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来是看鲁国势大; 怕真把鲁国的反心问出来没办法收场。
  二来; 则是徐公、陶然、朝阳公主自己尚且打不完; 根本腾不出手来找她的麻烦。
  他们三个中的两个都还想要拉拢她呢。
  当然,等局面稳定后,说不定那个“胜者”会想要管一管鲁国这个公主城。
  所以怎么会让凤凰台稳当下来呢?
  对不对?
  王姻问:“公主,要怎么答复呢?”姜姬说:“就说我不愿意去。说,明明是朝阳公主将我赶出来的,现在就算叫我当皇后,我也不当了。既然不是皇后,这个祭祀我当然就不必去了。”
  王姻点头,炮制出了一篇文章,呈给姜姬看。
  她看过后说,“不必写得这么文雅,粗俗一点,直白一点。要记得,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而且野心很大。”
  王姻想了想,又写了一篇,这回再呈上去,姜姬就点头了,指着上面结尾那句话笑着说:“这句好,尤其好。”
  白哥前脚进公主城,一顿饭都没吃就被赶出去了。
  徐丛听说他是要去送回信,本想看一看回信,不料公主把白哥送出城后才把回信交给他,甚至不许他多停留,立刻派人“押”着他走了。
  这叫徐丛心底涌上一阵不安。
  他这段时间与姜姬朝夕相伴,对她的认识并没有加深,反倒是迷团更多了。
  他以前在鲁国时只在外面街上听了摘星公主的许多传言,也见过鲁王,也与龚相交谈过。但他没能见到摘星公主。
  摘星公主深居简出,跟传言中那个穷奢极欲的人不太一样。
  后来在徐家见到的摘星公主似乎更古怪一点。她与徐家,从一开始她需要仰仗徐家,到后来她不知不觉就与徐家平起平坐,最后更是牵着徐家的鼻子走。
  徐家上下,包括他都知道摘星公主喜欢权势,她到凤凰台来,为的就是夺取更大的权势。
  可她的所作所为又把她往更远的地方推。
  她明明可以利用朝阳公主,可她却偏偏故意惹恼了朝阳公主;
  她本来与皇后之位只有一线之隔,却最后放弃了。
  ……他认为,不是因为她突然怀了孩子才放弃做皇后的。
  是因为她从来没想过要通过当皇后来得到权力。
  白哥在路上打开了那封谢表——姜姬是这么告诉他的!
  可里面写的是什么?
  ——“你现在想让我当皇后了?晚了!我不当!”
  ——“谁要当傻子的皇后?”
  ——“你想让我帮你?”
  ——“我帮你,有什么好处?”
  ——“没有好处,我凭什么帮你?”
  全是赤裸裸的质问。
  这样的信怎么能送进去?!
  白哥想先回一趟徐家,问一问徐公。
  可他想了一路,觉得不能这样做。
  说到底,这是朝阳公主和姜姬之间的对话。不管这个对话有什么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徐公,包括徐家都不应该在里面插一手。
  徐公为什么一直“病”?
  他就是不想让徐家也跟着卷进去啊!
  徐家虽然一直在支持姜姬,外人看徐家也是一直在支持鲁国公主。
  可鲁国公主被朝阳公主赶出凤凰台,徐家也没有站出来替她说话,更没有向朝阳公主进言。
  将最有可能成为皇后的诸侯国公主赶走,还是需要一点理由的。
  徐家连这样的理由都不替姜姬找朝阳公主要,外人再看,也觉得徐家其实并不怎么关心这个鲁国公主。
  本来嘛,徐家如果有意,何不送自己的女儿进凤凰台呢?一个外来的诸侯国公主,有用,徐家就靠一靠;没用,徐家抽身而退,自己没有损失。
  白哥打定主意后,将信送到了凤凰台才回徐家。
  见到徐公,他把信的内容背出来,再说了他的看法。
  徐公欣慰道:“长进了啊。看来青焰教了你不少。”
  白哥既奇怪又羞涩,“师父,我做对了是吗?”干嘛要说是青焰教他的?八杆子打不着嘛。
  师父又逗他了。
  徐公让白哥下去了。
  他看向凤凰台。
  朝阳公主会如何应对呢?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有一点点猜到了那鲁国公主,姜姬,姜幽,她想干什么了……
  凤凰台上的事现在也能很快传出来了。
  于是,徐公和陶然都听说朝阳公主大怒,在看了一封奏表后要殿上武士去徐家捉拿一个人。
  陶然大喜。
  徐公命人紧闭大门。
  殿前武士来了,当然也不敢对徐家如何,客客气气的敲门,客客气气的说请前几天去凤凰台送信的白哥出来一下,朝阳公主召见。
  徐家不开门。
  过了一阵,徐家派人在门内问:朝阳公主是何人?
