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雨南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过勒桑山,还有个办法用火攻,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几天都在下雨中,康纳无机可施。他就命令古利人向山上进攻,古利人被逼着进山,他们走着很慢,知道山里面到处都是死亡陷阱,稍微不小心,就会送命。

看见5000古利人进山没有问题,康纳就以为山上的独立军没多少人,就命令澳军跟上。就在康纳以为可以通过勒桑山的时候,“轰隆”“轰隆”的炮声响起,炮弹没有落在古利人头上,却准确地落在澳军当中,炸死不少士兵,前面的古利人受到警告,他们也不敢往前行走。

康纳看到独立军还有火炮,从炮弹情况来看,火炮数量还不少,他连忙把士兵召回,古利人也顺势回去。攻击澳军的是迫击炮,这是山地专用火炮,卫忠华再怎么困难,也给林利法配置几十门迫击炮。有了迫击炮,澳军想都别想通过勒桑山。

康纳看到突破不了,只好等待晴天到来,想用一把火把山烧起来,于是他就先扎营下来。

为了防止独立军对澳军的攻击,康纳将近3万古利人安置在山口,他带着澳军撤后1公里安营扎寨。

澳军有粮食,古利人没有粮食,他们想要进山找吃,都会受到警告,要是不退出来,就会受到火枪的攻击,古利人没东西可吃。他们向康纳要粮食,被澳军士兵用枪赶走。

“军长,古利人想投奔我们,接收不?”莫查询问林利法。

“他们真得归降?”林利法有点疑问。

“军长,他们都饿了两天,澳军又不给他们粮食,他们快坚持不住。”

“那好,接收他们,但是要防范好,预防这是澳军的诡计。”

托拉查人和古利人都是山地部落,他们通过手势表达意思。先前莫查警告他们就是这样。古利人听到莫查接受他们归降,他们慢慢进山,一进山就自觉将身上的武器拿出来,这些部族虽处于原始状态,他们都很守信。林利法看见古利人真心归降,当然欢迎。

“将军,古利人都进山,他们向独立军投降。”

听到哨探报告,康纳也没办法。现在他只有近万士兵,想要突破更加艰难,他不知道怎么办,还好没有古利人,他的粮食还可以坚持几天。

随后几天,都不见独立军来攻击,康纳的日子也不好过,粮食没了,他们只好吃野菜、吃树皮、吃草根,甚至开始吃黄土。

就在康纳没办法过日子的时候,林利法派人给他送来书信,第一封信是留守马辰的布莱克写给他的。康纳才知道早在几天前,马辰已经被独立军重新夺回,留守的海军多数被俘虏。

第二封信使林利法写叫人用英语写给康纳,他才知道后军早就被独立军击败,多数人被俘虏,连火炮都毫无损坏被林利法缴获。在信的最后,林利法告诉康纳:“康纳将军,我们不会去攻打你们,你们能活多久就活多久,但是想过勒桑山不可能,想过伊兰山脉也不可能。”

要不是卫忠华要求尽量俘虏澳军,林利法早就把澳军消灭在山里,不用这么麻烦。

康纳看完信件后,也知道自己要是不投降,会活活饿死在这山林里。为了活下来,为了不让近万士兵陪他一起死,康纳只好向林利法投降。

第115章 英军又来了

付天宇重新夺回马辰,第二天就交给林利法。他就带着本部前往旺加锡,到达旺加锡后,和卫忠华一起到西婆罗洲,准备攻击英军。

科鲁克接到澳军占领马辰,他才开始出兵。这次他亲自带军出征,有10万马来军,10万印度军和5万英国陆军,其中3万是印军派来支援,2万是马六甲驻军,这25万军队是他的陆上攻击力量。

海上力量有从马六甲海军一万人,英军印度舰队2万人,还有香港总督派来援助的2万海军,海军有5万人。总兵力是30万人。

马六甲原有海军3万人,陆军2万人。3万海军被费力曼特浪费了两万人,最后的一万人和两万陆军,也被科鲁克带走。马六甲防御空虚,为了弥补马六甲军队,科鲁克从马来半岛各地抽调几千英军,驻守马六甲,预防马六甲被人偷袭。

