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穿今之异世高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总行有限的人知道,但还是仔细的叮嘱一遍,分行一个人都不知道。
  过完年之后曲明媚一家人悄然的离去,邻居只是知道调工作了,具体的去了哪里,不是很清楚,房子也处理的干净利索,双胞胎知道以后来新住户这里大闹了一场,惊动了警察局,一时间关于双胞胎的事情又在大家八卦里过了一遍。
  周围的人都对双胞胎这种行为很不齿,他们周围的同事朋友也渐渐疏远,对自己亲生父亲都不闻不问的人,你指望他们能对你多真诚,没准什么时候为了利益背后捅你一刀呢,这种定时炸弹,谁敢结交?
  况且人家继母对你们并没有苛待,从两人几个月大的时候,嫁给他们的父亲,把屎把尿拉扯长大,竟然不知道知恩图报,反而咬一口说继母虐待,如果不是那么多年的邻居仗义执言,指不定继母怎么样呢,还有同父异母的妹妹,听说极其冷漠。
  乌鸦还知道反哺呢,何况是生活了十几年的亲人,太令人心寒胆战了,曲爸爸把财产分割以后,竟然一次都没有再回去看过一眼,邻居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特别气愤,不怪曲爸爸调离工作都不通知一声。
  曲爸爸这样被对待,心灰意冷离开这里人之常情,再说他们早就独立生活,曲姐姐本来谈了一个男朋友,听到这件事之后,家长坚决反对,这样的儿媳妇他们要不起,硬生生的逼着儿子断绝来往。
  其实男朋友也对女朋友这样白眼狼的行径,语言多有微词,可是热恋中的人,理智不是很足,后来又发生了吵闹事情,父母对他恳谈一次,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是啊,对待血亲尚且无情无义,何况对待自己呢,分手,果断的分手,谁知道感情不再的时候,曲姐姐又怎么折腾他呢。
  周围的人指指点点,双胞胎生活的很艰难,同事们跟两人根本不合作,不交往,不配合,频繁的出错让老板非常生气,请大家吃饭赔礼道歉,可惜没有赴约,脏活累活都分派给他们,不干可以,欢迎离开啊,又没有人死皮赖脸非要用你们。
  干的活最多,领的薪水最少,两人就这么勤勤恳恳很多年,曲老大没有房子,车子也一年老旧一年,找了一个带着孩子离婚的女人,住在女人的房子里,彻底尝试了一把后爹的痛苦,这才明白自己是多混蛋,可惜物是人非,世上没有后悔药。
  曲姐姐婚姻也不是很顺利,头一次婚姻对方没有房子,看上她有房子,结婚之后婆婆又搬来一起住,磕磕绊绊没过一年,大吵大闹之后离婚了事,第二段婚姻找了一个离过婚的男人,虽然年纪大了一点,可是有房子也没有孩子。
  谁知道那才是噩梦的开始,新婚没有过多久,就露出本来面目,喝点酒就拳打脚踢,硬生生的毁掉她的头一胎,小月子还没有做完,喝酒之后又是一顿胖揍,大出血住院失去了生育能力,又离婚再也没有结婚,孤老一辈子。
  有时候她回想起那个温暖的家,慈祥的父亲,温柔的继母,还有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她不知道那三口之家去了哪里,刚开始的记恨到后来的想念,坐小月子时候的无助寂寞,迫切需要依赖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却一个都没有露面。
  当初他们说的比唱的好听,也怪自己耳朵软听信了那些人的甜言蜜语,跟父亲继母妹妹离心离德,独自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公寓,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年纪轻轻就过着退休老人过的日子,上班下班回家,没有一个朋友,仿佛全世界只剩下她一个人,冰冷的可怕。

☆、第二百五十二 于半兰(一)

  于半兰的家生活在大海边,小的时候经常在海边玩耍,提着小桶在退潮的时候,挑挑拣拣那些冲到海边的生物,就这么一天天的长大,她家兄弟姐妹不少,她是老三,女孩子名字中都带着一个兰字。
  听说是奶奶很喜欢兰花,所以要求三个儿子以后有了女儿,名字中必须带兰字,她觉得兰花是世界上最优雅漂亮的花卉,用上兰字做名字,以后的女孩会变成兰花一样漂亮,大堂姐叫于宝兰,二堂姐叫于海兰。
  偏偏生她的时候,出海的船遇到风暴没有回来,奶奶很不喜欢她,起名于半兰,兰花的半个,认为她是不祥之人,不配拥有兰花这个高贵的名字,但又是儿子的血脉,咬牙认下了她那个兰字。
  谁知道三个月之后,由于暴风雨失去航线,曾经失踪的于家之人全部归来,而且鱼满仓大丰收,奶奶又觉得新出生的孙女是个福星,可是名字已经上报了户籍,无法更改,心里愧疚很是疼爱她,让两个堂姐嫉妒不已。
