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完结-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一场“入侵”到底能够产生多少影响,又能够对历史进程产生多少变化,没有人能够解答,只有等待时间给出最后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雨果是真正地入侵了英国。
第二天,“独立日”剧组在伦敦的首次正式新闻发布会,就吸引了多达三百家媒体超过五百名记者参加,不仅仅是整个英国,几乎半个欧洲都被动员了起来,各个国家的记者们都蜂拥进了伦敦,让这座饱经历史风霜的城市再次承载了历史的重量,整个发布会现场无比热闹,让伦敦一下就成为了全球的瞩目焦点。
“独立日”在伦敦的宣传活动如火如荼,随后,整个剧组成员集体出席了电影在伦敦的盛大首映式,当天晚上号召到了一千五百多名观众抵达现场,持续了两个小时的首映式更是欢乐不已,英国人完全把首映式当做是综艺节目来录制,玩游戏、说笑话、观众互动,玩得不亦乐乎,现场气氛更是蓬爆不已,一直等电影的首映结束之后,那股热潮也依旧没有能够消散……
继电影在洛杉矶的首映式盛况之后,伦敦又一次赋予了首映仪式全新的含义,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独立日”这部电影的威势,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如今雨果无人能出其右的强大号召力。
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和热闹非凡的伦敦相提并论的,估计只有北美的电影票房了。正当“独立日”剧组在伦敦进行努力宣传的时候,七月第三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数据已经就要火热出炉了。
短暂地,仅仅是短暂地,人们将视线从英伦三岛转移到了美国本土,期待着“独立日”的票房能够再次创造奇迹。
在“独立日”上映之前,各大电影公司在安排档期时,或多或少都避开了这部作品,不管他们是否对这部电影的票房前进不看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投资过亿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可以轻断这就是一部注定将会失败的作品,更何况,雨果的票房号召力依旧是让大家忌惮的。所以,七月第一周、七月第二周,上映作品都相对弱势一些。
但是到了七月第三周,此时已经是“独立日”上映第三周了,特别是有独立日假期的拉动,电影到第三周票房肯定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商业电影。所以,不少电影公司都将档期排到这一周,这是正确的观念,无可厚非。只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独立日”在前两周的强大爆发力,于是这一周的北美电影市场就变得异常有趣起来。
本周足足有四部新电影上映,前两周积蓄的能量在本周一起爆发了出来,只是这股能量究竟是一飞冲天还是一泻千里,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环球影业的“恐怖幽灵(The。Frighteners)”是本周新上映的作品之一,这部奇幻恐怖电影与暑期档的属性并不相符,但环球影业还是寄予了不少厚望,电影是由依靠“家族的诞生(Family。Ties)”电视剧、“回到未来(Back。To。The。Future)”系列电影红遍半边天的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J。Fox)领衔主演,投资三千万美元对于一部恐怖电影来说也堪称是天价了,所以环球影业还是决定搏一搏,将电影放在了暑期档上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恐怖幽灵”是由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自编自导的,这位后世依靠“魔戒”系列红遍全球的大导演如今还是一个无名小卒。
米高梅的“亡命悍将(Fled)”、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丈夫一箩筐(Multiplicity)”、迪士尼的“梦幻渣fit人(Kazaam)”等,则是本周另外上映的三部作品,这三部全部都是一水的喜剧电影——“亡命悍将”是动作喜剧,“丈夫一箩筐”是爱情喜剧,“梦幻渣fit人”则是家庭喜剧。
有趣的是,“梦幻渣fit人”的男主角是沙奎尔…奥尼尔(Shaquille。O’Neal),NBA篮球运动员的那个奥尼尔,后来与一众队友携手创造了洛杉矶湖人队王朝的那个奥尼尔。如今的奥尼尔还是刚刚进入联盟未满四年的新秀而已。
从这四部电影的类型就可以看得出来,七月第三周并没有真正具备横扫千军实力的作品,更多是一场大混战,事实也是如此,这四部电影的上映规模都在两千间以上,无论是投资还是卡司,实力都在伯仲之间,最终胜负也难以判断。
