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天骄-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前,北王的兵马屠了北林三城的百姓,城中的官员也没有幸免于难,甚至是第一批死的。
当官的也怕死,但他们不能走,也不敢走……
走不了的官员,看到一个个逃走了的百姓,自然会心生不满。一个个发了狠,要官差挡住所有出城的路,不让一个人离开。
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不是你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而是你不让我走,肯定是城中有危险,我越是非走不可……
至于那些官员口中说的,皇上不会让北王伤城中百姓,北林的百姓半点不信。
没听说吗?
他们的陛下,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样的小人谁给信?
这样的陛下统领的朝廷,谁敢信?
北林的百姓不信他们的皇上,不信朝廷的官员。地方上的官员,越是不让他们走,他们越是惶恐,越是想要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了。
一时间,数个地方都爆发了民乱。北王的兵马还未到,北林人自己就打了起来。
恐怕北王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份檄文,却让北林皇上失了声誉,也让北林朝廷失去了公信度。
消息传到各国的时候,各国皇上都傻了眼!
“北王,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西凤的皇帝,傻愣愣的看着他失而复得,精明能干的太子。
“北王,他深谙揽民心之道。”先前在北域,就做得极好。
北域的百姓奉他如神明,对北王言听计丛,哪怕是北王要他们去死,他们也不眨一下眼。
当然,不管是真爱民如子,还是假爱民如子,在爱护百姓与手下这一点上,北王都做得极好,超乎所有人认为的好。
南凉的皇帝则是又怒又恐:“北王不会煽动咱们南凉的百姓吧?”他们南凉人做事,向来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真要揭开了,也不好看。
这,这,这……不会出事吧?
“陛下,咱们可没有国书落到北王手里。最主要,咱们可没有生事的蠢女人。”南凉的官员,一脸高深莫测的道。
“你是说?”南凉皇帝,瞳孔猛地睁大,不可思议的看着说话的官员。
这,这不会吧?
北林那个摄政长公主,这么蠢?
她不懂什么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吗?
那官员矜持而得意的点了点头,一脸不屑的道:“女人嘛,陛下,咱不能对一个女人,要求太多。”
“北林,毁于妇人之手也!”南凉皇帝顿时大闹。
而此时,被南凉君臣不屑的北林摄政长公主,正暴跳如雷,愤怒的她,抄起桌上的纸镇,砸向跪在地上的人:“谁!谁准你这么做的?谁给你权利这么做的?你脑子里装得都是草吗?你以为拉下了皇上,本宫就能坐上去?你以为毁了皇上的名声,本宫就有好名声?本宫也是北林皇室!百姓不信皇上,就能信本宫不成?”
摄政长公主说着说着就吼了出来,整个人都暴躁了,手上的东西,有一样砸一样。
是,北王的檄文威力很大!
是,北王的能力很强!
