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巍笑道:“给了。而且金家与中人打架,结果金父和中人都死了,大人就说主犯已死,余罪可免,也没有收走金家剩下的财产,金母和金女两人都有粮食可领,还能去缝衣服干活,倒比以前更好呢,听说现在已经有媒人上门向金母求亲了。”
  行宫中,龚香正在统计这三个月来发生在各区的事件,收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姜姬看到金家的事后,不自觉满意的笑起来。杀人案是必须上报的,报上来后,她看到了金女的事,就示意小官吏这么判了。
  她指着金家的案子说:“这个案例发下去,让每个区的判官都牢记在心,以后有类似的案子,就照这个案子这么判。”
  龚香就把金家的案卷抽出来,标上红签,然后问:“公主,凡女子有罪则轻判这件事……真的要这么做吗?”姜姬曾经给商人开过绿灯,准他们以银赎罪,这其实是专属士人阶级的特权,跟刑不上大夫是配套产品。但当时是在商城,杨家完蛋之后,也没有一个士人阶级跑出来跟她说“不行”,这才能在商城成功施行。
  由于在商城已经搞成了惯例,到了现在,商城的商人来到乐城,就把这个习惯也带来了。不过他们很聪明,没有直接到官衙问能不能以银赎罪,而是先送重礼给姜姬,“买通”她之后,再依旧例行事,姜姬也就光明正大的“循私”了。有她开绿灯,龚獠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现在姜姬是想搞另一个特权,就是女人犯罪不砍头,不入刑,准以工代罪。
  她的理由是女人太少,所以不能杀。
  但这个是不能公示于众的,只能用暗示的方式,让流民区的判官们都记在心里。
  龚香相信公主这回没搞花样,她真的是觉得女人太少,不适合再杀,但随之而来的“麻烦”只会更多。
  就比如这次金女被拐了以后,拐她的那个人要逼她就范,金女失手杀人,公主就示意金女无罪。
  在流民中,男人强迫女人是不会有罪的。
  公主先用一个暗示提醒所有人:女人太少不能杀。
  既然不能杀,那她们的生命就变得普通人要宝贵了,那对她们的伤害,也会变得比以前更不能饶恕。
  现在女人因为可以多得一份粮食已经成了众人争抢的目标,公主的这一步,则是在进一步保护女人的安全,让她们不至于成为新的猎物。
  但有利就有弊,女子犯罪不能杀,这等于开了一个很可怕的先例。
  龚香担心会得不偿失。
  姜姬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是担心女子犯罪会赠加。她用商人可以用银赎罪,培养了商城的商人现在的肆无忌惮,没有他们不敢买的,没有他们不敢卖的。
  有了免死金牌,很难说以后会发生什么。
  她说:“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这个可以解决现在的问题,等发生新的问题时,我们再来想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第369章 修路
  姜姬从凤城调兵进来了,乐城人心惶惶; 但发现这五千兵没进城; 就停在二环外,而且大王和公主都还在行宫里; 于是也不紧张了; 都等着看热闹。
  兵马进城是需要调令的; 但现在的调令是个笑话,因为所有的兵都是姜武的; 而姜武是乐城大将军,他自己给自己调令,嗯; 没毛病。
  他走之前,把凤城兵的调令给了姜姬,让她调配。姜姬就把人调来了。
  这次她要用这五千兵来唱个大戏。
  一队队凶神恶煞的士兵冲进二环; 按图索骥般,把每个小区、每一条街上以借女为生的中人都给抓起来了。
  士兵开进去的时候,百姓们吓得不停,有趴在地上的; 有躲在水缸里的; 还有想钻进家里的地窖中的。等士兵们把中人抓出来,把中人家的钱粮什么的全都拖出来后,这些人才恍然大悟:哦,不是抓我们的。
  有的中人家里还有女子,这些女人也一起被带走了。
  在市场的中心位置像马圈一样围了两块巨大的空地; 一边是男人,一边是女人。围着这男牢与女牢的,则是数十个草棚子。
  百姓们都围在远处安静的看着,不发一声,周围只有士兵们交谈的声音。
  “你抓了几个?”
  “你们不是知道!这家伙屋里藏了二十多个!”
