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丹传奇 作者:梦回千百世-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大臣们送上的加急奏章他也时常不闻不问。
然而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国家不可一日无君,神宗朱翊钧倦政罢朝,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和天下每天的大事,却总得有个人替他下决定。
这个人便是新任司礼掌印太监接替了冯宝的东厂厂督蒋精忠。
蒋精忠能文能武,又善于揣摩神宗的心思,故而大受朱翊钧的喜爱,非但把前顾命大臣冯宝的权柄全都交给了他,还破了祖制让蒋精忠代为批阅奏折。
自此之后,神宗朱翊钧为名义上的一国之君,而东厂厂督蒋精忠却是实际的朝政把持者,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蒋精忠为人阴险狡诈,远不是神宗朱翊钧可以比拟的。
神宗拿母后和满朝文武没有丝毫办法,蒋精忠却能够利用把持朝政的时机为所欲为。
就见他先是在朝臣中安插了一些心腹,利用这些心腹挑起朝臣的不和,而后又故意放出些流言蜚语,让王太后对大臣生疑,离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渐渐地蒋精忠在大臣中安插的心腹越来越多,那敢于反对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尤其是他为人惊醒小心丝毫没有引起王太后的怀疑。
慢慢地那原本敢死谏天子的满朝文武,变成了蒋精忠手下俯首听命的应声虫,朝野上下文臣是蒋精忠的党羽,武将是蒋精忠的外戚,这天下虽然仍是那个天下,却慢慢的由朱换成了蒋。
如果再给蒋精忠一些时间,如果蒋精忠他不是个宦官阉人,那这大明天下恐怕早晚都要落入他的手中。
可是这天下有干果有水果,偏偏九天十地五湖四海都没有这如果,几千年的传统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蒋精忠这个宦官也终究做不了太监。
甚至于一朝神宗朱翊钧重新振作执掌朝政,他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殊不见那前东厂厂督冯宝武功高绝仍落得个身首异处。
为了防止这一天,蒋精忠不得不在自己掌权的日子里,竭尽所能拼尽所有的积攒实力,终于他成功了。
这朝廷上下无处不是他的亲信,这满朝文武谁不对他附耳听命,这四方十地多少军旅的用度吃穿被他握在手中。
蒋精忠自信,莫说神宗朱翊钧,就算是太祖复生,也休想将他诛除,只因这天下这大明朝已经离不开他蒋精忠了,他将自己死死的绑在了朝廷的命门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是蒋精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有朝一日他竟然不是死在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不是死在了伴君如伴虎的天子暴虐,而是死在了向来不被他瞧在眼中的江湖……
当日七大派和玄罗神教一场大战如火如荼,东厂也想趁机分一杯羹,尤其是有了天火门门主天齐暗中通风报信。
蒋精忠有把握借此良机让中原武林这样一支不安分的力量损失惨重,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行动不但最终失败了,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蒋精忠的死讯传出的第一时间,还有许多人不肯相信一代权臣竟然会这样陨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不得这些人不去相信。
于是乎朝堂乱了,天下乱了……
失去了蒋精忠的制衡,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顿时爆发了出来,各地军旅之间的摩擦也瞬间升级。
