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

在他们目视距离内,更多的电动摩托在操纵者的操纵下出现。

……

“一具RPG的价格需要五百美元,比我的电动摩托还要贵上五十块,如果你们大批量采购的话,价格我们还可以再谈。”看到眼前这一幕,负责指挥作战的司令员脑海里忽然没来由地回想起曾经的装备采购供应会上,那些一脸堆笑的浙江商人们带有浓浓口音的普通话。

……

“如果需要的话,我的生产能力连炊事班的士兵都可以人手一辆的,价格好说的很啦。”

……

“傻逼,知道什么叫人民战争了吧?”看着剩余的敌人在最后一波齐射中被扫荡个干净,司令员鄙夷地唾了一口,恨恨地说道。

信号消失的是如此突然,就在欧盟前线指挥官下达牵制命令之后没多久,德黑兰的守军就已经奉命前出,但结果却并没有如大家预料的那样,敌人因为牵制问题而被迫放慢攻击的节奏,为守军赢得喘息时间,实际上,前出的部队仅仅在离开城市没多久,就迅速消失不见。

没人清楚他们遭遇到了什么,即便是传输回来的视频信号都无法解释。画面上,出现最多的就是秘籍的爆炸和爆炸缝隙中偶尔出现的一些军用电动摩托。没人认为这些摩托会对装甲士兵造成什么危害,但他们确实就这样失去了联系。

“该死,告诉他们,如果可以,放弃德黑兰,所有人回援!”指挥官在犹豫了好久之后,终于决定道。

敌人的进攻必须被遏制,否则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伊拉克,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德黑兰拥有与否并不重要。

※※※

五角大楼的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双方几乎一直都在争吵中辩论着每一个问题。而更让会议无法结束的原因还在于,争吵的双方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没有党派,职位或者是军政派别的区分,几乎每一个提出的议题都会遭到不同人的反对和支持。而对于是否再次出兵的问题,则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美国是不是要重返亚太,或者说,美国人是不是要介入到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战争,成为了一切辩论的核心。在这个问题上,没人能说服任何一个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可无论辩论多么复杂和繁琐,但选择却只有两个,该不该重返亚太。

“我们都很清楚,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和妥协的余地,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样,双方斗争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都在避免一件事——让自己的国家成为对方教科书上的几页纸。”见争论下去毫无意义,主持会议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拍了拍面前的麦克,缓缓地说道。

“战争对于我们是不是真的重要,我们在美洲大陆,中国人正在于欧洲人打的火热,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敏感时期参与到战争中去?”对于主席的话,有人却不买账,直截了当地反问道。

“同样的问题有人在二战时期已经问过了,我想我们早就有答案,正因为二战时期我们对日德旋转,才有了之后强大的美国。”还没等主席回答,另外一边就有人大声说道。

“但是我更应该提醒你,中国不是德国更不是日本,我们都很清楚,在二战时期,面对德国人的进攻,欧洲之坚持了三个月,而同样面对日本的进攻,中国人坚持了十五年。”辩论再次引来双方的争吵,在话音未落时,就立刻有人开口说道。

“这并不能证明什么,至少我们都知道,是我们干掉了希特勒和日本鬼子,也是我们解放了欧洲和半个亚洲。现在看来,在我们面前再次摆着相同的机会。”

“那我们是不是该感谢呢?感谢在朝鲜的三八线,感谢阿拉伯海,或者说感谢那条霍尔木兹海峡?”揶揄声随即响起,发言者顿时被问的脸颊通红。

“一次战争的胜利与失败并不能作为否定我们战略的证据,假设当初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么现在的美洲恐怕还是黄种人的天下。当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直将它实现,而绝非去顾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危险与挫折。”一名年老的将军忽然开口,他的话让激辩的现场罕见地出现了一阵宁静。

“我们都在谈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并且信誓旦旦地认为,当中国这个新兴大国崛起时,必然会挑战我们的存在,但是对于我来说,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实在太抽象了,我不不懂得这个规律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魔鬼诅咒,我只明白一点,就是,我的女人生了四个孩子,我需要一座有至少四个卧室的房子,我还要提供一辆至少要有七个座位的汽车,我的房子里,冬夏要维持恒温,我还要每餐为我的孩子提供至少两千卡路里的健康食物,当然,他们要穿干净的衣服,这些衣服保证不会是一些化纤产品,而是百分之百的纯棉制品,当然我的妻子还需要一些出席合适场合的贵重服装,当然,为了表达我对她的爱,我还需要送给她一些价值不菲的珠宝,并且为她的车子支付保险。”见众人停止了争论,老将军沉吟了一会,再次开口道,“当然,生活还不仅仅是这些,我还要为孩子们规划未来,他们最好能去上大学,虽然我的身份可以让他们进入西点军校,但我更希望他们能成为比军人稍微出息一点的人物,至少要有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而这些,都需要我来支付账单。”

