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蕊成竹在胸“那是因为烧的方法不对。”

  三十年后的江州,小龙虾都快吃出澳龙的价儿了。唯一能够跟房价攀升速度肩并肩的,也就是这不起眼的入侵物种。

  光她手上现在拎着的一桶虾子,搁在2018年的江州,就能卖出五百块钱。

  林蕊深恨自己不能任意穿梭于两个时空间,不然2018年的她还考什么研啊。

  考研的目的是找工作,工作的目标是挣钱。既然都能简单解决根本问题了,她何必再兜一个大圈子。

  舅妈看她斗志昂扬的模样,忍着笑点头“好,那看我们蕊蕊怎么烧。”完了,她目光落在外甥女拎桶的手上,立刻变脸,教育儿子,“你怎么让姐姐拎呢,自己拎桶。”

  林蕊差点儿给她舅妈跪下。

  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吧,她比郑鹏大六岁啊

  郑鹏居然习以为常,直接从表姐手上接过足有十来斤重的桶,侧弯着身子,兴致勃勃地问林蕊“二姐你怎么烧啊跟蒸螃蟹一样,那可没味道。”

  林蕊哪里好意思叫比自己矮一个头的表弟拎桶,伸出手要跟他一块儿拎。

  最后还是舅妈看不过眼,直接将俩人送回家去了。

  林蕊感慨乡下治安真好,居然都不怕贼来偷鸡。

  外公正在廊下扎扫把,见到满桶密密麻麻的海虾就皱眉“怎么钓这么多这东西不禁摆,死了就不能吃,臭的很。”

  林蕊挑眉毛“这才多少,家里加上老太有七个人呢。”

  她们宿舍四个姑娘出去吃顿夜宵,就能干掉十斤小龙虾。

  林鑫帮外婆剥完毛豆,到院子里头打井水淘米洗菜。

  见到妹妹手边桶里的虾子,再听她吹牛,林鑫先挑起一边眉毛“那你自己刷海虾啊。刷干净了,不然会闹肚子。”

  林蕊蔫吧了,连香瓜都顾不上吃,直接端了个小凳坐在井边的阴凉下,一个个地刷起小龙虾。

  郑鹏拿了剪刀过来要帮忙剪掉虾头去虾线,被她一把摁住“不用,保持原样,你把下面的细腿剪掉就行。不然虾子的鲜味全跑光了。”

  郑鹏眼睛瞪得老大,狐疑地转头看他奶奶,总觉得这位城里来的二表姐是在蒙他。

  郑外婆压根没指望小外孙女儿能烧出什么正经菜,权当是搭上油盐酱醋哄孩子高兴。

  她点点头,指挥孙子“听你二姐的,到时候让你姐给你多吃点儿。”

  院子门“吱嘎”一声响,一位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小姑娘拎着两个篮子进来,朝外婆喊“鹏鹏奶奶,我妈翻了菱角,让我送过来。”

  两个菜篮中,一筐装着小巧的野菱角,另一筐全是整理好的菱角藤。

  林蕊知道菱角藤好吃,放上小米辣蒜片一炒,配粥吃绝了。

  野生菱角藤要比养殖菱角藤细小,折下来的藤比小号毛线针还细,收拾起来也更麻烦。这一篮子菱角藤,还不知道人家整理了多少时间。

  外婆皱着眉头抱怨“你妈也真是的,大着肚子还翻什么菱角。前头村才热死个人,你妈又不是不知道。”

  麻花辫姑娘腼腆地笑“我妈早上去翻的,太阳不大。”

  林鑫赶紧放下手里的菜篮子,进屋去妹妹的书包里抓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塞给送菱角的姑娘“你带回家吃吧,挺甜的。”

  麻花辫姑娘立刻将手背到身后,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我不要,留给蕊蕊吃吧。”

  “她啊。”林鑫坚持要给糖,“她再吃下去牙就没了。蕊蕊,你怎么不跟人打招呼啊。”

  林蕊放下手中的刷子,绝望地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小姑娘。

  完了,又来了,她哪里知道这妹子到底是谁。

  郑大夫瞪眼“真好啊,马上就要月考了,你姑娘不好好学习,跑去种菜。”

  第二天早上,林蕊醒来的时候,先闻到屋子里头弥漫着的米粥香气。

  嗯,小菜有酸黄瓜,那个配粥吃可香了。

  林鑫坐在床上喝粥,看到妹妹揉眼睛,赶紧招呼“醒了快点儿刷牙洗脸。吃过饭咱们去外婆家,早点天凉快些。”

