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42-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打老虎和拍苍蝇

    金秋七月(农历),天高云淡,在河北平原上,无数农夫赤2裸着上身,顶着和煦的阳光收割麦田,对于百姓来说,今年几乎是近十年来过的最舒服的一年了,没有繁重的徭役,也没有惨烈的战争,只有丰收的喜悦。

    百姓不喜欢打仗,但有另外一种人却愿意打仗,那就是商人,比如邺城的甄氏家族,襄阳的蔡家,徐州的曹家等等。

    这些大家族手中有大量的田地,在塞外还经营着农场,每年都能收获大量的粮食,再加上马均制造的翻车灌溉农田,今年的粮食产量又增加了一层。

    李重是很讨厌世家,但李重也只是讨厌世家的特权而已,比如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务猿报考,世袭政治家族等等。可有一些家族靠着真正的本事挣钱,那也不能眼红不是,这世界上人总是有愚贤之分的。

    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战争时期,李重会收购这些家族手中的粮食,以充军资。可是和平时期,粮食立即就会出现积压现象,这很正常,别开灾荒破坏性极大,但能熬过灾荒的基本都是青壮年,有了充裕的土地,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国家的恢复能力是很强的。

    君不见秦朝之后马上就是文景之治,南北之乱后马上就是杨坚创立的声势大隋,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也马上就迎来仁宣之治。

    要是国家的实力没恢复过来,那就只能是君主的个人能力问题了,别怨天尤人,什么西方世界压制你,东方世界也压制你,可你也不看看,混到这种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地步,自己到底有没有原因。

    就算是让人诟病的宋朝,没回复到顶尖的军事实力,但也恢复到了顶尖的经济实力,在富足上,宋朝甚至还要超过后世的明朝呢!

    好吧,抛去废话,简单点说,就是这些大世家手中有一些余粮,还有一些富余的劳动力。其实最大的矛盾就是李重想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些余粮,但这些世家却不愿意低价卖粮,他们更愿意李重和刘备曹操开战,高价卖粮。

    这是人性使然,而且这些大家族也只想平价卖粮,也算不上哄抬物价,李重就算想发作也没什么理由。

    盘算了一下,李重决定给这些世家弄点工程做做,你们不是有人有粮吗,那好,你们修路去吧!

    这是李重想出的唯一办法,修路虽然消耗粮食,但将来运粮的时候也能省下一些人力物力,虽然入不敷出,但如果积年累月的计算,还是对国家有利的。

    当然,这必须要修的道路质量过硬,能使用数十年、上百年才行,不过在没有砖家叫兽设计图纸、有关部门监控质量的情况下,古代的建筑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二千多年的长城,一千五百年的赵州桥,五百多年的故宫,都没有坍塌现象。想来古代的官道桥梁也不会害怕车辆超载。

    就又有李重也不怕,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的李重可不管三七二十一,谁建的桥塌了,肯定钢刀伺候。至于什么调查事故原因,别跟建筑二百五李重说这个,花钱让你们修路造桥,活干的不好,就别管原因,直接拿县令开刀,谁让你是一县之长呢,自己境内的道路质量都看不住,还有你干什么?

    所以在各大世家修路的时候,李重派出了大量中央密探前去检查质量,这天下总会有偷工减料的奸商。

    一连杀了七个“不明2真相”的县令,余下的县令再也不被“蒙蔽”了,直接拿施工的世家开刀问罪,一级杀一级,李重在建安十一年修建的道路条条平整耐用。

    也有一些心地仁慈之人对李重口诛笔伐,认为李重杀戮太甚,对待这些道德品质有缺陷的官员,收回他们手里的权利,批评教育就行了,要以治病救人为原则吗!再说了,水至清则无鱼,贪官他也杀不净是不是。

    贪官污吏却是杀不尽,这点李重也认同,明太祖剥皮法都用上了,也没能阻止官员贪2腐,但不能阻止就不杀人了?这完全是在扯淡,就像杀人要判死刑,但还是有杀人犯,以后杀人就不判死刑了。

    李重的想法很简单,谁敢以身试法,就钢刀伺候,别说老子刑罚严厉,你要是觉得惩罚过重,你可以不当官嘛,又没人逼你。

    可就算李重钢刀闪烁,杀气逼人,也抵挡不了士族平民“报效国家”的热情,每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都在增长。不管怎么说,吃朝廷俸禄,总还是衣食无忧的。

