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果回头看了看连姆和本,然后笑了起来,“不,这个传言其实是真的。”连姆和本两个人看到雨果脸上那一点都不紧张的笑容,很是无奈,连姆知道大家都误会了,连忙站出来澄清到,“事情是这样的。”
大卫看到雨果脸上那自如的笑容,一点都没有内疚和紧张的模样,他就知道酗酒的背后肯定是有内幕的,所以他就把视线投向了连姆,做出了倾听的模样。
“戈斯这个角色在故事里就是整天以酒精为伴,许多时候都是处于半醉的状态,然后全凭自己的性子行事。雨果为了饰演好这个角色,也是为了逼真地呈现出这个角色的精髓,他的确是在拍戏之前都会喝酒,不过是强迫自己喝酒。”连姆解释到,“我们剧组其他演员看雨果每天灌自己喝酒,我们都替他痛苦,因为那真的不好受,而且他还要在喝酒的状态下,坚持奉献出精彩的表演,这更是难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佩服。”
“所以,你是被迫的?”大卫意外地看向了雨果。
雨果呵呵地轻笑着,“不,不能说是被迫的。只是,我探讨过这个角色,觉得喝酒能够最真实地呈现出角色的精髓,所以强迫自己去喝酒。准确来说,这是我自愿的。”
“所以,你在酗酒之后和剧组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这不是真的?”大卫求证地询问到,雨果却没有说话,而是耸了耸肩,看向了连姆和本,本笑呵呵的摇了摇头,“不,不是真的。”大卫刚好就看向了本,“那么,他们说你和雨果差一点就要打起来了,这也不是真的?”
“哦,上帝,这真是太荒谬了。”本直接就摇头否认到,“剧组的确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却是因为当地一些纳粹支持者侮辱了我们剧组的犹太人演员,导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是我和雨果之间,没有发生任何冲突。相反,其实我和雨果的相处很愉快,雨果的表演是如此精彩,这让我在旁边观看或者亲自演出时,表演地灵感源源不断。”
本伸出手越过了坐在中间的连姆,指向了雨果,“这个小伙子,我是真心佩服,他对表演的敬业、他在剧组的表现,都让我折服。”然后本一脸认真的表情回忆到,“我记得有一场戏,是雨果和连姆的对手戏,那场戏雨果饰演的角色处于一种烂醉的情况下,但却有十分丰富而复杂的表演。我当时和史蒂文两个人就站在旁边,看着雨果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喝酒,其他人喝酒都是一种享受,但他喝酒却是一种折磨,彷佛那是煮坏了的罗宋汤一样,可即使如此,他还是一边喝酒一边阅读剧本,这一份敬业精神,实在让人钦佩。”
“哦,本,你让我害羞了,我是应该谦虚一下,还是应该得意呢?”雨果插话过来说到,引得现场观众全部都笑了起来。
连姆却是呵呵地笑着接过了话头,“我觉得你应该骄傲。那场戏后面投入拍摄时,雨果在说台词过程中,那种浓郁的酒精味道直接就扑面而来,让我都忍不住皱眉头。但雨果的表演却是如此到位,他就好像有一种摄魂的能量,让我在表演过程中全情投入。可是等拍摄结束之后,就看到雨果整个人软倒在了地上。作为他对手戏的演员,我的感触真的很深刻。”
“伙计们,伙计们……说太多就像是假的了。”雨果连忙说到,还把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让现场的笑声直接失控爆发了出来。
大卫也对雨果的表现有些侧目,不由多看了这个小伙子一眼,“听你们这样一说,看来我这周一定要走进电影院看一次这部电影了,否则总觉得我是一个局外人,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想我们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雨果随口接的一句话,就让整个摄影棚的人又再次笑了起来。
第500章 舆论狂潮
