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小鼎拿上来了,柴架起来了,水倒进去,她抓了三分之一放进去。
  煮了一会儿,水变红了点。
  她让人盛出一碗,正准备喝,被蟠儿拦住,“公主,我让人抓一只鸟过来。”
  鸟被抓过来,喂了它一点煮过的,一夜过去,仍然活蹦乱跳。
  “看来是没毒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当粮食吃。
  她让人把昨晚上那个鼎拿过来,随即惊讶的发现,鼎中的水,变成了果冻一样的半固体!
  “原来如此……”她叹道。
  这种作物,确实是可以吃的食物,只怕还是神庙用来祭祀神明的食物。
  卫始问:“公主,要不要把红谷都采过来?”
  这种作物没有名字,她就道称为红谷吧。
  于是,它就成了红谷。
  “不用。”她说,“明年让人去看着,看它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成,什么时候结穗,再看看会不会生什么虫害。然后取一些种子,在别的地方先试种一下,看看它的适应性如何。是不是需要在多水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她叹道,“还要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填饱肚子。”
  要是只能做做果冻,那……她只能用它骗人去了。


第240章 在商言商
  姜姬让人拿水和浅盘来,把剩下的种子浅浅的泡上,再搭上一条湿麻布,放在屋里的桌上。
  今年冬天以前,她让人在宫殿里盘好了炕。
  以前没搞是轮不到她做主,现在能做主了,各项生活条件都要跟上。
  比如公厕,比如市政防火措施,比如供水系统,比如供暖以及医疗保障。
  公厕就是不许人再随地大小便,现在能在街上当街便溺的只有牛马。
  防火,则是大街小巷的水缸。
  供水系统,其实就是把城里的各个水井编号,再把住宅区编号。自己家院子里有的水井就不说了,公共地区的水井只能一个号对一个号,所在住宅区只能打所在区内的水井里的水,不能跨区打水。而且人用水、畜生用水,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有了严格区分,跨区打水禁止,越线用水要被抓去干活。
  听阿布说现在街面上不拿砍头吓唬人了,都拿干活吓唬。
  现在他们都说,当奴隶要当公主的奴隶,管吃管住不管干活,不挨打不会死,生病还有药喝。
  但如果不是公主的奴隶去干活,那就是干到死为止。
  供暖系统也就是奴隶屋里的大炕。冬天越来越近,她能让每个人每天都吃一顿饭,却不能让他们每人有一件冬衣。
  这个冬天,商城冻死的奴隶只怕会有不少。
  她没办法,只好先把炕搞出来。没有棉花做棉衣,却有煤可以烧。
  至于医疗系统,其实她认为更像是临终关怀。
  她告诉商城所有的人,如果生病了,可以到医院去。
  医院里却没有足够的医生和药物,不说黄老能不能当全科医生,就算现在医疗水平已经达到了,他一个人分成十八个也看不完了。
  还有药材的事。成药没那么多,而冬天根本没有草药可采。
  至于草药库存这种东西,她一说出来就引起黄老的嘲笑。
  什么是草药呢?就是草,植物,它在枝头上新鲜的时候有药效,摘下来放在仓库里存个十天半月的,烂了、干了、枯了、瘪了,谁敢给人吃?
  中草药的炮制与保存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目前显然还达不到理想的条件。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药都像人参一样可以久存。
  至于成药,黄老继续嘲笑。中医讲究的是按病下药,身体病症不同,药的配伍剂量完全不同。
  她被嘲笑多了,点头道:“您说的对,现在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统计研究,对一些常见病症进行归纳总结,制出成药,是我想得多了。”
  黄老:“……”
  老人家被她说跑了。
  听阿布说回去饭都不吃,带着行李就跑医院去了,发誓要记下所有病人的病症,看谁跟谁的一样,好配药把人都给治好。
  姜姬有点后悔不该跟老人斗心眼,亲自跑去想把人再给请“拉”回来——累坏了怎么办?都这把年纪了!
  黄老一见她就夸她聪明!心眼多!
  “……”夸?
  “别人都没想到,就你想到了!”黄老一脸慈祥,悄悄往公主身后一看,见她身后乌鸦鸦一大堆人,就怕她来硬的!
