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14010605-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悲哉!李陵!!

第四十九章巫蛊惨案

一、可怕的巫蛊

老实说,自公孙敖救卫青以来,尽管不是特别的走运,但是总没少捡过大便宜。刚刚过去的这场战斗,战场失利,匈奴俘虏突然告诉他一个冒牌的李陵,公孙敖一把将责任推过去,一了百了。尽管无功,但幸有人替他背黑锅,所以还能保身何爵,饭都大碗,酒照大喝,好不惬意。

事实证明,捡宜捡多了,也是要吃大亏的。公元前九六年,四月。那年,对公孙敖来说,是一个无比绝望,无比黑暗的日子。那个春天,公孙敖终于结束了便宜常捡的光荣的一生。

事情发生得有些突然,而且莫名其妙。首先是,公孙敖的妻子,不知为何,被控玩弄“巫蛊”。汉朝人都知道,玩刀玩火都都是小事,如果敢玩巫蛊,只说明一个问题,此人不是胆大包天,就是活腻了。

在汉朝,玩弄巫蛊的人,只要查出,多数都是抄没全族,尸首两地,鲜血横流。很不幸的是,大风大浪都经历的公孙敖,被莫名其妙的妻子株连。刘彻一点也不含糊,将他拉出去,腰折。

刘彻以为,将公孙敖这一刀砍下去,所谓玩弄巫蛊的人,应该是有所胆怯,有所收敛了。事实是,这仅仅是一个序幕,连个开端都不算。

可怕的巫蛊,真正的开端,是在四年后。

公元前九二年,四月,天下大旱。怪事年年有,那年有点多。那时,刘彻正在建章宫渡假。建章宫,位于长安城外。没想到,刘彻难得休闲养静之时,建章宫中突然闯进了一个人,打破了宁静的建章宫,整个长安都动荡不宁起来。

这个人是谁,他闯进来到底干嘛?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不要说我,连刘彻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当时的情况大约如下:刘彻在建章宫中,远远看见一个男子,佩带长剑穿越中龙华门。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陌生剑客。刘彻当即闪过一个念头,可能是刺客奔他而来的。于是,刘彻马上派人前去拦路捉拿,结果剑客被吓得,弃剑而逃。

这剑客到底是谁,他到底是怎么进来的?刘彻派人去问门卫,门卫长官又惊又恐,只说没看见人进去,更没看见人出去。

这下子,问题可大了。建章宫戒备森严,剑客好像把它当成自己家了。神不知鬼觉地闯进来,又仿佛长了翅膀不知从哪个地方溜出去。长翅膀,那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此剑客肯定是武功高强的异人。就算是异人,他能在建章宫里来去如风,有可能他早就踩点,摸透了这里的门道。

踩点,摸熟逃路。由此更加说明,刺客是有预谋。长期踩点,连门卫长官都不知不觉,那就是天大的饭桶了。于是,盛怒的刘彻,第一个问责的,就是斩门卫长官。

石头已经落入湖里,搅起了千层波浪。紧接着,刘彻下令,一定要找到那个刺客。哪怕是藏到地下,也要掘地三尺将他挖出来。

怎么挖,到哪里挖,刘彻已经做好充分的安排。先是,征发三辅骑兵,大搜上林苑。上林苑是刘彻打猎渡假的猎场,林子不算大,但是什么鸟都有,正是江湖异士躲藏的好地盘。

除了上林苑,刘彻关闭长安城,挨家挨户搜查。这一搜,十一天就过去了。结果是,两手空空,连个鬼影都没找到。

郁闷,实在郁闷啊。这到底是哪路武林高手,要跟我刘彻过不去啊。

人没找到,总要有个怀疑对象吧?对象当然是有的,但是刘彻也没办法。因为,他怀疑的这个对象,正是传说中的江湖大侠。此大侠仿佛练了遁地术,没人知道他躲在哪个山沟沟。

今年,刘彻已经活了六十四岁。他十五岁登基,纵横天下大半生,只有他想不到的,没有他办不到的。然而,大江大河都过的,被卡在山沟沟里的人,古今以来不算少。刘彻算一个,面对那个嫌疑犯,刘彻却是一点辙都没有。

