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鑫见妹妹抱怨母亲不带她去上海玩,立刻瞪眼,无声地警告她。

  消停点儿,再不消停的话,连搭顺风车挣钱都别想有指望。

  郑大夫假装没看懂两个姑娘的眉眼官司,只就着前面的话题说下去“你根生叔叔说趁着过年生意好,想留下来多做几天生意。”

  林蕊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

  对于陈家人来说,也许留在城里头更合适。

  回乡住哪儿大过年的,他们总不好还寄宿在别家。

  她蠕动了两下嘴唇,看着已经拉开外卖窗口,准备开始一天生意的根生叔叔和春妮,最终还是咽了咽喉咙,什么也没说。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更新时间真不清楚,马上吃过午饭要去外地拜年。万一无法更新,还请见谅。

  正文 回乡过寒假

  郑大夫现在是脱产学习的身份; 自然有寒假。

  林工程师的情况大不相同; 现在过年只有短短的三天假,简直令人发指。

  林建明送妻子出饭店门老远还依依不舍地跟着; 表情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林蕊在边上龇牙咧嘴; 各种哼哼唧唧。

  哎哟; 林工程师跟郑大夫实在太坏了,专门在单身狗面前撒狗粮。

  林母弹了一下女儿的脑门; 嗔道“你这丫头就爱讲怪话。”

  说着,她推丈夫; “行了; 赶紧去厂里。不是说找你有事。”

  回乡之前,作为林家的媳妇,郑大夫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 就是给林建明的叔叔婶婶汇钱。

  眼下没有支付宝微信,也没有银行网银转账。

  林建明的老家在西北的一个小山村,离他们最近的银行就是邮局储蓄所。

  所以郑大夫得先找到离家最近的邮局去填汇款单; 才能给林家老人汇钱。

  林蕊对于林家的长辈没什么印象。

  上辈子,林主席言语间也鲜少提起那两位老人。

  以至于穿越后,林蕊也习惯成自然的认为父亲根本没有本家的亲人。

  严格来说,她的这个认知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林建明是孤儿。

  他的父母没有熬到解放就土匪打死了,是叔叔婶婶拉扯着他长大的。

  可是林建民与叔婶之间的感情也相当淡薄。

  因为叔叔婶婶委实算不上善待他。

  家里的堂弟堂妹们吃米饭吃白面馍馍,穿棉衣棉鞋。

  到了林建明那儿,就是补丁连补丁; 地瓜叶子混着山芋也吃不饱。

  在这种情况下,林建明还能够求学成功,不是叔叔婶婶动了恻隐之心,而是当时的村小学校长非常爱惜这个孤儿的人才。

  一直支持他读书的校长在村里头威望很高,他发了话,叔叔婶婶不敢吭声。

  后来读到高中的时候,又是学校给林建明减免学费,还额外给他生活补贴。

  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最终没有辜负师长们的期待,成功地考入了大学。

  即使他拿到大学中录取通知书,叔叔婶婶还是想做妖蛾子。

  当时并没有什么身份识别系统之类的,夫妻俩打的主意是让自家一个跟林建明年龄相仿的堂弟,冒着林建明的名义去上大学。

  后来据说是因为林建明在地底下的爹娘看不过眼,显灵了,这才吓得那两人就此罢了。

  林蕊很怀疑所谓的显灵之说。

  她猜测这其实是林建明以及那位一直宽待他的村小学校长联合起来做的一场戏。

  看到郑大夫要给林建明的叔叔婶婶汇钱,林蕊十分不满“就他们那样,凭什么还要我们汇钱啊”

