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无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晕坏乃担骸拔铱匆彩牵颐钦庑┚3隼吹囊腔勾虿挥切┳魍鞲5姆雇袄弦透纱嗬锤鐾纯斓模獾没钭哦恕!笔爻嵌杂谌嗣窬此祷拐媸峭芬辉猓还杂谏瞎5那瘛⒗畹热巳床⒉皇且晃匏」苤醋庞谙执秸韵镎轿鞯睦罹冈恫⒉恢厥映乔降墓シ馈�
邱越、李劲光和钱起合三人经研究一致认为敌人的主攻方向是在南门,不仅是因为敌人从南面来,更因为南面本来地势高,所以这个方向的城墙也相对的最矮,护城河也最浅,所以邱越在这个方向摆上了三师最精锐的第七旅共一千一百人,由邱越亲自指挥。另外三个方向将第九旅分成三个团,驻守三门,由李劲光统一指挥。第八旅成了总预备队,则由钱起合负责调度以为应急。为了保护火炮的安全,又在城南的城墙后方推起了几十座高高的炮台,与城墙平高,师里直属炮兵团和七旅各级直属炮兵的所有火炮都被摆在了这里。为了隐藏实力,拖住敌人,十挺机枪全部放在了预备队。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三章大获全胜
不出邱越所料,达布里的主攻方向的确选在了南门。因为知道人民军没有骑兵,所以达布里并不担心其突袭自己,他只在其它三门各放了两千名燧发枪手,而在南门不但集结了两万四千兵力;还有大部分火炮。开始达布里并没有进行炮击,而是命令两个牛录带着一千八旗兵,抬着简陋的云梯,做试探性进攻。
在南城墙上,邱越亲自在敌楼上坐阵指挥,尽管在战前邱越说并不在乎敌军,但是在战场上他却是绝对重视的。看着对方仅派出了一千人,也并不过份报露实力,仅出动了两个连的人,几排火枪打下去,八旗兵丢下两百多具尸体就退了回去。见敌军撤退,按照平时的训练,人民军只留下少数观察哨,其余部队迅速躲进了城墙下的藏兵洞。不一会儿,八旗兵的火炮就开始了对城头的轰击,但很快就遭到了城内重炮的压制。这场人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守城战就这样开始了。
与此同时,高一波带领的人民军第二师和临时换防的第七师已经到了吉林府城的城下,很快包围了起来。阿济格得知被围后不以为然,他认为对方以一万多人包围自己三万是纯属找死,随即命令景桐带领两万八旗兵出城迎敌。
景桐并不是鲁莽之人,为了有把握,经阿济格同意,他又调了大部分火炮一起出城。开始的猛烈炮击让人民军付出了一定的损失,也让大部分只参加过小型战斗的新兵有些慌乱。虽然很快人民军的火炮就开始了炮火压制,但队形还是出现了一些混乱。高一波铁青着脸对着几个师级军官大发脾气:“你们几个怎么带的兵,你们看看,听到炮响就乱跑,还有纪律吗?都给老子去稳定队形。”几个面带愧色的军官不敢怠慢,赶快去掌握部队,稳定队形去了。
景桐也一样看到了人民军的混乱,当即命令全军出击。当两万名八旗兵手拿刀枪勇敢的冲向人民军的时候,混杂在步兵方阵中的三十挺轻重机枪骤然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好像一股金属的洪流向着八旗兵密集的队形劈头盖脸的卷了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场景的景桐大脑直接当机,竟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其实不止景桐,很多人民军,包括高一波都被眼前的景像惊呆了。只不过十几分钟以后,两万名八旗兵就大半倒在了战场上。
到底是跟在李靖远身边很长时间的高级军官,对这些新奇玩意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所以高一波首先清醒了过来,立刻命令全军出击。人民军端起上了刺刀的火枪,呐喊着发起冲锋。当人民军的炮火开始延伸射击时,景桐才清醒过来,连忙带着仅剩的千余残存步兵和大部炮兵跑进城里,人虽然跑了可是所有带出城来的火炮过于笨重,搬运不便,都成了人民军的战利品。
阿济格听败退回来的景桐说十几分钟就被消灭了两万人,又损失了大部火炮,人民军居然损失轻微。惊的从椅子上掉了下来,只得全力防守,再也不敢出城了。
高一波并没有强攻,他即不希望因为强行攻城而消耗自己宝贵的兵力,又怕邱越守不住双阳。所以他趁对方兵力集中,地方空虚,虚张声势以第二师伪装主力围困四门,派出第七师联合地方民兵,奔袭双阳城下的八旗兵。