老将军的话,絮絮叨叨的让人有点不耐烦,但很多人却并没有因此表现出来,相反更多的人此刻却低头沉思着,似乎在思考着对方这番话背后的含义。

“我不善于说服别人,所以,你们不要去猜测我到底想要说什么,不过我可以保证,你们听到最后一定会明白我在说什么。”老将军对周围的人一笑,继续说道,“好吧,现在我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在美国境内,至少有两三亿人在享受着和我同样的生活。可是……”他说到这里,本能地顿了一顿。

“可是,如果这个数字扩大到十几亿呢?占据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将过着这样的生活,那将会怎样?”老将军说到这忽然将目光转向刚刚争吵的最激烈的几个人身上,很多人面对他突如其来的询问,都一时无语。

“我不想我的孩子再重新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生活,我的太太恐怕也不想离开她的墨西哥佣人,每天自己去做饭,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有些时候,为了一些人的生活,另外一些人有必要继续保持他们贫穷的美德。”老将军说到这里,终于停了下来,但他的目光却仍然扫视着四周众人。每个人在他的目光下都感受到了仿佛被透视的感觉,而他的话似乎也从浅显中的道理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在我们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和统治者,有且只有一个。”老将军说到这里,将手边的一份文件掏了出来,轻轻放在桌面上,“这是刚刚从内线获知的一份情报,情报显示,中国人通过了针对欧洲的作战计划,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有重返亚洲的机会。”

“一次重新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功的机会。”对面,联席会议主席小声说道。

“当然,中国不是德国,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了防备苏联经历过数十年的战备,这一次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个对象而已。”老将军对主席点了点头,迎合着对方说道。

※※※

一队摩托与全副武装的装甲步兵对决,同样的一幕,曾经在这片戈壁上发生过很多次,曾经的戈壁滩上,跑着数量众多的皮卡车,他们的对手同样是全副武装的斯特瑞克。但双方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反抗军的皮卡车大多在空地一体的打击下变成戈壁滩上风化的残骸,而摩托车手们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局。

在完备的战术数据链与情报侦察系统的辅助和指挥下,摩托车更多的时候,只承担了一个发射平台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发现敌人是卫星的事,确定敌人的位置是预警机的事,而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上,然后将恰当的武器射向目标。当然,不可否认,敌人的武器装备足够强大,甚至与摩托车骑手们相比足够碾压过去,不仅仅如此,双方的防御力也千差万别,没人否认,对于这些驰骋的飞快的摩托车来说,只要一两枚准确的子弹就可以轻易干掉他们,而对于装甲步兵来说,或许一枚火箭弹也可能仅仅只咬掉它半个身体。

或许双方在防御力上相比悬殊,但在这背后,却是有着相匹配的情报搜集与指挥系统的配合,强大的防御力或许是为了保证生存,但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消灭那些威胁你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数量上巨大的差距就必然产生质变。

战斗仍然在继续,对于战斗双方来说,没人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消灭他们所看到的敌人,至于付出怎样的代价,在付出之前,每个人都人为自己是例外。

可惜,没有例外,只有意外。

德黑兰的反扑,并没有产生足够的连锁效应,中国人甚至根本没有将德黑兰守军放在眼里,规模庞大的部队没有任何想要掉头吃掉对方的意思,而是一直向前,很快将战火烧到了两伊边界。

如黑云一样的庞大机群成为首先向敌人宣战的令牌,在命令下达之后,机群迫不及待地将携带的联合制导弹药从武器舱内投掷出来,在北斗系统的定位下,炸弹在尾翼的帮助下滑翔出一条只有三十度倾斜角的飞行曲线,而后才不紧不慢地将自己引爆。

伴随着爆炸响起,两伊边境处各种伪装点和碉堡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原本伪装的天衣无缝的伪装点在炸弹威力巨大且毫不讲理的爆炸下支离破碎。

可对于守军来说这还仅仅是炼狱的第一步,伴随着空中打击火力的延伸,远程火力的打击也随之展开。中国人在进攻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耐心,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他们不着急。

可是,对于守军来说,这种不着急的态度却意味着难以忍受的煎熬。

第三十四章 回归

庞大的部队随着命令的下达不断涌入中东,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战争中也终于毫无顾忌地表现出自己的底蕴,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动的同时,巨大的战争潜力体现在战场上时,就是无与伦比的强大战斗力。

德黑兰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毫不重要了,或者说,自从作战计划通过后,德黑兰的作用已经被大大降低,在中国人的战略思想中,一城一地的得失从来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敌人远远比城市更重要。