“雨果酗酒”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原本记者们还以为又找到一个猛料,可结果却是一个诈胡,雨果、连姆、本三位电影的男主角在“大卫…莱特曼深夜秀”上的回答清楚明白地澄清了这件事,让等着看好戏的记者们都颇为扫兴。
“辛德勒的名单”制作人凯瑟琳…肯尼迪的确认也让这次传言彻底画上了句点,“雨果喝酒的确是为了角色拍摄,他取得了史蒂文的同意,还有包括我在内的制作人团队的同意。事实上,我们对雨果的敬业格外佩服,雨果为了戈斯这个角色付出了许多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努力,观众们在大屏幕上看到雨果的精彩表演,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些不负责任的传言是对雨果的一种侮辱,我想大家应该停止这些无聊的揣测。”
这件事落下帷幕之后,雨果的名声不仅没有得到减弱,甚至还隐隐上升了许多,而且还有不少人主动站了出来为雨果说话。
杰克…尼科尔森十分愿意表达对雨果的赞赏,他认为“雨果在‘义海雄风’拍摄期间付出的努力我无法想象,但我很清楚地知道,他所呈现的表演足以让我送上掌声”。
诺拉…艾芙隆则表示,“雨果的认真和敬业总是会让人惊叹,他对角色揣摩的深刻和精细,更是让每一位导演都可以放心地投入电影制作之中。”
脾气火爆的阿尔…帕西诺更是直接表示,“闭上你们的臭嘴,去看看雨果在电影里的表现吧,等你们明白那样的表演有多么困难、而雨果的表现又是多么不可思议之后,再来和我讨论一名演员的道德操守问题。”
而最近因为主演“窈窕奶爸”而赢得一片好评的罗宾…威廉姆斯在进行电影宣传时,也被记者提到了这个问题,一向机智幽默的罗宾笑呵呵地说到,“对于这样荒谬的传言,我一直都是不相信的。不管雨果私生活如何,但是他在剧组的敬业从来都是无需质疑的。就我所说,在‘辛德勒的名单’剧组,雨果的付出和努力远远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不会对媒体这种荒谬的言论作出任何正面回应,因为我认为那是对雨果的一种侮辱。”
难以想象,二十二个月以前,雨果还站在金酸莓奖的舞台上痛哭流涕;而现在,雨果却已经在好莱坞建立了如此强大的好人缘。以至于最初报道了雨果酗酒事件的“国家询问报”再一次被记者们骂得狗血淋头——显然“国家询问报”成为了记者们发泄怒火的替罪羊,本来作为超市小报,“国家询问报”的可信度就值得商榷,现在就更是跌入谷底。
不过,“雨果酗酒”的荒谬传言消散才没有过几天,新一波的负面新闻就席卷而来,这一次原本只是“告别有情天”的制作人特蕾西…雅各布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些个人观点而已,但谁也没有想到事件居然会演变成为一发不可收拾——又或者说是除了特蕾西之外谁都没有料想到。
特蕾西为了宣传“告别有情天”而接受“旧金山纪事报”采访的过程中,当记者提问到对于“告别有情天”目前最大竞争对手“辛德勒的名单”的看法时,特蕾西出人意料地没有想往常一样用官方说辞来搪塞,而是猛烈开炮,“我认为斯皮尔伯格是在恶意利用犹太人的心理,这是一种很糟糕拙劣而且可怕恶心的电影宣传策略。”
当“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听到特蕾西这火药味十足的言论时,直接就被吓愣住了,但随后内心的狂喜就席卷而来,“为什么这样说呢?”
特蕾西也没有保留的打算,既然票房对决已经输了两轮,而第一次对雨果负面新闻的炒作居然也没有找到“辛德勒的名单”剧组漏洞,而且还让雨果有了意外收获,所以,现在特蕾西打算撇开阴谋,以阳谋来进行冲击,所以她根本就是火力全开。
“历史上真实的阿蒙…戈斯就是一个杀人恶魔,不要忘记,他亲手杀死的犹太人就超过了五百人,他双手沾满了无数犹太人的鲜血,这是一个可怕的撒旦,而奥斯卡…辛德勒更是对戈斯深恶痛绝,甚至不愿意和他进行过多的交谈。”特蕾西还是做过一番调查的,所以此时说起来是滔滔不绝,“但是在电影之中,斯皮尔伯格却刻意加重了戈斯的人性色彩,比如说他对女仆感情的挣扎,比如说他曾经试图要宽恕犹太人,比如说他内心的挣扎,而兰开斯特对戈斯的演绎更是带着优雅的气质,这让许多观众都对这个角色充满了好感,这实在是太过荒谬了。你可以想象,现在还有人为纳粹歌功颂德吗?”
