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庾鞘械目刂迫ā�
整条革命大街其实就是整座城市的缩影。德黑兰所经历的战火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战斗,让这座本就无辜的城市变得面目全非,当然一同失去的还有作为城市存在的必要。
是的,这座城市已经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了,双方残酷的战斗,已经将德黑兰所有的基础设施都破坏殆尽,无论谁最终获得胜利,战后的修复都将不会再选择这座城市所在的位置,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盖一座新城恐怕远比清理这里来的简单的多。
不过,此刻的双方都没有去考虑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能将对方驱赶出这座城市,本身就意味着胜利。至于如何使用它,是战后政客们的工作,对于士兵来说,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是天经地义的。没人愿意去用根本不需要自己考虑的难题去浪费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
中国人,在一天之前,终于撤出了德黑兰,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撤退是件无比艰难的事情,但包括双方士兵在内的所有人都很清楚,撤退已经是中国人唯一的选择了,他们在失去制空权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胜算吗,不撤退的后果只能是被歼灭。
虽然城市因为战斗变得满目疮痍,但至少是胜利的果实,城市内,士兵们如同散步的人群一样,悠闲地游荡着,时不时捡起一些他们看起来觉得有意思的物件品头论足一番。
整座城市内的守军此刻都处于战后放松的这样一种状态,因为没人认为,敌人会在短时间内集中起力量发动反击,当然,更没人认为,敌人会取得胜利。
城市边缘的机场上,战机不断起飞降落着为这座城市提供着必要的空中防御,而在另外边,进城的公路上,一辆辆装载着军需物资的卡车正等着完整最后的交接工作。
看着数十辆卡车组成的长龙,负责的军需官却感觉到有点奇怪,虽然在其他人看来,这庞大的车队代表着足够的物资和补给,但对于军需官来说,车辆的数量却出奇的少。甚至无法达到之前二分之一的数量。
“嘿,出了什么事了吗?活计!”军需官趁着登记的空当,向一辆车的司机问道。
“不知道,或许吧,战争中什么都不好说。”司机用他毫不在乎的口吻说明了他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可就在不死心的军需官准备找另外的人询问的时候,物资集结地的负责人忽然从远处跑了过来。
“所有车辆,完成补给之后,原地休息,没有命令,任何人和车辆都不得离开。”负责人一边大喊着,一边冲过来,他的举动弄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该死,我们与军队只是雇佣关系,你们没权利扣押我们的车辆。”有司机粗暴地大喊道。
“我们没有扣留你们车辆的意思,我们这么做只是想告诉他们,伊斯坦布尔的两座大桥刚刚被敌人炸毁。你们想回也回不去了。”负责人用冰冷的回答说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一时间,所有人都知趣的闭上了嘴巴,原本喧嚣的环境忽然变得寂静下来,众人在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纷纷再次看向负责人。
“我们会有危险吗?”有人不无担心地询问道。
“不会,伊斯坦布尔已经开始准备设置浮桥了,我想,过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就可以回去了。”负责人的表情缓和过来了一点,而后说道。
但没人对他的解释表现出信任,对于这群从伊斯坦布尔往来过很多次的司机们来说,那里的防御多么严密他们比谁都清楚,敌人能在这种状况下,发动袭击,并且竟然成功了,足以说明敌人的强大。
“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回去,尽快安排我卸货。”一名司机忽然大喊道,不过他的喊声刚刚出口,两名士兵就忽然扑了过来,粗暴地一把将他从车窗中拽了出来。
