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晋国与魏国。
  提起魏国,龚獠就要发笑。姜温离得远不知道,近一年前,魏王不知是不是昏了头,当着众臣的面硬要把王位让于阿陀。
  姜温听了大惊,复大喜,大笑道:“果真如此?”
  龚獠笑道:“果真如此。阿陀就这样成了魏王,竟比我们想的都更容易些。”
  姜温笑道:“如此就简单了!我这就去魏国见阿陀,由他去向晋国说项,想必也能省些功夫。”
  龚獠道:“口舌是不必花功夫了,剩下的事才要动真格的呢。”
  姜温道:“早有两军在郑国等着了。只等我这边的消息,那边就可以……”
  两人正说着,外面从人求见,进来就道:“有使者从魏国来,道魏王失父,悔痛难当,愿交国为民。另有晋使一同前来,晋王似乎也要交国。”
  姜温与龚獠面面相觑。
  龚獠半晌道:“……陛下真乃心想事成之人。”


第789章 新世界的雏形
  河谷。
  三宝无需化名; 在这里仍被称为三宝。因为外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 母亲在册封她为储君时也只是称为“吾第一子”。
  她已经能体会到母亲在关于她的事上做了多少准备。这并不止是为了她; 还为了以后的每一代。
  她带着随从来见蟠相。
  她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的人。母亲曾说,蟠郎的容貌可以照亮整个宫殿。她以为只是一句话; 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蟠相在殿中时; 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别人不会注意到别的; 目光会全都聚焦到他身上。
  他不止是容貌出众; 风姿仪态也不一般。称一句俊秀雅逸都不足。她第一次发现有人能占尽这四个字; 还让人觉得不足以夸尽他的咄咄风采。
  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在耳语中流传他与母亲的逸事。
  可三宝觉得; 母亲与蟠郎应当并无私情。诚然; 母亲将蟠郎当成家人看待; 给予他无边的信任爱护。蟠郎提起母亲也是两目生光,她毫不怀疑; 蟠郎会为母亲的一句话献出生命而没有丝毫迟疑。
  他对母亲的崇敬甚至比龚相更厉害。
  她还以为这世上最信服母亲的就是龚相了呢。
  不过母亲身边的人都很信服她。
  她只希望她能做到母亲的十分之一。
  她走进去时,蟠相正在写信; 看到她来; 并不起身相迎,而是含笑点头:“三宝坐一坐,我写完这封信就与你说话。”
  三宝在这里并不是储君; 而是一个旧友家的女孩子。蟠相受托照顾她而已。
  三宝假称是鲁地世家之女; 因家中琐事而来到河谷游学。跟随她的人全是她的随从与家中弟子。
  从到河谷后; 虽然有人对她好奇; 但还没有人怀疑过她是储君。
  她现在明白母亲的话了。母亲对她说; 她有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去认识这个世界。
  三宝并不急着接过权柄。因为这个世界是新的; 全新的。母亲用全新的方式来统治这个世界,她只有母亲一个老师可以学习,她还不敢保证自己能学到老师全部的本领。
  ——比起其他的恐惧,她更恐惧自己的能力不足。
  蟠相细细写完了一封信,再三细读后才封进一个盒子里,交给从人拿出去。
  三宝好奇,就问:“是送到鲁国吗?”
  蟠相笑道:“不是。是送到燕国。我有个旧友在燕国,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我想请他来河谷作客,我会好好招待他的。”
  蟠郎起身,对三宝说:“今天跟我出去看一看吧。”
  三宝立刻答应了下来,回去换了一身方便骑马的衣服,出来后,坐上蟠相的车,两人带着护卫与随从出发了。
  在车上,蟠郎问她:“你这段时间一直在读河谷的书,有什么想法吗?”
  三宝已经到河谷半年了,这半年里她一直在读书,没有出过门。先读的是河谷的旧历,就是在云贼为祸之前,河谷在四姓的手中,共有多少丁口,每年征多少壮丁进行劳役,又有多少壮丁还家,每年共收获多少粮食,有多少良田,多少奴隶,多少驾车,多少匹马,等等。
  云贼之后,河谷已经又过去了八年。这八年里,河谷已经渐渐恢复了过来。
  三宝读过去年的户藉,记得人丁数已经快要接近当年河谷的人数了,只差不到三千余人而已。
  而且托福于新的《户律》,《农律》,《税律》,最近三年,新添的人口数虽然仍有八成以上是各地移民,但剩下的两成都是已经落户本地的百姓自己繁衍出来的。
  这意味着百姓已经能把这里当成家了。
  蟠郎笑道:“既然如此,今天你就亲眼看一看河谷吧。”
  出城后就能看到良田了,仿佛能一直延伸到天边去。
  蟠郎命人将车驾两侧的帘子都卷上去,三宝可以看到路两旁的田地:种的一半是马草,一半好像是西瓜?
