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器奇闻趣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舰队分成两列纵队,形成钳形,用猛烈炮火轰击英国“海狼”号。“海狼”号势单力薄,很快被炮弹击中,起了浓烟烈火,接着就往海里沉了。全舰38名官兵大都落水遇难,只活了一个人。
这个水兵叫约翰·卡尔,他为什么幸免遇难呢?原来他身上的那条裤子帮了大忙。卡尔出航前住在女朋友家里,跟女朋友住在一起。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后,他迷迷糊糊起了床,黑灯瞎火的把女朋友的裤子穿上走了。当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进海里,奇怪的是,当他头朝下钻进海里时,呼噜一声,
他身上的裤子正自己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冲满了气,卡尔来不及多想,伸手一把抓紧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漂流17小时,终于被人发现救了起来。
事后,海军部对这件事进行调查总结,为什么其他37入都死了,而卡尔却能活着漂在海上呢?调查结果发现是女朋“友的裤子救了卡尔一命。其他遇难的官兵,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下海后,裤子贴到了肉上,怎么也脱不下来,越来越重,就一个个被沉下海去。海军部觉得这种女式不开裆的裤子,很适合海上水兵穿戴,裤子两边开衩,入水时易脱离,裤角在垂直入水后又容易充气,平时裤腿宽肥,冲刷甲板时也易卷到膝盖以上。这样,水兵裤就改用这种女式裤子了,以后经过发展,一改再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而且各国海军也通用了,它成了跟军舰匹配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肯尼迪与椰子壳
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个奇怪的爱好,他睡觉的房里要放一只椰子壳,就连他到白宫总统办公室上任那天,也首先把装有椰子壳的塑料盒摆在办公桌上。他到国外访问或是休假,他的秘书和随同人员,也都要为他带一只椰子壳。这到底是什么缘由呢?这只椰子壳跟总统肯尼迪到底有何神秘传说呢?
的确事情很不平凡,有个传奇故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年轻的肯尼迪那时是109号鱼雷艇的中尉指挥官。
8月的一天,上级命令肯尼迪鱼雷艇立即出航,到所罗门群岛中部海域巡逻。次日凌晨,大约2点20分,109号鱼雷快艇跟日本驱逐舰相遇,驱逐舰以猛烈炮火轰击肯尼迪鱼雷快艇。肯尼迪命令鱼雷手作好瞄准,他想高速地进入战斗射程内用鱼雷打击驱逐舰,可是两枚鱼雷打完了,一枚也没有命中。而他的鱼雷快艇机舱却被打中,主机不行了,鱼雷快艇在漂泊。
这时日本驱逐舰更加神气,开着高速,用舰首朝着鱼雷艇冲来,咣铛一声,舰首像刀一样把鱼雷艇切成两截,全艇11名水兵都被抛进海里。有几名受了重伤,情况很严重。当时周围几个小岛上,都驻扎着日本鬼子,肯尼迪带领大家拼命朝最近的一个海岛游去。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到了3海里远的海岛上。这里没有淡水,只生长着稀疏热带植物,是个荒岛。
天很热,像个人炉,没有一点水和食物,又饥又渴,生命受到威胁,肯尼迪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我们要到对面那个大岛上去,可能那里有水。”大家同意后就又向大岛游去。
当肯尼迪他们上了大岛后,抬头一看,夭啊!一排椰子树上结满椰子果,这下大家眼睛都闪亮,拼命扑了上去搭起梯,摘下几个椰子,赶快用刀打开,甘甜的椰汁使他们的生命有了活力,有了希望。