“你的卡车被临时征用了,我们需要的你卡车和你的柴油。”负责人走到对方面前,平静地说道。
这乍听起来有点可笑的话,却没人能笑得出来,对方的话传递出来的一个信息,就是,补给现在已经处于严重匮乏状态,大桥修通前,恐怕所有人都要省着点用了。
城市内,士兵们并不知晓这件事情,他们仍然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大桥遭到袭击的事情被严格限定在一部分人范围内,除了他们,大概,只有敌人知道了。
殷勇自然就是知情者之一,当然,不仅仅如此,他还是后续计划的直接制定者。而作为下一步作战计划的指挥员,此刻的殷勇正坐在即将落地的地效飞行器上,用笔不断勾画着什么,实际上,在上了飞行器之后,殷勇就一直没有休息,对于他来说现在首先要做的,完成下一步至关重要的作战任务。
“联系上张曙光军长了吗?”殷勇忽然抬起头看向身边的人,听到他的询问,连忙有人点头答应,见到对方的回答,殷勇点点头,继续起自己的工作。
飞行器在到达目标区域后,迅速降低速度,最终在起落架的帮助下平稳地降落在沙漠之中。而随着飞行器的降落,原本空旷的沙漠忽然扭曲了一下,而后,张曙光凭空出现在飞行器旁边,就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一样。
随着旋梯打开,张曙光三两步窜了上去,在殷勇还未站起来之间已经率先跑到他身边。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张曙光看着殷勇,直截了当地询问道。之前的撤退对于他来说,是一次让他足够丢脸的经历,没有哪位指挥官会喜欢有这样的记忆和经历,所以,此刻的他迫不及待地希望殷勇能给他一个足够让他可以洗涮这次耻辱的机会。
“部队都集结完毕了吗?”殷勇抬起头看向张曙光,随后问道。
“恩,都准备完毕了,你要的九百五十名装甲步兵都在这里,随时可以行动。”张曙光指了指舷窗外此刻正在关闭伪装系统的入口,对殷勇说道。
“告诉他们,立刻行动,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看到伪装体内,装甲步兵正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等待着,殷勇索性扔掉手里的纸笔,站起身边走边说道。
“计划是什么?需要我配合吗?”张曙光连忙追问道,表情就如同写上了,快告诉我吧的字样,他甚至希望,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参与战斗,但殷勇早在之前就已经绝对,下一步作战将由他自己来指挥。
“你准备怎么做?”张曙光不死心地追问道。
“我们掐断了敌人的咽喉,下一步,自然是把他们抢过去的东西抢回来。”殷勇看着张曙光,嘿嘿一笑,而后跳下舷梯向伪装体内跑去。
伪装体内,当所有装甲士兵看到殷勇的出现时,忽然同时发出尖叫,之后,用少见的军礼向殷勇表现出足够的敬意。
“我们的任务,是围剿敌人,在这个前提下,有人如果胆怯的话,可以立刻离开,这不会影响到你们以后的生活,也不会留下任何怯战的污点。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是个爷们的话,那么,现在,就跟我走。”殷勇走到士兵面前大声说道,而后,回答他的是一声巨大的吼叫。
“狭路相逢,勇者胜!”
伴随着喊声,一列列装甲士兵就迅速走出伪装体,而后在大声的命令声中,迅速分散开来,在殷勇的带领下,向德黑兰的方向奔袭而去。
掐断了敌人的脖子,问题是,我们掐断的时间够不够长?目送着殷勇等人离开,张曙光将目光投向刚刚调出来的地图上,那里,两座大桥此刻已经成为残骸。不过,让人担心的是,敌人的舟桥部队已经待命在河岸一侧,张曙光相信只要需要,他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架设好一架浮桥。
他们到底能给自己争取多长时间?目送着对方离开,张曙光不无担心地想道,现在的敌人,即便暂时失去补给,他们所拥有的兵力也绝对可以轻易击败殷勇。
在张曙光看来,敌人除了弄不清楚殷勇到底想做什么之外,其他所有方面,都有着殷勇无可匹敌的绝对优势,殷勇要想赢得胜利,无异于痴人说梦。
※※※
广袤的沙漠在望远镜的镜头内,呈现为一片很难区分黄色,大自然的力量壮观如斯,即便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今天,面对大自然仍然感到卑微和渺小,仅仅只能沿着沙漠中间那修建的细长狭小的公路前进,而对于周围那大片的黄色却轻易不敢染指。