  在于半兰三岁的时候,奶奶带着姐妹三人一起去海市,就是附近的渔村十里八乡,民间组织起来对外贩卖海产品的集市,鱼龙混杂治安堪忧,于宝兰,于海兰两人私下一合计,就对着奶奶说带于半兰去买糖果,因为人比较多,生意很好的于奶奶也没有在意。
  这里的孩子都是大的带着小的,家家户户都一样,两人用积攒了很久的零用钱买了三张去城里的车票,晃晃悠悠的来到陌生的城市,趁着于半兰眼花缭乱的时候,悄悄的丢弃她离去,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找不到人影了。
  这么无助呆萌样子,引来了一个巡逻的警察收留,磕磕绊绊的才说明白情况,可是并不知道渔村的具体位置,毕竟才三岁,位置什么的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分辨能力,只知道自己叫于半兰,大姐叫于宝兰,二姐叫于海兰。
  那是时候户籍还没有像现在一般,局域网很发达,公安系统都是互通的,随便上网查询就可以找到,好在她还记得做的什么车,从哪里到哪里的班次,很快找到那辆车,售票员印象深刻,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领着三岁女孩,太让人难忘了。
  回去的时候也是坐的这辆车,售票员还好奇的问了一句,你们的妹妹呢,谁知道两人竟然回答,没有什么妹妹,从头到尾都是她们两个人,售票员虽然奇怪但是也没有多管闲事,当警察问起的时候,才知道两个小丫头竟然这么狠心,故意遗弃自己的妹妹。
  她又回忆说当时两姐妹还遇到熟人了,那个人说了海兴县之类的信息,而且此人经常来往这条线,好像是定时定点给大饭店送海鲜的,十天之后才送货,警察没奈何,值得耐心等待,于半兰也不哭不闹,饿了吃,吃了睡。
  让警察局的人松了一口,要是哭闹真不好办啊,送去孤儿院吧,又觉得那里孩子多,怕别人欺负她,十天之后终于找到那个送海鲜的,才知道于半兰家里的情况,两个女孩子回家说于半兰不听话走丢了。
  正在发动全家亲戚朋友找寻呢,他听说之后还纳闷的对别人说了一句,看到老于家的两个大丫头坐车去城里了,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呢,恐怕是自己出去玩,丢下妹妹一个人才丢的吧,于奶奶听到之后专门来过一趟,详细的了解了情况,一言不发的离开。
  男人们又不能不出海,那可是全家的营生,于爷爷没有通知于奶奶就率领男人们出港扑鱼,又遇到了暴风雨,这次可没有那么幸运,直接船毁人亡,只有于半兰的父亲抱着一个空油桶,漂泊了好几天,被路过的渔船救上来。
  于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像发了疯一般胖揍了两个孙女,邻居拉都拉不住,哭哭啼啼声中,于奶奶总算说出实情,让邻居震惊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这般歹毒,去城里遗弃三岁的小妹妹。
  “谁让你那么疼她,都是你错,同样都是孙女,凭什么她吃好穿好,我们就是讨厌她,恨不得她去死。”
  于奶奶惊讶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左邻右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刚刚**岁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强烈的嫉妒心,于半兰不过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争抢的年纪,小时候谁不是吃好穿好,大的让着小的,家家户户都是一样啊,凭什么你们就觉得委屈的不行。
  于奶奶一时间承受不住这样的事实,也是因为听到噩耗深受打击,也跟着一命呜呼,办完父母哥哥们的丧失,于爸爸也心里憔悴的,虽然觉得跟孩子计较有失长辈体面,可是就是过不过去那道坎,于妈妈还在床上躺着呢。
  村里也是流言四起,说着于宝兰,于海兰的狠心歹意,都不让自己孩子跟她们玩耍,等到半个月之后于半兰回到熟悉的家,没有看到熟悉的爷爷奶奶,伯伯,只看到热泪盈眶的父母,懵懵懂懂的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成了寡妇,日子本来就有些艰难,于爸爸能帮衬的地方有限,他们家的船都不复存在了,拿什么来救济养活老大,老二一家,再加上于妈妈一直无法忘掉于宝兰,于海兰的狠毒,不冷不热的对待两家人。
