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道争锋-第7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个是时候,太一金珠似被什么惊动,里间人影两目陡然张开,随后宝珠之上光华一放,霎时变化为一名金袍道人,立身在了大殿之内。
此刻他神情微凝,往布须天看去,因为他能感觉到,冥冥之中某物似与自己有所牵扯,一时看不透是好是坏。
他琢磨半晌,忖道:“莫非此一纪历的宝物出世了么?”
世上与他有因果牵扯的物事已是寥寥无几了,何况自倾天巨变后,当年封镇他的人道修士不是亡故就是下落不明了,如今他又得以脱困,可以说因果早了,故是唯一有可能的,当就是又有先天至宝出世了。
他目光闪烁,暗自琢磨道:“看来需得设法先将之找到了,不能放任其这般成长下去。”
他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从道理上来说,只要此宝长成,便就能与他一较高下,而若是能提前扼杀,那就再无物可以威胁到自己了。
表面看去,两者都为天地至宝,彼此天然亲近,可他并不这么认为,以己度人,他也并不认为自己能让对方屈从。
而且万一此宝现下顺从,将来若是改了主意,只要投去了敌对一方,那么他这边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这与他下来大计十分有碍。
他哼了一声,先天至宝,有他自己这一个,已然是足够了。
只是此事万不能让妖魔乃至人道修士知晓,否则必会出手干涉,故动作需得隐秘一些。
他自己是不可能亲身去寻的,否则真阳修士多半都会有所感应,只能外寻人代替自己去为。
“看来需得在外挑选一人为我所用了。”
他虽没有门人弟子,但可以施展伟力从周天万界之中找寻。而想要在布须天内自如行走,道行却不可太低,否则只是徒然送死。
只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般人多数都有自家宗派,他可不似域外天魔,虽在斗战之时可展现无边威能,可却没有改易人心的能耐,那就只能找得低辈弟子,设法将其修为拔高。
可他扫了一遍下来,却是发现并没有合意人选,再一番深思之后,却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打算。
其实虚空万界无边无际,只要他肯下气力,终究是能找到合适目标的,但他不耐等到什么时候,而且就算做成了,此人也需要一段时日去适应自身暴增的实力,还未必能胜过同辈。
可若不做此为,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利用自身气机塑造一个生灵出来,这般做得好处此人与他利益一致,绝然不会背叛他,可坏处也有不少,这段时日积蓄下来的力量很可能要因此耗去大半。
如果是真阳修士,那是绝然不致如此的,可他只是一件法宝,没了御主,只靠自身运使伟力,能发挥一二成就不错了,何况由他自己来做这等事,却要比修士多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代价。
但是这般做才是最稳妥的,故他只是稍作盘算,就决定了下来,当即凝神一注,殿堂之内凭空现出灵光,随着这股光亮越来越盛,整个大殿也是如同沐浴在天日之下。
所幸为了防止金珠自身发散出来的灿光把一些生具灵性的生灵引来,这里早用禁制隔开了,便是法坛之下的仆役,也未曾发现这里异状。
大约一日之后,一名约莫十七八的年轻修士出现在了殿阁之中,对着殿上一拜,道:“见过主上。”
太一道人见他眉宇间略显木讷,看去灵性略显不足。心下并不如何满意,不过这也是无有办法之事,他非是修士,能做到这一步,已然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而此人只要能做好自己交代的事便可,其余倒也不甚重要。他道:“你可知自己需为何事么?”
那年轻修士道:“为主上搜寻至宝下落。”
太一道人言道:“你若发现此宝踪迹,不必自作主张,纵然现下未曾长成,尚显弱小,也不是你可以降伏的,反会惊动他人,需得及时报我。可是知晓么?”
那年轻修士道:“小人记下了。”
太一道人言道:“你可还有事要问?若无有,便自去吧。”
年轻修士恭声言道:“回禀主上,小人自识忆之中见得、那地头仍是人道辖界,难免不会与其等撞上,到时又该如何自称?”
