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丹传奇 作者:梦回千百世-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女子神色之中显然流露出一抹不自然,强自镇静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姑奶奶懒得和你讲。”
  但是李永华显然没有准备就这么放过她,步步紧逼道:“姑娘既然出身良门,方才又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师父,据在下所知良门之中外门弟子虽然多得过掌门的调教,但是却不能算是掌门的弟子,只有良门掌门的亲传弟子才能叫掌门师父。”
  那女子听他说到这里,脸上的微笑已经全然不见了。
  李永华顿了一顿,这才继续道:“那么事情就很显然了,姑娘的师父就是现任良门门主被人称作金财神的金玉良金门主了,那姑娘自然该是金门主的亲传弟子,可是传闻中金门主的亲传弟子只有赝品张飞张翼德一个,从没有听说过金门主有第二个弟子……”


第十八回 孤夜寒鸦(三)
  女子眼神之中闪过一抹黯然,不自然道:“算你还有些见识,知道良门门主只有一位亲传弟子,所以你姑奶奶根本就不是什么良门弟子。”
  李永华不为所动,缓缓道:“虽然传闻中金玉良金门主的亲传弟子只有赝品张飞张翼德一个,也从没听说过他有第二名亲传弟子……但是金玉良却有一名义女……”
  说完这句话,李永华便停了下来,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黑衣女子。
  ……
  金函雅,金玉良年轻的时候收养的一名孤女,本是朝廷战死军士的遗孤,年幼之时父亲便战死沙场,如今天下奸臣当道宦官专权,朝廷发放下来的抚恤金经过层层盘剥本来就没有剩下多少,金函雅父亲的抚恤更是直接被当地的贪官克扣。
  金函雅的家本来就算不得富裕,全仗着金函雅父亲微薄的饷银度日,金函雅的母亲得知丈夫战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家中的支柱一下子没有了,朝廷下发的抚恤金又被贪官克扣,金函雅的母亲控诉无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悬梁自尽而死。
  金函雅母亲一死,家中便只留下了金函雅一人,没过多久便被当地的衙门抢占了自己家的房子去,无一为生的金函雅只得流落街头乞讨度日。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偶然路过的金玉良收养,金函雅生得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金玉良又怜其孤苦,便将她收为义女,起名金函雅。
  由于金函雅自小便是孤儿,养成了其独立好强的个性,自从被金玉良收养之后,便加倍勤奋的练武,但是限于天资成就十分有限,无论是轻功和武艺在良门中都算不得靠前,良门弟子之中孤苦伶仃之人不少,金函雅自幼饱尝冷暖,对门中的孤苦弟子照料有加,深得良门上下的喜欢,尤其是金玉良的亲传弟子赝品张飞张翼德,对金函雅的好感更是不同寻常。
  但是良门自古以来亲传弟子便只得一人,张翼德无论武功轻功都技压同龄,仿冒制假的手法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得良门门主金玉良的器重,被选作了亲传弟子。
  金函雅的亲传弟子梦也由此而断,虽然金函雅心中知道自己无论轻功武艺都比不上张翼德这个师兄,但是心底深处却还是对张翼德抢了她亲传弟子的地位有些介怀,是以对待张翼德总要比别的同门冷淡一些,这让张翼德时常苦恼难耐。
  良门门主金玉良生性喜欢财宝古玩,但是成名之后随着年纪增长,便不如年轻时那般经常动手,金函雅为了讨义父的欢心,经常出入一些为富不仁的奸商和贪官污吏的宅邸,从中偷取古玩宝物送给金玉良。
