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小书房的时候,顾玖伸头,看了眼御哥儿衡哥儿,“功课写完了吗?”
“快写完了。”御哥儿停下笔,态度端正。
“别着急,慢慢写。”顾玖冲两个儿子笑了笑。
衡哥儿从椅子上跳下来,“儿子扶娘亲回房。”
说完,就冲到门口。
顾玖敲敲他的头,“是不是又想偷懒?”
衡哥儿皱起鼻子,“儿子是在尽孝。”
“小滑头。”顾玖刮了下他的鼻子,“送我回房后,可以休息一刻钟。”
“娘亲真好。”衡哥儿喜笑颜开。
顾玖又提醒他,“功课今天必须写完,不准让你哥哥代你书写功课。御哥儿,不准替你弟弟写功课。”
御哥儿小脸严肃,“娘亲放心,儿子保证不帮他写功课。”
衡哥儿一听,顿觉生无可恋。
小脸皱成了包子。
好气哦!
顾玖这一觉,睡到了傍晚。
肚子咕咕咕乱叫。
阿晴带着几个小丫鬟,伺候她起床洗漱。
“殿下刚回来一会,见夫人睡得太香,不忍叫起。这会殿下正在检查两位公子的功课,又在发脾气。”
“功课没做好吗?他干什么发脾气?”顾玖换了一身棉质的里衣,很舒服。
阿晴小声说道:“二公子的功课做得不够好,殿下不高兴。”
“我过去看看。”
顾玖穿上大码的绣鞋,前往小书房。
远远的就听见刘诏的咆哮声。
“这就是你用一天时间做的功课,写的什么鬼玩意?这种功课,你也敢拿出来,你是想成心气死我,是不是?”
“儿子不敢!”一道弱弱的委屈的声音,快哭了。
“功课写成这鬼样子,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是不是认为叫你写功课很委屈?老子告诉你,所有功课重写,写不完不准吃饭,不准睡觉。眼泪收回去,敢哭一声试试看,老子揍死你。”
衡哥儿只得将眼泪收回去,好委屈,好想哭。
是亲生的吗?
他一定是从垃圾堆里面捡回来的。
呜呜……
御哥儿爱莫能助。
弟弟啊,哥哥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次数多了,你就习惯了。
顾玖站在回廊上,无语望天。
她拖着沉重的身体,来到小书房。
她人一到,刘诏的咆哮声戛然而止。
从咆哮到温柔,只需一秒切换。
“你怎么过来了!当心脚下。既然身体累,就躺着休息。”
说完,又走到门口,亲手扶着顾玖。
顾玖笑着说道:“躺了一天,出来走动走动。你怎么又吼他们,哪里做得不好,你慢慢教就行了。”
“我哪有吼他们,就是指点了几句。”刘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衡哥儿可怜巴巴地望着顾玖,小眼神又无辜又委屈。
顾玖抿唇一笑,“让御哥儿监督衡哥儿写功课,你就别在这里添乱。你瞧瞧把孩子吓成什么样子。”
刘诏一秒变脸,狠狠瞪了眼衡哥儿,凶得很,“他哪有吓到,我怎么没看出来。”
顾玖气笑了,“你跟着出来,别耽误孩子写功课。”
刘诏哪敢不从。
他先将顾玖送出门,然后背着顾玖警告两个儿子,“老实写功课。御哥儿监督你弟弟,写不好连你一起罚。”
御哥儿偷偷发出一声叹息,“做老大真难!做刘家的老大,那是难上加难。”
还是身为幼子最幸福。
此时此刻,御哥儿竟然开始羡慕起娘亲肚子里的弟弟或是妹妹。
刘诏扶着顾玖,在花园里散步。
夕阳余晖,很暖。
不出意外,明日又是一个大晴天。
顾玖随口问道:“今儿去宫里,顺利吗?”
