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天骄-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九歌似乎半点不受威胁,也不惧他小师妹的出现。
  “有什么不可能的?我跟北王什么时候完婚了?北王可以去衙门登记,作为当事人的我自然可以去取消,你那小师妹不是想嫁给北王吗?正好,明天我就去取消息,你的师妹可以跟北王完婚啦。”楚九歌举起酒杯,对陆城道:“趁此机会,祝你小师妹得偿所愿,早日嫁得如意郎君。”
  陆城脸色微变,泛着红光的俊颜不由得皱起,但还是配合楚九歌举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他刚将酒咽下去,就见楚九歌拿着酒杯,与王梓钰碰杯:“梓钰,我给袁家送了一份新年大礼。还有两个时辰,我就会让袁家知道,算计我楚九歌、得罪我楚九歌的下场。”
  楚九歌声音温和而轻柔,眉眼弯弯,笑着甜美而张扬。
  “我很期待。”王梓钰一脸宠溺,眼眸温润,笑容清朗。
  陆城拿着酒杯,一会看看楚九歌,一会看看王梓钰,莫名觉得这满桌的美食,都无法下噎。
  这两人,这两人……
  好可怕!


第793章 后悔,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王梓钰与陆城,幸福的享用楚九歌亲手做的年夜饭时,北王与谢玄搬了数十坛酒,坐在屋顶上,吹着寒风……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谢玄身侧放了五个开了的坛子,东倒西歪的,时不时还被风吹得转半圈,却偏偏怎么也掉不下去。
  北王身侧一样摆着五个空坛,不过北王身侧的空坛,摆放得整整齐齐,坛口都在一条线上,看上去
  像是列队的军人一般。
  “明日天亮,消息就会陆续传到京城,希望袁家主能受得住。”在一夜之间,淹毁袁家所有的良田,还要在天亮之前,一一把消息传到京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事先有谢玄提供的消息,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办。
  “你在东林安插了那么多人?”按谢玄的计划,原是准备提前三五天动手,但被北王拒绝了,北王云淡风轻的说一晚足够了。这种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快狠准,不给对手反应的机会。
  “要安插什么人手?这种事,本王怎么可能亲自动手。”他又不是南凉太子那个蠢货,非要亲自动手抓谢玄,最后不仅将自己暴露了,还将南凉埋在东林的探子也暴露了出来。
  “你找了谁?”谢玄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出,谁有那个本事,能在一天内做到。
  “丐帮!”丐帮弟子遍布五湖四海,只有丐帮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人手。
  “丐帮?”谢玄嘴角微抽:“我要是没有记错,丐帮上一任帮主是你杀的。”杀了人家帮主,还有脸找人办事,他认识北王这么多年,才知北王这般没脸没皮。
  “有钱能使鬼推磨,本王出的起银子,他们有什么不满的?”北王不以为然的道。
  楚九歌能让陆城出手,他让丐帮出手又怎么了?
  说起来,这事还是楚九歌给他提的醒。
  敌人又如何?
  有血海深仇又如何?
  筹码得当,一样可以合作。
  巫族与魔族不就合作了吗?
  “你……九歌给你的那五百万两?”以前北王可没有这么财大气粗,自从认识楚九歌后,这才大气起来。
  “嗯。”北王神色淡然的应了一声,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脸上有那么一点不自在。
  “你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初在北域,没有把婚礼办完吗?要是把婚礼办完了,九歌就是你名正言顺的北王妃。现在,你们两人终归明不正言不顺。”谢玄提起酒坛,跟北王碰了一下。
  “本王从来……”
  “别把话说得太满,我前不久收到消息,你的第一任未婚妻席清欢死而复生了。”谢玄忍不住幸灾乐祸的道。
  “什么鬼?”北王拿酒壶的手一松,险些掉了下去。
  “如你所听到的那样,你的未婚妻出现了,她没有死,她要嫁给你,九歌挡了她的路,席家很有可能会动用军中的力量诛杀九歌。”这消息他也是不久前才知晓的,席家瞒得很紧,除去他们这几家把情报网,渗透到京中方方面面的人家,还没有谁知晓。
  “楚九歌死了,本王就会娶她吗?天真!”他北天骄要娶妻早就娶了,还会等到现在。
  “在旁人看来,你会!”北王从来没有拒绝娶妻,不是吗?
