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是,那个晚上科特和凯瑟琳都玩疯了,最后回到了科特租住的公寓时,凯瑟琳依旧意犹未尽,她就用一支记号笔在科特卧室的墙上到处乱涂一气,随后就因为又醉又累而昏睡了过去,第二天宿醉醒来时发现首例还握着那支记号笔。
虽然那天凯瑟琳在墙壁上涂写了很多东西,但这一句话“科特身上带着少年心气”让科特记忆最为深刻,因为科特以为凯瑟琳是在夸奖他,说他身上带着一种十几岁青少年的叛逆精神,这对于自恋的科特来说感到无比满足。
于是,当科特创作完旋律在思考歌词时,就想到了这句让他引以为豪的话,随后他就打电话给凯瑟琳,征求了她的同意,最终也就出现了“少年心气”这个歌曲标题。而事实上,整首歌的歌词都在生动地诠释着“少年心气”这句话。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就再美好不过了,可是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充满讽刺意味的。因为凯瑟琳在科特卧室墙壁上写的这句“科特身上带着少年心气”这句话本意并不是在称赞科特身上带有少年心气,而是因为科特当时的女友托比那时经常使用“Teen。Spirit”牌的除臭剂——这个牌子是专门给年轻女生使用的,后来也因为这首歌的出名而销量急速上升。
当时科特和托比正在约会,所以科特身上也就带着这种除臭剂的香味了。
但是,科特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直到“少年心气”这首歌发行几个月之后科特才知道了真相,这让科特有些沮丧。
事实上,不管凯瑟琳的本意是什么,“少年心气”这首歌的诞生都是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因为科特就是一个自恋但又极其自信的人,他看到被人称赞时,根本不会追问缘由,他只会相信,他就是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而这一种自恋又自信又骄傲的精神,其实就是“少年心气”之中不可或缺的特质。
但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和科特之间这个美丽的误会的确是造就了一段经典。
“少年心气”这首歌其实就是科特对主流的排斥和鄙夷,表达的是社会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主流社会的叛逆和革。命,这也就是涅槃乐队横空出世的精神,同时也是刚才科特和雨果产生争吵的真正原因。
科特认为雨果是主流代表,荣耀至死所提倡的摇滚是对主流的卑躬屈膝,这是科特所深深不齿的。
在科特看来,主流意味着墨守成规,意味着缺乏进取和创新,更意味着那些社会掌控者们用来限制社会变革的规则和手段。
所以,“少年心气”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盲目地追随主流,要勇敢地去挑战主流、质疑主流、批判主流甚至是发起革。命。科特曾经说过,他写这首歌是因为他感到“厌恶我们这一代人的麻木冷漠,也厌恶我自己的麻木冷漠和没有脊梁”,对主流的屈服和迎合,造就了人们的冷漠。
其实在后期,涅槃乐队拒绝在公共场合演唱“少年心气”,也是科特对于自我不满的一种表现。伴随着“别介意”开创的垃圾摇滚潮流,在科特眼中,涅槃乐队也成为了迎合主流的一份子,他对于乐队的定位、对于自我的定位,都产生了动摇。
科特有时候甚至会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们仍然感觉似乎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不必去遵守哪些所谓的成年人行为准则”,但当涅槃乐队真正成为垃圾摇滚代名词时,科特才发现,“身不由己”这句话的残酷和讽刺。
雨果忽然就有些明白为什么涅槃乐队今天愿意演唱“少年心气”这首歌了,不仅仅是呼唤起眼前青少年们反抗社会主流的精神,更是科特希望能够唤醒自己、唤醒乐队成员骨子里的叛逆和反抗。