除了这四部作品之外,由丹尼…鲍尔执导的英国电影“猜火车”也将在本周登陆北美,在八间电影院举行点映。可惜的是,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由于“独立日”前两周的表现实在太过强劲,本周冠军的归属并不是最大的悬念,真正的悬念是:第三周“独立日”将交出什么样的票房跌幅,以什么样的答卷来继续书写自己的奇迹之旅;而全新上映的四部电影又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在整个北美票房数据之中能够抢占多少市场,四部作品联手能够对“独立日”造成多少程度的观众分流。
面对这些问题,“独立日”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将自己的席卷之势从七月第一周一直连绵到了第三周,与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一起,将这部商业电影的票房走势推向了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
第1578章 席卷之势
从首周的骇人票房,到次周百分之二十三的惊异跌幅,两周累积两亿两千四百万美元,“独立日”的票房曲线俨然已经成为了1996年以来最精彩的电视剧,所有人都无比期待接下去的剧情走向,每一次起伏都可以牵动无数观众的心。
七月第三周,北美院线联盟参展关系第一时间揭晓的答案,三千八百六十万美元!“独立日”在上映第三周时依旧以残暴的方式交出了三千八百六十万美元的票房,本周票房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八,如此表现即使用惊艳也不足以形容,这就是开创历史先河的票房数据,甚至远远比上映首周一亿级别的票房数据还要吓人。
因为这是电影上映的第三周——经过了两周能量消耗之后,任何一部作品——特别是商业电影——都将会迎来一次票房的剧烈下跌,这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比起电影首映票房的爆发力来说,后续几周时间里的续航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艰难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了电影演员的号召力,更关系到了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也许不少作品都可以在首周拿下四千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但却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在次周、第三周连续交出百分之三十以下跌幅的——尤其是商业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纵观北美电影票房的历史排行榜,目前第三周的周末票房记录保持者是“龙卷风”,这部在今年暑期档之初上映的作品,刷新了此前“侏罗纪公园”和“生死时速”所保持的记录,第三周交出了两千九百万美元的数据,惊艳了整个北美电影市场。
可是现在,“独立日”不仅轻而易举地刷新了这一记录,更是整整将第三周票房表现从两千万档次提升到了三千万级别,并且无限逼近四千万的水准,这无疑是改变历史的一个表现,甚至比首映周末八千万美元的票房还要骇人,绝对可以堪称是历史最佳表现——也许不久的未来,“独立日”那看似无法超越的首映票房记录就会被打破,但是“独立日”在第三周所创造的票房记录却将会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令无数作品仰视的目标。
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五体投地……再华丽的词汇都无法形容此时媒体的兴奋。
“雨果…兰开斯特改写历史!”
“百分之二十八的跌幅,‘独立日’交出完美答卷!”
“电脑特效和雨果…兰开斯特的大获全胜!”
“这是一部无法击败的电影!兰开斯特高呼‘独立日’君临!”
“四亿的梦想!‘独立日’大步冲刺!”
……各大媒体的标题耸动不已,可即使这些标题再惊悚再夸张再刺激,也毫不为过,几乎整个美国都开始骚动起来。
客观来说,不管人们是否喜欢“独立日”这部电影,也不管好莱坞专业人士对“高投资高回报”的理念是否认可,更不管那些认为电脑特效会毁了电影艺术的观点,没有人可以否认,“独立日”连续三周源源不断的票房狂潮,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甚至对于整个北美的经济都起到了拉动作用,在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同时,好莱坞行业里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受益。
伴随着第三周百分之二十八的票房跌幅,“独立日”三周累积票房已经来到了两亿八千九百万美元,一举跻身北美票房历史排行榜的前十名,并且超越了此前创造两亿八千五百万美元票房的“小鬼当家”,高举影史第六名!