刘诏轻描淡写地说道:“就那样。过几天,朝廷会正式颁布禁酒令,禁止一切粮食酿造酒水,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就连红薯酒也不准酿造。只有少府的酒坊,每年定额酿酒。”
顾玖了然,“这一天还是来了。”
最近十来年,也不知老天爷怎么回事。
大周各地,旱灾水灾,轮番上演。
前年,粮食主产区遭遇百年难遇的水灾。辛苦一季的水稻,即将收获,结果洪水一来,全毁了。
去年,春耕播种,正需要水源灌溉的时候,粮食主产区又遭遇特大旱灾,连续三四个月,愣是一滴雨没下。
受灾地区绵连上千里,损失惨重。
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一下子就凸显出来,摆在了朝廷面前。
往年各地也是频发天灾人祸,全国调配粮食,好歹还能应付。
之所以还能应付,全靠粮食主产区撑着。
只要南边粮食主产区不出问题,在户部的主持下,救灾粮问题总能解决。
可是这一回,灾情蔓延到粮食主产区。
连着两年,颗粒无收。
朝廷的储备粮,几乎见底。
各地官府的平仓,已经空得跑老鼠。
户部的京仓,同样空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无论如何不敢动用。
这才二月,离着夏收还有好几个月。
京城两三百万人口,可都指望着京仓吃饭。
京仓的粮食全运去灾区,京城就得闹饥荒。
要知道,京城几百万人口,九成以上都是无地小民,靠买粮下锅。
一旦粮铺不卖粮食,京城就要生乱。
京城一乱,等于是动摇大周国本。
然而,南方的灾民也不能不救。
红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眼看春耕来临,种子从哪里来?灾民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不解决,南边就会生乱。
产粮区一乱,离全天下大乱也不远了。
要知道,西边,北边,这些年一直干旱,除了红薯还能有点收成,其他农作物几乎完蛋。
这些地方,都指望着南边输送粮食活命。
驻扎在边关的军队,也指望着南边输送粮食。
全天下都指望着南边产粮区。
结果产粮区连续两年颗粒无收。
这真是要了老命。
这个时候颁布禁酒令,其实已经有些晚了。
大周人好酒。
从南到北,都喜欢喝酒。
一般酒水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得精酿的粮食酒,才算真正的好酒。
五斤粮食一斤酒。
每年为了酿造酒水,损失的粮食难以计数。
粮食都酿成了酒,意味着有人就要饿肚子。
百姓只能用高价购买粮食。
前些年,朝廷三令五申,民间不许私自酿酒。
却阻挡不了大户酿酒。
这回朝廷颁发禁酒令,也是被逼急了。
唯有正式的法令,才能阻止大户酿酒。才能让地方官府有法可依,治大户私自酿酒的罪名。
小百姓酿酒不算什么,大户酿酒,才真正吓人。
每年不知道要浪费几十万斤,几百万斤,甚至是几千万斤粮食去酿酒。
谁让酒水利润高。
大户大户,意味着人多。
养那么多人,需要钱啊。
钱从哪里来?
自然是什么赚钱做什么。
酿酒生意这么赚钱,而且长久稳定,大户自然不会错过这样赚钱的生意。
大户家中那么多田产,那么多粮食,拿来酿酒正合适。
粮食都拿去酿酒,哪里还有多余粮食给人吃。
粮价随之水涨船高,也不意外。
加上天灾人祸频发,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顾玖轻描淡写地说道:“不准红薯酿酒,酒坊就关了吧。红薯酒口感差,售价低,利润也不高,做不做都没所谓。”
刘诏点点头,“我会交代下面的人,把酒坊关了。”
顾玖说道:“禁酒令治标不治本。”
“所有人都知道禁酒令治标不治本,但不能不做。现在的问题,是从哪里弄一批粮食,解燃眉之急。”
刘诏盯着顾玖,饱含深意。
顾玖斜了他一眼,“别看我,我变不出粮食。”
刘诏却说道:“你能!我知道你能!”
第701章 很多很多(三更)
“你有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
顾玖少有的严肃。
她不许刘诏逃避,她开门见山,“你得弄明白自己的身份,你是皇子,大皇子,皇帝的嫡长子。有些事情,臣子能做,宦官能做,其他皇子能做,唯独你不能做。粮食问题,谁都可以出面解决,唯独你不行。
那些年你已经立下足够多的功劳,然而功劳越多,你就越危险。这回的粮食危机,如果又是你出面解决,我真不敢深想你会遭遇什么事情。”
刘诏同样的严肃,“我无法眼睁睁看着,却什么都不能做。”
顾玖冷哼一声,“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周围。这里不是皇宫,也不是王府,只是一座别院。
我们夫妻二人,一个堂堂皇子,一个皇子妻,竟然在别院一住三四年。期间无人叫我们搬回京城。这代表了什么,你难道不明白吗?