  “这人……谁弄来的?”是弄出来恶心他的,还是恶心楚九歌的?
  “没有查到。席清欢是外出摔死的,当时就没有找到她的尸体。她自称失去了记忆,也没有人救她,她独自一个人在小山村里生活。你知道,她懂一点武,独自一个人也能活下来。”这套说词是席清欢说给席老将军听的,但明眼人都不会信。
  “半点漏洞也没有,是个人才。”独居,没有见过外人,也就不需要人证,而物证……
  他们这种人,要弄一套物证,可以比真的还真。
  “席家不好惹,你最好防备一二,别给九歌添麻烦。”谢玄又举起酒坛,跟北王碰了一下,随即仰头灌了一口。
  别看谢玄一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他喝起酒来却十分豪迈,洒脱无比。
  “席家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刀,当年应家一个个横死,席家没少出力。”席家在京城并不显,在席清欢死活更是低调。
  许多人都认为席家不行了,但北王知道,席家不是不行而是很行。
  “你是想借应颐之手,去收拾席家?”应家军虽然一再被皇上打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应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北王斜了谢玄一眼:“你当应颐傻?还是本王傻?”应颐要那么好煽动,就不会被镇国长公主培养,也不会被皇上看上。
  “除了应家,没有人能撼动席家。”就是王、谢二家也不行。
  “应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应颐。”聪明的不能用,他可以用蠢的。
  “应池?”谢玄很艰难的吐出这两个字,“你还真会挑人。”
  “应池想要建立功业,皇上不给他的机会,本王能给。”应池想要的,这世间只有他能给。
  “你……想要那个位置?”谢玄神色一凝,郑重的看着北王。
  北王看了谢玄一眼,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道:“你知,魔族背后的人是谁吗?”
  “是谁?”谢玄也在查,但那人藏得极深,他根本查不到。
  “与前朝有关,具体的本王也不知。”他能跟谢玄说的,只有这么多。
  “前朝皇族想要做什么?”谢玄看着北王,直觉告诉他,北王一定知道什么。
  北王同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另一件事:“本王告诉你一件很有趣的事,东林、北林、西凤、南凉四国的皇帝与皇子们,没有一个是正常老死的。”
  远的不说,就说东林……
  东林的皇子最惨,上一代皇子你争我斗,下场凄惨,几乎没有一个人得善终。这一代的皇子更惨,除了武王外,余下的人都成了皇上的药。
  “你想说什么?”谢玄右手按在心口,身子绷得紧紧的……
  他的心脏跳得太快了,快到让他害怕。
  “本王想说……”北王笑了一声,提起酒壶将里面的酒,一鼓脑的灌进嘴里后,随手一甩,就将酒坛丢了出去。
  “时间不早了,本王该去给九歌写信了。”
  话落,谢玄只见一道残影一闪而过……


第794章 示警,不重要
  当皇帝是个苦差事,一年到头,只有过新年的这几天能休息,平日白天黑夜的都得忙。
  往年,皇上都是在除夕封笔,到元宵解封,今年也不例外。
  除夕封了笔,除非大军压境,国破在眼前,不然朝臣绝不会拿政务烦皇上,皇上也不会把大臣们招进宫。
  大家都是人,都要过新年,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做臣子的,都不会那么过分,但今年……
  没有大军压境,没有国破的危险,皇上却下旨,急诏各大臣进宫。
  一众大臣接到皇上的紧急召唤,一个个都懵了,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暗自猜想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惹得皇上不满了?
  这么一想,众大臣不由得冷汗淋漓,也不敢耽搁,换上官袍就急急进宫了。
  在宫门口,遇到同样接到召唤,赶着进宫的同僚,他们心中的不安才稍稍淡了几分。
  皇上不止召见他一个人,肯定不是他犯的事,被皇上知晓了。
  想来也是,他也没犯啥大错,不过是收了底下人的孝敬罢了。皇上真要看他不顺眼,也没有必要在大过年的召他进宫,啥时候动手不行?