伊朗境内,后续部队针对境内敌人势力的扫荡已经同时展开,以连排级为作战单位的小队在完善的通讯指挥网络下组成一张巨大的网,所有大于这个网眼的敌人都在这过滤一般的扫荡下被瞬间清除,而与此同时,针对伊拉克的进攻也已经迫在眉睫。

在连番的安排部署下,德黑兰却出人意料地仍然在欧洲人的手里,虽然城市内部队已经少到可怜的地步,但中国人却丝毫没有想要占领这里的意思。

所有这一切,都让欧洲人感到意外和奇怪,但却没人能对这奇怪的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回答。

“敌人的进攻如同潮水一般,而德黑兰就是这汹涌潮水中的一块礁石。”作战地图上,看着庞大的敌人控制区中唯一的一抹红色,一名参谋不禁感叹道。

“中国人的进攻,确实如同潮水,但我们却未必是礁石。”听到对方的话,欧盟前线指挥官沉默良久,叹息道。“联络总部吧,眼前的情况已经超过了我们能应对的范畴,有件事虽然我们不愿意,但我们不得不面对……”

指挥官的话虽然没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后面所代表的含义,在沉默良久后,终于有人走到操纵台前,按照指挥官的命令,将信息发送出去。

轰!巨大的爆炸声在信息发送出去之后没多久就在伊拉克边境地区炸响,与此同时,完成了初次接触后的中国军队,开始有节奏地向伊拉克方向延伸。

无线电带来的消息对于欧盟来说不啻于一颗炸弹,中国人忽然之间一百八十度的战争态度让几乎所有战略家都倍感意外,可是事实却铁一般地摆在眼前,中国人终于放弃了他们一贯的内敛和隐忍,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刺激下,中国这头雄狮终于觉醒了。”欧盟总统看着面前一个个眉头紧锁的智囊们,终于缓缓开口说道,“联络美国人吧,告诉他们,欧洲不能落在中国人手里。”

总统说着,起身走过办公桌,站在挂满画像的墙壁前凝视着墙壁上挂着的那些为了欧洲统一而努力的众多前任,而后再次转头看向众人。

“告诉他们,这不是中国与欧盟的战争,而是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战争。在这个战争面前,赢家有且只有一个。输赢在他们手里,决定权也在他们手里。”欧盟总统说完,看向众人,面孔中充满少有的凝重。

※※※

“我们之后几代美国人的幸福,都可能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人知道,我们要面对的选择对我们的未来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即将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的双手绝对不能被束缚。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参与到战争中去,但我们全体都必须要为可能降临的战争而做准备,作出牺牲,任何个人的利益都有必要为眼前这个大的目标而让路,即便这种可能性小之又小。

我们都很清楚,身处自由世界的我们并非仅仅可以果腹就可以活下去,就如同,我们也并非依靠武器就可以生活一样。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驱动我们的,是那些为了对他们正在保卫的生活方式所抱的不可动摇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必须要去做出的选择。”

电台电视里,几乎在一瞬间就忽然充斥着同样一种声音,当中国人发动对欧盟全面进攻的时候,美国人的反应变得迅速而激烈,几乎在同时,整个美洲的媒体都在异口同声的宣传着同样一件事——对欧盟给予支援。

“自由世界的民主生活攸关每一个人的利害,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健全的民主社会很重要,他需要包含对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期望——要给予大家以均等的机会和工作,以及必不可少的保障;终止少数人的特权,但对于我们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对于自由世界的伤害,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他们可能是少数人的顽固,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政治秩序的挑战,但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捍卫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秩序,并且为此奋战不惜,上帝,保佑美国!”

随着美国总统在智囊的帮助下,甚至连每个手势每个眼神都给予纠正的演说结束后,针对欧盟的《租借法案》在众议院以全票通过。美国的工厂几乎在法案通过的同时开始繁忙地运转起来。

武器装备从流水线上流淌下来,整个美国,或者说整个美洲都如同一具巨大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而对于美国人的反应,远在地球另外一端的中国却表现的淡然而平静。

例行公事一般的抗议之后,针对欧盟的全线推进作战也在同时展开。而针对是否出兵的讨论,此刻却在法案通过之后,在参议院里进行着激烈地争辩。

“这是另外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取代希特勒和苏联,或者说,他们就是另外一个希特勒和苏联。我想对于这一切,我们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一名参议员用大的可以压制住所有人的声音大声喊道,但他的喊声却仅仅只是引来身边人的嘲笑。

“中国人不是希特勒,也不是苏联,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身边的另外一名参议员笑着开口说道。

“这没什么区别,上一次战争,希特勒师徒占领欧洲人,他们差点成功了,但我们拯救了欧洲,随后苏联人分走了一半欧洲,并且开启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但最终仍然是他们失败了,欧洲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了独立,而这一次,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发出呼喊的参议员没有笑,而是极其认真地说道。

