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天骄-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池居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突然变得这么能干,这弟弟……
  要揍一顿!
  “回应将军的话,池少不仅谈下了,结果远比王爷预计的要好,王爷还夸了池少,说池少是天生的商人。”王爷当时说池少锱铢必较,实乃范蠡风范。
  这,应该也算是夸吧?
  要知道,范蠡可是世人皆赞的国商,世人评价其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王爷把池少跟范蠡相提并论,这该是对池少的最高评价了。
  什么?
  北王都夸应池?
  他弟弟果然厉害。
  应颐顿时心花怒放,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我弟弟也就是一般般的厉害,当不起王爷的赞誉。”
  “呃……”传信的小兵一脸无语,已不知如何接话。
  抬头,看应颐一脸荡漾,神采飞扬,一脸期待的样子,传信的小兵更是不知如何时是好了。
  应将军嘴上说的谦虚,可脸上就差写上“快夸我弟弟”几个字。
  传信的小兵哆嗦了一下,正想着找什么理由离开,就听到应颐抑制不住兴奋的道:“对了,王爷还说了什么?我弟弟……就是池少,他在北林具体做了什么?你来跟我说说?”
  “呃……”传信的小兵默默望天……
  他突然觉得,楚姑娘说得好对呀,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纵容熊孩子的家长。
  比如,北王,比如这位……应将军!


第1153章 退兵,圣明之君
  应池与北林的谈判一结束,东林就按照约定停兵不战,同一时刻,大量的粮食从荣兰运往北林,而荣兰的百姓,也第一次收到了他们用种的粮食换到的银钱。
  要知道,在此之前,朝廷征收粮食,从来都不会给他们银钱,他们要勒紧裤腰带,才能凑够朝廷要的数目。
  而现在,北王依旧给他们定了数目,但那数目皆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内,而且便是定下的非交不可的粮食,北王依旧会给他们银钱。
  当然,价格不会太高。
  但,超出北王定的数目,他们还要卖粮,那银钱就能涨。
  第一次,荣兰百姓发现生活有了盼头,觉得以后会越过越好。
  在这一批粮食运出荣兰的时候,苏慕白不知从哪里,运来了一批肉和布料到荣兰。
  荣兰的百姓拿到了银钱,纷纷去买肉、买布料,给家里人添新衣、添好菜。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这一天对荣兰百姓来说,比过年还要有滋味。
  北王也很高兴,花银买粮,花出去的银粮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他手上,而他运到北林的粮,明面上是援助,可私底下北林却要让出一个铁矿给他。
  怎么算,他都不亏。
  当然,北林也没有亏,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一场险些亡国的祸事,北林在此次交易中也是大赚。
  是以,在第一批粮食抵达北林,北林皇帝就下发了退兵的诏书。
  袁帅被诏回后,北林在荣兰的兵马,就由督察卫的林见林大人统领。林大人领着近二十万兵马,在荣兰与北域军打了三个月,没让北域军占到一丝便宜,可同样他也没有占到便宜。
  两军交战三个月,他们没有击退北域军,也没有拿下荣兰一座城,反倒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粮食。
  虽然,北域军也是一样,没有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可是……
  北王手中,除了剑客领着的这支北域军,应颐手中还有一万人,再加上北王前段日子连破数城,收编了荣兰的兵马,应颐手中的兵马越来越多了。
  这三个月,林见与剑客胶着不下,大军都被拖死在平原附近,动弹不得,可应颐却带着日渐扩大的队伍,一连拿下数十城,大半个荣兰都落到了北王的手里。
  林见在荣兰的三个月,没有打过败战,但也没有什么功绩,每一天都煎熬无比,收到皇上下令退兵的诏书,林见长长地松了口气。
  退兵也好。
  再不退兵,再打下去,他真不知何时是个头。
  他们人数多,北域军打不过他们,可同样他们也奈何不了北域军,继续耗着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现在能收兵回去,实在是太好了。