  “我刚抓到一家,家里快有一百个人了。”
  在借女之事刚萌芽的时候,姜姬没有管,因为她需要这件事给所有人一个深刻的印象。在她的有意放纵下,借女骗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中人会主动前去各家游说,替他们介绍生意,但上家与下家是完全不认识的,全靠中人联络。
  女人们会暂时在中人家中落脚,这段时间的口粮,中人会扣除。给他好处多的,他会把女人介绍到好一点的人家,好处少的,当然人家就差一点。
  女人被借出去后,有一定的时限,基本上就是一年。这一年里,发给她的口粮会由中人和两家来分配。
  而女人在买家会做什么“工作”,也有各种条件可以谈。
  首先,干活这个是一定的,洗衣打扫,灶上灶下,这都算在内。
  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借出去的女人只是一个幌子,还是真的。
  如果她们要真的做买家的“妻子”的话,那买家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到最后,口粮反倒成了其次,女人的缺乏让借女成了走婚的另一种变形,买家愿意付出高价,只为了“买”走一个为期一年的妻子。
  当然,中人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方面,他们还有续租条款,还商量借出去的女人如果生下孩子,男孩子没人要,女孩子却是两边都想要,给哪一家,这个也是需要好好商量的。
  姜姬都佩服他们的想像力,这合同订的还是很全面的嘛,什么都考虑到了。
  而且由于儿童字的推广,现在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还真订了个合同。
  她捧着搜上来的好几百份合同读,其中有些字她都不认识了,仔细辨认了一番才能继续往下读。
  因为百姓们觉得儿童字还是不够简化,于是开始自己造字了。
  别说,有的还挺有道理的,就是跟她认识的不太一样。
  比如“回”字,大口套小口,这个字刚出现在合同里时她还吃了一惊,但前读后读都读不通顺,最后结合意思猜,“回”在这里是“嘴”“口”“说”一类的意思,大口套小口,就是很形象的人张开嘴,里面是个喉咙眼儿。
  她指给龚香看,奇怪道:“难道不该再加一个点或一条竖吗?”把扁桃体放哪儿了?
  龚香白了她一眼,怒气冲冲的转过身,不理她了。
  因为借女一事案发后,又有她不许对女子问罪的指示精神,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市场中央,年惜金已经累得口干舌燥,喉咙沙哑,他吞了一口水,像吞针一样,像他一样的人在这里坐了一圈,足有四五十个。离他不远处是付明,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菜色。
  他们这些人在这里审案已经审了许多天了,连家都没办法回,吃住都在身后的棚子里,而没审的人似乎还在源源不绝的抓来。
  他们审的案子……很古怪。
  他问左边的女人:“杨女,你来说,哪个是你丈夫?”
  杨女把手一指,指向右边跪着一排男人中的第四个,跪第一个的立刻不同意了,张嘴就要喊:“阿二!我才是你男人!!我是!大人!是我!她是我的!”
  那个负责掌嘴的汉子今天已经打劈四块木板了,闻言有气无力的上前,抓住此人的头发,不等年惜金发话,先照这人嘴上扇了五六下,才发现大人还没说话,连忙看年惜金。
  年惜金根本不想说话,对他点点头,告诉他打得对!
