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事会-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宰相一把抱住皇上的大腿,“万岁,这是许玄度……”
许玄度打断他,道:“这还不是你牛宰相口授的?我何曾改过一字?”
城隍错断案
作者:钱宁儿 字数:2777
宋朝时,浙东有个名叫嵊县的小县城,城中有一座城隍庙,庙里的城隍老爷特别灵验,颇受百姓尊崇。
这天,城隍出巡回府,不觉大吃一惊:只见庙门大开,香烛散乱,自己的金身和判官、小卒的塑像横竖交错,狼藉一地,墙上还被题了一首诗。他走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尊兄是非颠倒颠,枉坐虎椅冠金冕。今朝折得蟾宫枝,毁你金身还我天!
新榜进士、本县正堂喻士林
躲在一旁的判官和小鬼见城隍回来了,纷纷出来哭诉:“老爷,这新任县令好生无理,我们以为他是前来拜谒你老人家的,可想不到他一进庙就下令砸你的金身,还把我们痛打了一顿……老爷,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呀……”
城隍“嗯”了一声,略一思索,当即向两个小卒发出号令:“快去,有请喻县令!”
不一会儿,新任县令喻士林被带到了城隍庙。城隍出殿以礼相迎:“喻大人请!”喻士林知道城隍找他是为白天砸庙之事,一声不吭地径自大步进殿坐定。
城隍开言道:“喻大人新任正堂,将造福一方百姓,可庆可贺!却为何刚刚到任便下令毁坏庙宇?”
喻士林凛然道:“城隍呀!你可知错?可记得十年前你在这里断的一桩错案吗?”
城隍听罢,捋着胡须,回想起了十年前那桩离奇的案子……
十年前,年方十二的喻士林在一家药铺做学徒。那天早上,他正在切药,忽见一只红翎大公鸡闯进药店啄吃晒着的米仁。小士林先用嘴“嘘——嘘——”地赶鸡,见鸡仍不停啄食,便顺手拿起一块镇纸板向鸡扔过去。大公鸡突受惊吓,“咯咯咯”地叫着,竟慌不择路,“扑簌簌”地掠过斜对门的院墙,飞到了张木匠家里。
小士林好奇,睁眼望去,只见张木匠的妻子抓了鸡,一刀把鸡杀了,然后去厨房烧烧吃掉了,把小士林看得目瞪口呆。
这只大公鸡是街坊李三娘的,李三娘到了晚上找不到鸡,呼天喊地大哭起来。小士林把实情悄悄告诉了李三娘,这下她可气坏了,当即怒冲冲赶到张木匠家兴师问罪。
张木匠刚从外面干活回家,听李三娘说自己婆娘偷吃了她的鸡,一气之下举起钢斧,抓住妻子的头发怒喝:“穷要穷得有志气,谁叫你偷鸡摸狗!我一斧头结果了你!”
张氏知道丈夫性子火爆,说一不二,连声说:“我……我没有偷!”
张木匠一听妻子没偷,就回头一把抓住李三娘的衣襟吼道:“你欺人太甚,冤枉我的老婆!”
李三娘见张木匠这般凶相,连忙说是听药店学徒喻士林说的。张木匠当即邀约了一群人,拖着李三娘到药店与喻士林对质。
张木匠一脸怒气,持斧而立,而小士林一口咬定亲眼看见张氏杀鸡。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眼看事态难以收拾,药店老板建议去找城隍判案。
众人簇拥着来到城隍庙,张木匠、木匠妻、喻士林三人跪在殿前。张木匠粗声粗气地道:“我老婆若偷鸡食肉,我便杀妻以正家规!”说着,便让妻子在城隍面前发誓。
张氏说:“我若偷食李家之鸡,神明罚我站不起来!”
喻士林听了张氏之言,亦随口发誓:“倘我胡乱诽谤张氏,那我此时就站不起来!”
说毕,三人都等待着城隍发落。一会儿,张氏站起身来安然无恙,而喻士林顿时觉得双脚麻木、重不可抬,一时站不起身……
张木匠“嘿嘿”一笑:“果然是这小子满口胡言!”说罢,朝着喻士林“哼”了一声,与众人说笑着走出殿去。等他们走后,小士林才能起身,他不由大喝一声:“城隍呀城隍,你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我——我走!”
