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经解说 六篇-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善男子,如来佛眼、不比常人眼力,受种种限制,常迷失于尘网颠倒之中,且能见之处、能视之事,皆极有限。
他的佛眼,能尽见无量世间与出世间的法,没有任何事物,能在他慧眼的观察下作任何的隐遁。
这种善观一切实相的能力,就是天眼无碍智力了。
什么是漏尽智力呢?
善男子,凡夫于世间的一切做作,皆出于私欲与自我的满足。虽然在自我私欲满足之余,有时能利及他人,但是,这些利行,毕竟是自我私欲满足的副产品而已。
一切对人或物的爱著行为,就算这些行为包含了极大的自我牺牲,表面上很伟大无私,其实,背后都隐隐存在著自我私欲的满足。
为自己爱著的人或事物作牺牲的众生,能从这些牺牲中,得到私下的极大满足,否则,他便不会作如是的牺牲了。
因此,凡夫在世间所作的所谓善业,在睿智的分析下,实或多或少出自私心,难得全然无垢,因此,皆是有漏的善业。虽然这些私心,有高下显隐之别,有些能为自己和他人觉察到,而有些却是自己和他人也全然不觉的。
若是自我的满足,损及他人,那么,便是全然不净、能起苦报的恶业了。
善男子,只有佛陀能真正地无所为而为,把最隐晦的私心私欲也彻底清除。一切做作,皆是至善、清净无污、全然无漏。
就是这缘故,如来止息了最细微的烦恼,处于清净无污、全然无漏之境,得到真正的解脱。从无漏之中所得的一切清净解脱、智慧与大能,就是知漏尽智力了。
(三)四无所畏
善男子,如来对一切众生,皆视作平等,无分贤愚高下,不起差别地对待,恒以教化度脱为己任,绝不避艰辛,却以救世为乐。
在救世的事业里,他于—切困难险阻,全无惧意。
于开演解脱法时,没有任何外道邪说,能把他难倒。因此,他在应化弘法时,便时刻信心十足,无所畏惧了。
他在四方面,有完全的自信。
这就是所谓四无所畏了。
善男子,四无所畏,就是(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什么是—切智无所畏呢?
善男子,如来对一切的事物,不论是世间的生灭法,或者出世间的解脱法,都清楚明白,知道怎样才能驾御统制生灭法,也知道怎样才能常住于出世间的解脱法中。
这些甚深微妙的法,如来皆能方便演说,令众生知晓,不因其义深奥而惮烦畏惧,不愿开演。
这种自信,就是一切智无所畏了。
什么是漏尽无所畏呢?
善男子,漏尽就是污染和烦恼全皆止息、永不复生的意思。
如来于过往无数劫的修行里,把一切束缚他的烦恼私欲,一一灭除,令不复存。因此,他应世的时候,在行住坐卧、一切做作之中,皆是清净无污,不起业种。
他的举手投足,皆是尽善尽美,堪作一切天人的典范,绝没有可给人非议之处。就是在有漏的世界里,也处处显现他无漏的存在,绝不害怕在恶世之中,会复起有漏之种,因而畏惧应世度众,只欲长住于涅槃无生灭之中。
这种自信,就是漏尽无所畏了。
什么是说障道无所畏呢?
善男子,如来是一切天人的导师,能点化—一切愚痴的众生,使走向解脱之道。
不论他们的道行深浅、已修未修、已证未证,如来皆能适当有效地指出当时障碍他们获得解脱的因由、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迅速除去障碍,疾成无上道。
他能正确地指出众生生活及修行方法的利弊得失,不怕质询问难,更不怕人非议取笑,却只会不畏辛劳,诲人不倦。
这种自信,就是说障道无所畏了。
什么是说尽苦道无所畏呢?