这本身就是一种流放,只不过不是流放三千两,而是流放三十里。三千两和三十里的区别,不过就是你还能进宫参与朝政。这让你生出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还能替陛下分忧。别天真了!我告诉你,就算那些人饿死了,你也不准出头。”
刘诏自嘲一笑,“你说的我全都明白。”
“既然你心头都明白,你还上赶着出头。你是怕死得不够快吗?”顾玖厉声呵斥。
刘诏面色有一瞬间扭曲,他压着心头的烦躁,“那你让我怎么办?一直困守在别院,三年,五年,十年……我不认命,我从不认命。机会就在眼前,总要去试试看。”
顾玖一脚踢在池边栏杆上。
刘诏叹了一声,“你何必拿自己的脚出气。”
“我都快要被你气死了,你还关心我的脚。”顾玖甩了个白眼给刘诏。
刘诏盯着水池,“我不能一直困守在这里,你是知道的。”
顾玖发脾气,“我快生了,你别在这个时候同我谈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等我生了孩子再谈。”
刘诏再次叹气。
生完孩子又是坐月子,坐完月子又是带孩子。
小玖要是打定主意不和他谈,总有各种理由搪塞。
迟疑片刻,刘诏说道:“西北计划,即将见效。我不想错过西征机会。想要西征,首先我必须重回朝堂。这次的粮食危机,就是我重回朝堂的机会。”
顾玖面无表情,沉默良久才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在偷偷练兵。有件事情,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什么事?”
刘诏好奇。
顾玖深吸一口气,说道:“早在几年前,我就有创办冶铁工坊的计划,但是我又一次次推迟了这个计划。到今天冶铁工坊的计划书还躺在柜子里落灰。”
刘诏蹙眉,等着顾玖的下文。
顾玖笑了笑,“如果我告诉你,我有办法炼钢,用钢铁打造出更锋利的刀剑,更坚硬的盾牌,更轻便的铁甲,你作何感想?”
刘诏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
“你不是哄我?”
“这种事情我能哄你吗?这些年,我让人四处采购矿山,其中就有几座大铁矿。这些铁矿的开采量一直很少,因为我一直压着下面的人不准大肆开采铁矿。”
刘诏攥紧拳头,“你既然有办法炼钢,能打造出更锋利的刀剑,更坚硬的盾牌,为什么却不肯着手做这件事?”
“还不是因为你。我怕你早死,怕自己做寡妇,怕孩子没有爹爹。这样的利器,陛下不可能让我捏在手上。他会强征冶铁工坊,会加倍防备你。”顾玖厉声说道。
刘诏自嘲一笑,“你认定我会死吗?”
顾玖深吸一口气,“如果我放任不管,你死的可能性会很高。不说远的,就说本朝,嫡长皇子,有哪个有好下场?我不希望你步那些人的后尘,懂吗?”
刘诏频频点头,“我都懂!”
他面色扭曲又痛苦,眉宇间是挥散不去的愁绪。
顾玖轻轻握住他的手,轻声一叹,“我们都不容易!”
刘诏咬牙,“我的忍耐快到了极限。”
“别犯傻!你就不能做个真正的闲散王爷。”
刘诏摇头,“从我记事起,我一直在忙碌,从未停下过。叫我闲下来,一闲就是三五年,如果没有你陪在身边,我一定已经疯了。”
刘诏说的,顾玖全都明白。
她也是个闲不住的人。
一闲下来,浑身不舒坦。
刘诏的毛病比她还严重。内心究竟有多压抑,顾玖都明白。
她靠在他的肩膀上,“很多事情,换个方式,过程迂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目的。你想回朝堂,不是非要出头解决粮食危机才能办到。你现在就是太急躁,失了冷静。”
刘诏揽着她的肩膀,“你说的对,我现在太急躁,涵养不够。今晚我写一百张大字,你来监督我。”
顾玖白了他一眼,“我才懒得监督你。肚子里怀着两个,哪有那个精力。叫林书平监督你。”
“他没那个胆子。”
“那就让赵三监督你。”
上个月赵三从西北回京休假,就住在新民县三期。
“我就要你监督我。”刘诏耍赖。
顾玖唾弃他,“我是孕妇,你个没良心的。”
刘诏哈哈一笑,“我的良心大大的坏。”
顾玖跟着笑起来,“心情好些了吗?”
