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众妙之门-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来地淡淡的一瞥。尽管他在心中一再告诫自己,王肃是救了自己一家人,是父亲的朋友,却消不了他心中的那份陌生感,关系也只是和一开始时一样,甚至还多了几分距离感。

这一天,直往大自然的深处而去,离开了人类集中之地,渐渐走向了没有人烟的荒野深山。

步入一座破败的神庙之中。

……

……

……

从江西行省前往云南行省,要从几个省的边角穿过,走官道的话,大概有四千多里的路程,两人即使是一天能行百里路,也得四十多天。这时间有些长久,现在正是九月多,到时只怕要十一月才能到得了,更何况这翻山越岭的,一天根本就走不到那么多。

易言刚开始跟随着王肃偏离了官道走进山中,以为他是要抄进路走的。只是走到现在,却觉得估计不是这样子。

“王叔,这是什么地方?”

此时的易言正走在一条湿漉漉的田间小路上,从他们离开那座破败山神庙已经过去了二天,昨天晚上又下了小雨,所以路上是湿的。易言只管跟着王肃走,只能大概的感觉这是又从山中拐了出来。

“分水岭吴家村。”王肃回答道,他并没有回头,语音短促。易言并不知道分水岭吴家村是什么地方,这只是一个小地方的名字。易言没有再问。

四下里看去,看到的只是秋幕后的清凉,田中连杂草都比较少。

前方是一座村子,并不算大,偶尔能看到有人扛着锄头从村里出来。还有个小姑娘蹲在路边,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当易言与王肃快要到她身边时,她大概是脚蹲得酸了,抓了一些草叠在一起,然后坐在上面。

王肃与易言路过她的旁边,她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又低下头,易言能看到她的脸上非常的白净,虽然穿着很朴素,袖口上还有补丁,但是手与脸都是白白净净的。易言有诧异,诧异这样一个小村里居然会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在他看来,这样的女孩只属于城中富贵人家才会有。

再一眼扫过那地上,能看到那地上被她用木棍划出了一条条钱,或弧或直,又时而生硬的断折,然后最外面却是一个大圆,在里面有一群数只大黑蚁在爬动着。

正当易言与她错身而过时,王肃突然停了下来,回头来到那姑娘身边,问道:“小姑娘,你知道吴天官家在哪里吗?”

这个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撇了撇嘴,王肃并没有看到。

“在西头,进去后顺路往西走,最后那家就是了。”

小姑娘头也不回的说道,用棍子拔弄着面前蚂蚁。

王肃说道:“难找吗,你带我去吧。”

“我还要帮蚂蚁算命呢,忙死了。”小姑娘依然没有回的说道。

“只要你带我去,我就给我十个铜钱。”王肃说道。

那小姑娘立即回头,高兴的说道:“真的啊,那你要先给钱。”

“当然,给……”王肃说话间已经自怀里掏出十多个铜钱在掌心算了算,却在最后又拿回去五个,说道:“你把我带到那里我再给你这五个。”

“小气。”小姑娘不高兴的嘀咕一声,但是易言和王肃都听到了,王肃仿佛是没有什么表情的看着小姑娘,易言却觉得这小姑娘真是胆子大,对着自己和王肃这样的陌生人不但敢交谈,还敢赚钱,浑然不似山村的小孩。

小姑娘说道:“跟我来吧,他家就住村西,好找的很,你找他有什么事啊。”她走在前边,一边走一边说着。

“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有人让我带一封信给他。”王肃说道:“他们家还有些什么人啊。”

“他啊,就老光棍一个,饭都吃不饱,现在肯定还在床上睡觉,不到中午是看不到他家开门。”小姑娘说道。

“你倒是很了解,你应该不是这里人吧,官话说的这么流利。”王肃道。

“哼,我可是吴家村最聪明的,官话什么的,那还不容易学啊。”小姑娘得意的说道,此时已经到了村口,她突然捂着肚子说道:“哎哟,肚子痛,我要去上茅房了,肯定是刚才吃坏了昨天的剩饭,你们不要走啊,我马上就回来。”

