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姜姬-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叫姜姬说还应该再休息两天,现在他自己从床上走到隔壁去方便,坐久一点就要喊姜奔和姜武去扶了,这明明是还很虚嘛……不过为了早一日当上鲁王,拼一点也可以理解,就是休息不好身体再出什么问题就不奇怪了,看姜元那苍老的样子,底子本来就不厚。
不过姜姬想了一下,觉得也不必忠言逆耳了,此时应该拍手称快才对。
出门坐上车,姜姬硬是抱着姜旦挤到了姜元的车里,她猜姜元现在应该很不想见冯营和蒋伟,所以会很欢迎他们来搅局。果然姜元没反对,进车里就在姜谷和姜粟的服侍下躺下了,没过一会儿,蒋盛就来了,隔着帘子听说姜元已经休息了还不肯走,竟然说:“既然这样,跟女公子说也是一样的。”
姜姬就掀开车帘,见这人的眼神更恶心、更露骨了。
“车内气味难闻,女公子若不堪忍受,可到某的车内来,某的车也是很不错的。听说女公子喜欢丝绢绫罗,某也可以车内铺满绫罗,令女公子不致嫌车内简陋。”他的声音还越来越大,像在炫耀。
——有病。
姜姬见过龚獠的追求,就算也有些夸张,但跟蒋盛一比,简直就是含蓄了。
这么狂妄,要么他性格有问题,要么就是他有狂妄的资本。
蒋盛显然是后者。
那她就不能跟他翻脸。
姜姬含笑听完,道:“既然公子有丝绢,我就厚颜向公子要几匹用来铺床了。”她转头看向仍在“沉睡”的姜元,“爹爹病势沉重,床铺的软一些,他睡得更安稳。”
蒋盛显然也没把这些丝绢看在眼里,姜姬即求,他就让人送来了一车,一整车的丝绢。姜姬也不客气,让姜谷和姜粟去抱了几匹上来,真的把车内给铺了一层,等冯营来看姜元,一见满车丝娟铺地,连车都没上,站在车外拱拱手问候一声就甩袖走了。
她这才发现似乎现在用布在车里垫几层不太好?联想到生产水平,再看看这不怎么起眼的“丝绢”……
无意之中奢侈了一回。历史中有个妃子喜欢听裂帛之声,大王就让人撕给她听,讨她喜欢。比起撕布的那个,她只是用来铺车也算是物有所用,不算太浪费吧?
从樊城到乐城的路跟想像中的一点也不一样。姜姬本以为两个大城之间,应该会有直通的大道,不会有什么复杂的地型,谁知她全猜错了。
原来涟水就在樊城上方,而涟水河就横亘在樊城到乐城的要道之间,要过涟水河,需要绕路,绕到旁边的涟水城,取道而过。
涟水是天险,它才是乐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见到涟水,姜元有些怀念。在坐船通过涟水河时,他一直望着窗外的涟水河,河面上有一叶叶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中来回穿梭捕鱼,他让姜奔去买些鱼来,“给他们剪一块布,就能买一船的鱼。”
涟水的鱼不易运出,但在本地却非常便宜。鱼都长得很大,肉厚刺多。在船上吃鱼只能吃煮鱼,配上涟水本地的土盐和酱菜,别有一番滋味。
姜元指着前方隐隐的一座青山,道:“那就是乐城了。”
他当年每天在这涟水岸边都能望见乐城,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过去,回到莲花台。
姜姬一直没看到怜奴,到登船时也不见他的踪影,姜元也不再提起他,这让她怀疑,姜元其实是派他出去了。他让怜奴去干什么了呢?
“竖奴!你这贼儿!爹爹养你十几年,就是让你回来偷蒋家的东西的?”蒋彪举着一把剑要砍怜奴,两人围着一张桌子转,地上全是蒋淑房间里的东西,旁边还有一个包袱,蒋彪进来看到怜奴正背着包袱要跑,举剑就杀来了。
怜奴放下包袱一点也不害怕的跟蒋彪打起来,他刚才看到他没叫人,就说明他不会叫人!怜奴两眼放光,一手一个短匕,抽冷子就扎在蒋彪腹间。
蒋彪这才发现怜奴竟然要杀他!用剑将怜奴击开后,转头就往外跑,还喊道:“来人!有刺客!!”
怜奴扑到他背上又扎了一刀,还在蒋彪耳边说:“爹没有教过你不要背对着敌人吗?你这么蠢,我干脆送你下去见爹爹吧!”话音未落,他手上的短匕已经高高举起!
蒋彪被他从背后制住,反抗不得,几乎以为下一刻就是死期!