  林见没有一点不满,当即就把皇上的命令传达下去,让底下的将士快收拾,他们明天就拔营回北林。
  “大人,我们现在退兵了……粮食怎么办?”底下的将士听到要退兵,不用再打仗了,心里也高兴,可高兴之余,也忍不住担心。
  他们此次耗费国力、兵力,出兵攻打荣兰,并不是与东林起了意气之争,想要从东林手中拿下荣兰,他们此举是为了粮食。
  当然,要是能拿下荣兰,那是再好不过了。
  荣兰这个粮仓,就没有哪个人不眼红,只是他们心里也明白,凭他们北林便是拿下荣兰,也不可能守得住,至少西凤与南凉不会甘心。
  他们不是东林,他们的国力还不足已震慑住南凉与西凤。
  “粮食的事已经解释了,北王打下荣兰后,东林将荣兰给了北王做封地,只需要我们北林开通边贸,允许荣兰商人与北林百姓、商人交易,北王就会援助了我们北林一批粮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商谈,我们皇帝陛下与北王,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日后我们北林不会缺粮食。”林见高举手中的圣旨,一脸激动,“我们皇帝陛下,知晓我们这些远征的将士们辛苦了,不仅下旨褒奖了我们,还在边疆备下酒水,要犒赏我们。”
  “犒?犒赏我们?”底下的将士,听到林见的话,一个个都懵了,不敢置信地看着林见,“大人,我,我们……我们没有打下荣兰呀!”他们半点功没有立,皇上这犒赏,他们收得心虚。
  “怎么没有立功!”林见脸上的笑容一收,严肃的道:“众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了拖住北域军牺牲不知凡几,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奏折上。陛下看到了前方的奏报,知晓众将士的辛苦,知晓众将士的功劳,这才下旨犒赏我们!
  此次,皇上能与北王达成合作,众将士都是功臣,没有众位将士在前线拼命,北王怎么可能会妥协?众位的功劳大着呢,陛下都看在眼里,众位切不可妄自菲薄。”
  “大人,是,是您……您给皇上写奏报,为我们表功了?”一众将士颤抖地问道,眼中满是不敢相信,“我们,我们也有机会,得到皇上的表彰?”
  “这是你们该得到的。”林见儒雅地点了点头,矜持的道。
  他就知道,此举可以收买人心,可以让这些人彻底对他服气,对陛下忠心。
  要知道,为了今天,他们和陛下一起准备了数十年。
  而今天,就是收获的时候!
  “皇上的表彰!太好了,太好了!有生之年,我们也能得到皇上的表彰,这真的是太好了!”
  “我以为这一生,我们都不可能得到皇上的表彰,也不可能让皇上知晓我们是怎么打仗的,没想到……没想到呀!”
  一众将士听到林见肯定的话,都高兴的疯了。
  要知道,袁帅统领他们的时候,可从来没有为他们表过功,他们便是立下了大功,那也只有例行的赏赐,而皇上的嘉赏只会落到袁帅头上,与他们这些人无关。
  他们也不是没有不满,可那些识字的幕僚说了,他们能打胜仗,都是袁帅指挥有方,而且皇上不可能接见那么多人,皇上表彰袁帅,不就是夸他们打得好吗?
  再说了,事后袁帅也有将皇上的奖赏,折合成银子,或换成酒水、肉菜分赏给他们。
  这么多年,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袁帅一个人得到皇上的表彰,待到袁帅回来,再来给他们好吃好喝,可没有想到……


第1154章 封地,为了婚礼而努力
  这一次,他们没有立大功,没有打胜仗,林大人却将他们的付出看在眼里,并且写折子为他们每一个人请功,更没有想到皇上也认可了他们付出,看到了他们的牺牲。
  这实在是,实在是太叫人感动了。
  以后,他们要是打胜仗了,是不是有机会,能得到皇上亲自表彰了?
  有胆大的将士,大着胆子寻问林见,本以为不会得到回答,没想到林见当即就答复道:“在军中凭的是本事,有本事的人都不该埋没。我林见在这里发誓,只要我林见在军中的一天,众位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流的汗水与血水,都会呈到皇上的案头,立下大功劳者,肯定有机会得到皇上的表彰,就如同以往每一次一样。”
  如同以往,袁帅得到皇年的亲自表彰一样。
  这话林见没有说出来,但是……
  在场的每一个将士,都知道林见话中的意思。
  看着一张张激动的脸,林见心中暗自欢喜,趁热打铁地举起手中的圣旨,高声道:“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这是皇上在圣旨上的说的,吾皇圣明,绝不会辜负众位将士付出的血与汗!”