  看着越来越孤僻的女儿,老大媳妇一咬牙带着她改嫁他人,本来想着离开这个地方,不再有人知道她做过的事情,也许会好一点,总是自己怀胎十月的亲生骨肉,恨铁不成钢也无法割舍。
  她改嫁的那家人离于家村百十公里,可是谁知道老话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那么小的年纪心思出奇的恶毒,更是传遍了角角落落,很多人都拿这件事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连带着老大媳妇也受到了牵连,觉得她心思不正才会教导出歹毒的女儿。
  丈夫不如意就对她拳打脚踢,妯娌也是冷嘲热讽的,受不了的她投海自尽,于宝兰又被送回于家村,可是于爸爸现在给别人打工,工资刚刚够自家花销,无法再养另外一个,况且于妈妈又怀孕了。
  村里也知道于半兰家里的情况,再加上于宝兰是个定时炸弹,也不好意思强加给于爸爸,通过民政局送到了孤儿院,希望能遇到好心人收养她,老二媳妇看到老大媳妇的凄惨境况,说什么都没有改嫁的心思,不过对待于海兰很不好。
  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庭的琐碎之事,整天蓬头垢面的,像过去地主家的奴隶,可是没人同情她,于爸爸也没有出面阻止老二媳妇的行为,村里人更是没有出头,就这么过了好几年,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老二媳妇只让儿子去学校上学,留下于海兰在家做家务,她一个人出门打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这么几年于半兰有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于爸爸辛勤劳作让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于妈妈有一个祖传的手艺,做虾酱味道极鲜美,依靠着这一门生意,家里又重新置办了渔船,日子越过越好,尤其于半兰智商很高,学习一直都名列前茅,在村子里那是响当当的学霸人物。
  长大以后从别人的闲言碎语中,知道了当年自己遇到警察叔叔并不是偶然,而是两个堂姐策划实施的,心里就有些膈应,每次遇到于海兰都离得远远的,也不让自己的弟弟妹妹靠近她,谁知道她的心里怎么想的,如果再来这么一次,弟弟妹妹可没有自己那么幸运的。
  于半兰就这么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自己弟弟妹妹,又过了几年,于爸爸把船租了出去,搬到镇上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她都快要忘记于宝兰,于海兰了,谁知道这么多年没有动静的于海兰奋起反抗了,用老鼠药毒杀了母亲和弟弟,被警察带走不知去向。
  于爸爸心有余悸的叮嘱全家小心,谁知道两颗定时炸弹什么时候还会,杀个回马枪,尤其叮嘱两个小的,于半兰不是很放心,找了空闲时间走了一趟城里,找当年那个警察去探探口风,不是她喜欢八卦,关键是不知道清清楚楚的,一家人心都吊着呢。
  “哦,你说于海兰的案件啊,在精神病院住着呢,放心吧,这辈子绝对出不来了,她有精神方面的偏执倾向,而且很严重,至于于宝兰,听说至今没有人领养,她有没有哪方面的精神病,我也不是很清楚。
  她十八岁没有考上大学,就离开孤儿院出去打工,听说去了大城市,具体的就不是很清楚,她在孤儿院独来独往,对什么都是冷冷淡淡的,比较阴沉,别人也不愿意靠近她,哦,对了,听院长说,她有个男朋友好像是混社会的。
  呵呵,看你紧张的,不要怕,现在可是法治社会,人身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更别说她有什么好记恨你的,你可是受害者,都这么多年了,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她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嗯,我知道了,谢谢叔叔。”
  看到警察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放下心回到家里,继续她以前的生活,高中生的日子紧张又忙碌,放下心思的于半兰,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京都最高学府。
  在当时来说很轰动,这么耀眼的女孩子可是不多见,于爸爸谢师宴整整摆了十桌,醉酒的时候唠唠叨叨,“你奶奶说的对,我家大丫就是一颗福星,没看到其他人都死了,只活着我一个吗?那是我大女儿带来的生机,今天这么人来捧场,争脸啊,这辈子我知足了。”