  他又不跑不掉!
  一众大臣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看到同僚一一赶来,安了心的他们整了整凌乱的衣服,然后上前互相打探情况。
  这一打探就发现,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
  得,都别问了,进宫就知晓了。
  平日里走三步都要晃一晃的老臣们,今日一个个脚下如同神助,飞快的朝宫里走去,看得一众太监啧啧称奇……
  大殿上,皇上早已坐在龙椅上,隔得远,大臣们看不到皇上的黑脸,只觉得殿内气氛不对,大臣们神色一凝,跨过门槛,郑重的行礼。
  这时,也没有敢跟皇上提拜年的事,在皇上叫起来后,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神情肃穆,连眼睛都不敢乱瞥。
  皇上大年初一召见朝臣,必然是发生了大事,众朝臣没有一个人敢拖延,前后不过一刻钟,满朝大臣都聚齐了,正犹豫要不要站出来提醒皇上,就听到皇上道:“人到了齐,叶公公……把事情说给他们听。”
  “是。陛下。”叶公公扬了扬手中的拂尘,往前迈了一步:“今辰一早收到消息,从昨夜子时开始,京城周边便有大片良田被淹,初步统计在……”
  “报!”叶公公的话还没有说完,殿下就响起太监尖锐的通报声,紧接着就看到一个武孔有力的太监跑进来,举着手中的急报,道:“陛下……又有五地良田被淹,受灾良田达千亩。”
  最怕,突如其来的安静!
  太监说完,大殿陷入死寂,没有一个人开口,一众大臣好似懵了,一个个呆若木鸡,立在原地,没有敢找死的率先开口。
  最后,还是皇上叹息了一句:“你们听到了吗?从昨日开始,陆续有良田被淹,加上这一千亩,足足有万亩良田遭了水灾。”
  皇上的话就像是一个按扭,他一说完,众大臣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纷纷开口:“什么?良田被淹?这又没有下雨,好好的良田怎么会被淹了?是哪里溃堤了吗?”
  “还是在京城附近,咱们附近没有大河、大江,不比得江南到处都是水,哪来的水淹良田?”
  “大年初一良田被淹,这乃凶兆。”
  “好好的怎么会发生水灾?莫不是人为?”
  “开年第一天,就遭遇天灾,这一年可怎么过?”
  众大臣忧心忡忡,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惶恐样,而在一群人叫嚷着要惨了时,一道画风清奇的声音出现了:“万幸,万幸,春播还未开始,田地里并没有稻谷,不然就损失大了。”
  说这话的是农业司的官员,他的声音不大,但他身边的人都听到了,顿时有人跟着附和:“天佑陛下,天佑东林。此时发生水灾,却不伤及一谷一粒,必是上天看到陛下的仁慈,不忍陛下治下的百姓受灾,才特意降此灾对我们的示警。”
  这个时候发生水灾,是人为还是天灾对百姓来说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安百姓的心,如何保住皇上的名声。
  众人这时才反应过来,站在前排地悄悄看了皇上一眼,见皇上面沉如墨,心中咯噔一跳,想也不想就匍匐跪下,高呼“天佑陛下!”