是,北王隐藏了势力不可小觑。
可别忘了,北王再强,手深得再长,在北林的力量也有限。
北王的檄文能在这么快的时间,传遍北林上山,北林皇上背信弃义的小人名声,能在这么快传开,少不了北林人自己推波助澜。
摄政长公主没想过做这些,她虽是女人,可从政数十年,她不比男儿差,但……
架不住,她身后有拖后腿,想借此邀功的小人。
那些人以为拉下皇上,她就能上位,一个个卖力抹黑皇上,结果就成了这样……
北王还没有打,百姓就起义了。
摄政长公主派人一查,就查到这里面,有她的人的人手笔,当然还有她几个侄子的手笔在。
皇上那个位置,哪怕只是傀儡,大权在摄政长公主手里,也有不少人觊觎。
而且,这世间总有一群心高气傲的人,自大的认为,要换作自己,一定会做得比那人更好。
北林皇帝那些堂兄弟们就是这个想法,他们瞧不上登基多年,早已成年却仍旧无法执政的北林皇帝,坚信要是拉下皇上,换他上位,一定能压下摄政长公主。
当他们发现摄政长公主的人,四处煽动百姓,抹黑北林皇帝,他们也悄悄的推了一把。
于是,最后北林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都不用打,内里就斗得你死我活,成了四国的笑柄……
第702章 教导,心爱的儿子
北林内乱的消息不是秘密,也隐瞒不了,南凉、西凤知道,东林很快也收到了消息。
没了国师用巫族秘术,用人命给皇上续命,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为了能多活几年,为了能把武王教出来,皇上这段时间,一直把武王带在身边,教导他为君之道。
武王这人……在谢家虽被谢老太年宠坏了,后来又被福寿膏坏了身子,但他本身还是极聪慧的一个人,就是有些不着调。
经福寿膏一事后,他人倒是沉稳了下来,看着比之前靠谱了不少,群臣虽然对他不满,但他上有皇上支持,下还有一个十分聪慧的儿子,而且中间他还有谢家的支持。
谢老太爷对这位武王,可真是好的没有边了。
明明不是自己的种,却金尊玉贵的养了几十年,现在武王认祖归宗,一直半退隐的谢老太爷,也为了他重新出山,利用父亲的身份,以孝道为名,从谢大人手中夺了谢家大部分的权利。
谢大人……谢大人的能力手段样样不缺,可他缺一个继承人,而且他与武王有杀子之仇。谢家族人又不是傻子,武王是当今圣上钦定的继承人,谢大人没有继承人,他们倒向谁还需要说吗?
谢大人是有能力,可再有能力不得上位者信任有什么用?
现在的谢家,可不是当年的谢家。谢家需要皇上的信任,需要与下一任帝王打好关系。
不是说谢老太爷的本事多强,而是他的选择,符合谢家的利益,谢家族人自然会支持他,谢家的势力也自然会朝他倾斜。
再加上武王的帮扶,谢老太爷在谢家的地位,已远在谢大人之上。
这种事无关能力,不过是利益。
有了谢家的支持,武王的地位也越来越稳了,而且皇上也对外说了,武王已经戒了福寿膏,不会再受福寿膏影响。
群臣几次见武王,武王也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看不出半点染上福寿膏的样子。
如此一来,群臣就是再不满,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许皇上培养武王。
皇上年纪已大,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皇上名下成年的皇子,只有废太子、平王与武王。废太子已经彻底的废,不可能复立,他们除了支持武王,还能怎么办?
支持平王吗?
平王那个样子,不说以后子嗣困难,就皇上不喜欢他这一条,足已将他从继承人的行列抹除。
而且武王已有继承人,武王要是实在不堪,好歹还有小皇孙撑着,皇家不会绝后。
矮子里拔高的,武王便在这种情况下,坐稳了他储君的位置,皇上就更没有顾忌了,不管处理什么事,都是把武王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他。
底下的暗探,前来汇报北林的情况,皇上也没有隐瞒武王,让他跟着一起听。
听完,便问道:“我儿,你怎么看?”
皇上把对爱子的一腔热情,全部灌注在武王身上,对武王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北王……他真会攻打北林吗?父皇,真要攻打北林,不是咱们发征战檄文吗?北王此举,是不是大逆不道?”对北王,武王是极度厌恶的……
他可没有忘记,北王为楚九歌撑腰的事,也没有忘记他毒瘾发作,在楚九歌面前痛哭打滚的场景,更没有忘记……谢玄的死。
他与楚九歌之间有太多的仇恨,无法共存。北王支持楚九歌,就是与他作对。
他的父皇和养父谢老太爷也说了,北王不死,他的皇位就坐不稳。
所以,北王必须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的父皇无用,弄不死北王,但他不一样。
等他继位,他下旨要北天骄死,北天骄敢抗旨不成?
