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了,又来了,她哪里知道这妹子到底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  小龙虾在国内大红是随着夜宵文化的兴起开始的,这其中背景跟国人经济收入增加以及国企破产潮都有关系。

  另外,1988年6月份,全国开放鸡蛋市场买卖。

  正文 大厨的诞生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急中生智“等我烧好海虾给你吃。”

  外婆听了忍俊不禁,笑着点头道“好,那我们等蕊蕊的大菜啊。各家各户都送一碗。”

  此刻乡间尚不富裕,谁家烧了硬菜,都要给左邻右舍送点儿,好让各家的孩子都沾沾嘴。

  林蕊吸吸鼻子,继续埋头刷虾子“你们等着,保准你们吃了还想吃。”

  外婆愈发乐呵,抓了只菱角剥壳送到小外孙女嘴边“你多吃点儿,有力气好好烧海虾。”

  她转头看芬妮,“你爸呢做小工还没回来让你妈别烧饭了,家里就你们娘儿俩。她大着肚子忙什么呢,到我家来吃饭。顺便啊,尝尝蕊蕊的手艺。”

  麻花辫姑娘赶紧摆手“不了,三奶奶,我妈饭都快烧好了。蕊蕊,我下午来找你啊。”

  林蕊忙着跟桶里耀武扬威的红袍将军奋斗,闻声头也不抬,只“嗯嗯”应下“你等着,一会儿我烧好了让鹏鹏送你们家。”

  她一鼓作气,直接刷了半桶虾子,还自觉尚有余力可贾,准备再接再厉,搞定全部战斗。

  林鑫赶紧拦住兴头上的妹妹“行了,你弄多了也没办法烧啊。”

  林蕊愣了下,琢磨着一锅的确容量有限。她只得放过剩下的小龙虾“晚上再收拾你们。”

  刚好当夜宵。没有啤酒,喝绿豆汤也行。

  等到新晋大厨林蕊同学站在柴灶前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姐又忽悠了她。

  就这大锅,再来一桶小龙虾都不成问题。一大盆龙虾端上桌,吃的多痛快。

  林鑫暗道,算了,就是外婆家不种麦子全栽的油菜自己收菜籽榨油,香油也不能由着妹妹这样糟蹋。

  按照过去过年一人才二两油的定量,她妹妹一顿饭就能用掉全年的油。

  “你没用过大锅,先烧一半试试。等下一锅的时候,你不就经验足了,能做的更好么。”

  舅妈系着围裙站在边上,笑眯眯地看她“来,蕊蕊,我给你当小工。你说要什么,我来准备。”

  “八角还有干辣椒、生姜跟芫荽。”林蕊惋惜没有十三香,不然她就直接做十三香小龙虾了。

  舅妈憋着笑,招呼儿子“鹏鹏,去地里头挖点芫荽。”

  外公做出为难的样子“那我火要不要歇一歇,等你弟弟把芫荽挖过来”

  “没事儿,那个最后放就行。”林蕊信心十足,开始炝锅。

  小龙虾可是她的拿手菜,她们寝室凭借这一手在院里的美食节上拿过二等奖的。

  眼下虽然没有王守义十三香,也不影响林蕊发挥。

  她站在大锅前信心十足地翻炒着小龙虾。

  结果她对自己眼下的身体状况预估不足。眼下她不到一米五的小个子,身上一点肉全长脸上,胳膊细的跟麻杆一样。挥舞起锅铲来,那芦柴棒似的胳膊根本使不上力气。

  舅妈看她满头大汗,憋笑憋得脸红脖子粗。她强忍住接过锅铲“大厨,你吩咐我来。”

  林蕊讪笑“好,继续翻炒,一定要均匀。”

  幸亏天热,厨房更烟熏火燎,她脸红成虾子也不打眼。

  舅妈在林蕊的招呼下,倒掉了自家公公小半瓶黄酒,又上生抽老抽,加了白糖继续翻炒,空气里头逐渐弥漫出小龙虾的香气。

  林蕊看到虾尾卷起来了,赶紧喊舅妈加水,又倒了些料酒,然后盖上锅盖中火焖煮。嗯,不错,节奏很好。

  林鑫在堂屋切了香瓜送进厨房,见里头叮咚十五的动静,朝妹妹直摇头“你烧个饭,得一家人伺候。”

  国宴上的大厨都没她架子大。

  林蕊骄傲地扬起头“那你可别吃,馋死你。”

  林鑫拈了块香瓜塞进妹妹嘴里头“吃你的,就你能耐。”