    此外,李重也没忘记治理各州县的农田,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为明年的耕种打好基础。

    最后李重做的就是严惩市井泼皮,对于古代的黑社会,李重采取的办法也是一样,杀到你解散位置。什么有黑就有白,李重就不信这一点,没有各地官员的支持,就不会有黑社会出现。

    比如说建国初期,怎么就没有黑社会呢,一直到改革2开放之后,这些黑社会才会死灰复燃,完全就是有官员给他们当保护伞。

    换句话说,黑社会完全就是官员养的打手,聚财的手段而已,就不信没有这些鹰犬打手,社会就不发展了,就不进步了。难道欺男霸女、聚众斗殴、收保护费就能促使社会进步,李重实在是不敢苟同。

    虽然李重也知道,自己总有杀不干净的地方,但李重也要红果果的告诉各级官员,别耍潜规则,老子不同意。

    不管怎么说,李重的举动还是取得了贫民百姓的拥戴,只要有贫民百姓的拥戴,李重永远也不怕这些世家大族造反。历史上确实有谋朝篡逆的事情出现,但那都是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只要老百姓不先起来造反,那个世家大族也没这个机会。

    …………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建安十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冰河破碎,徐晃带领着乐进曹纯等人再次出兵夷陵,与江陵的关羽一决雌雄。

    这一次出兵,徐晃准备的十分充分,兵马充足。一共七万大军,徐晃谎称十万,先派乐进绕到江陵南面,摧毁了大江水寨,截断了南郡和武陵郡之间的联系,这才将江陵三面合围,展开攻势。

    总停电,再加上蜘蛛的状态也不怎么好,总有点卡文,对不起,更新的实在是有点慢!

 第四百三十五章 诸葛出谋司马破

    看看江陵城中的状况,关羽在经过两年的喘息时间后,手中大约有了两万五千兵卒,还有前来助阵沙摩柯、刑道荣、陈应鲍龙等人。曹操和李重知道江陵的重要性,刘备自然也很清楚,所以刘备把手下的第一谋士诸葛亮都派到了江陵。

    总体来说,江陵的文官武将还勉强够用,但兵力却有所不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徐晃和赵云的骚扰下,关羽想要发展,真得很艰难。

    在徐晃出兵之后,关羽也召集江陵文武商议对敌之策。“;

    关羽轻咳一声,朗声说道:“诸位,如今徐晃领大军十万,前来攻打江陵,不知诸位同僚有何破敌之策?”

    除去关羽,正堂之中诸葛亮的地位最高了,所以关羽问完话,诸葛亮就起身道:“回禀君侯,如今徐晃刚派乐进攻破我军水寨,兵锋正盛,想要守住江陵,必然要先打压下徐晃的大军的气焰,才有胜算。”

    关羽长眉紧蹙,问道:“孔明的意思是出城迎战吗?”

    诸葛亮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徐晃手中握有十万大军,更有虎豹骑助阵,出城作战确实十分冒险。但如我军龟缩不出,兵卒必然心生怯意,久守之下,恐生祸端啊!“” 看

    关羽在众将身上环视一圈,心中不免觉得有些黯然,他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守城可以,但如果关羽不敢出城迎战,也就断绝了江陵和外界的联系,时间一长,守城的兵将就会认为自己被孤立抛弃,很容易生出二心。

    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名族大义掺杂,谈不上生死存亡,你死我活,部分将领在失去守城的信心之后,不会认为投降曹操有什么可耻之处。

    想到这里,关羽问道:“夺回大江水寨如何?”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江陵西侧是高山大泽,交通断绝,江陵西侧是夷陵,徐晃大军后勤之地,北方则有赵子龙马孟起屯兵长坂,想要在这三个方向打通道路,是比登天,唯一可行的也就是打通大江水道了。”

    关平闻言皱眉道:“孔明,如果出兵攻打乐进,徐晃必然会派兵攻打我军侧翼,曹纯手中的虎豹骑冲击力极强,更兼来去如风,我军如何抵挡?”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这才叹息道:“进一步则生,退一步则死,我也知道出城作战十分冒险,可不出城的话,我们就要困守孤城吗?不过我们也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诸位将军看这里……”

    说着话,诸葛亮来到地图之前,指了指江陵西北侧,说道:“这里有一处十里宽的密林,中间的通路不过十丈,我们可以在密林内埋伏一支伏兵,一旦徐晃派兵救援乐进,就可以截而杀之。”

    诸葛亮话音未落,政堂之内就响起窃窃私语之声。

    关羽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却用疑问的语气问道:“孔明,在密林之内伏击徐晃确实可行,但如果徐晃不中计,又当如何?”