可停了一瞬,刀仍然没有扎下来,他才敢睁开眼睛,见怜奴坐在对面,正对着他笑。
“竖奴!”蒋彪蹦起来,既羞又怒,待要再打,身上两处刀伤不是做假,他现在连站着都困难。
怜奴道:“大公子要回来了,你若是还想留在蒋家,就不要这么快离城,我为你引见大公子。”
蒋彪不喜反疑,“你因何帮我?”
怜奴笑道:“我就爱看蒋家人打成一团,你们打得越凶,我越高兴。”
如果怜奴换个说法,比如他们都是蒋淑的儿子,或记得蒋淑的恩情云云,蒋彪都不会相信,他这么说,蒋彪就信了。
“我若在蒋家,对你也有好处。”蒋彪立刻开始谈起条件。
“什么好处?”怜奴笑道,“你能帮我什么?”
蒋彪:“你想让我帮你什么?”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劲。
怜奴觉得蒋淑比蒋伟强,而蒋彪比蒋盛强,等上十年,这蒋家还是蒋淑这一脉的。
“等我想到再告诉你吧。”怜奴抱起包袱,道:“不如你先送我出去。”
蒋彪一挑眉,先喊从人来给他裹伤换衣,再令人备车,用车将怜奴完好的送了出去。
车到城外,怜奴要下车,蒋彪拦住他,“今日你刺我两刀,往日恩怨,一笔勾消。”说罢伸出手。
怜奴看看他的手,拍了一掌上去。跳下车,他抱着包袱很快消失在荒野间,蒋彪停车看了好一会儿,看不到影了才让人调转车头。他虽不喜怜奴,但怜奴却是蒋淑亲手教养长大的,与其说他信怜奴,不如说他信蒋淑,他相信爹爹是不会留下一个会害他的人的。
远远的看到车走了,怜奴才调转方向,又回到城内。
他看看手掌,冷笑:“真不愧是蒋淑教出来的好儿子,一点亏都不肯吃。”两刀就想把以前的事一笔勾消?做梦!
第39章 虎符
“把带子解开。”蒋彪坐在车上,想了想后叫来从人如此吩咐。
从人:“可是解开……就该流血了……”
蒋彪:“就是这样才好。”
等从人把包伤口的棉带解开后,血顿时又涌了出来,蒋彪脸色发青,重新把衣服穿好,倒在车上,“在城里转两圈。”
等血渍浸透衣服,他才让从人把车驶回蒋家。
到了晚上,城中就流传起蒋彪被人在城外刺杀的消息!
蒋珍听到后气得脸色铁青,“让人把跟着大公子出去的人都绑来!一个个打!打到死为止!”
从人忙劝道,“切莫如此!”之前蒋珍把先王残血一杀而尽的事已经令他可止小儿夜啼了,再要活生生打死人,还是蒋家的人,那人们就该说他疯了。
蒋珍怒不可遏,冲到蒋彪房内,见他面色苍白的躺在那里,被褥都浸着血,他上前揭开被子,见腹下一处,肩上一处,伤口小而边缘平滑,这分明是利刃所致!
“何人伤你?”他推醒蒋彪。
蒋彪摇头,“不曾看清面目……”
蒋珍再问:“共有几人?”
蒋彪再摇头,“好像有好几个,又好像只有一两个,伤我的不知是一个还是两个……”
蒋珍还算了解蒋彪,见他虚弱至此就有些怀疑,可伤口做不得假。
……如果蒋彪狠心自伤,蒋珍就要重新审视他了。
蒋彪再问就不肯开口了,一副昏睡过去的样子。只是他伤成这样,再赶他出去就过分了。人活蹦乱跳的撵出去,好歹还有一层遮羞布,虽然不厚,也算是个意思。但刚遇刺就被撵走,这就等于送人上黄泉路。
蒋珍让人给蒋伟送了口信,就对人道:“暂时不必给大公子收拾行李了。”
蒋伟接到信,自然大怒,“竟然有人敢杀蒋家人?!”
蒋盛听了也生气,他认为这是蒋彪的苦肉计,为了不被赶出蒋家!可听了蒋伟的话他就把话给吞了回去,转而义愤道:“此等小人!父亲!不可放过他们!”
蒋伟认为这是对蒋家的挑衅,他们看蒋淑死了,就以为蒋家倒了?
“告诉蒋珍,全城缉凶!”