  她为什么要召白哥?
  白哥已娶妻有子,他不去。
  殿前武士被噎得吐血,左思右想,灰溜溜地回去了。
  因为他们要是闯进徐家抓人,这话就更不好听了。听听徐家那意思,好像是朝阳公主思慕徐家少年——要把人给如何如何一样。
  他们要真把人给“抓”进去了,不就坐实了吗?
  陶然得知后,十分可惜。可又不觉得奇怪,这才是徐公的手段嘛。
  那朝阳公主再如何,也不过是一介女子而已。
  朝阳公主还想再派人来抓,这次哪怕把徐家给踏平了,也要把人给她抓来!
  这回立刻就被劝住了。
  她封了那么多官,其中也有那么几个算是有点本事的。
  见她要对徐家来硬的,连忙把话题绕开,提醒她,她的主要目的是对鲁国公主生气,不是找徐家的麻烦,当然,徐家那人敢送上这么一本“谢表”,也确实该杀,等日后腾出手来再收拾他!
  先来看看鲁国公主啊。
  那人品着谢表,对朝阳说:“长公主,其实那鲁国公主,是在向您求饶呢。”
  朝阳听不懂,“是吗?”
  那人知道怎么劝朝阳才能让她听话,自然能把话给编圆了。
  他说,谢表上,这鲁国公主先是自报了家门,点出了她出身鲁国,深受鲁国上下的爱戴。
  在朝阳看来,那叫炫耀,还是极其粗暴的炫耀。
  他又说,这鲁国公主又提了鲁国有许多兵马,兵强马壮。
  朝阳把这一段给忽略过去了,此时听到这人提起,就道:“那跟她有什么关系?”
  这人说:“依我看,这就是鲁国公主告诉您,她能为您做的事。”他说得更直白点,“她的意思是,鲁国兵马,可以为您所用。”
  这个一说,朝阳就来兴趣了。她的火也消了,问他:“那后面,她又说不肯当皇后。”
  那人说:“她当了皇后才更麻烦。既然她不当,那就不让她当。”
  朝阳说:“那……她不能白让我用鲁国的兵啊。”她突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过了几日,整个凤凰台都接到了一道奇怪的圣旨。
  徐公接到抄录的圣旨后就跳起来了,冲到院子里,踩在冰冷的石板上,被白哥和童子们连忙扶了回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徐公握着圣旨,整个人都在发抖:“她想要、想要……”
  陶然看到圣旨,啼笑皆非。
  “这是什么东西?”他把抄录的圣旨扔到一旁,“可笑御玺竟用来做这等儿戏的事。”
  他的从人捡起一看,也不解道:“……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突然封这鲁国公主为安乐公主呢?”
  就算是从人,也察觉到不妥的地方。“这样,这鲁国公主不就跟陛下是……”表姐弟?堂姐弟?
  不对啊!
  徐家,徐树看着圣旨也在不解,“这圣旨上说,因为鲁国公主是永安公主之女,所以也可以封为公主。这话不通,自来从男不从女,从父不从母。这样一封,这鲁国公主的尊位不是从其父而得,而是从其母而得。这不乱套了吗?”