  初时金玉良怕她失手劝了几次,但是金函雅虽然口头上答应,但是一转头的功夫便又去动手,渐渐地时候久了,金玉良便也懒得再劝,好在有一帮同门的照应下金函雅倒也没有失手过。
  出于当年金函雅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金函雅对贪官污吏尤为的痛恨,是以下手的时候也多选那些声名狼藉的狗官,不同于其他同门,金函雅下手从不留情,一旦得手就恨不得将狗官家中的财物全部搬空。
  但是对于穷苦百姓,尤其是像她一样的阵亡将士的家属,金函雅却是极为的关心,偷盗来的财物大多都用在了救济这些百姓的身上。
  因为金函雅向来喜欢穿一套黑色的紧身夜行衣,又喜欢在脸上涂抹黑色的纹路,又被江湖上的人称作寒鸦。
  ……
  李永华眸中精光一闪道:“姑娘应该就是良门之中那位被称作寒鸦的金玉良的义女吧。”
  金函雅显然被这李永华说中了,赌气似的扭过了头,一句话都不再和李永华说了,她倒是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声名狼藉的家伙只看见了她的几次出手便认出了她的武功路数,后来更是从他一句‘师父’便猜出了她乃是金玉良的义女。
  要是再和他多说几句,只怕不小心会透露出来更多的信息。
  李永华冷冷道:“金姑娘,你夜闯我东厂行军大营究竟为了什么事情,你还是老实招了的好,否则李某纵然不愿,也只能对姑娘你用刑了。”
  金函雅不屑的看了李永华一眼,‘啐’吐了一口口水,李永华暗叹一口气,冲着帐外道:“来人啊……”
  正在这时,门外的厂卫也刚好走了进来,冲着李永华说道:“李大人,千岁大人传你去见。”
  李永华想起自己方从蒋精忠的帐篷中走出来时遇到的游魂桑坚,知道这时候蒋精忠宣自己去见,恐怕和桑坚带回来的消息脱不了干系。
  这时由不得他多想,只得将用刑的念头放下,喊进来几名厂卫看守金函雅,自己则往蒋精忠的营帐走去。
  等到李永华到了蒋精忠的营帐之中,桑坚果然也在这里,正在对着他不住的阴笑。
  李永华没有在意一旁的桑坚,跪倒在地冲着蒋精忠行礼道:“李永华参见千岁大人,千岁大人千岁千千岁,不知大人传唤属下有何吩咐。”
  蒋精忠笑道:“永华,你起来吧。”
  看着李永华站起了身子后,蒋精忠才开口道:“永华,那位金姑娘你审讯的如何了。”
  李永华也是方才才猜出那名被擒下的夜闯行营的女子是良门门主金玉良的义女金函雅,但是却还没来得及使人向蒋精忠汇报,这时蒋精忠张口便说出了‘金姑娘’这三个字来,显然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这位金姑娘刚被擒下时,蒋精忠便派人去调查了此人的来历,短短时间内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这位金姑娘的底细。
  另一种可能是,李永华自己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在蒋精忠的监视之下,说不定他刚刚审讯金函雅的过程中,说过的每一句话,片刻之后都会传到蒋精忠的耳朵里。
  李永华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种可能,他自己也不会去探究,究竟身边谁是蒋精忠的密探,因为他自己心里其实知道,要想在蒋精忠这样的枭雄手下安安稳稳的,就要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在蒋精忠眼中没有丝毫的秘密。
  就见李永华沉稳道:“回禀千岁大人,那女子却是良门弟子,而且还是……”
  “而且还是良门门主金玉良的义女名叫金函雅是么?”蒋精忠随口道。
  李永华道:“正是如此,这金函雅相传是早年金玉良收养的孤女,两人虽然名义上是父女,其实亦是师徒,金玉良膝下无子无女,一直待金函雅如亲生女儿一般。”
  蒋精忠淡淡道:“如此说来,永华你倒是抓到了一个好宝贝。”
  “审问出来什么别的东西了么,这位金姑娘深夜造访我这东厂行军大营,应该不是迷了路走错了吧。”
  李永华道:“此女在良门之中身份特殊,不在金玉良的亲传弟子赝品张飞张翼德之下,今日夜探行军大营必有所图,属下必定严刑拷问,一有收获便来禀报千岁大人。”
