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翠花很喜欢老爹的豁达,也跟着开解娘亲,好在谢何氏也不是那爱好虚荣之人,当不当官太太无所谓,所以听到父女俩的话也就释然了。
  转瞬间,新年在温馨热闹富足的气氛下过去,又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白莲自从那次来,碰了钉子后,直到过年才跟着白夫人来拜年,在次进入谢府,举止比上次收敛,也许大家都知道谢业立没心思纳妾,她也就放弃这个目标,也许是又有新的涉猎人物,所以就将老爹扔到一旁?
  在说话间,谢翠花听出白夫人话里话的意思,好像白莲的哥哥正帮着张罗她的婚事儿,目标已经确定,否则,白夫人那神态,眼里难以抑制的显摆,能看出,白家应该是攀上高枝儿了。
  开春了,冻土化开,荒山开始整治种植果树苗,家里的人还是太少,尤其是谭叔对于种植养殖这一块不怎么懂,彭大叔二叔听说后过来帮忙,老爹谢业立大手一挥拍板决定,两座荒山聘用他们来管理,每家一座荒山。
  他们的田地已经买好,由于周边的地都有主,所以买的地挨着瓦店村,去荒山很是方便,谢业立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出资在瓦店村那里,帮着盖了两处院落,给他们居住。
  两个兄弟正不想跟着三弟挤在一起,又惦记自家的土地,何况习惯农村的生活,在县城里也住不惯,所以盖好房子就都搬到瓦店村去了。
  荒山的种植与养殖,与彭大叔彭二叔签订分红协议,谢家负责购置树苗,鸡苗鸭苗,彭大叔和彭二叔负责雇人种植养殖管理。
  俞晓又来了,带过来几个人到一品火锅店学习,由于此时没有空调,火锅在夏季是最冷门的生意,所以谢翠花趁着他带人来学习之际,就又弄出羊肉串,好在这里有孜然调料,平时买的人不多,只有从西疆那边生活过的人,喜欢用这调料。
  烧烤的长条炉子,是郝老头制作出来的,只是这次没让他们赚这个钱,炉子没啥技术含量,别人一看就能做出来,俞晓吃完羊肉串,立刻知道,这玩意儿定能弥补夏季火锅店的收入。
  他感叹之余,在次感觉谢翠花这小丫头身上潜力无穷,在这住的几天里,基本都跟在谢翠花身边,屁颠屁颠地左问右问,想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发明。
  自从开春后,谢翠花很忙,不仅要帮着荒山那边出谋划策,还要帮着大姐将绣庄建立起来。
  一般的绣坊,基本都以卖成衣、绣品及接做各种绣活为主,有实力的绣坊能自己设计花样,绣出新的图案,来揽住新老客户。
  没有这方面实力的,则用绣娘绣工来占据市场。
  大姐这边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凭着绣娘的绣工也很难快速站稳脚跟,谢翠花琢磨好几天,决定还是靠新奇来吸引眼球,所以她就想着将前世的床上用品和家居饰品引进绣坊,这样就可以快速占领绣活市场。
  绣坊的装饰布局,全部是谢翠花设计的,尤其是进门直观地看到四张床榻,这样的冲击,让俞晓这思想比较超前之人,也都惊愕地张大嘴巴。
  大姐带着六个请来的绣娘,赶制绣庄要出售的样品,曹三婶则帮着她管理店里的杂事。
  曹三婶将店铺租出去后,曹家人来找过几次,只是后来了解到,租赁店铺的人家是四品武将家眷,所以不敢招惹,只好讪讪地回去了,过年后,就一直没有人来,看样子死了这份心。
  曹三婶管理过店铺,看到谢翠娴忙不过来,就将孩子托付给杜奶奶照顾,她就过来帮着跑腿处理杂事。
  最后,谢翠娴正式聘用她做掌柜的,这样也免去自己要抛头露面。
  绣坊在四月十六日开业,放完鞭炮后,就迎来许多的官家夫人,不仅有武将家眷,还有县令夫人及县城里的文官家眷。
  这些人之所以来的这么齐,不仅因为谢何氏在年后挺着大肚子四处走动拜访,帮着谢翠娴宣传,还因为谢业立在军中给下属下令,务必让老婆帮着宣传,那天还要亲自来捧场。
  谢何氏微笑着招待众夫人,谢翠娴则帮着介绍自家的产品,最让夫人小姐们感兴趣的是整套床上用品,不仅有床单还有叫被罩的,跟枕套床幔一个颜色一个花样,看着真是整洁清爽、典雅大气。
  此刻,四张床装点的效果显现出来,因为进店后一目了然,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还给人眼界大开的视觉冲击。
  当天的订单不仅床上用品接下许多,就是那些屋里的饰品,也卖出去不少。
  一品绣坊算是开业大吉,这名字是大姐坚持用的,虽然是她自己的铺子,但是也代表谢家产业,所以沿用一品这两个字。
  俞晓没有等到绣坊的开业,但是听学成之人回去禀报,又勾起好奇之心,百忙之中还是来房宁县一趟,进入绣坊看了一圈,就又往京城赶。
  只这一眼,俞晓的心沸腾起来,那四张床的装点,不仅让人看着很直观,还勾起让人想拥有这样温暖床榻的愿望。
  他将这一切写信告诉杜轩宇,也将自己的感慨写了进去。
  杜轩宇收到信看完后,坐在椅子上半晌没有说话,俞晓话里话外都夸赞谢翠花属于才女属于神童,这世间真是少有这么聪慧的女子,但是杜轩宇知道,她是另一个灵魂附体,具有成熟人的心智,只是这些奇特的慧智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她上一世掌握的技能?
