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姜姬-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王做出为难状,赵王后刚刚升起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的心直往下沉。
大王希望她让位……
他希望她自己走。
赵王后的嘴唇都咬出了血,只能喃喃道:“奴离不开大王……奴离开大王会死……”
郑王嗯了两声,也搂住她道:“孤舍不得你。”
“奴不要离开大王……”赵王后缩在郑王怀里,好像有只无形的手会把她抓出去一样。
……或许她更怕郑王会把她推开。
“孤也舍不得你,不想叫你离开。”
这句话听了三次,赵王后突然明白了什么,她试探着问:“大王能留下奴吗?奴只要能留在大王身边就好。”
“果真?”她听到头顶上的郑王问。
赵王后懂了。郑王也不想和赵国真的为敌,所以他不想,也不敢把她遣回赵国。之前,他可能想让她自己认罪,自己离开,他当然会百般挽留,她却是自己要走的。至于离开了郑国,她是不是会在踏上赵国之前就自尽,他并不关心。
但她不能回赵国。她无比的了解自己的父王,他对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儿女之情。她不能回去成为赵王用来对付郑国的武器,因为赵王会要她的命,她死了比活着对赵王更有用。如果她在被郑王抛弃后回到赵国“自尽”,赵王就可以为她悲伤了。
相反,她继续留在郑国,郑、赵之间的盟约就还算数。对郑王来说,她活着更有用。
赵王后在心里想清楚之后,就不顾赤裸,步下床榻,跪在榻前对郑王哀求:“大王只要不抛弃奴,奴就永远不会离开大王。大王如果抛弃奴,奴也不想活了……”玉白的美人瑟瑟发着抖,跪在那里,口述哀情。
郑王很快就被王后打动了,亲自下榻把赵王后又抱了上来。赵王后曲意相就,郑王重振雄风。一夜过去后,郑王就离开了。赵王后召来陪媵,对她们说:“赵国对不起大王,大王却不计前嫌,我自惭形愧,昨夜已经现大王请求,自陈不堪高位,愿退位让贤。”
底下的陪媵神色不一,有一脸喜色的,也有一脸悲哀的,更有气愤不已的。
赵王后一一扫过她们年轻的脸庞,心中冷笑,口中道:“愿意与我同进退的,来到我这里。不愿意的人,可以继续留在这里。”
当下有几个女子站起身,走到赵王后身侧,剩下的人都把头低下了。
赵王后等了数息,见不再有人过来,就对自己身边的人说:“既然如此,你们就回去收拾行李吧。”
当天下午,赵王后就带着愿意跟她离开的人搬了出去,搬到了王宫偏僻处的一个小宫室内暂住。
郑王在殿上听到侍人回禀后,当殿痛哭,对着公卿说:“王后要弃孤而去了!”然后起身,不乘王驾,奔向赵王后暂居的小宫室。公卿们连忙跟了上去。
他们到的时候,郑王正在殿外求赵王后搬回去。
赵王后不肯见郑王,紧闭宫门,对郑王说:“奴有罪,不敢见大王。”
郑王哭道:“王后何罪之有?快些出来,随孤回去!”
赵王后在门后哭道:“大王不怪,是大王宽宏,奴没有脸再见大王,也没有脸再当王后,还请大王放奴归去!”
郑王道:“王后要离开孤吗?孤不舍王后。王后就能舍得孤吗?”
赵王后在门后大哭。
一王一后隔门悲泣,底下的公卿就上来劝。
但赵王后坚持不再当王后,口口声声都是赵王阴害郑王,她身为人女,自然要替父王赎罪。
郑王则道赵王并未害孤,赵国与郑国乃是永世友好之邦。
赵王后仍不肯出来,还命人把王冠和玉笏给送了出来。
郑王在赵王后门前哭到昏过去也没能求到赵王后开门一见,以后数日,郑王都来此地求赵王后出来,赵王后一直没有回应。
公卿也陪郑王一起来,前面是跟着一起求赵王后出来,见赵王后不改主意,就转而请郑王接受赵王后的请求。
郑王先是怒,后又悲,万般无奈之下,最终答应赵王后收回她的王后之位,但又立刻重新纳她为夫人,总之就是不肯放她离开。
郑人者道郑王深情,王后厚义,乃是千古佳话。
第394章 新人旧人,旧人新人
郑王失去王后,万分难过; 天天在殿上垂泪; 望见庭前明月,想起曾与王后赏月; 听到殿上琴声; 想起曾与王后听琴; 哪怕看到一个心爱的侍人送上一杯酒,他都能想起某年月日; 与王后在一起时,这个侍人说了个笑话,逗笑了王后。
郑王如此深情; 该怎么办呢?
