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大直通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折,没有一点修饰。从生活上讲,熊、梁二先生都走的是佛家的一路。熊十力的衣着像是定做的,样子在僧与俗之间,袜子是白布高筒的,十足的僧式。生活十分简朴,房间除板床、旧被褥、书架和书外,余物不多,吃穿用总在凑合之度。熊十力对外表不甚重视,打扮起来也是超凡脱俗。他平时直立不喜坐,冬不御裘,御裘则病。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时,他总是穿着一条中式布裤,上身光着。见客也是如此,无论来什么客人,年轻的女弟子,学界名人、政界要人,他都这样,毫无局促之态。

    大半因信而诚之人多有率真,过于率真则行事在常人眼中看来有些怪,熊十力也属此怪人之列。比如他好吃鳖喜静,曾应上海复旦大学之聘,提出要求是只接触教授,不接触学生,每饭须备一鳖。不好多上课,在北大时,学生上门问学比去上课还多,被人称为不上课的名教授,弟子亦满天下。他不喜人打扰,30年代初住沙滩银问路西时,常有人无故打扰。他便关上门,门上贴一张大白纸,上写:近来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此门。凡看见此条的人都不禁失笑。

    熊十力不喜交往,人际关系仅在少数朋友和弟子的圈子内。据说对弟子,他要求很严,极少称许,稍有不合意就训斥;对于个别器重的弟子,就更不客气了,他必定是常常训斥,甚至动手打几下。其实,他对任何人都一样。比如居正(字觉生),是革命元老,也是熊十力的朋友,但熊十力对他与学生一样,觉得不对就骂。又如陈明枢,是熊在内学院的同学,也是很好的朋友,后来陈当了广东省『政府』『主席』,这时熊正贫病交困,陈请他去广东,他不去;送钱,他不受,陈实在要送,熊说我每月生活费大洋30元,陈按月寄送,他接受了。

    克服〃率真〃,融入社会,绝不是为了随波逐流不要人格。

    陈衡哲是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而且是蔡元培开风气之先才引进北大的。

    陈衡哲秉『性』刚柔并济,有两件事在北大享有盛名。其一,陈衡哲对自己的入室弟子必进行人格教育。最常说的是:〃你不要怕人恨你,恨是不要紧的,人家了解之后,就不会恨了。但你绝不可让人'看不起',那可能会糟透了!〃其二,陈衡哲不怕汪精卫的压力,支持丈夫与之相抗,任叔永在北平时任管理美国庚子赔款退偿事务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干事长,恪尽职守。但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多次想挪用此笔款项,是以威『逼』任叔永。陈衡哲知道后,对丈夫说:〃我非牝鸡司晨,也不怕人恨。应本责任与道义立场来说话,纽约所存庚款,谁也不许移拿借用,我们宁可让人恨,不可让社会人士看不起。〃

    这种『性』格给她曾经惹出一场风波。日本人进『逼』华北之后,任叔永和她二人就先行转移入四川。任氏名重一时,被聘为四川大学校长,陈衡哲也被聘为教授。但陈氏一向对四川军阀的糜烂生活不满。一次,四川某将军邀请任氏夫『妇』参加家宴,一进客厅就发现妻妾成群,环伺于侧。陈衡哲立时心中反感起来,没想到饭后,将军又请她登榻烧两口玩玩,陈氏顿时心头火起,当即拒绝,转身而去。回家之后,她越想越不对,觉得『妇』女在四川之地位实在太低,于是提笔而成几篇文章,寄给胡适《独立评论》发表。结果在四川军阀中引发轩然大波,立时『逼』得她夫『妇』二人离开川大。

    陈氏的刚强品格让同事们无不佩服,解放后她留在上海,帮助人民『政府』管理教育,成绩很大,至今为人传诵。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十一、保持一颗平常之心

    (北京大学2000级中文系)王磊

    常人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事实上,常人最难拥有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眼看着身边的人住别墅、开汽车,常听别人侃侃而谈高档消费,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志向和信念,我想是没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淡泊的心态的。而在北大,却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为学术而奋斗,让眼花缭『乱』的世界在他们的面前引退了。他们勤恳,他们甘于寂寞,他们以罕见的执着和坚定,使学术的光芒显得灿烂而澄澈。赵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赵园,女,1945年2月生,河南尉氏人。师从王瑶、乐黛云,1981年在北大中文系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大一学者这样评价她:

    赵园常说自己的〃老〃。但是她凌厉的谈锋,时而发出的富有感染力的笑,使你觉得,她所谓的〃老〃,或许更指一种境界。在这个字的庇护下,她可以更加坦然地摒弃浮躁的心态,摒弃虚夸,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她不再易受外界的纷扰,〃老〃使得她游离于〃圈子〃之外,更以平常心来面对学术与人生,她甚至淡漠于别人的评论。〃我清晰地体验着发生在自己这里的衰老过程,觉察到生命由体内的流逝,甚至听到了生命流逝中那些细碎的声音〃。对于一个刚刚五十出头的人来说,〃衰老〃这个词尚显得滑稽,可是这种渐入老境的心态,对于学术上如日中天的学者而言,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它使她得到了摆脱的借口,心灵更加自由,无所羁绊,空前从容。如果你在她的文体当中读到了前所未有的淋漓尽致的品评,读出了删繁就简如隔三秋的表达背后所蕴涵的洗尽铅华之美,那么,你会觉得,〃老〃给赵园带来的可绝不仅仅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或者恰恰是相反也未可知。赵园自己,也时常〃害怕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自得其乐、无不满不平、持论公允稳健〃的蔼然长者。几年前有人在文章中称赵园为〃旧式的女『性』批评家〃,想到自己在所谓新人眼里,已是〃过时人物〃,她不禁失笑,彼时的心境,似乎听到谈论另一个人,漠不关心,不妨随喜一乐。〃老〃来恰然,不乏幽然,总不会持起袖口来干仗。

    赵园又可算得是研究所里最坦然的。她的不加掩饰不留余地的直率,有时候到了让人惊讶的地步。语句的斩截率真与文丛的曲折掩映成了有趣的对照。生活中的赵园,对师,对友,总是任『性』而为,出话无忌。对颇具师道尊严的王瑶先生,她也不一味恭顺,有时甚至不惮顶撞。即使在纪念王瑶先生的文章中,她也不忘指摘他的震怒中所显『露』出的〃旧式〃的〃病态自尊〃。这就是赵园,不隐讳,不造作,在艰涩沉重的文体后面,你倾听的是真实的〃独语〃,不必担心受欺骗。她可能故意遗漏某些片段,但凡她所叙述的,决没有煽情般的夸张,也没有着意编撰的轶事传奇。学者的散文,也不善于吹〃肥皂泡〃,读后,别是一种风味,似与时下的文风不同。无病的呻『吟』,在她是不可饶恕的。

    在纯粹思辨的世界之中,女子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这也许从生理学上得到某种牵强的解释。而学术在研究中的女『性』倾向,却是所有女子者之大忌。而赵园却是例外的处之泰然的一个。她并不刻意追求所谓女『性』风格,但是也决不回避、隐藏她不欣赏的,只是那种故作粗矿的〃假小子〃的习气。然而在赵园的学术世界里,并不缺少思辩。虽然完备的、体系化的训练并不具备,但她在大学时代所积攒下来的哲学养料,却实在使她以后的学术生涯受益无穷。在赵园的著作中,你也许一点儿也嗅不到有〃女『性』标记〃的某些气味。她的文风,犀利、斩截、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顾影自怜;她的论断,精警透辟,往往发人所未发,独具方家慧眼;她的选题视野广阔,自辟蹊径,其深度与广度均令人望而却步。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得以在众多男子所〃盘踞〃的学术天地中卓然不群,独树一帜。

    她写道:〃我在作为对象的形象世界中游走,试图由心灵的创造物去接近创造者的心灵,由这些心灵去亲近整个文学时代;力图凭借历史知识、艺术理论和个人经验(包括审美经验)控录这个艺术世界的深层结构,同时,由这特殊世界去'复原'那个时代的感『性』面貌。〃而事实上,赵园一直在寻求对自己终极能力的挑战……陌生的知识领域,陌生的理论架构,以至于陌生的表述,她尤为一心向往这的,是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惟及将认识理论化的能力。她力图达到〃生命的深〃。