整个大明朝仿佛一枚巨大的糕点,而蒋精忠就是挡在这块糕点上的盖子,现在盖子被拿开了,糕点暴露在全天下人的眼中。
谁都想要成为这块糕点新的掌控着,谁都想要在这块糕点上咬上一口。
天下烽烟再起,而那些原本该去扑灭烽烟的人,心思却全放在了如何分食糕点上。
于是乎战火越烧越烈,冲天而起的火光不但惊醒了潜伏在九州大地之上的凶兽,还引来了异族豺狼的垂涎。
扶桑国最强大名号称天下霸者的织田信长趁着明朝内乱之际,派遣手下大军进犯高丽,不过旬日便攻下了高丽国大半国土。
而后贪婪不足,以高丽为跳板妄图进犯明朝边界,与此同时织田信长还派遣大船运送兵员至鲁东沿海一带烧杀抢掠。
除了扶桑国外,另外北疆鞑靼国,西疆吐鲁番,东疆女真各族也陈兵边境蠢蠢欲动,大明朝兵员虽众,但是连年荒嬉不修军备,国之柱石大将戚继光又被蒋精忠设计调往广东,一时间全线告急。
加紧军情、求援密报犹如雪花一般飘向顺天府。
神宗朱翊钧纵使在昏庸无道也只得从后宫脂粉中抽身,重新坐在金銮大殿上。
然而纵观满朝文武,净是些阿谀奉承之辈,如昔年宰辅张居正一般的清政大臣竟然一个不见,就连当年敢于和他据理力争的文臣武将,也不知被蒋精忠掉到了什么地方。
几年不理朝政,再度坐上宝座亲政,竟有种恍然隔世不知所措的感觉,正准备认命了几位将军出征,可是如今战事四起敌寇汹汹,被点到的将军不是忽然称病不起,就是当场捣头如蒜不敢接旨。
好容易找到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上前线作战的,草草拜了将军任其领兵出征,可是不日便有战败溃逃的消息传回。
这时候,神宗朱翊钧终于记起了一个名字——戚继光,连夜起草圣旨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广东,召广东提督戚继光回京师任职听封……
玄山叱咤峰风云堂。
当日虎蹲炮轰击的痕迹早被清扫干净,破损的青石也换了新的补上,全然恢复了往日的恢弘,不见半点焦土。
风云堂中,玄罗神教上下三十六处分舵舵主齐聚于此,而堂中上首宝座上,萧遥正双手扶额闭目沉思。
日圣谢惊涛就站在他身边,神色之间略显焦急,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亢奋,同样的堂中跪拜的三十六名舵主的眉宇之间也隐隐带着喜色。
那日萧遥终于被人推上了玄罗神教教主的位子,有日月双圣和中原各大门派的鼎力支持,玄罗神教上下很快被整顿的焕然一新。
那些不动冥王吴冥当权时搜罗的江湖败类尽数被开革出教,有那犯下了大错的,更是被废去武功,甚至于那些罪孽缠身为恶太众的,则被当众处死以儆效尤。
经这一番变革,玄罗神教上下人数直缩减到了鼎盛时的四成,然而获得了心生的玄罗神教,虽然声势大坠但是人心却空前团结了起来。
一个个才学之士被谢惊涛和许清璇挖掘出来重新添补在教内要职。
在萧遥看来,无论是日圣谢惊涛还是月圣许清璇,甚至于摩呼罗迦苍莽,每个都是当世大才,哪个都有不凡的本事,让其中任何一个做教主都要比他胜任,一时间心中对当年玄帝酆都的眼光大为敬服。
只不过他私下里三番两次想要让出教主这个位子,非但没有把这烫手的山芋甩走,反倒引得这三位无穷的说教,久而久之这件事便也不敢再提了。
然则这一次玄罗神教三十六处分舵,玄山上下各处要员齐聚风云堂,日圣谢惊涛、月圣许清璇、摩呼罗迦苍莽全部出席,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若是旁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会大为心惊,甚至于猜测是不是中原武林的格局又要发生变化。
然而萧遥却知道,这一次他所要做出的决定,不仅仅是关系到中原武林的格局,甚至于对整个天下的大势都至关重要。
旁边的摩呼罗迦苍莽,看到萧遥闭目沉思良久都不开口表态,似乎是有些急了,催促道:“臭……”刚说出一个字来,便被日圣谢惊涛拿眼瞪住,也是他平日里和萧遥混的熟了,又没有什么城府一向称呼萧遥‘臭小子’,但是这时是什么场景,要是真一声‘臭小子’叫出来,那萧遥这个教主威严何在。
连忙嘻嘻哈哈发出一阵怪声把先前那个“臭”字含糊过去,行礼道:“教主,眼下正是我教建教以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请教主一定要早做决断,须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第五回 乾坤社稷(二)