“北王……”皇上问的是北林的事,但对武王的问题,他也没有置之不理,他头痛的按了按太阳穴,道:“北王已经生了二心,他不会明着叛乱,但也不会再听朕的话。他发檄文就是朕的试探,对朝廷的试探。朕要反应过激,南凉、西凤和北林必会高兴,朕要没有反应,北王日后必会有恃无恐,旁的将领也不会将朕看在眼时在,这事……需要好好把握一个度,要是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朕授意的,最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他以前没有切身的感觉,只觉得北王桀骜不驯,天生反骨,非得敲打才能听话,现在才明白……
便是敲打也无用,北王不想听话,他连一点办法也没有。
谁叫,兵权在北王手上。
“难道,就要任他张狂,不把父皇您看在眼里?”武王自知没有能力对付北王,便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
“我儿想如何做?”像北王这种人,无人能驾驭,他驾驭不了北王,武王若有心计,那是再好不过……
“父皇,给儿臣兵马,儿臣带兵灭了他。”武王志高意满的道。
皇上苦笑一声,拒绝了:“现在东林不能乱。”这也是他容不得北王,也不得不容的原因。
打鼠伤玉瓶,北天骄一无所有,唯一的一块领地,寸草不生不生,还不适合人居住,北王可以毫无顾忌的放手一博,但是他不行……
他坐拥万里江山,手握大权,他不敢拿自己的江山,去跟北王那块尖石碰。
就如同北林……
北林真要与北王交战,凭借北林的百万大军,北王能讨到什么好?
但,北林不会这么做。
与北王打一场,赢了又能如何?
北王是个狠人,是个一无所有的狠人,北林就是能赢也必将元气大损。届时,南凉、西凤,甚至他们东林,会放过北林这块肥肉?
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联盟,今天南凉、西凤和北林,为了利益能结盟,共同对付东林。来日,东林也能与西凤和南凉结盟,共同对付北林。
皇上见武王一脸不忿,耐着性子解释了一句:“我们的精力与兵力,不能用在攻打北王身上。”
四国和谈原本已告一段落,可因着北王的出现,和谈又出现新的情况,和谈一日不结束南凉、西凤和北林的兵马,就不会轻易退出东林。
这时候,就是皇上再不愿意,也不得不说……
第703章 驯狼,此去九死一生
北王是特殊的存在,他一个人便能改变四国的国局。
北王手中的势力,虽无法与一国相匹配,但他能轻易影响了四国局势。
北王现在的情况,有点像荣兰。北王他倒向谁,谁就能得利;反之,北王与谁对着来,谁就得倒霉。
但与荣兰不同的是,荣兰没有自保的能力,如同三岁娃娃抱金砖走在闹事,有本事的人都能抢一抢。
北王……
他是一匹狼,一匹孤傲难驯的狼,他不仅有自保的能力,他还能咬人。四国原本微妙的平衡,也因北王被打破。
四国皇帝,谁都想拉拢北王,只要一拉拢北王,不管是南凉、西凤和北林都能瞬间成为四国最强,甚至有灭了其他三国的能力。
东林亦是如此,但……
没有一国皇帝敢这么做。
他们没有那个自信,能驾驭的住北王,他们怕引狼入室,反倒被北王架空了。
同样,他们谁也不愿出头对付北王,更不可能联手,事情就只能僵着,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北王嚣张……
北王是一块硬骨头,不对,是刺猬。
是碰扎谁的手,想要拉拢,又拉拢不了。
北王不把皇上看在眼里,以北王府的名义,向北林发征战檄文,皇上也捏着鼻子认了。
北王的兵马说消失就消失,说出现就出现,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瞎子。
不认,不当瞎子能如何?
他可以杀了北王,但不能把北王逼走,不能把北王的兵马逼走。不然,他这个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稳。
先前,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联手攻打东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不是他棋差一着,没有弄死北王,反倒让北王把兵马悄悄的转移到荣兰,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又怎敢对东林出兵?
有北王坐镇,有北域兵马坐镇的东林,就是猛虎,谁也不敢惹。
这些道理,他不止一次跟武王说过,但显然……
到现在,武王还是不能接受,也不能认同。
不过,武王好歹知道,下圣旨斥责北王无用,知道用兵了。
要知道,先前他问武王如何处置北王的问题,武王都是一句:“下圣旨召北王回来,让他把兵权交出来,进京认罪。”
“抗旨是杀他的大罪,北王他敢抗旨?”
