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卖苦力的可以去干农活,开垦新田;还想当兵的可以成为公主城的护军。
  姜姬问姜武最近愿意当军夫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军夫对应的就是以前军队里的军奴。负责喂马、赶车、背柴、运粮等一系列的粗活。
  以前军队里的军奴都是抓来的,姜姬现在改了一下,把军奴改成军夫。跟军奴相比,军夫不是世袭制,而是雇拥制:收钱干活。
  而且军夫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种地。
  姜姬希望士兵们要打仗时就去打仗,不打仗时都去种地。这样节省人力,不浪费。
  种出来的粮食当然就归士兵们自己了。
  不过,现在这个世界的观念是当兵的不种地。姜武原来收来的兵都是野人,哪怕是这些野人,他们的期望也是靠杀人来封候拜相,出人头地。种地是苦力人干的活,不是当兵——以后要当大人的他们去干的。
  而花万里的花家军中的士兵,他们说是世代“军人”一点都不夸张。他们在家就是习武,读书——不种地。虽然他们家里也都有田地,不过种地的是农奴,是下人干的活。
  这种太明确的职业分工也把社会上的人给分成了三六九等。每一阶层都安然的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往外踏一步,也不会容许别人踏进来。
  姜姬现在就想试着打破这个界限。不过一开始她也不敢让那些士兵去种地,只好把脑筋打到了军夫的头上,还特意改了称呼。
  姜武说是挺多的,“不过如果你想让他们种地,为什么要费这个事?”先让人当了军夫,然后让军夫种地。那干嘛不直接让他们去当田奴呢?直接去种地就好了。
  姜姬摇摇头,成不成功还不知道,暂时不用告诉他。
  “云重回到河谷了。”她拿起另一件事跟他说,“我让人正往外面传颂他的伟大之处呢。”
  姜武知道这个,他点点头,说:“这样那个庆王该生气了。”
  云青兰早就从商人口里听说了云重的大胜,当即气得脸色发青。
  虽然凤凰台上的人听说云重干掉了花万里都很生气,很愤怒。但云家自己人却都很高兴,都说现在外面的人说云重是“将神”,是天上下凡的神将呢。
  云重打败了花万里,那他当然是比花家更伟大的将军了。
  云家的人一**的到云青兰面前夸他儿子,感叹:“大王有大公子,真乃幸事!”
  “大王无忧矣!”
  “大公子虎威!”
  面对这些人,云青兰憋了个半死。


第636章 凤凰台云氏与河谷云重
  “大王; 何不趁此机会立大公子为太子?”
  云山是云青兰的庶叔,在云家也算有些地位。他因为出身不能带兵,所以就做了云家父子的心腹,因为一直跟随着云青兰的父亲; 所以云青兰在父亲死后; 仍然非常信任他。
  云山也确实一心一意替云家打算。云青兰要改弦易辙,带着云家上下反大梁,云山是第一个响应赞成的; 也替云青兰压制劝服家中其他的人。因为忠于皇帝; 忠于大梁是云家的家训; 云青兰头生反骨,算是云家的逆子。在云青兰“悄悄”布兵把凤凰台拿下后,云家内部就有人叫嚣着要替云青兰他爹教训儿子,也是云山第一个发现,帮云青兰稳住了云家上下; 没叫云家后院起火。
  平时; 云山说的话,云青兰都会认真听,轻易不会反驳他。但偏偏今天云山说的,云青兰不乐意听了。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云青兰道。
  云山听了这敷衍之辞; 半是不解; 半是提防。古来父子为权势反目之事多不胜数; 他担心云青兰这是大业未定就开始猜忌起儿子来了。
  以前也没发现云青兰的疑心这么重啊……
  云山只在心底犹豫了一下; 表面上还是劝他:“大王; 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现在还没有归国,大王还未在王宫祭告天地祖宗。太子大败花将军,对大王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好叫世人都看看,大王有此虎子,看谁还敢对大王不利!”