蒋珍便令蒋家收买的剑客等人在乐城上下搜捕起来。他认为刺伤蒋彪的人一定是别家雇来的刺客,见蒋淑身死,蒋彪又被蒋家赶走,才来找蒋淑之子报仇。这样的刺客多是身手高超,性情坚毅,见蒋彪未死,肯定会再次寻机下手,人,一定还在乐城!
蒋家在乐城再次搅风搅雨的消息传来时,冯营他们已经坐上了船。
“听说是蒋彪被刺。”冯瑄道,姜元不爱见他,他就成了家里跑腿的人,特别是快要回乐城了,最近城中各家都有些骚动,他往来两地之间,送信传信,打听消息都方便。
“人死了吗?”冯甲忙问。
“活着。”冯瑄说完就见冯甲一脸不屑,“不过不似作伪。”他道,他买通了给蒋彪看伤的医者,据医者说,伤口虽小,却是利刃,而且是捅伤,这是要命的杀法,若是作戏,伤口多大而浅。
冯甲这才深思起来:“蒋淑刚死,谁这么沉不住气?而且蒋彪都要被赶走了,杀他才是帮了蒋伟的忙吧?”两虎相争和一虎占山,当然是前者对蒋家伤害大。
“若是死仇呢?”冯宾悠悠然道,自从“被迫”下聘后,他就这么一副样子,冯甲觉得他现在比冯营还会气人。
冯营道:“若是跟蒋淑结下死仇,那也不奇怪了,杀蒋彪只是为了灭蒋淑一门,跟蒋家无关。”
冯瑄几人都沉默了。蒋淑此人活着的时候,冯家不说每一个人都盼着他死,也差不多了。可他死后,竟然有人要灭他这一脉,不止是兄弟,连外人都有,这就难免令人齿寒。
谁能保证自己死后不会有这一日?
冯营沉默良久,道:“这种事不能放纵!大公子马上就要继位,乐城不能有宵小容身!”
冯家和蒋家联起手来,乐城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
怜奴在心中把蒋彪骂了个百八十遍。可见他也不信他是出城,所以才在回城后祭出此计,让他无处容身。
见此,怜奴只得偷偷出了城,他没有姓氏,被人抓住不算成流民,就是被当成贼寇就地格杀。虽然他现在姓姜了,可连姜元在乐城估计都需要别人证明身份——不然谁知道他?何况他这个养子?
他本想提前潜入莲花台,看一看情形。当日赵后将伪王尸身藏在冰窖内,宫内侍卫哗变,搜出王尸,勒杀赵后弃尸,莲花台一片狼藉。
最叫人可惜的是伪王收藏的诸多美人,最后都成了艳尸,听说莲花台上空有野鸟乌鸦盘旋,数月不绝。
但这些只是叫乐城人叹息一两声,姜元关心的则是王玺与虎符。
从冯营这些人来找他后,他就没听他们提过王玺与虎符!这才是他心头最大的隐忧。
他担忧冯家与蒋家打算藏起王玺与虎符不给他,怜奴就自请偷偷潜入莲花宫寻找。
不过,他也不算是无功而返。
他拍拍怀中,这是在蒋淑书房里找到的。
他就知道,蒋淑不可能什么也没留下。当日说是宫侍哗变,可怎么可能没有蒋淑的手笔呢?
有了此物,他才算是取信了姜元。
船靠岸了。
姜姬被姜武背下了船,河岸沿边全是泥污,水没过了膝盖。
另一边,姜奔背的是姜元。
姜旦在船里蹦个不停,他也想下船,想让别人背他,可姜武和姜奔都没空,他就推姜谷:“你背我!你下去背我!”
姜谷看到姜姬已经走远,犹豫的提起裙角想跳到河中,被姜粟拉住,“姜姬说了,一会儿让姜武回来背,你现在下去,衣服湿了怎么办?”
姜旦还在大声叫,姜谷为难的看了眼姜粟,还是提着裙子跳进了河里。可是河水比她以为的深得多!而且河流湍急,水势又沉又重,一下子就把她冲倒了!瞬间没顶,不见踪影!
周围的人都在下船,没人注意到这里。
姜粟尖叫:“救人!救人啊!”
姜姬隐隐听到有人在呼救,回头一看是姜粟,再一看,船内少了姜谷!她立刻对姜武说:“姜谷掉到河里了!快去捞她!”说着就要从姜武身上滑下来。
姜武连忙抱紧她,回头看空无一人的河面,到处都是扛着行李下船的人,还有被从人背着下船的人,根本看不到姜谷,“我先将你送上岸!”说着他就大步跑起来。
可在河中跑根本跑不起来,姜姬一个劲的喊:“我会游泳!放我下来!”