太一道人略一沉吟,言道:“这却不难,昆始洲陆经那一劫后,虽人道诸多宗门崩坏,道统断绝,但还有不少旧址留下,我便记得几处,你可去哪里走上一圈,也好借托其名。”
他心念一转,自己造得这生灵知道考虑这些,看来并不像自己所想那般呆板,倒是有些价值了,想到这里,他神色和缓了一些,道:“索性就再给你一个名姓,唤作君无启。”说着,将一缕识忆灌注入其脑海之中,“这些地界你且记下,未来或许有用。”
君无启把这些识忆在心底过有一遍,道:“小人记下了。”见太一道人再无什么交代。他便拜了一拜,就悄然离了此地,往布须天遁行而去了。
而另一边,肇恒离了虚空后,就来布须天内,立在一处隆起山丘之上,将随身方印一祭,放出烁烁金光,把三位巡游都是唤了过来,并言道:“以往你等遇事,俱是直入碧洛天呈报,今我为神主,自不必再如此,诸事只需禀我便可。”
三名巡游此前已是傅青名传意关照,都是表示愿意遵从。
只是如今他们虽是成了肇恒从属,可对他也并不是太过敬畏,因为后者没有处断他们三人的权利,若确然犯了过错,那也需先禀明傅青名知晓,而后才能动手,而若肇恒偏离了初衷,他们一样可以上奏,换言之,他们彼此既是主从,同时又是互相监察的关系。
肇恒见三人并不反对,便道:“如今我等需做得三件事,其一,设立祭台,供奉四位道尊。”
名不正则言不顺,设立,既是表示自己背后有四位道尊支持,也是表示自己占据着大义名分。
对于这一点,三名巡游自是不会反对,皆是大力赞同。
肇恒继言道:“第二件,前些时日三位报上的赏罚名册长阳道尊已是阅过,大致已定,功薄今在我手,有请三位将众位神祇请来,本君当亲手为他们叙功。”
三人之中的巡查站了出来,沉声问道:“神君,若是把诸神唤来,各处部族又该如何?又有谁来看护?”
肇恒缓缓言道:“三位巡官放心,本君自会起大法力护持疆域诸部,直至众神各归辖界。”
三人都是心中一凛,对方能说出此言,显然是有把握的,这么说来,这一位的神通法力远在他们料想之上,眼神之中不觉露出了几分敬畏,再是彼此望了望,有一人主动问道:“却不知第三件为何?
肇恒看了看他们,把声音一提,道:“诸神之间,以往无有尊卑之分,无有上下之序,今我为神君,自当宣规定礼,封爵立制!”
第一百零三章 宝落凌山难见真
君无启仗着太一金珠所予伟力,以此躲避了人道元尊的感应,很是顺利地进入了昆始洲陆之中。
他先是去了那一处人道宗派的旧址,用了数日时间将此间散失的遗册整理出来,又细心修持了一遍,直至将一身气机尽数化为与功法之上记载相近的模样,这才安心。
虽这无法从根本上改换自己,可只要不碰见人道元尊,那便不怕暴露出来。
随后他运转法力,凭着太一道人留在自己身上的气机,循着那一丝因果发端而去,只顷刻间,就在了大凌山这一处现身出来。
到了这里之后,他就四处走动,仔细搜索,可半日下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状,甚至连那宝物一丝一毫踪迹也未寻到,显然即便那先天至宝曾是居住此间,现下也早已离开了。
他心下不禁琢磨道:“此宝到底去了何处?”