善男子,世间凡夫、生活颠倒,乐时不知什么导致乐的生起,苦时也不知什么导致苦的生起。因此,他们镇日患得患失,深觉—切难于捉摸、难于控制。
因此,他们感到胆怯无助,欲求离苦之道,不愿再受无常的苦乐烦恼,却要住在自主与解脱之中。
如来怜悯众生,因而善为开演解脱之法,使他们能成自己命运的舵手,不再如浮萍一样,只能随波逐流,不能自主自己的际遇。
如来说尽苦之道,能适合各众生的根器,不怕外道毁谤攻击,也不畏众生愚痴难度,却随缘点化,乐把解脱法门,因材施教。
这种自信,就是说尽苦道无所畏了。
(四)十八不共法
善男子,如来复有十八种稀有殊胜的能力,不与凡夫共有。修行未圆满的菩萨、或许有少分,但于圆满处,决不能与如来比拟。这就是十八不共法了。
什么是十八不共法呢?
善男子,第一不共法是身无失。
如来出现于世,是为了救度众生。但是,由于众生的处境不同,若以同一的身份接触他们,恐怕并非所有众生都能乐于接受。若是因个别背景的关系而没法接受如来以某种身所说的法,那就真是可惜了。
以此之故,如来除了自身身业清净外,更要现种种不同的身,或男身、女身、王者身、将帅身、外道身……,一一合乎个别众生的喜爱,始为说合乎他们根器的法,令得解脱之道。
如来身业清净,复能现如是无量多身,无有过失,便是身无失了。
善男子,第二不共法是口无失。
如来口业清净,说法时能一一适应众生的智力根器。虽说—偈,但有无穷智慧哲理,智者有智者的觉悟,愚者也有愚者的觉悟。不论理解程度的深浅,众生皆有所得著。
因此,如来说法,永不空过。聆听教诲者,皆种下解脱之因,必有成道之日。
如来口业清净,复能如是说法无失无误,便是口无失了。
善男子,第三不共法,是意无失。
如来善观一切宇宙众生之因缘根器、志向秉性,更能契机度化。举心动念,皆恰当无误,无偏无倚,清净无污。
如来能如是思惟作意,不起有漏之种,便是意无失了。
善男子,第四不共法是无不定心。
凡夫心力散漫,难起心识的神力。但是如来久经严格极致的心智锻炼,现在已能随意使用心识的一切不可思议功能了。
因此,在一切的时空里,无论他以何种形态出现,他仍能保持心力的极度集中,能随时成就一切凡夫叹为稀有的神迹。
如来能如是恒处于极深定中,便是无不定心了。
善男子,第五不共法是无异想心。
众生愚痴无智,在法界之内,恒起你我种种差别,不解法性平等之义,因此,常作系缚自身之业,执著虚妄,恒处烦恼之中。
如来亲证万法同体之真义,于一切众生、一切法,不起差异之想,恒视作平等,故不起虚妄执著,没有烦恼。
如来于一切能如是不起差异之想,便是无异想心了。
善男子,第六不共法,是无不知已舍。
如来神力,已至极高无上,于救世度众的事业,能根据众生的根器、因缘、业力知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何事应舍、何事不应舍,对一切法都能完全明白掌握,没有遗漏。他于一切法未能掌握前不会放弃,掌握后又不会执著不舍。
如来能如是先知一切法,始舍一切法,便是无不知已舍了。
善男子,第七不共法是欲无减。
如来发心修道之时,有度己度人、自觉觉他的宏愿。
此宏愿在如来成道、住于涅槃解脱之时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
他这种高贵的救世欲望,在成佛之时,有增无减。
如来能如是持续救世之欲,不因自我解脱而舍弃众生,便是欲无减了。
善男子,第八不共法是念无减。
如来于—切法,不论高下难易、过去现在未来,皆能使常住于心,永不忘失;于—切活动,又能时刻清楚明白,保持了了分明,绝不散乱。
如来能如是忆念—切法,永不忘失;于—切活动,又能时刻了了分明,便是念无减了。
善男子,第九不共法是精进无减。
如来成佛后,虽得自我解脱,对众生的慈悲,更有增无减,不忘救护。因此,救世的工作,比从前更加精进。
如来能如是不断勤奋度世,便是精进无减了。
善男子,第十不共法是慧无减。
如来历世修行所得的智慧,常存不灭,能用以勘破痴迷,见万法之实相;更能凭慧力以心转万物,善用无量神变之力。
如来能如是使慧力有增无已,便是慧无减了。
善男子,第十一不共法是解脱无减。
如来自成道以来,所得的解脱自在,是永久常住,永无变易,绝不稍为减少的。因此,不论他处于什么时空,以什么形态出现,他总是住于最高的解脱之中。
如来能如是恒久住于解脱,便是解脱无减了。