  这样的想法,让他心跳如鼓,能窥破别人的秘密,自然难掩激动,不过,当他再一次,将这些年与谢翠花的接触想了一遍后,尤其是当想到两人摔在一起,嘴唇相碰那一刻,脸不由得发起烧来,就是耳根子也跟着发烫。

  ☆、第119章 意外


    这样的情形,在前世很少出现,即便懵懵懂懂地第一次行房,也没有这般心悸羞涩,但他知道,自己这样的表现,就像是毛头小伙初尝****的反应。
  想到这,他突然一征,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因为双唇的轻触,还是因为太关注与她,而产生情愫?
  他“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轻声地自言自语道:“不行,这辈子我只能娶馨儿,不能有其他心思。”
  郭兰馨是大舅家的最小女儿,在前世的时候,外祖家成年男丁被流放,未成年男丁与女人都被押解回乡,三代不能入仕,唯一逃出这灾难的就是馨儿。
  因为她太过于淘气,玩火烧了大半个院子,外祖母很是生气,又被人挑唆,觉得兰馨顽劣不堪,不像个大家闺秀,应该让她收收性子,就将她送入慈安寺小住一段时间,谁知,因此逃过一劫。
  这件事没有几个人知道,直到有一天,兰馨派个道姑找上门,杜轩宇才知道,还有个表妹躲在慈安寺这么多年,既没有回乡找亲人,也没有给他递消息。
  他急急忙忙地跑到慈安寺去接人,第一眼,他就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因为表妹不仅长得眉山远黛,眼波横陈,就是那周身的气韵,宛如落入凡间的仙女,超然出尘。
  于是,尽管还时不常在花丛中徜徉,心里却有了归属,出去风流比以往少了许多,知道要收敛要努力,有了功名才能获得表妹的心。
  只是还没能实现心中的愿望,在一次意外情况下,表妹成了父亲的妾,这件事差点将他摧毁,他便毫无节制地放荡不羁,最后在一次醉酒后,与表妹有了肌肤之亲,还被人抓个正着,酒醒后他懊悔不已,见到表妹眼中的恨意,他真想当场自刎。
  他被除族,被赶出家门,不知表妹下场如何,想必应该被秘密处决,所以,他重生后,设定的目标,首先就是要报仇,再就是娶兰馨为妻。
  这一世母妃虽然还是去了,但外祖家因为贪墨案牵连没有陷入那么深,现在依然是福宁侯府,只是外祖父的军部侍郎职位被罢免,现在闲赋在家。
  照这样的发展,只要自己努力,再过几年娶表妹就顺理成章,表妹这一世依然淘气,如前世般,玩火烧毁大半个院子后被送入慈安寺,不过只住了大半年就被接回去,没有像前世那般受苦,也是,家里没出灾难,自然也不可能让表妹在那里住的太久,所以惩罚一段时间也就罢了。
  想到这,杜轩宇嘴角荡漾起温柔的笑容,自己重生后算是进行很顺利,尤其是谢翠花带给自己的改变最大,不仅改变命运的轨迹,还因为她的奇思妙想,自己也挣了不少的银子,想必再过几年,到了争夺爵位最激烈时期,自己也奠定基础,有了一定的实力。
  想到谢翠花,他的笑容加深,没想到老天爷对自己不薄,竟然送来这样一位奇女子,帮衬自己实现理想和目标。
  这时福寿走进来道:“少爷,新来的女夫子教的还行,听庄子里人说,不仅和善,还待人亲热,女孩们都很喜欢。”
  “吴夫子已经决定要去房宁县居住了?什么时候走?”杜轩宇将笑容收敛问。
  福寿回道:“决定了,谢夫人有孕,家里没有长辈,只有杜奶奶一人看顾不过来,来了好几封信,让吴夫子去房宁帮着照顾,听说谢夫人怀的是双生子。”
  “哦?真的确定是双生子?”杜轩宇前段时间还没有听到这消息呢。
  “嗯,说是月份大了,大夫才确定下来,”福寿与谢翠花一家也很熟悉,所以很为谢何氏感到高兴。
  “那咱们多准备点东西,让吴夫子一并带过去,也算是提前祝贺了,”杜轩宇心里也很为谢何氏高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原来那娘几个受的苦,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起初月份小,大夫只是能诊出喜脉,后来月份大了,这才确定是双生子,让谢翠花一家很是惊喜,借此,谢翠花就提出让表姨过来帮忙,毕竟自家没有长辈没有老人在身边,许多事没有经验,何况生育双生子,在生产的时候,很容易出危险。
  杜奶奶虽然在旁边守着,可毕竟胆识文化都与表姨没法比,何况表姨是娘亲的亲人,在身边总是能给娘亲勇气和依赖的。
  就这样,借着谢何氏有孕之事,邀请表姨过来跟她们一起生活。
  谢翠静对于周围这一片的情况很了解,就通过郝家帮忙,在杜奶奶家的旁边,将姓刘的那家小院买下来,重新修缮装点,也在院墙处打通一扇小门,与谢家后花园连通。
  大姐夫终于也要来受老爹的言传身教咧,谢翠花每每想到这点,就忍不住偷偷的笑,杜石山现在越来越像老爹,不仅对二姐言听必从,就是对老爹老娘,也当成亲爹娘孝顺,有时杜奶奶都吃醋。
  要是大姐夫也受到影响,那么大姐二姐的婚姻就会很幸福,假如大姐夫科举无望,自己就带着他做买卖,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清苦。
  二姐夫那里自己不用担心,以二姐那喜好弓箭武功的样子,杜石山肯定是要从军的,以后定是跟着老爹在军队里发展。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婚姻,因为现在年岁小不着急,加之,现在一夫多妻制的大环境,让她有点逃避婚姻,前世一夫一妻制,还让许多女人受到伤害,还别说现在公然可以找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了,自己还是敬谢不敏的好。
  以老爹现在身份,自己肯定要找个门当户对之人,官宦家里,像老爹这样守着妻子的很少,自己未来丈夫耳濡目染,定也想着齐人之福,想想就是浑身难受,还是算了吧,遭那罪受那苦干嘛,还不如守着老爹老娘过日子,做做买卖挣点银子,生活悠闲自在,等老爹从官职上退下来,就拉着他和娘出门游玩,走遍青山绿水,看遍名山大川,快乐似神仙。
  她想的挺好的,可是当看到胡小虎跟着表哥薛致远跳下马车时,就感觉头上乌云滚滚雷声轰鸣,这是怎么说的?没有听说胡小虎也跟着来啊?这家伙难道是自己偷跑出来的?还是老娘老爹想在培养出一个小女婿?