他们在岛上熬过8天8夜,完全靠椰汁椰肉维持着生命。他们希望同伴来船救他们,可是这天傍晚,突然一群土著人冲上岛来,把他们活捉了,开始说要吃他们的肉,肯尼迪一听,感到完了。可是后来土著头人来了,听说是抗日的美国人,立即把他们当成朋友。土著人派人到新乔治亚岛陆战队去联系,当夜就派一艘船把他们接到新乔治亚岛。后来他们11名水兵回到了美国海军基地。
这次遇难,椰子救了他们的性命,从此肯尼迪就将荒岛上的椰壳带在身边,直到1963年11月遇刺身亡。
26 倒霉的“夏伦荷斯托”号战列舰
“夏伦荷斯托”号战列舰是德国纳粹的宠儿,号称“海上之王”在装备方面可以说是集当时世界科技之最了。可是这个“宠儿”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个多灾多难不争气的东西。
1940年舰造到三分之二时,“夏伦荷斯托”号突然船体哗啦一声倾倒,使正在上面作业的16名工人,被压在它的身下,成了血肉模糊的肉饼,全部丧命,其它还有110人受伤。为弄出这些尸体,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使工人们对它有些畏惧,称它是个“黑色魔鬼”。整整折腾了三个多月,才把舰体恢复到原来样子。
“夏伦荷斯托”号总算建造完毕,人们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举行隆重的水下典礼。这个“海上之王”要走向大海,要走参加侵略战争,当然使纳粹头面人物很开心。希特勒、希姆莱、大林、赫斯军军政要员都答应亲自出席典礼。可是不争气的“夏伦荷斯托”号有意要给头面人物难看,在下水典礼的前夕,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自己不吭不响地下水了。这个巨大怪物冲下水去,目空一切,咣铛一声,把水面上的两艘小船撞得粉碎,船上十几个人当场失踪死亡,又闯下一场大祸。
“夏伦荷斯托”号总算离开了船厂,正式开始服役,成了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好容易盼到一个出风头的机会,参加了炮击波兰但泽港的战斗,它在海面上摆开了架势,把巨大的炮口指向港口,疯狂地向港内飞出炮弹。突然,前甲板上一号炮轰隆一声巨响,一团火光冲天而起,一发炮弹在一号炮膛内爆炸,9名水兵被炸得血时纷飞,当场丧命。在别的炮塔上,故障不断,不是拉不开栓,就是填不进弹,又有一炮门咣铛一声炸裂,旁边12名操炮手又成了替死鬼。
经过检查抢修,总算排除故障,换装新炮,又神气活现的去参加包围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战斗。它刚刚进入战斗阵位,就轰轰隆隆飞来盟军舰队的炮弹,劈头盖脸地在它身上和周围爆炸,打得它抬不起来。指挥台很快起火,中甲板冒烟,舰后舱破损进水。水兵们死的死,伤的伤,鬼哭狼嚎,忙于救火。幸好旁边“古纳泽娜”号战舰帮了忙,赶快抛过铁索,把它拖到安全区抢修,差一点沉到了海底。
“夏伦荷斯托”号撤出战斗,奉命回港修理。在航途中好容易躲开了英国轰炸机的追踪,回到了埃尔贝港。这时天很黑,港内和军舰都得灯火管制,怕英国轰炸机来袭击。舰长松了一口气,总算回到家门了,在自己防区了。
他操着军舰徐徐朝港内驶去,谁知迎面一个巨大黑影高速地驶来,直朝“夏伦荷斯托”号而来。舰长吓得惊叫起来:“天啊!又要倒霉了!”他的喊声刚过,咣铛一声巨响,军舰猛烈晃动,和一个巨大黑影已经靠在一起了。原来是“布列门”号军舰,从船舷正面撞上了,两舰“拥抱”在一起。“布列门”号几乎断成两截,汹涌的海水冲进舱内,舰尾渐渐下沉,舰首翘了起来,像把刀一样朝海底直插而去,很快沉没消失。
在惊慌混乱中,“夏伦荷斯托”号拉响损害管制的警报,全舰展开堵漏抢救,那个大洞幸好多半在水线以上,倒霉透顶的“夏伦荷斯托”号,带着重伤才进了港。
“夏伦荷斯托”号躲在港内,抢修好多天才恢复元气。它又奉命驶出埃
尔贝港,驶向北海去参加战斗。准知中途被英国侦察机发现,英国舰队马上赶来迎战,把它包围起来。成千上万发的炮弹,落到了它的身上,到处在爆炸,到处在起火,百孔千疮,海水涌进了舱内。“夏伦荷斯托”号在浓烟烈火中结束了它的“生命”,葬身于冰雪严寒的北海底下。数百人只活着两个水兵,这两个人乘坐一艘橡皮艇在海上漂泊。可是几个月后人们才发现,漂到岸边的橡皮艇内有两具尸体。查明是橡皮艇的油加热器发生了爆炸。
纳粹的“海上王牌”真是一艘没有好下场的军舰!
27 德国为何没有航空母舰?