放下望远镜,车队队长将身体钻回到车内,在看了身后诸多不满的押送士兵一眼后,他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作为补给车队的队长,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将车上携带的弹药运送到德黑兰。
对后勤了解的很清楚的队长,更清楚现在后勤所面临的压力,敌人切断大桥之后,大部分物资都需要依靠海运或是空投完成,成本或许不在考虑之内,但运送的数量却大大减少。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越发在乎车队的安危。
或许前线指挥部也考虑到了这点,以往的押送护卫最多指派一些地面车辆或是坦克协助,而今天,则破天荒地派遣了四名装甲士兵担负押运任务。可这对于车队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些装甲士兵抢了大半辆车的空位,连带着让队长也被迫做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可即便如此,这帮家伙仍然怨声载道,仿佛他们此刻在这里是在经历件多么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一样。
当然,队长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态度而表现出些许糟糕的情绪,能安稳地指挥车辆完成运送任务,本身就足以让他可以忍耐对方的任何坏脾气。
所以,队长自动忽略了对方的抱怨,而是目光四下巡视着,搜索着一切他觉得可疑的目标。
车队在指挥下迅速前行着,按照预定路线,现在已经走过了一半的路程,队长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次任务又将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旅程。
但,很多事情注定是出人意料,就在车队刚刚拐过一沙丘,车顶上的步兵探测雷达忽然发现了一处可疑的目标——在山丘上方,几个目标从山丘上方一闪即逝,雷达甚至没有因此给出足够的警告,但对队长来说,这却不是一个好兆头,实际上,在发现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类的踪迹的同时,他已经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四名装甲士兵却并不满意队长的命令,可就在他们准备争辩一下的时候,山坡上,一道光芒冲天闪过,随即,一枚火箭弹贴着山背向车队飞来。
拖曳着的长长尾焰瞬间在虚空中画出一道虚线,而之后,火箭弹不偏不倚地炸在扯到中间的空地上,可就在众人疑惑于对方的命中率时,爆炸忽然响起。整个地面都忽然掀起波浪,地面上的车队仿佛经历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一样,翻滚着颠簸着。
“撤,撤退,卫戍部队负责掩护!”队长大喊道,同时用力摇动着身边的司机催促着让他尽快掉头。
在他的命令下,武装卡车飞快的调转方向,车厢上,一挺遥控的机关枪开始猛烈的扫射起来。
车厢里,刚刚还在抱怨枯燥无味的装甲士兵终于表现出足够匹敌他们牢骚的实力,在队长下达命令的第一时间就从车厢里跳了出来,向不远处的山坡上冲去。
战斗在一瞬间拉开了序幕,虽然目睹了装甲步兵的出现,但袭击者却并没有因此放弃,不但如此,攻击也随之变得更加猛烈起来。
让人恼恨的火箭弹一枚接一枚不歇气地射来,整条公路在之前地雷的摧残下已经面目全非,有幸逃过一劫的车辆们却并没有因此松了口气,因为敌人如雨的火箭弹正绵延着从山头的各个角落射来,打的周围弹坑遍布。
幸存的车辆终于放弃了仍然在公路上的决定,纷纷跨过路基进入到沙漠之中,而此刻,前方的装甲步兵们,已经迅速地冲到高地半山腰,并速度不减地继续向前发动冲锋。
敌人的攻击火力终于因此变弱了,装甲步兵们投掷出的榴弹准确的摧毁了几处机枪阵地。虽然看的不真切,但队长仍然能辨认出阵地被炸后,从里面炸飞的士兵遗体。而在前方,装甲步兵已经完成利落的扫荡,并且有惊无险地攀上了山丘最高的制高点。
一切似乎就此结束了,队长依稀地看到在火光闪烁下,装甲步兵们扫荡阵地的样子,而就在他考虑着要不要将运送任务继续下去的时候,枪声再起。
下一副画面就仿佛充满美感的电影片段,枪声中,一团团高机子弹划着笔直的弹从远处射来,强大的步兵装甲在敌人的火力下却表现出让人少见的软弱。就在他们试图躲闪的时候,弹幕扫荡而来,轻易地啃掉了打头的一名其实,并且毫无悬念地继续向前延伸着。
