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华风范-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华的创新精神。

    每个创业者都应具有创新精神。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每个人也应具有这种精神个人的进步,国家的北大,民族的振兴,同样离不开它。

    变革创新是清华的一贯作风

    穷则变,变则通。凡事只有不断地变革,摒弃自身的缺点和落后,不断接受新的东西,不停融入新的动力,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在清华的创建与变革直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清华,有着迥然的差异,这些,正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结果。

    清华的创建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学堂的建立,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1900年,西方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清廷腐败无能,在庚子之役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按条约规定,西方列强向中国索取巨额赔款,加上利息,共计九亿八千万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美国『政府』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分得〃庚款〃三千二百多万两白银。其后,美国承认向中国索取赔款〃实属过多〃。清『政府』与之反复交涉,美国同意〃退还〃部分〃庚款〃,举办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就是〃退款办学〃的历史渊源。

    美国决定〃退款办学〃,自然是为了施加美国的影响,传播西方文明,其目的不言而喻。而清华建校之后,则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肥壤沃土之中,并能荟萃中西、贯通古今,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为民族自强自立,为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并正式将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学堂设正副监督三人,由学务处的总办周自齐和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分别兼任。同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校史的开端。后来,学校把每年四月最末的星期日定为校庆日,一直延续到现在。

    辛亥革命后,游美学务处撤消。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管理学校的〃监督〃改称校长。任第一任校长,为副校长。更名之后,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办学方针基本不变。为了培养合格的留学预备生,清华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重视英语训练和体育锻炼,当时在国内清华就以〃要求严、外语好、体育好〃而闻名。

    清华早期虽然渗透着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哺育之下,在不断发展的民族救亡运动的影响之下,清华一建校便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13年11月,接任校长后,清华学校开始兴建早期的〃四大建筑〃……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和大礼堂。以教学为主的各项事业稳定发展,清华学校的规模逐步扩大,并开始考虑将清华〃逐年扩充至大学程度〃的方案。1920年秋,停招中等科一年级学生,次年改高等科四年级为大学一年级,仍为留美预备生。

    〃庚子赔款〃的民族屈辱与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交织在一起,鞭策着清华学子发愤自强,追求真理,振兴教育科技事业,投入到炎黄子孙前仆后继救国救民的历史洪流之中。与当时国内要求收回教育主权、争取教育自主和学术独立的运动相呼应,清华学校着手改办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招收大学一年级学生。同时,又增设了国学研究院,聘请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国家研究院〃四大导师,第一次招收研究生30余人。

    改建大学的工作,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筹备,1928年8月正式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自此,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学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又有庚款支持,办学经费充裕,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国立清华大学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原有的国学研究院停办。到1935年,经教育部核准,清华大学研究院共辖文科、理科和法得三个研究所,设10个学部。文科研究所设中国文学部、外国文学部、哲学部、历史学部;理科研究所设物理学部、化学部、算学部、生物学部;法学研究所设政治学部、经济学部。以上各研究所均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此外,还相继成立了不招收研究生的农业研究所(1934年)、航空研究所(1936年,地点南昌)、无线电研究所(1936年,地点长沙),称为特种研究所。

    梅贻琦校长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从正确的指导思想出发,在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特别是在梅贻琦先生长校期间,学校广延名师,吸引学有专长的专家、名学者来校任教,形成并发展了清华大学的人才优势。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群星灿烂。

    梅贻琦,字月涵,是游美学务处时期第一批直接留美生,习电机工程。1914年回国后,翌年来清华任教,历任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及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等职。长校以后,接受冯友兰先生提出的建设〃大大学〃的建议,扩大学校发展规模,并广延名师,提高办学水平。曾著《大学一解》一文,对大学的要义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梅贻琦长校十七年,清华大学出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提高的时期,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 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清华学子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首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贯通古今。在国内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被称为〃清华文化派〃。以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博采中西文化之长,熔铸成一种新的中国文化,在清华大学形成了〃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优良传统,对清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适应建国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1952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燕京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及化工组一部分并入清华;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同时,又以清华大学某些院系的一部分和其他院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另外,清华大学还有部分人员和系科分别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等单位。

    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突出了工程学科的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几年之后,清华大学又兴建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了工科的优势,奋起直追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潮』流,对清华大学的发展和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理科、文科院系调出清华,对学校的发展和提高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探索改革,建设新清华

    经过院系调整,清华大学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进入了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的新阶段。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蒋南翔为清华大学校长、刘仙洲教授任副校长。1956年,清华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蒋南翔校长兼任党委书记,刘冰为党委第一副书记,刘仙洲为第一副校长。1959年改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蒋南翔校长同时为校务委员会『主席』。