  外面的人都以为云青兰深受皇帝的信任,皇帝就是他的靠山。可他们自己人清楚这是没有的事!皇帝是个傻子,云青兰是靠抓住皇帝这个傻子跟徐公等人谈的条件才换来庆国的。
  根本没有什么皇帝靠山,云青兰从始至终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的这些人和他手中的这些兵。而云青兰身边的人里只有他的儿子不会背叛他。
  他提醒云青兰,大敌当前,他们还远远不算安全。现在就闹窝里反有点太早了。
  哪怕他觉得云重太强大了,他这个当爹的压制不住都要先忍下来,等坐稳王位之后再说。
  云青兰却担心云重的权柄一日日加重,日后他再想除掉这个儿子就更难了。
  他不能告诉云山他为什么看不顺眼这个能干的长子,更不能说他和朝阳公主以后生的儿子会当太子。所以,他现在的举动就显得很没有道理。至少是他这个父亲占不住理。
  云山不敢深劝,劝了两句见云青兰不应就没有再坚持,告退出去了。
  他回到军营中后,左思右想,都觉得云青兰不是可托子孙之人。他现在连给他立下大功的儿子都要猜忌,那他们这些忠臣他就不猜忌了吗?只怕是早晚的事。
  以前云家不过是凤凰台看大门的,权势再大再多,他云山所能占的不过是一些钱财而已。他的子孙后代既不能当官,也不可能读书,顶多学好武艺成为云家父子的亲兵。
  可现在云家就要一步登天,立地为王了。那他们这些亲信图的就不再是军营中的一将半职,而是朝堂之上的位子,是未来可传家传世的高官显爵!
  既然云青兰不可托……那云重几人如何呢?
  云山在心底把云青兰的几个儿子都在心底盘算了一遍。
  他先把云重、云剪兄弟两人给排了出去。无他,云青兰的长子和次子都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只怕父子脾气一脉相承。云青兰不可信,云重兄弟两人也不可信。
  然后,他又把云青兰后妻所生的四子和五子给排除了出去。这两个孩子从小读书,不曾习武,也没有进过军营。云山等云家家将对这两人的脾气禀性都不熟悉。
  最后,只剩下云青兰的三子,云丰。
  云丰的脾气他清楚,是个好逸恶劳的,捻轻怕重,凡事不肯自己辛苦,能推则推,遇上云重和云剪就低头,碰到不如他的却很会抖将军之子的威风。
  以前看不顺眼的地方,现在却觉得这个脾气当大王,底下的臣子的日子就好过了。就比如他们这些老臣老将,云丰靠着他们坐上王位,他自己既无武艺,又不会领兵打仗,难道还敢跟他们这些人翻脸吗?
  云山推演一番后,不由得拍大腿:“就是这小子了!”
  他的儿子服侍在一旁,见亲爹去见过大王后回来就坐着不动想心事,此时见爹发话,忙上前问:“爹,大王怎么说?”云山刚要开口,又闭上了嘴,转了下眼珠子,摇摇头叹道:“唉,是我多嘴了。以后大王的家事,我等还是不要多言了。”
  他儿子当然跟云重交好,两人都是从小被扔进军营摔打起来的。云家突然有了这样的造化,云重更有可能成为一国的太子,他儿子当然心心念念立个大功,好抱紧云重的大腿。
  也正是他催着云山提议立太子的事。
  此时见云山这么说,他儿子顿时急起来,“爹,难不成大王不答应?大王怎么会不答应呢?”
  云山喝止他:“闭嘴!不许你多问!出去也不许你多说!快滚!”
  云山把他儿子赶出去后,果然见他儿子“悄悄”的去找了同辈的云家子弟们。他们都是云家旁支,其中也有被赐姓云的养子。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云重的“心腹”与“亲信”。
  于是,很快云家军营里就传出一个流言:大王不愿立大公子为太子。
  跟着,随着这个流言生出许多猜测。
  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大王想立四公子或五公子为太子。因为大王更喜欢二夫人,以前也非常宠爱二夫人所生的四公子和五公子。人人都有眼睛,都看得到,云青兰以前对前面生的三个儿子那是当奴仆使,对后面生的两个儿子才是当儿子疼。
  但立刻有人反驳。他道,其一,二夫人已经死了,早就死了。现在大王的王后是朝阳公主,你们不要乱说,好像大王还掂记二夫人似的;
  其二,早在二夫人死之前,大王就对四公子和五公子失望了。这也是人人都看到的,四公子和五公子被扔进军营后被前面三个哥哥欺负的跟狗似的。
  最后,有人提出了一个更“靠谱”的可能。
  因为云青兰从来也没表现过对这五个儿子哪一个更偏爱,根本没有一个是他的心头好。而现在他更是连立下大功的大公子都不喜欢——这是不是说明,大王其实根本没想过要立这五个儿子中的一个当太子呢?