“累你操心,心情好多了。”
顾玖提醒他,“每次你进宫,都会变得极为暴躁。接下来两个月,我看你就不必进宫,让朝臣们操心去。”
“都是被气的。”刘诏也不掩饰,“朝中有人上本请父皇给诸位皇子封王。那群王八蛋,唯独漏了本殿下。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本殿下嫡长皇子,封王一事,竟然我排在名单之外。若非是在宫里,本殿下早已经打上门去。”
顾玖蹙眉,“这个时候上本提议封王,到底怎么想的?”
灾荒年间,不操心救灾,反而上本提议封王,靡费钱粮。难道有人脑子进水,还是有其他深意。
刘诏讥讽一笑,“还能怎么想,无非就是为了挑拨父皇我和的关系。这个时候上本提议封王,父皇必定会生出猜疑心。偏偏我的名字被排在了名单之外,父皇一定以为是我指使人在这个时候上本提议封王,目的是为了陷害其他兄弟。”
顾玖眉头紧皱,“这么说今日在宫里,陛下有责骂你?”
刘诏点头,没有否认。
“你没辩解吗?”
“你觉着父皇会相信我说的话?”
顾玖苦笑。
文德帝不会相信刘诏的话,这是明摆着的。
想出这个计谋的人,显然很清楚刘诏同文德帝之间的嫌隙。借机挑拨,一击必中。
顾玖长叹一声,“有人看你不顺眼,要给你下眼药。”
刘诏不在意地说道:“朝中看我不顺眼的人多了去。”
顾玖望着他,郑重说道:“我知道你为什么急着回朝堂。”
刘诏用力搂着她,什么都没说。
那些人已经开始光明正大的在文德帝面前下眼药,刘诏再不回朝堂,不反击那帮人,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心就要散了。
支持刘诏的人,自然是希望刘诏狠狠反击那些王八蛋。
一直缩在别院不回朝堂,任由那些人攻击自己,一次两次下面的人能忍。
三年五年,十次八次,别说刘诏暴躁,下面的人都快要造反了。
就算刘诏答应做个闲散皇子,继续陪着顾玖住在别院,韬光养晦,下面的人也不会答应。
眼看人心将散,刘诏必须采取行动,挽回局面。
顾玖说道:“你要回朝堂,少不了中书令李大人的帮助。”
刘诏笑了起来,“想要说服他帮我,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这不是粮食危机嘛,可以约他谈一谈。”
刘诏摇头,“不能这么直接约他见面。我们的筹码,不能这么快亮出来。而且光一个李大人,还不够分量。还要拉拢几位大人替我出面,我才有可能回到朝堂。”
文德帝对刘诏的防备心真的很重很重啊。
“你打算怎么做?”顾玖问道。
刘诏说道:“我已经有了计划,你只需告诉我,你能弄到多少粮食?”
多少粮食?
顾玖愣了下,“应该很多很多吧。”
具体有多少粮食,她也不清楚。反正很多就是了。
第702章 修城墙
“老祖宗怎么有空约我喝茶?”