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人们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德国实力那么强却没有一艘航空母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总觉得是个奇怪的谜。
其实德国也有航空母舰,只不过一艘还在图纸上,还有一艘还在船厂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航空母舰也没有造好。第一艘建造之中的叫“齐伯林伯爵”号;第二艘图纸上的航空母舰叫“彼德·施特拉塞尔”号。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这第二艘建造计划就取消了。
为什么德国航空母舰迟迟不能加入海军的行列呢?此话说来就长了。德国空军总司令是个霸道而又独裁的人,他曾经说过:“在德国土地上一切会飞的东西都属于我的。”海军多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这位空军总司令就坚决反对,他清楚知道,这航空母舰是海上的流动机场,有了这玩艺儿,海军岂不是有了飞机吗?航空母舰是海军的,我空军司令管不着,岂不是削弱我的力量,扩大了海军力量了吗?因此他空军司令坚决反对。
后来在海军一再申诉下,又看到美国、日本纷纷建造航空母舰,德国议会就同意海军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空军司令心里很不痛快,就有意捣乱。他知道,希特勒是支持他的,跟他是一个政治观点的,因此他就背地里使心眼。
当时航母舰体部分由海军监造,而机场和舰载机方面由空军研制,结果舰体早造好了,机场和舰载机却迟迟不配套,许多重大技术没有解决。
德国海军看到这种情况,没有指望了,因此只好投入上千艘潜艇跟盟军作战,采取“狼群”战术,切断海上运输线,以困住英国的经济命脉。一旦这些“狼群”被消灭,德国海军的实力也就完了。
1942年,德国海军曾经把两艘大型邮船“欧罗”号和“波茨坦”号改装成为小型的航空母舰,可是那位霸道的空军司令,始终不给舰载飞机,给了几架陆用的,根本不能在舰上起飞,只好不了了之。
另一个原因是大战初期,德国大型战列舰、巡洋舰纷纷被盟军击沉,这也使更多人失去对大型舰艇的信心,因此对航空母舰也不那么热心了。
那艘没有出厂的“齐伯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在德国投降之前,被凿沉在波罗的海港口斯德丁,1947年被苏联发现后把它打捞上来,但拖到列宁格勒的途中,又触上水雷,还是沉到海底了。
28 “老爷舰”海战创奇迹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正在进行。在圣克鲁斯群岛的港湾里,四艘美国驱逐舰正在待命,他们要去执行南太平洋日军舰艇基地蒙达
港布放水雷的任务。
四位舰长都有点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因为以“皮利主”号为首的四艘驱逐舰,都是准备退役的老爷舰,装备落后,对空人力很弱,速度又慢,这样的老爷舰能完成这次布雷任务吗?
四位舰长经过周密研究,决定利用夜幕的掩护,钻到蒙达港去,迅速布好雷,在黎明前撤离蒙达港,躲在敌机难以发现的地方去,这样才有可能免于葬身海底。
夜幕降临之后,四艘老爷舰拔锚起航了。经过3个来小时的航行,终于悄悄地进入蒙达港。他们正要动手布放水雷时,突然一艘日本军舰朝他们驶来,还用灯光朝着“皮利主”号啪啪地发来信号,急得“皮利宝”号舰长一头冷汗,谁也看不懂日语灯光信号,再不回答对方就会开炮啊!整个布雷计划就将完蛋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水兵钻到驾驶台,他是澳洲牧羊人出身的士兵,懂得日舰灯光信号,他对舰长说:“对方是一艘驳船,要求我们补给东西,日本人把我们当成日本补给舰了。”
舰长马上说:“你快回答,不!”
日舰一看这个灯光信号是个不字,知道不是补给船,立即调头走了。“皮利宝”号舰长,这才松了一口气啊!