殿上的人有的出主意帮郑王挽回王后,因为王后自从避入小殿后,到现在还不肯见大王; 哪怕她从赵王后变成了赵夫人。
他们就出主意,想办法,让赵夫人肯赐郑王一面。
也有人,比如刑天香; 立刻从自己的姐妹中选出两个善解人意; 貌美如花的送进宫来,以解忧愁。
郑王拥着新美,继续怀念以前的赵王后,如今的赵夫人。
彼时郑王身边的二赵已经如黄花失了颜色,新人倍出; 却个个都称大王心爱唯有赵夫人。
还有一些有野心的宫女徘徊在赵夫人的小殿之外,希望能见到郑王。
小殿内有些拥挤,门室浅窄,赵王后带来的宫女、侍人、陪媵等都要挤着住,王后的嫁妆甚至只能放在廊下宽阔处,盖上厚厚的草披,遮住天上飘下的雨雪。
赵王后……如今是赵夫人了。
自从搬到这里后,她就一滴泪也没有了。倒是跟她来的女人中有不少日夜垂泪,她们本来都盼着郑王能接回赵王后,但当赵王后变成了夫人,宫中又迎入新美后,这些女人才如梦初醒。
赵夫人也不去劝慰,她想等到宫中宫禁不严时,再想办法传信出宫,看能不能联络上那几个随她一道来郑国的赵人。
……如果他们还没有回赵的话。
一个宫女进来担忧的说:“夫人,阿桂病了……”
多番变故,屡受惊吓,再从宽敞明亮的宫殿搬到了到处是灰尘的小宫室,这些往日如娇花软玉一般的女子哪里撑得住?
宫女来报时,阿桂已经只剩一口气了。
赵王后这些日子哪有心情去担忧她们?今天才知道,顿时吓了一大跳。她跟着宫女赶过来时,其余众女围坐在阿桂榻前,都在默默掉泪。
阿桂是一个温柔多情的女子,擅琴、擅舞、擅诗歌,颇有捷才。当日赵王要给赵王后选陪媵,特意举办了多场宴会,阿桂一曲《洗觞赋》惊艳四座。赵王当时本有心收她入宫,可阿桂却不愿意依附老迈的赵王,情愿跟着赵王后到郑国来。
赵王后对阿桂也一向非常感激,两人感情很深。
但阿桂的脾气有些太软了,她就像庭前玉花,受不得半点风吹雨打。当日能当殿婉拒赵王已经是她最有勇气的一天了。
自从郑王生赵王后的气,不肯来她这里以后,阿桂每次见她,都在她面前不停的劝说她快些去向郑王陪罪,每次劝到最后,她自己都哭得喘不上来气。
次数多了,赵王后就不怎么想见她了,有时她到了门前求见,她都让宫女劝她回去。
阿桂再次被赶走之后明白了什么,就再也没来见她。
但赵王后万万没想到再次见到阿桂时,她已经要死了。
“为何没人来报我!”赵王后大恸!扑上去抱住床榻上的阿桂。
宫女们都不敢说话,一个与阿桂颇好的女子哭着说,“阿桂早就病了,冻病的……但她说不能告诉夫人,不能让夫人现在还替她担心,给夫人添麻烦……”
赵王后抱住阿桂,只觉得她身上的骨头都瘦得快突出来似的,轻飘飘的好像只剩一件衣服。
“取药来!取药来!快去煎药!”赵王后大叫。
宫女忙转身出去,却不知该煎什么药,又该拿什么药。
赵王后摸着阿桂冰冷的脸和手,又叫:“为什么这么冷?炉子呢?取怀炉来!把炉子拿进来!把我的皮裘拿来!”屋里添了炉子,宫女抱着怀炉轻轻放进了被子里。赵王后亲自把皮裘拿来裹住阿桂,再把她的手放进怀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药汤也煎好了。宫女小声道:“我想阿桂是冻病了,就煎了姜桂汤来……”
赵王后把药汤接过来,先自己尝了一口,并没有辛辣的姜味,倒有一股枣甜味,淡淡的,很适口。
宫女在旁边细数:“放了老姜、花椒、红枣、桂花……”
赵王后点点头,把阿桂的头抱在怀里,宫女在一旁掰开她的嘴,给她喂进去了几口。
热汤下腹,阿桂睁开了眼睛,恍惚看到了赵王后,干涩道:“……是奴眼花?”