目前,“独立日”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所有取得两亿票房作品的领头羊,下一步就是朝着三亿门槛进发了。毋庸置疑的是,电影的下周票房就即将突破三亿的天堑——只要第四周的票房跌幅不要超过百分之七十,“独立日”就可以达到这一高度,而从电影前两周的跌幅来看,达成这一目标显然没有任何难度。
这也意味着,继最快达到一亿、最快达到两亿之后,“独立日”还将成为影史最快达到三亿美元的作品,加入好莱坞电影的“三亿票房”俱乐部!
如果顺利完成这一突破,“独立日”不仅将会成为雨果职业商业首部三亿美元票房的作品,同时也将让“独立日”成为北美影史第六部票房过三亿的作品,仅仅位居“外星人E。T”、“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狮子王”之后。
在1996年的现在,三亿就是北美电影市场的极限水平了,整个历史长河里仅仅只有五步作品达到了这一水准,而它们达到这一水准的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
“侏罗纪公园”突破三亿美元用了六十七天,“外星人E。T”用了一百八十四天,“狮子王”用了一百八十八天,“阿甘正传”用了一百九十三天,而“星球大战”更是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
可是“独立日”呢?现在三周时间才刚刚过去,四周?还是五周?目前看来,“独立日”很有希望仅仅使用“侏罗纪公园”的一半时间就达到这一门槛。
所以,当“洛杉矶时报”张扬地用头版头条来宣告“独立日”票房正在朝着四亿全力冲刺。这不是一个玩笑,更不是一个嘲讽,而是现实,所有人曾经以为不可能发生的奇迹,现在就在真实地发生着,“独立日”用一步一个扎实的脚印开创出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局面,让奇迹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
“独立日”就是目前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历史破坏者,它正在以一种不可侵犯、不可阻挡的姿态,开创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天地,那也将是前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全新世界。
难以想象,一部充满争议的“独立日”,在肩负重压、饱受煎熬的情况下,在人们普遍琢磨不定、猜疑不定的情况下,不仅没有被压垮,相反还开天辟地的大步前进,以声势浩大的席卷之势君临北美电影市场,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事实证明,“独立日”显然不是“未来水世界”,同样也不是“侏罗纪公园”或者“真实的谎言”,它就是“独立日”,与众不同而不可取代的“独立日”!
面对“独立日”在第三周依旧如此优异到让人无能为力的表现,一众作品完全丢盔弃甲。
“独立日”毫无悬念地完成了今年暑期档揭幕之后首个三连冠,并且巨大的优势让其他作品根本无法直接竞争,除了“独立日”之外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票房突破一千万,表现最好的“不一样的本。能”也仅仅只收入了八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与“独立日”的强势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面对“独立日”席卷三千八百六十万美元的表现,本周所有作品的周末票房集体跳水百分之四十,“生死豪情”百分之三十八的跌幅已经算是本周唯一的“绿字”了,多部作品跌幅甚至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王牌特派员”在鲜明对比之下,更是爆出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跌幅,仅仅收入二十五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上映不过六周时间,就即将宣告下线,甚至比当初对阵“低俗小说”的“夜访吸血鬼”还要更加凄凉。
仅仅是这样一个数据细节,就可以看出如今“独立日”对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占有率了。
至于本周上映的四部新作,完全可以用“乌合之众”来统一形容,四部作品的周末票房都是五百万级别,没有人能够突破六百万,就好像是一个致命的绊马索一般,将全新上映的四部作品齐齐绊倒,“恐怖幽灵”五百五十万美元的票房表现已经是遥遥领先了,成为本周上映四部作品的“冠军”——甚至就连“独立日”的零头都没有达到。
虽然“独立日”在前两周的强势表现,让人们都普遍认为,四部新作想要有出色表现,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差距居然如此之大,“独立日”的一个喷嚏就足以让其他作品手忙脚乱了。
不过,没有人会为失败者们惋惜——即使是电影公司自己也不太在意,因为“独立日”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希望,已经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了,他们更加在意的是“独立日”的票房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真的能够跻身四亿门槛吗?