  马车再向前行不过一刻钟,好像能伸到天边去的良田就消失了,变成了野地。
  更让她惊讶的是,从刚才起,她虽然见到了许多百姓,但似乎都是商人和小贩,挑担推车准备去城里做生意。
  ——田里并没有人在耕种。
  蟠郎道:“靠近城的地方水源不多,而且靠着大道,种马草和西瓜更有价值。”
  三宝一下子就听懂了。马草和西瓜都可以现割现卖,不管是商人还是小贩都可能会买。
  但是,人呢?
  难道百姓们都去做小贩了?
  为什么田里没有人?
  车沿着大道向前,在一条小路转了弯。小路如羊肠,细而蜿蜒。大车走在这样的路上非常不方便。
  蟠郎就下了车,与三宝骑马前行。
  三宝跨下的马有着奇特的花纹。
  蟠郎笑道:“这必是轻云的子孙。”
  三宝点点头,“轻云是母亲的爱物,母亲哪怕再忙,每天都会去陪轻云散一散步。”
  母亲说,轻云虽然是马,却有人的感情。所以不能辜负它。
  三宝也觉得轻云认识母亲。他们那么多人,轻云就能分清母亲的足音。
  前方开始出现一片一片的稻田了,依稀还能听见狗吠。
  三宝听到就说:“是耕犬吗?”
  在百姓中,耕犬现在比牛更受欢迎。因为犬的成熟期短。虽然一条犬力气不够大,但十条八条的话加一起也不输牛了。
  而且,狗比牛更容易到手,在一个村落里,可能找不到一头牛,但绝不会找不到一条狗。
  等他们走近后就看到田边卧着十几只肩背耸起,呼哧呼哧喘气的大狗,而田里现在是四个人在扶着一架耕车翻地。显然是耕犬翻过后,人再翻一遍。
  这耕车有两个轮子,车辕不在前,而在后,可以由人在后面推着走,前面绑了一条宽宽的牛皮制的腰带。这样前面的人把牛皮腰带勒在腰上或挎在肩腹间,在前面拉车,后面的人握住车辕推车,前后一起用力,车就可以动了。
  车底有一排锄刀,可翻地除草。
  这样一驾新式耕车就是两年前才研发出来的,母亲亲自把小金花簪三个博士的博士帽上,夸他们不但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建树,还能合作发明新物,实在叫人敬佩!
  三宝知道有许多人说母亲的博士之名只是为了提拔亲信。可那些人不知道,母亲有多喜欢博士们的发明,哪怕一些她根本看不出来用处的东西,母亲得知后都兴致勃勃,从来不觉得他们在浪费时间。
  母亲对她说,哪怕他们发明一万件东西,只有一件东西有用,这就是值得的。因为如果不让他们发明,那唯一一件有用的东西就无法诞生了。
  他们站在那里看了半天这四个百姓把耕犬翻过的地再翻一遍,然后弯着腰把地里的草根什么的都捡出来。
  这段时间里,狗儿们休息够了,开始在附近转悠。
  人在工作,狗儿们却在玩耍?
  三宝思考了一下问蟠相:“他们是怕狗累着吗?也是因为现在的工作,狗无法代替?”
  蟠郎笑着点头:“是的。这些狗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帮手,说是重要的家人也不过分。百姓有时宁可自己吃草,也要喂饱耕犬。”
  此时几只狗围拢起来,对着一个地方狠刨,一道黄色的闪电瞬间从草丛间窜过!几只狗围捕上去,将那个东西抓住了。
  三宝伸长脖子:“兔子还是黄鼠狼?”