  锅里头的汤水烧的差不多干了,林蕊自己加上三勺子盐,然后又翻炒到收汤,大功告成。

  郑鹏刚从井边忙完回来,抓着刚洗好的芫荽探头“那我手上的东西还要不要”

  “要”林蕊赶紧接了芫荽,绿油油的香菜一刀两断,用来摆盘。

  半桶小龙虾不过五六斤重,烧好了盛放在大海碗中,其实也没太多。

  林蕊兴致勃勃地盛出一碗,交到眼巴巴等在边上的郑鹏手中“来,给我送菜去。”

  外婆闻到香味进厨房,听到她的豪言壮阳,笑着摸了下小外孙女的脑袋“还真送啊,这又不是红烧肉。”

  海虾在乡间常见的很,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谁家拿海虾当大菜给邻居尝鲜,简直叫人笑掉大牙。

  林蕊心道三十年后的小龙虾可比五花肉贵多了,不,比牛肉羊肉都贵,简直吃出了澳龙的架势。

  郑鹏已经放下碗,抓了只海虾,剥出虾尾放进嘴里,夸了句“真蛮好吃的,香,好鲜啊。”

  林鑫摇摇头“你二姐快把香油瓶倒空了,能不香么。”

  “自家种的菜籽换的油,又不是外头拿油票买的,没事。”外婆相当捧场,也夹了只虾子尝尝,点头夸奖,“蛮好,我们蕊蕊将来能当大厨,上国宴,服务国家领导跟外宾。”

  舅妈乐得不行“那可不成,大姐还指望蕊蕊上大学呢。”

  林蕊得意洋洋“这也没什么啊,我们有的大学就有旅游烹饪专业,出来工作不要太好找哦。”

  外婆笑得直摇头“搞不懂现在的人哦。当厨师跟师父就行,还要上大学啊。这不是糟蹋人才么。”

  林蕊心道,这算好的了,起码实用。

  三十年后,好多大学里头的专业五花八门,却压根没有半点儿用处。纯粹浪费国家跟家长的钱,还有学生的时间。

  剩下的菜,林蕊也跃跃欲试,她还会炒青椒斩蛋呢。对了,那个烧茄子她也会,放点儿酱进去,不要太鲜美。

  然而大人们却坚决不肯再让她进厨房,全都哄她出去玩。

  “看电视,要放济公了。”外婆直接拉着她的胳膊回堂屋,让她一边吃海虾一边看电视。

  林蕊自己尝了只小龙虾,决定先打98分,防止自己太骄傲。真不错,鲜辣香美,不愧是她的手艺。

  等到中午上饭桌,大家也相当捧场,人人都先夹起只小龙虾放进碗里。

  外婆盛好一碗饭,里头盖上水蒸蛋跟豆腐泥鳅,招呼孙子“鹏鹏,给老太送过去。”

  林蕊十分惊讶“老太为什么不跟我们一块儿吃饭啊。”

  话一出口,她就想捂自己的嘴巴。蠢货,她怎么忘了她妈说过,老太当姑娘时缠过脚,走路不方便。

  外婆笑道“可不是么,我们都说自家人不怕,老太却非要担心过给我们。”

  林鑫放下筷子强调“不会的,老太的病就是看着吓人,又不传染。”

  外婆无奈“她不听啊。不过也好,她要是上桌,肯定只吃素菜,一点儿好的都要留给你们。”

  舅妈剥了虾尾放进老太的饭碗中,笑道“老太还以为活在呢。”

  林蕊灵机一动,盛了一小碗泥鳅豆腐汤,站起身喊郑鹏“我跟你一块儿去,让老太也尝尝我的手艺。”

  郑家老祖母住在朝南的正屋。

  她虽然已经九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就是眉毛跟眼睫毛都脱落了,脸上手上全是奇怪的斑点,鼻子像一个肉团一样盖在脸上。

  不知道是不是呼吸不顺畅的原因,老太说话声音有点儿嗡嗡的。

  她看到送饭的重孙子跟重外孙女,皱起眉头“放在外头就好,敲门我自己拿。”

  林蕊笑眯眯地递过去饭碗“老太,你尝尝我做的虾子,可好吃了。”

  “哎呀,你们这些丫头。你也是,你妈也是。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怕什么热,非得弄个电风扇回来。又乱花钱。”