姜武说:“水太急!你根本游不起来!”
这时她看到不远处的岸边,焦翁正在解开衣衫准备拧开,她连忙喊:“焦翁!接我上岸!”言罢伸出双手。
焦翁一怔,顿时有些激动,连脚边的剑都不顾了,涉水跑过来,手忙脚乱的接过姜姬,双手捧着她,不敢背,道:“某身上肮脏,这便将女公子送上岸。”
他走了两步才发觉不对,回头一望,见姜武往后跑了几步,一头扎进水里,他恍然道:“可是有人落水?”
姜姬道:“正是家姐。”
焦翁看了眼姜姬,这位女公子一直都将两个女仆尊称为姐,不似假意,真是奇怪啊。
幸好河流虽急,毕竟已经靠近河岸,水不算很深,沿岸又都是他们的船,在姜武扎到水里救人后,终于有人注意到了,很快就把姜谷捞了出来,只是她已经昏迷,衣衫尽湿。姜武把姜谷背到岸上,人也没了力气。
姜姬一直等着,连姜旦和姜粟都顾不上去管。看到他把姜谷背上岸就立刻奔过去,万幸,姜谷只是昏迷,心跳虽然微弱,但还在跳!
姜奔刚把姜旦和姜粟背过来,放下后就赶紧过来看了一眼,道:“我去取些清水。”
姜武倒在岸边,累得动都动不了,只是点点头。
姜姬让焦翁抱来两匹布,拆开盖在两人身上,然后把姜谷翻过来,让姜粟用膝盖顶着姜谷的胃,她在背后用力敲击姜谷心口的位置。
焦翁好奇的看着,以前这等落水的人,救上来后不会睁眼就是死了,这女人一看就没救了。
姜武看了一会儿,撑起来爬过来,说:“怎么做?这样?”他把姜谷抱到怀里,一样曲起一腿用膝盖顶住她的胃,一边用拳头击她的背部。
姜姬喊着号子让他注意节奏,她抬起姜谷的头,拔开她的嘴,反射神经很快令她吐出喝下去的水,咳得撕心裂肺。。
她现在无比庆幸军训中有急救课,当时她还抱怨让他们学这个干什么,但真等要用的时候不会才是最痛苦的。
姜谷落水时间不长,他们住在山中时在夏天也去河中洗澡,她也会闭气,落水后受惊才会呛水昏迷,经过姜姬乱七八糟的急救,竟然也捡回了一条命。
焦翁都惊呆了,瞪大双目来回看姜谷,手中握着剑,害怕这是个索命的水鬼。
姜姬按住他的剑,“不必紧张,是家姐。”她一下子瘫坐在姜谷的身旁,握住她的一只手说:“河神见我们姐妹情深,不忍相离,特意送她回来陪我的。”
第40章 栋梁
周围渐渐鼓噪起来。
姜姬赶紧把姜谷的头脸罩住,让姜奔把她先抱上车,这回肯定不能上姜元的车了,幸好冯家的车还给她留着。
姜武还在脱力,见姜谷没事了,又一头躺倒在泥地上。
“去车里躺。”姜姬推了他一把,“把衣服都脱了,全是泥,你裹着这个布上车吧。”
姜武看了眼盖在自己身上的布,发出一声呻吟。他身上那匹是砖红色的,和姜姬身上穿的极为相似,“你也不嫌可惜。”他坐起来想把布抱开,一碰就是一个泥手印。
“你在想什么啊!”姜姬扯着他的手,“快起来,地上太凉,我让人去找些花椒和姜来给你们煮汤喝。”现在药食常混用,花椒和姜既是调料,也是药物,可以说用途广泛。
姜武脱了衣服,转头跳进了河里。姜姬不过一眼没看到就是这样,都要气傻了。只见他把头脸上的泥搓干净才跑上岸,洗干净了手才去抱起布,刚才还有不少人眼馋的看着扔在地上好像没人要的那块布,只是没人敢去捡。
他跑到车旁,把布搭在车头上,姜姬兜头扔过去一件干净衣服,“快上来!”真不怕着凉吗?看姜元病的都快没了半条命!以前在家里一年才洗一次澡也没见你这么爱干净!
姜武先套上一件才往车上爬,车内姜谷已经换下湿衣,姜粟正在给她擦头发。
“这样不行。”姜姬摸了下她的手,冰凉的,她还在发抖,人都缩成了一团,“如果有热水能让她泡泡就好了。”
大部分的车队都已经出发了。姜元早就走了,他当然不会等姜谷,连“心爱”的女儿都抛在了脑后。
不过姜姬当然不会被人遗忘。
冯瑄还留在这里,他也看到了姜武下水救人的那一幕,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感动。这几个跟着姜元一步登天的人,还保有着彼此之间质朴的感情。只是不知这份感情还能保存多久。
姜姬探头出去唤冯家从人,“姜汤煮好了吗?”