  狗儿们抓住了猎物就去找主人邀功。被主人夸奖后,放下猎物,开始继续在田间帮忙。它们还会衔住草根把草拨出来,像小孩子一样。
  三宝惊讶的发现这四个人把附近所有的田都整治了一遍,耕犬们一次又一次的套上颈圈,在田里拉车。狗和人都不知疲倦,一直忙到黄昏。
  天变暗之后,护卫就来催他们上车回城了。
  马儿和车都很快,但他们回到城里时天也已经黑了。
  三宝知道,那四个百姓如果是住在这附近的村落里,只怕走回家时已经是半夜了。如果他们明天还要继续工作,那可能回家睡不到两个时辰就必须起来了。
  今天因为她一直站在那里看,蟠相也没有催她。
  她依稀有一点明白蟠相想让她看什么了。
  第二天,他们还是去了那个地方,看那四个百姓和十几条狗的忙碌。
  之后的每一天,他们都去城郊看百姓耕种。
  一天一天下来,三宝体会到了母亲的不安与焦虑。
  她以前不懂母亲为什么如此优待百姓,现在她懂了。
  “因为人太少了。”三宝瞪着眼睛对蟠郎说,一脸严肃与沉重,“能种地的人太少了!还有那么多的地没有人种!人却那么少!”三宝的样子实在很有趣,蟠郎忍不住要笑。
  ——他都快忘了。以前的公主也是这样吗?
  公主在商城时,是不是也是这样?
  他仿佛都能看到公主皱着眉看着外面大片的荒野,心里在说:人太少了。地都荒废了。
  三宝此时才能体会母亲的话到底有多深的含意。
  “一个世代的产生和更替可能要二十年到三十年,这正好是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人的时间。”母亲笑了一下,目光充满渴望与失落:“但我没有更多的二十年了。”
  百姓可能要花二十年才能在这片土地安顿下来,可能要花三十年才能习惯这里,要花三代,人丁才能自行繁衍。
  母亲建立了这一切,却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
  三宝心中更添了一层忧虑。
  她能做到吗?
  ——她必须做到!
  ——她也想看到母亲设想中的世界!


第790章 燕归
  燕国; 黑石城。
  漆离杀光仇人之后又回到了黑石城; 并没有去做那个燕王。但现在的燕国已经无人能与他匹敌。
  燕煤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可与燕国相邻的鲁国却一直压制燕国的发展; 令燕有志难伸。
  漆离一直想改变燕人的习俗; 让他们学会耕种。明明燕国渐渐失去农耕习俗也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但燕人中竟然已经找不出会种地、愿意种地的人了。
  燕贵不必说; 他们更愿意跟商人做生意; 不管要他们卖什么,不管是奴隶、战士、刀枪、战马……他们都愿意出卖,与鲁相邻的燕贵甚至还卖出过土地; 宁可赚下大钱; 卖了世居家乡,跑到别处去抢别人的土地。
  那一次,漆离带军将那一个燕贵全家杀得精光; 连不及车轮高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从那以后,就没有燕贵敢出卖土地了。
  但燕贵如此,燕奴竟然也不愿意种地。他强迫燕奴种地,燕奴竟然会逃跑!
  他把人抓回来之后问; 原来这些燕奴都是宁可做奴隶也不愿意种地的; 他们认为种地是懦夫才会干的活。如果非要他们种地,那他们还不如去鲁国种地。
  还有商人。
  商人根本不肯卖种子给燕人。
  不管漆离如何威逼利诱; 商人都不能把种子送入燕地。哪怕他想尽办法买通了一个商人; 只要被其他的商人察觉; 那些商人会在燕地之外杀了这个敢替他运送种子的人。
  ——应该说; 是胆敢违背公主意愿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商人都无比的崇敬公主。他们真的认为公主乃是神明,是保佑庇护他们的神。如果违背神的意志,他们就会变得穷困潦倒。
  这真奇妙。
  也是漆离万万想不到的。那些商人竟然也会真心崇敬一个人?
  在重重封锁之下,燕地到现在仍然只能依靠商人送来粮食。为了防止燕人学会种植,商人送来的粮食全都没办法种。
  漆离曾见过商人送来的“精粮”,白色的稻米,可以直接煮着吃;磨成粉的面粉,等等。
  唯有给马和奴隶吃的豆粮是完整的,可以当种子种。
  ……可燕贵不屑跟奴隶吃一样的食物,他们也不允许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那么好的草地用来跑马、放牧、打猎才对,怎么能用来种奴隶的粮食呢?