  林蕊心里头暗笑。果然天下的长辈皆是一脉相传。

  她高中毕业那年,因为实在闲得无聊,兼职干了两个月的导游。挣到钱给她妈买了件连衣裙,她妈嘴上嫌弃,却连着穿到了冬天。

  天冷不怕,外头还可以罩件大衣啊,多时髦

  老太接过饭碗,坚决不让重孙辈再待在她屋中,直接将他们轰出去。

  林蕊悻悻地回到堂屋吃饭。

  外婆笑着朝她摆摆手,示意她吃自己的饭。

  等到午后休息,林鑫跟妹妹并排躺在竹床上,她才压低声音叮嘱“别说漏了嘴。”

  老太其实是麻风病。但症状轻不明显发现又早,经过规范化疗之后,已经没有传染性。

  只是大家都谈麻风色变,难以接受这个人群的存在。

  外人只知道老太得的是怪病,要是知道她有麻风,肯定要把她送进麻风病院去。

  林蕊叹气“老太可真不容易。”

  她以前曾听他妈提过几嘴巴,郑家祖上也算殷实。

  奈何老太爷不学好,抽上了大烟,直接把镇上的铺子跟乡下的田地全都换成了烟土,最后也是死在烟榻上的。

  老太一个小脚女人成了寡妇,备受宗族的欺负,却含辛茹苦养大了外公。

  后来林母上学,也是老太坚决支持的。为此,老人还化掉了最后一点儿首饰。

  林鑫轻轻拍着妹妹的背“睡一会儿,早上起来的太早。”

  林蕊迷迷糊糊间看到舅妈拎着桶出去,顿时一个激灵“舅妈,你干嘛啊”

  “倒虾壳啊,这东西可招蚊子苍蝇了。”

  “别倒”林蕊赶紧跳下竹床,“这个可以当饲料养鱼虾。”

  舅妈忍不住笑“我们家又没包鱼塘,养什么鱼啊。”

  “磨碎了喂鸡。你不是说鸡也要吃蛋壳才是长出蛋壳么,这个就正好。晒干了磨碎了喂鸡。”林蕊越说越兴奋,双手一拍,“养蚯蚓,用虾壳养蚯蚓,蚯蚓可以喂鸡。”

  她扯着嗓子喊表弟“鹏鹏,我们去挖蚯蚓。”

  林鑫一把拉住妹妹“行了好好睡你的觉。”

  长姐如母,未成年人缺乏民事自主权,林蕊被她姐押着重新躺回竹床上睡午觉。

  林鑫看了两页单词,也困了,沉沉睡去。

  等到她醒过来时,身边已经空空如也。

  外婆捧着西瓜出来招呼她吃“蕊蕊跟鹏鹏去挖蚯蚓了,说要喂鸡。”

  林鑫被妹妹给气乐了“她哪里是要喂鸡,她是怕我喊她写作业”

  正文 超生游击队

  院子门响了,先前给郑家送菱角的姑娘走到堂屋门前,小心翼翼地问林鑫“鑫鑫姐,蕊蕊在吗”

  外婆转过头,赶紧递上西瓜“芬妮啊,找蕊蕊玩她跟鹏鹏跑去后屋那边挖蚯蚓了。”

  林鑫看着女孩手里抓着的暑假作业,心中一动“芬妮,帮姐姐个忙,把蕊蕊叫回来。今天她必须得开始补初中数学。”

  麻花辫少女大喜过望,连忙点头“噢,鑫鑫姐,我马上去找蕊蕊。”

  院子门“咣当”一声关上,林鑫看着少女远去的背影,顿时牙疼。

  外婆抱怨大外孙女“人家难得上门玩,你怎么又要人看书学习啊。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多假,你总得让人松快松快。”

  林鑫苦笑“外婆,她哪是上门来玩的。她就是想学习。前头她不肯拿糖吃,就为着这个。”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家妹妹被追着赶着都不肯碰书一下,人家姑娘想方设法地要学习。

  “也是。”外婆放下手里瓜,“芬妮跟蕊蕊同岁,都是要上初三了。那可得抓紧,考不上学,回家可得挑河工去。她家就她跟她姐秀妮,肯定得出个劳力。”

  林鑫愤愤不平“就该让蕊蕊也尝尝那滋味,成天就知道玩,不肯学习。”

  外婆护短的很,连忙摆手“那可不成,我们蕊蕊将来当个厨师也行啊。你妈都考出去了,你们都是吃国家粮的城里人,可不能再回来种田。”

  林鑫头疼“她三分钟的热度,真要她当厨师,她的身体哪里吃得消。”

  上学不一样,起码将来毕业可以坐办公室,不用干体力活。

  妹妹从小体弱多病,要是初中毕业没学上,将来就是进工厂三班倒,她也扛不住。

  外婆笑着摸摸大外孙女的头发“别犯愁,船到桥头自然直。国家这么大,总有蕊蕊一口饭吃。”