  小饭桌上摆着凉着的大米粥,除了酸黄瓜小菜之外,旁边切了一小碟子皮蛋,是昨天何半仙捎来的。

  林蕊一边就着皮蛋喝粥,一边问她姐“咱们住几天啊,要带什么东西不”

  “住到开学,老太好久没见你了,想得慌。你把书包带上,拿好换洗衣服。其他的,没你的事。”

  林蕊吃过早饭,赶紧去翻找衣服。

  昨晚洗澡换下的衣服,她妈已经快手快脚地洗干净晾好。经过一夜高温,此时已经干了。

  林蕊收下衣服,又从柜子里头找出两件备用,然后背着书包跟她姐出门。

  林鑫没带书包,她要用的书全放在了妹妹包里。诺大的书包,里头还摆着林母给外公外婆准备的五香斋桃酥。

  姐姐手上也没得闲,她拎着台电风扇。

  林爸昨天下午特地去商店买的,要带回乡下给林母的奶奶。

  林蕊对老太没什么印象。老太在她记事前已经过世。

  不过关于舅舅一家,她倒是还记得。舅舅是军人,眼下还在部队,后来复原又调职去了外省。

  出城的公交车看着有些破旧,车顶上连着两根大辫子,搭上路旁的电线,是无轨电车。

  林蕊看着有趣,被姐姐催着赶紧上车做好。

  谢天谢地,姐妹俩出门还算早,太阳也不似中午一样毒辣。虽然车上没装冷气,但开了窗,风带着草木的香气,呼呼吹在林蕊脸上,带着夏日清晨特有的清爽。

  林蕊正美滋滋地享受着夏日清晨的风光呢,突然间司机踩了刹车,眼前窗外一道黑影坠落,还在她视网膜上晃了晃。

  无轨电车的大辫子掉下来了。

  林蕊目瞪口呆。

  她眼巴巴地看着司机师傅跳下公交车,抓起那根临阵掉链子的大辫子,又重新插回头,接着跳上车继续往前开。

  果然中华儿女多奇志,个个都是十项全能,这样也行

  公交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没等林蕊高兴,她姐又带着她转上一辆规模小了起码一半的车。

  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呢。

  这一回,滋味可不比出城的那趟车。

  车上人山人海,林蕊不得不跟姐姐面对面站着,才能勉强护住纸盒子里头的电风扇。

  她在鸡鸭人汗的气味跟小猪仔的哼唧声中,艰难地又熬过四十分钟,总算到了港镇。

  此刻,太阳与地面已经差不多有四十五度角,阳光跟金针似的,谁敢抬头看,就狠狠扎谁的眼。

  “走吧,不远了,五里地咱们半个小时肯定能走到。”

  林蕊膝盖一软,差点儿当场给她姐跪下。没搞错吧,这种天,让她顶着大太阳再走半个小时不是她娇气,是她担心她妈的小身板撑不住。

  林鑫可不惯着妹妹,拎着电风扇直接跳下车“那你就坐在这儿吧。”

  不是,姐,说好的长姐如母呢,你得温柔。

  林蕊慌不迭地跟着下车,正张头看车站周围的环境,视线撞上个三十多岁的高个儿时髦女郎。

  身穿工装裤的女郎高鼻梁大眼睛,一头烫成大波浪的卷发束在脑后,扎着手绢,洋气极了。

  林蕊在心头感慨,她表舅奶奶年轻时果然是个光彩夺目的大美人。表舅爷没吹牛,此时的表舅奶奶果然既像林青霞又有王祖贤的既视感。

  单手扶着自行车的大美人挥挥手,招呼两个刚下车的外甥女“鑫鑫、蕊蕊。”

  看到两人大汗淋漓的模样,舅妈哈哈大笑“今儿人多吧,赶紧跟我回去,你们外婆熬了绿豆汤。”

  一辆自行车怎么承载三个人

  简单。

  舅妈骑着车,林鑫坐在后座上抱着电风扇,林蕊则斜坐在前杠上,sy了一把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依萍。