  这人才松了一口气,退后,等着第二个胆敢开口的傻子。
  年惜金再问:“杨女,哪个是你的丈夫,你现在去领他出来。”
  杨女就站起来,走过去,从一排男人中牵出来一个,路过第一个男人时还给了他一脚,踢得这个男人仰面栽倒。
  年惜金就当没看见。
  他对着眼前这对“夫妻”说,“行了,你们回家去吧。”
  这两人走后,他一拍惊堂木,对着剩下那排没被挑走的男人说:“押回去。”再对旁边的人说,“带下一队……”
  龚香不理她,她就继续看合同玩,猜字也是很有意思的,全是人民的智慧啊。比如她就又发现一个代表“嘴”、“说”,或者“发誓”更贴切的字,这回变成了“中”字上面的竖不出头,她猜了猜,可能指的是伸出来的舌头。
  她兴冲冲的把这个字圈起来,以后肯定是要统一文字的,这种已经有群众基础的字推广起来就容易多了。
  “公主好逍遥。”龚香阴森道。
  她一抬头,看到龚香站在她面前,手中抱着几卷纸。
  “叔叔快坐,叔叔辛苦了。”她连忙笑道。
  龚香冷哼一声坐下,把怀里的纸卷放下,毫不客气的说:“公主请快把这些案子给批了吧,这都是昨天交上来的,今天发下去,明天就可以宣判。”
  借女案中有很多跟女子有关的地方,龚香担心底下的人要么领会不到,要么领会的不够深刻,怕他们一旦错判,再惹公主生气,于是就命人把所有“案情”登记后,交上来,由他一一阅看,他看过能决定的都赶紧下发下去,不能决定的,给姜姬看,由她决定怎么判。
  姜姬命人在市场设两个圈暂时当做牢房,一边关男人,一边关女人。关男人的没食没水,关女人的有吃有喝,有病还管治病,已经有身孕的还能住到棚子里去,总之,待遇很不一样。
  派去照顾女子的都是宫中的宫女、宫妇、侍人,在这些人的鼓动下,女人们都得到了公主与大王爱惜她们,会为她们撑腰的明示与暗示。
  因为借女的目的是骗粮,骗粮的先决条件是家里有个女人,这个女人登记为妻子或母亲。
  登记都是真的。
  所以抓了中人后,按他们交待出的人家去搜查借女,就会发生一个女人不止一个丈夫这种事。
  那么,哪一个是真丈夫呢?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个登记的是真的。
  姜姬的指示是“女人说哪个是,哪个就是。”
  龚香:“……”
  姜姬:“再去一一翻查记录,这太花功夫和时间了,既然一女多夫,就问她哪个是她丈夫好了。”
  龚香:“……公主言之有理。”
  但想也知道,这么搞肯定会有后遗症的。现在的后遗症就是不止一个女人不想回自己原来的家了,她们都被家人出卖,有的就从中找到了对自己好的人。
  姜姬是支持将错就错的,但宴案的官员们是不支持的,这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案子他们想判,又不敢判,只好把案卷递上来,等案卷再发回去后,大多数官员都闭着眼睛判了,偶有不肯闭眼的……也都从了。
  这次审案的官员都是精挑细选的,都很擅长体查上意,也都不怎么有所谓的士人傲骨。
  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方便。
  姜姬把纸卷展开,认真批阅起来。
  其实在这些女人中,愿意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的女人都是家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家人如初恋。
  在这次的案卷中,就有一个女人被丈夫和婆母、小叔卖掉数次,任打任骂,肚子里现在还有一个买主的孩子,她都心心念念的要回到丈夫和婆母身边去。
  判案的官员已经大致上明白这些案子该怎么判了,所以没有照这个女人想要的去判,而是把这个案子交上来。
  姜姬在此案下批道“其夫、小叔入刑,修路,其婆母入刑,从军煮饭”既然她想回火坑,那就把火坑给砸了,毁了,让她无处可回。
  龚香问:“那这个女人呢?”她还怀着孩子。
  “送她去缝衣服,有工作干,等孩子生下来后,估计她的丈夫和婆母也死了,到时让她去认尸,认完后她要想嫁人再嫁,不想嫁就缝一辈子衣服也没什么不好。”她道。
  “路大,路二,走了!”一个差官走到两个跪在地上的男人面前,用麻绳系在他们的手腕上,用力一扯,把人扯起来,拉出了圈。
  女人都不带枷,也不绑,她们离开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家人。
  路大和路二是一对兄弟,路大在家乡娶过一个妻子,逃难路上,他把妻子扔下来,后来他知道妻子被商人捡走,买到了行宫中。后来,听说可以把进了宫的妻子再要回来,他就去了,果然就把妻子又给领回了家。
  他们已经在流民村安家落户了,房子是他和弟弟盖起来的,老母一直在乞讨,讨来的食物养活他们三人。
  如果不是妻子回来可以领一份粮食,他是绝不会让她回来的,她回来,家里的饭就变得更不够吃了。
  妻子回来后,就有人上门说可以借女,把她借出去,那就能多得一份粮食,如果肯让她嫁给那人,还能再得些谢礼。
  他就把妻子交给了中人。其间,妻子跑回来了一次,他打了她一顿,听说她已经跟那人做了夫妻,老母很生气,让他又打了她一顿,把她绑着,再次交给了中人,言明这次“嫁”得远些,省得她又跑回来。
  突然之间,他们都被抓了,原来是中人交待的,原来大人们不让借女。
  路大和路二都很害怕,路二发现一些人被绑进棚子后,会有女人进去领着一个人走,他连忙对路大说:“大哥,可以让嫂嫂领我们走!”