而此时的达布里已经是焦头烂额,攻城已经进行了整整五天,开始的时候进攻很顺利,对方人数不多,用的是一样的燧发枪,火炮数量也很少,火力并不强大。
但是当攻城部队到了城下一切就改变了。城上飞下一群群的黑糊糊的铁疙瘩(手榴弹),开始八旗兵并未在意,可是当这些铁疙瘩落地时却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让正在准备架云梯登城的八旗兵瞬间就倒下了一片。
五天以来,八旗兵承受了重大伤亡,尽管三次攻上了城墙,可是八千多人的死伤,让达布里只得向辽阳求援。而人民军也付出了一千多人阵亡的代价,手榴弹也全部用尽了,所有预备队也都投入了南门战线。为了吸引敌人,给主力部队制造消灭阿济格部的机会,邱越已经忍了整整五天。因为怕把敌人吓跑而不敢用机枪,五天来看着自已的战士们一个一个的倒下,邱越心如刀绞,现在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阻击任务终于完成了,已经双眼布满血丝的邱越决定要大干一场了。邱越向头上抱着绷带的钱起合大喊:“老钱,该让他们明白明白实力的差距了,把所有机枪都给我调过来,我要好好的大干一场了。”机枪刚刚在城墙上安置好,敌人就开始了冲锋,这一次达布里也是孤注一掷了,他将其他三门的部队全调了过来,自己亲自带队冲锋。当他们冲到离城还有三千米的时候,突然城门开了,杀气腾腾的邱越带着两千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冲出了城,立刻开始横队列阵。人民军的主动出击让达布里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两千人敢于面对自己两万多人的冲锋,还是弃城而出。但是达布里并没有因此而停留,又是一挥手中的腰刀冲了上去,大喊着:“给我冲,攻下了城大抢三天。”两万多八旗兵见主帅身先士卒,又听得进城可以抢掠,也跟着发一声喊,勇猛的冲了上去。
离人民军只有七百多米了,眼看对方还没有列阵完毕,达布里不免有些兴奋。他仿佛看到自己大杀贼逆,冲进城内烧杀抢掠,仿佛看到自己受皇帝召见,升官发财。就在这时城墙上响起了炒豆子般的枪声,十挺机枪发出了怒吼,同时城内所有的重炮一起开火,八旗兵密集的冲锋队伍立刻损失惨重,前面的士兵像割稻子一样,一排一排的倒下,后面的却仍然前冲。但是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排好队的人民军并未前进,只是举枪向前,将漏网的个别八旗兵一一击毙,达布里身中二十多枪倒了下去,当他失去知觉的一瞬间,他终于明白大金完了,他们的时代也完了。
连续不断的冲锋虽然损失惨重,但也让剩下的八旗兵一点一点的靠近了人民军的阵线,当靠近到五十米的时候,人民军开始射击了,步枪的齐射向着八旗兵铺天盖地而来,将他们随后一丝希望摧毁了,士气崩溃的八旗兵终于开始逃亡了。在邱越的指挥下,人民军战士们不顾数天以来守城的疲倦,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开始了追击。就在这个时候,城西出现了一支军队,他们是来偷袭敌军的第七师和地方民兵,七师长孟郝胜见敌人已经溃败,连忙命令部队展开队行加入了追击,这一战八旗兵战死达两万余人,被俘七千,只有两千多人逃了出去,镶黄旗几乎全军覆没,而守城的第三师也损失惨重,全师伤亡一千五百余人,第七旅全旅一千一百人战后仅剩下二百多人,其中有一半还是伤员,几乎到了取消番号的地步。战斗结束后,人民军迅速打扫战场,收集城内军用粮草和物资再次回到吉林府城城下。三天后,人民军集中所有大炮轰塌了吉林城墙,在机枪的掩护下冲进了吉林城,阿济格战死,守城八旗兵大半投降,被连同在双阳俘虏的八旗兵一起调到了珲春金矿做苦工,至此驻守吉林省的正白旗和镶白旗覆灭,全省已无兵可调。
在双阳攻防战进行的最激烈的时候,阿尔博接到了达布里的求援信和阿济格被围的消息。看着两份战报,愁眉不展的阿尔博不禁想起了廷议时的情况。