四艘驱逐舰迅速开始布雷,一个来小时后,布雷计划完成,指挥员下令赶快返航。可是意外情况又发生了,一艘驱逐舰在掉头时,突然舵机失灵,调不过向来了,咣铛一声,把“皮利宝”号撞了个大洞,海水哗啦啦冲进中舱,驱逐舰歪斜下沉两尺多。
“皮利宝”号舰长急死了,天亮前不离开这里,那就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了。他动员大家全力堵漏抢修,用木板、钢支柱、快干水泥、被子终于把破洞堵住。抽掉了一部分海水,使驱逐舰平衡过来,勉强可以航行,天亮前才离开敌区20海里,幸好一支美国舰队赶来保驾,这才回到美方基地。
这四艘老爷舰布下的水雷,作用可大了,使蒙达港日本军舰触雷沉没16艘,另有10艘受到重创,四艘“老爷舰”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
29 “烧海”计划的妙用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希特勒应用闪电战,坦克加飞机横扫欧洲大陆,侵占了法国,扬言随时要进攻英国。
英国军民提心吊胆非常害怕,全国上下都在研究两件事,一是用什么兵器打击坦克;二是用什么兵器阻止德国人登陆。有位军事专家提出,在海上倒放燃油,用烧海来阻止德国人登陆。英国参谋部感到这个方法可能行,尽管代价很大,但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于是他们就在圣玛嘉烈海湾进行试验。
试验的结果不太理想,主要有两个弱点,第一可能流布大广,第二燃烧起来之后不认敌我,自己的舰船也会有伤亡。军方有些泄气了。
但英国间谍机关提议,应巧妙地利用这一次试验,把它说得神乎其神,这样起码可以推迟德国人的进攻,给英国争取更多时间作抗登陆战的准备。
英国间谍机关在中立国家首都,散布了这个消息,说英国军队已经掌握一种海上放火阻止德国人登陆的方法。德国间谍机关很快得到这个情报,立即向总部报告。
正好这个时候,英国的轰炸机群空袭法国卡莱,投掷了大批燃烧弹,刚好落到德国人准备进攻英国的舰船上,烧成一片火海。那天刚好德军有个团正在海岸边演习,被英国飞机看到了,就把这个团炸得一塌糊涂。这样一来,整个卡莱医院都塞满烧伤德国士兵。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渡海作战被英国火攻烧伤的。于是无形中替英国人作宣传,使“烧海”的消息流传更广。
与此同时,英国人还派特工队奇袭卡莱湾的舰船,乘混乱中捕获一艘德国军用船,活捉十名德国鬼子。刚好这十个鬼子来自十个不同部队,英国人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在广播里点出他们的姓名、单位,说他们是被“英军从大海里救出来的”并说这些人,“不知道他们同僚的命运”还播放葬礼哀乐。这使德国海岸进攻部队更加相信“烧海”计划是真的,心里更加害怕。
英国间谍机关这一系列心理战,使德国统帅部有口难言。他们几乎也信英国人真有此准备,这种烧海战术一定很厉害,要不为什么流传如此广呢?
统帅部一些高级军官提议,应该进行一些反“烧海”战术训练,研究出一套对付英国人“烧海”计划的办法。
在费里舍湾,德国人真的进行了这种“反烧海”战术训练。他们准备一艘船,船上装有防火石棉船体,士兵们也都穿有石棉衣。实验开始了,海上倒满了油,突然把它点燃,顿时海面上一片火海。指挥官下令,要这艘装满德国士兵的船,开着高速从火海中冲过。
德国船果真向火海冲来,船带着一股强大的海风,使海面上的油火飞腾旋转起来,火趁风势更加厉害,立即扑到船上,钻进每个舱室,德国士兵那点石棉衣根本就挡不住,很快被烧焦烧烂,在一片惨叫声中死去,有的跳进海里,又被海面火焰烧死(小说下载网|。。)。这批烧死烧焦的尸体,漂流到法国海岸,使许多德国士兵见了心惊肉跳,更加相信英国广播是真实的。
英国心理战这一招,不但打击了德国人的士气,而且确实推迟了德国人的渡海登陆计划。
30 用鱼雷吃掉迫击炮
鱼雷是水中兵器,迫击炮是陆上兵器,好像两家无缘,风马牛不相及。
可是战争往往出现一些使人难以预料的情况,鱼雷真跟迫击炮干上了。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一艘潜艇发现,德军在新罗西斯克港有个特殊的布防。在高厚的防波堤后面,修筑了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阵地。
苏军要在这个港口登陆,一定会遇到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的猛烈反击。舰上的炮火打不到它,用飞机去轰炸,但敌人防空力量很强。因此,很难一举歼灭迫击炮阵地。
苏联得到这个情报,多次召开作战会议,其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搞掉迫击炮阵地,有位船长提出,用鱼雷去对付迫击炮。战友们一听,都哈哈笑了起来,感到太荒唐,根本不可能。
可是这位舰长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用鱼雷打击迫击炮阵地完全是可能的。他说了一个自己亲身的经历。在一次演习中,他的一枚鱼雷从海面冲到沙滩上,并向前滑行了20多米,这说明鱼雷是能“登陆作战”的。他所说的这个事例,引起了一些指挥员的兴趣。虽然这条登陆的鱼雷是偏航出故障造成的,但它说明一个事实,鱼雷也有可能“登陆作战”。
作战会议之后,指挥员下令成立专门小组,研究“鱼雷登陆作战”的难
题。当时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防止鱼雷碰撞防波堤后爆炸,而是使它越过防波堤在着陆后最远点上才爆炸,不然很难消灭防波堤后的迫击炮阵地。
苏军的兵器专家、军械人员,绞尽脑汁来解决这个难题,最后,他们制造了一种合适的惯性引信,使鱼雷飞过防波堤高度之后爆炸。他们改装鱼雷之后,进行了实弹试射,结果令人兴奋,鱼雷“登陆”成功了。
攻击新罗西斯克港的战斗打响后,苏军一个中队的鱼雷艇,针对港内防波堤,发射数十枚鱼雷,这些鱼雷冲上水面,越过了防波堤之后爆炸,把德军迫击炮阵地、大口径机枪阵地,炸得稀巴烂,使其在瞬间失去战斗力。苏军发起登陆,很快地占领了港口。
有几个活下来的德国炮兵,他们纳闷地问苏军士兵:“那些从水面上来,会翻腾的炸弹,到底是什么武器?”苏军士兵告诉他们:“这是鱼雷!”这几个德国士兵摇头说:“没听说过还有会登陆的鱼雷!”苏军士兵风趣他说,“我们就是用鱼雷吃掉了你们的迫击炮,信不信由你!”