  “吾皇圣明!”林见的话一落下,一众将士就跪了下来,高大声喊,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一句吾皇圣明,还不足已表在北林将士的激动之情,如同排练好的一般,众将士喊完,又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见看着一张张激动的脸,知道皇上收服军心的第一步成功了!
  他强自压下心中的喜悦,张开圣旨,宣读北林皇帝的旨意。
  ……
  北林一退兵,荣兰就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可以阻挡北域军攻城掠地的步伐,便是不周山派来的高手也不行。
  不周山派来的高手,总共也就那么十几个人,他们纵是本事滔天,也无法与数十万大军抗衡,更不用说不周山有高手,北王手下就没有强兵悍将吗?
  远的不说,就剑客与凌乱二人,就够不周山那些人吃一壶。
  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北王没给剑客与凌乱喘息的机会,两人刚忙完,又收到了新的任务,“杀光不周山在荣兰的人。”
  “北天骄,我刚刚帮你跑了一趟北林,把那什么武王拎回去了,你能不能有一点人性?”凌乱一脸疲惫的坐在椅子上,小身板依旧挺得直直的,可整个人却少了那么一点精气神,看上去虚弱极了。
  不是看上去,凌乱这会是真虚弱。
  因他之故,武王深陷北林,东林与北林交战时,武王就失踪了,生死不明,后来……
  谢家老太爷与不周山合作,不周山帮谢家寻找武王、保护武王,而谢家为不周山在东林,提供任何方面的帮助。
  双方合作的十分愉快,可是……
  东林与北林的战事都结束了,不周山也没有找到武王的下落。
  谢老爷子不是蠢人,哪里不知不周山是在利用他,根本没有用心帮他找人。
  谢老爷子大怒,可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谢家也多有依仗不周山的地方,谢老爷子就是想要与不周山翻脸也不行,而不周山在谢家得到了足够的好处,也不想与谢家翻脸。
  眼见战事已结束,谢老爷子大为不满,不周山连忙给谢老爷子许诺,半个月内一定找到武王。
  北王收到这个消息,本着给对手添乱就是帮自己的原则,让凌乱去北林把武王找出来,而后悄悄地把人送到东林皇宫,让皇上看好武王。
  人,就在东林,还在宫里,不周山的人在北林找到死,也不可能找到武王。
  而武王在皇上手里,谢家必然投鼠忌器,不周山的人想要破局,就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为皇上续命。
  皇上已没有几天可活,楚九歌医术虽高,可大夫医病不医命,楚九歌也做不出,为了给皇上续命而牺牲他人性命的事,但是……
  这种事皇上做得出,北王也做得出,凌乱也做得出。
  现在,皇上还不能死,北王还需要皇上坐镇,稳定东林。
  是以,北王命凌乱把武王丢给皇上,让皇上拿武王跟不周山、跟谢家谈判。
  至于皇上能不能谈下来,那就不是北王与凌乱需要关系的事了。
  要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那皇上还是去死的好。
  武王是凌乱藏起来的,这事只能凌乱去办。
  短短半个月,凌乱奔波近万里,身心俱疲,刚赶回荣兰,正想好好休息两天,结果刚到府邸又收到北王派下的新任务,顿时气得不行。
  可是……
  北王根本不给凌乱说不的机会,直接把人丢出门外,“半个月内,解决不了不周山的人,本王就送你去东林皇城,为皇上续命。”
  他答应过楚九歌,以荣兰为聘,娶她为妃,在荣兰为她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现在荣兰的粮食都收了一季,他居然还没有打下荣兰,真是想想都生气!
  “半个月!北天骄,你要我跟剑客的命,你早说呀!我拿给你,你动手,拿走,拿走!全拿走!”凌乱冲回屋内,把头往北王面前一伸,一副任由你宰割的样子。
  半个月的时间,连找人都不够,北天骄居然要他找到人,还顺便把人杀人,真的不如杀了他算了。
  “滚!”北王抬脚就是一踹,直接把凌乱踹了出去,“往回走一步,就少一天!”