    诸葛亮向窗外看了看,苦笑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诸葛亮才疏学浅,也未曾学过那未卜先知的本领,君侯自断吧!”

    这话倒不是诸葛亮丧自家锐气,战术要依托在战略的基础上,而战略又是实力决定的,曹操的实力远强于刘备,徐晃的实力远强于关羽。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要是能拿出必胜的计谋,那才叫说大话。

    以少胜多也可以,赤壁大战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但赤壁大战之时,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孙刘联军这一边,实力又相差的不太悬殊,这才有战胜曹操的可能。可现在呢,徐晃兵力占优,在天时地利上,徐晃也不处于劣势,在个人能力上,徐晃也不亚于关羽,关羽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并不大。

    关羽沉吟良久,这才慢慢说道:“孔明所言极是,死守不出,江陵必然不保。明日关某就带人出城挑战,攻打乐进。”

    顿了顿,关羽接着说道:“我亲自带兵在密林埋伏,关平出城攻打乐进的水寨,孔明,你留在江陵守城。”

    关羽刚说完大略布置,关平就急声道:“不可,父亲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离开江陵。关平前去密林埋伏,父亲率兵斩杀乐进才是。”

    不得不说,关平的孝心确实可嘉,相比在密林之中埋伏,攻打乐进的危险就要小得多了,第一,乐进刚刚攻下水寨,手中的兵马不多,而且乐进也未必就有死守水寨的心思。第二,也不是说必须要一次进攻打下乐进的水寨。

    关羽闻言、霍然起身,厉声道:“关平休要胡言乱语,大丈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岂有不冒险一说,主公将江陵托付到为父手中,为父定将竭尽全力固守江陵,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见到关羽斥喝关平,诸葛亮急忙起身道:“君侯休要动怒,少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如果君侯出城埋伏,徐晃派兵攻城的话,江陵岂不是群龙无首了。”

    马良也急忙劝解道:“君侯,少将军和孔明所言极是,君侯还是留在江陵主持大局,另派遣一员大将为是。”

    此时蛮王沙摩柯也站起身来,插手说道:“关将军,不若末将带兵去密林埋伏吧,末将手中有上千蛮兵,登高涉水如履平地,在山林厮杀更是以一当百,战无不胜,截杀徐晃,不在话下。”

    蛮王沙摩柯这话可不是吹牛,沙摩柯本是五溪蛮夷的首领,也就是武陵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手中有数千蛮。这些蛮兵特别渔猎为生,弓弩皆精,在树林中穿行甚至能追逐虎豹,搞偷袭确实是一把好手。

    更可怕的是,蛮兵还擅使毒药,一旦敌人被弓弩刀枪所伤,除非将伤口的肉都剜袭下来,否则必然伤口脓肿,感染而死。

    关羽听了诸葛亮和马良的劝解,心中也暗暗点头,徐晃先攻占大江水寨,也未尝没有调虎离山之意。而沙摩柯生于山林,确实比自己更合适在密林中埋伏。

    想到这里,关羽点头道:“即是如此,就有劳蛮王了,关某再派两千兵卒与你,如何?”