  路大也点头,“对,对,娘也可以领我们走!”
  但过了一次堂之后,他们却又被押了回来,路大和路二都气愤的直骂。路二说:“一定是嫂嫂没有求大人!如果嫂嫂求一求的话,大人一定就放我们走了!”
  路大说:“对,下回让她磕头,把头磕破应该就行了!”
  然后,差官又来带他们了。
  但这次没把他们往棚子里领,而是领到了市场外,跟很多人站在一起,他们一个系一个,都被麻绳绑紧了,然后被驱赶着离开了。
  他们被人赶到了很远的地方,都看不到乐城了,附近全是一群群的人在拖着装满石块的、没有轮子的木车,他们咬紧牙关,肩膀上、脚底全是血。
  路大和路二和很多人被推到了同样没有轮子的木车前,车上堆满巨大的石块,他们像马一样被人套上笼头,麻绳背在肩上。
  十几个士兵手中握着长枪,指着他们说:“动!”
  路大和路二不由自主的背着麻绳做的缰绳,向前迈步。
  “一二嗨哟!”
  “二二嗨哟!”
  “用力!”
  “脚下用力!”
  “是不是想挨打啊!”
  长枪扎在背上,鞭子抽在背上,路大和路二咬出了满口的血,哀号着,拖着身后巨大的、沉重的木车向前走。
  木车终于动了。
  “用力!!!”
  田分拿着纸牍,上面是他画的木车,没有车轮,底是由数十根木头拼成,车上则堆满巨石,前方以牛马或人力来拉动,这样就可以最快的把路面变平整、结实。
  他看着路上一辆辆木车,沉思道:“或许可以再加三根木头……”这样就可以多加些人来拉车了。
  路也会变得更宽,工期也会进一步缩短了。


第370章 雁鸣
  大浪淘沙,总能找到金粒。
  姜旦那个御前辩论大会每天开; 姜智从中搜出不少人才交给姜姬; 填进二环城越来越紧缺的人手中。
  其中就有一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他是第一个考虑到路面负重的人; 还提出了可行性的办法; 立刻就被姜智发现,被姜姬从大殿中拉出来。
  田分算出了路面宽度; 这个人则负责路面厚度。
  他叫孙菲。
  姜姬听说这个人是个小有名声的才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那种,但她顾不上他是不是能舌战群雄; 是不是八面玲珑交流广阔,她只关心他是不是真的能做出能让数百石的马车一口气过一百辆路面仍旧平整。
  要知道,这是运粮时是必不可少的; 至少敌人不会知道他们到底运过去多少辆车。
  他想出的铺路法有点像三明治,一层土,一层碎石,再一层土; 再一层碎石; 每一层都来回压数遍,这有点像人为制造地层,而他的论点就是他收集的一些石块是这样一层层的,然后提出曾经神仙造山填海,可能就是这样的手段。
  只看孙菲能拿收集地质矿石当兴趣; 就知道他家世不简单,估计也是哪个城中的世家,这种吃饱没事做才有闲心去研究天上星星有几颗,是不是第一夜都不一样的兴趣太奢侈,一般老百姓消受不起。
  但社会进步,有时还真的需要这些人。
  姜姬常对龚香说,她其实对世家没有一点敌意,真的。
  龚香呵呵,对她说:“公主,今天来看郑姬的人更多了。”
  姜旦“励精图治”去了,早就习惯每天观赏大王球赛来打发时间的世家公子和世家小姐们就无聊了,公子们还可以钻到姜旦那里去开辩论大会玩,小姐们干什么呢?