说着这小姑娘弯着腰捂着肚子就朝那一棵树后跑去,易言仔细看去,才发现那树后有一个简陋的茅房。

易言不由的感到格外的亲切,就像是看到了自己那个妹妹一样。

王肃朝四周看了看,突然,他快速的朝那茅房走去,易言不知道他干嘛,跟上去,只听王肃喊道:“小姑娘,小姑娘。”

里面没有人回应,他一把掀开茅房的挡板,里面空空,竟是没有人。

易言惊讶,他刚刚明明看到小姑娘走进去,也没有看到她出来,朝树后看去,那里并没有可以离开的地方。

抬头看王肃的脸,他并没有看到什么,只觉得更冷了些。

王肃拔步便走,直朝村里而去,进了村中,拦着一个老者,问他吴天官家在哪里,那老者打量着王肃,最终说了声不知道,然后走了。

又拦着一个妇女问吴天官家在哪里,那妇女直接说没有这个人。

那妇人要走,王肃自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说道:“你只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它就是你的。”

妇人看着那银子,眼中有贪婪之色,说道:“你可要说话算话。”

虽然她说的话易言听不太懂,但是王肃却能够听得懂,王肃的官话她却能够听得懂。

“你们这里有没有近些年才移居过来的。”王肃快速的问道。

她说道:“有一家,就在那边,顺着这路走,最边上的那一家,他家前有篱笆,篱笆上开了白花的那一家就是。”

王肃将银子递过去,不等她伸出手便已经放开,转身就朝她说过的方向而去。易言竟是要跑着才能跟上他的步子。

当易言看到那长着白花的篱笆时,王肃已经进了那户人家。

远远的,易言听到一声刀吟。那是刀出鞘劈斩虚空的声音。

易言快跑过来跟进去,只见王肃刀早已经出鞘站在屋门前。当王肃回过头来的那一刹那,他心中一片冰寒,头皮冷麻,王肃的双眼之中透着无尽冷酷和杀意。

“他是来这里杀人的。”易言只一刹那间便肯定了王肃来这里的目的。也在这一刹那间,才看到王肃的另一面竟是如此的杀气沉沉。

王肃只是回头看了一眼易言便已经朝里面走去,易言也缓缓的跟上去,他看到那正门上面有着一道明显的刀痕,刀痕劈进砖石里了。

只一会儿,王肃便出来了,刀已入鞘,他又四下里看了,直接朝一处侧门而去,易言快步的跟上。

出了那个侧门,王肃竟是半点也不停快步的走着,易言要小跑着,慢慢的,王肃越来越快,易言用力的跑都追不上,看着王肃追入山中,易言同样的追了进去,刚才开始还能看到王肃跑过的痕迹,可是跑着跑着,易言发现自己不知道往哪里追了,再回头时,来的路已经淹没了。

抬头看着高树密林,看着那透进来的阳光。他冷静下来,心却沉了下去。

他立即回头,顺着原路返回。

却在一转身之间看到了那个小姑娘站在那里,她的脸上有着一道划痕,估计是被树枝或者荆棘刺划伤的。

“嗨……”

易言朝她打了个招呼,他现在已经明白,王肃来这里不是怀着善意,而那个吴天官与面前这个少女估计关系非浅。

“你不是好人。”少女声音很细。

她看上去比易言矮上半个头,脸上有干了汗水,沾上了黑污。

“我,我不知道……”

“你是来杀我爹爹的。”少女快速的说道,她即像是问,又像是在很肯定的说。

“我不是,我都不认识你爹爹。”易言快速的说道。

“你跟那个坏人一起来的,就是来杀我爹爹的。”少女快速的说道。

易言这才知道原来她是那个吴天官的女儿,却不知道她是怎么从那茅房里离开的,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提前知道王肃是来杀她父亲的。

“哼,你最好是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今天我和我爹爹一定要杀了他。”少女冷酷的说道,看着她那个甜甜的脸蛋,听着她说这样冷酷的话,让易言有一种不真切的感觉。

她话音落下后,朝身边的大树靠了上去,只见她的身体竟是融入到树里,就像是融化,又像是藏了半个身体在树后。

易言震惊了,在她的另半个身子没入树中时,易言似乎看到了她眼中的得意。

消失,整个人就这么消失在了树中,仿佛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易言快速的追上去,并不是藏在树后,摸着那棵树,树皮粗糙,那么的真实。这时他才知道少女在茅房时原来是这样离开的。