    沙摩柯大笑道:“君侯只管放心,有沙摩柯在此,徐晃如若前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古来义士有几人

    狂妄!这时关羽对沙摩柯的第一个看法,但是,关羽也必须要承认,沙摩柯有狂妄的资本。

    沙摩柯手持一根铁蒺藜骨朵,有万夫不当之勇,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但沙摩柯最少也是百人敌的武将,只要在稍加打磨,就能成为战场上的千人敌。江陵城内,除了关羽自己,武艺最高的就是蛮王沙摩柯了。

    …………

    看过了江陵,再看一看徐晃的大营,在乐进突袭关羽水寨之后,徐晃也召集营中众将杀意如何攻打江陵。对于曹操这方面来说,攻打江陵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现在徐晃想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攻下江陵,不给赵云和马超趁火打劫的机会。

    除了在外驻守的乐进,曹纯、曹真、吴兰、雷铜、张任也都是一方豪杰,曹营之内可谓是人才济济。

    不过等徐晃说过如何破敌之后,第一个说话的不是曹氏兄弟,也不是张任,而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青年生的身材瘦长,细目长眉,十分俊秀,只是鼻子略带鹰钩,显得有些阴鹜而已。

    徐晃看了看,见到说话是司马懿,知道司马懿虽然年轻,但在曹操平定西凉的时候出过不少计谋,心思敏如,当即笑道:“原来是仲达,无需顾忌,有话直说便可。”

    司马懿先给徐晃施了一礼,这才朗声说道:“启禀阳平候(徐晃击败关羽之后,由録乡侯进爵为阳平候),下官认为,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破解关羽的反扑,然后再商讨攻城之计为上。”

    徐晃闻言一笑,问道:“怎么,司马懿你认为关羽还敢出城作战吗?”

    司马懿毫不犹豫的答道:“将军此言差矣,现在不是关羽敢不敢出城作战,而是关羽必须要出城作战。”

    “呵呵……”徐晃笑道:“如果关羽出城作战,我们到要省些力气了,你仔细说说,关羽为何要冒险出城作战?”

    司马懿吸了一口气,咧嘴一笑,说道:“实力,将军的实力远超关羽,在这种情况关羽必然要出城一战的。”

    徐晃目光闪动,沉声道:“仔细说!”

    司马懿来到地图跟前,用手指了指长沙郡,说道:“诸位将军请看,如今刘玄德退守长沙,抵御豫章的周公瑾。不是司马懿看不起刘备,无论在整体实力,还是在兵种配合,还是在军事才能上,刘备都绝对不是周瑜的对手,不知各位将军可有异议?”

    徐晃点点头,沉声道:“这是自然,周瑜天纵之才,更有赵王李子悔狼虎之兵相助,刘备万难取胜。”

    曹纯、曹真也附和道:“确实如此,刘玄德绝对不是周公瑾的对手。”

    就连没和周瑜交过手的益州众将也出演附和道:“仲达所言非虚,周公瑾不但实力强于刘玄德,更兼熟悉长沙的地形,击败刘玄德不是问题。”

    “好!”司马懿高声说道:“既然众位将军赞同司马懿的愚见,那司马懿在问一句,关羽是阳平候和赵子龙的对手吗?”

    徐晃莞尔一笑,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徐晃虽然侥幸胜过关羽一次,但也不代表着徐晃有必胜的把握,不过有众位将军鼎力相助,想来关羽是占不到什么便宜,呵呵……诸位意见如何啊?”

    花花轿子有人台,这时候谁要是和徐晃唱反调,说丧气话,那就是自绝于人民。说实话,营中众将也不认为关羽能翻起多大的风浪,于是帐内立即响起赞叹之声,只把关羽贬低的一无是处,好像徐晃伸根小指头,都能碾死关羽一样。

    徐晃虽说性格沉稳,但也愿意听好话,更何况徐晃也觉得,关羽是败定了。美滋滋的享受了好一会儿,徐晃才清咳两声,说道:“诸位同僚谬赞了,不过,就算徐晃胜不了关羽,那赵云等人也会出兵江陵,关羽就算浑身是铁,也挡不住我与赵云的连番打击。”

    这绝对不是徐晃自作多情,赵云插手江陵一事是板上钉钉的,唯一的可以商榷的就是赵云什么时候动手而已。

    是坐山观虎斗,收拢从残局,还是横插一手,与徐晃联手灭掉关羽,赵云的选择太多了。但无论如何,倒霉的都是关羽。

    司马懿笑道:“看看,就像众位将军所言,无论是刘备,还是关羽,都必败无疑。就算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可诸位将军就要仔细想一想了,江陵城中所有的官员、兵卒,都有与关羽共存亡的决心吗?”

