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42-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意思?”李重听得一头雾水。

    蔡琰却已经松开手臂,带着满脸红晕的小美女出了房间。

    看小美女的服饰不是府中的婢女啊?难道是谁家亲眷?又或者是蔡琰失散多年的妹妹?如果是蔡琰的妹妹那就太好了,自己没准可以姐妹双飞呢!李重坐在榻上苦思冥想,陷入幻想之中,却没注意到蔡琰已经回到房间了,不得不说,美女对男人的吸引力太大了。

    “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刚才的美女?”蔡琰酸溜溜的问道。

    李重一时没注意,随口答道:“是啊是啊!”

    “你这色鬼!”蔡琰用手指点这李重的额头,哭笑不得的说道。

    李重一下子清醒过来,嘿嘿笑道:“我这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色鬼。”

    说着话,李重一把将蔡琰搂在怀里……

    “这是白天啊……夫君你想要干什么……唔唔……”

    ……

    云消雨散,李重摸着蔡琰光滑的脊背,享受着……的余韵。

    蔡琰像小猫一样蜷缩在李重的怀里,满脸红晕。

    “刚才那人是谁?”李重柔声问道。

    “你的二夫人,甄洛!”蔡琰迷迷糊糊的答道。

    “哦!“李重对蔡琰的话深信不疑,在李重的想法里,也只有甄洛才能有如此美貌了。

    不过甄洛为什么会来晋阳呢?李重又陷入沉思之中。

    甄洛为什么要来晋阳,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甄洛想看看李重这个人怎么样。在汉代,社会的风气很开放的,虽说比不了现在,但也绝不是明清时候可比的,私奔的都有,比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没享受过千夫所指的待遇。

    至于什么女子再嫁那就十分频繁了,根本就算不上大事,也不影响女子的地位,曹丕娶甄洛的时候,甄洛还是袁熙的老婆呢。

 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军出动

    更新时间:2012…08…16

    甄洛自从得知自己的婚事,就想来到晋阳见一见李重,说起来甄洛对李重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有一个“文武双全,年少有为!”的夫君,谁不喜欢。

    当然,甄洛对李重的主要印象都来自张彩的吹嘘,久而久之,甄洛心中就升起个想法,想要偷偷的看看李重,观察一下自己未来的夫君,于是张彩就将李重带到晋阳来了。

    可是李重正在草原征战,甄洛闲着无事就来找蔡琰说话,没想到正好被李重堵在屋里。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甄洛倒是和李重见过几次面,也断对李重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在甄洛的印象中,李重还算英俊,毕竟李重也有一米八十左右的身高,再加上常年习武,身材还是不错的。

    另外甄洛觉得李重的文采也不错,这主要是李重的脸皮厚了,经常剽窃古人的诗句。

    李重在家里和蔡琰顺娘胡天黑地了几天,就开始准备攻打西河郡了,西河郡也算是一个大郡了,面积和雁门郡不相上下,人口也和雁门郡差不多,而且民风彪悍,李重早就眼馋这里的兵源了。

    攻打西河郡并不会太吃力,那里比较混乱,盗贼满地,没有什么大型势力,估计李重大兵一到,各个县城就得闻风而降。

    打完河西郡之后,李重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上党郡,在李重的心目中,上党郡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西河郡,如果说西河郡是战术目标,那上党郡就是战略目标。

    休息了几天,李重召集众人商讨攻打西河郡之事,攻打西河郡一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是时间问题,第二是人选问题。

    和往常一样,首先发话的是程昱:“主公,程昱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出兵西河,第一,如见天下形势正按着主公的设想变化着,看着样子也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动了,袁绍一统河北,只是时间问题了,如今当务之急是一统并州,特别是一定要拿下壶关,这样才能守住并州门户。”

    赵云皱眉道:“程长史,如果此时动兵,会不会影响西河郡的粮食收获呢?”

    这并不是赵云杞人忧天,事实上大军一动,践踏青苗是常有的事情,就算李重能约束自己的兵卒,可是李重还能约束了西河郡的山贼吗?

    程昱点点头,说道:“赵将军此言不假,但就算我们不去攻打西河,这些粮食也落不到我们手里,而且西河郡的粮食产量也不高,我计算过,就算在西河郡一石粮食也收不上来,今年的粮食也勉强够用。”

    赵云点头道:“如果粮草足够,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我们这次扫荡草原,只出兵五千人,晋阳还有七千兵卒休息了一冬天,正好轮换厮杀,兵卒的体力一点问题也没有。”

    在榆次赶回的郝昭接着说道:“主公,末将认为主公不必占领西河全境,只需拿下离石即可。”

    “不错!郝昭所言甚是,西河郡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离石,剩下的各县极为偏远,攻打下来也得不偿失。”李重最郝昭提出的办法很是赞同,毕竟并州地广人稀,占领再多的土地也没什么用,人口才是最主要的。

    周泰忽然说道:“主公,末将有个想法,此次攻打离石,不知道能否让周泰的水军显显身手。”

    “什么意思?”李重奇怪的问道,心里十分纳闷,就周泰那一千来水军,能有什么用处?