特蕾西的言辞十分犀利,以至于让“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只能用录音机将这所有资料记录下来,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提问的引导。不过特蕾西的话语源源不断,也不需要记者的引导。
“当然,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挖掘人性的手段,但绝对不能放在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那一段历史上。”特蕾西狠戾地说到,“显然,斯皮尔伯格就是想要利用犹太人对那段历史排斥、痛恨的心理,取得票房上的瞩目,但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他却又忘记了自己身为犹太人的事实,以至于对戈斯这样一个恶魔进行人性化描写,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行为。我是绝对不会说斯皮尔伯格试图‘美化纳粹’的,但……”
特蕾西说到这里,就刻意把话停顿住了,后面留下了无限遐想。
“旧金山纪事报”对特蕾西的这一篇采访,在十二月一日正式刊登,这份西海岸销量仅次于“洛杉矶时报”的报纸拥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果然如同特蕾西所预期的一般,引爆了整个社会的舆论狂潮。
其实在电影首映式之后,就已经有一部分观众对于电影之中将阿蒙…戈斯描述得如此人性化颇有微词了,特别是许多影评都在赞扬雨果的表演十分精彩,而雨果更是依靠这个角色人气攀升了整整一个台阶,这也引发了许多讨论。
特蕾西的这篇采访是在电影次周一百间院线扩映之后发表出来的,这刹那间就把人们的讨论完全催化了起来。
阿蒙…戈斯不应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雨果所演绎的戈斯甚至迷倒了许多女性观众,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就好像是又有人重新崇拜了纳粹一般,让人实在难以接受。特别是史蒂文和雨果本来就是犹太人,他们居然对一个残害了如此多犹太人的魔鬼进行这样的演绎,而且还是在“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一个故事里,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于是,刹那之间,这个话题就成为了各大媒体讨论的焦点:史蒂文到底是否美化了阿蒙…戈斯这个角色?
而作为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人对于这件事的观点显然拥有左右事件走势的能力。其实大部分犹太人都是支持史蒂文的,无论是在拍摄之前史蒂文亲自从波兰赶回来向全美犹太人协会道歉,还是整个剧组一律使用犹太人、波兰和以色列演员进行拍摄,亦或者是电影上映之后全美犹太人协会成员观看影片之后的感受,都告诉他们,史蒂文是在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拍摄一部影片,而关于阿蒙…戈斯的讨论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多此一举。
但任何一个团体都会存在少数极端份子,犹太人团体也是如此,十分小部分的犹太人极端份子就被特蕾西的言论刺激到了,他们本来就对阿蒙…戈斯这个角色颇有微词,这次更是被激怒了。
于是,“旧金山纪事报”发行的第二天,就有一百三十名犹太人团体在中。国剧院门口聚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了抗议,表达了他们对阿蒙这个角色的反对,“这是对那段历史的侮辱,也是对辛德勒的侮辱,更是对所有幸存犹太人的侮辱!我们强烈要求剧组给予我们一个正面回应,否则我们将会向电影协会提交申请,让‘辛德勒的名单’提前下线!我们将会于十二月四日,周六,在好莱坞大道上举行静坐示威游行,请剧组能够第一时间给予我们正面回应!”