  徐公已经不再装病了,他穿戴整齐,坐在榻上,说:“这不是个例。”
  说罢示意白哥背史书给徐树解释解释。
  白哥听话的开始背书:“灵昌十年……”徐树摆手:“好了好了,我知道,灵昌帝嘛。”
  灵昌帝是大梁皇帝中一个挺普通的皇帝,他有一女,封为新平公主,公主嫁人后,生了儿子和女儿后,灵昌帝很高兴,就让公主的儿子和女儿不从父姓,从母姓了。
  这在当时还被传为佳话,就是现在,也把这一段当成是灵昌帝对驸马一家的赏赐,而不是折辱。
  可见,皇帝嫁女儿,之后女儿生的孩子从母姓而非父姓,很正常,是荣耀来着。
  徐树说:“但……”他清了清喉咙,“这个永安公主并不是嫁到鲁国啊。”
  这不能细数,细数起来更复杂。
  首先,永安公主嫁的是晋国东殷王;跟鲁国公主有父女之缘的那个鲁国先王,他的生母是永安公主的姐妹,长宁公主。
  所以严格算起来,永安公主与鲁国先王,乃是姨甥。
  然后两人是野合,没有成婚。
  鲁国公主这样的身世……
  徐树看这道圣旨,觉得朝阳公主真是……替自家脸上抹了好大一块灰啊。
  亏得那晋国小,不怕他们找上门来。不然细究起来,晋国这脸丢得可不小。
  最叫徐树惊讶的是,徐公竟然不当一回事。
  “与你我何干?”徐公说。
  屋里很安静,没有人敢说话。
  白哥连头都不敢抬。
  徐公平时温和慈祥,但他现在的样子,才是白哥和徐树从小见惯的“父亲”与“师父”。
  “与天下何干?”徐公平静地说,“不过一儿戏罢了。多一个公主,少一个公主,又有什么区别?”
  徐树犹豫了下:“那这样一来,鲁国公主就不能再为皇后……”
  “她当然不能再当皇后。”徐公塔拉着眼皮,“既然如此,就送她回鲁吧。早一日回去,早一日安心。”


第568章 反目
  公主城的冬天比别处更热闹一点。
  因为神女祭祀和鼎食啊。
  这里的人每年必定要祭祀一回的。而这公主城从一开始就只祭神女。
  不祭天,不祭地; 也不祭鲁国祖先。
  到现在已经没人觉得奇怪了。而且神女祭有什么不好呢?
  神女祭上; 全城的青年都会使尽浑身解数,会武的就演武; 会文的就吟赋,什么都不会的,年轻力壮?踢球啊,圈块空地就能踢起来了; 踢得好了,周围全是围观叫好的人呢。
  听说公主也很喜欢踢球; 如果他们踢得精彩,说不定公主也会从宫殿里出来看呢。
  如果连球都踢不起来,比如商人,他们就会搬来谷米; 加到鼎食中。
  鼎食现在也成了公主城的一个象征,在这里的鲁人都因为鼎食而稍解思乡之情; 何况还有球赛,又有公主在这里。
  天冷之后; 鼎食更是家家户户都煮,用一个陶瓮,就能煮出自家吃惯的鼎食。
  比起在鲁国的鼎食; 在这里; 鼎食中放的粮食更多; 更好吃了。
  公主城中也在丰收。
  姜姬来看粮库; 王姻在她身边给她报告今年的赋税收上来了多少。
  公主城到目前为止,粮食还是全靠从外面买,百姓们种出的粮食只能养活十分之一的人口,他们自己吃一吃,给牲口吃一吃,就没了。
  不过公主城现在位置很好,商路也打开了,买粮还是很轻松的。现在城中建好的粮库已经填满四分之三了。
  姜姬很高兴,问王姻何时才能全都填满,今年行不行?
  别看冬天好像不产粮食?但冬天也是各城倒买陈粮的时期。只要能找到门路,陈粮买来,只要没发霉,人都能吃,人吃不了,牲口也能吃。
  王姻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但很快就不顺利了。
  万应到公主城的路被截断了。商人们的队伍都被拦了,还抓了一群没来得及跑的商人,剩下的商人看到不对,都后退了。
  王姻建公主城时就跟周围的城都打过交道了,这个万应城虽然距离公主城有五天的路程,不能算特别近,他也好好的备了礼物,让人登门拜访。
  没想到突然就来了这一手。
  王姻让人去打听,打听来的消息让他心中一惊。
  他之前在万应城买通了不少小吏,万应城城主,黎氏的家中也买通了几个下人,还跟黎氏家族中旁系的一家扯上了关系。