第二具装甲成为目标,不过这一次,终结他的是一个交叉火力点,从另外一个角度射来的机枪子弹打在装甲的侧后方,连接处因为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力量忽然炸裂,装甲内的躯体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就在装甲士兵准备转身的时候,第二道弹幕再次打来,准确的长点射沿着弹道惯性地扯掉了对方的长腿,而后将装甲一把推倒在地。
之后是第三,第四具,两个火力点组成的高低射界一下子将对方所有的逃跑路线都完全封死了。第四具装甲成为四人中反应最快的一个,在迅速卧倒之后,手臂上的联动机枪第一时间发起反击。但可惜的是,袭击者显然没有想要给他反败为胜的机会。就在对方的机枪扫荡的同时,不远处迫击炮发出的日日声已然响起。
爆炸毫无准头,沿着山丘不断翻滚着,一直到攻击停止,山头才在渐渐消散的硝烟下,露出本来面具。
沙子组成的山头已经被爆炸削去一半了,剩下的一半上,横陈着几具并不完整的装甲,一看可知,他们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见此情景,车队队长已经对是否能完成任务毫不在意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尽快撤退。车队再次开始倒车,所有人此刻都希望能快点离开这里。完全没人考虑是否要阻挡住敌人,对于车队的人员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队长在撤退的过程中,顺便呼叫了空中支援,在不远处巡逻的武装直升机响应了车队的要求,可就在引擎轰鸣的伴随下飞机飞临头顶的时候,一枚导弹毫无征兆地从地面上腾起,将支援而来的武装直升机炸了个粉碎。
尸体从残骸中飘荡下来的时候,地面的攻击者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在完成攻击的同时,纷纷从掩体中跑了出来,向车队的方向追来。
忽然暴露出的敌人,再次让车队队长吓了一大跳,在敌人的追击下,他甚至连遥控机枪塔都忘记开启,只是没命地催促着车队快点离开这里。
车队终于全速发动起来,一辆辆武装卡车将马力开到最大,一边扬着可以将整个车队遮挡住的沙尘,一边迅速向来路撤退。
出人意料的是,敌人压根没有追他们的意思,在子弹送到了离他们很远的地方之后,驻守在这里的武装人员才纷纷转身返回到各自的掩体内。
一次失败的任务,至少队长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他屡次想过想要命令大家就地防御,但队长却很清楚,他的安排不过就是痴人说明而已。没人会愿意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甚至强大的有点不讲理。
想到这点,队长终于叹了口气之后,下达返回的命令,车队随即将速度拉到最高,以让人咋舌的速度向后勤补给处所在的方向奔驰而去。
队长在车内草拟着足够多的理由来说明这一切,但最终当车门打开的时候,他却发现根本无话可说。因为就在刚刚,所有运送补给的车辆都已经悉数返回。因为他们常走的每一条路上,都遭到敌人的袭击。
袭击几乎如出一辙,而带来的后果也足以让人震惊,除了队长所在的车队损失最小之外,其他各个车队都达到了足以宣布他们覆灭的地步。
“到底怎么回事?”后勤指挥官大声问道,而在他身边,参谋迅速地敲打着键盘,很快,在一副综合了所有报告的地图在地面上迅速闪过。在地图上,所有遭到袭击的位置都被画上了一个红圈,而连贯的红圈则将包括德黑兰在内的一部分区域变成了一个足够应付威胁的缓冲带。
“敌人控制了大片区域。”参谋在思索良久后报告道。“说句恰当的话来形容的话,敌人在伊朗的占领区内,画出足够多的‘解放区’,我不清楚伊朗现在属于谁,但我觉得肯定不是属于我们的。”
“解放区!该死!”听到报告,后勤指挥官愤怒的重捶了一下沙发,随后愤怒地喊道。
在兵力的分派上,殷勇做出了与张曙光截然相反的选择——将大部分兵力撒了出去。
第二十七章 伊朗解放军
穆罕穆德将班用机枪架在石缝里,将丝线牢牢地拴在扳机上,部队里的中国教官告诉他们,为了防止扳机滑脱,最好的办法是将两根丝线拧起来,挂在滑轮上,然后牵引着拉到隐蔽地点,这样才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拉响。
穆罕穆德觉得用滑轮的办法有点出乎意料的好用,他不明白中国人怎么会想到用上这么多奇怪的小玩意,记忆中伊朗本国的士兵在战斗中更多的都是在命令下冲锋,或者是藏在坦克后面冲锋,又或者是在飞机掩护下冲锋。或许那些恐怖分子有点其他的办法,但也只是在在人多的地方引爆自己身上的炸弹。