☆、第二百五十三 于半兰(二)

  至于于宝兰的事情,于爸爸一点都不关心,反正离开孤儿院也没有出现在他们家跟前,当年已经十八岁,今年也都二十五六了,早就是成年人了,加上早年的事情,父母,两个哥哥的死,心里总是有疙瘩,压根都没有打听过她的情况。
  就这么又过了一年多,于半兰自从开店以后,忙忙碌碌的捯饬她的药膳事业,八卦都少了,数着挣到手的票子,感觉心比到处八卦来的踏实,她做的药膳没有像别人的那样,药材味道重,每次她都会把药材进行处理,再配制。
  刚开始顾客并不多,经过了尝试的人觉得疗效不错,又没有什么异味,跟一些普通的食材炖制,味道绝佳,渐渐吃的人就多起来,不在局限中老年人,附近上班的人也会经常来一锅,几个月下来收入也算丰厚。
  手里提着给父母买的羽绒服,弟弟妹妹都是从里到外全新,乐滋滋的下车往家里走去,于爸爸当年在水里泡的时间有些久,身体风湿侵袭,刮风下雨很难受,她学习药膳一来自己喜欢,二来想给爸爸调理一下。
  于家在镇上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超市,于爸爸为人厚道老成,从来不做欺骗顾客的事情,毁坏过期质量有问题的从来不上架,十里八乡都愿意来他的店里购买东西,于弟弟今年高三,学习成绩跟大姐一样,将来又是一个高等学府的天才。
  于白兰是于家最小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三,没有于半兰那样洒脱的性格,比较腼腆内向,文文静静的,榜样的力量就是强大的,有了于半兰,于弟弟那样的成绩,于白兰成绩也是顶呱呱的好,这让于爸爸于妈妈十分的欣慰。
  于半兰还没有到达自己店里,迎面扑过来接她的于白兰,前面是店面后面是住家,可以从旁边的巷子通过,也可以从店里通过,这时候店里人很多,于爸爸,于妈妈,于弟弟都在忙碌,于白兰不管不顾的来到门口,摈弃了以往腼腆的性格大喊:
  “爸妈哥,我姐回来了。”
  众人抬头看过去,于半兰正在笑呵呵的进门,于弟弟赶紧接过手里的其他东西,于半兰也不客气,回家洗漱了一番,换上超市干活的衣服,跟着家人一起招待营门的顾客,一直忙到中午,于半兰给自己家人做了几个药膳,炒了几个可口的小菜。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从包里拿出一半的钱递给于妈妈:
  “妈,这是我挣的钱,我留了一半做学费生活费,这些你留下吧,放心这些都是我卖药膳得来的,我不是给你们说了吗?跟同学合伙一起开了一个店,我专门卖药膳,很受欢迎的,明年小弟上学不用你们出钱。”
  “姐,我也要上青大,这样可以给你跑堂,给你打工啊。”
  “哈哈,好!小妹,姐给你大红包,想买什么就买,嗯?”
  “姐姐真好!”
  “大丫,这钱我不能收,你留着吧,出门在外的手里有钱平安些,我跟你爸还能干呢。”
  “哎呀,妈,我都快二十岁了,可以养家糊口了,你们想什么呢,我又没有耽误学习,不信你们看,成绩单上成绩还是超级棒的,我知道你们还年轻,可是我也想让你们享福啊,我挣得钱孝敬爹妈,天经地义,再说我又不是不挣了,拿着吧。”
  “是啊,孩子妈,你就拿着吧,孩子的一片孝心。”
  “爸,我这次学了很多药膳的方子,专治你的风湿,效果很好,我把东西都带回来,每天给您喝上,慢慢就会恢复的,我师傅的药膳可是古方,价值千金呢。”
  “哪你可不要忘记你师傅的好,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饮水思源。”
  “嗯,我是您的女儿,还能有错,放心吧。”
  于爸爸于妈妈穿着新买的羽绒服,年轻了不少,让三个儿女一阵夸赞,很珍惜的脱下了放到柜子里,于弟弟也迫不及待的穿出来显摆,藏蓝色的妮子大衣,把青春期的他穿出了那么几分儒雅来。
  于白兰只是看了看,没有试穿,她要把惊喜留到过年的时候,不过特别喜欢曲明媚绣制的围巾,摸了摸舍不得放下,于妈妈也惊叹绣功精湛。
  “那是我现在的室友曲明媚绣制的,我没有换宿舍,就是以前的宿舍总是我一个人,就跟她们几个挤一起,不过现在基本上不回原来的宿舍,春节过后就不住了,我们要搬出去,放心,妈,那里环境很好,是我另一个室友的家。
  她家条件很好,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附近买的房子,妈,你不要掏钱了,人家不会要的,我们几个的手艺都是跟她的贴身侍女学的,呵呵,嗯,对我们几个相当好。”
  “大丫,她家境这么好,会不会欺负你啊。”
  “爸,不会,从开学相处到现在都不错,人家教养不知道有多好呢。”
  “姐,还有侍女啊,太梦幻了吧,都这个时代了,还有那些封建的东西?”