  ☆、第120章 异常


    原来,彭二叔跟胡大叔关系很好,原来无论是佃地还是出去打短工,两人都在一起做个伴,干活儿彼此搭把手,所以这些年,两家走动很是亲近。
  彭二叔生活好了,就惦记胡大叔家的生活,尤其是自己包下荒山后,觉得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去信让胡大叔带着一家人过来帮忙。
  胡大叔家境不算富裕,这些年靠着他吃苦受累才勉强填饱肚子,见到彭二叔的邀请,就动心了,毕竟房宁县熟人不少,又有谢业立彭三柱的依仗,尤其是听彭老二说,那边很富裕,挣钱也容易,又是帮着谢业立家种果树,养殖鸡鸭,加之,儿子小虎子一心当大将军,与谢业立他们就近相处,也给儿子找到一条出路,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拖家带口跟着吴秦瑶一家来了。
  谢业立早知道这件事,因为谢翠花这段时间太忙,就没有告诉她,也想着给小丫头一个惊喜,听谢何氏说,谢翠花与小虎子感情很好,小时候基本形影不离地在一起玩儿。
  谢翠花没有想到,她与小虎子之间,被感情很好,形影不离形容在一起,早知大家这样认为,她绝不会表现出见到小虎子惊讶之余,还欣喜无比,毕竟是老乡,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知道他们全家搬迁过来,也很是高兴。
  薛致远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越发丰神俊朗,儒雅俊秀,见到大姐后,白净的脸上立刻布满红霞,但没有慌张,而是温和优雅地上前见礼。
  难怪表姨宁可背离娘家,也要嫁给薛致远的老爹,从薛致远身上,足以能看出前表姨夫的不俗。
  薛莹雪还是没有改掉那直爽的脾气,虽然举止不粗鲁,但是咋呼劲儿还保留着,她与二姐最亲,所以见面后,将小姐的矜持全部丢掉,两人又笑又跳地抱在一起。
  胡千枝与大姐关系很好,两人性格差不多,所以腼腆地小声说着话,胡千芽则拉着谢翠花的手,亲热地说着庄子里的事儿,当然,全是小孩的事,比如谁跟谁打架了,谁跟谁好了,谁给谁糖吃,不给糖吃的那个就哭着找大人告状了。
  听着胡千芽的话,谢翠花仿佛又回到童年,也才惊醒自己的年龄,这段时间,忙着做生意忙着赚钱,她与谭叔和老爹的交流,都是以成人自居的,所以都觉得自己不在是小孩,好像又回到前世当白骨精奋斗阶段。
  也就是老爹能包容自己这样的诡异,要是别的家长,早就以为自己是什么妖魔鬼怪附身,不说烧死,也要去庙里求签或是找老道士镇鬼驱魔。
  也许胡小虎长大了,没有往自己跟前凑,而是自来熟地去跟张叔王叔套近乎,好像下一刻就要拜师学艺。
  胡婶子抱着三个月的小豹子,(大名叫胡小豹,)与谢何氏亲热地说着话,胡大娘因为身子骨不好,被杜奶奶拉着去她家洗漱休息去了。
  原本胡大叔想将吴秦瑶一家送到谢家后,自家人接着往瓦店村走,可是,谢何氏怎么能不留她们在家住几天,毕竟是老朋友,怎么也要聚一聚说说话儿。