刘彻办不到的,不一定天下人都办不到。很快的,就有个人对刘彻说,不就是一个游侠嘛,我保证能捉到他。

说这话的,名唤公孙贺。按资历来论,公孙贺也是个老江湖了。班固说他,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汉武大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公孙贺就是太子的舍人。后来刘彻转正为皇帝,公孙贺也由舍人摇身一变为太仆。好运没少光顾他,再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光荣耀祖的老婆。这个老婆,正是当朝卫皇后的姐姐。

能力,运气,背景,样样都有。公孙贺职位仿佛彩虹灯似的,一路闪变,什么将军,封侯,失侯;最后摇身闪电一变,就成了丞相,又被封侯。由丞相而获封侯,是本家兄弟公孙弘开的好头。

事实上,对公孙贺来说,什么侯不侯的,都无所谓的。人在江湖中混,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所以,当初刘彻要拜他为丞相时,他是死活都不肯接受的。

为什么不接受?道理很简单,丞相这饭碗实在不好端。自刘彻上台以来,能够善始善终的,唯有公孙弘一个。其他的,几乎都不得好死。如公孙弘之前的窦婴,田汀L锿‘患病早走一步,不然留着脑袋也是被刘彻砍的。所以,田外戚没有眼睛看见他们全族是怎么被搞死的。

又如公孙弘之后的,有李广的堂弟李蔡,好像占了土皇家土地,就被人家砍头;还有那个严青翟,联合朱买臣搞掉张汤,也没逃过刘彻一刀;甚至连大家都陌生的赵周,也是不得好死。

赵周之后,丞相是石庆。石庆是汉朝出了名的老好人,可就这么一个人,刘彻都对他挑三说四。最后,因办事不小心,还获了罪,自己交钱赎人。还好的是,他自然死亡。可是他死后,所谓万石君的光荣历史,也彻底终结了。

公孙贺军人出身,凡是军人,都是有脾气的。像石庆先生这么个好好先生,都在刘彻手下干不下去,突然刘彻说要拜他接石庆的班,实在让公孙贺感到突然和恐惧。

据说,刘彻拜公孙贺的那天,公孙先生急得跪在地上不停地哭,不接受印。老人家一边哭,一边抹着眼泪说:臣不才,出身卑微,只会弯弓射箭,战场杀敌,实在无力消受丞相这高位啊。

公孙贺哭得惊天动地,竟然连刘彻都感动得掉眼泪了。刘彻对左右说,将丞相扶起来。然而,公孙贺还是不肯起。他早就想清楚了,宁愿自己得罪皇帝,也不能因自己而将来害了全族人的性命。公孙贺以为,只要他死不受印,皇帝也是拿他没办法的。

事实上,公孙贺错了。刘彻看公孙贺长跪不起,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转身,话都不说拂袖却去。这下子,公孙贺彻底没招了。只好乖乖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接下了那个人见人怕的衰丞相印。

事实证明,传说中的丞相印,果然是个地道的衰印。公孙贺当上丞相后,好日子马上就要跟他全家人告别了。

给公孙贺全族带来坏运的,首先是他的儿子公孙敬声。老爹当上丞相后,敬声就接了老爹曾经当过的高官,太仆。中国的富二代,都是牛逼哄哄的一代。稍为家教不好,不但没给社会带来好处,反而惹下滔天大祸。公子哥敬声,大约就属此类。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公孙家族,不止一人得道。公子哥敬声认为,老爹是丞相,老爹是卫皇后的姐姐,自己又就是部长级高官,犯个啥事,那算个鸟事啊。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敬声,挥金如土,骄奢无度。久而久之,突然发现没钱填他这个花钱的缺口了。于是,他马上想到了一招,捞钱。

捞哪里的钱?脑袋进水的敬声,竟然将捞钱的主意,打到北军身上。于是一捞,就是一千九百万。很不幸,挪用公款的事情,马上就败露了。长安那些酷吏也不含糊,将敬声治罪下狱。

了解了公孙贺的家族变故,我们可以回到公孙贺帮刘彻捉嫌疑犯的问题上。公孙贺还告诉刘彻,如果他能捉到嫌疑犯,请陛下他的功,赎儿子敬声的罪,希望能满足他这个条件。

刘彻同意了。

既然这样,那就抓人吧。刘彻怀疑闯进建章宫的嫌疑犯,可能就是闻名长安的游侠朱安世。谁也不知道,公孙贺用什么办法,果然抓到了传说中的朱安世。然而,当朱安世听说公孙贺拼死拼活的抓他,是为了赎他们家公子哥敬声时,他却昂天长笑了。