“这是遁术,五行遁术的一种,”易言虽然不会,但是却听过这大明鼎鼎的遁术。

他不明白这个少女与她的父亲是什么人,也不知道王肃为什么要来杀他们。但是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这会儿跟不上王肃,更是帮不上他,所以他只能退回那个村子,好在他还记得方向,在日上三杆时他看到了村子。

中午的时候,王肃没有回来,那个少女却回来了,她看了在她屋里煮东西吃东西的易言,他刚刚用她家的锅煮了粥吃。

少女有些意外易言居然在这里。易言有些意外,也不太意外。如果王肃杀了他们,王肃肯定会回这里,如果他们杀了王肃,那他们也肯定会回到这里。

“你还敢来这里。”少女心情很不好的说道。

“我没地方去。”易言说道。也许是因为王肃是来杀她们的,所以易言有些心虚,在这少女面前竟是有些弱势的感觉,又也许是他看到少女会法术,易言有些怕。

少女‘哼’了一声,直接去到了屋里,过了一会儿拿了个包袱出来。易言在门外等着,她出来时,问道:“唉,我问下,那个,我王叔,你看到了吗?”

“王肃啊,死了。”少女说道,从易言身边擦身而过,留给他一个后脑,乌黑的头发上还沾着几片叶子。

正要走出门外时,她突然又回过来,去盛了一碗浓粥,说道:“一个人吃这么多,猪啊。”

易言无言以对,他这些是煮了两个人份的。他不想与这少女争执,这里面的米是她们家的,一切都是她们的。

盛完之后,少女说道:“你最好离他那样的人远一些。”说完便出门而去,远远易言看到她一边走一边吃着,大概是饿坏了。她回来显然是因为刚才走的匆忙,现在回来拿东西的。

易言不知道王肃是不真的死了,他不相信,可是又不敢确定,只能在这里等着。

第12章 :罗宵

正当太阳将偏西时,王肃回来了。这让易言那颗越来越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两人又吃了些东西便上路了,易言并没有多问什么,显然王肃的心情很不好。

再次上路,依然是在走山路。

一天之后,在吃东西的时候,易言找了机会问王肃那父女是什么人。王肃说是乱党。

乱党在易言的心中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坏人,并不像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抢夺过路行商的财物,比那些街上混子都要好得多。他不太明白为什么王肃非要杀他们,而且还是专程的去追杀。

乱党与反贼不同,乱党并不崇尚暴力,他们一群想要让国家富强的人。这是易言心中对于他们的印象。

王肃大概是看出了易言的心思,说道:“以后你也要修行的,如果见到这种传播夷人外国思想的人,一定要杀了,绝不能放过。”

“为什么?”

“改朝换代不可怕,就怕改天换地。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改天换地的事。”

易言不太明白什么叫改天换地。

王肃说道:“你不会明白,他们这些如果成功了,我们这些修行人面临的只有死亡,会断了我们的修行之路,会让以后的人再也无法修行。”

“为什么?”易言再次问道。

“以后你修行的话,当你能够从天地虚空之中学到法术时,你就会清晰的感觉到来到海外的那股力量正汹涌而来。而我们的法术,根本就出不了这片大地,自从六年前败于英吉利国后,我们的法术即使是在离大地不远的海面上也难以施展了。他们带来的不光是改朝换代的思想,而是会将让我们这片多姿多彩的天地洗成空白的海水。”

这是易言第一次听到王肃一口气说这么多的话,他能从王肃的话中听出那种忧虑。这或许是所有修行人的忧虑。

易言现在难以体会,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见到这些传播西洋各思学术思想的人便要决绝的杀了。

王肃已经抱着刀靠坐在树下闭上了眼睛,易言借着火光拿出那本《妙门万化寻灵真经》,顺手翻着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世界大同,我们是誓死守护着这片已经浸染了千万年修行之血的大地,追寻着先辈们通往仙灵世界的妙门,还是试着去接纳那自西方汹涌而来的烈焰,或者我们会浴火重生,也许我们会在火焰之中化为灰烬。这都将由你们去做决定,你们每一个修行人,你们的决定,决定着我们后人的命运,决定着祖先的传承。”