  可惜小鸟依的人不是帅哥,而是舅妈。

  太阳已经冒出山头,照在人身上火辣辣的疼。

  舅妈带了毛巾跟草帽,给两个外甥女遮挡阳光。她自己倒是不在乎,两只脚跟踩水车一样,飞快地往前蹬。

  远处的青山和路边的稻田绵延不绝,如摊开的绿毛毯一路呼啸着朝天际铺。像是在跟自行车比谁更快一样。

  白鹭支起一只脚立在田边,听到人声,立刻扑扇着翅膀,低低得掠过水田,往河流飞去。

  河边大树上拴着老牛,正怡然自得地咀嚼青草,尾巴一甩一甩的,驱赶红绿的牛虻。

  太阳照在河水上,波光粼粼,划水的鸭子发出“嘎嘎”的叫声。

  岸边肥白的大鹅一摇一晃地朝前走,“扑通扑通”,接二连三下了河。

  林蕊还没来得及细瞧大白鹅的脑袋,自行车转个弯,已经进了郑家村。

  村口池塘边漂洗衣服的女人听到车铃声,抬起头笑着打招呼“鑫鑫、蕊蕊来家啦”

  舅妈脚下不停,只笑着回应“老太在家等呢。”,又一口气直接蹬到了家门口。

  足足五里多路,她花了不到一刻钟就骑回家。

  林蕊目瞪口呆,冲着舅妈竖大拇指“舅妈,你应该去报名参加自行车比赛。”

  舅妈朗声大笑“那可晚了,汉城奥运会的代表团已经出发了,我坐飞机也赶不上啊。”

  外婆家是三层楼,屋子前面还圈了个大院子,宽敞的很。

  林蕊在筒子楼里头憋闷了一天,此刻跑到乡下,简直畅快到想要尖叫。

  蓝天,白云,还有院子里头的这口井,更别说井水湃着的绿豆汤。喝一口下肚,什么神仙饮料都赶不上。

  外婆人在走廊下择菜。

  看到外孙女儿放下东西就过来帮忙,她连忙摆手“不用,你俩歇着去。先喝绿豆汤,一会儿你们外公从地里摘香瓜回来,切着吃。”

  舅妈将自行车推进杂物屋里,防止太阳晒爆了车胎。

  我去养鸡场看看啊,换爸爸回来。”

  舅妈将自行车推进杂物屋里,防止太阳晒爆了车胎。

  外婆赶紧招呼儿媳妇“给鹏鹏带壶绿豆汤。算了,让他跟他爷爷一块儿回来吧。今天姐姐来,让他也松快松快。”

  舅妈将推进杂物屋里,防止太阳晒爆了车胎。

  林蕊耳朵一竖,听到养鸡场三个字就眼睛发亮。

  她记事之前,郑家村就拆迁了,林蕊的乡间生活记忆只有跟着她妈去农家乐。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兵哥哥们做点儿事吗

  最起码的得让他们无论在多艰苦的环境中,都人吃上新鲜可口,营养健康的蔬菜呀。

  少女打的主意就是在军队中推广鱼菜共生系统。

  作者有话要说  有错别字的话,帮忙捉虫啊。

  正文 孙哥动起来

  林蕊之所以想到以军队作为突破点; 原因不外有三。

  第一,据她所知; 军队本身就有菜地; 还有人负责养猪什么的。这就意味着军人种菜养殖水产品都不出格。

  第二;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驻军条件不一,的确有很多地方连新鲜的菜都吃不上。这意味着他们有迫切的需求。

  林母急着赶火车,下了公交立马将三个孩子往外科病房带。

  她从兜里头摸出三张角票,塞给林蕊“一会儿自己买三根冰棒,一人一根; 你不要多吃; 肚子撑不住。晚上带芬妮来家烧饭吃; 不许在外头瞎跑,知道不”

  林蕊抬起头看她妈; 恋恋不舍“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林母叹气,舍不得娇里娇气的小女儿“这可没个准儿; 得到了那边才晓得具体日期。到时候我会打电话到厂里告诉你爸的。”

  一大三小四个人进了外科病房,俱都愣住。

  床边椅子上坐着的人,可不是老太么。

  母女俩面面相觑,老太怎么来了

  老太耳朵上挂着白口罩; 将眼睛以下的脸挡得严严实实,正跟躺在病床上发呆的根生叔叔说话“你莫要讲鬼话,你怨谁啊; 你谁也怨不上。”

  根生叔叔气鼓鼓的“天要下雨女人要生孩子,凭什么不让生呵,他们自己生够了,跑到外国去生了,就不让老百姓生。”

  林蕊听了挺稀奇,没想到根生叔叔消息还真灵通,居然都知道生子移民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游戏公司大佬直接找后宫群生孩子炫耀呢。