赵王后泪如雨下,泪中带笑,欣喜道:“阿桂!来,再饮两口汤,我让人去找医者了,你喝了汤先歇一歇,我就在这里陪着你。”
阿桂摇摇头,赵王后就放下汤碗,柔声问她:“想吃饭吗?我让人煮粥来,细细的黄米煮出浓浓的粥,再放一点黄糖,甜甜的,你最喜欢,好不好?”
阿桂努力想坐起来,却没有力气,赵王后连忙撑住她:“阿桂,不要动,你要什么,都告诉我!”
阿桂喘了几下,握住赵王后的手。赵王后立刻用力握住,眼中含着泪却不敢掉,挤出笑来,“阿桂有话对我说,你们都下去!”
屋里的人就都出去了。
屋门一关,这里就剩下了她们两人。
赵王后此时再也撑不住,泪不停的掉:“阿桂,你不要丢下我……”
阿桂喘几下,努力睁开眼睛,专注的望着赵王后,笑道:“奴能再见到王后,真好。”
赵王后露出笑,对着光拢了拢乱发,“阿桂想看我,我就给阿桂看。阿桂,我好不好看?”
阿桂努力睁开眼,但房舍窄小,室内昏暗。
赵王后立刻让人送进来许多蜡烛,把小小的屋子映得如白昼一样。
阿桂靠在赵王后怀中,轻轻的说:“王后,我听说大王又纳了新的美人……”“嗯……”赵王后轻轻应了一声,靠在阿桂的头顶,轻声道:“阿桂,我们不管他了。”
阿桂握紧她的手:“奴有话,要告诉王后,王后一定要记得!”
赵王后眼一闭,珠泪滑下脸颊,“我记下,阿桂说的我都记下!”
阿桂:“王后不可怨恨大王,王后生死都寄于大王一念之间,王后,要重新得回大王欢心。爱大王所爱,恨大王所恨。若大王再来,你要高兴,要替大王能得鲁国公主为后而高兴。”
赵王后默默点头:“我都听阿桂的。”
阿桂努力看向她的眼睛,扯一扯她的手,赵王后就把头低下来,凑在她嘴边。
阿桂小声说:“生下王子……王后,你要生一个王子!”赵王后:“嗯……我知道……我一定会生一个王子!”阿桂此时已经没有了力气,她连赵王后的手都握不住了,她微笑着说:“王后,再让阿桂看看你……”
赵王后把脸伸在烛前,望向阿桂。
她的眼睛已经闭上了。
郑王数日后想起新的赵夫人,怕她心生怨恨,就来见她。
赵王后瘦了许多,弱不胜衣,面色苍白,神色凄楚。见到他却喜气盈腮,扑到他的脚边如同无依的女子一样抱住他的脚哭道:“奴还以为大王忘了奴……大王心中有奴,奴足矣!”
郑王不免高兴起来,柔情顿起,亲自扶起她,携她回屋,“卿卿怎么瘦了这么多?”再细观她,“卿卿为何不施脂粉?”再看她头发,“卿卿的头发为何少了一段?”
赵王后道:“我即有罪,怎么还能施脂粉?头发也是因此剪去,烧在神前,赎我的罪过。”
郑王叹道:“你又何必如此?”赵王后低头,她不肯上座,只肯跪在郑王脚边,仰头望他:“我还没有恭贺大王,将会得鲁国公主为后。”
郑王抚摸她的肩:“你是真心为孤高兴?”赵王后:“大王如不信我,等鲁国公主来郑,我愿亲奉茶药,行婢子事!”
郑王听了这话才相信了,摇头道:“不必如此。我闻鲁国公主性情骄横,只怕到时会给你委屈受,你躲她远一点。”
赵王后就道:“如此,我就闭门不出,不让鲁国公主见到我,当可无忧。”
郑王点头:“如此更好。”
赵王后的一只玉手从郑王袍子下钻进去,郑王坐在榻上,浑身一僵,再看赵王后,面白如玉,就如同梁帝曾于洛水遇到的人身蛇尾的神女一样,那妖娆的姿态动人心魄。
赵王后的声音像丝线一样缠住郑王:“只要大王能常来看奴,奴就心满意足了……”
郑王到深夜才回到宫中,他没想到赵王后失去高位后,倒显得比往日更加可爱,让他忍不住流连不已。
他只是沐浴更衣,再稍稍歇息一下,天就亮了,公卿们已经入宫来了。他昨晚一夜没睡,今晨就倚在凭几上昏昏欲睡,连面前的公卿们在说什么都没听到。
上面大王打起了盹,下面的公卿们就自然的放轻声音,不敢打扰大王的好梦。
赵礼道:“大王如此难过,我们也该想想办法。”
大王是睡着了也好,是难过得晚上睡不着也好,怎么说都行啊。
赵礼替大家起了个头,下面自然有人接话。
一人点头道:“我等该为大王解忧。”
如何解忧?