朱安世放出风声道:丞相全族人,就要完了。

是真的完了。不久,朱安世从狱中传出一封书,告公子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阳石公主,即刘彻和卫皇后生的儿女。

私通还是小事,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公子敬声知道陛下经常去甘泉宫,曾经叫人在驰道中间,埋藏木偶,诅咒皇上。

告状书传到了皇宫,刘彻马上派人去查,驰道中间果然埋了不少木偶。这下子,纵有千张嘴,万条腿,说也说不清,跑也跑不掉了。

不久,公孙贺全族被诛杀。又不久,阳石公主,以及诸邑公主,甚至是卫青的儿子卫伉,也被公孙贺巫蛊案株连,人头落地。

汉朝最恐怖的巫蛊案,终于撕开了可怕的序幕!!

二、命运呼叫转移

据柏杨先生考据,在中国历史上,刘彻是第一个跟自己儿女过不去的皇帝。手起如落杀,一下就干掉了俩女儿。这就是以上的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她们俩都是卫皇后所生。

这都是巫蛊惹的祸啊。

事实也再一次证明,历史不相信眼泪。所谓历史,都是在鲜血和悲号中前行。初,卫子夫一人得宠,全家升天;再,卫青建功封侯,霍去病天下驰骋,意气风发,卫氏家族可谓登峰造极;没想到,巫蛊一起,连根拔起,刀起头落,鲜血染地。

我想,一想到这,卫皇后浑身肯定冒汗了。如果卫青活着,如果霍去病多活几年,或许卫氏家族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狼狈境地。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命运不相信重来。现在,只剩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相依为命。他们最想知道的或许就是,妈的,春天走了,这个冬天到底有多黑暗啊?

风水总是轮流转。我认为,刘彻之所以狠下心来废掉卫氏势力,貌似巫蛊作祟。事实,只有一个人,了解刘彻内心深处的秘密。

这个人,当然就是卫子夫。从来以色事君者,色旺宠旺,色衰宠衰。这是后宫政治斗争中,连扫地大叔都深谙的潜规则。卫子夫也早发现,刘彻的心早不在她们俩母子身上,而是移到别的女人身上了。

谁是刘彻的新欢?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至少有两个是公认的。一个是李夫人,另外一个是钩弋夫人。没有李夫人,就没有今天的李广利。李夫人走了,李广利还在瞎混着,他人单势薄,能力又次,好日子也没剩多少了。现在最走红,最得宠的人,应该是那个小儿麻痹患者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姓赵,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按班固的说法,赵夫人和刘彻认识过程,的确有些传奇。情况大约如下:某年某月,汉武大帝巡狩天下,经过河间。随行方术大师望了望天,突然对刘彻说道,河间天上云彩奇异,此地必在奇女子出没。

所谓巡狩,说得好听点,就是到地方考察工作;说得含蓄点,皇帝就是找个项目,出来吹风透气,旅游渡假。

古今中外,凡是出门在外的,与红颜知已萍水相逢,两相情悦,其中情趣,谁不懂得?所以,刘彻一听说有奇女子即将出现,立即派人去找。使者顺着望气大师方向去找,竟然就找到赵小姐的家。

赵小姐之长相气质,那是没得说的。然而,她奇就奇在,其两拳紧握,听说好些年了,从来没人掰开过。跑腿的使者,只好将赵小姐带到刘彻面前。刘彻一看,这么漂亮的少女,怎么就握着两拳不放呢?于是,他带着尝试地心情,想亲自体验一下,能否掰开赵小姐的手。

没想到,别人办不到的事,刘彻竟然办到了——赵小姐的两拳被刘彻掰开了。更让人倍觉新奇的是,赵小姐手心中,竟然还握着一只小玉钩。

刘彻欣喜若狂,将赵小姐带回长安。从此,赵小姐一夜成名,得宠高升。不久,被封为夫人。坊间又称之为“拳夫人”或“钩弋夫人”。

传奇有很多种,但我偏不相信这一种。我以为,这个所谓传奇的故事,如果不是钩弋夫人成名后,找枪手瞎编,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秀戏。而两者之间,我更相信后者。

如果是精心策划,那谁会是这场戏的策划者呢?我认为,这个人,可能是赵夫人的父亲。

据班固先生介绍,赵夫人老爹不知犯了啥罪,估计是被定为死罪,可是跟司马迁一样没钱赎人,只好接受了宫刑。而且还能继续上班,地点就在皇宫,职务是中黄门,任务就是替皇帝站岗。