此时此刻的科特,就好像一只被困在了牢笼里的野兽,一方面他想要挣脱枷锁,但另一方面对于外面世界又有着无限的恐惧,这种矛盾的心态让科特无所适从。
雨果看着舞台上的科特,心有戚戚然,虽然他和科特刚刚才发生了不愉快,但这一刻,雨果却前所未有的深刻感觉到了科特的嘶吼,那一句句歌词里隐藏着他灵魂深处的呐喊,如此无助,如此孤独,如此彷徨。
这才是真正的摇滚,用灵魂在歌唱,让人不由潸然泪下。
第790章 少年心气
“别介意”这站专辑在最初发行时,是不带歌词的,而科特演唱时又十分含糊,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清楚歌词,而“少年心气”这首歌更是艰涩难懂,许多人根本就不懂得这首歌到底在讲述什么。
所以,在最开始时,许多电视台都拒绝播放这首歌,甚至有专业摇滚电台回答说,“我们不能播放这个,我听不懂那家伙他妈在唱什么狗屎!”即使后来电台同意了播放“少年心气”这首歌,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一直到电视台开始循环播放音乐录像带的时候,这首歌才真正意义上大红大紫起来,大抵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科特所创作的歌词一向都有指代意义或者深刻含义,多年之后人们研究涅槃乐队的音乐时,总是喜欢从科特的歌词里去领悟那种深刻的摇滚精神。“少年心气”这首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给枪装上弹药,带上你的朋友,就是输了也要装样儿,这才好玩。”其实这就是在号召年轻一代聚集起来,一起参加到反叛和革。命中去,就算输了也不要服气,相反要以此为乐,用非主流的娱乐精神和游戏精神去对抗那些正统、刻板和冷漠的主流精神,这才是典型的少年心气。
“她感到极度无聊,又极度自信,哦不,我知道一个脏词。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有多下流?哈罗,哈罗,有多下流,有多下流?”
这里是借搭讪美女来比喻挑战主流权威,那种“极度无聊又极度自信”的高傲美女是最难搭讪的,就好像是主流思想一样。因此,面对她的冷漠高矮,年轻人就要越加不在乎,故意对她说带脏词的话来挑逗她,这才是游戏精神、娱乐精神!
其实这一点从科特和柯特妮…洛芙(Courtney。Love)的一件轶事就可见一斑。
1992年MTV音乐电视颁奖典礼上,科特遇到了他们的宿命之敌枪炮与玫瑰乐队那帮人,于是柯特妮就故意对着艾克索…罗斯(Axl。Rose)开玩笑说到,“你愿意做我们女儿的教父吗?”
枪炮与玫瑰乐队的摇滚巅峰王朝就是因为涅槃乐队横空出世而轰然倒塌的,从顶尖巨星变成了明日黄花的巨大转变让脾气火爆的艾克索直接就被激怒了,他对着科特怒骂到,“你为什么不让你的婊。子闭上臭嘴?”
而科特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是故意笑呵呵地对着柯特妮说到,“闭上你的臭嘴,婊。子!”
科特的配合让艾克索知道自己被耍了,他挥起拳头就要动武,还咒骂科特是“同性恋”,但当时是在颁奖典礼后台,所以就被周围的人制止了。
事后科特还兴趣盎然地回忆到,“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自从六年级以后,我还从来没有遇到那样的局面了。”
“灯光熄灭,危险性降低。我们在此,来娱乐我们吧!我感到愚蠢,但却又在蔓延。我们在此,来娱乐我们吧!”
其实这就是在讲述青少年参加派对时的心态,在主流看来,这是一种危险的、愚蠢的、无聊的聚会;但是在科特看来,正是因为古怪愚蠢,才会产生震撼力和感染力,让更多人知道非主流的存在和努力。重点不在于表达的方式,而是行为的真谛,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心气。
“一个穆托拉(mulato)!一个白化病人(Albino)!一只蚊子!我的力比多(Libido)!耶!嘿!耶!”