易言虽然不能亲身体会到这天地与修行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却感受到这文字之中沉沉忧虑。再看最后一句话:“我修行,我孤独,我的灵魂将融入这片大地,我不后悔。”

易言心中沉甸甸的,他不知道这本书的的作者是谁,只知道最前面出现过作者自称的李某。

火焰在跳动,就像易言的心一样。

燃烧着,是那么的不安。他也觉得,这修行人就像是这一堆木头,正在燃烧着,却终将化为灰烬,也许灰烬之后会出现一片新的大地,但现在的这些终究是灰烬了的。

他睡下,梦中烈火熊熊。

……

……

这片山名为罗宵。

江西省与湖南省边界处有罗宵连绵千余里,罗宵之中又有名山数十座。

六岁时上镇上秀才家的私塾之中学习,十二岁时秀才死后,他去了县中的淳风书院。在书院之中所学也颇杂,山川地理亦有涉猎。

耳中听说鸟鸣虫叫,易言却没有半点清静与愉悦。现在的他汗流满面,全身疲惫,一步步的朝山顶而去。

他的体内拥有灵力,却并没有让他变的身轻如燕。他自己丝毫也感应不到那灵力的存在。

一阵山风突然呼啸而来,风中杂夹阳兴扑向易言的头,将他那从辫子里散出的头发冲起。

易言终于上了山顶,太阳的余晖落在脸上,将他脸上的污渍和汗液照的清清楚楚。那光芒照入他眼眸深处,他眯起了眼。一阵风将他的辫子吹起,也将他身上燥热吹去。

他们已经进入了江西与湖南连界的罗宵山中。

适应了那夕阳光芒之后的易言看到王肃站在不远处,迎着风看着夕阳。

这一刹那,易言为这眼前景象着迷。万里江山,尽在眼底。落日的余晖,照在重重的青山之上,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这景象,是易言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登高望远会是这样的壮观。

看着从近到远的青山,层层叠叠。

近处看像是能潜龙卧虎,远处却像画中影像,一抹一线间,潜雾渺渺。

夕阳照在他那脸上,一块块绿色的斑。那是槐魅被杀洒在他脸上的绿色的液体竟是已经侵入肌肤。

那液体是槐魅一生的精华所在,就如人之血液。只是它的那绿血更加的宝贵,若是被会炼丹的道士得到了,当会炼出一炉好丹来。这些天来,易言没有照过镜子,根本就不知道脸上有几块大大的绿斑。

“我们今天晚上在那里‘罗宵观’中宿一晚,明天再走。”

王肃那平静的声音将易言拉回现实之中,他大多时候都是这般的严肃而平静,像是天塌下都无法他动容。

易言真正感受到他内心情感流露的是在山神庙中那些,和那天晚上在火边说修行人与乱党的事。

是修行让他变得冷漠而孤独了吗?易言有时候会这么想。

王肃只是向易言说了一声后,便朝前方走去。

前方相连的那座山上竟隐约可见一栋宏伟的屋宇,易言心想那一定就是王肃所说的罗宵观。

王肃话少,易言同样话不多。两人一前一后沉默的走着。

突然,王肃停下了脚步,警惕的看着前方。

一头身上有着赫黄斑点色的老虎自转角处走了出来。

王肃并不后退,只是紧紧的盯着那黄色的老虎,易言在他身后并不能看到他的脸,却在这一刹那间发觉得他的背就像是一座山峰一般,能挡住洪水狂风。却又有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易言连退数步,而那老虎则是低趴着身子,像是要跃起扑向王肃。

这时有一道哨声响起,老虎低声咆哮着,却又缓缓的退去。

王肃并不再前进,一会儿后,有一个年轻的道人在上面喊道:“不知哪位道友来我罗宵观,孽畜无知,还请道友不要见怪。”

“真是深山修行的道者,可御猛兽护山。”易言心中想着。

随着那声音的响起,易言看到那高处隐约有人下来,不一会儿已经到了面前不远处,是一个年轻的道士,头发盘起,以一根黑色的带子扎着,身上穿着宽大的黑色道袍。他来到王肃的面前,行了个道礼,眼中精光闪烁,随之说道:“道友好精纯兵煞之气。”