有了先前那一丝因果牵扯,只要此宝不是消亡了,他总归是能有那些许感应的,可此刻居然完全察觉不到,令他着实有些不解。
在寻思了许久后,忽然心中一动,抬起头来,这等情形,或许并不是其消失了,而是其混迹在了生灵众多之地,此中因果太多,反而搅扰了天机运转。
他越想越觉这番推测为真,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要是这宝物躲入了那等地界中,反而更难找寻。
他一运法力,目中泛起金光,往外张望,顷刻看便周围数万里地界,任何此间却只有一处生人部落较大,虽这宝物也有可能跑到极远地界去,但是眼下这个聚落离得如此之近,其即便没有躲藏在那里,说不定也曾到过。
正准备前去一探,却忽然注意那里有一座神龛,不觉一皱眉,他来时便知道人道元尊利用了不少外神护持凡民,可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也有地祇存在,只是再是一观,却发现其似并不在内,可尽管如此,那部族上方却仍是凌驾有一股伟力,感觉自己只要做出不好之事,便会落了下来。
为防意外,他思量了一下,便将身影一晃,变作了一个年岁较长的苦修士,蓑衣芒鞋,头戴斗笠,手持一根枯木杖,就往那处部落行去。
一路之上,全是黄土泥尘,可是到了这部族前方,却发现道路被压实的极为平整,两旁还刻意栽种花果数目,尽管这仅是数千人的部族,外间还有一段夯土城墙,看得出还是新近打筑出来的。
他面上不由露出一丝惊奇之色,当然,这些物事在他看来不算什么,可他清楚自己在见得这些后该作何反应,以免被人看出破绽。
或许见他非是异类,守门之人只是好奇问过两句,又讨要了一枚系在木杖上的朱果,就放他进去了。
入得城门,未走几步,见有一个茅草亭,里面还摆有一个打磨光滑的树墩,他想了一想,如那远途行走之人一般,走了进去歇脚。
这时有他看到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随后一个小童端了一碗茶水过来,向他一递,道:“长者请慢用。”
君无启见他如此礼貌,也是一讶,将水接过,道了声谢,那小童对他打一个躬,就转身离去了。
这时一名拄拐老者走了过来,道:“客人从哪里来?”
君无启见这位衣裳干净整齐,精神矍铄,身份地位不一般,便站起回道:“我乃青原人氏。”
老者不知青原在何处,不过蛮荒之地甚大,他未曾听过的地界多得是,倒是颇为佩服君无启没有神力护持,就敢一个人在蛮荒之中走动,便试着打听后者一路过来的见闻。
君无启怕说多了走漏口风,应付了几句后,便转过话题道:“敢问老友如何称呼?”
那老者道:“我名荣,乃是这里首正。”
君无启一转念,就知所谓首正,就是部族年龄最长,威望最高之人,他马上一拱手,“原来是此地首正,失礼了。”
那老者道:“不敢,不敢。”
客气了几句,君无启又言道:“我行走过许多地界,连异类部族之中也曾驻留过,如贵部小童这般知礼懂事的,倒未见过多少。”
老者抚着胡须,感慨道:“那是因为族中年前来了位贤人,孩童才知了礼仪。”
“贤人?”
君无启心中一跳,故作不经意问道:“不知这位贤人又是自何处来?”
老者一笑,言道:“想也客人也曾听闻过这一位的名声,此一位乃是智氏族人。”
君无启心中稍作推算,就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了,毕竟智氏虽得天眷,可终究只是凡人,并无法瞒过他。
他目光闪了闪,道:“我在荒野游历时,不知我可有幸见得?”
老者伸手一指,道:“客人可见我等背后这株通天大木了么?沿着这条路往里走,再朝东头一拐,见得此树根枝,沿此路再往上行半里路,就可见得那位贤人了。”
君无启谢过之后,不忘将陶碗之中的水喝完,再小心摆放在树墩上,随后就按照这首正所指方向行去,果是见到冠明树下有一条根枝露于地表之上,由于其巨大无比,所以人行其上,犹如攀山。
他往上登爬,没有多远,便见一个宽阔平台,这里还有一株大榕树,可谓树上有树,在茂密枝叶之下,有百多名小童正手持竹枝,正那里对着案几之上的沙盘认真描字,而一名中年男子则在那里来回走动,时不时出言指点,扶手把正。
君无启一望,忖道:“想来此人就是首正口中那智氏了。”他悄悄打量了此人几遍,却发现后者无论内外,都是一介凡人,并无什么出奇之处,再是一想,脚下一摩,故意弄出了一点响动。
智氏闻声,不觉转头望来,见是一个陌生老者,便交代了小童几句,过来一礼,道:“这位长者可有指点。”
“哪里,哪里。”君无启暗暗打量他眉宇眼神,呵呵一笑,拱了拱手,“听得这里智氏教人识字明礼,便来一观,愿是没有叨扰先生。”
智氏忙是侧过一步,道:“不敢当长者之礼。”又道:“这位长者似非是部族中人?”
