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球改造实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那时候什么表现都得看气候影响才是啦,说不定是龙卷风也说不定。
不过相比较现在的,数着被闪电劈的人进院又出院,看着空气中的灵气含量高高低低的起伏的日子,地球还是希望她能够回到普通的日常上面的。
除了一直就很悠闲到没有朋友的地球之外,作为华国的一个大节日,虽然是放假的时候,在春节期间大家也都是不得闲的,忙忙碌碌地走亲访友,当然也有一些人们注定是过不了一个好年了。
北极圈发生异状之后,虽然各国统一地对着国民们低调处理,但私底下的科研团队早已经不顾现在北极正处于漫长的极夜之中,并不是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而早已经第一时间赶到了北极圈的范围内。
不仅仅是因为那奇异的可以说在整个北半球都可以看到的电闪雷鸣的自然现象,更多的打算在这种时候深入北极的原因,更多的是在那闪电将整个天空撕裂开来之后,各个国家的在北极圈的科考仪器的信号在仅仅一瞬间全部消失。
上一次出现这个情况,还是各国的人造卫星,在短短地一秒钟之内全部不见了踪影,除此之外,在这一秒之内还出现了全球黑暗的情况,相比较民间的乐观思想,各国高层其实对这一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几乎都建立了那天的档案,因为各国的语言不同,称呼那一天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世界黑暗日”、“上帝闭眼日”等等。
虽然地球自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毕竟作为当事世界自然知道自己换了个法则的事实,也不会像是古早的小说里面那样存在认为是在拍戏的情况。
但作为在地球内部依靠着各式各样的机器来了解外太空的人们,在人造卫星全灭,更别说建造到一半的空间站了,整个外宇宙干干净净像是被大扫除了一般的情况之下,就算拥有着最新型号能看到二百亿光年的星系的天文望远镜,也暂时并没有任何更多的发现。
这是自然地,其他世界都自带最高级别的马赛克,挂了无数个幻阵,并不是连筑基都没有到的普通人类能看到的东西,只会像是秦舒舒所画的那双眼睛里面蕴含着的基本幻阵一般看到原先的星空。
即使将这个领域的专家召集起来集中进行探讨,在没有其他任何的辅助的条件之下,这一点儿也是没有办法的,虽然各国都很想把人造卫星再送上宇宙,但实际上再全球损失了总共二百四十八颗人造卫星之后,即使是在孜孜不倦想要通过重新成功发射卫星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都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地球也短时间内不用像是打地鼠一般将人造卫星再一一砸回大气层内部,这对于地球来讲还是松了一口气的事情。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的思想就跟地球之前以为自己纯粹只是换了一个星系一样,她的崽子们走上同样的猜测,但是很快就被反对派给压下去了,给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就算不考虑在黑洞的时间问题,又哪有这么大的概率能够不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要知道蝴蝶效应的影响早已经被证实了好几千年了。
除此之外的理论研究之外,另一个比较流行的思想就是外星人论,地球仍在太阳系,什么全球黑暗像是被黑洞吞噬,都是假的,是被科技远超于地球的外星人给糊弄了,他们把人造卫星消灭,想要侵略地球,一开始这个想法的确很受欢迎了,但是过了大半月,各国军队严阵以待,除了网上的学生党们打得火热之外,完全地风平浪静。
外星人,好慢啊。
伴随着外星人拖延症严重的讨论,就是外星人论的学说的热度潮消退了。
这时候因为可以说是和人造卫星前后脚消失的北极圈科考仪器又被重新重视起来了,并不是说之前就是直接忽视的状态,实际上去往北极的科研人员也是立马就动身去的,但是因为有人造卫星的事情在前面,报告什么的也就压后了。
虽然并不是最佳的科考时间,但是依托于现今的科学技术,也是可以在这个时候深入北极圈,原本如果人造卫星都在的话,简单的北极圈3D图现在就可以到达人类的手中,并进行数据上面的分析,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更加复杂了。