  蒋精忠看似随意道:“严刑拷打倒是用不到,比起这位金姑娘,本座对她那位被人称作财神的师父更感兴趣,永华你去安排一番,要是能将她那师父擒住,本座自有封赏。”
  接着说道:“本座也知道那良门门主并非等闲之辈,想要擒杀绝非易事,这也算是对永华你的一个考验吧,需要多少人手如何安排都有永华你自己掌握。”
  李永华道:“大人的意思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
  这金玉良虽然行踪诡异轻功高绝,但是如今李永华有了金函雅这张底牌,情形便大不相同了,更何况这东厂大营之中还有着一位金玉良想都想不到的人物,只不过先前李永华猜测蒋精忠传他来见,必定和游魂桑坚有关,这金玉良的事显然应该不是全部。
  果然等到李永华躬身行礼道:“若是千岁大人没有别的吩咐,属下这就告退了。”的时候。
  蒋精忠才说道:“且慢,永华啊,本座还有一件事,桑坚。”
  游魂桑坚听到蒋精忠叫他,上前一步毕恭毕敬道:“属下在。”
  蒋精忠道:“你将你在江南探得的情报和永华说说吧。”
  桑坚道:“是。”
  李永华一听,果然这一次蒋精忠将他唤来并不仅仅是为了那飞贼金函雅。
  就听游魂桑坚道:“属下奉千岁大人之命,先大军一步赶往江南和等在那里的班王爷汇合,现在已探知逆臣张居正之子张敬修已被班王爷派兵擒下,囚禁在福州城东开元寺中,如今江南一带叛党必定齐聚福州以图救出张敬修,班王爷希望千岁大人率领大军火速前往同他们汇合,共同剿灭叛党。”
  李永华知道此次蒋精忠亲帅东厂大军为的就是剿灭谷有道为首的叛党势力,但是对这其中的具体计划显然知道的并不是十分的完全,这时听到桑坚的话,似乎蒋精忠在江南早有部属。
  蒋精忠突然问道:“永华,大军现在距离江南福州城还有几日的路程。”
  李永华想了想道:“回禀千岁大人,此地距离福州城已经十分的接近,不过因为千岁大人吩咐过,行路之时注意隐蔽所以每日赶路的时间都不多,以现在的速度来说,三日后可到福州城和班王爷汇合。”
  蒋精忠皱眉道:“三日么?”
  这一次他亲自统领东厂大军足足五千之众,为的就是将谷有道率领的丐帮在内的江南武林势力一网打尽,张敬修便是蒋精忠早先亲自设下的香饵,如今收网在即,蒋精忠不希望出现丝毫的纰漏。
  李永华看到蒋精忠皱眉,急忙道:“大人,属下说的是不暴露的前提下需要三日,若是全速行军,一日半便可抵达福州城境内,若是派遣军中高手,最多一日便能和班王爷汇合。”
  蒋精忠想了想道:“这一次务必要将谷有道为首的叛党一网打尽不得有丝毫的疏忽,若是大军全速前进势必会走漏风声,那些叛党得知了消息之后势必会四处藏匿。”
  “这样吧,桑坚你和莫远、冯少廷三人先带上军中的五百精锐火速赶往福州增援班王爷,永华你与我统领大军缓缓压上。”
  游魂桑坚恭敬道:“属下遵命。”
  说完之后便出了蒋精忠的营帐,去寻莫远、冯少廷两人召集军马连夜赶路奔往江南福州。
  而李永华亦从蒋精忠营帐中告退,去安排行军以及金函雅的事情。
  就见李永华先是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中思躇片刻,取出纸笔,写下了一封书信,然后唤来了一名手下的厂卫,对这厂卫耳语了几句。
  那名厂卫听得李永华的吩咐连连点头,其后便拿着这封书信从行军大营中出去,往附近的一处镇甸驰去。
  李永华看着那名厂卫走的远了,这才去行营的后方寻一个本来不属于东厂,却跟着蒋精忠一起南来的人。
  这个人年龄不大,武功亦算不得高强,但是此刻却是对付金玉良最好的一个人选。
  那个人被李永华寻到后,一听是东厂厂公蒋精忠吩咐去做的事情,不由的喜出望外,听完李永华的吩咐之后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这支东厂大军便拔营起行,李永华派遣了数支队伍于大军前后侦查,但凡发现可疑之人疑虑格杀。
  而整只大军的行军路线亦是选择的偏僻的线路缓缓而行。
  巳时未到,那名昨夜被李永华派出的手下厂卫已经骑马赶了回来。
  李永华将这人召到身旁问道:“事情都办妥了么?”