  所以,只有胡大叔自己先去瓦店村安排,那边房子已经盖好,还是谢业立出资修建的,与彭二叔家比邻,尤其是家具啥的,也都帮着置办好,只要拿着细软入住即可。
  大大小小的人儿叙着离别之情,又帮着表姨将家里安置好,然后就开始吃团圆宴。
  胡婶子起初没打算在谢家落脚,毕竟谢何氏现在身份不同,怕不待见自家这样穷老乡,可是下了马车与谢何氏见面后,立刻觉得还像在杜家庄一般,很是亲近,所以就放开了,在饭桌上说着杜家庄这将近一年的情况。
  杜七奶奶身子骨很硬朗,就是子侄们原来因为腊肠的事情闹意见后,就开始生分,杜七奶奶管不住也就不管了,由着他们之间打去。
  钱香的孩子出生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张贵激动地很没出息地哭了,让二婶子感慨很长时间,对这个孤儿女婿更是疼惜。
  王二丫也生了,是个女儿,谢家没有人来不说,就是洗三和满月,也都是打发下人送了点礼,长辈和妯娌都没有露面,气的王二丫差点没有了奶。
  说到谢家,饭桌上瞬间变得沉静。
  胡婶子拍了自己的嘴巴一下道:“瞧我,真是管不住这张嘴。”
  谢何氏无所谓地拍拍她道:“好了,该说就说,我们慢慢习惯就好了,总不能一辈子不敢提吧。”
  吴秦瑶也道:“是啊,权当笑话或是故事听就行,好玩儿的就笑一笑,不好的事儿,咱们也不用往心里去,”她担心谢何氏听到这些想起过去的屈辱而生气,就拐弯抹角的提醒谢何氏,别往心里去。
  不过谢翠花倒是很想知道谢家人现在怎么样了,能有下人,应该过得很富裕。
  即便这样说,胡婶子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就说起田家来,田家大嫂那娱乐八卦的嘴,终于碰上硬茬,被杜老七的婆娘带着儿媳妇打了。
  打的很严重,躺了半个月没有下炕,可是杜老七家很刻薄,加之杜老七的长子杜端红死后,家里慢慢败落下来,要不是族长出面,强制让杜端红老婆拿出银钱,否则田家一点医药费也要不到。
  话题改变后,气氛又热烈起来。
  房宁县谢家正在热闹着,杜家庄的杜家大院里却冷清异常。
  杜轩宇听说胡小虎一家也跟着去了房宁县后,心里就开始发堵,起初他给自己解释是,谢翠花买下两座荒山,又是种植又是养殖的,这样的生意竟然没让自己参与,也没有让自己知道,所以心里才会失落生气。
  可是,为啥这情绪总在啊,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浓重,最可怕的是,这情绪中好像还夹杂着酸味儿,丝丝缕缕的羡慕妒忌胡小虎,每每一想到,胡小虎用胡子扎谢翠花的情景,就焦躁难安怒火冲天。
  福寿也没有长大,自然不知大少爷为啥闹情绪,愁眉不展不说,还说生气就生气,尤其是茶不思饭不想,没两天就能看出人消瘦下来。
  他不知少爷这般异常是为哪般,只好挑有趣儿的事情给少爷讲,直到说到王二丫因孩子起名字上族谱之事,大闹平定县谢家时,杜轩宇的眼神才亮起来,他敏锐地总结,自家少爷对谢家很是关心,不过不是平定县的谢家,而是房宁县的谢家。
  为啥咧?