“许队,”裹着严严实实的男人拿着报告走了进来,“派遣进入‘里风圈’的机器人YZ12970确认损坏了。”
华国这边由于距离问题虽然动身速度很快,但并不是第一个到达北极圈的,到了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了七八个国家的科考队伍开始在北极圈驻扎,原本的北极圈外围建立的站点全部消失不见了,不过由于科考队出发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相关的宿营装备都有准备着,不过因为大量的人员聚集,挑选一个恰好的位置就不仅仅只是手速脚速快的问题。
等华国这边全部安顿下来,研究进度就比其他国家要落后一点,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候,任何落后都会造成难以预估的问题。
不过,目前各国的进展都差不多,全部被困在了原本北极圈这个时节并没有的的“里风圈”上面。
“里风圈”是这边暂时先取的名字,也叫“死亡风圈”,位于北纬89°25’的位置,如今被称为绝对的死亡区域,以纬度89°25’的一圈,剧烈的风形成了一座严酷的冰霜风墙,深入北极圈的工作因为较为危险,都是由科考机器人完成。
所有科考机器人在“里风圈”面前都面临着被分。尸的局面,在雪地之中靠近的那一刻,就好像一团肉扔进了绞肉机当中,设计的抓地系统并不能阻止它们如同风筝一般飞到遥远的上空,先是外壳碎裂,宛如风化一般消失不见,露出了里面闪烁着电花的线路,但仅仅只是一秒钟而已,便在空气中炸裂开来,而细小的零件却没有掉落下来,应该说在掉落的时候就被风搅得粉碎,以至于只有一开始就被打出来风圈的大块残渣还存在于世。
被称为许队的男人,全名叫做许彦,是负责这次北极科考队伍安全的特殊部队的队长,因为戴着极为专业的装备,浑身上下的肌肤都没有露出一丝,并不能看清楚他的外貌,他听到这话也只是点了点头,“隔壁的状况呢?”
华国隔壁是机器人方面的制造水平最发达的星条国,华国这边调来的最新型号的“YZ12970”,外壳运用了目前为止最坚硬的金属,但在“风圈”里面撑了二十分钟也宣告破裂,行走公里为一公里,据研究表明,尚没有走出风圈。
“目前尚不清楚。”
许彦看了看时间,各国在这上面存在着竞争关系,情报共享目前尚且做不到,但是发送机器人的时间还是能够了解一二的,目前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十八分钟,目前为止至少要撑过二十分钟以上,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突破“里风圈”。
一开始,华国这边并不打算深入北极圈,极夜并不是北极科考的好日子,就是因为漫长的黑夜,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以及呼啸凌冽的西北风都会给科考带来严重的问题,他们一开始的计划只是寻找并回收科考仪器仅此而已。
这些仪器大多数都安装在了北极圈的外围,就算是目前的极夜状况,在北极圈外围还是能见到短暂的天光,而像是北极熊这些猛兽又出于一种冬眠的状态,如果仅仅只是回收仪器的话,实际上的危险程度并不算太高。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寻找科考仪器仍旧一无所获的第五天,大米国的科学家率先发现了这个奇异的风圈,不过由于太过震惊,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一下子就泄露了出去,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虽然“里风圈”距离北极圈外围的安置科考仪器的点,就算是最深入的仪器,都有着不小的距离,而根据目前的研究,“里风圈”范围只从89°25’开始,而就算是纬度89°24’的位置,风力等级就不是一个量级,这样看来“里风圈”和科考仪器的失踪并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
但是由于“里风圈”出现的时间实在是过于微妙,再加上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任何线索,各国的科考队在向高层汇报完情况之后,也得到了继续和“里风圈”死磕的命令。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更新=3=
冬至快乐,么么哒
☆、第12章
距离漫长的极夜才过去了两个月不到,在位于北极圈的深处依旧是漫无天光的黑夜,凄冷的风夹杂着无边的寒意,呼啸着在耳边宛如哀嚎,却毫不留情地剔骨般在灵魂深处留下战栗般的错觉。
