下去,但他们却不能如此。而宋人如此布阵,对他们的进攻,又极是不利。
“都护,前方就是永清。”他提醒道。如果金军能有一支骑兵突围冲出去向永清边军报讯,宋军就会陷入金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完颜宗懿微微点了点头,唇边又噙起一抹冷酷笑意,“曲端有计,本都护也有计。”说罢,下令道,“押一万宋人俘虏,置左右两翼和前军,于前方冲阵。”
孔敬宗吃了一惊,目中隐有不忍,嘴唇蠕动了几下,却终是暗叹不言。
就在金军挥着鞭子驱赶宋俘从后军往前时,宋军城头的青色大旗突然
挥舞两下,紧跟着鼓声擂响,便见宋军右翼前方的数千步军忽然齐齐踏步,“吼!”在有节奏的金鼓声中,竖起铁枪,踏步向前。
跟着巨锣声响,宋军右翼的骑兵也翻身上马,与那数千步军一前一后,向着金军右翼逼近。
此时两军相距约三里左右。随着这一步一骑两只宋军向金军右翼靠近,所举战旗也渐渐让人看得清楚。
“铁林军!武骑军!”完颜宗懿皱了下眉又松开。
出乎他的意料,宋军竟然主动进攻!
难道曲端被他的俘虏驱阵之计激怒,主动出击?
无论如何,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完颜宗懿目中现出喜色,大声喝令:“右翼骑兵,击破宋军。前军、左翼仍以俘虏冲阵。”
***
此时,逼近金军右翼的宋军步兵距离前方的女真骑兵仅有一里。
步军阵中,都指挥使王德猛然翻身上马,粗横的脸庞现出狰狞厉色,配上他那黑如炭的肤色,恍似凶恶夜叉。
他摘下腰间的酒囊皮袋,仰臂举起,高声长吼:“与子同饮!与子同战!”拔开塞子,仰脖灌下烈酒。
五千步兵摘下腰间酒囊,举袋齐声高呼:“与子同饮,与子同战!”
来自南廷最烈的酒冲喉而入,一股火焰在肺腑里冲荡。
被这股炙热火焰激出的,是无边的豪气。
王德拔出陌刀,长声嚎吼:“铁林锋锐!”
五千步兵一齐狂呼:“铁林锋锐!”
“战无不胜!”王德长声嚎叫,双眼已经发红。
“战无不胜!”五千步兵仰头嚣吼,人人都红了眼。
“攻无不克!”王德击胸咆哮,杀意在胸腔里嚎叫。
“攻无不克!”五千吼声杀气冲天。
“吼!”
五千人踏步山呼,仿佛排山倒海之势,将一里外牵马以待的女真骑兵都震得滞了一滞。
“铁林锋锐!”
“铁林锋锐!”
“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攻无不克!”
“吼!”
每一声长嚎,必然带来震彻平野的呼应。铁林军的方阵之内,仿佛已能看见有形的杀气冲天而起。
铁林军后面的武骑军也被这种气势所染,跟着一齐拔刀长嚎。
“吼!”
五千步军踏步向前,每进一步,地面都微微颤抖。
***
五千宋兵的疯狂吼声,金军右翼统将蒲察鹘拔鲁只听懂了一半。当然,他并不关心那些宋兵在吼什么,他只看到,那五千步兵正踏步向自己这边一步一步逼过来。
而宋人的骑兵,却停在了步兵后方的侧翼。
蒲察鹘拔鲁冷哼一声:
这是看出我军铁骑战马疲惫,想先用这些步兵来消耗我军战马体力,宋人骑兵在后面再来捡便宜?哼,那五千步兵若是列阵而守,或许还要费些力气,但竟敢主动进攻?真是自找死路!
他令麾下千户乌古邻率领千骑出战,“你率一千骑散开逼近宋军,但宋人步弓厉害,不可逼得太近。不论有何损伤,都不可冲阵,只管射箭,且射且退,引得宋军来追,便记你首功!”
乌古邻接令退下,蒲察鹘拔鲁又叫来其他四名骑兵千户,令道:“你等听我号令,待乌古邻引得宋人步阵一乱,便随我一道冲阵,击破这些宋人,我等就可回家!”
“回家!”四名千户仰嚎一声,目中都射出狂热之色,激发出勃勃战意。
***
鼓声,有节奏的鼓点声,在铁林军行军之时,一直敲响着。
“咚咚咚!咚咚咚!……”
铁林军的步兵便是依靠踩着鼓点,来保持行军的步伐统一。这种有节奏的行军鼓点,仿佛将肺腑里的烈酒敲得窜烧起来,每踏出一步,都能在地皮子震动的同时,感觉到火灼般的跳动。
这鼓声,每一声都敲在吐气开声之时,持续并激发这五千步兵由内而外发出的狂热。
乌古邻的一千女真骑军正分散成一个扇形,向铁林军缓缓逼近。
双方靠近,不过小半刻的事。
就在乌古邻的骑兵靠近宋军一百二十步之时,金军大阵之中,立在中军帅台上的完颜宗懿和孔敬宗,还有乌古邻后方的右翼统将蒲察鹘拔鲁,脸色都变了。
宋军没有放箭!