  那名厂卫道:“依李大人的吩咐已经去寻了最近的镇甸,按照大人的要求将书信留下,大人果然神机妙算,没过多长时间那书信便被人取走了。”
  李永华道:“你没被发现吧。”
  那名厂卫道:“大人放心,小的依照大人的吩咐深夜无人的时候放下的书信,其后一直躲藏在远处的茶楼上,直到看到有人将那书信取走才赶回了向大人报信的。”
  李永华点头道:“这事你办的不错,一会儿去领十两银子。”
  那名厂卫大喜道:“多谢李大人。”
  说完欢天喜地的去领赏了。
  李永华抬起头,看着天边冉冉升起的朝阳,香饵如今已经撒了下去,就看鱼儿什么时候能够上钩了。
  大军缓缓前行,虽然李永华行军时已经尽量选了偏僻的路线,但是却还是难以避免的遇到了几个山民。
  等到东厂大军开过时,却再也看不到那几个当地山民,连同他们整个人生存的所有痕迹都被抹的一干二净。
  对于东厂来言,几个寻常百姓的生命实在是无足轻重。
  眼看日头西沉,李永华寻了一处开阔的平地,向蒋精忠请示之后便在此地扎下了营寨。
  李永华等到营寨扎好后,吩咐人将金函雅压入了一间帐篷之中。
  李永华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让人将金函雅看押起来的时候,已经有一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
  深夜,东厂行军大营之中,虽然桑坚、莫远、冯少廷等人的离去,带走了大营之中的数百精锐厂卫,但是因着昨日金函雅夜探的原因,整个行军大营比起先前还要更加的防守严密。
  夜色中,数十队厂卫不停地在营地之中交叉巡弋,整个东厂大营犹如一块铁壁。
  就在这时,大营的一处边缘,一道黑影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的闪入了东厂大营之中。
  这黑影身法之灵活眼神之锐利,简直就不似人间的生灵,而仿佛是一只阴间的鬼魂一般。
  只见他低伏高走,无论是行军帐篷又或者是营帐中竖立的警讯木塔,在他的脚下却都犹如平地一般。
  有时他行走在帐篷顶端,却不会引起丝毫的下陷,有时他跟在厂卫的身后,如同对方的影子一般,那名厂卫却浑然不知。
  这个黑影不是别人,正是良门门主金玉良。
  白日里他和爱徒张翼德以及萧遥刚从福州城外荒园的议事厅中走出来,正准备寻一处僻静的地方商议今晚开元寺中的行动。
  就在这时,负责在江南一带联络的良门弟子找到了他,并且交给了他一封书信。
  那名弟子显然是看过这封书信的内容的,否则不会明知道金玉良在江南福州襄助丐帮的时候,用良门之中最紧急的联络方式来和他联络。
  金玉良将那名弟子交来的书信打开一看,终于明白了那名弟子惶急的原因,书信上写的字并不多,写信的人字体十分的飘逸,信上的内容却让金玉良心中一沉。
  自己的义女金函雅竟然被人抓住了,若是寻常的武林势力又或者是哪个朝廷的官员倒也还罢了,金玉良也不会太过的担心毕竟总有法子可想,但是这一次却全然不同。


第十八回 孤夜寒鸦(四)
  如此一来,金玉良才会在行动前不顾一切的离开,甚至只留下弟子张翼德来辅助萧遥,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晚上一分,可能最终要面对的就只会是函雅的尸体。
  别人可能会卖他金财神几分薄面,但是东厂绝不会将他区区一个江湖苍莽放在心上,依着金函雅那孩子的个性以及对朝廷的仇恨,说不定还会触怒对方。
  从福州离开,依着那封信中所记载的大致方向,因为害怕延误了时间,金玉良甚至连马匹都没有骑,将一身的轻功鼓催到了极限。
  只用了半日时间便找到了书信中所说的那支东厂的部队,但是看到这支延绵不断的东厂大军时,金玉良还是不由的心惊。
  粗粗看过去,这支东厂部队的人数竟然足有数千人的规模,这么一支恐怖的力量悄无声息的往江南赶去,所图必定不小。
  转念一想便想明白了,这支东厂的大军恐怕是奔着自己的老友丐帮帮主谷有道那群人去的,不过好在看这支大军的行军速度,要赶到福州至少也需要两三日的时间。
  只要金玉良能将义女金函雅顺利救出,还来的及赶回江南向谷有道预警,可是自己真的能将义女金函雅从这数千东厂厂卫的包围中救出来么,这件事便连金玉良自己都没有什么把握。
  而且看这支东厂大军的规模,只怕顺天府东厂衙门大半的力量都在其中,汇集了这么多的东厂厂卫,那个人又怎么会不在其中呢。