  有人带头,余下的人反应过来,纷纷跪下,高喊:“天佑东林。”
  “天佑陛下。”
  ……
  大臣们一声接一声,喊得震天响地,喊得正气凛然,喊得自己都信了,皇上听着,阴沉的面容也因此好转几分。
  大年初一出现这样的事,他最怕的不是财物上的损失,而是百姓失去信念,会对朝廷失望,会对他这个皇帝失望,认为他这个皇帝德行有亏,才会让上天降下惩罚。
  现在有了“上天提前示警”的说词,好歹能混得过去,能保住了他这个皇上的颜面,不让百姓对朝廷、对皇上失去信心。
  至于这次水灾是人为还是天灾,这个暗中可以慢慢查,当务之急是平息水灾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了上天提前示警这个说法还不够,朝臣们还得让百姓接受这个说法,相信这是上天对皇上的厚爱,对朝廷的厚爱,老天爷才会在非洪涝时节降下水灾。
  具体要怎么做,就不是皇上要考虑的问题,他在大年初一把一众朝臣召进宫,就是让他们集思广益,做出应对之策。
  食君之禄,为君为忧。朝臣们也顾不得今天是大年初一,纷纷留在内阁与王相等人一起商量应对之法,但是……
  不等他们将一系列应对之法做出来,又传来良田被淹的消息。
  “淄安千亩良田被淹。”
  “两广传来消息,也有良田被淹。”
  “蜀地亦有良田被淹。”
  ……
  从朝臣们进宫后,几乎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有良田被淹的消息传来,一众朝臣都麻木了。
  到傍晚时分,户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万倾良田被淹。”
  “淹了这么多田,上天提前示警的说法,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户部尚书年岁很大,资历也老,这话旁人不敢说,也只有他敢说。
  此言一出,一众朝臣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农业司的官员,突然兴奋的大喊……


第795章 背锅,奇怪的事
  “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管着农业司的那位官员,手捧一本旧册子,高声大喊了一句!
  他这一喊,打破了内阁死一般的宁静,引得所有人齐齐看向他:这人莫不是蠢的?这时候大声喧哗,是嫌王相脾气太好了吗?
  果然,王相拉下了脸,眉头一凝,呵斥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空管些奇怪的事?”
  要不是接下来水田养鱼的事,还要麻烦农业司,王相都想直接把人赶出去。
  大过年的,遇到水灾淹田已经够糟心了,更糟心的是,还有一群不靠谱的属下。
  “不,不是……是,是……”农业司的官员看上去很年轻,顶多三十出头,他平日里闷不吭声,虽官居五品,然农业司一向不被人重视,他在百官之中毫无存在感。
  被王相一呵,可怜的五品小官吓得腿都抖了,说话结结巴巴的……
  “什么是不是的?有话快说!”王相见对方可怜,深吸了口气,不断告诉自己,别跟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计较。
  “大,大人,您,您看……”农业司的官员白着一张脸,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册子递给王相,也不敢多话。
  王相扫了一眼,不耐烦的道:“户部的田产登记册,你之前没有见过?”
  “不,不是……是……大人您看这里,京城附近淹的田是袁家的。”那农业司的官员,生怕惹怒王相,气都不带喘,说得极快。
  “袁家?”王相眼眸一挑,脑子似有什么闪过,但太快了,没有抓住。
  “是,是的。户部册子上登记,那些田地全是袁家。”农业司的官员急忙将身后的册子,一本一本打开,翻到他折角的页面,一行行指给王相看:“不仅仅是京城被淹了的那些地……大人您看这里,蜀地淹的田地也是袁家的,淄县淹了的田地也是袁家名下的,我把先前所有被水淹的田地,与户部的册子一一核对,发现……”
  “发现了什么?”王相眼前一亮,急不可奈的道。
  其他的官员亦是一样,齐刷刷的看向农业司的官员。
  不过,这一次不是嫌弃,而是期待……
  他们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指不定这次有背锅的了。
  是的!
  农业司的官员,被众多一品、二品、三品的大官盯着,顿时更紧张了,手中的册子差点掉了下去。他深吸了口气,哆嗦的道:“下官,下官发现……今天报上来的,所有被水淹的田地,全都是袁家名下的田地。”
  “你确定?全是袁家的田地?没有别人家的田地被淹了?”王相瞳孔猛地一收,抢过对方手中的登记册,一页页的翻起来,为了确保消息没有差错,他又将先前的情报,与登记册一一核实,越看越心惊……
  上万倾良田,一夜之间被淹就足够叫人害怕了,更叫人害怕的是,这些田地好巧不巧都是一家的。
  这绝不是巧合!
  也绝不是天灾!
  就算老天爷有眼,也不会只盯着一家报复。
  “果然,果然是袁家田的地……也只有袁家的田地遭了灾。”王家看完,啪的一声合上登记册,重重地吐了口气。
  他知道这事是谁做的!
  楚九歌!
  除了她以外,再不会有第二个人,会用这种方式报复袁家。
  只是,楚九歌是怎么做到的?