  五百块呀,这个数字当真不少了。

  于兰上次告诉她,之前那位一直赖在她家不走的婶婶,在他们镇上化工厂上班一个月才40块钱。

  咳咳,这位婶婶跟龚老师闲聊过之后,火急火燎地回家去了。

  据说龚老师无意间提起了自己老家有位邻居在南方打工挣钱,结果寄回家的钱全被男人拿去姘村里的一个寡妇了。

  因为这位邻居忙于工作,难得有机会回去。家里的孩子年纪小,也被那位阿姨给笼络过去了。

  龚老师每唏嘘一句,那位婶婶的脸就白上一分。

  因为于兰的叔叔也是个风流种子,当初之所以留在插队的农村,可不是热爱那片土地深沉,而是跟人家姑娘谈恋爱谈出了状况。

  老丈人家可不是好欺负的,直接一把砍柴刀架在他脖子上,这事儿要怎么了结

  现在老丈人年纪也大了,提不动刀,只得婶婶自己上。

  林蕊听八卦的时候,满是唏嘘,觉得这位婶婶摊上那位老公也挺倒霉的。

  也许生活无忧的话,她还不至于这样撕破脸。

  毕竟仓禀足而知荣辱。

  林蕊摇摇头,觉得自己不能这样轻易地原谅了讨厌的叔公叔婆。

  不该给他们钱,他们对爸爸不好。

  郑大夫无奈地摸摸女儿的脑袋,叹了口气“事情要分两方面想。”

  叔公叔婆再过分,终究没将事情做绝。

  那年月谁家过日子都不宽裕,能够给个没爹娘的孩子碗饭吃,就算仁至义尽了。

  村小学校长威望再高,家里头大人咬死了没钱供孩子上学也白搭。

  地底下的爹娘再显灵,铁了心使坏的人照样无所畏惧。

  鬼也怕恶人。

  他们要横下一条心的话,摆弄个没爹娘的孩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毕竟爸爸也不是他们的孩子啊。人心总是有亲疏远近的。

  林蕊撅着嘴巴,趴在她妈身上哼哼唧唧“我觉着你对那两个小子比对我还好。”

  看看,回家就给两个家伙从里到外一身簇新。

  包里头还装了两件崭新的的羽绒服,就给他俩过年时再穿新。

  郑大夫瞪眼“你行了啊你,你看看你柜子里头衣服多的还能放得下不”

  林蕊朝母亲做了个鬼脸,溜到姐姐身后去了。

  等看到姐姐填写的汇款单上数字是一千,她总算稍微满意了一点点。

  嗯,就是嘛,她就说那么好,总归得知恩图报。

  林鑫放下笔,压低了声音教训妹妹“别说怪话,今年物价涨得厉害,又是叔公七十大寿。咱们人不回去,心意得到。这是爸爸的脸面。”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表示理解不能。

  郑大夫招呼四个孩子去坐公交车的时候,林鑫特地拉着妹妹坐到了后面,给她掰碎了说白这件事。

  “爸爸是不是基本上不回老家”

  别说郑家村,就是全国,嫁出去的女儿能回娘家过年的都稀罕。

  “爸爸对外婆家的事情尽心尽力,拿外公外婆当自己的爹妈照应。”

  林鑫掰着手指头给妹妹算,不说给老人的孝敬钱,每年厂里头发的那么多福利,除了留给家里头吃的用的,基本上爸爸都是主动送回郑家村。

  这零零总总加在一起,可远远不止一年五百块。

  林蕊腮帮子鼓成河豚鱼,还是不服气“可是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还有老太他们对我们家也好。”

  好不好都是相互的,哪有单方面付出的道理。

  林鑫笑了“叔公叔婆再不好也是爸爸的长辈。人心肉长,要是妈妈对那头不理不睬,时间久了,爸爸心里头肯定不舒服。”

  这个中的微妙,哪里是能够放在天平上衡量的。

  林鑫叹了口气“为什么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兄弟姐妹还会吵架,夫妻相处也一样。个中分寸的拿捏,可是门大学问。”

  林蕊坏笑,靠在她姐肩膀上蹭来蹭去“姐,你现在就想着怎么当人家儿媳妇了啊”

  林鑫脸一板,恨恨地揪了下她的小辫子,暗道自己也是傻,跟这丫头说这些做什么。

  反正将来蕊蕊也没有公公婆婆要孝敬,哦,唯一的那位公公还是她干爹,对她比对苏木更好。

  这念头一冒出来,当姐姐的人忍不住懊恼得要拍脑袋。

  她真是被她妈给带歪了。

  蕊蕊才多点儿大,自己怎么净想这些有的没的。

  再说,就那小子还想讨媳妇,她可得好好把把关。

  林鑫看着靠在自己肩膀上,吹着窗户外头欢快吹口哨的妹妹,心里忍不住犯愁。

  这丫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哦。

  公交车开了一路,苏木也满心自豪地给自己师弟指点了一路。

  好山好水好江州,那前头的港镇可是他外婆家。

  “外婆做的糯米藕可好吃,甜丝丝的。”