大王没有王后,再迎一个王后回来,大王有了新王后的抚慰,心情自然就会变好了。
赵礼如此说,底下的人也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了。
刑天香当面不发一语,等这些人都走了以后,他特意留下了,等郑王睡醒已经是黄昏了,问外面还有谁,侍人答:“刑公子在。”
郑王最近非常喜欢刑天香,闻言道:“快请他进来。”
刑天香进来后,先是一揖,再□□了一天的郑王用饭,再赏歌舞。
郑王只觉得最近事事顺心,件件如意,一切就像有老天爷在助他一样。
他忍不住与刑天香提起了鲁国公主,笑道:“孤听说此女性情不美,只怕迎回来后,孤的后宫诸位美人就不保了。”
刑天香笑道:“大王少一个美人,我再送大王十个!”郑王大笑,道:“你记恨姜氏,就要跟孤的王后作对吗?小心孤的王后记恨你。”
刑天香道:“如果新王后与大王一心,我自然不会记恨她。”
郑王想起赵王和赵王后,不免皱眉,叹道:“是啊。”不可讳言,他对赵王后最不满的一点就是赵王的事,他总觉得之前他对赵王后的喜爱都是她欺骗得来的,现在把她贬为夫人才消了气。
如果鲁国公主也帮着鲁王害他怎么办?刑天香道:“大王还是要小心些的好。不如等鲁国公主来以后,先给她一些苦头吃驯服她,等她温顺之后,再加宠爱。”
郑王笑道:“言之有理。到时孤一定多多宠爱刑家女郎。”
刑天香不敢在郑王面前提自己姐妹的名字,只笑而不答。
但看赵王后在成为夫人之后有多温顺,郑王已经打定主意,等娶来鲁国公主后先冷落她,这样女子才会更加柔顺,更加会敬爱丈夫。
但人还要先迎来才行啊。
郑王悄悄命人找来赵礼与赵明,暗示他们要多在鲁国公主面前替她美言。
“若孤得美人而归,必不会忘了卿等的忠心!”赵礼与赵明回去后不免相视苦笑。郑王也太小气,连追求鲁国公主这种事都不肯掏腰包,要赵家替他出钱。
赵礼道:“事已至此,也不能不做了。”
赵明道:“只能如此。”
赵家逃难时也带足了宝贝,现在却要再送回鲁国去,这也真是可笑。但这样求来的鲁国公主,郑王就不可能撇下赵氏不理了。想到这里,赵礼不遗余力,向郑王求来御令,命人带上礼物送往鲁国。
刑天香见赵氏的动静后,特意去见郑王,道愿意为郑王迎鲁国公主出力。
郑王大喜,夸刑家忠心。
但刑天香没有把礼物送到鲁国,而是送进了逍遥台。
刑家其他人还不解,刑天香道:“你们只要看着就行了。”
等过了几天,刑家其他人没有看到郑王把这些礼物送到鲁国就懂了,原来刑天香说是给鲁国送礼,其实是给郑王送礼。明着送,郑王一定会推辞,不如这样暗着送。
刑天香道:“把这件事暗暗传到鲁国公主的耳中。”
刑家其他人这回懂了,笑道:“那公主听到郑王如此小气,想必就不肯嫁过来了!”
鲁国,莲花台。
姜姬最近听说了两件事。
第一,赵家要给她送礼;第二,郑王是个小气鬼,把别人送给她的礼物霸占了。
龚香就看公主面露不快:“郑王真小气啊!”
龚香:“……”公主是可惜礼物了。
没办法,钱花得太快了。
姜姬对姜武说:“不如把漆离的粮食抢来吧。”
龚香:“……”公主真的很缺钱啊。
姜武:“好。”
姜姬:“抢来之后,再送给他。”
龚香:“……”哦,原来如此。
姜武:“……怎么做?”