这一段歌词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部分,因为这里列举了几个不相关的名词,但显然不是随意选择的。
穆托拉是西班牙语,意思是黑白混血,这个词带有早期西班牙人殖民美洲的色彩,源自于西班牙语的骡子,表示杂。交。
白化病人则是因为缺少黑色素而皮肤全白,他们见不得阳光,否则会被灼伤。但他们更大的压力则来自于社会,因为他们被视为异类,遭到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在某些非洲地区甚至会被杀掉——因为白化病人的身体和器官在巫术之中有广泛用途,会卖出很好的价钱。
蚊子则被认为是吸血鬼的阴暗角色,也遭到人们的唾弃。力比多就是性。冲动的意思,同时在心理学方面还指代对其他活动的兴奋和冲动。
其实很简单,前三个词汇都和非主流的境地一致,不被主流社会容纳和认同,而最后一个力比多,则似乎是在说明非主流是一股新生力量,充满了活力的兴奋和冲动,并且在随后的嘶吼之中释放能量。
当然,也有一种普遍的说法,科特使用这几个词汇来指代非主流,最主要是为了押韵和填补音节的空白,并没有更加深刻的意思。这一个说法得到了涅槃乐队鼓手戴夫的认同,因为科特想明白之后,只花费了五分钟就完成了歌词。
“我忘记了为什么我要去品尝了,哦耶,我猜这让我微笑了,我发现这很困难,很难去寻找。哦,好吧,管它呢,别介意。”
这一段话与青少年心理最为契合:我们只是为了品尝新鲜事物而去尝试,并不一定要有什么严肃、高尚或伟大的原因。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这是主流所禁止的,所以就去尝试。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
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才激发了非主流地下文化的崛起与繁荣。而一旦非主流崛起之后,就又渐渐的占领了领地,成为了新的主流,这时再回头去看当初的非主流运动,就会忘记了我们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新的主流,而是一种逆反心理的抗争罢了。
嬉皮士运动就是如此,朋克运动也是如此,涅槃乐队的崛起也是如此。
这里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范例,代表涅槃乐队那著名的“笑脸(Simley。Face)”图案。关于这个笑脸的由来,没有确切的定论,最广泛的说法是来自于枪炮与玫瑰的艾克索…罗斯:当时涅槃乐队在录制“别介意”时,科特没事就随手画了这个笑脸图案,并说他画的就是艾克索…罗斯。当时就有人告诉他,最好能把眼睛画成叉叉,这样就表示艾克斯嗑。药嗨了。于是科特就照做了,然后把笑脸放在桌子上就离开了。
后来有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涂鸦,把它弄到了“别介意”发行派对制作的宣传单上去了,于是这个笑脸就渐渐成为了涅槃乐队的经典标志——在科特离开人世之后。
现实就是如此讽刺,那些穿着这个笑脸T恤甚至在身上进行刺青纹身的所谓涅槃死忠歌迷们,他们还以为这个笑脸代表的是涅槃或者科特,但事实上却是涅槃乐队最大的对手枪炮与玫瑰的主唱艾克索。
当初涅槃乐队发行“别介意”这张专辑时,也没有预料到后面的事,当他们已经成为划时代经典摇滚乐队时,科特反而迷茫了,他甚至记不起自己当初创作这张专辑的初衷:不是为了成为主流,而是为了反抗主流。
在主流媒体的镁光灯之中,科特迷失了自我,于是他逃避到了毒品的世界里。今天,科特又选择了演唱“少年心气”这首歌,不仅是为了观众而唱的,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而唱的。他想要找回自己。
刹那间,雨果的眼眶就被热泪所占据,他明白了科特在罗马试图自杀的原因,他明白了科特从戒毒所逃出来的原因,他明白了科特主动挑衅的原因,他也明白了科特演唱“少年心气”的原因……这一切的思想,都被隐藏在科特那颓废、沙哑、沧桑、迷茫、绝望的歌声之中,那种艰涩的情绪就好像是一把尖锐的刀锋缓缓插入心窝,疼痛一点一点溢出来,却让人喊不出声音。
“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有多下流?……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一个拒绝!”
九遍,整整九遍,反复地九遍重复着“一个拒绝”这句歌词,那种强势的抵触和不羁的反抗,就在科特的声音之中缓缓渗透出来,就好像是对整个世界发泄着不满。
舞台底下所有的观众都陷入了疯狂,所有人都疯狂晃动着脑袋肆意呐喊着、跳跃着、狂欢着,但却没有人发现科特歌声里的绝望和痛苦,那撕裂的疼痛将那一个个音符染成鲜艳的红色,绝望的灰色铺天盖地。
这个世界是多么讽刺,自诩为非主流的涅槃乐队却成为了主流社会纷纷追捧的流行代名词,呐喊着反对主流的“少年心气”却成为了整个社会为之疯狂的精神领袖,被主流媒体赋予贬义标签的垃圾摇滚却成为了摇滚王朝复兴的钥匙,而涅槃乐队也被打上了“经典非主流”的表演,这真是无比的讽刺。
看着站在舞台上尽情嘶吼的科特,就彷佛是一个天生的发光体一般,吸引着全世界的视线,雨果却看到科特的灵魂在随风飘散,孤独的科特,骄傲的科特,自恋的科特,倔强的科特,霸道的科特……就好像碎片一般一点一点释放在乐符之中,消失在狂风之中。
雨果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彷佛见证了科特生命肆意绽放的最后时刻,就好像昙花一般。但是昙花的结局呢?