  ☆、第121章 再攀


    说起平定县的谢家,勾起杜轩宇的火气,孙吉利虽然因为处置家人关系时,有点优柔寡断,但是以他的精明与圆滑,帮着安排升迁之路后,定会如鱼得水。
  调离孙吉利的信函马上就到,而在这关键的时刻,谢家又闹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派人给孙吉利传话,就说别因为这些烂事儿,影响他的仕途,在优柔寡断处置不当,这个官还是别当了,”杜轩宇让福寿将大管家叫来,然后对大管家道。
  大管家也是侯爷信得过的人,否则也不会很放心地将祖宅这边的事情都交给他,这几年看到大公子小小年龄就早熟睿智,不仅佩服还心甘情愿的臣服。
  这次大公子又将孙县令收复在麾下,还帮着他升迁,足以能看出大公子未来的不凡。
  大公子点点滴滴的事情,他都悄悄地告诉侯爷,起初侯爷不相信,毕竟大公子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岁,在怎么聪慧,也不能做成这么多的大事。
  可是,让郭家逃过贪墨案,让华家与世子爷之间有瑕疵,尤其是俞晓与张德宝能在杜轩宇小小人儿麾下,心甘情愿地当马前卒,就知自家小孙子的能力。
  俞晓是有名的大才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只是因为得罪贵人,牵扯家里遭受横祸,这才消沉几年,没想到复出之时,竟然跟了自己的孙子。
  张德宝则与俞晓两个风格,低调内敛才识过人,他考上进士后,因在殿试上殿前失宜,从此绝了仕途之路,不过听小道里传说,是因他同窗没有考上进士,妒贤嫉能,就在他的早饭中加了泻药,只是没有证据,不能追究其责。
  这件事对张德宝打击很大,差点跳河自杀,为什么能被杜轩宇收复,侯爷没有查清,但却佩服小孙子早慧和心智,能让这两人在他手下做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侯爷给大管家暗中下令,在不出格的事情上,让他全力配合杜轩宇的安排,这样的好苗子,可要好好培养。
  杜轩宇怎么能不知道大管家早就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告知给祖父,就是在京城,他借用侯爷的名誉办事儿,祖父岂能不知,他这样做,没有想瞒着祖父,是故意让祖父知道自己的不同,只有得到祖父的认可,只有让祖父知道自己的能力,以后才能顺理成章地袭爵。
  何况,得到祖父的看重支持,才能更顺利地借用祖父的势力及人脉,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大管家躬身施礼出去安排此事,福寿站在一边,想说又不知该怎么说。
  杜轩宇只有在福寿面前最是放松,前世这家伙因为自己牵累,被活活打死,所以这一世,他很纵容福寿,就像是呵护一个弟弟般,让他快乐成长。
  “好了,有话就说,什么时候养成吞吞吐吐的习惯了?”杜轩宇瞟了他一眼道。
  福寿立刻笑着上前,低声道:“孙县令升迁,孙家那些人不让跟着,会不会闹出点什么事儿,尤其是谢家那些有学问之人,岂能看着肥肉飞走?”
  杜轩宇拍了他额头一下道:“你懂得还真不少。”
  “嘿嘿,我这不是担心大公子的帮忙打了水漂么,再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