在四天前,星条国的最新型的机器人在进入“里风圈”内四十分钟之后也宣告损毁,总共行走了四点六公里,虽然仍旧并没有走出“里风圈”的范围,但是它传输过来的视频以及一些数据资料却仍旧无比珍贵,可以说很大地推进了对于“里风圈”的研究。
当然,星条国并没有那么好心地公开自己得到的情报,不过各国对于突然出现的“里风圈”以及会对全球的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关注,而且虽然目前的第一手资料被星条国掌握,但是各国的科技水平并没有相差太多,追赶上面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能更快地了解情况自然是更好。
介于这种情况,各国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领域进行了一些利益交换之后,共同组建了关于北极圈异常情况的的调查小组,即“世界北极研究调查团”,进行了一些情报共享。
星条国的科研机器人深入“里风圈”四点六公里,“根据型号为‘ASD5878’的机器人传回来的情报分析,”星条国这次负责北极科考的总负责埃尔默.切斯纳特,是世界上也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今年只有四十岁,也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
他其实并不太关心那些消失的科学仪器的情况,倒是对于“里风圈”的存在更加感兴趣,作为这次星条国的科研团队的总负责人在完全无视了团队中其他人员的跳脚,一开始就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这上面,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还分散了人员寻找那些科研机器。
对于迫于压力参加这次各国的研讨会,埃尔默正处于十分不满的情绪之中。
他一边拿着研究报告,一边面无表情地说道,“虽然并没有走出‘里风圈’,周边的一些情况判断,附近的风力有明显减弱的趋势,我们这边的专家根据传回来的数据分析,‘里风圈’的范围绝对不会超过六公里。”
这是一个好消息,虽然“里风圈”的纬度已经决定了即使它整个包括了北纬89°25’到北纬90°,整个大小也并不会太大,但是整个风壁却只有六公里,这必然证实了“里风圈”中间有大块区域就和台风眼一样属于风平浪静的状况,虽然目前只是一个猜想而已,具体地还得看情况进行分析。
六公里,并不是一个很漫长的数据,如果路况好的话,开车迅速也只要三四分钟就足够了,但是在“里风圈”里面却是极具艰难的六公里,可以说是难以深入的壁垒。
“周边的情况?”有一国的科学家反问道,“你们的机器人没有佩戴专业的风力测试器?”
埃尔默看了一眼对方,顿了顿,语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继续说道,“‘ASD5878’佩戴了最新型的风力测试器,但是在深入‘里风圈’四点二公里的时候,宣告损坏,此时‘ASD5878’的机体的损毁率为百分之八十六,但是它依旧继续行进了零点四公里才彻底报废,根据机体损害和风力侵害上面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确认‘里风圈’的风力的确减弱了。”
“如果你对我们的专业性有质疑的话,欢迎你自行去尝试。”埃尔默语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所有人都能听出他话语里面的不耐烦,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
“那么‘ASD5878’佩戴的风力测试器的测量的最高风力是多少?”在这种时候,一向都很擅长打圆场的华国将视线继续转移到了这次的会议的目标上面。
大概是想要尽快结束会议,埃尔默并没有多说什么,“六十一点三米每秒以上。”
即使心里有所准备,在座的各位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六十一点三秒,这是十七级超强台风(四级飓风)的界限,如果看过相关的纪录片的话,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如何的威力,可以瞬间将房屋解体,将地表卷起并粉碎。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星条国透露的数字可能并不准确,虽然大家似乎都在为一个问题苦恼,但是适当的隐瞒是合理的,埃尔默也并没有悄悄地隐藏这一点,毕竟根据“里风圈”现在展现出来的实力,即使是十七级超强台风都无法做到,当然就算超级台风(五级飓风)估计也很难做到。