摩呼罗迦苍莽这边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段。
那边日圣谢惊涛也忍不住附和道:“教主,朱明昏庸奸臣当道,想我神教当年玄帝大人建教的初衷便是为万世开太平基业。”
“只可惜当年玄帝大人宏图未展志业未成,便被不动冥王吴冥这个奸贼暗害,而后玄罗神教历经磨难数十年,而今好容易拨乱反正,又值此英雄奋起的多事之秋,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
日圣谢惊涛一发话,下面跪倒的三十六位分舵主,便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言谈之间无外乎,有的憧憬神教霸业,有的展露个人谋略,还有那心猿意马的甚至已经开始惦念大功告成之日的风光了。
萧遥坐在宝座上,眼见风云堂中的人说得越来越不像话,只能咳嗽几声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日圣谢惊涛见萧遥犹豫不定,心中大为着急步步紧逼道:“教主,苍大哥他有句话说得不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万万犹豫不得啊……”
摩呼罗迦苍莽小声道:“什么叫有句话说得不错,老子哪句话说得都不错……”
萧遥沉吟道:“依着日圣使你的注意,咱们神教现在应该如何作为。”
日圣谢惊涛听萧遥询问方略,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和妻子许清璇位列玄罗四圣,当年在玄罗神教之中师从玄帝酆都学习武功谋略。
当年玄帝酆都是将四人当做玄罗神教未来的柱石培养,可以说文涛武功都十分着重,在他培养下谢惊涛等四人中无论哪一个站出来都足以把握一方气脉。
只是当年玄帝酆都正值壮年,神教中又有大罗法王不动冥王这一对兄弟,谢惊涛等人虽然心有锦绣,却没什么机会展现。
而后神教动乱,这一肚皮的才华更是闲置了几十年,现在的谢惊涛和许清璇都已经人过中年,那笑傲江湖的心弱了几分,但是胸中的韬略却没有随着年龄而消退,反而岁数越大越希望将自己所学贡献出来。
正是抖擞精神道:“教主竟然相询属下不敢藏拙。”
顿了顿理了理思绪,这才朗声道:“方今九州天下可以说如同东汉末年一般势力三分。”
萧遥只知道自前元败退之后,现今中原九州尽在朱明统治之下,还是第一次听到天下三分这种说法,不由问道:“日圣使,我倒是在书上看到过,那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天下三分以魏国、蜀国、吴国三足鼎力,却不知放进天下又有哪两大势力可以和大明朝鼎足而立。”
日圣谢惊涛笑道:“教主有所不知,前元败退之时,太祖朱元璋兵锋鼎盛天下几无抗手,那时九州自然以朱明一家称霸。”
“可是如今朱明传承数百年,继位者上不感天恩下不慰万民,以致超纲荒废奸臣乱国,民生凋敝军备废弛,早已经将自己的江山拱手让出了大半。”
“方今天下东有女真磨刀霍霍,北有鞑靼烽烟连年,西有吐鲁番枕戈待旦,再加上东南沿海诸多蛮夷垂涎我华夏沃土蠢蠢欲动,这几方势力任何一个都不足以与明朝正面抗衡,但是东南西北练成一气,那就足以颠覆整个朱明朝政了,此为三大势力的一方,属下称之为外患。”
萧遥听了谢惊涛这番话亦不得不承认,这些敌国环伺实在是朝廷的一大对手,把这些敌国称作三分天下的一方丝毫也没有夸大,然而想来想去明朝边界的敌国,已经尽被谢惊涛点中,这些人归为一方势力。
那三分天下最后的一分又是谁,又有谁能够和这些藩国敌酋相提并论。
日圣谢惊涛难得一展怀抱说得如此尽兴,突然开口问道:“教主,属下说这天下三分并非虚言浮夸,其一为明其二为外患,这第三方教主可想出来是什么了么?”
萧遥听他提到外患,下意识说道:“日圣使说得第三方势力可是内忧么?”
日圣谢惊涛抚掌笑道:“教主果然聪颖,这第三方势力正是内忧。”
萧遥虽然说出了内忧两字,但是实在是想不出九州之中哪个势力才能够称得上是第三方势力‘内忧’。
日圣谢惊涛这时终于表现出了他好为人师的一面,启发道:“这内忧么,九州内部之患也,属下敢问教主,当今天下人数最多的教派是哪一个?”