一百二十步,是宋军硬弓的有效射程。
乌古邻迟疑了下,继续缓缓靠近。
蒲察鹘拔鲁脸色沉沉,知道用一千骑兵引宋军来追而散其阵形的战术已不可行,当即喝令下去:“全军上马,冲锋!”
四千女真骑兵翻身上马,一拨接一拨扬蹄,向前方宋军冲去。
这时乌古邻的骑兵和宋军步阵已逼近到八十步的距离。
宋军还是没有放箭。
但金军的骑弓却可以射到了。
乌古邻无法多考虑宋为何军背着弓箭却不射箭,抬臂张弓搭箭便射了过去。
刹那间,上千枝骑兵箭矢嗖嗖嗖飞向宋军步阵。
铁林军身上穿的轻甲也是特殊打造的薄片铁甲,骑兵箭矢造成不了多大的伤害,加上长盾护身格挡,只有几人头脸中箭倒下,丝毫没有乱了前进的步伐。
乌古邻听到后面的冲锋羊角号,知道不必再行“且射且退”的计策——也行不通——边射箭边率军冲了过去。
后方的四千名女真骑兵也加入到冲锋之中,呼啸着前冲。
五千骑兵带着摧毁
一切的气势,马蹄如雷般滚滚而来,向着铁林军步阵冲过去,若是怯懦的,单被这气势就压得窒息了。
王德面黑如铁,陌刀高扬,厉声长嚎:“大宋威武!”
仿佛早就等待着这一吼,五千步军发出震撼之音:“大宋威武!”
王德翻身下马,提枪大吼冲向步阵最前。
五千铁林步卒踏步变冲步,向着奔腾而来的铁骑冲了过去!
这一刻,受到震撼的绝不仅仅是金军。
五千铁林军步卒,高呼着“大宋威武”,竟向五千女真铁骑,发起了反冲锋!
那一刹那间,整个战场除了这五千铁林军所在,仿佛都静止了。
跟着,整个战场如雷般轰鸣起来。
所有宋军将士,不约而同地振臂嚎吼:“大宋威武!大宋威武!”
在排山倒海的山呼声中,伫马而立的武骑军都指挥使成闵握拳吐出一口长气,翻身上马,举起右手挥下。
跟着,成扇形散停在铁林军后方的武骑军阵中,吹响了进
作者有话要说:战争残酷,但也能令人血气激昂……
☆、北回悲歌(四)
金军中军帅台上;完颜宗懿的脸色已是一片阴沉。
孔敬宗似乎仍在震惊之中,喃喃道:“步兵冲骑兵?这是勇气,还是愚蠢?”
完颜宗懿沉着脸,“这些步兵;不过是用来消耗我军精锐;即使全数送死;也不会放在曲端心上。但对我军而言;两万正兵少了五千精骑;就如同卸了条胳膊……”
女真幕僚黑穆尔道:“都护;是否令前军支援右翼?”
完颜宗懿摇了摇头;道:“今日之战,虽是从右翼撕破,却须全面进攻,牵制宋人的中军的左翼,才能让小部精锐突围,到永清请援兵。否则,我军即使突围,也无法带走这六千车粮食。”
左右幕僚都沉默了,金银丝帛等倒还罢了,但若弃下这十万石粮食,至少完颜宗懿很难保住他的头颅,何况还损兵折将?
孔敬宗道:“都护,曲端连五千步卒都不放在心上,用那些宋人俘虏去冲阵,恐怕顶不上用——曲端此人,冷酷如铁,未必会手软。”
完颜宗懿冷笑一声,“曲端当然不会手软!但宋人文官讲‘仁、礼’那套,几万将兵众目睽睽之下,曲端胆敢下令射杀宋俘,那些文官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他。就算曲端横下心,那些宋军士卒却不是人人都冷硬如铁,只要心中生了缝隙,战意动摇,就是我军的机会。”
***
这时,铁林步卒已与女真铁骑短兵相接。
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在于高速奔驰的冲击力。而战马从起步到飞驰,需要一个加速的过程,大约是五六百步的距离,才能达到高速冲击的巅峰状态,那时疾驰起来的战马,才能将骑兵的冲击力发挥到极致。
但是,因为乌古邻的千骑人马最先是逼近,试探到一百步内察觉不对劲才下决心冲锋,而铁林军又发起反冲锋,这样一来,当骑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