次日,喻士林即别离故土远走他方,发奋读书,十年寒窗,高中进士,授了金印。说来也巧,待士林衣锦还乡,当时嵊县县令之位正好暂缺,他便走马上任,做了县令。
城隍回忆到此,不由“哈哈”一笑:“喻县令啊,做官难,难做官,你是阳间一官,我为阴间一宰,然而断案之理相同:小大之狱,必察于情。当日我断案之时,非不明察,我明明知道你是对的,那鸡的确是张氏吃了。但是,我仔细一想,特地错判此案,罚你站不起来。”
喻士林一听,得知自己当年居然是被冤枉的,不由又惊又怒:“这是为何?你今天必须讲出个让我信服的道理来!”
“当时张氏跪在我面前时,暗暗向我祷告,说是一时嘴馋吃了李三娘的鸡,要我念她腹中尚有三个月大的胎儿,饶她娘俩性命。我仔细察看,发现张氏确有身孕,我若依实而断,木匠手起刀落,两条性命都将成为刀下之鬼。我于心何忍!于你又何益?故我特地错判,实是为了成全两条生命呀!”
喻士林大吃一惊:“啊,还有此事?”
城隍点点头,又道:“喻大人,当时你负气出走,发奋读书,我觉得我有愧于你,便时时在阴处照拂你。如今九九归一,你金榜题名,张家男儿长成,错断一桩案,倒落得两家都兴旺,岂不是好事一桩?”
喻士林听了,幡然醒悟,当即向城隍赔礼:“原来如此,蒙城隍赐教,晚辈茅塞顿开,请原谅晚辈的无礼。择日定为你重塑金身,重修庙宇……”
第二天一早,喻士林惦记着重修庙宇之事,刚走出县衙,只见两鬓染霜的张木匠颤巍巍地领着妻儿守在门口,一见他,三人当即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张木匠泪如雨下:“喻……喻大人,您还记得当年那个蛮不讲理的张木匠吗?那就是草民我啊!都怪我当时一时糊涂,这些年来让您蒙受了那等冤屈,我是一个罪人哪!”说着唤过儿子,“快拜谢过你的救命恩人!要不是喻大人当年替你母亲受过,你和你母亲早成我刀下之鬼了……”
喻士林抬头一看,不由愣住了:这男孩不就是自己的贴身随从张可吗?他……他是张木匠的儿子?难道……
张木匠缓缓说道:“那件事后,您就不在药店待了,我思前想后,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夜里,城隍爷托梦于我,我才知晓事情原委。当得知大人您来此上任后,为报答大人当年之恩,我特地打通关节送小儿到您府上供您使唤,这样多少可减轻一点我当年种下的罪孽……”
原来如此!喻士林不禁百感交集,上前一步扶起张木匠……
不久,喻士林便重修城隍庙,重塑城隍金身。从此,他时时记着城隍错断案一事,在任几年,将百姓之事视为己事,断案如神,明察秋毫,被百姓称作“喻青天”……
杀不死的恶魔
作者:袁孟梁 字数:3807
被风吹散
贝曼是个敬业的行刑手,枪毙犯人时总能一枪毙命。今天,又有一个人将丧生在他手下。此人叫迈克,是个十恶不赦的魔鬼,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不一会儿,囚车开了过来,迈克被推下囚车。他身材瘦小,容貌清秀,贝曼简直无法相信,这个看上去更像是个学者的人,竟然是一个犯下累累罪行的死刑犯。
迈克被按跪在地上,贝曼整理着手中的枪支。按照惯例,罪犯应当背对着行刑手,可迈克却转过了身,面对着贝曼。
“瞄得准点儿。”迈克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对贝曼说,“接下来,你将会看到奇迹发生。”他似乎一点都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贝曼举起枪,稳稳地瞄准迈克的额头,扣动了扳机。
枪身轻轻一震,子弹霎时从迈克的前额穿进,又从后脑穿出,钻入他身后的草地上。但令人震惊的是,迈克却没有倒地,他依然跪在地上,微笑着看着贝曼。他额头上平平整整,仿佛子弹穿过的不是他的头颅,而是空气。
贝曼手忙脚乱,又开了一枪。这一枪从迈克的胸膛穿过,可和第一枪一样,依然不着一丝痕迹。贝曼不顾一切地狠狠扣下扳机,将剩下的十六发子弹一股脑儿射在迈克身上。
这时,贝曼听到身后的人群躁动起来。只见迈克的身体分解成无数小的颗粒,就像一堆被强风吹拂的沙子,四散开来,然后融入空气之中,不见了。地上只剩下一套有着十几个枪眼的囚服。
曾经善良
贝曼的这次行刑任务就这样失败了。他相信,迈克逃过了死刑的裁决,仍然活在世上。然而在当天的新闻中,贝曼却发现了“恶魔迈克已被执行死刑”的报道,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被告知,刑场上发生的一切不得向外界透露一个字。
贝曼认为,这是自己的耻辱,是自己光荣行刑史上的一个污点!于是他决定,不管天涯海角,都要找到迈克,他要继续执行对迈克的死刑。
几天后,贝曼来到一个叫巴迪的小镇上。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因为出了恶魔迈克而名声大噪。在这里,迈克有妻儿和父母。
贝曼敲开了迈克家的门,开门的是迈克的父亲。贝曼问:“你们知道迈克的消息了吗?”