萧遥沉吟少许,开口道:“丐帮自唐以来历经千年不倒,号称百万之众,当今天下最庞大的教派应以丐帮为首。”
萧遥这句话才一说完,那原本各自就坐的三十六处分舵舵主立即小声议论了起来,有些个人更是摇起了头,再去看那摩呼罗迦苍莽一手遮面摇头连连就连日圣谢惊涛也咳嗽了几声,显然都对萧遥做出的这个答案并不赞同。
日圣谢惊涛干咳了一声,并没有立时反驳萧遥,反是指着在座的三十六位神教舵主中的一个开口道:“鲁舵主,你来说一下你凤阳分舵现在共有多少兄弟。”
那被日圣谢惊涛点到的舵主急忙站起身拱手道:“回禀日圣,我凤阳分舵如今共有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三名兄弟……”
萧遥乍一听这位鲁舵主报出的人数,心中不由得悚然一惊,他万万没有料到玄罗神教区区一个分舵,人数竟然可达近两万人,心中不禁揣摩以这凤阳分舵的规模,怕是能和武林中寻常大派一门上下的人数相当了,想来这凤阳分舵定是三十六个分舵之中最大的一个,这鲁舵主定然经营有方,正要勉励几句的时候,却发现这鲁舵主说着说着声音越发的微弱,脸上竟然露出深深的惭愧来,到了最后更是突然跪倒在地,连忙上前搀扶不解道:“鲁舵主,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那鲁舵主跪在地上直是不肯起来,羞愧道:“属下尸位素餐经营无道有负教主重托,恳请教主赐罪。”
萧遥扶他不起,要是运功将他强行拽起又怕伤了对方,只得向摩呼罗迦苍莽以及日圣谢惊涛两人求助。
那摩呼罗迦苍莽主管神教探马上下消息最为灵通,看到萧遥疑惑便开口解释道:“教主,这凤阳分舵的兄弟在三十六处分舵中乃是最少的,鲁舵主这才会深以为愧。”
萧遥惊骇道:“什么这凤阳分舵一处分舵便有近两万兄弟,难道还是三十六处分舵之中最少的一个么?”他有一句话没有问出来,那便是其他分舵又有多少兄弟?
摩呼罗迦苍莽没等萧遥发问,便替他解决了疑惑,指着另外一个坐着的分舵主,喝道:“杨柳春,你来告诉教主你南阳分舵共有多少人马。”
杨柳青应声起身,躬身行礼朗声道:“启禀教主,南阳分舵上下,现共计有两万四千三百名兄弟。”
不等杨柳春说完,摩呼罗迦苍莽又指着另外一个分舵主道:“江南岸,你说一下你苏州分舵有多少教中兄弟挂名。”
苏州富庶,这江舵主为人看起来有极为精明,这些年经营的着实有声有色,当下神气道:“回禀教主、苍部主,我苏州分舵现有四万一千两百二十七名兄弟挂靠。”
摩呼罗迦苍莽又接连叫起了几个人,陈述各自分舵的情况。
萧遥只听得每个分舵人数少则两万,多则三四万,至于人数不足两万的竟然只有最先禀报的凤阳分舵一家,也难怪那鲁舵主如此惶恐,粗粗算来玄罗神教一教仅在这三十六处分舵的人马便有近百万。
如果再加上玄山总教驻留的八部天龙众和其他一干人员,想来绝不至于低过百万之数的。
这时那鲁舵主仍然跪在地上满面羞愧。
摩呼罗迦苍莽深知其中内情,为其开脱道:“鲁舵主,你也不用过分自责,当年神教剧变以你凤阳分舵所受的冲击最大,当年凤阳分舵的兄弟十去七八,后来又每遭变故,能够恢复到今天这般光景,已经足可见鲁兄弟你的辛劳忠心了。”
萧遥趁势道:“苍部主说得不错,鲁舵主你快些起来吧。”
鲁舵主被萧遥亲自扶起,泪流满面感激道:“属下身受神教大恩,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后定百倍用心以报教主恩德。”
经此一事,萧遥这才算是真正知道了,谁才是现今中原武林最大的势力,这才明白过来为何以少林、丐帮等传承大派的千年积累,都不敢妄言彻底摧毁玄罗神教,反是各方平衡选出了他这个被各方都看好,又和玄罗神教大有关联的人出来,继任玄罗神教教主的位子,实是因为以现在玄罗神教的规模,想要摧毁这个庞然大物恐怕要连累整个中原武林做陪葬才能做得到啊。
日圣谢惊涛见萧遥醒悟,于是继续道:“天下丐帮虽然号称百万之众,但是帮中多是些老弱病残,要真说到能够征战的青壮便得首先打一个大大的折扣,更何况丐帮管理松散犹如散沙,实际战力那便远不如我神教。”
“想我神教虽然立教仅有数十年,但是玄帝大人不世奇才不拘陈法广开教门纳天下英豪,想当年鼎盛之时一帝二王四圣八部三十六分舵何其壮哉……”
第五回 乾坤社稷(三)
日圣谢惊涛说到这里不由得,又想起了死去的玄帝酆都,阴阳双圣以及紧那罗等人,原本高昂的语气也低沉了下来,最后长叹一口气,唏嘘道:“教主,我玄罗神教虽然屡遭磨难,但是根本未损实乃当今武林第一大教派,全教上下能征善战的兄弟何止百万。”
“而在我教之下的,就要数到天下丐帮和嵩山少林,这两派历经千年不倒底蕴深厚,门下弟子数以十万计,这之后才要轮到紫阳观、游龙门等门派。”
“属下先前所说的三分天下的最后一方,便是指的江湖势力。”