  等到大家不愿意生了,又开始流行找代孕。用不平者的话来说,穷人就连子宫都要被收割。

  苏木跟林蕊咬耳朵。现在香港的大陆人特别多,他师伯好多信众都是从大陆过去的,个个来头都不小。

  病床边上,老太皱眉“又说怪话。我们那会儿倒是叉开来让生呢。养的活有几个你自己看看,你妈生了几个八个活下来几个连你在内三个。不是解放了,你爹拉上板车挣钱,三个都养不活

  你小名叫什么桶娃。为个啥生下来的时候,你老娘把你按在尿桶想闷死,你没死成。”

  林蕊没憋住,“噗嗤”一下笑出声。她立刻捂住嘴巴,她真不是故意的。

  根生叔叔抬头看到林母跟三个孩子,顿时脸红得跟火烧一样。

  芬妮捏着口袋里的十一块钱,站在原地,抿住嘴唇,没有往前走。

  林母快步走到病床边,忍不住埋怨老太“奶奶你上来怎么都不跟我讲一声啊。”

  要是提前知道,她起码还好安排一下。

  老太摆摆手“跟你说什么,我又不是来看你的。我跟你弟弟车来的,看过他就回去。”

  说着,她伸手指着根生叔叔,“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吧。”

  病房门开了,林鑫手上拎着暖水壶进来,看到老太也是一愣“太太,你什么时候来的”

  老太一双小脚,根本走不得路。

  从郑家村到医院这么远,就是有车子,她肯定也吃了好大的苦头。

  火车快要出发了,林母不能耽搁。

  她赶紧从包里摸出五十块钱塞到大女儿手上,叮嘱道“鑫鑫,妈要出差。你照应好太太啊。”

  说着,她拎起箱子匆匆出病房门。

  林鑫从床头柜上拿了只洗好的葡萄,剥了皮,笑眯眯地送到老太嘴里头“太太,甜不甜啊”

  “怎么不甜。”老太嗔了重外孙女儿一眼,叹气道,“你们是赶上好时候,泡在蜜水里头长大噢。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哪里能上学堂看书识字啊。呵,手指头断了还有先生给接起来想得美,烂手烂脚拉倒。”

  根生叔叔的手指头又接上了。现在医学水平超乎林蕊的预料。

  老太瞪眼“你好大的能耐。人家教授一下飞机就给你开刀,累出个好歹来,你赔得起”

  根生叔叔脸红脖子粗“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三千块,嘴皮子上下一搭,政府是他家开的,比鬼子进村还狠。”

  “你晓得鬼子进村是啥样在鬼子面前动刀,人家一刺刀就戳个透心对穿。你是身在好时候,没看到过。”

  老太丁点儿也不惯着根生叔叔,“你超生你有理有两个还要再养一个。国家政策哪里不对是像你妈那样生下来养不活闷死好,还是一开始就不生好”

  她狠狠地瞪了眼床上的病人,“你们都是老爷,不管家里头死活的。你妈闷你的时候,人都是木的。她心里头有多苦,你晓得”

  根生叔叔被老太太挤兑得说不出话,半晌才冒出一句,“我自个儿养孩子,养得好养不好都是我自家的事情,凭什么罚我款。”

  “你自家的事你好大的口气啊。”老太说话硬的很,“学校是你建的先生是你请的给娃娃打预防针的医生是你培养的国家养这么多人,哪里不要钱没国家,你现在还不是跟四奶奶我一样,是个睁眼瞎,一个大字不识。”

  根生叔叔不服气“国家说要罚这么多钱啊中央政府下命令来,我砸锅卖铁都没二话。”

  “你想的倒是挺美的。”老太摇头,“国家这么大,领导事情这么多,能一个个给你管过来”

  老人苦口婆心,“不错了,根生,人要多念着好,不能光盯着拐处。三千块钱是不少,可你国家收你的地没有断你的口粮没”

  根生叔叔冷笑“三千块钱,还不晓得进谁的腰包呢。我为国家做贡献我愿意,要我养贪官,我可不乐意。”

  “进谁的腰包咱们村上小学的先生们谁给发工资除了一位陈校长是正式老师外,其他的,可都是镇政府发钱。没这些先生,郑家村的娃娃到哪儿上学去”

  老太太叹着气,“抓大放小,眼睛长在前头,多看看好处。你自个儿想想,这些年来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好不能光跟旁人比,也要跟自己过去比。做人啊,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她拄着拐杖站起身,“好了,人看过了,该讲的话也讲过了,我回家去了。”