  苏木话音刚落,小和尚的口水就要滴下来。

  他前头看着奶奶炒素什锦里头的藕片就犯馋了,桂花糖藕他知道,八月十五的时候师叔会做。但每次都只许他吃一碟子。

  “师兄,你在那河里头游过泳,里面的水怎么样啊”无苦兴致勃勃地挥着外头的河流,“河里头有你的味儿。”

  他声音有点儿大,坐在前座的郑大夫登时变了脸色,赶紧岔开话题“无苦啊,要吃饺子还是元宵”

  小和尚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走了,欢天喜地应声“都要,嬢嬢,我都要吃。”

  听到前言的林蕊赶紧也顺着她妈的话题问下去“妈,外婆怎么又包饺子又包元宵啊”

  郑大夫嗔了女儿一眼“不是你撺掇你舅妈办饺子厂的嘛。”

  林蕊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真的舅妈的饺子厂办起来了”

  如果不是顾忌着人还在车上,她简直就要跳起来。

  天啦,舅妈真的当厂长了

  郑大夫无奈地点点头“你舅妈也是被赶鸭子上架。”

  现在镇上不少厂子都停工了,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回乡。

  说起来,宁县的领导班子危机意识的确强,已经隐约感觉到大批农业人口身份的工人失业可能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半个多月前,县里头就发文件要求县内各级政府做好迎接安定祥和春节的准备。

  郑大夫在心中叹气,他们几个进修的同学凑在一起讨论时,就有人尖锐地提出来,困难才刚开始。

  春节对于国人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临近年底,失业的人愿意暂且回家先过年再说。

  但是,每年农民工返城的高峰却是在春节后。大批富余农村劳动力会涌向城市,如果城市无法为他们充足的就业岗位,那么势必要造成混乱。

  前几年的严打不就是因为知青返城没地方安置,一帮子年富力强的人成天闲着,不出事才怪。

  当年中央之所以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固然有帮助农村进行经济建设的目标,但论起最根本最迫切的原因,就是城里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给他们,不得不将他们发配到广袤的农村。

  现在,政府同样希望农村能够更多的工作机会。

  既然政策紧缩,制造业被压制发展,那就另辟蹊径,走农产品深加工路线。

  下了公交车,林蕊激动地抓着她妈的胳膊,眼睛闪闪发亮“妈,到底怎么成的啊”

  穿越过来小半年的时间,她已经清楚地明白,现在并非你想开个工厂就能开起来。

  这里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可多了。

  私人只能当个体户,跟王奶奶、玲玲姐他们一样。

  正儿八经办厂的话,一般人很难搞得赢。

  “老书记吗老书记支持郑家村办饺子厂”林蕊的脑袋瓜子飞快地转。

  电动自行车厂就是村办厂。

  郑大夫笑了“你可以再往大点儿想,是镇上。”

  刚刚去掉帽子上那个“代”字的魏镇长,在县领导亲自下乡传达政府会议精神的时候,灵机一动,立刻将速冻饺子给推了出去。

  魏镇长存了私心,即使港镇刚刚起步的大棚复合种植养殖业今后能够蓬勃发展,他也不想丢了港镇工业生产的种子。

  这速冻饺子是他们镇政府常年备着的加班工作餐。

  政府削减开支,食堂大师傅觉得没搞头,每天准点下班,坚决不加班。

  魏镇长就直接问郑家村的家庭作坊订了速冻饺子,跟批发的挂面一道下锅煮,加点儿酱油醋,那就是现成的饺面,也省的人家说他天天寡着这群加班的人。

  至于那晚刚煮好的汤圆,那是应他私人要求,外婆跟舅妈单独给他们做的。

  魏镇长积极地给县领导推销。

  这包饺子、包汤圆可费工夫,一条生产线能够吸纳不少工人。

  再说无论饺子还是汤圆,都是大家伙儿喜欢吃却又懒得费工夫做的吃食,速冻产品肯定能卖的出去。

  另外,饺子、汤圆这些是不是要原材料

  现在工厂停工,大家伙儿都被要求回乡种地,宁县本来就是鱼米之乡,那地里头水里头长出来养出来的那么多东西该卖给谁

  他们的速冻食品厂就是收购大户啊。

  也不知道魏镇长是怎么忽悠的,这事儿竟然真被他三下两下给说成了。

  县领导拍板,同意港镇搞这个速冻食品厂,县里的副食品商场也同意先进速冻饺子跟汤圆试试。

  领导还指望食品厂搞大了,能够帮助县里头其他养殖种植业销售产品。

  林蕊目瞪口呆,她才多久没回港镇啊,怎么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这魏镇长,只要运气不是差到苍天叹气,位置起码得坐到市里头。