善男子,第十二不共法是解脱之见无减。
如来对于一切导致解脱之法,悉皆通达,更知哪些众生堪度,哪些众生尚未可度。到要度脱众生的时候,又知道用哪些方法,能得最佳的成果。
如来善知解脱之法,善用解脱之法,善度能得解
脱的众生,如是力量不减,便是解脱知见无减了。
善男子,第十三不共法是身随智慧行。
如来的一切行止,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能作众生的典范,开示去恶行善、除束缚、增解脱的正确生活之道。
他的行为就是智慧本身。
如来能如是使行为与智慧合一,便是身随智慧行了。
善男子,第十四不共法是口随智慧行。
如来的一切话语,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远离颠倒虚妄。所说一切,皆能发人深省,令听者乐闻,得解脱之道。
他的话语,就是智慧本身。
如来能如是使话语与智慧合一,便是口随智慧行了。
善男子,第十五不共法是意随智慧行。
如来的一切心意活动,皆是睿智,从真实智慧而生,永无错谬,不起有漏之种,恒常清净无垢。
他的心意活动就是智慧本身。
如来能如是使心意活动与智慧合—,便是意随智慧行了。
善男子,第十六不共法是知过去事无碍。
善男子,第十七不共法是知现在事无碍。
善男子,第十八不共法是知未来事无碍。
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的事,如来也能知悉无碍、了若指掌呢?
善男子,不受世间生灭法所束缚的如来,是不受世间时空所限制的。
过去、现在、未来,皆从世间的生灭变异而生。住于无生灭法身里的如来,不但与一切心物混成一体,更超越—了生灭法所独有的时空观念,把时间也融合为一了。
就是这缘故,如来能出现于不同的时空里,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事,——知悉。
善男子,如来十八不共法,不可思议,难测难量。
只有进入了圣地的菩萨,才能明白它的真义。
但是,如来却恒以此十八不共法,为众生谋福,伺机点化众生,令得智慧、大能与解脱。
(五)佛陀的三身
善男子,佛陀能住于三身之中,以此三身处于不同之境界,起不同的妙用。
是哪三身呢?
善男子,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了。
法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佛陀住于大涅槃时,与万法合—,与真如同体,契入—切:宇宙原理之内,与—切生灭的力量并行。
这时,他本身就是万法、真如、本体,一切宇宙的原理、一切生灭的力量。
他以—身能处于万法之中,因此,这圆融并包之身,就叫做法身了。
善男子,一切恒河沙数佛陀,皆以此同—法身,为最后的归依处。
报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不同的佛陀,成道的时间不同,修行度世的经历有异,与众生的因缘亦复有极大之差别。因此,在法身之外,于生灭法中,他们便凭过往的经历与志趣,现一独特之身,与他佛有别,能供自己受用,也能给众生识别于相对世间之中。
佛陀能以此身,承受从前一切的阅历与功德,与过去世相续无间,仍成—独特的个体,游戏神通于宇内,而无湮灭消散之虞。
善男子,这个与过往—脉相通、承继从前生命遗产总报之身,就是报身了。虽同是觉者,亦存差异于其中。
化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佛陀不受生死轮转所缚。—切做作,不起有漏桎梏的业力。因此,能现身于一切处自由做作,作后亦复自由来去。
他能以神力,化种种身现于—处或多处;又能以此种种身,从—处或多处灭。
他能现佛、菩萨身,亦能现天、人、阿修罗,以至地狱、饿鬼、畜生之身。
他能现有情众生之身,也能现无情众生之身,以至木石铜铁。
佛陀现如是无量繁多之身,只是为了点化救度众生,使他们能够以境调心、渐登解脱之阶梯。
善男子,这些权宜变化之身,就是化身了。
(六)佛陀的三不能
善男子,诸佛世尊虽成正觉,得—切种智,自在解脱,能作无量不可思议神变,但仍有三事不能随意成就。
是哪三件事呢?