顾玖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进茶室。
“来了啊!快坐快坐。孩子快生了吧。”少府家令笑呵呵的。
顾玖笑道:“还有一个多月就生了。”
说完,她在椅子上坐下,正好同少府家令面对面。
少府家令乐呵呵的,“原本你有孕在身,老身该去晓筑找你。奈何太过打眼,怕引人非议。只好下帖子请你出来喝茶。”
顾玖含笑说道:“老祖宗的顾虑,我都明白。如今谁不远着我们啊。”
“这话说的,该来往还是会来往。”
天气暖和,窗户敞开着。外面就是蒸蒸日上的新民县。
短短几年时间,新民县县城又扩大了一辈,人口越来越多,集市越来越热闹。
以至于很多人干脆从拥挤逼仄的京城棚户区搬出来,在新民县定居。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顾玖又划了一片土地,修建类似二期那样的房子,被划定了六期。
价钱不高,两层小楼,足够一家七八口人住。
带水井还带单独的厨房,厕所,浴室。
小区被高大的院墙围起来,有大门,有护卫。安全方面不用操心。
这样的房子,最受小民欢迎。
除了买房定居的人增多,来读书求学的学子也多了许多。
以至于房租也跟着涨了一截。
于是很多买了房子的房东,一家继续住在城里的窝棚区,新房子一间间租给求学的学子们,所得收入顶的上三个人的收入。
若是有钱的,干脆买两栋房子。
一栋自己家里人住,一栋用来出租。
就连婚姻市场,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如果男方户口在京城,而且在新民县还有一栋楼,媒婆能将男方家门槛踩烂。
地主家的闺女,都可以随便挑选。
要是男方在新民县二期有楼,却无京城户口。地主家的闺女没办法随便挑选,但是市井小民家的闺女是可以随便挑的。
如果只有京城户口,但是在新民县无楼,一家人还要租住在京城棚户区。不好意思,没有哪个女孩子愿意嫁进去。
京城的棚户区是个什么鬼样,谁不知道啊。
冬天冷死,夏天内涝,蚊子苍蝇老鼠满地跑。
洗个澡都得挑时间,挑地方。
就那么大点地方,想洗澡自然有很多麻烦。
随着京城路面水泥化,保洁员队伍扩大,年年推进市容市貌建设,促使京城小民也开始讲起卫生。
讲卫生首要一条,就是勤洗澡。
尤其是夏天,一身臭汗,更要好好洗一洗。
棚户区那条件,男人洗澡还算方便,大不了去内城河,跳进河里面洗漱。
女人洗澡,麻烦得要死,还担心有人偷看。甚至还有担心,有那无赖突然推门进来。
这些还能忍受。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满院子的屎尿味。
尤其是大早上,家家户户都忙着倒屎尿盆子,那滋味,呵呵……
加之一个坊市才一两个水井,用水的人又多,用水很不方便。
有的婆娘偷懒,直接将屎尿盆子丢在墙角,也不用水冲洗。时日一长,那味道,谁受得了?
“连京城街面上都闻不到屎尿味,偏生自家住的地方什么时候都有股屎尿味。这地方,没法住了。”
京城棚户区内,无数婆娘发出类似的呐喊。
“隔壁老郑家,一家人挣钱,在新民县新开盘的六期买了一栋楼,小两层。楼上楼下加起来,足有八间卧房,全部出租给那些外地进京的学子。一个月光是租金都有不少钱。”
“老郑一家子,每天城门一开,就去新房子那边洗衣服洗澡,在那边做饭吃,顺便在在那边做工,到晚上城门关闭之前才回来。这里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听人说,老郑家有意给闺女找个读书人家。我不管,无论如何,今年必须在新民县买一栋房子。就算买不起一栋,买个三五间我也认了。我受够了这里的日子,一家人挤在一屋子里睡觉,整日里倒屎盆子。这么热的天,十天半月才能洗一回澡。”
“买了房子,我们也学老郑家,用来出租。租金足够用来还贷。厨房浴室和厕所,我们自己家里人用。两间门房正好一家人住。”
新民县的居住条件,不见得就有多么好。
但是至少考虑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方便,卫生,整洁。
谁不喜欢自己住的地方干干净净?
谁不希望自己身上香喷喷的?
新民县的房子比起京城的房价并不贵。
可就算这样,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
这年头,家里头要是有个病人,别说买房,怕是吃饭都成问题。
要是家里养着读书人,买房的计划还是推迟吧。
总而言之,挣钱容易,花钱也容易啊。
京城的物价,跟随房价也是水涨船高。
很多外地学子来到京城,最难以接受的就是京城的物价,特贵。
尤其是租房。
物价高,苦了学子,也苦了无数京城小民。
新民县的繁荣,意味着人们要付出更高的生活成本,才能获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