  凌乱才不信,转身,抬腿就往屋内走去,可脚还没有放下去,就被剑客拎起后颈,拖了出去,“北王从不说威胁的话,他的话,是宣告!明白吗?蠢货!”
  凌乱这个蠢货,敢往后走一步,北天骄真有可能,要他们在十四天内,完成击杀不周山高手的任务。
  他可不想被凌乱这个蠢货牵连了。
  “我……行!我去杀人还不行!”凌乱原本还在挣扎,听到剑客的话便老实了。
  不老实也不行,那些所谓的武林高手,被北王修理的有多惨,他又不是没有看到。
  不想成为对方第二,他只能听北王的话,老实地去杀人……


第1155章 救命,期待万分的婚礼
  剑客与凌乱去击杀不周山的高手,应颐便带着他手下的兵马,与那十余万北域军汇合。
  大军一汇合,连片刻也没有停,应颐就带着他们,朝荣兰王都奔去,一路上……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见城攻城,见寨拔寨!
  没有不周山的高手相助,荣兰的守将根本不是北王大军的对手。应颐带着数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二十天后攻入荣兰王教,活捉了曾经在东林为质的荣兰太子,现在的荣王亡国之君。
  “我要见北王!我要见北王!”
  昔日的质子,而今的亡国之君,已没有当初与北王相交时的隐忍与光彩,他整个人如同困兽,阴鸷又疯狂。
  被应颐活捉后,他不断哀求,说他与北王曾是好友,要北王看在昔日的情份上,饶过他。
  得知应颐没有杀他的意思,他又张狂了起来,嚷着要见北王,说他与北王当初有约定,要北王遵守当初的约定。
  应颐没有搭理他,将他关了起来,他便在牢中大骂北王不守信用,背信弃义,要北王遵守他们当初的约定,将荣兰还他,他雇佣北域军守卫荣兰边域军。
  北王仍旧留在边境那座小城中,并没有随大军去王都,这些北王自是不知。
  应颐却不敢隐瞒北王,攻下荣兰王都后,亲自回到小城,将这些一一禀报给北王听,请示北王如何处置荣兰的亡国之君、荣兰王室和那些大臣们?
  同时,也请北王去荣兰王都主持大局
  北王听罢,只道了一句,“到底做过荣兰的王,把人关起来,让他好好活着,别亏待了他。”他不能杀荣兰的亡国之君,这是他对荣兰的交待。
  至于去王都主持大局?
  北王压根就没有这个兴趣,“王都的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好不容易打下了荣兰,他还忙着娶楚九歌,哪有功夫处理这些事务。
  应颐领兵打仗不行,处理政务却是一把好事,这事交给应颐办,他很放心。
  应颐深知北王的性子,并不敢多劝。回到王都,便寻了一处院子将荣兰的亡国之君圈禁,以北王的名义,对荣兰的遗臣、百姓承诺,会荣养荣兰亡国之君一辈子,也会厚待荣兰原来的王室。
  北王此举,得到了荣兰上下一致肯定,王都的那些大臣和王室中人,虽然仍旧恨北王的侵占,但明面上却没有人再反抗了,纷纷向北王臣服。
  要知道,荣兰本就是东林的附属国,北王先前是私自出兵,是可恶的侵略者,他攻打荣兰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可没有多久,东林国就下旨,为北王正名了。
  荣兰作为东林的附属国,与北林串通,私立国王,私扣税粮,无视东林皇命、不敬东林皇帝。东林多次下旨斥责,荣兰均无回应,东林对荣兰极度不满。
  北王此次出征荣兰,乃是是奉东林皇命平息荣兰的叛乱,荣兰王室与那些大臣,根本就没有不服的理由。
  至此,北王算是彻底拿下了荣兰,皇上也正式下旨,将荣兰作为北王的封地,划入北域。
  皇上不仅下圣旨,将荣兰化入北域作为北王的封地,还在圣旨上言明,荣兰全权由北王管辖,东林不得干预。
  荣兰的税赋也不需要上缴至国库,北王可以在荣兰养兵马、设文武官职,荣兰的文武官员皆由北王任命,不需要上报朝廷。
  荣兰完全由北王自治,可以说,在北王手中,荣兰就是国中小国。
  皇上这封圣旨一下,朝中自是有无数人反对,认为皇上给北王的封赏太厚了。
  荣兰是他们东林的荣兰,北王是他们东林的王,荣兰叛乱,北王出兵收回荣兰,本就是他应该做的事,就算北王立了功要封赏,也不该把荣兰给北王。
  他们虽然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北王十有八九是皇上的私生子,但是……
  就算是给皇子的封地,也不可能这么丰厚,皇上对北王实在是太过厚爱了,荣兰这么富足的地方,就这么给了北王,以后他们东林怎么办?