在盛京皇宫的议政大殿上,光绪皇帝高高的坐在龙椅上问讯道:“诸位臣工,吉林逆匪猖獗,不知各位有何良策,为朕分忧。”恭亲王奕忻起奏:“起禀圣上,贼逆火器精良,但皆为步兵,不如从乌里雅苏台抽调蒙古骑兵镇压。”兵部尚书景廉连忙出班阻止:“起禀圣上,奴才认为北边俄罗斯又在蠢蠢欲动,不宜从乌里雅苏台调兵,不如从内蒙古六盟调两万骑兵尚可。”大学士宝均也出班发表自己的见解道:“起禀圣上,我认为可以招抚,用他们去抵御俄罗斯人。”荣禄一听不干了:“怎么可以招抚汉人为官,祖制不可改,我看还是举大兵剿灭为上。”这时候与荣禄关系颇佳的阿尔博主动请缨:“奴才愿提兵八万,联合阿济格将军共同剿灭贼逆。”光绪皇帝龙心大悦:“好,就封阿尔博为讨逆大将军,带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共八万大军克日进剿。”
想到这里阿尔博不仅暗暗摇头,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以为这些刚刚成军不足两年的汉人没什么了不起,没想到如此棘手。真是后悔自己的自大,让那两万骑兵去了黑龙江,如若不然,还可以派骑兵去冲击一下。不过阿尔博也不是只会后悔的人,他当即决定全军出击,先到双阳汇合达布里,一举攻下双阳城,在驰援阿济格,然后合兵一处,荡平贼逆。
但是指挥思想过于陈旧的阿尔博想的太简单了,他刚一出城就遭到了阻击,阻击他的不是别人,而是李靖远亲自带领的警卫营,他把狙击手和特种兵合编,分成两人一个的狙击小组,在阿尔博的行军队伍两侧频繁出击,专门狙杀对方各级军官。尽管八旗军在行军中让各级将领下马步行,可是那些将领头盔上被李靖远戏称为避雷针的高高盔缨,仿佛指示牌一般,让狙击手们很容易分辨处他们。尽管阿尔博派出大量斥候搜索前进,但是对于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狙击手来说,八旗兵的老办法已经过时了,他们仍然轻松的穿梭于山间树林,在数百米之外给予八旗军重大杀伤和心理压力,害得八旗军只能时时戒备,军官们更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一些头脑灵活的将领则穿上了小兵的衣服。面对如此的情况,部队行进缓慢,每天只能走三十里,就要停下来,有时侯为了清理出一块宿营地要花上半天的时间,而夜里的巡逻士兵也常常被射杀,几夜以后巡逻士兵就死活也不露头去巡逻了,见八旗军巡逻兵不出来,几名特种兵又摸到营地边,向金军大营内狠狠的甩了几颗手榴弹,炸的八旗士兵们人仰马翻的,让阿尔博头疼不已。当阿尔博带领的八旗兵到了双阳城的时候,人民军早已离开数日了。阿尔博本想急速尾追去解吉林城之围,可是几天来担惊受怕的行军已经让八旗兵们苦不堪言。阿尔博只得一边将大队驻扎城内,一边派出多股斥候,向吉林城方向打听消息。而此时吉林城早已被攻破,人民军已经全军向双阳开来,准备与阿尔博的五万大军决战了。
自从进驻双阳县城以后,阿尔博总是觉得心神不宁。派出的斥候出城不远就被对方的狙击手干掉了,使得阿尔博消息闭塞,简直成了睁眼瞎。而此次出动,由于准备不足,只带了半月的粮草,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天,让阿尔博不知如何是好。本想就地征集粮草,而经过连场大战,附近的百姓早已四散,城内粮草又被人民军全部带走。阿尔博盘算着是否放弃吉林省和阿济格,好让自己手下的五万余人可以完整的回到奉天,想想自己就这样回去恐怕也难逃一死。正在犹豫之时,一名亲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报告说:“起禀大人,我们被人民军包围了。”
阿尔博闻讯大惊,他明白阿济格完了,整个吉林省都完了,又见亲兵惊惶失措,知道现在如果自己慌乱就真的完了,不禁勃然大怒的对亲兵说:“慌什么,一万多逆贼能包围五万精兵吗?传令下去点队出城,我要打垮他们。”
八旗兵刚出城就被机枪一顿迎头猛打,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灰溜溜的跑了回去。机枪的威力让阿尔博震惊不已,这才明白阿济格和达布里败的不冤,士气低落的八旗兵面对如此划时代的武器根本不敢出城,只得龟缩城内。人民军也不攻城,只是搞土木作业,用横七竖八的堑壕将城围了起来。