第791章 惺惺相惜
看着舞台上的科特,雨果彷佛看到了凯瑟琳…赫本。
他们都是那种天生属于舞台的人,也许在生活之中他们只是一个普通人,人海茫茫之中根本无法区分开来;但是只要一站在舞台上,他们就会绽放出万丈光芒,耀眼得让人挪不开目光。
当初凯瑟琳…赫本说过,只要还有一名观众,她就愿意继续表演下去;而此时,雨果看着科特…柯本,他却感受到:只要还有一点热情,他就愿意在舞台上肆意挥霍下去,直到生命的火焰完全熄灭为止。此时的科特,就好像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去点燃舞台一般,将整个威尼斯高中都彻底点燃,引爆了无穷的轰动和震撼。
雨果今天才是第一次和科特见面,而且两个人之间闹得很不愉快;但撇开个人恩怨不说,雨果却没有办法对科特的音乐天赋、舞台天赋说出任何负面的话语,他是由衷地感叹,舞台上的一分一秒、科特的一举一动,就在牵动着自己的灵魂,将摇滚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犹如千百万颗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之中竞相开放。
一刹那,所有的喧闹都安静了下来,只有科特的声音在幽静的空间里嘶吼;一刹那,所有喧闹又都轰鸣起来,那排山倒海的巨大声响将整个世界都填充得满满当当。
当涅槃乐队的所有表演结束时,雨果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站在舞台最前端的科特,只见科特高高举起自己的右手,就这样安静地站着,没有任何其他动作,但却让整个现场犹如沸腾的开水,尖叫声、呐喊声、吼叫声喧嚣不已。
随后,科特没有说任何话,转身把吉他拿了下来,随手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奎斯,然后就快步走下了舞台,朝教学楼的方向走了过来。
走进教学楼的那一瞬间,科特看到了雨果,他的脚步停顿了下来。
科特先是看到了那一抹惊心动魄的光芒,然后才看到了那个男人的面容,但此时男人的面容都变得模糊了,只看得到那一双琥珀色的眸子,就彷佛有清晨七点的阳光碎金洒落下来一般,在眸子里映出朝气蓬勃的模样。
他叫什么名字来着?科特对这双眼睛有一些印象,但却一时间记不起来了。刚才近半个小时的演唱,让他大脑有些缺氧,本来就因为大哈利而导致有些混沌的脑袋,此时更是无法进行准确的识别。
但是科特此时却被这双眼睛吸引住了——当然不是异性的那种吸引,而是他在这双眼睛里看到了对于摇滚的那种热情,就好像他当初在制作“别介意”这张专辑时那样,让他想起了“少年心气”创作时那种昂扬的斗志和惬意的心境。
科特有些恍惚,他不确定眼前的男人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他脑海里虚构出来的人物,因为他觉得好像看见了三年前的自己。
科特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一切感到厌倦了,是“别介意”取得成功之后?还是1992年媒体追捧烦不胜烦的时候?亦或者是去年他的胃病开始加重的时候?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最初他制作音乐的那种热情已经支离破碎了,就好像是一个无比遥远的梦境,怎么都无法记清楚那种感觉了。
“别介意”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无论是“乱。伦”还是“子。宫。内部”,科特对于涅槃乐队的专辑都并不满意,不仅仅是音乐质量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他们坚持的音乐和唱片公司的商业化处理产生的冲突,更多是一种迷茫,当他自以为是非主流的垃圾摇滚已经成为主流代名词时,他对自己音乐的定位失去了信念。
科特对涅槃乐队已经感到了厌倦。
但是在这一刻,科特却在眼前这双眸子里隐约找到了自己当初的模糊影子,舞台上演唱“少年心气”时胸膛里那种鼓胀起来的热气将他僵硬的心脏又重新软化了,只是那段记忆似乎太过遥远了,科特即使再努力,也没有办法把模糊的影响变得清晰。