    赵园戏称自己是〃邂逅学术〃的。所谓〃邂逅〃者,不期而遇也,选择了学术,选择了书斋生活,在她是偶然而幸运的。枯寂与清贫,确也是书斋生活必然的伴生物,但她并不打算用安贫乐道、献身学术之类冠皇的话来自慰或是解嘲。她相信她所做的,是任何一个正常社会必有人做的,其价值无须特别论证。多少年来,因为弄学术,她已经习惯了听取满腔同情的半悲悯半慨叹的评语:太清苦了。每逢这时候,她真想仿庄惠之辩反问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以此为乐?〃是的,学术给予她的,是不受纷扰的一份宁静,她在学术中清晰地体验到生命力的扩张与延伸,〃激情迸发时任激情迸发,平静淡薄中写平静淡漠的文字〃,她甚至对上苍的安排心存着深深的感激。自然,书斋生活之中也有不可弥补的缺撼。整日安坐在书房的一隅。沉溺于思考与表达,对于活泼的生命,〃永远地丧失了游戏的态度,永远地丧失了悠悠怡然,以至于迟钝了对四季流转、寒暑交替的感觉〃,竟至于〃一年年地忽略了初春时柳梢那烟似的鹅黄,到瞥见枝头翠『色』欲滴,才照例地悚然一惊〃。书斋是纠缠她的矛盾与『迷』『惑』的所在,她有时竟不可抑制地厌倦,强烈地向往她不曾拥有的生活,在投入与逃避、兴奋与疲备之间游『荡』,既惧怕喧嚣又不耐沉寂,这是她初期常有的状态。她曾不无神往地叹道过〃我哪怕是一个健壮的村姑呢〃,我听得出神往后面的恫怅与苍凉。她觉得自己仿佛是在空旷的天地间独行的旅人,永在途中,注定了漂泊,体味着〃孤独者的甜蜜与惆怅〃。

    人到中年,便很容易为〃宿命〃的意念所缠绕,是的,由事后看来,那些当时短促之间所作的抉择,是决定了人生不可逆转的航向,怎样刻骨铭心地塑造了人的整个灵魂禀『性』,想来是令人惊诧莫名的。1964年、1978年两次鬼使神差跌跌撞撞地踏入北大,在赵园看来,正是这样的宿命,无从诠解。如果说她是在躁动。浪漫,而不无忧伤困『惑』的革命激情中度过了好几个难以忘怀的〃前文革时代〃,那么当1978年重回燕园,在而立之年又漫步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的时候,她的心境却带上了某种苍凉的紧迫的意味。对赵园而言,北大更犹如乡土,它不是那种可以无所牵系地走出世界,它在记忆的深处潜伏着,偶一提起,便会兀自怦然心动,在北大90周年纪念文集《精神的魁力》中,她写了《属于我的北大》。北大在她心目中,是三四挚友的神奇而持久的遇合,是王瑶先生充满睿智与才情的暖而大的客厅,是师友间的纵情谈笑,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也许正是由于离开了燕园,她才能以更超然的眼光来瞩望它、思念它、品味它……内心里聆听乡土的声音。

    这就是北大的一员,在她的身上,散发着北大的气息……一种幽幽的清香能润时间的长河,能育岁月的花草,能结芬芳的天下桃李,平淡却又平凡。淡然中透着对人生的追求和执着,平平实实的生活体现着做人的真谛。平和的心态中蕴育着高远之志,清晰、坚定,没有华丽的『色』彩和修饰,也没有浮华的声音与场面,有的只是坚定的心和明确的态度。这也许就是北大所蕴育出来的人物的特别之处吧。

    赵园,这位北大的、杰出女学者以其独具特『色』的笔触赢得了一片天空。而这一切,是源于她的明志,在去尽浮躁,洗却铅华之后,能够保持真我之志,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术和人,心静如镜,寻找着自己的志向和心灵家园。她的真风流出自真内涵。这也正是北大人的独具魅力之处。

    有志者,事竟成。足可以见〃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了,只有明确了你的志向,你才可能选择你的道路,而后开始你人生的旅途。如果一个人无〃志〃,就像航海没有航灯一样,最终只能在大海中『摸』索,甚至会被海浪湮没。人要立志,更要明志。我们北大的先人们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这是我们做人人的时候应该借鉴的。不但立志、明志,而且还决不〃失志〃。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十二、做人,首先要淡泊明志

    (北京大学99级生命科学学院)陈礼

    马寅初先生便是这种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不〃失志〃的典型。50年代毕业于北大生物系的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居乃琥曾回忆说:

    后来,我逐渐了解到,马老早年留学回国,就拒绝种种升官发财的机会,到北大执教。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不断发表文章、演讲,揭『露』帝国主义,抨击〃四大家族〃并针砭时弊,成为争取〃和平民主〃运动中〃唯马首是瞻〃的〃民主斗士〃。马老从1955年起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控制我国人口的正确主张,并于1957年发表了《新人口论》,但却遭到错误的批判,马老坚持真理,不向权势屈服,毅然于1960年1月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还有这样一件事情,更可看出马老的〃志〃有多坚。马寅初先生早在1914年~1927年就在北大任教,1919年被选为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6月1日,69岁的马寅初先生从浙江来到北京,出任解放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当天,北大师生在民主广场上举行欢迎马老就职的集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介绍说:〃马老嫉恶如仇,绝不讲情面。马老的治学精神和正派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行动表明,他是一贯坚持和发扬北大的民主传统与作风。30年后的1981年在马老重新得到肯定的时候,人们看到为坚持真理,马老竟付出了20年的代价。