古今以来,所谓策划大师,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潜质:胆子要大,心要够细,这是其一;信息畅通,技术过关。

从赵夫人父亲以上职业特点,我们可以十分肯定,他具有优秀策划师的资格。首先,一个犯了罪被处宫刑的人,胆子绝对够大。一个长期替皇帝站岗巡逻的长官,心绝对够细;其次,身在皇宫高墙,无限接近信息集中地。绝对有渠道,探听刘彻个人喜好。再次,凭着中黄门的职务,赵夫老爹完全有手腕收买别人,共同策划,以便分享劳动成果。

由此推论,刘彻巡狩路线,赵夫人老爹应该是知道的;所谓望气者,应该是被收买了的;赵夫人那两只拳头长期紧握,却是有原因的——患了小儿麻痹。然而她手握小玉钩,应该是早策划好的。

一切都在掌握当中,一切都做得那么天衣无缝。

然而,更神奇的故事还在后头。

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不久,受宠得爱的拳夫人得子,一个幸运的宠儿出生了。这个宠儿,名唤刘弗陵。拳夫人没想到,所谓亲生的幸运儿到来这世界,竟然替她悄悄种下了灾难的恶种。

刘弗陵一步步地被推往历史前台,离不开命运的青睐。听说,拳夫人产下他的时候,竟然是怀了十四个月。这个日期,后人不敢做过多猜想。

但是怀疑总是免不了的,连柏杨先生都主张现代医学,有必要对这样的怀胎期做出科学论断。如果科学无法证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所谓怀胎十四月,又是一场人为策划。

很奇怪,为什么不是十一个月,十二个月,十三个月,或者是十五个月之类的,偏偏是十四个月。这绝不是偶然,因为传说中的一个牛人,听说也是怀胎十四月而生。这个人,就是尧帝。

传说中的尧舜,从来都是儒家的向往的偶象。因为尧舜不但创立了一个美政治时代,还开了一个禅让的美妙时代。如此美丽传说,鼓舞了千年以上的读书人。很多人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渴望使中国政治返朴归真,再现尧舜政治。

两个不同的人,跨越若干年,生产日期如此不谋而合。这难道是天意?应该是天意。刘彻是这样想的。一想到这,刘彻就洋洋得意起来。如果刘弗陵是尧帝,那么刘彻是谁?尧帝老爹。传说中的尧老爹是谁?不知道。不过没关系,反正不会丢脸,脸上有光才对。

兴奋的刘彻,立即将拳夫人居住的钩弋宫,改为尧母门。

刘彻不是迷信传说,明眼人一看,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造势。

为什么要替刘弗陵造势,换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这其实就是潜意识。如此做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潜意识里,刘彻内心深处已经对一个人动摇了。这个人,当然就是太子刘据。

刘据,生于公元前128年。当年,骄贵出身的陈阿娇,上天不垂怜,死死奋斗了若干年,就是生不出一个孩子来。搞得刘彻极是郁闷,一等再等。最后不愿再等,认识了卫子夫。没想到,上天宠顾了这个卑微出身的女人,一鼓作气,终于替刘彻生出一个儿子——刘据。

刘据是个幸运儿,这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两手蹬破母亲的肚皮,啼哭着来到美丽的人间那年,刘彻已经二十九岁。二十九岁,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已算晚育。在两千年前的时代,那叫晚育中的晚育。所以掐指一算,刘彻也算是晚来得子,兴奋异常。不久,封卫子夫为皇后,封刘据为太子。陈阿娇野蛮撒娇的日子,从此花落人损,暗淡退场了。

我认为,幸运这玩艺,看不见,摸不着。它好像长眼睛,高高在上地看着你。保不准哪天,它看你顺眼,像个可爱的少女扑到你怀里撒娇;也保不准哪天看不你爽,丢下你不管,管你得什么瘟疫,还是猪流感。

由此看,我可以将幸运归类,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前半生幸运,后半生糟糕;第二种,跟第一种相反;第三种,一辈子都不走运;第四种,一辈子都在走运。

很明显,刘据属于第一种。这不是刘据的选择,而是命运的安排。听说,刘据小时候,是个好孩子;长大后,还是个谦虚谨慎,为人宽厚的理想青年。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孩子。然而,不是所有好孩子,上天都要眷顾,为糖给他吃。