  “你放心,你看,病人们住那个屋,我住这个屋,平时我们不在一块。”他拍拍屋里的炕,“我这屋里还有炕,冻不着我。”再把阿布叫来,“平时我每天也去有新病人时过去看看,不然都叫他跑腿,你看,也累不着我。”
  算是把她的理由都给堵了。
  黄老一一数完,微笑着跟她商量:“等下了雪我就回去,好不好啊?”
  还有能什么不好的呢?
  她算是被这个老头打败了。
  不过黄老去了以后,改变是很直观的。以前她接到医院的报告就是今天收了多少人,其中断腿的有几个,断胳膊的有几个,瞎眼的有几个……最后死了几个。
  不能说卫始派去的人干得不好,挺好的。但黄老去了以后送回来的报告是这样的:今日入院十七人,斗殴四人,其中一人头中一斧,进门咽气。
  死者十人,其中七人皆是头晕入院,住院其间呕吐、腹泄。死时称重,皆不足三十斤。
  她立刻让人去问黄老,密切注意最近有没有这样的人再来,如果有,隔离,然后问清他们来之前在什么地方住,平时吃喝的食物又是哪里来的。
  于是就很快查出有一个商贩弄来一些不知放了多久的肉酱,全都臭得像屎了,他还卖了出去——当然,价格很便宜。
  因为商城的发展她是完全放手的,天然纯粹的自由市场。她其实上就是提供了一个极为适合商业发展的空间,让它们自由生长。
  于是,有了无数路过商城却在此地无家无业的商人,就有了可以租的房子,可以租的下人,可以租的马车、空地、仓库。
  于是,有了在此地讨生活的流民。
  这些人大多是跟随商队而来,发现这里比他们原来住的城市好,就离开商队留了下来。
  姜姬刚发现时还有点激动,因为这意味着除了她不停的买奴隶之外,商城的人口也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中。除了让人类自行繁衍生息之外,外来人口的涌入也会带给这个城市新的生机。
  可这些流民多数都是干一天活,吃一天饭。他们没有积蓄,没有住所。
  姜姬会限定用水区域,也是考虑到发生疫病的可能,所以先限制了这些人的生活范围。
  给这些人吃的饭,当然不会是太好的。就算他们手中有钱,也舍不得吃贵的东西。
  所以他们吃的就是最便宜。
  另一件蓬勃发展起来的东西是茶馆。
  现在的人喝茶比吃饭的多,因为一碗水比一顿饭便宜多了,要谈生意,去饭店不如去茶馆,一样可以谈。
  而茶馆卖很多东西,包打听、脚夫、马车,饭。
  饭有贵的有便宜的,最便宜的那一种,当然是用最便宜的材料做的。
  如果说店里存心想让吃死人,这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也是没想到,人竟然就这么死了,还被裁定是他们卖的饭有问题。
  于是,茶馆的老板就被抓了。
  一群如狼似虎的城卫冲进店里,把店里的东西全都“征缴”了。
  老板也是个商人,他算是眼光比较超前的。提前发现了商城的商机,所以开了茶馆——还是连锁式。
  姜姬听说他在每个市场附近都开了一家。
  ——她就欢乐的让人把这四家店都抄了。
  老板被抓有点蒙。
  因为商城开到现在也有半年了,没抓过一个商人,他一直以为商城是不会抓他们的。
  他被抓了以后,也没有被投入什么大牢,而是就栓在他自己的店前的栓马桩上,展示示众。
  然后就从周围人的“耳语”中听说他在别的地方的另外三家店也先后被抄了,东西都被搬走了。
  毕竟他也是有商业对手的,听说他倒霉,就都特意来看看。
  但也有好心人提醒他:“商城可以用金赎罪!快跟大人们说你愿意赎罪!”
  老板怕掉脑袋,连忙对看守他的城卫喊:“我愿以金赎罪!!”
  城卫很客气,立刻就把他解了,领到了金碧馆。
  其他商人都在公主府前等着此人出来,毕竟是头一个被抓的商人,大家也想看看他的下场如何。
  很快,老板就失魂落魄的出来了。
  身后没有看守!
  没人押着他!
  商人们沸腾了!一拥而上!
  “说说!说说!你是怎么赎的罪?”