  “可难说啊。”林鑫自言自语一般,“就这几年的功夫,光江州就倒闭了好两家厂。农村劳动力过剩,肯定要去城里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就这么多,越到后面竞争压力越大。”

  外婆想得开“真正不行啊,让蕊蕊到村里小学代课也行啊。想想办法,咱们给她改户口,不定她年纪大点儿,就知道要学习了。”

  林鑫抓住话尾巴“村上小学又缺老师了”

  “可不是,就一个正式老师,其他都是代课的。政策又变了,转正没希望,好几个都去南边打工了。初中状况也不好,好几个下海了,今天一个中专都没考上,剃光头。”

  此时的中专毕业生因为包分配,又是国家干部身份,所以中专比高中更吃香,录取分数也更高。

  林鑫叹了口气,喃喃自语“说到底,还是钱闹的。”

  外婆点头笑“可不是,要么给人稳定要么给人钱,总得图一样。”

  说话的功夫,芬妮已经尽职尽责地将恨不得挖光郑家村蚯蚓的林蕊拉回家。

  垂死挣扎的林蕊还在指挥表弟“养蚯蚓,用海虾壳子喂鸡,鸡屎养蚯蚓,蚯蚓再喂鸡。”

  林鑫没憋住,拍了下妹妹的脑袋瓜“你还给我复合养殖了”

  “那是,农业致富新思路,复合养殖。等着,总有一天,小龙虾会走向世界称霸全球。”

  林鑫按耐住翻白眼的冲动,从书包里头掏出妹妹的数学书“来,你先走向数学再说。”

  外婆立刻按照电视上的法子,将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让她们自己用筷子插着吃。

  “蕊蕊啊,和芬妮一块儿,跟着你姐好好学习啊。晚上外婆煨鸡汤,好好给我们蕊蕊补补。”

  林蕊想哭。

  外婆,对于她这种一看到就犯困的学渣来说,学习的痛苦根本无法用鸡汤来弥补。

  “外婆,鸡汤里头我要加蘑菇。对了,外婆你们还可以养蘑菇养木耳。”

  林鑫忍无可忍,狠狠地揪住妹妹的耳朵“你再废话,我直接剁了你炖汤”

  林蕊一想到她大姨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吓得立马老实了。

  摸着良心说,1988年的初中数学真算不上多难。

  只是对林蕊而言,坐着看正经书就是煎熬,仿佛有小虫子爬在背上,她浑身都不舒服。

  最关键的是,她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

  她妈当年根本没继续升学啊。

  初中毕业直接工作,从河校临时工打字员干起,转正后临时抱佛脚教过两天船舶英语,然后就成了高级职称的教师。

  河校一改制,被收编为中央某直属单位的培训中心后,她妈顺理成章正科到手,开始十五年的工会生涯。

  局里头干部提拔讲政策。

  工作头两年被人阴了没入党成功的她妈因祸得福,凭借“无无党派或民主党派人士知知识分子少少数民族女女性官员”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满四十岁就顺利升到副处,主持工会工作。

  一般工会都是局里头实权部门领导要退居二线时养老的地方,铁打的副处,流水的领导。

  可偏生她妈走的是锦鲤路线,本来要到工会养老的某实权领导晚节不保,被巡视出问题了。

  一堆人为着这正处名额明争暗斗,都成乌眼鸡了,最后大饼却落到了她妈头上。

  因为关键时刻她妈坐得住,坚持认真工作,一点儿都不给领导添乱。

  这条康庄大道摆在眼前,好比华山索道一路直上顶峰。林蕊当然要坚持既定路线方针不动摇。

  当然,自己爬山也许能够看到更多风景。

  可是路线不明的情况下,登山的人有可能走偏了,在山中徒劳地转圈圈。

  也有可能以为前面是路,结果一脚踏上去却是万丈深渊。

  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有直线路线,她为什么要绕弯呢

  林鑫看妹妹两眼发直,忍不住拿笔敲她的脑袋“认真听,从今天起,我把初中数学都串一遍,不会就给我重学”

  芬妮偷偷在桌子底下拽了下林蕊的衣角“晚上我们去捉知了猴。”

  林蕊愣了一下“知了猴”

  “你装什么傻啊,蝉,外头叫的那个。”林鑫压着火气,“今天你不学完这部分,别说知了猴了,我把你打成猴”