好莱坞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在为“独立日”加油助威,因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就是一次书写历史的壮举,而所有人都是这次历史的见证人。
值得一提的是,“猜火车”本周在八间院线点映,单馆票房仅仅只有三万两千美元——甚至和“独立日”在三千两百间院线创造的单馆票房都没有太大的差距。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并没有领略到这部电影的精髓。这样一部经典,只能等待着时间的沉淀之后,慢慢绽放出光芒了。
没有人在意“猜火车”,就好像没有人在意其他失败者一样,因为现在整个北美电影市场只有一部“独立日”,唯有这部“独立日”!这部由雨果主演的电影,正在昂首阔步地大步前进,究竟有谁能够跟上它的步伐呢?
也许没有。
第1579章 火热连绵
此时,BBC一套的摄影棚之外,聚集着上千的人潮,让周围的通道熙熙攘攘,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摄影棚赫然是录制晨间谈话脱口秀“基尔罗伊(Kilroy)”的地方,这档从1986年开播的谈话节目,每周直播五期,是目前英国本土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之一。
显然,眼前这汹涌的人群就是为了参加“基尔罗伊”的录制而前来的。如果这一切发生在洛杉矶或者纽约,那么估计是屡见不鲜的,可是发生在伦敦,就让人错愕不已了。
比起美国对于娱乐产业的疯狂和执着,英国人基因里的黑色幽默和自我嘲讽就注定了他们很难没脑子地疯狂尖叫。所以,想要让英国人大清早爬起来,聚集到摄影棚之外,仅仅只是为了参加一期节目的录制,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然,披头士例外。
事实上,克里斯…马丁(Chris。Martin)昨天晚上九点不到就已经抵达这个摄影棚了,而他依旧不是最早的,抵达现场时,眼前已经有五十多人在排队了,这让克里斯错愕不已。此后人潮更是陆陆续续地朝着摄影棚汹涌而来,午夜过后就已经云集了超过五百多人,整个现场灯火通明、彻夜不眠、好不热闹。
克里斯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通宵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他才仅仅十九岁而已;更重要的是,他昨晚因为太过兴奋,根本睡不着,只要想到今天能够在现场见到雨果,克里斯就可以听到自己血脉喷张的清晰声响。
左右看了看那一张张相似的脸庞——虽然疲倦但是难以遮掩眼神里的亢奋,克里斯的情绪不由再次跳跃了起来,用力拉了拉盘腿坐在自己脚边的同行者,“盖伊,盖伊,我们就要准备进场了。”
盖伊…贝瑞曼(Guy。Berryman)也连忙站了起来,朝着摄影棚的入口处望去,亢奋地说到,“真的吗?真的吗?”虽然摄影棚大门依旧仅仅关闭着,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证明克里斯的说辞,但盖伊却毫不在意,在原地亢奋地跳跃着,就好像在游乐园的蹦蹦床上一般,让人很难相信,他已经十八岁了,而不是八岁。
克里斯和盖伊是不久之前在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认识的,两个人都是这里的学生,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对摇滚的狂热而意外结识。彼此了解之后,他们这才发现,他们喜欢的乐队是如此相似:挪威的流行乐队A…Ha,英国另类摇滚乐队詹姆斯(James),还有美国新金属摇滚乐队荣耀至死。
相似的音乐品味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语言,克里斯对吉他情有独钟,并且在键盘上也沉浸多年;而盖伊对吉他也略有涉猎,不过对贝斯有更多的了解,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乔恩…巴克兰德(Jon。Buckland),一样喜欢着A…Ha和荣耀至死的一名主音吉他手,这让几个年轻人亢奋不已。