  而且,北王手中不仅有兵马、有土地,现在还有粮草,完全不受朝廷管辖,以后新君继位如何自处?如何在北王面前立起帝王之尊?
  然而,皇上根本不在意朝臣的不满,也不在意朝臣的反对,直接就将圣旨发了出去。
  圣旨发出后,仍有无数文官、武将站出来反对。而这时,皇上充分的展现了,他作为帝王强势的一面。
  凡反对者,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皇上下手半点不含糊,而且皇上也不在乎文官、士大夫的评价,任由那些人大骂,仍旧我行我素。
  面对软硬不吃的皇帝,朝臣在抗争一段时间无果后,一个个都死心了。
  不死心又如何?
  北王已经占领了荣兰,接了圣旨,并且以北王府的名义,向东林、西凤和南凉发出书信,希望与三国商谈,开启边境贸易,准允荣兰与三国交易的事。
  收到北王的信,满朝上下皆是憋屈不已。
  原本,荣兰每年都要上缴大批粮食给东林作税贡,现在他们东林想要荣兰的粮食,不仅要花银子买,还要跟北林、西凤、南凉三国争,真是想想都憋屈。
  可憋屈也没有用,皇上支持北王,且北林早已跟北王达成了协议,同意与荣兰贸易往来。
  而西凤和南凉,不用想也知,这两国只有拍手叫好的份,根本不可能反对。
  东林的大臣们商讨一番后,便定了以王梓钰为首的谈判团队。
  为表慎重,东林特意发了国书给北王,与北王商定商谈的地点与日期。
  除了东林外,西凤与南凉也给北王送来了国书。
  东林与南凉的国书都没有问题,可西凤给北王送来的国书中,却夹了一张字条,上面用鲜血写了“救命”二个,并在左下角落了一个私印。
  那私印……
  底下的人看到这张字条,不敢有半刻的耽搁,第一时间将字条,呈到了正在与楚九歌商议婚礼事宜的北王面前。
  楚九歌与北王看到这张字条,两人相神一眼,面色陡变,只是……
  楚九歌是担心,北王却是不满……


第1156章 死心,还可以抢救一下
  不需要看字条下方的印章,只看那两个血淋淋的字,楚九歌与北王就知道,这张字条是谁写的。
  一看到这张字条,北王就知道,完了,他和楚九歌的婚礼,没法举办了。
  事有轻重缓急,他和九歌的婚礼很重要,可事关人命,依九歌的性格,她肯定会急着去救人,而不是先举办婚礼。
  这世间之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因他们为了举办婚礼而晚到一天,致使沈卿出事,楚九歌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不过,北王还是不死心地挣扎了一下,“他能把字条夹在国书里寄给我们,可见事情还不算太糟糕,至少他还活着,或者说他已经有了防备。”
  楚九歌却不这么认为,“沈卿的性子你知道的……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向我们求救,他应该是遇到麻烦,或者遇到危险了,更有可能已经遇险了。”
  跟沈卿合作过几次,楚九歌很清楚沈卿的为人。
  沈卿那人骄傲得很,他们见到过沈卿最难堪,最不愿意让人知晓的一面,沈卿他……
  如果可以,沈卿连见都不会愿意见他们,又怎么可能向他们求救?
  沈卿会给他们写求救的字条,只能说情况已经糟糕到,让沈卿毫无办法的地步,只能向他们求救。
  “那便……去一趟西凤。正好,本王也想去看看,不周山的人,在西凤皇室做了什么?与西凤皇室的来往是否密切。”北王叹息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