  袁家的田地遍布各城各村,她怎么能做到,在一夜之间引水将其全部淹灭?
  太可怕了!
  楚九歌太可怕了!
  “我看看,我看看!”王相放下册子,他身后的官员便挤了上来,想要核实。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重要到……能毁灭一个家族。
  “真的全是袁家的田地!”
  “这是巧合吗?怎么可能淹的全是袁家的田地?你看……这两块地连在一起,左边是袁家的,只有左边被淹了。”
  “这一块也是,只隔了一道沟,就只淹了一块。”
  随着皇上对袁家不满,袁相失势,袁家在朝廷上的力量越来越弱,为他们说话的官员也越来越少,大部分官员发现此事,第一反应都是默默地把黑锅推给了袁家。
  没办法,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大年初一,京城周边的良田好好的被淹,他们可以说是上天示警,提前预告灾难,但是……
  全国各地呢?
  全国各地都有良田被水淹了,这还是示警吗?
  他们说了,百姓会信吗?
  就算百姓信了,也会对朝廷、对皇上不满。
  上天好好的示警做什么?
  肯定是皇上或者朝廷做错了事,引得上天不满,不然好好的,上天怎么会降下灾祸示警?
  为了皇上的名声,为了朝廷的颜面,这事只能推给袁家了!
  “这,这应该是巧合,大家先别胡乱猜测。”袁家派系的官员,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眼见一众大佬就要定调子,他们也顾不得了,连忙出声为袁家说话。
  “报复!这一定是有人报复!这次的水灾必定是人为的。王相,我们得禀报给皇上知晓,请皇上查明真相。”
  “就是!这事肯定是报复,不然这么多田地都在一片,怎么可能只淹袁家的田地,不淹别家的田地?这一定是人为的,是有人报复袁家。”
  “楚九歌!肯定是楚九歌!楚九歌在报复袁相冷落她,没有见她的事。”
  “王相,请明查呀!”
  “王相,臣请缨,给臣十天的时间,必定查明此事。”
  袁家派系的官员纷纷出言,想要将此次的水灾定性为人祸,只要是人祸,届时便是查不到证据,也能推一个人出来背锅,进而保住袁家。
  但要是定性为天灾,袁家就完了。
  “呵……”王相嗤笑了一声,他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同意。他冷淡而矜持的对农业司的官员道:“将你的发现整理成册,写成折子,一个时辰后,随本官去见陛下。”
  王相说完,又扫向那几个为袁家说话的官员:“至于要如何处理,陛下自有定夺。”
  “下官这就去办。”农业司的官员面上一喜,郑重的作个揖。
  他知道,他要起来了!
  在农业司熬了十多年,终于要起来了,他总算没有辜负北王的培养……


第796章 吐血,楚九歌的命
  在农业司的小官整理折子一个时辰,又有三地田地被水淹了。
  这一次,不需要人提醒,一众大臣就去核对户部的册子,发现……
  “袁家的田地!”
  “果然是袁家!”
  “袁家今年犯太岁了。”
  在场的都是人精,个个心理都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但大家都不会点明了说。
  在官场,看破不说破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时辰,王相带着农业司的小官求见皇上。皇上没有让他们等,当即就宣诏了。
  大年初一,谁都不想一直留在宫里,王相一句废话都没有说,只将农业司小官的发现,如实禀报给皇上知晓。
  王相深知,他们这位皇上性子左,控制欲又强,他只陈述事情,没有带一点个人感情。就像他在内阁,对众大臣说的那样,到底要怎么处理,由皇上说了算。
  “全是袁家的地被淹了?同一天?”皇上的声音阴冷而低沉,却没有一丝惊讶,显然皇上早就查到了。
  “是的,陛下!”王相双手作揖,低下头,一副恭敬的模样。
  “这是天灾?还是人为?”皇上又道。
  王相早有准备,沉稳的说道:“臣不曾去现场查看,臣也不知。”
  “那就去现场看一看,确定清楚了再报给朕知晓。”皇上确实是想收拾袁家,也确实想拿袁家当替罪羔羊,但皇上却不打算自己出面。
  四大世家不是一向团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