犹太人极端团体的抗议,将特蕾西的这番言论无限发酵激化,刹那间铺天盖地地在整个美国传播了开来,由于犹太人在美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由于“辛德勒的名单”之前所引发的炙热焦点,这一次的矛盾刹那间就引爆了所有媒体。
这一次,不仅是娱乐媒体,包括社会、金融、军事、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媒体也都被卷了进来,纷纷加入讨论。由于“辛德勒的名单”涉及了那一段敏感的历史,从而牵扯到犹太人在美国的漫长历史,更是让这个话题成为了社会热点,包括社会专家、大学教授也都纷纷站出来,接受媒体采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觉中,这一次事件已经演变成为了整个美国的社会事件,惊涛骇浪般的舆论狂潮让“辛德勒的名单”成为了所有人的枪靶子。
第501章 犹太团体
“美化戈斯”的言论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浪潮,其实这和犹太人在美国的处境是有密切关系的。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他们对于“多”民族的包容却又带有十分鲜明的色彩,对印第安土著的压迫、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对亚裔或者黄种人的排斥、甚至是对北欧民族的嘲讽等等,都是一直存在美国文化之中的。同样,对于犹太人的歧视也是由来已久。
从历史来看,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不断受到迫害,导致不得不流落异乡,然而,在美国这块新大陆还是有别于老欧洲,美国独立运动之中都拒绝反对犹太人,这也使得北美大陆成为了犹太人颠沛流离旅程之中的一片新热土。截止到二战之前,北美大陆至少由三百万的人口是犹太人。
但即使如此,面对犹太人的强势崛起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美国许多新教富人都把反犹和反。共画上了等号,在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就爆发了两次十分严重的反犹浪潮,严重考验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处境,但幸运的是,团结一心的犹太人在北美大陆站稳了脚跟,存活了下来。
其实,歧视犹太人的文化在美国还是一直承袭了下来,其中有历史原因、有文化原因、也有宗教原因。
欧洲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开始于希腊罗马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推行希腊化政策,镇压犹太人的抵制和反抗,即使之后罗马帝国灭亡了,但反犹措施还是被继承了下来,最主要的教义就是来自于基督教,在基督教的定义里,犹太人就是异教徒。日耳曼部落就深刻的继承了这一部分文化。
犹太人信奉犹太教,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在圣经旧约最后的章节提到,希伯来人后来不尊奉上帝,上帝要对他们施加审判,让其他民族占领他们的国家,驱逐他们的人民,使希伯来人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希伯来人就是现在的犹太人。而且,在基督教的说法里,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犹太人。犹太人自命不凡,不仅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而且是敢和上帝较量的人——以色列就是与上帝摔跤的意思,这种信仰上的冲突导致了从根源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再者,犹太人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的经商头脑令人赞叹,犹太人无论到哪片土地都能够赚大钱,甚至于掌握经济命脉,他们擅于放高利贷赚钱,斤斤计较蝇头小利,而且由于不断在世界各地流浪的民族文化,所以总是习惯于保护自己的财富,并不喜欢资助他人。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十分反感。
同时,基督教国家认为放债收息是罪孽,犹太人的做法自然是被不齿的,这更加深了对犹太人的仇视。长期的反犹历史,犹太人被打上了唯利是图的奸商或者守财奴的烙印,就连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也没有能够摆脱对犹太人的偏见,他笔下“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就被认为是犹太人的代表。
最后则是政治地位的缺乏,犹太人始终没有完全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来保障自身的利益,这使得他们始终是一个脆弱的群体。这也使得犹太人自二战之后,就一直用手中的金钱支持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获得相对应的政治权利。事实证明,犹太人成功了,近年来美国支持以色列就是来自于国内犹太人们的巨大压力。