善男子,就是不能灭定业、不能化导无缘和不能尽度众生界了。
什么是不能灭定业呢?
善男子,菩萨虽成正觉,证得佛位,但若成道前有定业未结果报,则仍须亲身领受,始能对一切无所亏欠,住于彻底的清净解脱之中。
自身定业也不能即灭,令不能生报,那么,就更不能为众生灭除个别定业之果了。此是佛陀之一不能。
什么是不能化导无缘呢?
善男子,众生若种性愚痴下劣,颠倒执迷过甚,或时机根器尚未成熟,难以接受佛陀的教化,那么,佛陀纵是慈悲,亦无法强度无缘,逼使他们接受佛力的救度。只有待因缘成熟时,始能再行点化了。此是佛陀之二不能。
什么是不能尽度众生界呢?
善男子,佛陀度众,虽是永无休止,能度众无量,但亦难—身亲度—切众生。因佛陀与众生皆是无量,只能各度与其有缘之众。若是因缘际会不合,便终难得灭度了。此是佛陀之三不能。
善男子,由是观之,定业不可逃避,虽得正觉,亦复如是;一切随缘,虽大能如佛陀,亦不能度无缘之众;诸佛平等,各度有缘,并无高下之别,众生毋生尊卑之意。
第十三章 涅槃解脱的状态
(一)自由自主、随心所欲的大涅槃
善男子,证得大涅槃的圣者,已经远离一切系缚、—切执著,妙存于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之中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善男子,生、老、病、死、破、坏皆是世间有漏、污染、相对、不平等、迁流不居、不真实的法。
圣者已超越这些名相所附带的桎梏,因此,这些名相,再不能加诸他的身上了。
大涅槃的境界,是没有任何世间所见的污染不净。因此,若用任何世间语去描述它,便会把它的超越性破坏,使它堕入尘网的知见里,不能反映它的真实。
虽然,要了解大涅槃的实相,是要亲身体验才行,不能解说,但是,凭以下的描述,可略勾起它的轮廓,使对大涅槃的状况充满好奇、不略知—二:就不肯修行的众生,得到某一程度的满足,以免因圣境的不可解说,而成碍道的绊脚石。
善男子,证得大涅槃的圣者,是清净无垢、安静和悦的,能与万物并行无悖,安然稳住于一切时空之中,再没有任何的怖畏与忧愁。
他并不如学识肤浅的人所说,好比灯熄灭了一样,熄灭了便永久不再存在。
刚好相反,他比从前,更具可资运用的生命力,虽然他现在的生存形态,与世间六道众生完全不同。
现在,他已经不受任何污染,不受任何约束禁制,他已超越了任何生命体形相心识上的系缚,能起无量无边的神变,游戏神通于宇宙之中。
住于大涅槃的圣者,体相与功能、智慧与解脱,皆甚深微妙,凡愚难知难量。
他于一切处、—切时、一切神变、一切应化之中,皆心静无波,寂静自得,深住一切平等三昧,无分你我,与万法融成一体。就是身于六道,仍然不减涅槃之解脱。
他已渡过了烦恼苦海,灭尽了一切爱欲纠缠,远离厂—切贪嗔痴的系缚,因此,能舍一切世间凡愚所不能舍,对世间的—切,确实能视如空虚幻化,绝不起执著。
他已经祛除了一切骄慢与愚痴,于—切时,皆生活在至高的真知净智之中,举手投足,也与宇宙的解脱原理契合。
他是—切的究竟,在法界之中,再没有比他更高的生命了。
他是唯一能超越淩驾一切其他法者。
善男子,这样的—位圣者,已开拓了完全的佛性,得到了究竟的心性发展,是唯—常住不变之法。
他善解生死烦恼的因由,善说微妙解脱之方,使六道凡愚,能离苦得乐。就是这缘故,他堪作一切众生的导师和救护。
善男子,住于大涅槃的圣者,能示现种种身,于十方世界之中,以种种神通方便,为众生随机说法,无分贵贱上下、钝根利根、持戒毁戒。
善男子,于—切法中,唯涅槃之功德,无量无边,永无变易。
(二)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善男子,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道理,是为了引导众生远离愚痴颠倒的思想和行为而说的,目的是除去他们对世间烦恼的执著。
但是,钝根的众生,不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作为去除烦恼、放下愁哀的工具,却执著它们的本身,陷落一切皆虚无、无希望和无意义的邪见。
他们不能从这些原理之中,悟出创造与解脱之道。