  姜姬就代郑姬下帖子请这些夫人、小姐们来行宫赏乐了。
  郑姬年幼,估计连这些人的脸都未必能记住,不过她也只是一个理由,重点是能进行宫来,所以世家小姐们对姜旦有野心的就都来了,企图在姜旦来看望郑姬时“偶遇”,顺便勾引一下下。
  郑姬的陪媵都被赶回郑国的事让所有的世家都欢欣鼓舞!按照惯例,大王身边至少可以有四位夫人,四个!龚獠名声有暇,好像大王也不是很喜欢他了,龚香妻女都死光了,没了这两个龚,那不就是他们分这四个名额了吗?
  来得人多了,郑姬不能陪客,姜姬就“不得已”的出来陪客,顺便启发一下大家的话题。
  她当然没有直言“招赘”这种敏感话题,她只是每天都拉足仇恨的炫耀她的礼物和各城给她的贡品。
  现在商城是她的,凤城也是她的,浦合是姜武的,不过也算是她的,安城毫无疑问是她的。
  她每天都有炫耀不完的钱、珍宝,还有数之不尽的从商人那里买来的新奇东西:每一样的价格都是天价!
  她这么一带动,郑姬见面大会慢慢变成了炫富比美大会。
  除了炫这个就是八卦了。宋家独女虽然已经嫁了人,不是姜旦选妃大会的种子选手,但她身上的八卦太厉害了,在乐城的世家女中,这还是第一个招赘的。
  有人故意提起宋女,姜姬才“听说”,立刻萌生兴趣,让人把宋女请了来,请她说一说招赘到底好不好,招来的丈夫怎么样?
  宋女还是挺大方的,世家女的教育似乎是走两个极端,说起招赘来并不羞涩,也不躲闪。她和毛迁相识多年,毛迁在宋家“借读”,其实衣食都是靠宋家周济,宋父看好他也不是一两年,早就把他当半个家人看待。
  毛迁的性格有点胆小畏缩,他和宋女在一起,像一对姐弟更多过像情侣,宋女听说宋父替她选的女婿是毛迁,只犹豫了一下就点头了。
  毛迁成为宋家女婿之后,没有失落伤心,倒是庆幸居多,他道以前最怕被宋家赶走,他没什么本事,除了会读书外,一事无成,又没有产业养活自己,如果宋家赶他出门,他只能去当乞丐,入赘到宋家后就成了宋家人,吃宋家的饭也吃得理直气壮,不再心虚了。
  至于毛家,毛迁倒是没什么留恋的。毛家大小也算世家,但除了嫡脉之外的偏支旁门多数生活不够宽裕,也就比一般的百姓家好一点点,不必辛苦工作就有饭吃,有衣穿,子弟读书有家族掏钱支持,但除此之外想过得多么富贵是不可能的。
  毛迁父母包括他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一个。在他前面,大哥和二哥因为生得早,父母那时还不至于养不起孩子,对他们也比较疼爱;在他前面还有两上姐妹,一个没养住,活了一个,养大后也出了嫁妆送出了门,唯一一个女儿,也算受宠。
  等到了毛迁就不行了,前面已有两个儿子,父母也不再稀罕男孩,而毛迁长得也是一般,父母年纪又大了,从他落地起,对他的感情就不够深刻。
  而他的两个哥哥也很讨厌再多一个幼弟来分家产,特别是这个弟弟跟他们的儿子都差不多大了,等父母归去,毛迁就是跟他们的儿子抢饭吃,抢衣穿。
  于是毛迁开蒙后,他两个哥哥就主动替他介绍先生,让毛迁去很远的地方拜师。这基本就是打着让毛迁不再回来,在先生家里找个同窗,当人家的下人或从人来活口的主意。
  想的很好,但毛迁读书不太好,他的先生又突然去世了,所以毛迁十岁左右就被退货送回来了。
  此时毛迁已经懂事,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家人想把他赶出去,他病急乱投医,生怕再被送到他乡,就投到宋家门下去了,阴错阳差,最后做了宋家赘婿。
  听宋女说得越多,其他人越是羡慕,宋女与毛迁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果要招赘,还是像毛迁这样对家族没有留恋的最好,性格弱一点更好,从十岁起就在宋家长大,人品性格都是看得准的,这样才万无一失。
  此时便有人说,如果能像公主一样有钱,再像宋女一样招个丈夫来自家,那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龚香就看着公主一日日在世家女之中撩拨她们,让这些女人看到手中有钱的好处,再看到如何占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