“三方势力中,朝廷势力最大兵员亦最为众多,但是天子无道大明朝已失民心久矣,现今更是因为权倾天下的东厂厂督蒋精忠死去而方寸大论又不占天时,反观外辱一方则虎视眈眈试下齐心。”
“当今的情势,我武林一脉虽然看似最为单薄,但是实则举足轻重,倘若我等助明则朝廷可驱除外辱苟延残喘,若是趁势而起推波助澜,那么朱明必亡。”
“只是若助明抗外,武林势力必定暴露于人前,到时候一旦击退外辱,朝廷恐怕会调转人马对付我等江湖势力,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要知道明朝太祖朱元璋便是以教派起事,历代明帝一向对武林势力十分忌惮挂怀,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鼾睡。”
至于相助外患的结局,日圣谢惊涛虽然没有说,但是以萧遥的练达早就心知肚明,虽然可以借外力破除朱明暴、政,但是蛮夷残暴,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饮鸠止渴,是万万不能选取的。
可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玄罗神教究竟当何去何从萧遥仍不清楚,看到日圣谢惊涛看似成竹在胸,便问道:“日圣,咱们究竟该如何作为。”
日圣垂首道:“相助朝廷无论成败都是为朱家人做嫁衣罢了,而同外患勾结则无异于与虎谋皮殊为不智,以属下之见,为今之计教主应该首先奔走联络四方江湖人士,整合武林力量为一体,然后……坐山观虎斗!”
萧遥奇道:“坐山观虎斗?”
日圣谢惊涛沉声道:“没错,正是坐山观虎斗,现今朝廷势衰外患气望两厢正是伯仲之间,不如先任其相斗,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无论是朝廷又或是外患胜了都必定元气大伤。”
“那时教主亲帅神教百万将士携江湖之威必能一举而扫天下,到时放马九州登顶大宝,就说再现李唐盛世又有何难!”
日圣谢惊涛这句话说得字字铿锵,仿佛置身于那高不可攀的云巅俯视苍莽一般,让人听了真个热血沸腾。
无论是摩呼罗迦苍莽,还是在座的三十六位舵主,似乎每个人都看到了开创万世基业的那一天,一个个眼中放光鼻息加重,恨不得扑倒在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直接变了天下才痛快。
萧遥却有些为难道:“日圣,如你所说现今朝廷和外患军力不过伯仲之间,倒是战事一起必定连绵不止,恐怕中原九州四处都要被修罗业火点燃了,这天下间亿亿万万的生灵又有多少能够逃过一劫……”
日圣谢惊涛坚定道:“教主,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为万世开太平些许牺牲在所难免。”
萧遥心头突然间感觉到说不出的烦躁,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当日鲁东倭寇犯边,百姓流离失所婴孩泣血的场景。
想到那还仅仅是一省之境的战乱,要是真如日圣谢惊涛所说的那般,放任外患和腐朽的明廷争斗不理,这天下恐怕就要变成一锅沸水了。
到时候天下虽大又有哪里可得片刻安宁,又有谁人可以独善其身幸免与难,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苦难的终究是天下的平民百姓罢了。
难道真要应了当日不动冥王吴冥临死前所说的那几句话“江为敌血,山为敌骨,顺我者昌,逆我者戮?”
可是要真变成了那样,他萧遥又和当日的不动冥王吴冥有何分别,生死何尝非一步,神魔何尝非一物,当众生陨灭尽在自己一念之间的时候,萧遥终于又记起了幼时爷爷骨冢剑宗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所谓侠者,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义,理智忠信。”
那是孩提时萧遥第一次朦胧间对侠这个字有了感悟,他仍记得说这段话时剑宗爷爷的眸子里散发出的神采,那是一种比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还要耀眼的光芒。
从那时起,萧遥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像剑宗爷爷一样的侠客。
一时又想起了初入灵雾谷时,师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