  漆离到现在都记得心底涌上的那股愤怒与……恐惧。
  他已经明白了,有一个人,一直在盘算着燕国。他一直都没有放松对燕国的控制,一步步的将燕国变得虚弱,变得无力抵抗他。
  ——直到他准备得到燕国。
  他需要确保燕国没有一丁点可能反抗他。
  现在他更加怀疑,郑、魏、晋、鲁、赵都在这个人的掌中。
  他知道,这个人是蟠郎的主人。
  那个像仙人一样救了他的性命的鲁人,能令他臣服的人正是主导这一切的人。
  漆离有时在夜里会设想如何利用蟠郎去除掉这个人。他会如何设计,如何蒙骗蟠郎,如何见到这个人,如何刺杀他,等等。
  他想了很多,有时这几乎成了他的恶梦与心结。
  可醒来后,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他根本见不到这个人。
  这个人远在千里之外,只需操纵其他人动手就轻轻松松的毁掉了燕国。
  ——摘星公主。
  仲夏时节,殿中有些闷热。宫女送上了西瓜,据说这种瓜是托神女之手降世。
  漆离不信,他从小骑马,怎么会不认识这种野瓜呢?现在换了个名字倒显得不一般了。
  他以前在野外也吃过这野瓜解渴,倒是现在很少像年轻时那样出去,也很久没有尝过这种滋味了。
  他大啖了两盘瓜,正待净面洗手,殿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漆离问。
  侍人说:“是乌铁。”
  乌铁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燕人,因武艺高超投进了白家为士。不过白家被漆离给杀光之后,乌铁又带着部族转而投了漆离,半点不念旧主恩情。
  漆离因为他忠心又大胆,十分信重他。
  乌铁进来就说有一个消息要告诉漆离。
  漆离:“什么事?”
  乌铁也有点不确定这个消息到底算重要,还是不重要。不过听商人说那摘星公主好像已经死了,可能也不怎么重要?
  他说:“我手下有一支匪军,是早年我从鲁国捡回来的。前几日,他们告诉了我一件事:鲁国摘星公主……并非姜氏血脉。”
  漆离面无表情:“……哦?这是什么人说的?可有实据?”
  乌铁一看,似乎漆离还挺感兴趣?就一五一十的说起来。
  他说这一支匪军说是匪,但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甲衣却都是好东西,不是一般二般的家族都拿不出来。
  这支匪军自言曾是鲁国莲花台八姓蒋氏的人,因蒋氏一族被摘星公主所害,他们因为当时身在凤城,侥幸逃过一劫,趁摘星公主的爪牙没来之前就逃走了,还带走了蒋家积藏的财富。
  后来他们辗转逃到了燕国,借白家栖身。
  漆离皱眉道:“有几分真?”
  乌铁道:“依我看,当有八分。这些人从长相上看,确实都像鲁人。他们现在还每日操练,男子可纳燕女为妾,却不肯娶妻,如果生下男孩就带走,是女孩就留给燕女;而女子却从不外嫁。”
  漆离摸着下巴笑道:“莫非其中还有蒋氏血脉?”
  乌铁:“恐怕是的。”
  漆离哧笑:“就算是,也只是旁支。”他猜测蟠郎之主是摘星公主后早就派人去莲花台了,现在他的人还在莲花台呢。这几十年来,足够他把摘星公主的事迹全都搜刮清楚了。当日摘星公主骤起发难,疾若迅雷,快如闪电,莲花台八姓中的冯、龚、蒋三姓全都被她一网打尽。
  就算她落下了凤城的蒋氏余孽又如何?只看这些人这么多年来只敢躲在燕国就知道他们的能耐了。
  到现在都无力报仇,只能用最大的秘密来换取别人帮他们报仇。
  这些人倒是不蠢,猜出了他确实想对付摘星公主……
  漆离与乌铁约定,若这些人此言为真,他必会助他们一臂之力。
  漆离:“我与摘星公主……也有深仇大恨。”
  乌铁当即将蒋氏余子都送到了漆离府上。但第二天就听说这些人全都死了。
  乌铁大惊,想跑,被漆离派人抓了回来,缚在阶下。
  乌铁额上挂满冷汗。
  漆离在阶上笑道:“把他给解了,带进来。”
  乌铁被松了绑,走进去,却看到漆离面前放了一张席,还给他备了一桌酒菜。
  漆离正在自斟自饮,笑道:“我听人说你连妻妾儿女都不要了,带着人星夜出城就赶紧让人去追,这几天在外面,没好好吃过饭吧?快过来坐下。”
  乌铁站了半天,大步过去,坐下就大吃起来。但案上的东西全吃光,他也没觉得腹痛如搅。
  ——莫非其中无毒?