等科特看清晰时,他却看到了眼前的男人不是自己。
这个男人叫什么名字来着?科特忽然又好奇地想了想,但他依旧想不起来,随后就迈开了脚步,加快速度走了过去,把那双眸子、那个男人都留在了身后。
雨果回头看着科特逐渐远去的背影,科特根本来不及走多远,涅槃乐队其他成员和经纪人、助理等人就呼啦啦地一堆追了上去,他们都没有在意站在一旁的荣耀至死成员们,就连刚才脾气火爆的帕特和戴夫也没有,显然,表演结束之后,比起荣耀至死来说,科特才是他们必须关注的焦点。
这一大群人追了上去,很快就把科特那形销骨立的身影遮挡住了,然后彻底消失不见。
“我不喜欢他们。”佩德罗的声音咋呼呼地在旁边响了起来,彷佛是在发泄自己怒火一般抱怨地唠叨着,“不喜欢,我就是不喜欢他们。”
没有人回应佩德罗的抱怨,雨果看了看自己的队友们,大家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也是摇滚乐队总是喜欢进行巡演的原因,因为他们总是可以从表演之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自己的表演还是他人的表演。
涅槃乐队能够将垃圾摇滚从非主流变成市场所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音乐推了出来,他们的绝对实力和科特那惊艳半个世纪摇滚潮流的天赋,也都是不容忽视的。即使是再挑剔的乐评人,他们可以批判涅槃乐队的音乐不知所谓、无病呻。吟,但却不能批判涅槃乐队现场表演的强大感染力。
雨果扯了扯嘴角,看向了佩德罗,“他们不需要我们的喜欢。”
佩德罗看着雨果,张了张嘴还想要反驳几句,但却发现自己根本就说不出来,最终只能是愤愤地低头嘟囔着意味不明的拟声词,让雨果不由哑然失笑。
也许他们和涅槃乐队不对盘,仅有的一次见面也闹得不愉快,但却不会影响雨果对科特音乐才华的佩服,这种敬佩与个人无关,仅仅是专业素养领域的推崇。
尼尔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队友们,发现除了雨果之外,其他几个人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就连福金都是如此,他深呼吸了一下,轻笑地拍了拍佩德罗的肩膀,“佩佩,怎么,你害怕了?”
“你说什么!”佩德罗立刻就好像被刺到了屁股一般,直接跳了起来,怒目圆睁地看着尼尔,“我哪里害怕了!哈哈,真搞笑!我们乐队的表演绝对不会输给他们的!绝对!”说完之后,佩德罗却又觉得有点心虚,因为他好像没有举出什么证据一般,结果嘟囔了一下,抬手就指向了雨果,“他们有科特,我们有雨果,哼,我们也很出色!”
佩德罗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使用了“也”这个词。但是尼尔和雨果却发现了,两个人不由相视一笑。尼尔随后说到,“那就对了,这个世界上出色的摇滚乐队数不胜数,我们也成为其中一支,这才是最重要的。”
荣耀至死从来就不是一支胆怯的乐队,就好像当初他们自己都没有完全磨合完毕,就和电台司令在孟菲斯正面对决一般。要知道,电台司令的实力绝对毋庸置疑,他们也堪称是音乐历史长河之中数得上号的乐队,但荣耀至死即使是在现场目睹了电台司令的强大实力之后,也没有退缩,依旧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所以,今天也是如此。
尼尔的一番话,顿时让佩德罗豪气万丈起来,“对,就是这样!一会让大家来感受一下我们乐队表演的强劲实力!”
“你最好不要手指僵硬导致出错了。”福金在旁边施施然地冒出了一句话,顿时就让佩德罗如同泄气的皮球,郁闷而怨念地看向了福金。但福金却是一点也不在意,依旧自如地站在原地。
阿方索也是一脸惨痛地拍了拍佩德罗的肩膀,顿时让佩德罗的脸颊涨红了起来,懊恼地喊了一句,“阿方索!”就连一贯站在自己这边的阿方索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