迈克的父亲低垂着头说:“电视上不是说他已经被枪决了吗?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叹了口气,“以前他是一个多么善良正直的人,镇上的人谁没有受过他的恩惠?谁不说他是个好人?”
什么,恶魔迈克原来是个好人?贝曼不敢相信。他从迈克家里出来后,便在镇上打听起来,结果令人十分震惊。一年以前,迈克还是巴迪镇上的邮递员,他认识镇上的每一户人家,在为他们寄送邮件分发报刊的同时,还经常无私地帮助大家。他办事认真,态度和蔼,在巴迪镇人们的心目中,以前的迈克是天下第一的大好人。大家都无法相信,他会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魔!
似曾相识
是什么原因让迈克性情大变,从一个好人变成一个恶魔的?贝曼打听到,迈克失踪前的那天,有人看到他在街上被一个陌生的老头拦下,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最后迈克跟着那老头走了,自此失踪了整整一年。那之后,便不断传来迈克作恶的消息。
这么看来,那个老头在迈克的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贝曼请了一位画家,在提供消息的人的描述中,把那老头的容貌画了出来。这是一个瘦削的老头,头发花白,额头上有深深的皱纹,一对稀疏的眉毛下面,是一双深邃的眼睛。
贝曼在巴迪镇上住了下来,希望能找到这个老头。几天过去,却没有一点线索。或许这个老头根本不是小镇附近的人。他把画像发到了网络上,希望能有多一些人看到。
这一下果然有效,第二天,他的房门被敲响了。但没想到,站在门外的,却是从刑场逃走的迈克。
贝曼下意识地拔出手枪,对准了他。迈克微微一笑,忽然间,刑场上的那一幕又重现了,他像被风吹起的沙子一样散了开来,消失不见,地上只剩下一堆衣服。
“收起你的枪吧,那玩意儿对我没用。”贝曼身后传来迈克的声音。他分散开来的身体重新聚拢了,出现在贝曼的面前。
贝曼咬着牙收起枪,恶狠狠地说:“迈克,总有一天你会被杀死的。”
“哈哈,那我等着,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杀死我!”迈克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知道你在到处找我,可我却在网上看到你在找一个老头,他是什么人?为什么我看到他会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看着他苦恼的样子,贝曼惊得瞪大了眼睛。迈克是被那个老头带走的,为什么现在竟然不认识他?难道迈克的记忆中没有这个老头,而在潜意识中却有?。
两个实验品
就在这时,贝曼的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一个沙哑而苍老的声音:“是贝曼先生吗?我就是你要找的人,你到琼克市第五大道887号,就可以见到我了。”是那个神秘的老头。
“喂,听着,我们马上赶来。”迈克夺过话筒吼道。显然,他也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这个老头。
琼克市第五大道位于郊区,887号是一处孤零零的建筑,人迹罕至。
紧闭的大铁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了,一个瘦削的老头出现在门口,花白的头发,深邃的眼睛,正是画像上的那人。他说:“贝曼,迈克,你们好!”