  但现在他买通的小吏全都被抓出来杀了,下人也全都绑到黎家门前做了人柱,就是绑在木桩上,直到人饿死、渴死或自尽为止。
  至于那个旁系,更是一家都被赶了出去。
  王姻立刻命公主城严加戒备,然后去找姜姬,说万应恐怕要对公主城不利。
  “公主,此城来意不善。”王姻道,“为保万全,公主还要早做打算。”
  公主城跟万应城这种传承七八百年的大城一比那就是个小娃娃,万应城伸出一根手指头都给捏死它。
  “为什么?原因找着了吗?”姜姬问。
  王姻摇头:“不知道。我城与万应城一向井河不犯。”
  这个她相信。公主城和万应城从统属关系上就不一样,如果没有必要,万应城是不会跟公主城过不去的——它又不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干。
  那万应城这次出手,就一定有缘故。
  姜姬同意了王姻备战的建议。
  公主城上下就都开始紧张起来了。
  公主城内外最多的就是商人。在平时,王姻对商人们是很客气的。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就命人把商人居住的区域给围起来了。
  商人不解,看到刀甲林立也很害怕,取出金银想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姻就亲自到包围圈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解释一番。
  大意就是万应城对公主城似有恶意,现在辨不清忠奸,为了避免误伤忠良之人,所以才把你们都围起来,不叫闲人进出。
  一会儿,会有小官吏在士兵的保护下进去,给你们进行逐一登记,不管是你们屋里的妇人还是马下的奴隶,都要登记清楚。在解除警戒之前,如果你们这里的人走脱了一个,不管是妇人、小孩还是奴隶,谁是主人,谁负责。如果是当主人的带头做恶,那就不好意思了,编为同队的所有人都要下狱服刑。
  不等商人们喊自己是好人,自己是清白的,一队队士兵已经开进去了。他们把商人们都赶回了家,命他们紧闭家门,街上所有没回家的全都会立刻被抓捕起来。
  之后,会挨家挨户进行登记,希望大家如实登记,如有隐瞒,一家子都要倒霉的。
  王姻如此这般的折腾了一通,不到天黑就有三个人说有话要跟他谈。
  其中一个说他跟万应城黎氏的有人关系,愿意去万应城为公主城周旋此事。
  就是说,他愿意当一个说客,替黎家与公主城牵线搭桥,让大家不要打架了,继续做好朋友。
  为了保命,此人还说给黎家的礼物,都由他包了,不用公主城出一文一毫。
  王姻就将他请进内室,又命人抓来他所有的仆从家人,然后请他说出他所知的黎氏的事。
  此人犹疑不定。他摇头说:“王大夫,不是小的冒犯,但这公主城就算里面有鲁王本人,对着万应城,还是低头的好。”
  万应城此名的意思就是皇帝一叫就应,说白了,是大梁皇帝栓在门前的恶狗,地位大概就跟鲁国以前的樊城差不多。
  万应城是有皇令可以屯兵的。
  但后来某一任皇帝就觉得把强军放在万应城的手里还不如放在自己手里安全,就又在凤凰台养了花家。
  虽然万应城之后也“顺从”皇帝把手上的兵都交了,但皇帝是没那么轻信的,好几任皇帝都觉得万应城其实手中还有兵,明里暗里的试探,万应城都是一脸忠臣相。
  皇帝没抓到把柄,就不能公然把万应城给如何了。
  但有皇帝的“另眼相看”,万应城还是从以前樊城的地位渐渐沦落到了不起眼的位置上,差不多就跟姜姬手里的妇方差不多,还没有合陵的存在感高。
  黎家也一直给人很软弱的感觉。他们家后来就一直没有办法再出头,凤凰台上不去,皇帝不信任他们,子孙后代也实在没什么出头的门路。
  上面的人看不清,这个商人可是清楚的很。万应手里是有兵的,还不是用来当门面的几百个人。
  王姻威逼加利诱,最后连刑都上了,才从商人口里撬出来,万应藏兵,当在十万以下,五万以上。
  王姻倒抽一口冷气。
  这个人数听起来仿佛跟目前公主城能挤出来的兵的人数差不多?