  “你懂什么,我们生活的阶层不一样,你当然没有听说过了,姐学了很多东西,要好好的教教你们两个,不是让你们炫耀,起码不能让人说你们粗鲁,没教养。”
  “姐,刚才我都想说了,你吃饭的动作,走路什么的,都很好看呢,我也要学。”
  “好,姐教你,还有你,小弟,大学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层,那是一个小型社会,多学点待人接物没什么坏处。”
  “知道了,姐,我又没说什么。”
  下午的时候又迎接进来一批购买年货的乡亲,于家的老房子并没有卖掉,每年过年的时候还是回于家村,哪里有于家的根,还有爷爷奶奶伯父的坟茔,于家村是一个大村,有祠堂,每年初一都要祭拜祖宗。
  大年三十的中午,于半兰一家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关上店门坐上于爸爸开的小货车,回于家村过大年,于妈妈跟于白兰早一天回去收拾屋子,车刚开到村子口,发现一群人围在哪里,阻挡住了进村的路。
  于爸爸不愿意惹是非,调转车头从另一条路回到家,当年于爷爷于奶奶给三个儿子盖得房子都在一排,老大老二老三,于半兰家在最后,隔了一个大巷子,另一边就是于爸爸的堂哥家,平时他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是托付给于爸爸堂哥照顾。
  于妈妈听到车子的声音,就知道于爸爸带着儿女回来了,打开院门把车迎进来,神**言又止,看着于爸爸想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于半兰和于弟弟把东西卸下来,看到妈妈这幅表情,有些疑惑的问道:
  “妈,你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嗯,大丫爸,那个,你在村口见到吗?于宝兰回来了,堵在村口,要求回村里居住,族长说她户籍什么的早就不在这里,没有资格,她就赖在哪里不走,说她爸爸留下来的房子她有继承权,可是大哥,二哥的房子早就让族里推掉重新分配了。”
  “不用理她,当年大嫂改嫁的时候,能卖的都卖了,就剩下空荡荡的房子,里面可是什么都没有了,凭什么还来这里吵闹。”
  “大丫爹,我不是怕她回我们家嘛,毕竟你是她的亲叔叔,如今她那么落魄,你不收留她,村里人会怎么说。”
  “我管他们怎么说,当年我妈可是被于宝兰,于海兰气死的,我岂能原谅她们,那是我妈,我那是孝道,谁敢说什么我打上门去,我的大丫可是差点就没有了,他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收留就他们收留去,老子可没有养白眼狼的爱好。”
  “妈,你不要担心,族长都不会让这个祸害回来的,看看于海兰那个狠劲,谁心里不发毛啊,那些堂伯父,堂叔父那个心理没有一杆秤,我爸会处理好的,您就不用管了,我可是我爸的贴心小棉袄,不会让我受委屈的。”
  “还是我大丫说话听着顺耳,你就安心待着,万事有我呢。”
  “就是,妈,我饿了,姐跟小妹也饿了。”
  “早就做好了,你爸的药膳也弄好了,快进来吃吧。”
  一家人才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吃饱喝足一起动手规整带回来的东西,于爸爸又把给长辈的礼物提在手里,带着于弟弟离开家,于妈妈在厨房没有出来,于半兰带着于白兰贴对联,挂灯笼,装点喜庆的节日气氛。
  “翠娥在吗?”
  “哦,我妈在厨房做饺子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