这次出征,科鲁克做好精心准备。

他先对马来半岛下手,除了再次征调10万军队,还要求各个苏丹上交大量粮食。

整个马来半岛有几百万人口,绝大部分是马来人。征调10万人马,不算什么。各个苏丹手中都有士兵,合起来有几十万军队。英国人以矿工的名义招收人员,还许诺很多优惠的条件,很多马来人踊跃报名,顺便挖走很多苏丹的部署。英国人从中抽选10万人,其他人员都被带到山上去挖矿。

英国人先派军官对着10万马来人,集结在一个秘密地方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还给他们换装备,虽然这些火枪多是淘汰货,总比他们以前拿着弓箭作战好多了。

把人带走,英国人还要粮食,他们要求各个苏丹提供不同数额的粮食。马来人原来都是靠种粮为生,英国人来后,他们强行要马来人去开矿,很多马来人就转为旷工,田地荒芜不少,粮食也变少了。

马来半岛有大量锡矿,每年从马来半岛运到英伦三岛有几百万吨,这就造成马来半岛的粮食都要从其他地方进口。

英国人要马来各个苏丹交出粮食,苏丹们也没办法。自己的粮食不够吃,哪里来?英国人不管马来人的困难,他们对一些小部落实行军队掠夺,对大部落实施内部分化。

面对英国人的枪炮和诡计,马来苏丹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管子民的死活,把要上交的粮食摊派下去。这种强行摊派,引起马来底层民众抗议。民众抗议无效,英国人帮助马来人,镇压这些闹事者。

三十万每天需要多少粮食,科鲁克算下,从马来半岛收缴来的粮食只够一个多月。跟印度总督商量,又从印度运来大量粮食。这还不够,科鲁克又跟法国人商量,从安南购买粮食,加上马六甲的储存粮食,才够他30万军队三个月的用量。

有了军队,有了粮食,还需要大量船只。

英国人先收缴马来人的船只,马来半岛有很多渔民,他们的渔船很小,还是被英国人征调走。渔船是渔民的生命,很多渔民不想混饭吃的渔船被英国人收缴,他们就起来反抗。

英国人看到渔民反抗,他们就把收缴渔船的任务交给各地苏丹。这些苏丹接到命令,心里大骂英国人不是人,好事他们拿走,坏事叫他们做。可是他们为了保住位置,不得不对渔民下手,很多闹事的渔民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抓到矿山去挖矿,还有的当做奴隶卖掉。

收缴了马来渔民几百船只,还不够,英国人需要上千艘船只。

“大人,船只只有一半,还缺一半,怎么办?”维拉队科鲁克说。

“不够。”科鲁克迟疑了一下,对维拉说,“征用停泊在马六甲的货船。”

“这……要是各国领事问起这事怎么办?”

“叫他们找我。”

科鲁克不想费力曼特舰队被灭的消息传开,才维拉跟米特加尔纳谈判。谈判不单单为了保密,也是战略拖延和欺骗。

他这是为自己考虑,要是英国政府知道这事,科鲁克最轻也要免除职位,甚至还会在监狱中过完下半生。他就想占领婆罗洲,将功赎罪,保护自己。因此,这次军事行动规模才会如此之大,既然连本国政府都瞒着,科鲁克怎么会怕各国领事。

维拉奉命收缴各国货船,很多船主都不愿意,他们对维拉和英军士兵说:“我们是合法商人,你们不能无故把我的货船带走。”

维拉带着英军士兵不理睬这些商人的抗议,命令士兵登上货船,驱赶人员,遇到配合的还会把货物还给他们,遇到抗议的船主连货物都带走。遇到想闹事的船主,干脆连船带人都押走。

看到英国人无理征用货船,很多船主敢怒不敢言,他们等到维拉走后,去找自己国家的领事。各国领事听到后,都来找科鲁克。

科鲁克对他们说:“大英帝国对婆罗洲战争,需要你们鼎力帮助,你们也是参战国,本来你们也要出兵,我不想各国为战争付出太多。征收你们一些商船,是为了运输粮食等物资和士兵。我们不是没收,等到兵和物资运到后,就还给你们,大家也不必要小题大做。”

各国领事心里大骂英国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独占婆罗洲,千般阻扰其他国家出兵,只留点好处给各国。借船这是小事,连通知一声都没有,英国人太霸道。

科鲁克看见各国领事不愿意,就对他们说:“哪个国家不愿意跟大英帝国联盟,现在就提出来,我马上退还他所属国家的货船。”

英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为了这点小事,跟英国过不去。连德国领事看见科鲁克说话这么绝,也没站出来反对。

在法国领事和美国领事撮合下,各国领事听到货船不久之后会还给他们,战后还会补偿各国商人一笔费用,他们也不闹了。

英国人征用各国停留在马六甲的货船,数量还不到1000艘。

“大人,我们还缺百多艘船只,怎么办?”