  “你是因为什么被抓了?”一个刚才没来的人问。
  “他家的东西吃死了人!”一人连忙科普。
  “哦!原来是这样!”那人恍然大悟,道:“商城法律上不是说了吗?人死为大罪,只要有人死了,哪怕是公主的奴隶死了,都要问看奴隶的官儿的罪。你这吃死了人,活该!”
  老板一开始还有些不忿,此时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唉声叹气,“算我倒霉。”
  “怎么赎的罪?”一人急着问,“你快说说!”
  老板:“因为我的店里吃死了人,所以店全没收了。然后死的人,一条人命一百金。”就是一百个钱。
  现在奴隶十个一百钱,这就相当于死一个奴隶,要掏十个奴隶的钱。
  众人一听,齐声惊叹。
  “以后这人还死不起了呢!”他们平时出去运货,哪回不死几个?以前可从来没人管。
  “在外面死没事,别在商城里面死。公主心善,见不得人死。”
  老板见没人理他了,放大声音:“还有我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千金!”
  其他人忙问,什么是公共安全罪?
  老板刚才听姜司官身边的侍从给他宣讲,记得很清楚,虽然不太懂,“司官说因为店里卖的饭是坏的,所以我应该知道它吃进去对人不好,而且不知道来买饭的人有几个人,也不知道他们吃了会怎么样,有可能买走的人是你,是你,是你。”他一连指了几个人,顿时那些被他指的人都不舒服了,好像自己真吃了那坏掉的饭一样。
  “所以,因为害的人是大多数人,不是我想害谁才卖给谁,就算我是危险公共安全。”
  ——姜司官还说只要他宣讲出去,就再退给他一百金。
  所以老板很诚实的在这里“宣讲”。就算这里没人堵他,他回到店里收拾行李时,也要当街大哭一场,好“宣扬法律”。
  最后,老板被人揪着追打,还是在旁边看着的城卫救了他,护送他回去收拾行李,再送他出城。
  姜姬本以为有一个商人受了罚,其他商人又亲眼看到城卫抄家,应该会有一阵商人退出商城的风潮。
  但意外的是,首先,开茶馆的人更多了。
  因为其他茶馆的生意都变好了,似乎因为这次的事,市面上有人说哪怕茶馆做饭不新鲜都要罚一千金。
  所以,反而给其他还活着的茶馆打了广告。
  其次,更多的商人被“举报不法”。
  当然,都是竞争对手干的。
  多数都是“听说某某杀人了!”这种。姜姬发觉之后,告诉蟠儿这种举报要鼓励,因为抄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收途径,但不能让他们都盯着杀人案举报,这样保不齐就会有人为了陷害别人而故意杀人。
  欺诈罪可以放出来了。
  相较杀人而言,欺诈很不好界定甲乙两边的对错。
  幸好,姜姬也不是真要追求真理正义,而是要插手商城的商业活动。
  所以她的做法就是: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撑腰。
  蟠儿就找了两个人作戏。
  甲商与乙商谈生意,长吁短叹怕生意失败收不回本钱。某日,他带重金前往金碧馆——大家都看到了。
  等他出来,手中抱的宝箱没有了——大家还是都看到了。
  然后,生意果然失败了。甲商就说当时不是投资而是借给乙的钱,现在要乙还钱。
  乙不肯还,甲就跑金碧馆把乙告了。
  城卫把乙抓了,把他的仓库抄了,里面的东西除了给甲的就都没收了。
  乙不服,告到卫始那里。
  卫始把蟠儿叫来,说要审他——太守与姜司官不合是“众所周知”,听说公主极为喜欢姜司官(的脸),而太守嫉妒的很!
  乙认为太守必不会偏向姜司官,而且姜司官是收了钱的!
  卫始问:“你收钱了吗?”
  蟠儿答:“收了,不过我收的是保证金啊。”
  卫始对乙商说这我就没办法了,你认倒霉吧。
  乙商说真有保证金?保什么的?
  卫始说真有,保你的生意成功的,不成功也能把本金要回来——不过,这东西是谁交钱保谁。
  乙商出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给大家说了一遍,然后兴冲冲的决定坑一个他的对头!只要把对头引到商城来,再如法炮制一遍,那对头不就完蛋了吗?不完蛋也叫他吃一个大亏!