尽管刘据被封为太子,随着光阴流逝,他和母亲卫夫子突然发现,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混了。太子之位不像从前,不见牢固,反觉梦里都在摇晃。这不是错觉,一切梦境都有缘由。刘据和卫子夫之所以有此危机感,是因为发现抢他们卫家蛋糕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些人名单如下:王夫人及其子刘闳;李姬及其子刘旦,刘胥;李夫人及其子刘髆。

卫子夫知道,太子这位置,自古以来,从来就不是终身制的。它就像一马车,技术过硬,可以顺风顺水地开到皇帝的大道上。如果不幸,在半路被其他车手,一把就撞进了悬崖,那也是不定的。

现在,刘彻新添了四个儿了,从理论上讲,刘据保住太子的成功率,由原来的百分之百,降低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当然,所有理论必须经受实践考验。事实证明,这个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是经得住考证的。据可靠事实证明,刘彻对太子刘据很不是满意。

刘彻之所以不满意,原因只有一个,做人太厚道,才华不出众。除此以外,再加一个重要的条件,太不像自己的亲生爹爹了。

曾记否,当初刘邦一意孤行,执意要废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原因就是,刘盈一点都没有刘彻的心狠皮厚之遗风,而刘如意小小年纪,似乎已经继续了刘彻所有的优秀基因。如果当初不是张良给吕雉支了一招,请出商山四皓,保住了刘盈,那汉朝的历史,恐怕又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受类已之人,登九五至尊之位,这似乎都是古今以来皇帝们心里最想做的事。我想,无论是皇帝,还是职业官场,都普遍具有刘彻或者刘彻之类似情怀。龙爱龙,凤爱凤,老鼠和老鼠在一起,也会惺惺相惜。

卫子夫不傻,刘彻更不傻。刘彻就知道,要要瞒住心里秘密,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安抚卫子夫和刘据,他曾经就对卫青放出话来说:你们尽管放心,我不会随便换太子的。我之所以武力讨伐天下,是为了将来给太子创造一个好的治理环境。如果将来的太子,都像我这样再次尚武无度,那汉朝还能经受得住折腾吗?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刘彻不会选一个类似自己的人,再来折腾天下。太子宽厚,适合将来接他的班。这样,天下就不会怨声载道了。

实在是一句很妙的一句话。卫青将刘彻这话传给卫子夫,卫子夫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心理安稳多了。

事实并非如此。卫青死后,游戏规则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公孙贺和卫青之子,以及卫子夫两个女儿被刘彻以巫蛊罪做掉后,一切都趋向白热化了。而刘彻喻拳夫人为尧母后,傻瓜都知道,卫家荣耀,岌岌可危。

命运,就像悬崖处的拐弯。就差一个撞车的人出现了。很不幸,一个点火的小人,很快就站到了刘据面前。那个人,轻轻一点上火药,炸掉了自己,也埋葬了刘据。

三、所谓极品小人

人生漫长路,有人总是碰上些跨不过的槛,绕不过的人。刘据这辈子当中,最冤的就是跨不住巫蛊那道毒槛,而给他设置那道绕不过的坎的人,正是汉朝一个极品小人,江充。

江充,字次倩,赵国邯郸人。江充,原名不叫充,而叫齐。当江充还叫江齐的时候,他是赵王刘彭祖的座上宾。

汉朝人都知道,刘彭祖这种人可不是一般的善类。他的阴险,他的狡诈,他的苛刻,长安贵族无人不知,所以中央官员都特害怕得罪这阴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江齐能成为刘彭祖的座上宾,肚子里没有几滴坏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江齐之所以攀上刘彭祖这棵大树,她妹妹功不可没。江妹妹能歌善舞,人长得标致,估计出场演出概率极高,一不小心就被赵国太子看上,纳为了妾。妹妹得道,哥哥跟着有肉吃。再加上江齐脑袋好使,一直以来在赵国都混得不错。

有些人穷其一生,怎么混,都是小混混。而江齐却以为,在赵国这块地盘,只要他用心混,终有一天能混成大混混。事实是,他没在赵国混成样子,竟然连继续混的日子都没了。

不想让江齐在赵国混下去的人,是赵国太子丹。太子丹不知从哪里探来小道消息,说江齐天天跟赵王一起喝酒讨好,竟然连他的隐私也当政治资本出卖给赵王了。托刘彭祖的福,太子丹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于是一怒之下,他派人去捉拿江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