“把经过马六甲的船只也扣留下来,直接征用。”

英国人开始注意来往船只,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只要他们经过马六甲,都拦截下来,直接征用。

有些船主的货物要急着运到目的地,船只要是被扣留,损失非常严重,特别那些会变质的货物。可是英国人不理睬船主的哭诉,还是直接把船只拉走。

各国商人开始对英国人也改变态度。特别是英国本国商人,他们心底都在想着,要是回到英国,一定要控诉马六甲英军的罪行,哪有这样无故扣押船只,这和海盗没有什么两样。

维拉经过一个月努力,终于筹集1000多艘船只。他向科鲁克报告完成任务时,科鲁克对他说:“维拉,你继续拦截船只,越多越好。”

英国人要征收船只的消息,没有传开,因为所有船主都被维拉限制在某个区域活动,他们没办法离开马六甲,也就没办法把这消息传出去,所有经过的船只都被英国人带走,直到出征前三天,英国人才停止拦截。

科鲁克征集1000多艘船,除了用来运送物资和士兵,还有个作用,就是用来拦阻独立军的水下攻击。

英国人据费力曼特临死前报告,水下攻击只能攻击外面舰船,对里面的舰船没有损害。英国人就想用小船,垃圾船放在外围,来抵挡独立军的水下进攻。

要是独立军来攻击,他们牺牲外围船只,通过中间的大舰船炮击,击破婆罗洲神秘武器。据费力曼特报告,独立军的小船虽然比一般小船坚固,还是抵挡不了重炮轰击。正是这原因,英国人想出这个办法来抵挡水雷。

英国人这次还准备300门火炮,这是吸取上次教训,科若克带着百门火炮不能攻破兰芳城,还兵败身亡,这次就多带着些火炮,也带上足够多炮弹,科鲁克不相信有火炮攻不破的城池。

荷兰利兹克将军告诉英国人,兰芳城前阵地非常坚固。英国人就想到兰芳城更加坚固,没有足够的火炮和弹药,估计没办法攻破兰芳城。

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了,科鲁克就带着大军出征。

英国人带着1200多艘货船和渔船,还有百多艘战舰,带着30万士兵,300火炮,以及众多的粮食、弹药。瞒不过众人,单单将武器和物资运上船,都花费了两天时间。

卫忠华接到报告后,神色很凝重。英国人这是死打,他们不打下婆罗洲决不罢休。

卫忠华带着付天宇舰队准备在海上拦截英军舰队,他看到英国人将小船放在外面,军舰放在中间,就命令付天宇不要留在西婆罗洲,前往古晋城,跟盖托舰队汇合,找机会消灭英军舰。

卫忠华离开付天宇舰队,来到高坪,开始全民动员,他知道英国人这次准备长时间作战,他也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英国人真得带着30万军队?”孙湖有点惊讶。

“外公,我们怎么办?”孙湖虽然不管事,名义上还是婆罗洲大总长,这么大的事情,卫忠华还是要征求他的意见。

“绥兵,你的意见呢?”孙湖没有回答卫忠华,而是转头询问骆绥兵。

“老爷子,我们不能屈服,只能和英国人硬拼。要是这次屈服,以后绝对没有抬头的机会。我想不管多么困难,这战一定要打,就是拼尽我们的所有,也要打!”骆绥兵站起来说。

“那就打吧。我老头子很久没有活动身子,这次也锻炼下身子。”孙湖笑着说。卫忠华很佩服外公这点,不管多大困难,他总能笑着面对。

听到外公和岳父说要打,卫忠华从心里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支持。

第116章 苦日子来临

英国人到达兰芳城港口,卸下来的物资,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把码头堆成小山似的。

看到英军带着这么多的货物,在高坪的卫忠华紧锁着眉头,看来这次英军要采取持久战。

卫忠华一回到高坪,就召集各军军长开会。他宣布作战计划:梁路义带领护卫军守卫兰芳城一线,陈汉笙带领本部守卫圆山和茅恩一线。这两部是第一道防线,他们至少要坚守一个月时间。马维汉守卫卡普阿斯河,也要坚守一个月时间;赖云明守卫高坪,至少坚守两个月时间。这是第一阶段作战计划。