    早在解放初期,马寅初就十分重视对国家经济综合平衡的研究。他以人大代表身份到江浙一带视察,科学生产力发展的缓慢与人口激增千万的尖锐矛盾使马寅初感到不安。他得出结论:我国目前有一个新的矛盾,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以矛盾,必须从人口问题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着想。在当时,这真可谓是〃天下第一人〃了,因为那个年代还在强调〃人多力量大〃。

    直至1957年4月初,马寅初谈了人口问题。接着又在北大发表了人口问题的演讲。6月,马寅初将这次报告稿加工整理成为一篇《新人口论》,选写成书面发言稿,作为一项提案,提交给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而后又在7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马寅初呼吁:〃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会棘手,愈难解决。〃很可惜,这一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马寅初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出发,在他费尽心血的《新人口论》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人口的问题的实质、表现形式和解决办法,并且指出:

    〃如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以3%来推算,10年以后人口将达8亿多,15年后奖达9亿8千万,50年将增加到26亿。〃〃过多的人口,就拖住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

    接着,他针对中国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三条根本途径:积极发展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并且,马寅初在控制人口问题上提出了定期普查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以及提倡晚恋晚婚晚育、避孕等具体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和远见卓识很快被当成毒草遭到批判。结果是,错批一个人,多增3亿人。

    1957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题为《不许左派利用人口问题进行政治阴谋》的署名文章,文章责难马寅初:〃他们谈的并不是人口问题,并不是什么节育问题,并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现实的阶级斗争问题,严重的政治斗争问题。〃

    康生在北大的一次报告中当着马寅初的面说:〃听说你们北大出了个《新人口论》,作者也姓马。这是哪家的马啊?是马克思的马吗?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是马尔萨斯的马!〃

    马寅初遭到口诛笔伐。北大校刊和学报接连发表了18篇批评马寅初的文章。《光明日报》开辟专栏,大肆批评马寅初。《文汇报》、《北京日报》、《新建设》、《经济研究》等全国『性』报刊,陆续发表了近60篇批马文章。憨直忠厚的马寅初仍抱着科学态度保持着平静的心态,矢志不谕。阅读批判他的文章,写大字报进行辩论。他表示,在人口的问题上,〃不管怎样的艰难险阻,决不后退半步。〃有人称我是马尔萨斯主义者,我则称他们为教条主义者,反列宁主义者。就是这样,马寅初为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不但没有屈服,而且更加不断向前。

    1959年12月,马寅初在《重申我的请求》一文中说:

    我接受《光明日报》开辟一个战场的挑战书。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暴力屈服、批判者们投降。他没有投降,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相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

    马寅初还在一次批判他的会上表示:〃说我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凭良心说我至今还弄不通。批判我见物不见人,我更搞不通。我的人口论,既重视客观规律,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只见物不见人。坚持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痛苦。〃于是,对马寅初的批判便再次加码。

    由于马寅初《重申我的请求》落入康生手中。康生对当时的北大领导人说:〃马寅初最近很猖狂,给《新建设》写了《重申我的请求》,猖狂进攻,他的问题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借学术为名,搞左派进攻,对他进行彻底揭发批判,大字报一直贴到马寅初门上去。我们不发动,如群众有人贴他是左派也可以,他的校长是不能做了。〃

    在康生的煽动下,从1959年底到1960年1月中旬,北大掀起了全校规模的批判马寅初高『潮』,几千张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了校园,甚至马寅初在校的住宅燕南园63号也贴满了大字报。全校『性』的批判大会召开了3次,还精心组织了一次有200多人参加的面对面批判会。从此,马寅初从一位正直进步的民主战士,变成了中国的马尔萨斯。

    1960年3月,马寅初被迫辞去校长职务。他说:〃在北大政治上我是不能领导,可是在学术上我是可以领导的吧!我的人口理论是纯粹的学术问题,可是有人硬要把它扯成政治问题,我当然不服。〃

    他还说:〃我是根据『毛』『主席』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指示,大胆地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的。我勇于更正错误,坚持真理,而且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

    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北大人,他体现的正是一种纯粹的北大精神。明确志向,为理想而斗争,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做人应该有如此的品格。

    

话题三:把你的合作网络化 一、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朱光潜曾举过闻一多的例子。而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来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则走过弯路,受过挫折。闻一多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即来北京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干工作。但是,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

    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我挂着一而豹皮的大鼓,

    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

    ……

    我战着风涛,

    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

    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之聘,来校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的思想感情十分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竟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

    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做〃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