“下旨,杀了便是。”
这话确实符合“帝王”的高傲,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当皇帝也没有这么简单。
像北王这样的人,先不说他的能力能让所有帝王垂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帝王都舍不得杀他,就说凭北王的能力,谁能轻易杀的了他?
像北王这样的人,如若不能一击将其狙杀,就绝对不能动他,不然……
打蛇不死,反受苦害。
就像他现在这样,他驾驭不住北王,也不敢说能杀得了北王,只能默许他的行为,假装不知,对外说北王的一切行为,都是他这个皇上允许的,是他放给自己扯一块遮羞布。
这种放任是不得已而为知,但何尝也不是一种策略。
放任北王为所欲为,放任北王不将他这个帝王放在眼里,放任北王与其他三国为敌。让北王去对付其他三国,或者让其他三国,对付北王,他这个皇帝坐收渔利,岂不是更妙?
要知道,除非他这个皇帝,做出什么惹怒民怨的事,不然……
北王绝不敢轻易谋反。
一旦北王谋反,就是乱臣贼子,天下百姓不会同意,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
知道武王打小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不懂驭下之道,不懂平衡之道,皇上对武王的回答,虽有失望但无不满,他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掰碎了,把里面的道理说给武王听。
武王听了,不断的点头,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但是……
皇上看到了他满不在意的神情,和不屑的眼神,不用问就知他没有放在心上。
武王离去后,皇上重重叹了口气,心底涌出一股浓浓的无奈,还有自责。
他就不明白了,他不算多蠢的,她更是聪慧透人,本事比男儿还要强,他们二人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就一点也不像她呢?
除了长相堪堪有几分相似外,旁的一点也不像。
是因为,打小长在外面,被谢老太爷养蠢了的缘故吗?
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蠢,一定是谢家把他的皇儿养蠢了!
皇上给武王找到了理由,心中那一点点失落,便被愧疚所取代了……
如若,他能早早的找到这个孩子,他的皇儿就不会被谢家养成这般样子了。
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北王凭借一纸檄文,挑得北林大乱后,并在仪仗亲王的恭迎下,来到了北域二十万大军驻扎的地方。
说来,也是老地方。
北域大军驻扎的地方,就在嘉云关,也正因此,北王失踪的三个月内,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的大军,便是蠢蠢欲动,也不敢劝易攻打东林。
北王手下这些兵,可是常年与魔族战斗的。北王手下这些兵,不说个个可为将材,那些领军的将军,确实个个都能独挡一面。
没有北王坐镇,没有苏慕白指挥,他们的实力也许会弱上三成,但就算是这样,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不用提,他们占了天时、地利。
有这二十万大军镇守嘉云关,四国和谈才能继续,那几座被南凉、西凤和北林占据的城中百姓,才能平安的活下来。
这些人回来后,朝廷没有为难他们,但也没有优待。皇上匆匆派了应颐前来接管,然而让皇上失望的是,应颐还没有驯服狼群,北王这个狼头就回来了。
大军潜藏在山中,要走进嘉云关,需得走一条长达三十八里的羊肠小道。
小道只能容两人并行,兵马进去后,要退出来就难了,只能硬着头发往前行。
而且,小道两侧是群山,最适合设伏不过。
当初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攻打嘉云关,从这条小道走过时,死伤之惨重,至今都让他们谈之色变。
由此可见,这条小道有多危险。
而今天,此刻,北王就带着他的人,站在小道的一头……
第704章 身世,跟皇上坦白
羊肠小道,九死一生。
谁也不知两侧有没有埋伏,谁也不知两侧有什么埋伏,谁也不知进去后,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王爷,属下先去探探路。”北王的亲卫打马上前,主动说道。
“不必。”北王抬手,阻止亲卫上前:“本王自己去。”
对方要的是他的命,任何进去都无用。
“王爷……”亲卫一脸不赞同,但北王心意已决,不是亲卫能改变的。亲卫退而求其次道:“属下随同您一起去。”
“不必。”这种小路,进去的人越多越危险。
更何况他们这里才百来人,便是全进去,又能派上什么用场?