    从1952年秋季起,清华大学进行了第一次教学改革,改变〃通才教育〃的教育思想,建立专业,学习前苏联高等学校有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经验,制订和修改教学计划,加强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1958年后又改为五年半或六年),实行学年制。设立教研组,作为组织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层单位。

    50年代中期,世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特别是原子能科学技术,电子科学技术以及火箭、自动控制、核化工等科学技术领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深谙教育工作规律的蒋南翔校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向中央提出申请在清华大学兴建一批新技术专业的建议。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现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还很落后,如果不首先集中力量在北京建立最选进的科学技术的中心基地,如像为了发展全国的工业而首先集中力量建立重工业的基础那样,那么就将使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进展为之延缓。〃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的关怀下,经中央批准,清华大学从1955年末陆续建立了实验核物理、同位素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电子学、无线电物理、电介质及半导体、热物理、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自动控制等10个新技术专业。

    创建新技术专业,是50年代末清华大学作出的一项富于远见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清华大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自1958年以来,清华大学对新中国成立以前学美、新中国建国之初学苏和得失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扬弃,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办学道路,清华大学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改革,探索前进

    按照〃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清华大学在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积极探索我国自己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

    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全,建设〃三联基地〃,〃真刀真枪〃地组织和安排毕业设计,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1958年开始,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让他们经受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增长才干。为了更好地把教学、科研、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陆续建设了一批教学、科研和生产的联合基地(简称〃三联基地〃),这对学校的发展和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试验化工厂、综合机械厂和试验电厂,比较有代表『性』。

    试验化工厂……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从1958年开始筹建,经过6年的奋斗,于1964年10月1日完成了屏蔽实验反应堆的研究、设计、调试和运行的任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制、自行调试、运行成功的原子反应堆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其后,又于1966年底完成了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新工艺的研究任务,为我国重点建设工程节省投资2~3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家工农业生产总产值的千分之一左右),工期缩短两年,为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清华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一个重要基地。

    综合机械厂……教学、实习、生产、劳动的综合基地。从1958年以来,一批一批的青年学生在这里参加生产实习劳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制了许多新型机床和设备。1958年9月,我国第一台全部用国产材料、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立式铣床,在这里试制成功。

    试验电厂……在教师指导下,动力、电机、土建等系学生结合专业,通过勤工俭学、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学生、工人共同努力,因陋就简建成的综合利用试验电厂,已并入华北电网正式供电,一直保持正常运行。

    1961年9月,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务例(试行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这个条便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清华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贯彻执行高校六十条。在这前后,清华大学认真总结了本校办学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三阶段、两点论〃,对清华大学发展历史上的三个重要阶段都采取一分为二的正确态度,对历史遗产进行了必要的扬弃,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纠正错误,走我国自己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在许多方面创造了新的经验。

    在教学内容上,积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适当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基础课教学,重视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学好学精基本的东西,以求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达到触类旁通、学识渊博的目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从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因材施教〃,为学生〃多设跑道〃。面向大多数,注意优秀生,使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潜力,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积极介导理论联系实际,建设新学风,这是对清华大学历史上形成的严谨治学、勤奋学习的优良学风的继承和发展。60年代所取得的许多教学成果与重大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新学风的形成有关。

    努力提高师资力量

    院系调整后,由于一批著名教授离清华,学校的师资力量曾一度受到影响。蒋南翔校长在院系调整后不久来到清华任职,非常重视师资力量的补充、培养和教师质量的提高。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陆续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来校任教,壮大了师资的阵营,经过几年的努力,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教师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蒋南翔校长十分重视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主持学校工作期,采取了多方面积极的步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丰富的经验。为了使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成长道路的教师彼此相容,取长补短,携手前进,共同提高。1955年,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工程技术专家,在国内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刘仙洲教授入党。蒋南翔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发表了《『共产』党员是先进科学家的光荣归宿》的文章,在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久,梁思成、张子高、张维、李恒德等著名学者、教授相继入党,他们找到了自己〃光荣的归宿〃,并在学术上大放异彩。他们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逐步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学校在师生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与业务〃两个肩膀挑担子〃的要求,引导大家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担任社会工作,以求得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共同提高,互相补充,造就〃帅才〃。虽然50年代末、60年代初政治运动日益频繁,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带有权威『性』的政治口号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正确口号,但清华大学却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破天荒地提出了在清华大学要争取〃团结百分之百〃的口号,鼓励大家〃各按步伐,共同前进〃,表现了清华决策层的胆识明智和博大胸怀。其后,又明确指出〃108位教授、副教授(简称〃一百零八将〃)是清华稳定的因素〃。从1962年起,清华大学恢复执行教授轮休制度,在轮休期间,免除教学、计划科研任务和行政工作,保证教授在养精蓄锐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著书立说,潜心学术研究。这些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举措,对清华教师队伍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清华大学创建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创造了建设〃先进集进〃的经验,大力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学风建设、提出了〃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任课教师以渊博的学识培养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努力引导青年学生沿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十年动『乱』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整顿,清华大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欣逢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盛世,努力挽回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损失,奋起直追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潮』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清华大学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样各条战线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建设、发展、提高,不断开创新局面。新世纪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前进。