  别忘了,大王的新王后可是朝阳公主呢。
  如果说大王想把太子之位留给朝阳公主生的儿子,那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猜测一提出来,很快就被云家军营中的人接受了。
  朝阳公主那是什么人?那是三代皇帝捧在手心中的珍宝。他们以前只能离得远远的,偶尔看到朝阳公主的倩影都能想像出那是一个怎样的美人。
  更有人说,朝阳公主虽然年近五旬,望着却如三十许人一般,俊眉秀目,丰姿怡人。
  这样的美人,身份又高贵,那云青兰想把太子之位留给她的儿子不是很正常吗?
  甚至可以说,一旦想到了,那云重等人的身份就完全不够了。
  是啊,除了朝阳公主之子,还有哪一个有资格做太子呢?
  云山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但他自从听到军营中的流言后,也觉得这恐怕就是云青兰心底的想法了。
  所以他才不想立云重为太子,却也没办法宣之于口。
  他现在连朝阳公主的边都挨不上呢。虽然每日都去请安问好,却连门都进不去,更别提一亲芳泽了。
  云山想到这里,既有点小痛快,觉得云青兰哪怕再厉害,还不是要吃朝阳公主的闭门羹。他想得再美,朝阳公主不理他,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更多则是懊恼。哪怕朝阳公主现在不答应,等到了庆国,进了庆国的王宫后,难道她还能不答应吗?一个女人怎么强得过一个男人?
  只怕朝阳公主生下小太子是早晚的事了。
  云山可不愿意叫朝阳公主生的儿子继承庆国。他们当时连云青兰二夫人那样一个小官之女养的儿子都碰不到,换成朝阳公主生的,他们就更别想让这个小太子怕他们了。
  等云青兰把这个小太子捧大,日后他们这些老家伙,乃至子孙后代,就更别想占便宜了。
  不管怎么想,都是云丰更好。
  但叫云山亲自对被云青兰保护的朝阳公主下手,他是不敢的。
  云山想了想,叫来他的儿子,问他敢不敢悄悄去一趟河谷面见云重,把这里的事告诉他。
  他儿子当然愿意!他还一直以为云山会阻止他呢。不想他爹也是一心一意的推举云重吗?
  云山嘱咐儿子要一路小心,见到云重后先要仔细观察,不要一开始就把什么都告诉他。
  “你要先探听清楚,他对大王……是否还有父子之情。若父子之情已弱,方可出口。若他仍对大王忠心耿耿,你要先想办法让他对大王失望,然后再吐露出此地的情形。切记,切记。”
  此子听了云山的话,心底万分不解却也细细记下。他本是小兵,不入流,不当职。乔装一番后很顺利的就出了凤凰台,一路南行。
  过了公主城,万应城后,就到了河谷。一路上倒也吃了一些苦。他不知道万应城已经紧闭城门了,路上想补充干粮结果没办法进城去买,只好饿着肚子,幸好天气渐暖,打些野物裹腹倒也不难。
  然后又路上遇到了好几拨流匪,他仗着马快避开了。
  千辛万苦到了河谷,没进城就吓了一跳。
  他以前也到过河谷,那时河谷内外都是遍地良田,现在良田长满了野草,遍地饿殍。
  往城里走,处处可见刑杆和刑圈,这正是云家军营的做法。可这里栓的圈的人不是士兵,而是百姓。
  难道此地……并不心甘情愿做庆王的领地?不然怎么到底是处刑的场景呢?
  城中几乎没了百姓,街上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城门前倒是有人看守,验过他的身份后,那些看守的城门卫诚惶诚恐的替他指路,指点他去哪里,对他不敢有半点不敬。
  如此看来,大公子威服众人,也算不错。
  他顺利找到了云重暂居的王家大宅,在这里往来的都是将军与士兵,听说他是凤凰台来的,还是云家家将,一群人立刻将他迎了进去。
  此人见到云重,还未及行礼就吓了一跳。只见云重身受重伤,头、肩、胸、臂、腿皆有刀伤,虽然仍能活动,却也浑身血葫芦一般,没一块好皮。
  云重见到他,挣扎着起来,呼他走近:“可是父王派你来的?父王是不是派兵来助我了?”