    周泰一脸期待的说道:“主公这次出兵可以取道水路啊,顺汾水而下,就是昭馀泽,运送粮草十分方便。”

    “这倒也是!”李重点点头,说道。

    看到李重有些意动,周泰急忙接着说道:“主公,末将这一千兵卒虽然不多,但控制整个昭馀泽完全没有问题,主公正好可以收拾大陵县、祁县、邬县等县啊。”

    程昱闻言嘿嘿一笑,阴声说道:“主公,属下认为周将军所言极是,昭馀泽周边各县都是靠着昭馀泽的鱼虾而活,只要周将军控制了昭馀泽,就等于扼住了他们的咽喉,到时候,就算这几个县的官吏不想投降,这些县城的渔民都不会答应。”

    “那好吧!就这样决定了,周泰带领水军押运粮草。”李重当即点头答应下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昭馀泽周边各县,李重还有什么不满意。

    周泰闻言差点没乐出声来,原因很简单,他终于找到机会扩军了。

    以前不是周泰不想扩军,也不是李重不同意周泰扩军,而是晋阳附近实在是没有水军的兵源,想要当水兵,最起码你要会游泳吧,还要会划船吧!在并州找会骑马的壮丁很简单,可是找会游泳会划船的壮丁,那真是难上加难。

    可是昭馀泽附近各县的乡亭百姓可都是打渔为生的,游泳划船当然不在话下,几乎稍加训练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兵,周泰已经眼馋很久了。

    既然定下了攻打离石的计划,那么下面的一体就是商讨出征的人选了。

    这一次李重不打算亲自出征了,毕竟他不能事事亲躬,总要给手下将领独当一面的机会,不是吗?

    本来太史慈是全军主帅的最佳人选,太史慈的威望也压的住其余众将,可现在太史慈要提防北方哦匈奴、鲜卑,实在是抽不出身来。

    管亥正在镇守阴馆,也不能脱出身来,退一步说,就算管亥能脱出身来,李重也不会让他领兵出征的,管亥自己都说过,攻城略地不是他擅长的。

    周泰自然也不行,他还要统领水军呢,蒋钦在驻守榆次,那剩下的人选只有赵云、郝昭、贾逵、廖化四个人了。

    李重看了四个人好几圈,也拿不定主意,赵云武艺高强,但行军布阵却不是他的强项,还需要锻炼,郝昭对行军布阵、攻城守城道颇有见地,但你能让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当统帅吗?郝昭毕竟不是霍去病那样惊采绝艳的人物。

    至于贾逵,那就是个后勤部长的角色,想要领兵打仗,一样需要锻炼。

    廖化,这货更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也是被逼出来,侧面证明了廖化的能力确实有限。

 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城略地

    更新时间:2012…08…16

    看着四个人热切的眼神,李重无奈之下一拍大腿,既然选不出来,那就按照历史来好了,就让赵云上位吧,《三国演义》不是说赵云攻打桂阳的时候挺厉害的吗?反正也没什么危险,大不了让郝昭多出点力好了。

    想到这里,李重张口说道:“赵云听令!”

    赵云大喜,急忙跪倒在地,恭声道:“末将在。”

    李重沉声说道:“此次出征,你为全军主帅,但有一点你要记得,行军布阵只是一定要多听郝昭的意见,明白了吗?”

    “诺!”赵云急忙答应道。

    等到赵云接令退下,李重又对郝昭说道:“郝昭,你一定要尽心辅佐赵云。”

    郝昭急忙信誓旦旦的保证几句,他也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大,争夺全军主帅希望最小的就是自己了,不过他也不是十分失望,毕竟李重手下就这几个人,只要尽心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早晚有出头的一天。

    至于贾逵和廖化,这两个虽然也很希望能捞到主帅的职位,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职位十有八九轮不到自己,所以倒不是十分失望。

    不出所料,贾逵当上了军需官,廖化押运粮草,这都是几个人的老本行了,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三月初八,赵云带领着八千兵卒,分水路两路直扑昭馀泽。

    出于好奇的原因,李重也跟着周泰走了一段水路,感受一下三国时代的水军。

    阳春三月,暖风袭人,李重站在船头,眺望着奔腾流转的汾河水。

    此时可不比污染及其严重的后世,汾河河水极为清澈,洁白的浪花击打在船帮上,溅起珍珠一样的水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到如此景色,李重见景生情,忍住低声哼唱起来。

    周泰在李重身边细细听了一会,低声赞叹道:“主公所吟之歌赋豪迈悲壮,天下无人能比。”

    李重呵呵一笑,答道:“幼平过奖了,我就是一个大老粗而已。”