君无启道:“不错,老朽本是青原人氏,后得了一册残简,无疑中撞入了修行之门,稍稍有成之后,自思如今蛮荒之中处处危机,我诸多部族生民存生艰难,便立志四处传法,今时正好途径此地。”
智氏听了,却是肃然起敬,起手一拱,道:“原来是一位修者,失敬了,在下曾听闻过往人道曾极为昌盛,只是遭逢一场劫难,这才衰败下来,若是能如长者之愿,却是我人道幸事。”
君无启点头道:“此也是老朽之愿也。”
智氏更为敬佩,他道:“长者既来此,那这部族之中可有入目之人?”
君无启抚须道:“成人骨骼筋脉俱已长成,且心性已定,不合修持,倒是这些小童灵秀,或有合适之人,不过也需细细看来,一时急不得。”
智氏想了想,道:“既如此,长者为何不留了下来,在下在部族中还有些许薄面,供奉衣食定当周全,且这里地祇与生民也是十分亲近,长者在此,想来她也是高兴的。”
君无启略作沉吟,道:“也好,老朽在这蛮荒地陆行走了颇长一段时日,正好也在此歇歇脚。”
智氏听得他答应,十分高兴,柎部虽身处荒野,可在他帮衬之下,如今却慢慢有了兴盛之象,是这一切仍很脆弱,因为缺少自保之力,要是能得了修持之法,就能去到更远之处捕猎开垦了。他道:“长者且先安坐,在下这便与去部族族老商议此事。”
他告一声歉,先是安顿好那些小童,随后拱了拱手,就往上大木上方行去。
君无启看着智氏背后。不由眯了眯眼,虽没从此人看出什么问题来,可他总觉得自己好像什么地方有所忽略了,再是一思,要是那先天至宝有意掩饰的话,他也未必能一下认出,既然对方请他留在此地,那不妨留下了再慢慢查看了。
此刻数千里外,应曦正驾着一团彩云往回赶。
她此次离去,是受了玉符相召,前去朝拜神主肇恒,不过后者也是知道,虽有自身神力护持,可众神离开自己辖界终究不可太久,故是只用了半日交代事宜,并将过去数十载内有功之人都是册封了一遍。
应曦则是得了一个“守舆”的神职,算来虽只是九品下,可到底也是入了品,十万神祇之中,也只有三千余人得此封赏,余下之人多数只是得了一些杂号而已。
而随着神位提升,她法力也是大大增进,往后要是再有暝人过来,她虽对付不了,可也不会再束手无策了。
只是快要到了冠明树时,她却发现一道自柎部之中冒了出来,不禁一怔,再揉了揉眼,却发现再无方才那等异象了,她感到很是奇怪,把云头催快了几分,很快到了部族上方,绕着游走了几圈,也没发现什么异状,恰好见那智氏证往土围出口方向走去,步履匆匆,似是有事,她眸光一亮,便一降云头,上去一拍肩膀,“智氏,你要去哪里呀?”
第一百零四章 天历启发诞灵精
智氏一怔,回头一望,忙是恭敬行了一礼,道:“见过上神。”
应曦道:“你到哪里去?”
智氏道:“方才有一名修道人途径此地,其人身怀秘术,在下以为,可以让其留了下来,教授部族子弟学会一些护身法术,故这边前去寻首正,也好说服他留了下来。”
应曦疑惑道:“如今还有修道人么?”
智氏道:“当是有的,蛮荒之上灵机充沛,一些人懂得粗浅道术并不出奇。”
应曦道:“是这样啊。”她忽然偏头瞧了瞧智氏,后者笑道:“上神在看什么?”