31 罗斯福总统被吓出一身冷汗
故事发生在1943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兴致勃勃地坐上汽车,要去参加海军舰艇防空演习。罗斯福是不会忘记珍珠港血的教训的,那次就是军舰对空作战太弱了,结果太平洋舰队毁在日本舰载机上。
罗斯福的汽车开往墨西哥海湾,那里的一艘漂亮交通舰在接他们。许多高级官员在那里等候着他,大家向总统行礼,谈笑风生的总统向大家招手,然后依次登上交通艇。
墨西哥海湾海碧天青,相当漂亮,交通艇靠上了“依阿华”战列舰,全体水兵站立甲板上列队向总统行举目礼。一位海军中将向总统请示,演习是否开始?总统点点头,防空警报就拉响了。几艘美国驱逐舰犁开波浪,迅速展开了防空队形。飞机带着空靶掠空而过,舰艇上的高炮猛烈地朝天射击,有个空靶当场空中开花。总统和将军们观看到这一战绩,都露出满意的微笑。
正在这一兴头上,突然海面上出现一条白浪,一个箭头朝着“依阿华”总统所在旗舰直冲而来。驾驶台上的信号兵,惊慌地喊了起来:“鱼雷!是条鱼雷!”
舰长朝前一看,天啊!果然是一条鱼雷拖曳着一道雪白浪花,正朝“依阿华”号袭来。幸好军舰处在机动状态,舰长急忙下令“右满舵”,又命令舰上所有炮火从朝天转向朝海射击,在600码外鱼雷被炮弹击中,轰隆一声巨响,鱼雷爆炸了,罗斯福总统和将军们吓出一身冷汗,要是鱼雷在“依阿华”号战列舰上爆炸,总统不死也得伤,这场祸可就闯大开始指挥官相当紧张,以为演习区钻进了日本或者德国的潜艇,要干掉总统。因此所有军舰停止对空演习,而转入全力以赴地搜索水下潜艇。
经过一场忙乱之后,没有发现水下有任何活动目标。那么这条鱼雷从何而来呢?这自然成了追查的主要课题。事情很快弄清楚了,这条鱼雷来自美国一艘驱逐舰上,这艘军舰在远航中,机械检查时,一个鱼雷兵粗心大意,把雷管留在了射击锁里,忘记拿掉了。航行时,他们相互作为目标开始瞄准,万万没有想到,那条鱼雷咣铛一声真的发射出去了。对方军舰是躲开了,可是鱼雷失踪了,没有想到它对总统乘坐的旗舰有兴趣,竟钻进了演习场,来
了一次恶作剧,把总统吓出一身冷汗。
32 冰制的航空母舰
1943年8月15日,英国蒙巴顿海军上将,板着严峻脸孔,全身武装地走进魁北克战略会议室,在坐的都是英美高级总参谋部的将校军官。蒙巴顿扫视了一下在坐人员,看了看对面墙上,突然脸色一怒,拔出腰间手枪,对准墙上两块白色玻璃似的东西,“当当”就是两枪。其中一颗子弹从白色玻璃体弹了回来,呼地穿到会议桌下,差点把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的大腿打伤,把会场上许多人吓出一身冷,不知道蒙巴顿要干什么。
蒙巴顿眉头一扬,用擦枪布轻轻地擦了擦那支手枪,把它别在腰里,然后指着墙上那两块白色晶体,开始了他的演说:“诸位不用惊慌,请你们看那两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