“王爷,这太危险了。”随同北王去海上的亲卫还好,从嘉云关赶过去迎接北王回来的亲兵,这三个月受够了北王不在的,任人宰割、任人摆布的滋味,他们实在是太怕北王出事了。
他们宁可自己死一万次,也不想北王出事。
“无事。”这条小道,他十年前就走过。
那时,两侧埋伏了足有三万兵马,他被堵在里面,进不得,退不出,无数巨石从两侧落下,把整条小道都给埋了。
那一次,所有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但他还是活着出来了。
活着,从里面走了出来!
那一次,他才真正震慑住了皇上,让皇上轻易不敢动他。
“我陪你一起去。”楚九歌策马上前,与北王并行。
她不懂兵法,但也不知这条路有多危险,带上她也许是累赘,但谁敢保证,有她在,关键时刻不能救命呢?
她再不济,也是一个大夫,是能救命的那种。
她再不济,也比北王的亲兵强,自保没有问题。
“很……”北王刚开口,楚九歌就截断了他的话:“我赌……没有埋伏!”
北王这个时候要死在嘉云关,皇上就完了。
“好。”到嘴的拒绝,改为满口应下。
他有九成的把握,可以肯定这条小道上没有埋伏,余下一成……
则是蠢货愚蠢的行为,谁也猜不到。
这天下不缺聪明人,但也不缺不管不顾,只管眼前的蠢货。
比如原来的谢五爷,现在的武王。
在北王眼中,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只顾眼前,只知眼前。
与这种人无敌……北王很有压力。
对方太蠢了,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蠢货下一秒会做什么。
无法预判对方的行为,许多事情就很难办了。
“过来。”北王将手递给楚九歌,手心朝上……
楚九歌看一眼,毫不犹豫的把手,放在北王的手心。
北王轻轻一个用力,楚九歌便凌空跃起,不算宽大的衣摆,如同扇子,在半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度,而后啪的一声收起,楚九歌也落到了北王的怀里……
“走!”一手搂着楚九歌,一手握着缰绳,北王打马冲入小道。
身后,亲卫紧张的看着,一个个眼也不眨,全身紧肉绷得紧紧的,随时都能冲进去战斗。
和小道外紧张的亲卫不同,北王与楚九歌一进去,就知道他们猜到了。
应颐是聪明人。
“哒哒哒……”知道小道并无危险,北王便不再策马,任由马保持匀速往前行。
“十年前,本王走过这条路,皇上在这里设伏,试图诛杀本王。”北王扬起马鞭,指向左侧一块平面光滑的大石头:“那块石头,是本王削平的,它原本是凸起来的。”
一剑将巨石削平,可见北王的能力,也可以看出北王当时的怒火。
楚九歌不知如何安慰北王,只能握住北王横在她腰间的胳膊,轻轻地拍打……
往前走了千余米,北王又指着不远处的上方,道:“看到横在上方的石头了吗?那是皇上的人准备的,他们想要推下来砸死本王,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太好,那块石头掉下来的时候卡住了。现在……它已经和两侧的山峰合为一体,看着就像是本该在这里一样。”
小道两侧有很多,当年那一战留下来的痕迹,那些痕迹很深,哪怕过了十年,仍旧还在。
“可惜了,本王当年……在这里吐的那口血,已经消失了。那是本王第一次,知道吐出来的血还能有肉沫。”那一次他活着走了出去,但也伤得很重,足足养了一年才好。
“你那时并不像现在这般桀骜,皇上也不能容你?”楚九歌有些不能理解皇上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江山与美人哪个更重要,这需要想吗?
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