  乙商马不停蹄的走了,保证金已经传遍商城。
  “效果不错。”她笑道。
  听说最近金碧馆已经快被人踏平了,都是来交保证金的。
  倒没人觉得这样不合理。
  当官哪有不收钱的?
  虽然公主喜欢商人,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公主手下的人想敛财,巧立各种名目收钱,公主又不知道,也无可奈何。
  ——不过这种事,他们熟啊!
  只要姜司官和太守他们肯收钱,以后方便之门大开,对他们的生意那是大大的有好处!
  立刻就有人抱着钱去找莫言了:他是管城门卫的,想借他手中的兵去一逞威风。
  ——这人是浦合来的。
  平时用姜大将军的人威风惯了,之前以为商城没这个风俗,现在才想试探一二。
  莫言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姜姬扶额,让屠豚出去晃了一圈。
  没人敢找他。
  太凶,不像好人。
  这门生意不能浪费了啊!
  姜姬看向姜义,他已经是蟠儿手下的人了。不知什么时候有人传,金碧馆的人其实都是她的男宠。蟠儿,龙涎,姜义,三人长的都很俊美,大概是流言的来源。
  这样一来,就不好让姜义再沾染兵马这一块了。
  她叹了口气,人手还是不够啊。
  “要到了。”姜勇骑着马走在最前,他身后是十五辆车,共有二十头牛马拉车,这算这样,他们从魏过来也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离开魏国时的忐忑不安,在经过魏鲁边境时,听说有一伙巨盗在此处经过,至于之前在这里流窜的流民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从栖息地上留下的人和马的脚印看,竟然是一伙数千人的大盗。
  其他人可能会害怕,姜勇他们却高兴起来。
  在鲁国,又有哪一伙盗贼比姜大兄的人更厉害呢?
  姜勇骑着马在商队中来回喊话,他们出发时,在路上遇上了很多其他的商队,大家自然而然的聚成大商队,结伴而行。姜家兄弟因勇武年轻,兄弟多又齐心,姜温又很有手段,在队伍中具话语权。
  听到外面的声音,曹非松了口气,抱着孩子喃喃道:“我们到了。”
  他混在这些商人中,就是为了避开其他人的耳目。如果单独上路,就算不被人发现,也会引起别人的疑心。
  思前想后,他还是认为,只能把这孩子交给摘星公主。
  ……只希望她能多少念一点姐妹之情吧。


第241章 福祸总相依
  姜勇一行人中大多都是第一次来商城,他们会主动跑到这里来,也是听来往魏鲁两地的商人吹牛吹的,把他们都给吹心动了,这才想来试一试。
  几家人大多都带了几车货,不多,他们一开始不想压上家底,就是走一趟试试,如果有好处呢,下回再来,如果不像他们吹得那么好,那这一趟损失也不会太大。
  而且,快到商城的路上就已经让他们很不安了。
  因为……眼前皆是焦土。
  牲口们拉着车驼着人,都累得一步步往前拖着走。商人们有的心疼牛马,不得不自己下来走,再背上一点货,免得它们趴在半路,那亏的就太多了。
  姜勇他们也是因为带了太多的牲口,只能把自己的口粮都让出来先喂牛马吃。
  所以一看到商城了,个个都激动起来,一股劲的往商城赶。
  城门处有两面巨大的旗帜迎风招展,一面鲁国王旗,也就是姜氏旗,一只巨大的羊头,有着尖锐的巨角。
  另一面却是玄黑色底上绣着一只巨大的红色凤鸟,展翅欲飞。
  “那是什么旗?”有人看到凤旗问道。
  众人皆摇头,没人认识此旗。商人大多走南闯北,论起见多识广,他们自认都还可以。结果今日在商城却碰上一面不认识的旗,黑底赤凤,这是什么家族呢?
  姜勇悄悄问姜礼,“大哥,你看……这会是公主的旗吗?”
