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复旦进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和过去两年的经济状况最有关的内容,然后,借助于图解等方式再把这些内容组织为一个简洁的逻辑结构。
(3)列出提纲
组织设想后,要列出一个清楚的提纲。一个好的提纲是将你的回答优化为一篇简短的文章,并能保证你不离题。
序言段必须介绍主题,并适当说明你的思想。主体段,要指出回答问题的几个要点,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结构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尾声段要概述你的论点并给出必要的结论。
列提纲是为回答问题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仅仅罗列知识点还远远不够,必须将你的解答组织成一篇完整的小文章。
3。组织答案
仅仅在头脑里将答案思考清楚是不够的,还要把答案清晰地用文字表述出来。书写答案时,要注意如下的几个原则。
(1)开门见山,直指主题
序言段要直接指出,你将要说明的问题以及你的明确论点。
你可以这样组织上一题的答案:序言段概述均衡理
论与非均衡理论,并联系当前的a、r、c、d、e五种经济现象简单比较两者;主体段,联系五种经济现象对两种理论进行具体地分析;收尾段用一句话概括,指出哪一种理论对过去两年的国民经济状况更有实际的价值。
直接触及主题可以使你的答题主旨一目了然。
(2)结构『性』阐释要点
主体段中,每一自然段仅抓住一个要点加以阐释。此要点须在此段的主句中出现,其它句只是用来辅助阐释这个要点,不要交叉论述各个要点,简洁明了是第一位的。
(3)使用术语
一定要学会使用术语,即便题目要求你〃用自己的语言〃也不要将答案个人语言化。你的答案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而交流的工具只能是术语。
(4)用题干中的词旬概括论点
收尾段中,使用题干中的词句将保证你再一次检验是否离题,并可强化答案的说服力。
二、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考试的题型虽然繁多,但不外乎以下几咱题型,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会使你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以下是几种类型的解题方法:1。简答题(1)简明扼要回答
一定要简明扼要地回答简答题。在一定的程度上,简答题可以说是问答题的简化,但要压缩例子和论据的字数。
(2)防止两个倾向
解答简答题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过于简略而显得不够完整;二是?嗦。不够完整是因为缺乏内在逻辑,需要进行技能训练;优秀的解题者也会出现?嗦,主要是害怕漏掉必要的知识点。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对知识的正确掌握。
2。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的困难,往往是由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不够牢固,或者选择题的答案设计不够精细。面对那些似是而非的选择答案,解题者如何去把握选择题固有的概率呢?例如:四项选择题中,每一个选择答案都有1/4的概率正确,那么,如何去把握这1/4也就是说,如何将这1/4的固有概率提高到1/3、1/2……呢?
不考虑解题者和出题者,一道四项选择题的每一个答案确实都有着1/4的正确率。但是,出题者的水平绝非完美,面对似是而非的答案,解题者也绝非只能碰运气。你只要能够冷静地运用一些最基本的解题原则,就能够将这1/4的概率提高到1/3、1/2……下面具体来看
这些原则。
(1)排除明显不正确的答案
任何一个出题者也绝非完美,解题者要有足够的信心排除那些明显不正确的答案。利用相关知识合理猜测解答选择题时,尤其要学会合理猜测。当你面对一个模糊的答案时,要相信自己,能争取的概率绝非只是1/4,除非你一无所知。你只要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猜测,就能正确表现出自己的解题水平。杜绝那种孤注一掷的概率猜测,你必然能够有超过1/4的机会。
(2)整体地看问题
你可能会反复地看题干,再看答案,但这里要说的是,要有意识地在题干和答案、答案和答案间的联系中寻找解题的蛛丝马迹。最忌讳的是孤立地看一个答案,因为某个选择答案可能正确,但却不是题干所要求的,这是选择题设计中的一个最常见的陷讲。
(3)注意相同答案
单项选择题中,相同答案必然都错;即使在多项选择题中,相同答案也会提供给你一些非常的信息。
(4)注意对立答案
通常情况下,两个答案相反,其一对,另一则错。出题者比较喜欢这样设计答案,不过刁钻的出题者也许会引诱你注重从对立答案中寻找,其实,这两个答案都和题干不相干。但无论如何,对立答案都能给你提供强有力的信息。
3。判断题
判断题有一个命题的困难:一个概念在一个环境中正确,但独立出来却未必正确,解答判断题的关键也在这里。通常情况下,解答判断题要掌握如下几个原则。
(1)注意绝对概念
出题者总喜欢在判断题中设计绝对概念的陷断。一般而言,判断题的概念如果出现〃总是〃、〃决不〃等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时,这个概念往往要错。但在抽象的概念或自然科学中,常有一些绝对化的概念,可见下两例:
a: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总是形成水分子。
b:两个独立的事件,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其单独发生的概率不相等。
解题者要注意的是,注意到绝对概念之后,不要就简单地判断绝对概念不正确。
(2)注意相对概念
判断题中出现〃通常〃、〃部分〃、〃正常〃、〃几乎〃等相对概念副词时,这个命题一般是正确的。比较下面两个命题:
a多数人很善良。
b多数人通常很善良。
命题b较命a正确『性』要高,因为加上一个〃通常〃就留出了很多的余地。
不过,解题者也要注意相对概念陷讲,即出题者可能给你一个正确的绝对概念,但在这个概念中加上相对概念副词,这时,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3)不要想当然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成见,但不都是正确的成见。解题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平时简单化的成见带到答题中去。请看下例:
标准化智商测试中,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的分数较低。
此判断题的命题虽是一个绝对化的事实『性』命题,但它符合一般人的成见、所以很多解题者常判断它〃对〃。
可以将解答判断题的成见叫做想当然陷阶。然而,这种陷饼往往不是出题者设定,而是缘于解题者。所以,在解答判断题时,一定要让自己提根弦,不要想当然。
(4)只需找到一点错误
判断题常含有多个概念,其中一个概念错,即可判断为〃错〃。例如:
动物和植物细胞内都有大『液』泡,但植物细胞的外部还有一层纤维素,动物细胞却没有。
此问题中有四个概念:动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大『液』泡在细胞内;植物细胞外部有纤维素;动物细胞外部没有纤维素。这四个概念,只要一个不正确,这道题就可判断为〃错〃。
(5)不要全概率判断
判断题检验『性』很低,因为每一道题都有高达1/2的正确率。解题者一旦遇到自己难以解答的判断题,便常暗自决断说〃即便随便判断一下,我仍有一半的概率正确〃,简单地下个结论。这种全概率判断是错误的。
4。配对题
在配对题中,问题独立分一栏,答案又分一栏,要求解题者给两栏配对。如何配对是解答配对题的关键,可以采取下列原则解答配对题。
(1)先解决有把握的
配对题一般是一一配对,解决一对有把握的,就减少一个项目,提高合理猜测命中率。
例题: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可比拟为一辆马车,请按照此比拟将左右两栏配对。
马本我
车超我
车夫自我
你可能记得,曾有人鲜明地阐释过:〃本我〃是一匹架骛不驯的奔马。这就解决一个配对,你面对的就是1/2的概率,而不再是1/3的概率。解决一个有把握的配对,工作记忆量就可以减少一些,头脑也就更清醒一些,在解答有许多对的配对的概率题时,这一点尤为重要。(2)认真阅读栏目说明
配对题可以…一配对,也可以一对多或多对一。解题者常常百般费力,勉强一一配对之后,突然发现,原来可以一对多或多对一。要杜绝这种情况,就需要严格自己的解题习惯,即首先认真阅读栏目说明。如下题就显然不是一对一配对。
请说明下面的现象是化学现象、物理现象或物理化学现象?
a:非氧化铁的表面有金属光泽。
b:铁置于硝酸中,有氢气生成。
c:硫磺加热,可变成黄『色』溶『液』。
d:硫酸铜溶于水,可变成蓝『色』溶『液』。
e:铜和锡一起熔化,可变成青铜合金
5。填空题
填空题的特点是,在一个强限定『性』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某知识点。
(1)扼要回答
尽量将你的回答压缩到填空题的空格范围内,不要作冗长的回答,可看下例:
托玛斯·哈代的作品最善于表现一个主题是其最常见的主题。
答案1:命运
答案2:用最熟练的手法将命运溶进17世纪英国的主题中
确切地讲答案1和2都正确,但具体到此填空题,答案1直接、清楚、简短,无疑更合适。
(2)紧扣题意
解答填空题时,一定要注意空格前后的要求环境。
如下题:
填空题的主要考试目的是。(答案:测试记忆)
解答此题,必须得注意到问的是〃主要考试目的〃,否则你可能会一连串写下诸多答案。
向复旦进军 9。培养创新能力
世界的各种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壮大起来的。人类社会也正是因为不断的发展才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我、超越了历史,得以生存并拥有了今天这么发达的文明社会。
勇于探索求实
〃有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复旦人不相信教条,不盲从权威,不随风摇摆。一个学生在接受某一项研究任务时曾说过:'我们接受课题,但不接受指定的观点,也就是不接受指定的结论'。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复旦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们对待研究工作的负责态度。课题,可以接受,也应该接受。至于观点,那是在实际研究中逐渐形成的;而结论,则是全部研究工作结束时才归纳出来的成果。我们是独立思考者,不会随声附和,也不懂得如何为指定的结论去收集'证据'。〃
这就是复旦人的形象,这就是复旦人的态度,这就是复旦人那种对社会、对学术的负责精神,这更是复旦人那种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的经典『性』写照!