  云重期待的抓住他。
  此人想起云山的话,摇头道:“大公子何出此言?大王并未如此吩咐。实在是我想念大公子,听说大公子大败花万里,忍不住就找来了。大公子如不嫌弃,就让我替大公子牵马持缰,做一个侍从吧。”
  云重扔开他的手,怒道:“我不信!父王一定是派兵来助我了!你快说父王派了多少人来?”此人心中更加惊疑,明明一路走来,看到这河谷都在云重的重威之下瑟瑟发抖,怎么云重看起来如此惊惶不安呢?
  云重周围的人连忙扶住他,他仍在喘叫:“父王……父王一定派人来了……一定派人来助我了……一定……”


第637章 什么是计
  云重没办法睡觉,不敢闭上眼睛。哪怕现在已经回到了河谷; 他仍然觉得自己还在战场上。
  昏暗的室内让他感觉有一点点安全了。但一旦看到门口有人来; 或者听到门外有说话声; 甚至听到了外面有人进来的脚步声; 他都会吓得想逃。
  都说他把花万里打败了,都说花家被他打败了,可他记得的不是这样!
  他那时受了大辱,只知道如果不报仇,那这一生都不能再抬起头来了。可他已经被花万里抓住了两次,他很清楚; 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败的。只是这一次; 他只求能死在战场上; 死在刀枪下,而不是被活着抓住折辱。
  他之所以闯进各城; 把各城的壮丁都给抓来,把各城的粮食都抢光抢干净,其实是为了减弱各城世家的势力。
  他在河谷发现; 不管用什么手段; 什么计谋; 世家都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服从他们父子。世家有的是千百种手段在背后给他们使绊子。
  ——最快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世家全除干净。
  可无故屠杀只会让云家蒙羞。他想不出办法来,所以就想不如在临死前重创世家,然后再轰轰烈烈的死去; 这样父亲来了以后; 既不会再受世家制肘; 他也能以一国太子的身份入土。生时不能为雄,死后应当为杰。也算死得其所了。
  但等上了战场,一切都不由他控制了。
  他也只会命人驱赶着流民往前冲。
  云家带来的七千精兵只余下一百多人还在,他让其中有领兵打仗的经验的人带着从各家强征来的家兵驱赶流民百姓。
  兵都是强征来的,他认为他们不会真心实意为他做战,所以根本也不讲配合,只是分出几路向公主城包围冲过去而已。
  结果中途他就跟其余几路都失去了联系。
  对面花万里用计破了他驱赶来的流民。流民四散奔逃,把战场冲得更加混乱不堪。
  他在战场上只是带着自己的兵哪里空往哪里跑,根本没有认真去追击花万里,也根本没有加入战斗的意思。
  因为真的上了战场后,他才发现……他还是怕死。
  能多活一会儿是一会儿。
  但花万里却渐渐逼近了上来。
  他不敢放下将旗,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花万里挥兵逼上来。
  再然后……
  他逃,花万里追。追着追着,就听亲兵欣喜的狂喊:“花家的旗倒了!旗倒了!”
  他震惊回头,果然看到本来在身后越逼越近的花万里的将旗倒了!后面是空空如也!没有旌旗,只有隐隐的呼声传来。
  他命人就地整休,再让人去侦查。探马速去速回,同样是一副震惊又不敢相信的样子。
  “他们说……花将军被将军杀了……”
  军中的人顿时都看云重,他们的眼神和表情都期待着他真的另有奇计。
  可云重没有!
  他沉着道:“必是计谋!”
