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注意整顿和巩固组织,妥善地安排生产,组织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贯彻执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保证一般社员能够螬加收入。农民兼营的而其产品又在本地销售的手工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农民个人经营,或者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
(10)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首先是进行重工业的技术改造,迅速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必须主要建立在我国的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基础上,并且同我国的技术力量、财政力量、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条件相适应,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某些使用劳动力特别多的部门,在重要作业、重点工程和必须采用机械施工的工程方面逐步实现机械化,并且逐步提高机械化的程度;其他部分,应该继续利用我国劳动力的巨大潜力。运输业和邮电业的技术改造,也根据工业发展水平,经济、资源的可能情况和运输、通讯的需要逐步地进行。
农业的技术改进,着重扩大水利灌溉和加强防洪排涝措施,试制和推广适合当地使用的各种改良农具,增产肥料,改进耕作技术,改良种籽和畜种等。同时根据具体条件,在国营农场、垦荒区和若干技术作物区,适当地使用拖拉机耕种。
(11)积极地和有重点地发展科学研究事业。以便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部门接近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大力地培养建设干部,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继续派遣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教师到国外去学习我们缺乏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业余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同时注意友展工人技术学校,努力培养技术工人。5年内,高等学校毕业生要求达到50万人左右,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大约增长80%左右。1962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要求达到85万人左右,比1957年计划大约增加1倍左右。在全国各地区努力扫除文盲,保证工农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的方针,广泛地发展文学艺术事业。
(12)正确地调整中央同地方的关系。
(13)为了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工作,逐步地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
(1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求5年内工业部门和建筑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各提高50%左右。5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人和职员的人数将增加600万到700万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工资,5年内工人和职员的平均工资将增加25%-30%。逐步地改进和增设托儿所和幼儿园,改善企业、事业、机关的食堂。切实加强劳动保护。特别注意改善井下、高温、野外、高空等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和妇女的劳动条件。扩大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改进劳动保险制度。5年内,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农民的全部收入可能增长。
(15)力着增加资金积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继续贯彻执行增产节约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把增产节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长期的、经常的任务。
(16)加强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国际协作。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我国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特别是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合作、贸易来往、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以利于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和经济发展。
建议指出,为了编制好第二个五年计划,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区在拟定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时候,必须把各项计划指标放在既积极而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既要充分估计到各种有利条件,反对那种看不到各种潜在力量、低估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右倾保守的偏向;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不利的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困难,反对那种缺乏实际根据、不考虑可能条件、不注意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急躁冒进的偏向。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来看,长期计划中有许多因素是一时难以预料的,特别是农业生产计划的执行,在目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还很难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农业生产计划完成的好坏,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又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长期计划中应该把指标定得比较稳妥可靠;但在年度计划中,就应该根据可能条件,积极地发挥潜在力量,以保证长期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今天看来,二五计划建议充分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代表对以苏为鉴,改进经济管理的申肯建议,它所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规定的指标不仅比较实在,也相当积极,并留有余地。如前所述,《建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特别是在1955年以后加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56年经济工作出现冒进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并非完美无缺。主要问题是指标偏高,要求偏急。正如周恩来在1957年8月曾指出的:八大《建议》-个最大的缺点是同中国情况和中国特点结合不够,从六亿人民出发不够。经过三个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看来要四个五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巩固,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各种事业的安排,都要考虑人多、地少和国穷的情况。这种缺陷表现在有些方面的经济建设要求急了一点,计划指标定得高了一些。例如:【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62%,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60亿斤,大大高于一五期间农业生产预计的增长速度。
尽管如此,《建议》在正确的经济工作方针指导下,对二五期间的经济建设总规模和重大比例关系进行了综合平衡,从宏观决策上使五年计划有了稳妥的基础和科学的依据,从而为编制二五计划提供了保证。如果当时能按这个建议执行,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肯定地说,会在。一五计划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使国民经济继续健康的前进和发展。