他们不知道:无常的原理,使一切现象皆能有所更变改进,使自己能从一切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知苦是开拓佛性、踏上灭苦解脱的第—步。
他们不知道:空的原理,使万物的建立与转化变得可能,使新的世界能够出现。
他们不知道:无我的原理,使生命力能得到不断的新生,可从你我执著的烦恼中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不净的原理,能揭示他们生活的污染,令他们明白净化身心的重要性。
善男子,他们看不到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建设性,看不到它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创造力,对它们的真义,简直一无所知。
因此,他们对一切都不感到兴趣,虽不作恶,也不行善,滞留于毫无进取、被动无助的境地里,不但不能利他,更不能利己,这样便令烦恼断绝无期了。
善男子,若有众生把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视作消极怠惰、放任不求上进的借口,那么,他们只是邪魔的门徒,绝不是趣向解脱的佛弟子。
为什么有些众生会堕下这样的邪见呢?
善男子,这样是因为他们领悟力和洞悉力下劣,意志消沉,慧根未种的缘故。
因此,他们只知世间法表面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却不知道在他们背后,有出世事的常、乐、我、净。
以此之故,他们与世间一切,都感到无可奈何,不但不能从佛法里得到解脱,反而因自己错误的见解,放弃了作功德、得解脱的机会,更以自己颠倒的行为,令其他众生,误解佛法的真义,成为佛门的异端邪种、千古罪人。
那么,什么是常,乐、我、净呢?
善男子,无常的,是世间诸法的生住异灭,众生的生死轮转不息。
常的,却是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清净常住、不起变易的真如本体。
世间法的无常,令众生不须永恒地处于任何—境,却能凭自己的意志,勤奋修行、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境界,直到解脱的颠峰,住于法性真如、涅槃之内,解脱无减,永不变易。
善男子,苦的,是一切导致苦恼的见解和业、一切与修行解脱相悖的论说和行为。
乐的,就是放下这些妄执,净化身心,证入涅槃解脱的状态。
在世间里,除了世间法的真苦假乐之外,并存出世间的涅槃解脱,从放下妄执而生,使众生在生死无常之中,能得真乐。
善男子,空的,是一切不能独存,必要赖因缘和合才生的法。
在这些因缘生法中,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
因此,空与无我,是一切世间法的特性。
但是,证入大涅槃的圣者,超越了因缘果报的制约,能任意造物,造因造缘,恒处于主动的现行中。
他与凡夫相比,便拥有极高的自制与主宰环境的力量。不比众生,心b随物转,没有自主。这时候,他已住在超越生灭与缘生的自性之中。
以此缘故,解脱者能经验到一个超越了世间相对我的真我,亦即是佛心的觉性。
善男子,不净的,是世间生灭之法,导致苦恼之法。
净的,是宇宙解脱的原理,是涅槃中出现的—切法。
善男子,常、乐、我、净,是真、是实、是常、是主,永不变易,也就是诸佛如来住于涅槃的四种德性。
—切行者,须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以断愚痴执著,也要知常、乐、我、净以作精进修行的目标。
(三)涅槃不可说
善男子,说涅槃是常、乐、我、净,是为除凡夫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所起的恐怖,对治施设。若执涅槃实有法如世间义常、乐、我、净者,则损是涅槃法,堕外道邪见,实未解涅槃真义。
是故行者不应于涅槃执常、乐、我、净如世间语者,应知涅槃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为世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