  外婆人在后门走廊上搓麻绳,竖着耳朵听动静,闻声立刻要去给刻苦学习的孩子们端绿豆汤。

  大热的天,败败火。

  林鑫气得笑了“别让她喝,不然她一会儿又要五分钟跑一次厕所。”

  外婆摸着林蕊的脑袋,笑眯眯“没事的,我们蕊蕊只要认真一点就肯定能考上。”

  林蕊绝望地盯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跟她姐打商量“今天就这部分。”

  “多了我也不指望你能掌握。”

  堂屋里的电风扇不停地摇着头,窗户外的知了吓得不吭声,池塘边的杨柳垂下腰,田埂上的野鸡拍拍翅膀,飞走了。

  郑鹏跑下楼,嘴里念叨着“要放上海滩了。”

  林蕊大喜过望,决定身体力行地支持一波国产片。

  林鑫不出声,只抬眼看表弟。

  求生欲爆棚的孩子立刻扭头重新上楼“我去看连环画了。”

  “不用,你看电视。”林鑫收拾桌上的书本,招呼妹妹,“我们上楼去。”

  外婆端着绿豆汤出来,眼睛看芬妮“要不,先看会儿电视再学习。”

  1988年电视机对大部分国内家庭来说还是稀罕物。

  一台21寸的国产彩电就三千多块,12寸的黑白电视机也得四百多,而且还得凭票才能买到。

  眼下,整个郑家村也就两户人家有电视。

  如果不是昨晚下大雨又有计生干部上门追大肚子,外公是要将电视机搬到院子里的。

  因为附近十几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过来看电视。

  单调乏味的乡村夜晚生活中,电视机里头色彩斑斓的世界,是村民们唯一的慰藉。

  林蕊眼巴巴地看着芬妮,指望能够中场休息。

  然而她低估了少女求知若渴的心,芬妮坚定地谢绝了外婆的好意,她要好好学习。

  林蕊竖着耳朵听楼下的“浪奔浪流”,心中泪水似江流。

  林鑫一笔头敲在妹妹脑袋上“看书,好好听题”

  堂屋里头的老式钟摆时针从2走向5,“当当当”的连着敲了五下。

  林老师在考察完两位学生后,终于皱着眉头勉为其难地宣布下课了。

  林蕊一分钟都坐不下去了,屁股下头有火烧一样蹿到楼下。

  看着电视机里头的许文强,她第一次正儿八经地领悟到了发哥的帅气,果然风度翩翩迷死人不偿命。

  外婆招呼芬妮吃香瓜。

  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少女却表示自己得回家烧晚饭去了。

  “让你姐烧啊。”林蕊还惦记着晚上抓知了猴,赶紧拉住人。

  芬妮摇摇头“我姐她们服装厂加班呢,得晚上十点才下班。”

  林蕊下意识地转头看她姐。

  她听外婆说,她姐跟芬妮的姐姐前后脚生的,那就是十八岁咯。

  从早上七点钟工作到晚上十点钟,中途只有午饭晚饭各半个小时的用餐时间。

  她突然间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与残忍,不由自主地松开了新朋友的手“那好,晚上你别忘了知了猴啊。”

  林蕊话音刚落,天空突然间暗下,然后“咔擦”一声,打雷了。

  林鑫看着目瞪口呆的妹妹,忍俊不禁“下雨天留客天,风声雨声读书声,好好学习。”

  林蕊想捅破老天爷。

  故意的吗外婆都说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她一要出去玩,就下雨

  外公牵着牛往牛棚走,抬头看天笑得欢畅“还是我们家蕊蕊厉害,看,龙王爷都卖面子,一来就下雨。再不下雨的话,田里头的稻子就要干死了。”

  此刻正是水稻灌浆的时候,再不下雨,今晚他就得去抢着抽水浇田。

  院子大门“哐当”一声响,身穿汗衫的男人满头大汗冲进院子。

  外公见状哈哈大笑“怎么的,我们民兵队长也晓得我们家蕊蕊叫来了水龙王”

  民兵队长气喘吁吁,直接一摆手“快,你们赶紧喊桂芬婶婶走。马上躲出去,镇上妇女干部来检查了。”

  他抬眼看到芬妮,立刻催促,“快点啊,赶紧带你妈走。”

  正在井边刷海虾的舅妈立刻站起身,往围裙上抹了两把手,快步朝院门口走“芬妮一个小姑娘知道什么,我去。”

  一阵风吹来,院子上方乌云蔽日,天一下子暗了下来。

  林蕊有点儿懵,下意识抬头看她姐“怎么了啊芬妮妈要躲哪儿去”

  “不知道。”林鑫摇摇头,目光落在屋外一堵墙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