1957年2月7日,国务院正式接受了八大提出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责成国家计委开始进行二五计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建议》公布后,这一重要文件所提出的正确方针很快对经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使1956年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倾向有所克服,而且对1957年经济计划作了必要调整,压缩了1957年基本建设规模,调整了工业发展速度,使1957年成为建国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年份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地完成和超额完成。
(四)《国民经济十五年远景规划纲要》的提出
在制定二五计划建议的同时,国家计委于1956年2月16日提出了《国民经济十五年远景规划纲要》。它是一个大纲式的计划,由三个五年计划组成。即1955年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它预计完成的基础上,草拟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第三个五年的轮廓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过渡时期总任务,十五年远景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即到1967年,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完成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阶级和产生阶级的根源;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使国家强盛,使人民生活富裕。
到21凿纪初的今日看来,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是脱离中国实际甚远。因为在此目标预定实现之日的36年之后,我们还在工业化的征途上跋涉不息,技术改造永无止境,单一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不符合中国国情,阶级和阶层在生产力发展的可预见阶段将长期存在。但是它提出的使国家强盛,使人民生活富裕的目的鼓舞着全国人民去顽强奋斗。
十五年远景计划的主要生产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规定如下:1967年生产、运输和商品流通的主要指标与1952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8271亿元,1957年为14714亿元,1962年为31135亿元,1967年则为54685亿元,15年增长56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4%(实际情况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年为1952年的28。4倍,年均递增12。27%;直至1974年方达到为1952年的较计划晚了7年多);三个五年计划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12。2%(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为13。3%),16。2%(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为104%),11。9%(按可比价格计算,调整时期为15。7%?三五时期为96%)。工业总产值1952年为2701亿元,1957年为6565亿元,1962年为1848亿元,1967年为35221亿元,15年增长12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7%;(实际情况为:
按可比价格计算,1967年为1952年的472倍,直至1975年方达到了12倍,较计划晚了8年)。组织起来的和个体的手工业总产值1952年为731亿元,1957年为1384亿元,1962年为2285亿元,1967年为388。6亿元,15年增长43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8%;三个五年计划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
农业及其副业总产值1952年为4839亿元,1957年为6765亿元,1962年为亿元,1967年为1557。8亿元,15年增长22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实际情况是:1967年为1952年的151倍,年均递增34。1%;直至1978年方达到为1952年的22。96%,较计划晚了11年)。15年内,生产的发展将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极其重要的变化,即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由1952年的26。7%上升到1957隼的1962年为56。7%。1967年为62。6%。同时,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占的比重也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即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将由1952年的39。7%,上升到1957年的49。6%。1962年的62。1%。1967年的15年内,工业和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很大的增长,196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标和1952年比较情况如下:
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增长14。2倍(实际情况为:1970年达到1159亿千瓦时);煤33亿吨,增长42倍(实际情况为:1959年达到397亿吨后下降到3亿吨以下,至1970年恢复到354亿吨)。原油2000万吨,增长449倍(实际情况为:1969年达到2174万吨);铁2130万吨,增长10。2倍。实际情况为:1960年达到2716万吨后至年下降到2000万吨以下,直至1971年恢复到2100万吨;钢2400万吨,增长168倍(实际情况1972年达到2338万吨,1973年首次达到2522万吨,后下降至1977年的2374万吨。1978年以后稳定超过3000万吨);钢材1730万吨,增长146倍(实际惰况为:1977年达到1633万吨,1978年达到2208万吨);铜22万吨,增长64倍;铝25万吨;化学肥料(不包括磷矿石粉)1000万吨,增长505倍(实际情况为:1979年达到10654万吨);机床8万台,增长48倍,1967年拥有量达到68万台(实际情况为:生产金属切削机床达到856万台);拖拉机152万台(标准台,下同)1967年保有量达到70万台(实际情况为: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生产未达到152万台,1979年最高生产量为1256万台;而小型拖拉机于1975年达到了2094万台);载重汽车176万辆(实际情况为:1984年为1818万辆);棉布20993亿米,增长44倍(实际情况为:
1984年实现生产棉布137亿米,生产化纤7349万吨)粮食9500亿斤,增长19倍(实际情况为:1978年粮食产量首次过了4000亿斤大关,1995年首次过了9000亿斤,达到9300多亿斤);棉花l亿担,增长28倍(实际情况为:自制定计划至2001年只有1991年和2001年两个年度棉花产量超过1亿担)为了适应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运输事业将有相应的增长。1967年铁路货运量亿吨,15年增长43倍(实际情况为:1971年超过7亿吨,达到76亿吨);公路运输也有很大的发展。
在上述工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有相应的增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52年为277亿元,1957年为533亿元,1962隼为939亿元,1967年为1635亿元,15年增长49倍,其中国营商业约增长152倍,合作社营商业约增长137倍。
十五年远景计划规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半社会主义改造,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基本上完成全社会主义改造,至此,社会主义经济将成为全部国民经济中惟一的统治形式(实际情况为:1956年提前实现)。
二、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二五计划调整
为了更好地编制二五计划,国家计委从1957年1月开始,初步总结一五计划并研究二五计划的有关重大问题。国家计委组成了由计委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三个组,第一组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即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分配制度以及计划统计体制和方法问题;第二组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首先是工农业之间以及工业、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第三组研究财政金融、内外贸易、轻工业以及人民购买力、利润、税收、物价、成本等问题。3月22日,李富春向周恩来报告了分组初步讨论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国务院负责国家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深入到各地作进一步摸底调查。4月19日至5月21日,李富春和薄一波到成都、重庆、西安等地调查了一个来月。