  姜礼摇头。
  越来越近了,他这心……也越来越不安了。
  希望公主还记得他们……
  还要他们……
  进城倒是比别的城市要简单的多,城门卫只登记车上的货物种类,但不问来路。不管你车上带的是人是物,是牛是马,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登记之后都能带进商城,而且你说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就是怎么来的,车上洒了血,你说是你杀鸡溅上的,城门卫都相信。
  姜勇一行兄弟,年纪相当,没一个女眷,还带着个孩子,城门卫也一本正经的记上:兄弟数人。
  姜温让姜俭去说他们姓马姓牛姓张姓李,城门卫也一一记上,不管这些人前脚说自己是兄弟,后脚又姓氏不同。
  姜温悄悄对姜礼说,“此城不简单。”
  虽然明摆着对商人宽松,但也留下了操作的余地:实物实据。
  只要进了商城,一车一马一人都要如数记录,没有悄悄塞几个钱当好处就把四车货记成一车货的,又不收城门税,费这个劲干什么?
  但所有一切如实记录之后,如果真有事,查起来也方便,一抓一个准。外松内紧。
  进了城门,眼前就是市场!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墙根蹲着很多流民,一看到他们就过来问要不要卸货的、抬货的?两天一个钱。
  旁边一个商人笑着说:“现在贵了,十天前你们来,那是一个饼就行,现在要钱了不要饼了。”
  姜勇摇头,流民也不敢多纠缠,就到后面去问。
  这时又上来一个小商人,问他们要不要找住的地方?要不要租仓库?
  “最好先租,不然过几天人更多了,就租不到了。”他刚说完,身后又来了一个说,“听他胡说!不会租不到的!商城房子多!”
  第一个人火了,骂道:“哪里租得到?北区哪里还有房子租?”
  两人眼看要吵起来,姜勇忙问,“两位哥哥都消消气,小弟是头一回来,请两个哥哥喝个茶,也给小弟讲解讲解。”做了几年生意下来,姜勇也变得成熟多了,这场面话说得溜得很。
  两人见此就先住了嘴,一起道:“你先把家当安顿下来吧,我们先带你去租个房子。”
  姜勇回身把马栓在车上,又把姜俭从车上喊下来。要论心眼,姜俭和姜温才像一对亲兄弟。
  姜俭当年在兄弟之中不起眼。他生就一副小鼻子小眼小嘴,年纪小的时候,脸蛋圆润,也能赞一声长得好。等到长大就不像样子了,脸长成方形,鼻子眼睛还是那么小,乍一看,一副老实相。
  他个子不高,跟在兄弟之中最高的姜勇身边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那两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对不是兄弟,没等问,姜俭后错一步跟在姜勇右侧。
  哦,这是个下人。
  于是两人都不再看姜俭,只对姜勇说话。
  姜勇长得高大,脸看着却小,他笑容爽朗,落落大方,带有一股天真的豪气。
  就算流落在外这几年,他也没吃什么苦头,反正有姜礼和姜温在,他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有钱吃干的,没钱喝汤。成日里带着羊崽玩,到现在都是一副少年的样子。
  那两人看他年轻,有心取信于他好占些好处,不免做出一副好心肠的模样,一搭一唱,说得姜勇听都听不过来。
  姜温在旁边一句句都记下了。
  后面车里,姜礼对姜温说,“这事,还就是阿勇去才行。”
  姜良抱着羊崽,正凑在窗户前逗他说话,“这是什么?这是大马车。那是什么?那是大水缸……”
  姜良突然一怔,手都颤了,声音激动的变了调:“阿温!阿温!你看!你看啊!”
  姜温和姜礼都凑到车窗前往外看,马车正慢慢走过一个大水缸。
  水缸巨大,有一人高,缸底有足,虽然现在天还不算冷,水还没有结冰,但这个水缸明明就是和公主当时命人摆在摘星路上的一样!
  公主当时说,防备着有人在摘星宫附近纵火,命人在摘星宫四周的路上都放置了这样的水缸。
  姜良和姜俭当然也看到了。
  姜良看得眼都直了,半天不说话。姜俭看了眼那两个商人,说:“这里都用这么大的缸晒酱啊?”说着还伸头往缸口看,还说:“晒的什么酱?豆酱?菜酱?”
  商人把他拉回来,笑:“是水,清水!”
  姜俭:“水?井里不都是?这谁家的缸?存这么多水?”
  商人笑道:“这个嘛……是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