除此之外,在座的国家在地面不行的情况也尝试着使用无人机从天空突破,但是诡异地就像是以往的百慕大海域一样,一旦从天空靠近“里风圈”,行驶的航线都会发生偏移,甚至发生过一头以抛物线的方式撞进“里风圈”的自毁现象,在这里被定义为“里风怪圈”。
在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人造卫星缺失的情况之下,大家感到了在处理“里风圈”问题上面的棘手,简直可以说是束手束脚了。
在大米国提出了“里风圈”存在着磁场扭曲的问题之后,华国对它的发现进行了补充。
“不过‘里风圈’导致这附近区域的磁场扭曲是事实,但并不仅仅是‘里风圈’的问题,”华国总负责人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整个北极圈都存在着这一现象,”他将一幅磁场图分发给在座的各位,“北极圈存在着至少六个以上的扭曲点。”
和大家专注于“里风圈”不一样,华国还没有忘记自己原来的任务,在寻找消失的仪器的下落同时,也将整个北极圈大致检查了一遍,做了全套的数据分析,这才有了现在的发现。
因为并不算是什么特别的数据,就算华国不说,也已经有其他国家开始进行数据的研究,更何况,派遣的机器人除了一些北极圈的小动物之外没有其他的发现,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一只正处于冬眠之中的北极熊幼崽,但是并不属于这次会议的主要目标,并不需要特别说明,在这里华国直接将磁场扭曲这件事拿了出来算作情报。
北极圈的磁场扭曲证明了什么目前尚不可知,不过这次会议依旧可以算是圆满。
在座的科学家都是抽调过来的对北极圈极为了解的精英,都参与过实地的北极圈科考,即使对于新出现的“里风圈”仍旧没有任何了解,但是他们一边听着各国的报告,心中自然也有自己的判断。
会议开了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华国的总负责人回到了驻扎地。
“有什么最新进展吗?”许彦问道。
“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具体的报告等会儿传给你分发下去。”华国总负责人回答,“我们之前的想法被证实了,就是不知道算不算是好消息了。”
华国之前对回收回来的科考机器人的碎片进行了检测,检测到了极其轻微的辐射反应,但是无法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因此华国这边有一种大胆的猜测,“里风圈”可能蕴含着一种人类还没有发现的能量,力量强度说不定可以媲美核。
他们暂时将这种能量命名为“Y”。
而星条国的风力数据正巧可以证明这一点,仅仅只是超级台风的风力,凭借着最新的科研技术根本不可能突破不了“里风圈”,只有里面蕴含了某种尚未发现的能量才有可能。
回收了机器的国家有六位,许彦并不太相信其他人没有对科考机器人进行检测,但是在会议上面并没有谁也没有提出这一点。
“这看起来会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总负责人拍了拍许彦的肩膀,“我们可能会在更靠近‘里风圈’的地方进行驻扎。”
而这显然是正确的,在三天后许彦就带着一队人进入到了北极圈,他们要在一个距离“里风圈”近的安全点重新建立北极科考站,工程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在一处山洞里面窝着睡觉的北极熊幼崽轻轻地嗅了嗅鼻子,它紧闭的眼睛睁开了一道细缝,速度极快地闪过了一道金色的暗芒,再望过去的时候又变成了湿润的黑色。
和之前快准狠从地球手中抢夺了灵气水珠不同,北极熊幼崽只是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哈欠,翻了个身又陷入了长时间的睡眠之中。
极夜还很长。
对于人类在北极圈的研究,地球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除了关心一下她的北极圈发际线不要被自己的崽子们搞得乱七八糟以外,地球也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即使事件的本身,是由于她把所有放在北极圈的研究机器全被用来挡了天劫。
这些机器都很没用啦,连一道闪电都抵挡不了就变成了灰飞了,地球自己还没有嫌弃它们呢!