  后面的发展也确实像一个计谋。因为据说花万里被他打败之后,他仍然无法跟分出去的几路人联系,而且继续有人追着他们打。像群狼逐兽,他们就是狼群的目标。他只能带着人继续逃,因为他只敢逃,连回身反击的念头都没有。
  跟着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偶尔他会看到他的人,可不等汇合就会引来更多包围着他们的敌人,于是只能分头逃窜。
  他身边的人也发现了,如果他们只是逃,身后的敌军就像猫戏老鼠一样,半追半打,不像是要专心一意取他们的性命。
  他们就只能继续逃。不知方向,不知昼夜,最后就算看到了友军两边也会立刻远远的避开对方。
  他们就像是群狼爪下的羊群,只能哀鸣挣扎,不能反抗。
  如此过了十几日,他身边的人又是只余下三五百。
  到了夜晚,他们守在一处荒地上,四下无林无山,头顶上是明晃晃的圆月,站在马背上能望到百里之外,勉强算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夜晚,敌人不会攻击他们。好像他们也要吃饭睡觉休息,所以也放他们睡觉休息。
  有人潜到云重附近欲刺杀他,被他的家将发现后拿住。可这人就算被绑着要砍头了也在喊:“我们投降吧!!将军!你带我们投降吧!!我不想逃到死啊!!”
  投降吗?
  要投降吗?
  云重握住手中的剑,沙哑地说:“不。我不投降。我宁可死在奸人的剑下,也不会投降的!”
  哪怕他刚才被这个奸细杀了,也比他投降更好。
  他能光荣的死去,死后能享香火祭祀,庆国国民也不会忘记他,他会有一座庙,父王和以后的子孙都会祭祀他,百姓也会祭祀他。
  可如果他投降了,那他就真的会死得无声无息。生前,他只是一个阶下奴,死后,他也没有名字。
  刺客被杀了。可他身后的士兵中一定还有人想杀了他去投降。
  云重继续带着所有人逃。他在等着最后砍下来的刀剑,不管是来身身后,还是来自身前。
  当他们的粮草用尽,在战场上也搜集不到干粮之后,他们开始往河谷逃。
  身后的追兵一日比一日少。
  士兵们都高兴起来,他们觉得这回不会死了!
  云重却总觉得不会这么顺利,不会这么容易,难道他真的能活下来吗?
  这不可能!
  他的将旗一直没倒,为什么没有人来追他了?不!他们一定一直跟着他!只是藏了起来!
  河谷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河谷四姓,包括李姓,不是逃了,就是死了。剩下的百姓中,男人被他抓走充入军队,在这次围杀中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剩下的老人要么自尽,要么苟延残喘。女人和孩子多数是被卖了,剩下的不是跑了,就是逃了,也有自尽的。
  这里成了名附其实的空城。
  他带着人回来,命人全城搜粮,结果百姓只剩下将近五百余人,见到士兵就跪下瑟瑟发抖。
  这些活着的人是既不敢逃,也不敢死。
  士兵们闯进每一家,不管是百姓还是世家,他们把所有的粮食都找了出来,勉强算是有了可以饱腹的粮食。然后驱赶百姓修筑城墙,建造工事,以备来敌。
  外面有人传说他打败了花万里。
  这一定是个计谋!
  云重认真的对他父王派来的人说:“花将军一定没死!这一定是他的奸计!你快让父王派人来河谷!”那人发现不止是云重一人认为这是计谋,连他身边的人都认为花将军没死,现在外面的传言是计。
  那人一开始认为是云重疯了。从战场上回来的人得失心疯的可不少,还有人半夜爬起来掂着刀把一家十几口全给砍了的。但云重一个人可能会疯,他身边这四百多人难道全疯了?
  可让他怎么想都想不出花万里如果没死,散布这个谣言有什么作用呢?
  他问云重,“就算是真的,为什么?原因何在?”
  云重肯定道:“自然是为了害我!”
  “这……现在外面人人都道大公子乃战神,如果这是陷害,那意图何在呢?”
  云重:“我曾败在他手上两回!如果现在再跟他打,我还是会败!他就是想让我丢脸!让我无颜见人!”
  那人就笑了,“造出如此大的阵势只为了嘲笑大公子?”
  那花万里肯定疯得比云重厉害多了。
  可不管那人如何劝告,云重仍然惶惶不可终日。他拼命加高城墙,命士兵日夜操练,一直让那人赶紧回去报信,请云青兰送更多的人来,好防备花万里进攻河谷。
  那人见此,灵机一动,沉重道:“大公子不知……唉,我虽不想离间大王与大公子的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