在未来的2007年曾经发生过一次经典的重大事件,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著名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rimer)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Walt)出版了“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外交政策”一书,以近五百页篇幅和大量分析,指出美国外交政策受到犹太团体的影响和控制,因此常常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事实上,这两位教授新书的内容,最初是美国著名的百年综合杂志“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的约稿,但是在犹太势力的影响下,“大西洋月刊”最终决定反悔不予刊登,其他美国期刊也纷纷拒稿。最后只得到了英国的“伦敦书评(London。Review。Of。Books)”给予发表。
文章刊登之后传到了美国,美国知识界顿时就炸了锅,美国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Of。Montana)历史系主任想要邀请斯蒂芬…沃尔特去发表演讲,结果遭到了校内外犹太人的一片讨伐,并且要发起运动撤销这位系主任的行政职务。另一所常青藤学院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组织了讨论会,邀请了斯蒂芬…沃尔特,结果也引起了犹太组织的抗议,迫使会议主办者请警。察维持秩序。犹太组织还呼吁各界人士和校友停止捐助布朗大学。
这一事件,最终以两位著名学者的失败而告终。
由此就可以看出,犹太人的金钱政治策略在千禧年之后还是取得了成功,他们在美国社会之中也赢得了一席之地。但这种政治策略也更加催化了许多人对犹太人的仇富心理,所以,关于犹太人的歧视其实一直都没有消失,只是犹太人寻找到了合法合理的保护手段而已。
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支持他们的财团超过半数都具有犹太人血统,这也是犹太人经过长年累月沉淀下来的丰厚资本,他们在好莱坞之中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决策位置,这也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这一批犹太人导演能够拥有如此广泛人脉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特蕾西…雅各布斯、朗…梅耶、马丁…鲍姆等人竭力想要进入“辛德勒的名单”剧组的原因,因为这部作品的成败还维系着好莱坞圈内以犹太人为中心的大半人际关系网。
可以说,由于宗教和文化影响,犹太人在北美大陆的处境虽然比起欧洲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遭受到许多保守宗教团体和仇富心理的排斥,潜意识的排斥和歧视始终都没有彻底消除,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犹太团体一直都是紧紧抱成一团,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生活空间。
由于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犹太人第一是团结、第二是敏感,他们坚持不懈地为自己民族的权利和地位努力着,自然不愿意发生任何意外。
“辛德勒的名单”所带来的震撼,其实就是犹太民族内心深处最沉重的伤痛,在那一场大屠杀之中有六百多万名犹太人都被带走了生命,这就是他们不断奋斗不断拼搏的动力,这也是他们的底线,没有任何人能够触动。
其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诚意已经打动了全美犹太人协会,包括“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全美犹太人协会也组织观看过了,对电影是赞不绝口。更不要说那些参与电影拍摄的犹太人反馈回来的信息,更是为电影加分不少,史蒂文在剧组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他身为犹太人面对那段历史时的痛苦和挣扎,还有史蒂文作为一名犹太人对于民族的悲悯和归属感,这都让全美犹太人协会对电影表示了支持。
但是这一次关于阿蒙…戈斯角色的塑造问题,却触发了犹太人团体之中少数极端份子们的神经,所以他们就第一时间站出来要求一个解释,更是在洛杉矶、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四大城市酝酿着游行,一场风暴就要来临。
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学者们纷纷站出来发表了自己对于阿蒙…戈斯这个角色的看法。
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of。Cincinnati)的社会学家达斯汀…布朗(Dustin。Brown)认为,“从阿蒙…戈斯的成长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定的反犹分子,他对犹太人的厌恶是深入骨髓的,对于这一思想的坚持让他在纳粹军队里升职速度十分迅速。戈斯可以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他抓住了这一次战争的机会,迅速爬到了高位,并且成为了普拉绍夫集中营的主管,掌握着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戈斯对于生命的漠视和残暴集中可以深刻反映在他性格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这一点,电影里十分直接地就反应了出来,显然,导演斯皮尔伯格对这点也是表示赞同的。戈斯所代表的就是当时纳粹团体的残酷和冷漠。
但问题就在于,导演处于电影整体商业性的考量,塑造一个冷血的杀手凶手显然没有人会喜欢,但是一个有血有肉、不断自我挣扎矛盾的杀人恶魔,就有吸引力多了。所以,导演选择了一名帅气而有魅力的演员出演这个角色,并且在戈斯与犹太人女仆身上做文章,为戈斯这个角色注入了更多的人性。
如果这只是一个虚构故事,导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