八旗兵守了十天,粮草全无,士气低落。阿尔博明白,自已是再也回不了盛京了,他找来副统领庆亲王奕劻的女婿恩铭。看了看这个来军队里混军功的二世祖,这些天他早已吓破了胆,阿尔博不禁一阵心酸,有这些窝囊废在军中,怎么能不败,这样算是给自己找了个战败的理由。阿尔博一摆手说:“城内粮尽,守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给兵士们留条生路,和汉人谈判投降吧,由你全权负责。”听到这个消息恩铭不禁一喜,根本没有推辞劝说,领命转身而去。阿尔博暗然一叹,拂袖而去,转入后堂拔剑自刎而死。
双阳城在被围十天后,八旗兵五万余人,在镶白旗梅勒章京恩铭的带领下向人民军投降,这些降兵被李靖远按照老规矩全部调去开矿了。
在黑龙江,冯轻羽以一个旅吸引敌方的两万蒙古骑兵来追,在大锅盔山附近的一片丘陵地带将其包围,用机枪反复扫射,两万骑兵全部被歼无一生还。随后第二军兵进哈尔滨,经数天激战全歼守军,随后又分兵三路,全力突进,一个月内占领黑龙江全境,八旗兵正蓝旗和镶蓝旗宣告覆灭。冯轻羽还集中大量民兵搭配一部分主力部队分别把守大兴安岭的山区的各个山口,以防止乌里雅苏台的蒙古骑兵偷袭。
第十四章 政府改组
第十四章政府改组
与此同时,由陈冲率领的人民军第三军突然出兵朝鲜,将朝鲜军两万人包围在惠山,经三天激战全歼朝鲜军。接着陈冲以九师一个旅的兵力向东攻击,以防范沙俄,并控制朝鲜北方重要港口城市清津,两个旅的兵力进攻江界,向新义州方向挺进,以防范奉天方向的八旗兵。而主力部队其余两个师带足了一个月的干粮,以由朝鲜族民兵补足人数的第一师为先导,遇镇而过,遇城不攻,经过数天的急行军一举攻克了尚未有警觉的汉城北面门户平城,直接威胁朝鲜首都汉城。此时的汉城只有五千王室卫队,朝鲜的正规部队除北方军主力在惠山、新义洲、清津等地陆续被消灭外,南方军主力四万人还远在釜山防范日本,而朝鲜是民兵招集制度,除少量正规军外,其余部队都需要临时征集,根本来不及到汉城勤王。当人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朝鲜朝野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面对包围上来的三万多精锐的人民军部队,五千装备低劣的王室卫队士气低落,根本不甚一战,如此情形下朝鲜国王李熙不得不宣布退位,朝鲜国并入人民军政府,存在七百余年的李氏王朝宣告寿终正寝,从此改称为东北政府高丽省。经过讨价还价的一番谈判,朝鲜南方军主帅素有“智多星”之称的年仅三十岁的朴金正宣布承认东北政府的统治,自动下野,南方军接受人民军改编,经过仔细挑选出的两万人加上从民兵中跳出的两万多人成立四个独立师驻守朝鲜,后来朴金正自愿进入东北陆军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李靖远的坚定支持者,毕业后成了人民军第四军的军长。朝鲜本来就是中国的属国,千多年来一直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所用官方语言都是汉语,对中国有着很强烈的亲切感,所以也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虽有一些小的叛乱,但是无关大局,很快就被消灭掉了。自此的三个月内李靖远带领的人民军就控制了黑龙江、吉林两省,朝鲜全境,情况稳定后,李靖远决定返回通化开始准备改组东北政府。
回到自己在通化的府邸,觉得很是亲切,虽然由于南征北战在家住的时间不多,但是却给了身处异时空的李靖远家的感觉。才喝盏茶的工夫,警卫员刘飞就进来报告说有人来访。等来人走进大堂李靖远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四位义兄。只见老大刘易群一进门就哈哈大笑的说道:“五弟,不错呀,不愧是中南海保镖,想不到这两年不到的工夫就被你打下这么大的地盘,看来中华民族的崛起是指日可待呀。”李靖远看着这几个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义兄,虽然自己东征西讨很少和这几位义兄聚首,可是五颗爱国之心却永远相连。李靖远也不禁有些感慨,给几人让坐说:“四位哥哥真是辛苦呀,日夜操劳,尤其是阿杰即要抓内政又要搞情报。”李杰笑着摇摇头:“你也不用谦虚,仗打的的确不错。不过我们会不会发展过快了,现在政府的工作压力很重,中下层官员缺乏,资金缺口也很大,虽然我们建立了一些工厂,并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毕竟时间太短,底子很薄。