在成都、西安的调查中,李富春、薄一波发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经济部门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干部管理能力过弱。不少领导干部经过革命战争锻炼,但是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验,缺乏对工人生活习惯的了解,工作上感到很吃力;(2)一些地方的企业、学校等单位建设用地过大,在建设中土地荒芜的现象很严重;(3)-些工厂、学校的建设标准过高,生产面积和设备利用率很低;(4)不少企业贪多求全,相邻或相近的工厂建设同样的辅助车间和试验室而利用率却不高,机器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5)中等技术学校发展过多,建设标准过高。
针对这些问题,李富春和薄一波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建议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各建设单位多占的和占而不用的土地,必须立即退还农民耕种。建设单位提出用地计划时,必须根据节约原则,用多少征多少;可用可不用者,决不征用;暂时不施工的,也不征用;分期分批施工的,则分期分批征用。适当降低建设标准。在城市住宅建设方面,应集中力量解决职工的集体宿舍。现有的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一律停止扩犬。加强经济部门基层组织的领导力量,抽调一部分北京的干部到大的工厂、矿山、公司、商店担任厂长(经理)或党委书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7年8月,国家计委综合各部、各办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二五计划控制数字的初步轮廓。8月8日,李富春提议国家计委各局负责人,继续利用一段时间,深入系统地摸一下基层单位的情况和问题,各工业局可以选择一个生产单位和一个基建单位,农林水利局可以选择一两个合作社,交通运输局、商业局、文教局也都可以分别选择一两条铁路、一两个商店或一两个学校调查研究,以利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综合安排,而且又便于今后与这些基层单位经常联系。
8月底,李富春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后,提出了这项工作进度的时间安排表:在9月底前拟出农林水、机械、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石油等部分的二五计划控制数字方案;10月底以前汇总研究,并提出劳动工资、文教等部分的方案;11月开始综合;11月底拟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方针、政策、指标和重大项目的控制数字纲要,并报中央五人经济小组;12月底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讨论,征求意见。经过这样的反复修订,准备在1958年2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正式文本。李富春将上述安排向周恩来和中央五人经济小组作了报告。
1957年9月,国家计委依据八大建议和报告所提原则,对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和生产的部署作了一些调整。在社会主义建设总的要求上,一方面,按照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到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基本上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使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获得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人民能够丰衣足食,劳动力能够比较充分的就业,基本上解决八大提出的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又提出了:还必须加强和巩固党和工人阶级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阵地,解决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矛盾,认为这个矛盾是我国过渡时期国内的基本矛盾。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计划指标上作了一些压缩。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李富春就二五计刘的编制问题发言。
他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胜利完成。但是,人口多、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和特点。人多好办事,劳动力后备大,但人口数量增加过快,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和劳动就业的安排问题就很多。耕地少,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不稳定,农业落后,影响了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工业发展和整个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工业水平低,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煤、电、油都比较紧张,为农业服务的工业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基础还不够,国民收入水平低。由以上国情出发,编制二五计划的方针是:(1)一切生产、建设、劳动和生活的部署,都必须从六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2)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农业互相结合;(3)必须全面地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和勤俭持家的方针,使增产节约成为社会风气,成为经常的制度。
第二,关于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劳动和人民生活的问题。经济方面主要是解决建设和生活的关系,解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同时还要解决先进技术和落后技术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筹等。问题的中心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和善于利用有限的积累,实现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保证六亿人民有吃有穿,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关键在于发展农业。工业建设的安排、重工业内部的关系应当有所调整,同农业、轻工业直接有关的重工业应当发展得快些,原材料工业应当比加工工业发展得快些,机械工业应当适当发展我国缺少的和薄弱的制造部门。
第三,关于计划工作问题。长期计划应当充分可靠,年度计划应当积极可靠,两者都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潜在力量,注意瞻前顾后。这样,才能既可防止冒进,也可防止保守。上述方针遵循了八大通过的《建议》和周恩来在八大所作报告的精神,是对建议和报告的落实和具体化,同时又根据中共八大一次会议以后一年多来的实践,补充和细化了建议和报告提出的基本思想。当时,李富春估计二五计划的控制数字要到年春天才能定案。在会前计委党组向中央提供的意见中,第二个五年计划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指数,较八大建议有所压缩,但大部分主要产品的绝对数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八大建议第二个五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一倍,是按原五年计划中1957年指标(包括手工业为亿元)定下的,1962年应达13066忆元;这时以1957年预计的740亿元为基数,以原定的每年增长13%计算,1962年达到1360亿元左右,超过了八大建议的要求;如速度为12%,也可达到1300亿元左右。主要产品产量同八大建议比较,大致分三类:比八大指标有所提高的如化肥、电、煤、冶金设备、探矿设备和化工设备等;接近或达到八大指标的如钢、铅、水泥、原木、船、糖等;比八大指标降低的如石油、机床、棉纱等。
当时估计二五计划期间,农业总产值达不到八大建议增长35%的指标,初步计算增长25%-30%左右,比第一个五年25%的速度略高。因此计划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比八大建议数字有所下降,更低于各省市提议数字10%左右。
国家计委的这些意见,是遵循八大一次会议确认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提出的。今日看来,1957年计划的数字与1965年的实际完成数仍超出许多,但与此后对二五计划的修订数字比较,则接近于实际。
就在二五计划紧张有序地编制的过程中,1957年秋冬开始,毛泽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