第二阶段作战计划是,撤离高坪,前往蒙托拉肚,继续守卫,利用山区阻击英军,拉长英军的补给线,伺机击灭英军。

“司令,我组织敢死队,夜袭港口,把他们的物资烧毁,英国人肯定会撤走。”会上马维汉向卫忠华建议。

“维汉,要是你是英军的指挥官,带着这么多物资,你会怎么筹划?”卫忠华反问马维汉。

“肯定要把粮草作为防卫第一要务。”

“你都这样想,英军也会这样想。别打偷袭的算盘,英军没我们想得那么笨。”

卫忠华虽然没有实施夜袭,他还是派马维汉夜间对英军骚扰。果然英军有防备,他们把粮食物资放在中间,周围派马来人和印度人守卫。

马维汉来骚扰,英军军营没有乱,他们采用区域防御,也不出击,就守着大营。马维汉的士兵一接近大营,就遭受到射击,英军火力猛,马维汉一整个夜晚,没能突入大营,还损失一些士兵。

第二天英军照样该守卫的守卫,该搬运的去搬运,没看到疲倦的样子,卫忠华就知道昨晚骚扰没有什么效果。

卫忠华派陈汉笙带着马来人白天试探进攻下。

在陈汉笙的指挥下,500马来士兵向英军大营爬去。英军其他地方的士兵没来援助,只有当面的马来人接战。一进入射程,在英军军官指挥下,马来人就对独立军射击,火力虽不是很猛,却把独立军打得抬不起头,卫忠华看见攻击无效,就召回士兵。

付天宇的鱼雷艇攻不破英国海军,陆军也打不开英军的防御,卫忠华知道事态严重。

“外公、岳父,英国人这次准备持久战,粗算下,他们估计能够支持半年。也就是我们至少要支持半年的时间,高坪已经不安全了,你们都撤吧。”

“绥兵,你怕那些英国人不?”孙湖一如往常的幽默。

“我才不怕,大不了跟他们干到底。”

“忠华,你岳父都不怕英国人,你怎么反而怕了?我们是不会撤走。不过非作战人员,尽量撤到拉脱维亚,绥兵你来负责这事情。”

“我们的粮食够不够吃半年?”看见两位老人家不撤走,他也没办法,就担心粮食问题。

“这你不用担心,跟荷兰人开始作战,我们都准备好了一年粮食,现在至少可以度过半年时间,要是不相信,可以去问李沐文。”孙湖给卫忠华吃了个定心丸。

听了外公和岳父的话,卫忠华心里还是不踏实,他就找戴元和李沐文,这两个人都不在指挥部。刘二就问:“司令,要不要派人叫他们来?”

“不要了。”卫忠华听说他们两个很忙,昨晚一整个晚上没有睡觉,就想自己去找找他们。

卫忠华来到李家,李沐文的父亲一听到他到来,连忙出来迎接。

“李老爷子,你怎么还没撤走?”

“他们叫我走,我偏偏不走,又不是只有我不走,很多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的人都没走,你别来劝我。”李老爷子还以为卫忠华来劝他搬离。

卫忠华原本来找李沐文,听到李老爷子不想走,只好先处理这事情。

“老爷子,是不是怕离开高坪,吃不好,睡不好?”

“没这回事。我把家里的粮食和银子都交给沐文,家里就留些粗粮,你看这是他开的借据。”

卫忠华接过一看,李家把大半钱粮捐助出来。

“老爷子,你没必要捐这么多。”

“我捐得不算多,你外公和你母亲,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捐出来。城里的民众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家里的粮食捐出来……”李老爷子笑着说。

为了筹集粮食,卫忠华跟外公、岳父商量,能不能从富户借来粮食,在卫忠华前往苏拉威西岛期间,婆罗洲开展捐钱捐粮工作,这事情由李沐文负责。

卫忠华听到民众自愿捐献,就要求李沐文留下备案,写好借据,等打完英国人后,再想办法还给民众。英国人在出征前半个月,卫忠华才知道英国人要来攻打婆罗洲,这短短十来天时间,卫忠华以为不会收集很多,听了李老爷子话后,他才知道所有人都尽己所能捐出钱物,连马来人也捐了不少。