    勇于创新,超越前人

    创新就意味着要突前人的束缚。旧的东西是一张网,把我们困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畏缩不前,就会被网所缚。只有突破了这张网,才得以见到另一种别样的天地。前人的成就是我们起步的基石,但有时候,前人的东西也会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那张〃网〃。此时,只有勇于创新者突破了它,新的东西就会注入我们的生命。

    在清华,创新是人所共识的。清华人中,先辈名流不知有多少,但后起文秀却不畏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也许正是清华和紧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吧。

    张荫麟,就是敢于创新并敢于向前人发出质疑的一个人。

    1923年秋,北京清华学校刚开学不久的一个晚上,在当时就已有〃北京学术巨擘〃之称的梁任公(启超)先生的《中国文化史》的讲演班上。梁先生未曾开讲以前,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头,向堂下的听讲者问道:〃哪位是张荫麟群?〃应声站起来的是一位刚满17周岁的文弱少年,他是今年刚进校的新生(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程度),也就是本文所要向读者着重介绍的张荫麟。

    张荫麟,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1905年生。1923年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插』读三年级。1929年随留美预备部最后一级……1929级毕业,赴美后入斯坦福尼亚大学习西洋哲学和社会学。1933年夏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即应聘为清华哲学系教授,兼授哲学、历史两系课程。

    张荫麟此时入校刚1~2个月,但以各种方式……写信或公开发表文章向梁大师问难却非止一次了。当年9月的《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了他的《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就是针对梁任公《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纳》一书而发的。梁任公在书中考证说,〃老聃与孩子并不是一个时期的人〃,前者大约在后者出生后100年左右才出生,因而《老子》一书并不是老聃所作,甚而认为老聃的活动时间应在孟子之后。张荫麟认为〃其言信否诚吾国哲学史上一问题〃,因〃不揣鄙陋,仅述管见。……〃稍后,他又写信给梁大师,就梁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系列讲演中的一个队表中的多处纰漏和疑点一一提出质疑。梁复书谓:该表采自日本人著作,而该日本人又采自欧人某书,并未著明出处。梁任公在信中承认,〃……其中讹舛盖不免也〃。于是张荫麟又穷追不舍,经过核查,撰发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一〃明清之际耶酥会教士在中国者及其著述〃《校补》一文,他这一次次非凡的表现,备受梁大师的注意和赞赏。当任公先生最初读到张荫麟的文章时,还以为是哪位大学教授或专门学者之作。后来知道竟是一位今年刚刚入学的、连大学门还没进过的自己班上的学生时,不由叹曰:〃此天才也!〃他这次未曾讲课先把张荫麟叫起来,就是为了认识燕当众褒扬这位天才学生,并顺便回答他的问题的。

    早年的清华文学院,有四位被称为〃才子〃的人:张荫麟、夏鼎、钱钟书和吴晗。而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当时的学术成就上看,张荫麟都应坐头把交椅。还在入清华前,他就具备了相当深厚的国学根基。入学当年,即写文章向梁任公先生问难(已见上节),后即〃一发而不可收〃。从这时起,到他毕业离校赴美为止,他先后又发表多篇〃辩难〃『性』的文章。

    在美留学期间(1931年5月),当他读到刚出版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后,立刻写出长篇书评《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寄国内连载发表。所指出的问题,后来冯友兰先生在同一刊物上为文答复说:〃适之先生去年3月接到我的《哲学史讲义》后,即写了一封长信,讨论老子年代问题。我因杂事很多,未及写回信。仅于去年夏适之先生到北平时略辩了几句。现在素痴先生(!)在美国看了我的《哲学史》讲义,不远万里,写了一个书评,对于我的书,有许多指教。二位认为我的书有批评之价值,我很感谢。但二位先生的意见,我觉得还有可讨论的……〃冯先生的书出版后,曾请陈寅恪、金岳霖二先生审查,二位先生在审查报告中都是基本上有褒无贬。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竟然敢于直接向有〃北方学术泰斗〃之美称的陈寅恪先生〃叫板〃。1934年6月,他听友人说陈寅恪先生对他的《龚自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