  正文 农村新气象

  林蕊跑到外婆家; 匆匆忙忙跟老太问了声好; 连锅里头煮着的卤鸡爪跟卤干子都顾不上看一眼,迫不及待地往镇上跑。

  她不亲眼看到她的速冻饺子厂; 哦不; 是食品厂; 里头还卖汤圆呢,正式投入生产; 她今晚都会睡不着觉的。

  林鑫无奈地摇头,戴好护袖去养鸡场给外公外婆帮忙。

  当初信誓旦旦要投资养鸡场的人是她; 现在已经压根忘记还有这回事的人还是她。

  现在舅妈一头扑在食品厂上; 也压根顾不上养鸡养蚯蚓的事了。

  林蕊不认识食品厂方向,猴在她妈胳膊上,缠着郑大夫带她过去。

  郑大夫被她吵得没办法; 只能勉强点头应下。

  苏木原本还指望压着蕊蕊写一页寒假作业,看现在的架势,少年也无奈; 唯有耷拉着脑袋跟上。

  林蕊还有脸强词夺理,跟人家说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

  那还有说法是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睿智,她怎么从来都不说

  林蕊立刻转移话题,热情洋溢地招呼小和尚“无苦,咱们一块儿去,”

  做师兄的人只得邀请师弟“无苦,你要不要出逛逛”

  林蕊今天心情出奇的好; 对着小和尚尤其慈眉善目“走,那儿又好多好吃的。”

  小和尚的唾沫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整个口腔,他下意识地往下咽了咽,难得抵抗住了吃食的诱惑,一本正经道“我跟老太说禅呢。”

  林蕊好奇“老太,你跟他说什么禅啊,他就是馋。”

  老太笑呵呵地坐在铜脚炉前头,摸摸小和尚的脑袋道“这娃娃说的可真好,比单田芳讲的都有意思。”

  林蕊朝无苦做了个鬼脸,一本正经地叮嘱“锅里头的鸡爪豆腐干别全吃了,还要卖的。外锅里头焖着的糖藕你自己吃,记得不要让老太喝凉水。”

  郑大夫哭笑不得“你还说无苦呢,你自己什么都搞不清楚。”

  “那不一样,这可是我嫡嫡亲的老太。”林蕊抱着老太的胳膊撒娇,“老太你最爱我了,是不是”

  老太笑得合不拢嘴,朝林蕊神秘地眨眨眼睛“可不是,我们蕊蕊就是回来看老太的。这娃娃都晓得。”

  林蕊立刻得意地跟无苦炫耀“你甭想啦,我老太最喜欢的就是我。”

  小和尚深深地看了眼自己的小师嫂,无奈地叹了口气。

  不是修行中人,果然少了点儿灵性。

  连自己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他师兄可真不容易。

  速冻食品厂的前身是冰棒厂,之前一直被舅妈借用设备生产家庭作坊速冻水饺的地方。

  林蕊好奇“那冰棒厂还来吗”

  哎哟,现在冷饮市场单一的很。也大有潜力可挖掘。

  除了冰棒、雪糕、蛋筒,咱们还有很多种冰淇淋可以尝试。

  就是雪糕,外头裹一层巧克力的要不要来一套上面撒了碎果仁的那种。

  苏木看了眼蕊蕊,觉得她对三十年后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怎么吃了。

  李蕊追着她妈问“夏天怎么办呢夏天冷饮不是卖的很好吗”

  到时候冰棒厂再重新折回头生产冰棒,那舅妈的饺子厂不就又夭折了。

  林母无奈,含含混混道“先看看饺子厂的生产情况。”