“老爷子,你呆在高坪,我们都很担心你,还要派人照顾你。”卫忠华劝着老爷子离开。

“我知道你怕我们这些人拖累你们,既然司令开口,只要其他人搬离,我也跟着离开。”李老爷子也不好拒绝卫忠华的一番好意,他也表态。

卫忠华为了等李沐文,就在李家用饭,果然吃的都是红薯。李家只能吃红薯,其他人家更不用说了。

早在去年,卫忠华就开始在山地地区种植红薯,现在婆罗洲中部和苏拉威到多数都种植红薯,这是卫忠华解决粮食的一个办法。听李老爷子说,只要过了十月,红薯收获后,粮食不成问题。卫忠华听后,才放心下来。

吃完中饭,卫忠华又和老爷子闲谈了一会儿,看见李沐文没回家,他就向李老爷子告辞。

卫忠华离开李家,就转到戴元家,在戴元家门口遇到他的小儿子。

“小兄弟,你爸在家没?”

“没有,他都不在家好几天了。”

“这红薯好吃不?”卫忠华看见他端着碗,蹲在门口吃饭。

“一点都不好吃。”

“不好吃,我怎么没看出来?”看见孩子大口吃饭,卫忠华很难看出来。

“司令,你是来找孩子他爸,到屋里喝口水。”戴元的妻子出来一看是卫忠华到来,连忙请他进屋。

“婶子,你也吃红薯。”

“司令,全城的人都在吃红薯,我们怎么能够例外啊!”

卫忠华确认戴元没有回家好几天,闲聊了会儿就离开。

卫忠华离开戴家,就去找阿拉木丁。阿拉木丁也不在家,听管家说,阿拉木丁也没有例外,也在吃红薯。

卫忠华没有想到讲究享受的阿拉木丁也吃起红薯,看来苦日子要开始。

卫忠华还询问其他马来人生活情况。

管家说:“司令,我们族人生活没问题,每个月大家领取一定粮食,吃饭问题没事,只是比之前困难了些。”

管家见过卫忠华,他不敢隐瞒情况。

李沐文收到捐粮后,实行战时配给制度,除了军营能够吃大米饭,其余人员每天领取的都一样,这是孙湖和骆绥兵规定,他们还带头示范,像阿拉木丁这些马来苏丹也只好吃起红薯。

卫忠华还察看一些民众,大家都一样,都只能吃个半饱,生活质量下降不少,但是没有听过一个民众有抱怨之心。这让卫忠华非常感动,他们都停下做自己的事情,积极进入一些工厂,加班加点;年老的人也来帮助运输粮食。

民众为了支持战争,节衣缩食;同样,军队也开展节约行动。

卫忠华查巡了民众后,就直接来到兰芳城前线。

“报告司令,兰芳城已经能够做好作战准备。”前来报告的是梁路义。

戴元现在忙着组建高坪防御,卫忠华就任命梁路义为护卫军副军长,兼任前敌总司令,他带着5000护卫军和5万马来士兵,守卫兰芳城。

“能坚持多久时间?一个月行不?”卫忠华问道。

“保证完成任务。”从英军准备情况来看,兰芳城绝对是重点攻击目标,防御的压力很大。梁路义这次能够重新回到护卫军,是老爷子出面说情,梁路义也知道卫忠华的命令不能违抗。

“这次作战,要尽量节约子弹。”

上次梁路义节约弹药,被卫忠华批评,这次不一样了,要准备长期作战。要是生产的弹药不够消耗,战局绝对不利于独立军。

“恩,明白。”

“姐夫,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兰芳城是第一道防线,坚守的时间越长,对卫忠华越有利。

“最好能补充些手榴弹,其他东西不需要。”〖TXT小说下载:。。〗

“你需要多少?”

“我想要5000颗。”

目前的库存只有2000颗,这是丘善殷告诉他的,卫忠华把库存的手榴弹,都调派给梁路义,还叫牛二前往马维汉部和赖云明部,先调来使用。

卫忠华查看兰芳城城里城外的防御工事,还是很满意。

击败荷兰人后,很多兰芳人都回到老家,他们以为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等到接到英国人又来进攻的情报,骆绥兵只好再次把兰芳人撤离。梁路义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