“里风圈”地球自然是知道的,严格说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地球自己的因素。
这是自从天道第一道闪电的产物,它将北极圈的冰层整个打碎,露出了被冰雪覆盖了几亿年的冰盖,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冰洞,海水从里面倒灌,便诡异的成为了一汪巨大的天池。
大概是由于这是第一道闪电造成了,里面的灵气含量可以说是独天得厚,就这个上面而言,可以说是北极圈的明珠也不一定。
虽然之前地球做过战后处理,将大多数的地方都恢复了原状,但是在处理这块的时候,因为灵气含量的特殊性,地球是暂时将这边压后的,等着北极圈的自然冷气将它重新冻上,但是也不知道为何,这片湖在这个甚至能达到零下四五十度的情况之下,却再也没有被冰雪覆盖,甚至在河畔的附近还长出了绿色的苔藓。
“里风圈”并不是这片湖的衍生物,而是地球为了能够更好地汇聚灵气,而选择在这片灵气含量最高的湖畔汇聚了灵气水珠,在北极熊幼崽吞了灵气水珠逃跑不久,这附近的灵气严重缺失导致了附近的灵气剧烈地倒灌,卷起了几千米高的强风,而这就是“里风圈”的产因了。
所以,从一开始这都是地球的责任啊,虽然地球只觉得自己只是给自己不小心弄了个直升飞机头而已。
而作为总背锅的地球,此时仍旧在咸鱼躺之中,她已经打算将灵气的研究全部推给自己的造物,这才是最传统不过的做法,简称挂机,反正发现力并利用都用了几千年的时光,对于四十六亿年还能号称自己是少女球的地球来讲,她的崽子们用个几百年或者几千年来发现并利用灵气,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虽然梦想很美好,但现实永远残酷,这句套用在人类身上的话,同样也适合地球,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很快让地球的咸鱼抠脚计划破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地球:我觉得我刚刚在北极圈的发际线上面做好的植发要不保了QAQ
☆、第13章
如果正常的话,地球漫长的咸鱼期会一直持续到元宵结束,甚至到了十几年甚至几百年之后,说不定那个时候考驾照的时候还要加个法器飞行课,难度为SS级。
虽然对地球麻麻的懒癌绝望,但是不得不说这的的确确是正常的情况,可实际上,地球的咸鱼期堪堪过了元宵节,就随着冬天的尾巴一起消失不见了。
原因倒并不是地球的本身。
被雷劈到的倒霉孩子们没有变异,北极圈的倒霉风圈还在原地,全世界总计三千四百七十二个异常的磁场扭曲点附近也没有什么动植物成精。
地球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美好的一天,但是在地球之外的那块广大的,由于人类还没有重新走出地球所以在这里暂时沿用以前的旧称,宇宙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
就是这么普通的一天,事件的主人公是位于她隔壁的那个世界,就是地球曾经吐槽过的,人类挪山蹈海抢山头的那个“天圆地方”,地球曾经窥屏数过,一天之内最多的时候,这座山被抢过来抢过去,共计五次。
但这次并不是世界内部人员又开始了就连地球都看厌了的悬浮山争夺战。
一开始的时候,地球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星光依旧高挂在宇宙之中闪闪烁烁,细碎的星屑缓慢地一上一下地漂浮着,团成流光溢彩的星云。
此时,地球正就着这幅奇特的背景,指挥着小白忙忙碌碌地给月球花式拍照,虽然暂时并不能把这些照片传播出去,但是地球拍照的势头还是充足的,她还想来个美美的自拍。
而就在这个时候,异变发生了。
忽然而至的强大的吸力,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风,凌冽地刮着,团着的星云被打散,又碎回点点星屑,被一扫而空。
宇宙之中是没有空气的,这在唯物的法则被证实的情况同样适应于这边的天道。
宇宙中有“风”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太阳风,从初中的课本就被提及,但是这个现象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风,而是因为太阳风暴爆发时释放的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
最开始的时候,地球以为这是那个一直静止不动的天道打算搞一件大事情,但并不是,这阵吸力的罪魁祸首是她隔壁的那个世界。
这阵风的感觉很像是不久之前地球在北极圈搞出来的“里风圈”,威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