“你是谁?为什么我看见你这么熟悉?”迈克冲上前去,恶狠狠地盯着老头。
老头面露微笑,淡淡说道:“因为几个月前,你就曾经住在这里,而且住了一年。”
贝曼明白了,正是他把善良的迈克变成一个恶魔的。他掏出手枪,厉声问道:“你是谁?你知道迈克犯下了多少罪行吗?知道他让多少人遭受了苦难吗?”
老头告诉贝曼和迈克,他是一个科学家,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基因与人体的关系,迈克就是他的实验品,是他把迈克从巴迪镇上带到这里来的。
“我也没有想到。”老头语气沉重地说,“我没想到,改变基因后,原本善良的迈克竟然会变得如此凶残和邪恶,还拥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能力。”他突然话锋一转,对贝曼说,“就像我没有想到,改变基因后,本来只是一个小流氓的你,会变成性格坚韧且富有正义感的人。”
“什么?”贝曼大吃一惊。
老头告诉他们,几年前他顺利完成了基因改造的实验,贝曼是他的第一个实验品,而迈克是第二个。实验完成后,他抹除了他们的记忆。但记忆这东西非常奇妙,它可以在潜意识中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消失。贝曼离开这里有好多年了,对这里的记忆已经完全消失,而迈克离开才不过半年,所以他还保留着一些记忆。
代表邪恶的罪犯和代表正义的行刑手,竟然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唯一的办法
老头对贝曼和迈克说:“你们想不想再去看看我改造你们的地方?跟我来。”贝曼和迈克对望了一眼,同时跟了上去。
老头在一堵墙前停了下来,按动了一个按钮,墙壁忽然向两边分开,露出一面厚重的金属壁,金属壁上有一道门。
老头首先走了进去,回过头招呼他们:“这里面就是我改造你们的地方,进来吧。”
迈克大步走进金属壁里,贝曼跟着想进去时,老头忽然对他说:“贝曼,我忘了拿我的眼镜了,你去帮我取来。”
贝曼答应一声,转身回到刚才的房间,却根本没有找到老头的眼镜。贝曼返回那道金属壁前,发现那道门不见了,金属壁已经合拢,墙壁重新变得光滑整洁、严丝合缝。他用力拍打起来,但拍打了半晌,依然毫无动静。
他又回到那个房间,发现房间里有台显示器。贝曼打开显示器,只见老头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屏幕上,说道:“贝曼你好,当你看到这段画面的时候,我已经成功地将迈克诱进了那道金属壁里。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基因的秘密,我也没有想到会制造出迈克这样一个恶魔。当他为非作歹的消息传入我耳中的时候,我懊悔莫及,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杀死迈克的方法。”
在老头的讲述中,贝曼越听越吃惊。金属壁里面,是老头特制的一个密封的金属牢房,一经关上,就再也无法打开,与外界完全隔绝。这个金属牢房就是为迈克准备的。当他知道迈克和贝曼一起前来的时候,就知道机会终于来了。迈克虽然拥有将身体分解的能力,但他无法从这个密封性能极佳的牢房里逃出去。迈克是人,他也要呼吸,当牢房里的氧气耗尽的时候,也就是他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
“杀死迈克,这是唯一的办法!”老头最后说,“我制造了恶魔,就有责任铲除他。因为我,许多人遭受了苦难,那就让我和迈克一起以身谢罪吧。”
显示器一闪,老头消失了,随即出现一个房间的影像,贝曼看出这就是老头所说的那个金属牢房。在红外线摄像头下,只见迈克一会儿分解开来,一会儿显出身形,他的脸上有愤怒、焦灼,更多的是绝望。而老头就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脸上带着安详的微笑……
从后排坐起 等
字数:3053
从后排坐起
我工作的学校在郊区,学校通往城里的公交车总是很挤。有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里的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便问她:“前面有位子,为什么要坐最后呢?”
她冲我眨眨眼睛,悄声说:“这趟车人很多,我们坐在前排,迟早是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就万事无忧了。”
看着这个孩子,我很吃惊,没想到坐公交车居然有这样的“讲究”。
后来有一天,我和一位叫汉克的英国留学生去办事,也坐公交车。路程不远,只要坐三站路。我上车后准备坐前排,但是汉克拉着我就坐到后排去了。我想起之前那位学生,感到悲哀:汉克该不会这么快就“入乡随俗”了吧?