  林蕊赶紧拦下老太“不行,太太,你都来了江州,怎么能就这样走啊,怎么也该好好住两天。”

  江州历经几朝,好吃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眼下放暑假,她跟姐姐都有空,必须得带着老太到处玩遍。

  老太瘪着嘴巴笑,示意重外孙女儿看她的脚“老太哪里能玩啊,老太都走不了路的。就看看你们的脚,老太也要记一辈子的恩德。”

  林家姐妹无论如何都不肯放老太太就这么回去。

  林蕊灵机一动“舅舅还没回来呢,你现在怎么走咱们就趁着舅舅去办事的时间,出去逛逛好吗”

  工人医院在市中心,旁边是江州百货大厦。

  她们推着太太先逛百货商店,给太太买件新褂子。然后再去旁边的工人电影院看电影,今天有新片子上映。接着到对街的百年老店吃晚饭,尝尝招牌菜。

  老太太乐呵呵地摆摆手“我在来的车上看到外头的大楼就高兴得很。我老太婆也能活到今天,足了”

  病房门被推开,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带着一堆年轻医生进来,闻声笑道“老婶婶,你可不能知足。还得好好活,起码活个长命百岁,让儿孙好好孝顺你。”

  老太立刻拄着拐杖要站起来给医生鞠躬“我这孙子不懂事,给教授你们添麻烦了。”

  孙教授赶紧躬下身子搀扶“哎哟,老婶婶,你可别折煞我。我这条命还是你救的呢。”

  她转过头,笑着拍老太的肩膀,示意手下的徒子徒孙,“我上干校被关起来的时候,是我老婶婶给我送的饭,送的草药。我这双手还能动,全是老婶婶的功劳。”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

  她没想到老太人脉居然这样广,居然能在自己都过得苦巴巴时,还能冒险施惠于旁。

  苏木拉着林蕊到边上咬耳朵,语气丝毫不掩饰得意“草药是我师父给的,祖传的,骨头碎成啥样都能接好。”

  林蕊稀罕极了,没想到她干爷爷竟然跟郑家跟孙教授,还有这层渊源。

  这信息量有点儿大。

  跟着孙教授的副主任医生听了老师的话,赶紧接腔“我们一定会仔细留意陈根生师傅的手。”

  “是要好好观察,断指再植重点看血运供应情况。一旦血运不顺畅,接上去的手指头还是要掉的,后面还要看神经修复跟骨头生长的状况。随着工业化发展,以后类似的病人会越来越多,你们要好好学习每一个病例。”

  孙教授满脸严肃地看根生叔叔,“你别以为手指头断了能再接回头,以后再给我来这一套。下次再这样,就不管你了。”

  老太也接话“对,不管他,专门给大夫添乱。”

  她拍着孙教授的手,“教授啊,我不耽误你忙了。你要是有空,随时欢迎你到我们郑家村去玩。我老太婆先回去了啊。”

  林鑫赶紧搀扶老太“太太,有轮椅,我们就去逛逛商场吧。”

  老太连连摆手“不了不了,出来这么久,你外公外婆还有舅妈肯定急得慌。我早点儿回到他们眼皮底下,他们才安心。”

  孙教授一面看手下医生开的医嘱,一面笑“还是老婶婶你福气大,儿孙都孝顺。”

  无论林蕊如何撒娇耍赖,老太始终笑眯眯的,就是不肯去逛商场上电影院。

  查房队伍尾端缀着的年轻医生,伸手示意林鑫到他旁边,压低声音道“别傻了,直接带老太去小礼堂,马上放白求恩大夫。”

  等到电影放完,天也差不多黑了。老太不就得留住一晚上了么。

  林鑫交了押金,从护士站借来辆轮椅,跟妹妹一道推老太去小礼堂。

  听说电影是免费的,老太倒是同意去看看。

  白求恩大夫可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是大大的好人。

  上下电梯的时候,老太还感慨“看看,现在日子多好哦。以前哪里能想到这么个盒子,就这样按一下,说上去就上去,说下来就下来。我啊,成了刘姥姥,一头跑进了大观园。”

  小礼堂门口没人检票,进去看电影的基本上都是医院的年轻医护人员跟实习生。

  谁来了,去第一排桌子边,在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签字就行。

  林鑫将老太推到后面。

  旁边的年轻医生不明就里,大约将老人当成医院的老专家了,赶紧帮忙,把她调整到中间位置上。

  老太连连摆手“莫要,你们看,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