这么大片的地盘,这么多的军队,每个月的费用都不少,而大部分地方我们占领时日尚短,效益还无法显现出来。不是我危言耸听,两年之内,我们必须全力发展经济,我们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战争,还有现在的三个军和四个独立师整整二十万人,已经是我们财政承受的上限了,短期内不能在扩军,这个必须要确定,否则我们随时有财政崩溃的危险,当然装备更新我会尽力满足的。”李杰越往后说李靖远的脸越阴沉,本来他想在扩军五万,组建第四军,然后全力进攻金国,争取在明年之前统一关外的,没想到还没说李杰就来了个全盘否决,不过他也知道这些都是实话,根据地的财政确实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了,尽管战争中夺取的资财也不少,尤其是朝鲜国库,一下就起出一亿多两白银,但是他也明白,为了让中国早日富强,李杰有一整套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毕竟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不过减缓军队的建设也是李靖远不能接受的,考虑了一下如何两者兼得,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说道:“有主意了,嘿嘿,不过先不能和你们说,我要开一次政府高层和军队高层的联合会议,提出一项建议。”
旁边一直阴沉着脸的一人,好象根本没听见李靖远的话,这个人就是陈国生,这位船舶专家一直因为根据地不靠海边而郁闷不已,好不容易占领了清津、仁川、釜山等几个优良海港,李杰却要限制军队发展,这让一直想亲手缔造新中国强大海军的陈国生着实心理不痛快。
李杰看了这位近来有些无所事事的三哥一眼,他当然知道陈国生心里在想什么,继续补充道:“还有三哥,下半年有一些发展计划与你有关,我们打算在清津、仁川、南浦、釜山、蔚山、元山六地各建造一个大型的港口和造船厂,这个由三哥负责,还有在仁川建立东北海军学校,以培养海军人才。眼下我们没有钱造军舰,不过有一个方法可以不用军舰一样训练远洋海军人才。”陈国生一听后面的话总算来了精神,连连追问,李杰神秘的一笑说:“我希望三哥设计一种性能好的捕鲸船,这样我们即可以训练海军远洋能力,又可以有经济效益,你们看如何。”其余四人不得不惊叹李杰的鬼点子真是多,即兼顾军队,又不忘赚钱,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在。
经过五个人的协商,又召集所有军政大员开了一次会议,会场上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左边的是政府的高官,个个红光满面,衣衫整齐其中几个黄头发的是已经加入中国国籍的几位白人高官。右面的是清一色穿着军装的军队代表,做在最前面的就是高一波为首的三个军长,后面是三个军下属的十二个师、四个独立师和直属炮兵师的十七位师长以及一些副职和参谋长等人。主席台上是李靖远和李杰,李靖远站起身来走到演讲台上,下面乱烘烘的人群立刻鸦雀无声,李靖远说:“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工作会议是有事情要宣布的,首先我军从现在开始将实行军衔制度,军衔以领章和肩章区别,军官分为将、校、尉各四级,领章、肩章分别是大将为四朵金花,上将三朵,中将两朵,少将一朵;大校为两杠四星,上校两杠三星,中校两杠两星,少校两杠一星;大尉一杠四星,上尉一杠三星,中尉一杠两星,少尉一杠一星。士兵肩章为竖杠,分为上士四杠,中士三杠,下士两杠,上等兵一杠,列兵为光板。还有是以肩章和领章颜色区分军种,黑色为陆军,蓝色为海军,红色为军校生,绿色为后勤兵,橙色为炮兵,金色为工程兵。下面我先宣布一下师级以上军官的军衔。特授予第一军军长高一波、副军长张健、军参谋长崔迅,第二军军长冯轻羽、副军长祁峰、军参谋长常贵,第三军军长陈冲、副军长张可望、军参谋长赵永光这九人以中将军衔;特授予第一师师长李成浩、副师长金志勋、师参谋长朴成模,第二师师长刘志刚、副师长洪志彪、师参谋长孙达,第三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