  他此时才敢抬头看漆离。
  漆离还在笑:“以为酒里有毒?”
  乌铁实在不懂,但似乎明白一点:漆离并不想杀他。
  “是我误会大王了。”他低沉地说。
  漆离:“我若要杀你,不必用毒。放心吧。”
  乌铁自认有错,自罚三杯酒。
  酒意上头,他借酒意发问:“大王为何要杀了这些人?莫非这些人说的都是假的?”
  漆离摇头:“真假?我不知道。”
  那蒋氏的人送上了一方玉枕,还有一个人,据说曾是永安公主的马夫……的儿子。
  那马夫二十年前就死了。他被蒋家的人找到,因为他见过永安公主,所以他说摘星公主根本不是永安公主的孩子。
  现在是他的儿子来替父作证,以永安公主的玉枕为凭,说摘星公主非永安公主所生。
  而蒋家还留有蒋伟的一封秘信,信中记录着发生在莲花台上的一桩秘事:先王姜元与摘星公主争执之中,摘星公主说姜元不是她父亲。
  父非其父,母非其母。
  漆离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乌铁从漆离的府中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结果回家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刺客,被刺身亡了。
  燕人中有的认为是漆离杀的人,但也有的人认为乌铁是被别人杀的,不是漆离要害他。不然漆离有那么多机会要他的命,为什么非要把人抓回来,赐席,再把人送回家的路上除了他呢?
  何必要费这个事?
  王宫中,漆离拿着一封信,再次读起来。
  这封信到他手中才两天,他已经看了快有五十遍了。
  信是蟠郎的使者送来的。
  燕地偏远,有很多消息都比别的地方慢一步。
  比如他就才知道摘星公主……如今要称陛下了。
  这个妇人——登基称帝了。
  她是天降神女,以此当的皇帝。
  漆离重读几遍都觉得像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
  太新鲜了。
  太出奇了。
  蟠郎还提了魏王——他知道魏国回去了一个太子,但他不知道这个太子是在摘星公主身边长大的。现在这个太子只怕夺了魏国了吧?
  郑王——原来郑国已经被攻破了,郑王交国后,摘星公主派兵去郑国竟然是名正言顺的;
  赵王——他记得老王死后,赵国剩下的公子们最后登上王位的是个没用的人,赵国不是在陈家手中吗?
  鲁王——鲁国毫无悬念了。
  只剩下晋国与燕国了。
  晋王不足称道。
  燕……
  他要用已身之臂去抵挡吗?
  蟠郎说,凤凰台上已经提起了燕国的乱相,以臣称王,乃大不敬,份属大逆。
  只怕郑国的军队就快要冲着燕国来了吧?
  漆离于无人处大笑。
  他没有称燕王,仅仅是厌烦做大王。
  做大王有什么好吗?他的父亲曾想要当大王,要取燕王而代之,最后却死在自己家人手中。
  如果他想念父亲,更该当这个大王不是吗?
  可他却从来不想当大王啊。
  现在更好了。
  他不必做大王。
  只需要带上这封信,去见一见旧友,就可以庇护漆氏。如果他将燕地交出去,商人还会不往燕地送粮种吗?燕人还会继续醉生梦死,不肯工作吗?
  他扔掉信,抖着手写了回信,数度无法落笔,最后只用颤抖的手写下一行字:与君相约,白首不改。
  ——他不想与摘星公主为敌。
  ——纵使……那只是一个妇人。


第791章 期望
  秋天到了。
  果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百姓们赶在天气变冷之前赶着种下最后一茬秋稻; 好生的侍候它们跟时间赛跑,在秋霜落下之前长出细长的、碧绿的苗来。
  提前收割的马草被织成了草席,这些草席会在秋霜下来之前盖在苗上,替它们保暖,直到春天来到。
  姜姬在凤凰台上也学着织草席; 但不到一会儿; 她的手就被干草给划破了。
  “真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