姜姬:“你先让一队人去抢粮,趁乱杀漆离的人;再让另一队人去救漆离,救回来后,说看他可怜,送一批粮食给他救急。”
姜武恍然大悟:“原来要这么做,好。”
第395章 笼中鸟
一场大雪给荒原增添了几分颜色,在它的装饰下; 贫瘠的土地、荒芜的田野、静谧的村庄都被掩在了厚厚的冬装之下; 与澄澈的蓝天、白云一起变成了一幅唯美的图画。
最好的是……
漆离心想,那些死人不会散发出臭味了。
野狼虽多; 却吃不完这荒野上层出不穷的死人; 它们倒卧在任何一个地方; 荒草、小树林、水源边,不经意之间就会踩到; 让人恶心。
漆离带着队伍又向前行进了大概三十里就下令扎营了,现在还是上午,但再往前走就会被前面城池的探哨发现。那就麻烦了。这些城池一旦发现他们这么一大群黑鸦鸦的向城池涌去; 立刻就会点起烽火向附近的城池示警,然后最迟明天,他们就会被周围几座城的士兵给包围。
漆离已经不想打了。天气越来越冷; 他们驱赶来的郑人也越来越虚弱,有时一夜过去,地上会躺下数百个,他们缩成一团; 有时看起来还没有一只狐狸大。
此消彼长; 各城的军队也都很清楚,这是消灭他们的良机,所以他们在这个时候摒弃一切嫌隙,誓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停下来后,因为今天没有仗打; 所以流民们都很清楚没有食物可吃,他们四散离开,在雪里、土里深挖,挖出一根草根、树根就会如获至宝的塞进嘴里。如果找不到树根、草根,那就吞雪止饥。
如果更凶恶一点,他们会“捕获”流民中瘦弱的人。
漆离从来不管这些郑人,他知道他们中有些人会吃死人,现在地上随处可见死人的头、手、脚等等,不敢杀人的,就捡地上的“食物”来吃。
更多的郑人像是失去了灵魂,他们被驱赶着,站起来就往前走,赶得凶了就往前跑,一旦停下来,就席地而坐,望着后方漆离的队伍。
漆离的人距离流民很远,有士兵披甲骑马巡视,有满载着粮食的马车,还有烧着炉子的温暖帐篷。
郑人不是没有冲击过这支有着粮食和武器的队伍,他们试过许多次,有的还很有策略,但最后那些有勇气、有胆量的郑人都被杀了,剩下的像被驯服的狗,他们的牙齿只会在主人需要的时候使用,只为了主人使用,而早就忘了为自己使用。
煮食的香气散开,士兵们都把武器拿在手上,这个时候,总会有几个被食物诱惑得的去理智的人想冲进来,冲到釜前,不顾粥食烫热,伸手进去捞一把塞进嘴里,把这能连他们的舌头都烫掉的食物吞下去。
“哈哈!又来了!”
“看!那边!”
“今天这几个很聪明嘛。”一个远处拿着弯弓的射手一边笑着一边懒洋洋的搭弓,“如果有能活下来的就赏他一口吃的。”
另一人笑道,“除非你射不中。”
“我会射不中?”话音未落,他手指一松,羽箭离弦,瞬间远处的两个扑向大釜的郑人向前扑倒,背心中箭,当场毙命。
这两人只是吸引注意的,还有几个郑人躲在旁边,想趁燕人拦住这两人时再冲过去,但釜前的燕人还没动,这两人已经被远处射来的箭射死了,剩下的郑人不及多想,咬牙扑了出去!
直冲着还冒着热气的釜冲去。
越来越近了!
他们都能看到翻滚的谷米!还有褐色的肉块!香气扑鼻!有酱的鲜味!还有……
背心刺痛,像是有一根坚硬的钉子扎进了身体。
他又向前冲了几步,无力的倒在地上。
好饿……
只差最后一步,他就能吃到了……
漆离坐在榻上,他的从人替他端上来一碗肉粥,说:“我们该回去了吧。”他问漆离:“家里怎么样了?”
漆离的眉头紧紧皱着,摇头:“不太好。”他深吸一口气,对从人说:“大王快不行了,父亲打听出来王后和太子在鼓动大王杀了父亲,大王已经两次召父亲进宫,父亲都称病躲过去了。”
从人倒抽一口冷气,紧张道,“这可怎么办?大王再召,再不去就……”他道,“大王早晚会派人来抓鼎公的!”
漆离想回去,可父亲却不让他回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