应曦想了一想,一摇头,她只觉的对方好像有什么地方与往日不太一样,但又说不上什么。
智氏咳一声,道:“上神若无事,那在下便先告退了。”
应曦道:“好啊。”
她对自己部族子民很上心,来了外人,她过去一望,很快找到了君无启,并好奇看了几眼,但是怎么打量,那人都很平常,抿嘴一想,忽然眸光一亮,将张蝉赠予她的那只是宝壶拿了出来。
此宝物甚是奇异,她发现每日只要有合适之物投入进去,到了第二天往外一倒,就会变成另一件小物件,通常时候都是极为有用。记得之前得了一枚问路石,只消朝人一丢,若是对方心怀敌意,那么立刻就会被惊动。
君无启本是坐在树荫之下,这时心下生出些许感应,哪还不知有人在窥望自己,明白这应当就是此地神祇回来了,这时却觉有一物落在了自己身上,他却神色如常,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应曦见问路石投去之后,并没有在此人身上见得任何异兆,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拍了拍手,放心离去了。
君无启隐晦得望了望那遁云离去的方向,随后往四周一望,他能感觉这处部族与先天至宝有因果牵扯,故是今后一段时日,或许还要先留在这里。
应曦回到了自家神龛后,并未入内,而是在外围着转了两圈,再自香囊中抱了一枚大印出来。
此次得了守舆之职,她便得赐了此物,不过比起这个,她倒更看重那只香囊,此中内藏乾坤,什么东西都好这里装进去,若是舍得法力,便是藏纳一座小山都是可以,尤其是外表端得华丽异常,算得是她身上最为显眼的一件东西了。
她双手用力捧起大印,口中念动法诀,便见一道虹光飞出,照落在那神龛之上,须臾,这座本来一人高下的石砌神龛慢慢生出了变化。
先是从地表之上慢慢隆起一个土台,不久化变成了一座飞檐翘角,仪制威严的神庙,外间更是撑起两座威武石阙,上有龙兽攀附,仔细看去,其似是活物,双眸半开半闭,身躯随呼吸微微起伏。
应曦知道已是成了,用力喘了几口气,这才收了将大印收了起来。
新拔起的神庙,所占之地比原先神龛足足大了百倍,按照肇恒说法,神祇需俱威仪,要让生民既敬且畏,同时还要可以威慑对抗异类妖邪,一处坚牢神庙必要之时还可让子民入内不躲避。
应曦把后半句听进去了,她虽然对自家原来神龛很是满意,可是要有一处可以依托的地方,那么再出现暝人那等巨怪,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其实按照她这职位,已然算是三千正神之一,下面应设有“主佐”“缴卫”“才府”三个属官,另外,还需在自家辖界上分布六个置署,每一处至少要有六名廷门吏以及三百名神卒力士,合计将近两千名神从,这算得算得上一个齐全的“守舆”班底。
可惜现下神祇数目不多,每一处都需有人镇守,恨不得一人看顾数处,自不会有人来给她驱用,莫说是她,这次册封的最高七品上神,也没有任何属吏。
肇恒也清楚这等情况,故是每一人给了不少空白告身名牒,让各人自行擢拔招募了。
若得心思活络之人,立刻就能发现,这其实就是变相封土了,一些人就算当时不觉,过后也能慢慢回过味来。
经此一事,不知不觉间,竟是有大半神祇的心思不由得偏向了肇恒,甚至原来靠向三位巡游的人也是有了异动,这与立场无关,纯粹是利益使然。
应曦一落身,到里逛了一圈,望着空空荡荡的神庙,她有些发愁。
肇恒规定,半载之内,正神身侧至少要有一个属官,到时自会有昼巡官过来查看,而她现在身边一个可以使唤的人也没有,只能想办法去找寻几个了。
她已经想好了,三个神职之中,有一个是给智氏留下的,等其百年之后,就封其一个神位,至于另外两个,只能去找异类了,暂时将就了。
于是她从神庙之中退了出来,驾起一团彩云,往尚湖方向赶去,不久之后,便就远远望见了潇仙身影,后者独立湖泊之上,已是换了一身服饰,此刻大袖深衣,高髻霞帔,一人挽着一只编织精细的鱼篓,时不时有一团隐隐约约的精魄跃入其中。
尚湖这里没有凡民,其也不负责对敌妖邪魔怪,可身上职责却也同样重要。
早在十万神祇入世后,三名巡游便就意识到,光靠他们自身,想要维持这广大疆域,那人手定然是不足的,于是他们就打起了异类神魂的主意。
潇仙在这里的职责,就是设法搜罗荒原湖泊之上的异类神魂,将之纳入精瓶之中,日后可将之炼化为神卒。
如今蛮荒疆土中。似她这般的神祇,大概有一十二人,只是她似乎更得肇恒看重,乃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