王肃却是抱刀,行了个江湖的礼节,说道:“不过一刀客,胡乱修得一身煞气而已。”

年轻的道士笑了笑,说道:“如果小道猜得没错的话,道友应是寻求突破之法的。”

王肃声音依然是平静的说道:“道长好眼力。”

年轻的道士开朗的笑着,眼睛却看向了易言,眼中竟有几分惊异的味道,转而即逝。而易言却觉得自己像是已经被他柔和的目光看穿了。可是年轻的道士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转身又引他们上罗宵观中去。

上了山之后,易言看到一座座道观依山而建,并不十分的高大,却有着一种与山脉相合相通的感觉,与那些参天大树融为一体,就像那观是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

年轻道士并不引他们走正门,而是行侧门而入,王肃也不以为意。入了观中之后,易言越发的觉得这道观有着一种自然的和谐,处处看上去简单,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建造的极为复杂,不是俗世之中的人所能建的。

王肃同样的抬头看着,年轻的道士看着他们的神情,便介绍道:“这座偏殿是祖师爷手上建的,那主殿才算是真正气象万千。”

“哦,难道那主殿另有来历?”王肃问道。

“那主殿原本是谁所建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派中典籍记录,那主殿是经历过数个门派兴衰的。现在属于我罗宵,千百年后,不知又属于何人。”

年轻的道士这般的话语让易言非常的诧异。按说,无论是谁都会希望自己的门派能够与世长存,虽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说自己的师门。可是年轻的道士却说的这般的自然,像是将万物生长、兴衰变化都看透了。

一路上大多是年轻的道士在说,偶尔遇上一些道士,都是会朝那年轻的道士行礼,并喊一声师兄,而那年轻的道士却并不回礼,也不应,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终于他们到了一处似专门用来待客的地方,王肃叫易言在外面的等,然后便随那道士进去了。

易言虽然很想去听听他们说了什么,但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偷听之类的,也并没有因为王肃叫他在外面等而有什么不舒服的。

坐在那台阶之上,看着夕阳将满天的白云都照的通红,他的心突然就静了下来,仿佛能够听到这万物的生发。远处童子诵道经的声音和灵鹤轻啼的声音,都随着风传进了他的耳里。他突然有一种在这里常住下去,永不回人世间的想法。在这里,没有那些选择与恐惧,怔怔的看着天边的夕阳。

第13章 :蹑空【求收藏,推荐票】

有一个童子走近,看着易言坐那里一动不动,问道:“你坐在这里看什么?”

易言伸手一指,微笑道:“夕阳啊。”

“夕阳有什么好看的。”童子眉清目秀的,说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玩吧,可好玩了。”

易言看到满脸期待的神情,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叔叔在里面,等会出来他会找不到我。”

童子看了看那屋子,说道:“哦,在三师兄房里啊。没关系的,他们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三师兄最唠叨了,一定会要很久才出来的,等他们出来了,我们都回来了。再说了,就算我们没有回来,在这罗宵峰上,师兄只要喊一声,我们就能听到了。”

“还是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易言拒绝道,他也不是很擅长言词,感觉童子也是一番好意,所以是不好意思的表情说出来的,却仍然惹得童子不高兴,只见童子站起身来,说了一声“真胆小”之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去。

夕阳慢慢的落下,那红彤彤的云渐渐的发白,灰暗,最终融入茫茫的天空之中,再也难以看清。

星辰满天之时,王肃与三师兄出来了。易言无法从他们的表情眼神之中看出任何东西来,却见三师兄打量着自己,说道:“我听王道友说你是要去少穆先生那里。”

易言不知道王肃与他都说了什么,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他第一次听到少穆先生这个称呼,但猜测应是指那位林公,于是说道:“那是家父死前为我求得的一个机会。”

“你的事,王道友都与我说过了,我们都觉得你或许不太适合。”那三师兄说完看着易言,易言则是有些惊慌的看向王肃。王肃面无表情,却点了点头,说道:“确实不太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