  其实就是港镇的领导班子,意见也不统一。

  冰棒厂看着不起眼,到了天热的时候,附近几个乡镇的冰棒供应量也相当惊人,不是不挣钱的。

  所以最后大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冬天先生产水饺,汤圆。要是卖的不好的话,就赶紧再重新回头生产冰棒雪糕。

  林蕊目瞪口呆,还有这骚操作。

  都说竞争,让市场经济更活跃。可这样的竞争她真是头回见,一个厂子还两套班子,大家到底算是做什么的人啊

  林母叹气,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嗔道“你以为办厂那么容易,麻烦事儿多的去。”

  尤其是像弟媳妇办的那这种食品加工厂,需要的机器投入成本大,哪里是自己说要做就能做起来的。

  没有镇政府他们的支持,厂子压根就没办法运营生产。

  现在,鸟枪换炮,已经具备了初步生产线规模的饺子厂车间里头忙得热火朝天。

  但是,林蕊等人被拒绝进入车间参观。

  县里头特地通过夜大请来的食品卫生专家再三强调卫生对于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性。

  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手术间的标准要求生产车间。

  在这个流水线上,所有包饺子的工人进入车间前,必须得摘下自己的戒指耳环等配饰,换上消毒好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好帽子口罩,刷洗好剪干净指甲的手,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包饺子。

  整个包饺子流程分为和面、擀皮、洗菜、切菜、和馅还有包馅以及合皮,每个流程都有专人负责,一整套的生产流水线。

  林蕊在外头一跳一跳的,试图通过门顶上的玻璃往里偷看动静。

  魏镇长从后面的厂办公室出来,见她跟只短脚猴子似的上蹦下跳,不由得哈哈大笑“别跳了,你的个子够不着的。”

  林蕊不甘心地瞪着门板,转头说魏镇长“这就是你们的工作不到位,压根就没有设立供人参观的渠道。”

  魏镇长不以为然“这是做吃的地方呢,可不就要干净,参观个啥。”

  母鸡生出来的蛋好吃就行,你管母鸡怎么生蛋的呢

  林蕊一本正经“可是领导要看的呀。”

  只要想做成示范点,获得县上市里头支持的话,那么最不缺乏的就是各路领导下来视察参观指导工作。

  这个过程当中,你不让领导看你饺子是怎么包出来冻出来的,你让领导干什么

  人家新闻宣传还要有领导深入一线的图片呢,你拍领导在办公室里头开会有个屁意义。

  谁看的出来他跟饺子厂之间有任何联系。

  魏镇长愣了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咱们就是以手术间的规格建造的生产车间。”

  就连进厂上班的工人都是县里头卫校老师做的培训。

  谁能开刀的时候,医生让他在那儿参观啊

  嘿,别的她不清楚,这点她还真有话要说。

  起码她知道三十年后有些国家的手术间就是相对开放式的。

  大玻璃墙隔着,里面的人怎么动手术,外面的家属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当时国内好像就有呼声,希望能够引进推广。

  看不到就代表他们不想看吗才不是呢。

  大家心急如焚,尤其想知道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就好比你去外面吃饭,那种开放式的厨房操作,总让你觉得更安心。

  因为你知道你吃了每一口食物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店家的态度越坦荡,就越显得他们底气十足。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越是藏着掖着的厨房,越叫人觉得卫生质量却堪忧。

  毕竟美女总愿意出门转转,多让人看看她的花容月貌。

  天天藏在屋子里头不露面的,难免会被人猜测,估计是丑的不愿意出来见人。

  魏镇长被她这一通歪理邪说给震在了当场。

  他侧着脑袋想了半天,后来忍不住笑起来“哎哟,你这丫头还真是,想的还挺深。”

  跟大部分实干家一样,魏厂长并不耐烦应对领导的各项检查工作。

  有那瞎浪费的时间,他不如扎头进厂子,好好琢磨怎样将厂子经营好,到时候拿出成绩来给领导们看,告诉他们食品加工厂大有文章可做。

  可现在再仔细一琢磨,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他们港镇的场子可不仅仅是港镇的,也是县领导的后花园。

  这一亩三分地上产出来的什么东西,领导要是看不到,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头也怪不高兴的。

  领导一不高兴,那问题可就多了。

  魏厂长既然沉下心来想搞经济发展,那最近几年的经济形势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