而中国人的办法更好,他们能让自己最大限度的活下来。
完成机枪的架设,穆罕穆德转而跑到另外的隐蔽地点,那里他挖了一个足够深的土坑,上面铺上了块带来的折叠塑料板,教官告诉过他们,这块板材无法承受迎顶的强攻,所以不要奢望它能保护自己,除非你挖的坑极深,否则迟早会被敌人干掉。对于教官的话,穆罕穆德起初并不相信,他从来不认为一个坑能对付很多敌人,直到有一次实兵演练,他们组成的一个排的兵力在三名教官的伏击下全部阵亡,大家才真的明白,教官们交给他们的办法是多么的可怕。
挖掘一个大坑并不难,尤其在戈壁的沙土地上,你只要防备他们塌方,其他一切都很简单,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足够的给养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都不成问题。
放下工兵锹,穆罕穆德坐在土坑里掏出一支烟,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收了回去,伊朗的生存环境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恶化了,即便是手里的香烟也变得稀罕了很多。穆罕穆德这包烟还是上次完成射击训练后教官奖励给的一包叫什么中华的烟,味道比起巴哈曼来淡了一些,但回味却要悠长的多。虽然抽的很仔细,但现在的存货也只剩下半包了,穆罕穆德犹豫良久,觉得还是留下好,毕竟他要在这里待的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要长的多。
按照作战要求,以他所在的位置为中心,他的防区在八平方公里左右,横竖接近三千米的距离已经接近了目视极限,虽然之前向教官保证他能完成任务,但单独静下来的时候,穆罕穆德去不认为自己真的可以防御这么大一片区域,不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补给会在至少三天后才会到达,三天后如果他活着,会有无人机送来弹药和粮食,如果他死了,会有一个新的人接替他的位置。
散兵坑在吃完单兵口粮之后也终于告一段落,下一步,是为自己修一个避难所,中国教官曾经说过一只兔子有三个窟窿的故事,穆罕穆德不太明白,但大概的意思还懂,就是让他们多找几个躲避敌人的地方,穆罕穆德不想死,尤其想到表妹的时候,所以为了避免被三天后那个不知道是谁的倒霉蛋替换下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都修几个避难所。
就在穆罕穆德费力地为自己挖掘新的藏身地的时候,身上携带的便携电脑忽然传来轻微的震动声,他好奇的拽下这个和手机大小差不多的方盒子,铁质的外壳让他的重量手机沉的多,此刻在他的只有三十二位真色彩的屏幕上,正闪烁着条状的光芒。
这种做过中国士兵标配的单兵电脑只能显示中文,为了能配合他们使用,指挥官特意设定了几种图案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眼前闪烁的符号意味着前方不远的那条三级公路上会有敌人经过,看到这里,穆罕穆德立刻扔掉手里的铁锹随意将塑料板覆盖在挖了一半的土坑上,用脚胡乱地踢了了点土遮挡了一下之后,连滚带爬地钻进已经准备好的散兵坑里。
按照教官的教导穆罕穆德点了几下屏幕旁边的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幅幅半动态的画面。每秒一帧的图像让屏幕上运动的物体看起来仿佛在跳跃一样,但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带宽需求的情况下,却做到了图像的快速传输。
但穆罕穆德很清楚,通过北斗导航的中转,信号具备着很大的延迟性,不具备实时性的情报有的时候是致命的。
想到这点,穆罕穆德用力将自己的身体伏低,他很担心,或许此刻的敌人已经进入到侦查范围之内,随时可能发现他留下的痕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关闭了实时通讯的电脑将所有的运算力都放在了对公路上敷设的几条地震探针的计算上,屏幕上,取代了之前信号的是一根心跳样的线段,随着震动有节奏地跳动着。
就在穆罕穆德认为敌人可能未必会从自己这里经过的时候,信号忽然剧烈地跳动起来,并且很快超过了阈值,触发了电脑搜索服务器的请求。
短暂的几秒钟信息交换时间在穆罕穆德看起来竟是如此的漫长,一直到电脑的屏幕再次闪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