我问他:“我们只坐三站,为什么不坐前排呢?”
汉克吃惊地看着我说:“难道先上车的人不应该坐后排吗?”
轮到我疑惑了,我问:“为什么先上来的就要坐后排呢?”
汉克说:“在我们英国,先上公交车的人都是从后排坐起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后面的人上车啊!”我顿时无语,心潮翻滚。
回去之后,我找了位在伦敦生活过的教授一问,教授告诉我:“没错,这是他们恪守的规矩,这样可以让车厢不至于拥挤,而且让后上车的人能在短时间内坐好。另外,他们的公交车上从不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车上前两排为这些人的专座……”
我听着听着,渐渐感觉美好起来。世间最精深最美好的文化在哪里?也许就藏在座位的选择里。
(作者:张翔)
雨中推车
那是一个傍晚,倾盆大雨光临繁忙的城市,让所有人措手不及。我正要去办一件急事,可在单位门口怎么也打不到车。终于有一辆的士过来,我急忙上了车。
雨越下越大,有些地方几乎看不到路了,车不敢开快。可今天就是不顺,眼看快到目的地,车却坏了。
师傅停下车,对我说:“我这儿有雨衣,还有不到一站路,你自己走过去吧。”说完,把雨衣递给我。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时刻能遇上这么热心肠的师傅,我感到很温暖。“那我怎么还你呢?”我赶忙问。
师傅犹豫了一下,说:“我的车就停在这附近,走不了,一会儿你方便就给我送回来,不方便就算了。”我答应,心里很是感激。
我下车没走几步,见师傅也下了车,他没有任何雨具,在雨中开始艰难地推车。
车既然坏了,为啥还要推着走呢?停在那里不就行了吗?我有些疑惑。
半小时后,我办完事赶回来。雨越下越大,马路上的积水有20厘米深了。还好,我看到了师傅的车,只是不在原地,而是被他推到了十多米外一个岔路口。
我走过去,师傅正在里面坐着,看见我,急忙摇下车窗喊我上车。雨依然很大,那边有好多学生放学了,从师傅车前走过……
我坐上车,看着全身湿透的师傅,有些过意不去,只能连声说着谢谢。
我问他刚才为啥推车,师傅笑了,说:“你不知道,这个岔路口的井盖又没了,孩子上下学都从这里过,太危险了。反正车也坏了,走不了,我索性就把它推到这里,把井口堵上,这样就安全多了……”
(作者:程刚)
懂得掌握的分寸
有个年轻人进入某大公司担任收发员,他的工作间在地下室,常坐电梯送文件上楼,并且遇上由一楼进电梯的长官们。
先进电梯的年轻人总是站在按钮的旁边。虽然才进公司一个月,他已经能立刻叫出每位长官的姓氏和头衔,并能非常准确地说出长官办公室的楼层。但他不马上按按钮,而总是先确定一下,譬如问:“王经理好,您要去七楼?”
有一天,总经理进电梯,年轻人照样说:“总经理好,您去八楼?”
“你不是早知道我的办公室在八楼吗,为什么每次还要问?”总经理问他。
年轻人很有礼貌地回答:“是的,总经理,但我不能确定您一定要回自己办公室,说不定您要去别的楼层,所以我不能擅自做主。”
没多久,这个年轻人成为了总经理的助理。
总经理说得好:“记忆力好、礼貌、周到都不难,难得的是他能掌握分寸。聪明人能不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
(作者:刘墉)
雕琢人生
一块不大的翡翠毛石,表面布满了像棉花一样的斑点。
翡翠讲究质地纯粹,一个斑点就是瑕疵了,斑点遍布就是重大缺陷了,所以这块毛石无人问津。在业内人眼中,这是一块废料。
有位玉雕师看到了这块毛石,只用一百块钱就买了下来。
晚上,就着灯光,他仔细观察,想着这块毛石能雕刻成什么物件。按照传统,须采用镂空的雕法,将棉点剔除,可这块毛石上的棉点实在太多,全部镂空不知成什么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