  但公主城的兵都是只会闷头杀人的野兵,姜大将军留下的几个将军也不像是能征善战的。
  万应城的兵不必多,放一万出来就够把公主城上下给杀干净的了。
  如果真打起来,只能让这些人把公主送出去了。
  他脸色惨白的跑来见姜姬,让她做好最坏的打算。
  却看到公主神色平静,还陪三宝把游戏玩完了才让奶娘把人抱走。
  “事情未必就到这个地步了。”姜姬点了王姻一句,“万应不会无缘无故要打公主城。等他们把理由说出来,我们就有应对之法了。”
  万应截断了商路,似乎就没有别的动作了。
  王姻只好趁这个机会一边加高城墙,一边命城中铁匠多造弓箭。
  不过,幸好只是公主城跟万应之间的道路被截断了,跟凤凰台那边还是通的。
  王姻也曾建议姜姬不如先回凤凰台,至少在凤凰台,她不管是躲在凤凰台还是躲到徐家都会没事。
  “你怎么知道不是这些人想要我的命?”姜姬发笑,看王姻还是年轻,听说他在建城时只是小儿子,上头有爹有兄长,他因为太聪明,从小就受宠。
  顺风顺水时看起来就聪明伶俐,遇到事了智商直线下降。
  蒋龙跟他一样。这些被父祖保护着长大的世家公子应该都有一样的毛病。
  王姻被公主再三提点,终于找回了一点清明。
  他开始让人从凤凰台打听。
  很快各种消息传来,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比如之前有一道圣旨颁下,似乎凤凰台的大人们都觉得不妥当,有的人生气,也有的人嘲笑皇帝太糊涂了。
  比如朝阳公主在凤凰台大怒,很多人都看到了。
  比如徐公好像好转了,还进凤凰台了呢。
  姜姬放下手中书卷:“徐公亲自进了凤凰台?”
  王姻点头:“不知是何事,要不要问一问徐丛?”姜姬摇头:“他离开徐家有段时间了,估计不会知道。瞒着他。”
  王姻虽然不解,但也点了点头。
  从这天后,他发现公主就像在等着什么。每日在殿中踱步的时间变长了,时不时的在窗前眺望,每天都会问他:徐家有没有信来。
  所以这天,徐家使者和一个宫中的使臣拿着一卷圣旨来的时候,他立刻禀报了公主。
  使者与使臣只有区区两人,他们举着圣旨,当着满殿侍人的面让姜姬跪听。
  王姻身为鲁国大夫,当然有他一个位子。
  不过他可不会要公主下跪。这里是公主城,还需要公主下跪?
  哪怕来的是圣旨。
  他开口道:“使臣有话就说,不要横生枝节。”
  徐家使者冷冰冰的嘲讽道:“摘星公主果然强横,对陛下的圣旨都毫无敬意。”
  王姻有点惊讶。这徐家一向跟公主很好啊,怎么突然变了颜色?
  姜姬笑道:“你有什么资格来问我?”
  使者就要报出自己的官职,姜姬转头问那个使臣:“皇帝有什么话要给我?呈上来吧。”
  那使臣本来在一边等着徐家跟这鲁国公主吵完,不料公主直接对他说话。
  可也轮不到他开口。
  公主的话音未落,他们身后的侍人就上前将他与那使者押倒在地,圣旨也被夺去了。
  徐家使者目眦欲裂,大喝道:“奸妇!你是何居心!”
  姜姬接过圣旨,展开看,越看,脸上的笑容越大。
  最后她笑了起来,对使者说了一句话:“原来,万应城是徐公手里的剑啊。”
  王姻瞬间把一切都串起来了!
  姜姬把圣旨给他看,他忙忙展开圣旨,上面的旨意叫鲁国公主姜幽立刻回鲁,如有拖延,视为鲁国不敬。
  诸侯国要是不敬,那皇帝就可以发动天下的人去打鲁国了。
  鲁国周围可有郑、燕、魏呢。
  姜姬笑眯眯地说,“杀了他。”
  徐家使者以为自己要死了,闭目待死。不料身边的皇帝使臣惨呼一声就被削了头。
  他却活着。
  姜姬让侍人把圣旨拿去烧掉。
  徐家使者亲眼看着圣旨在他面前被点燃,扔进鼎中,烧成了灰。
  他愤怒而鄙视的看着姜姬。
  姜姬不看他,对侍人说:“把他带下去,和徐丛关在一起。”
  徐家使者被拖下去了。
  姜姬对王姻说:“给万应黎家送信,问他们想不想让黎氏女为皇后。”
  王姻说:“徐家也可以提出这个条件。”
  姜姬点头又摇头,“是可以。但徐家不是没提吗?就算之后徐公也像我一样跟黎家说可以给黎家一个皇后当,我也可以再给黎家许别的愿啊。”
  王姻懂了,笑道:“彼时黎家只等着拿好处,看哪一家出价更高,就不会再听徐公的话了。”
  姜姬点头:“他们会发现,留下我这个坏人,好处更多。”


第569章 万应城
  万应城是很风光; 但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