  想到此处金玉良不由的朝这支大军正中,一顶奢华到极致的轿子中看去,这顶巨大的轿子长约两丈宽有丈余,虽然此时被横置在八匹骏马拉扯的大车上,但是从轿子边缘横出的四根巨木就能看出,一旦山路崎岖马车难行轿子就会被从大车上卸下。
  而如此巨大的轿子没有个几十名壮汉决计是无法扛起的。
  金玉良悄无声息的坠在这支东厂大军的后面,虽然这支大军行路时派出了数十队侦骑,但是对于他堂堂良门门主金玉良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
  追踪的过程中,金玉良也发现了义女金函雅的踪迹,虽然金函雅神情憔悴了许多,但是看起来却没有被毒打摧残的痕迹,这也让金玉良放心了许多。
  又在后面悄悄跟了一阵,这支东厂的大军终于选择了在一块开阔处扎营,金函雅被几名厂卫从囚车上押入一定行军帐篷之中。
  夜幕终于降临,金玉良的眼光却仿佛穿越了层层的夜色落在了行军大营正中的一顶巨大的帐篷上。
  许久之后才身形一动,从潜藏的地方如利箭一般射出。
  若是萧遥在场的话,就会发现金玉良的轻功虽然仍是踏雪功的范畴,但是辗转之间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超脱了踏雪。
  就见金玉良身如鬼魅,轻巧的犹如闲庭信步一般越过行军大营外围的木栅栏,落地的时候别说声音,甚至连尘土都没有激起。
  东厂行军大营,不同于寻常的兵卒大营,在东厂行军大营之中来往的都是身怀武艺的东厂厂卫,这些厂卫任何一个放到江湖上都算的上一名好手。
  而当这些好手被用军队的方式训练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更是可怕。
  整个行军大营中,足足有三十六队厂卫往来巡逻,每队都有不下十名厂卫高手,巡弋的时候更是似乎暗合某种奇异的阵势。
  三十六队人在营地间巡弋,几乎每时每刻营地的任何角落都在这些厂卫的感知之内,功夫稍差的人只要从远处稍稍看一眼这些厂卫的阵势便会熄了闯阵的心思。
  毫不客气的说,即便比起皇宫的守备,这里也丝毫不弱,甚至还要强上许多,若不是情非得已义女金函雅危在旦夕,遇到这样子的阵势金玉良也要望而却步。
  但此时却由不得金玉良选择,他只有今天一晚的时间,无论成与不成,他都必须要赶回江南福州,将东厂大军的消息告诉好友谷有道。
  他可以从开元寺的行动中抽身,是因为他相信有徒儿张翼德和萧遥两人在,即便没有他金玉良,要救出那张居正之子张敬修也绝非难事。
  但是这东厂的大军的动向,若是不能尽快转告给谷有道知晓,那么汇集在江南一带的各路英雄,怕是不久就要有灭顶之灾。
  而另一边,若是不能将义女金函雅从这东厂行营中救出,等到他再次从江南回转时,自己的这个义女未必还能留下姓名。
  金函雅是金玉良从小收养的孤女,这么多年来金玉良早已经将她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若是可以他是宁愿用自己的性命去换金函雅的性命的。
  一队在大营中巡弋的厂卫正在巡逻,走在最后的那名厂卫突然感觉到有一股威风,扭头向后看去时,却看见身后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奇怪的摇了摇头,继续跟在队伍的后面。
  距离这对厂卫不远处正是大营中用作警戒的木塔,木塔下面视线难及的阴影处,金玉良犹如一只巨大的蝙蝠般倒挂在下面,目送那对厂卫离去。
  按照这营地的规模,大营中驻扎着的东厂部队应该人数在四千人上下,而为了守卫这四千人上下的大营,却调用了四百多名东厂厂卫。
  这样的防守力量显然是有些强的过分了,整个东厂大营的营地几乎都在这些守夜的厂卫眼皮底下,也就是金玉良,换做其他人只怕踏入营地的一瞬间便要暴露了。
  但即便是这样,金玉良许多时候也必须行险前进,方才他便是利用两支巡夜厂卫交错的瞬间一晃而过,虽然他轻功已臻化境落地毫无声响,但是急速移动还是不免在身周带起了夜风。
  好在那名感觉异常的厂卫扭头的前一瞬间,金玉良已经移动到了一根木塔的阴影下。
  这些在营地间巡弋的厂卫数量多的诡异,不过既然金函雅刚刚被擒,东厂这般的谨慎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金玉良的心中却隐隐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那营帐中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