〃文革〃时没有被遏制住的探索求实精神,在新时期又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复旦经济学萧教授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复旦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我能够赶上这个思想解放的学术春天,感到十分幸运。复旦学术上宽容、宽松的环境,为我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正是由于复旦有着较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才使我能够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大胆探索。我认为,在学术问题上,发表其观点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其贡献不说自明。真理是在争鸣、争论、争辩中发展的。因此即使发表了没有被实践所认同的观点的人,对于正确理论的形成,也在不同程度上作出了贡献。〃
1990年复旦毕业的刘强博士,现在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知名度较高的年轻经济学家。他的博士论文《中外产权制度比较研究》在国内学术界较早研究产权改革理论,他的许多观点,具有超前『性』,在学术界具有领先地位。1991年毕业的莫民博士,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提出和深刻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这个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论文完成于南巡讲话发表一年前,作者的理论勇气、探索精神令人钦佩。1991年毕业的陈云贤博士,在国内经济学界率先提出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相互关系规律。他不仅研究投资理论,而且从事投资实践。短短几年,他管理的证券公司高速成长效益显著。
正是由于人有了不断的追求,敢于面对逆境,敢于探索,不被困难所征服,才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才有了众人的喝彩。
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复旦治学精神的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这种〃创新〃,决不是胡思『乱』想、哗众取宠的胡闹;而是发于勤奋、严谨、探索、求实,继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之基础上的功到自然成的智慧的迸发与闪『射』!
在复旦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还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也无论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兄师姐辈的老师,他(她)们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她)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对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现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你们也可以不必按老师的观点去答卷,完全可以写上自己的观点,老师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要你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与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反,也照样可以得高分!〃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谈到他的评分标准时,说得更详实:〃完全照笔记回答的给八十分以上,答自己想的给九十分以上。而完全照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很少有九十分以上的。〃历史学系的一位老师也曾说过:〃你们按照我讲的内容和观点答卷,等于把我给你们的知识又还给了我,这没有多大的意义。〃
老师说这番话,决不是谦虚之词,更不是客套话;而是肺腑真言。复旦的学生在这方面也是从来就〃不谦虚〃、〃不客气〃的。〃逆徒〃是一代接一代。
有无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有无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创见,是复旦考核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复旦精神锐气的关键所在!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在过去是如此,在将来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当代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世界经济和技术正面临着一个连续的时代。〃换言之,在技术和经济政策上,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理论上,都将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要问:'明天将会成为什么样?'而应考虑:'今天要做些什么才能创造出我们所憧憬的明天。'〃新世纪已经来临,21世纪的竞争呼唤着创造型人才,墨守成规只能导致在竞争中失败。当前,各国的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创造力将是未来时代人才的首要素质。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流人才不具备世界级的创造力,那么,这个国家将无以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同样,一个人不具备较强的创造力,那么,他也不可能在未来世纪里找到其发展之地。〃因此,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复旦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复旦永荣生机的重要动力。这种优良传统和精神动力,要永远发扬光大。〃
复旦人是善于尊重和继承优良传统的,复旦人更是勇于开创新局面的。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复旦人总是〃敢为天下先〃的,也是敢于正视自我和善于突破旧我而蜕变新生的!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为知识和智慧的竞争,而知识和智慧的竞争,又归结为学习的竞争。
知识经济是学习竞争经济,是人才经济。人才是学习的最佳体现和载体,是知识经济的命脉。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才之争。
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中,人才和学习创新能力,比资金的投人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大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人才是未来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是这场新的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内外许多高技术企业都是在有了技术创新人才和能看到潜在市场的人才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一种新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学习的完美效果体现。21世纪更注重能力,漠视职位。由于公司等级制度的崩溃和组织间界限的消失,工业时代的优越『性』便成了时代的障碍。明天的技术不再需要数百万粗通文化的人在一起干不断重复的工作,不再需要怕丢了饭碗而推命是从的人,而是需要能够当机立断的人,能够在新的环境里迂回前进,还要敏于发现迅速变化的现实中的新规律。这就是适应和创造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这样的创造『性』思想深入骨髓的人。
一个创造『性』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素质: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应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第三,应该具有创造力,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第四,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干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
面对21世纪的挑战,社会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明显得突出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扩大知识面,高校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大学应教会学生怎样去思维、创新,从而成为人才。所谓高层次的人才,应当具有接受终身教育的素质,这是因为在生产实际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
全面素质教育应包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的学生,应该具有全面的素质,能独立思考问题,成为适应力极强的多面手。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古典的人文教育,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归,而是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古典的人文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在自身道德和理『性』的发展,近代的科学技术革命给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容,注重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结果、认识世界。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说,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
传统教育扼杀人才的创造力。解放以后,我国沿用了苏联的教育体系,采用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以考试为手段,以高分为目标,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学生的质疑能力差、辨识能力差、冲击能力差。
目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迎合学生的功利『性』要求,微观教育太多,宏观教育太少,技能知识教育太多,对学生的教育素质感染太少。这样培养的人才在素质上存在重大缺陷,他们只能成为高级打工仔,难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独占鳌头。杨振宁教授有个评论:〃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像文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两位学者的评价,一针见血地打中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要害。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科学一流水平。一个国家从立国到获得诺贝尔奖所需的时间,据对前苏联,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的统计,平均数是37年。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已达49个年头,至今没有完成零的突破。这固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创造『性』,不能不是一个主要原因。
时代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大脑不能永远成为单一的接受器和存储器,否则诺贝尔奖将永远与我们这块国土无缘。知识经济时代的轴心转移更是从各个方面对传统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教育机制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