冯瑄接过陶罐,说:“放了花椒、姜和几片参,让她喝下去,发发汗。”
有人参!
姜姬顿时松了一大口气。她连忙让姜奔接过来,给姜谷和姜武都倒了一碗,连姜块和参片都分了,让他们嚼嚼咽了。
姜谷很快就不抖了,姜武更是立刻满脸潮红,在车里坐不住,还要下去骑马,姜姬怕水边风寒,把他按在车里,一人裹一块布,发汗吧。
天渐渐暗下来,夜幕降临了。
冯瑄看看天色,想赶上前面的队伍已经不可能了,他下令就地扎营。所有的车赶上高地,远离河岸,车马围成一圈,挖坑垒灶架锅。
他叫来从人,“去找河边行船的船家买一些鱼,如果有常下水的人吃的药也买一些。”
姜谷睡着了。
姜姬坐在她身边,时不时的去摸她的额头和手心。刚才有那么一刻,她真以为姜谷也死了。陶氏的死还能怨恨别人,姜谷呢?她能怨谁?是不懂事的姜旦?还是太听姜旦的话,太软弱的姜谷呢?
在她到那个家以后,姜谷就是大姐,因为她比陶氏和姜粟都高一点,而且她干的活最多。当时姜旦已经出生,她天天不是背着就是抱着姜旦,不止一次,姜旦拉尿在她身上,她都是赶紧哄姜旦,一点也不在意。
家里那时吃的东西不多,姜武和姜奔是男孩子,跑得远,能跑到别的山头的树林里去找吃的,她就抱着姜旦,再牵着她,把家里两个最小的都带在身边,手上还不停的摘野菜、摘野果,去溪边提水回家。姜姬还记得当时她刚到那个家时发现大家都睡在地上,她当然睡不好,然后过了没两天,她发现姜谷在外面总是找一种一人高的枯草,找到就挖回来,洗干净根放在太阳地里。她当时以为这种草是可以卖钱的,像是牛马会吃的饲料什么的。后来空地上很快攒了一大堆枯草,这种枯草叶和梗都非常细,而且还在地里扎着根时上面就枯黄了,被太阳晒过后更是细软细软的。
最后这些枯草切掉根后就被姜谷铺了个床,让她和姜旦睡在上面。
她才知道这是专门给她和姜旦准备的小床。草攒了那么多,铺得厚厚的,躺在上面像躺在一堆棉花上。
但当时睡这张“草床”的只有姜姬与姜旦,其他人还是睡地上。
从那天起,姜姬才算是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因为只有家人才会注意到你最细微的地方,然后不必你要求,他们就替你办到了。
后来姜元来了,家里的粮食多了,大家每天都能吃饱饭,姜谷却成了家里第二矮的人,比她个子更低的就是陶氏了,其他人都猛得向上蹿了一截。但她还是一直照顾着大家。
姜姬看着姜谷,车里安静极了。
姜旦也没有被姜元带走,他自己根本不敢去找姜元。从姜谷落水后,姜姬就没有管他。她现在连看都不想看他。
他跟姜粟在一起,两人靠在车的角落里,姜粟搂着他。姜姬听到他刚才在找姜粟要吃的。
“要吃猪肉。”
姜粟说没有,塞给他一块饼。如果是以前他会把饼砸回到姜粟身上,今天却没有,他接过来,扁扁嘴吃了两口就不吃了,姜粟拿过来吃干净了。
看,其实他也是会看人脸色的。就是欺软怕硬。
姜谷对他太好了,因为怎么欺负都不会生气,他就永远不知道界限在哪里。
不能再让姜谷和姜粟带姜旦了。
姜姬默默想着,等有机会,她找别的侍女或从人照顾姜旦,只要在眼皮底下,也不怕他们对姜旦不好。
姜旦认生,见到生人反而不敢放肆。说不定这对他会更好。
姜姬说服自己,说服了很多遍才下定决心到下个地方就让别人照顾姜旦。她以前一直觉得姜旦还是应该跟家人在一起,他不过是个小孩子,他们这么多人总能照顾好他。可事情不像她想的那么顺利。可能以前她也没有太关心姜旦吧,反正有陶氏、有姜谷和姜粟照顾他,她竟然不知道他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而且她怎么纠正都纠正不过来。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