A…Ha乐队的巅峰时期是八十年代初期,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就已经彻底没落了,根本没有人在意他们;詹姆斯乐队也不能算是主流的摇滚乐队,最成功的只有1992年发行的那以张专辑,获得的关注也十分有限;而荣耀至死虽然在美国风生水起,但在去年之前,乐队在英国只能算是“非主流”乐队,根本比不上山羊皮乐队、污点乐队、绿洲乐队所吸引的目光。
可以说,这几个年轻人喜欢的乐队都是剑走偏锋的,他们却走到了一起,志同道合的品味让他们萌生了组建一支属于自己乐队的想法,就好像荣耀至死一样。不过乐队却缺少一名鼓手,不过克里斯却并不在意,因为“荣耀至死当初也是缺少鼓手,福金是在最后一刻才加入乐队的”,他对荣耀至死的经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于是,三个年轻人就在伦敦大学学院里组成了乐队,暂时命名为酷玩乐队(Clodplay),一边寻找着乐队的鼓手,一边怀抱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他们就希望能够成为荣耀至死那样的乐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改变世界音乐版图的一份子。
当得知“独立日”前来伦敦宣传时,酷玩乐队的三个年轻人简直开心坏了,虽然他们知道这一次雨果是为了电影宣传而来的,但是,他们都想要当面和雨果交流,交流他们脑袋里无穷无尽的音乐想法,交流他们对音乐的坚持和梦想,交流他们对荣耀至死音乐的看法……只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作为当今全球最顶尖的艺人,雨果所引发的连锁效应远远超出了想象。
不管是演员还是歌手,如今的雨果在英伦三岛的影响力都遥遥领先,就连曾经被英国乐坛所排斥鄙视的荣耀至死,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乐队——所以绿洲乐队这才对荣耀至死出言不逊,如果荣耀至死在英国依旧籍籍无名,绿洲乐队的言论也就根本激不起波澜了。
所以,想要正面见到雨果,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更不要说直接交谈了,这让克里斯沮丧不已。
不过,好消息随即就传来了,雨果将带着“独立日”剧组参加脱口秀节目“基尔罗伊”的录制,这档脱口秀是由老派脱口秀主持人罗伯特…基尔罗伊(Robert。Kilroy)主持的。
罗伯特的风格与英国嘲讽的风格略有不同,他并不咄咄逼人,更多是讨论一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罗伯特十分耐心,甚至可以说是温情脉脉,像个心理医生,给观众带来些许关爱和希望,不过罗伯特骨子里依旧带着英国人的黑色幽默,他总是会不动声色地调动参与者们争吵辩论,而他则隔岸观火,最后总结说到“我们吵归吵,但最终我们还是朋友,请大家保重。”
“基尔罗伊”每一期节目都是现场直播的,现场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也是看点之一,特别是罗伯特临危不乱的控制力,更是备受称道。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使得罗伯特的脱口秀获得了许多喜爱,目前是晨间节目的收视率王者。
节目现场可以容纳超过三百名观众,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脱口秀的话题之中,与嘉宾与主持人互动,所以总是有不少观众希望出现在节目上,成为节目的一份子。
克里斯第一时间就打算前往“基尔罗伊”的录制现场,希望能够在现场获得与雨果交流的机会,盖伊和乔恩自然是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的,他们三个人都决定一起前往录制现场。
由于过去几天的情况,关于“独立日”剧组、关于雨果的新闻铺天盖地,克里斯更是亲眼在首映式现场目睹了夸张的澎湃人海,所以他们都决定提前来摄影棚等待着。可是他们还是错估了英国人民的热情,平时参加“基尔罗伊”的录制,九点抵达现场就可以了,可是克里斯提前了十二个小时前来,依旧不是第一个,而昨晚的汹涌人潮更是让克里斯大开眼界。
“克里斯,克里斯!”乔恩一路冲刺地跑了过来,就好像风火轮一般,双手不断抡着圈子,用全身肌肉来表现自己的亢奋,刚才乔恩去卫生间解决生理需求了,现在这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