“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是欧洲,我们是美洲。”身边,同伴看着他,收起笑容,“不要被欧洲人所谓白人与黄人的战争言论所蒙蔽,被他们拉进战争之中,这样的事情英国人曾经干过,所以,贸然加入战争对我们来说是危险的。”

身边,议论声随着两人的辩论见见低了下来,众人有意无意地看向他们,显然他们两人的态度代表着参议院内两种不同的声音。

“那我们该怎么做?”首先发言的参议员反问道,“我是说,除了把武器租借给他们之外,我们是不是该干点别的,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人干掉欧洲佬,然后站在大西洋那边看着我们冷笑。”

“是的,我们是要做一点事情,但这件事情要有个前提。”总统的插言终止了两人的交谈,所有人也在同时将目光转向总统,“那就是,欧洲人起码要证明一点,他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依靠我们去解放。”

“时间呢?”参议员看着总统追问道。

“三个月,希特勒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占领了欧洲,我想,如果他们能抵抗超过三个月的话,那么就值得我们为他们出兵。”总统想了想说道。

※※※

“……要给予大家以均等的机会和工作,以及必不可少的保障;终止少数人的特权,但对……”播放器里的声音在尚未说完之前,就被丁文彦一把关掉,独独留下一个长长的颤音,听起来仿佛什么东西在发抖一样。

“如果我年轻二十岁,或许我会相信。”丁文彦看着对面走进来的周思维,笑着说道,“少数人的特权,哈。看来虚伪这种东西是人类共有的,不分东西方。”

听到丁文彦的话,周思维笑了笑,走到他面前坐了下来。

“美国人的《租借法案》通过了,下一步恐怕就是直接参战了。”周思维看着对方,良久后说道。

“当然,他们参战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丁文彦说着,将一份情报递了过来,“情报部根据要求搜集了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人港口的信息,上面显示,他们的调动超过了曾经的霍尔木兹海峡战役,这意味着,我们的老对手在经过一段时间蛰伏之后,恐怕已经做好了投入作战的准备了。”

“看来他们根本不想给我们留下缓冲的时间啊。”周思维翻看着情报集,上面详实的资料证明了丁文彦的推断的正确性。

“不,实际上,时间我们还有。”听到周思维的话,丁文彦摇摇头说道。

※※※

由岛操纵着装甲,用力地碾过一具已经死掉的白人尸体,钢铁的脚趾在对方的尸体上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感受着脚下的柔软,由岛有种变态的满足,他似乎感觉这是一种血脉里的血性和残忍被激发出来。

在战前的动员会上,政委等人公布的一些材料,让由岛觉得,眼前这些白人根本就是一些猪狗不如的人渣。当然连带着也让他心中残存的一丝怜悯消失不见。

“我们都是受害者,曾经的亚洲是很和平的亚洲,但自从白人入侵之后……”由岛至今仍然能回忆起原子弹爆炸后的恐怖场景遗迹在白人屠杀下,日本人的凄惨遭遇以及在教官们深入浅出的解释下,这一切灾难的源头。

一想到这点,由岛就越发憎恶这些全身上下都被细细毛发覆盖的白人,实际上,在学员营里,就一直流传着一些传说,据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显示,亚洲人是进化的更彻底的人类,而白人则是介于人类和猿类之间的那个一直未被找到的环节。

“你们只是一群动物啊?”由岛想到这里,低头看着已经有点变形的尸体,眼中充满了恍然大悟之后的释然。

“第三组第一单元,你在什么地方,我的电脑上显示你在之前的战斗位置上已经停留了超过三分钟,有什么困难吗?”电台里,指挥装甲发出询问,打断了由岛的思考,他用力抬起腿,操纵着装甲向前走去。

“没什么,首长,一切顺利。”虽然首长这个词刚开始叫着有点别扭,不过由岛却觉得越发顺口了。在利落地检查完阵地之后,他再次向下一个目标一定过去。

战术电脑的屏幕上显示着目标大略的信息——两处居民楼与野外工事混杂在一起的防御阵地,刚刚的进攻中,两名负责试探的步兵遭到猛烈火力的压制,获取的情报仅仅显示着在楼房的中层区域有三处密集的火力点。由岛当然不会因此相信敌人仅仅只有这样的本领,在战前的战术教程里,这样的防御攻势被归类为联合防御体系,如果敌人土木工程做的好的话,这个工事有可能是一个深入地下的蚂蚁窝一样的存在。

通常的解决方式很难搞定,联合制导炸弹最多只能将这里变成一团平地或者是一个个孤立的大坑,敌人也会很配合地在炸弹爆炸后偃旗息鼓,可当这里经过大量的后勤部队时,敌人就会从蛰伏中苏醒,而后来一次足够让所有人后悔的猛烈打击。

通常面对这样的联合防御体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建筑中,找到敌人,然后把他们挖出来。

这不是说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白人的怕死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