    这是废话,刘备又不是搞传销的,更不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百姓心中金色的太阳,能有几个愿意跟刘备一条道走到黑的。

    所以司马懿冷笑一声,接着说道:“诸位再想想,等到我们攻打江陵一段时间之后,江陵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还有赵云在一旁虎视眈眈,江陵城内的官员兵卒不心生异心才怪。所以,关羽必然会出城作战,只有出城作战,才能挽回江陵军民低落的士气、让江陵文武有抵抗的勇气。”

    顿了一顿,司马懿又摇头笑道:“不是我司马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估计,江陵城中定然有人提议攻打文谦将军的水寨,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关羽是没听到司马懿的话,如果关羽听到司马懿的话,一定会破口大骂:我说怎么那么多人同意攻打乐进的水寨的,原来你们这群鼠辈是怕死,想要逃跑啊!

    不管司马懿是不是诽谤诸葛亮,反正徐晃众将对司马懿的判断非常赞同,还是那句话,自古以来,能横刀赴死的仁人义士还是在少数,士为知己者的死更是不多。

    “所以关羽必然会攻打乐进的水寨,但是,关羽不怕曹纯将军的虎豹骑吗?要知道,关羽手中可没多少骑兵,就算有,也不是曹纯将军的对手吧!”

    曹纯嗤笑一声,说道:“仲达,你是不是在军营偷喝酒,喝醉了酒胡说八道,要说我的虎豹骑打不过赵子龙的河北铁骑,还有可能。可你千万别把虎豹骑和关羽的骑兵相提并论,我怕丢脸,关羽手中的那叫骑兵吗,那叫驴兵好不好!”

    曹纯话音刚落,徐晃的大帐之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之声,一帮武夫粗人笑的前仰后合,吐气如雷,简直要把徐晃的大帐掀到半空。

 第四百四十七章 伏兵乍现斧光寒

    曹纯这话还真不是埋汰关羽的骑兵,被赵云和徐晃联手断绝了交通,关羽想要买马,就是比登天了。当然,就算徐晃和赵云围困的再严密,也是要放过一些商人的,粮食甲胄兵刃等不能让关羽走私,但一些非军事物资,少量的互通有无,还是可以放行的。

    不过为了防止关羽以经商的名义走私战马,赵云和徐晃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凡是经过两军关卡的商队,必须留下战马,换成毛驴拉车。

    两年下来,关羽军中的战马数量不升反降,由于没有良马配种,城内新生的战马越发矮小,真不比驴子大多少。

    如果两军的骑兵相互冲锋,曹纯的虎豹骑真就跟欺负小孩子没什么两样了。

    等到众将笑过之后,司马懿才笑道:“曹纯将军所言不假,不过司马懿认为,关羽不会轻易抚曹纯将军虎须的。看看这里……关羽一定会在这里埋伏起来,以便截杀我军,不得不防啊!”

    说着话,司马懿用力点指着江陵西南的密林之处。

    曹营众将都是身经百战之辈,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点头不已。不说是关羽,就是他们,也会选择在这地方伏击的。

    徐晃摇了摇头,苦笑道:“早知道如此,去年就应该一把火烧了这片密林。”

    曹纯也点头称是:“确实如此,在平原上作战,我军有骑兵助阵,能占据优势,但在密林之中厮杀,还真是胜负难料。”

    在众将的议论之中,徐晃看了看司马懿,忽然说道:“仲达既然能料敌先机,就一定有破敌之计,对吧?”

    司马懿淡淡一笑,说道:“阳平候谬赞了,破敌之计没有,但对敌之策司马懿却能拿出来一个,只不过不知道要劳烦哪位将军了。在司马懿看来,关羽一定是先派人埋伏在密林深处,再出兵攻打文谦将军,我的意见是……先下手为强!”

    …………

    三月,草长莺飞,花香袭人。但这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真要是在密林之中埋伏,却是一件很苦的差事。

    青草之间,蚊蝇飞舞,围着人嗡嗡作响,烦不胜烦。徐晃靠在草丛里,一边用手拍打着蚊子,一边啃着面饼,不时饮下一口清水,但就是这样,也噎的徐晃直翻白眼,心中叫苦不迭。

    徐晃确实是一个好领导,身先士卒,不畏艰苦,把最困难的战场留给自己,与张任带着三千兵卒埋伏在密林之处。本来司马懿也打算身先士卒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