    周泰却十分诚恳的说道:“主公,周泰说的可是实话,天下间除了曹操,再无人可以与主公比肩了。”

    李重呵呵一笑,实在没办法答话了,曹操是才子,自己是废柴,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十二艘大大小小的船只,顺着汾河而下,首尾相连,如同一条长蛇。

    这十二艘船只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最大的楼船能乘坐三百余人,最小的船只却只能承载百人上下,再加上运送的粮草,所以能有幸享受水路的还是周泰的水军。

    所以李重皱眉问道:“幼平,现在水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周泰苦笑道:“回禀主公,这些水军的战斗力不成问题,但就是没有船只啊。”

    “哦!”李重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解决。

    不过周泰倒不是没给李重一点希望,紧接着周泰就用悉翼的语气说道:“其实我和蒋钦都会造船之术,差的就是人力物力、和一处造船之处,只要打下了昭馀泽,这些问题应该很好解决。”

    “嗯!”李重微微颔首,说道:“幼平,你判断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水军,才能控制大河(黄河)?”

    周泰闻言一愣,用叹息夹杂着敬佩的眼光看了一眼李重,这才慢慢答道:“北方痛击严寒,大河冰封期很长,所以各方郡守很少打造船只,水军力量很弱,周泰估算,有三千水军,就可以保得大河航道无忧。”

    “既然如此,一旦攻下昭馀泽周边各县,你立即征兵两千,打造战船……至于花费,我想周围各县的税赋,应该够你打造一支水军了。”李重斩钉截铁的说道。

    周泰急忙应道:“诺!”

    水军啊!水军!李重敲打着船帮,慢慢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之中。

    汾水在河东郡汇入大河,李重提早让周泰训练水军,算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控制大河的准备,在往长远之处考虑,就是一统中原之后的渡江问题了,在周泰看来,现考虑控制大河有点好高骛远。

    但周泰不知道,李重已经开始打算如何在曹操和袁绍的官渡大战中捞取好处了,其中的水军,就是李重很重要的一枚棋子。

    和周泰说了一下水军的问题,李重就乘坐小船回转晋阳了。

    和李重意料的一样,赵云和周泰攻打昭馀泽各个县城很是顺利,甚至比李重想象中的还要顺利,不出一个月,赵云和周泰就迫降了昭馀泽周围的祁县,邬县,平陶县,大陵县,中都县,兹氏县六个县城。

    在大陵县休息了十天,赵云采取李重最常用的做法,每个县城抽调三百既能当做攻城的炮灰,又能当做人质的兵卒,组成一支万人大军,诈称三万人,浩浩荡荡开赴离石。

    离石是西河郡的治所所在,城高墙厚,赵云也不急着攻克离石,反正出征之前李重就交代好了,只要能在秋收之前打下离石,就算完成军令了。

    所以赵云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自己带着五千兵卒,将离石的四门堵死,也不攻城,只是让贾逵打造攻城的器械,而自己则天天带着两千精骑四门警戒,伺机斩杀出城偷袭的守军。

    而郝昭则带领五千兵卒攻打离石附近的中阳县,蔺县和皋狼县。

    这几个县城都人丁稀少之地,几乎没什么防御能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郝昭就得胜而归,其实这一个月也就是行军所需的时间,几乎郝昭大军一到,这些县城就立即投降了,根本就没浪费什么力气。

    等到郝昭带领着六千兵卒回到离石,贾逵的攻城器械也打造的差不多了,赵云一声令下,各种攻城器械蜂拥而上,开始围攻离石,其中威力最大的就是投石机,河西郡可不比太原郡,石头多的是,十几座投石机一起发威,石弹的轰击声就像炸雷一样,叫人心神具裂。

 第一百三十四章 壶关天险

    更新时间:2012…08…17

    在这种打击之下,离石还没支撑几天,就变得人心惶惶了,这一点也不奇怪,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说着就是这种情况。

    于是每到夜晚,就有百姓偷偷的爬出城墙投降,而守城的兵卒和这些本来就是这些百姓的乡亲父老,知道他们是要逃命,也不想作孽,扼杀乡亲的逃生希望,反而无视郡守的指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而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投降的的军民越来越多,渐渐地,就连守城的兵卒也加入其中,无奈之下,离石郡守也只能献城投降了。

    赵云打下离石县,当即派人给李重报捷。

    李重对西河郡的土地没有什么兴趣,于是便叫赵云好生安抚离石郡守,接着叫他治理离石。

    看时间已经到了五月,眼看就到盛夏时节了,李重也没让赵云回转晋阳,而是叫赵云驻军大陵县,一边练兵,一边借机避暑,等待秋收之后在与自己合兵一处,攻打上党郡。

    到了九月,粮食收割完毕,李重立即出兵三千,与赵云合兵一处,共计兵卒一万五千人,开赴涅县。

    涅县是途径上党所需攻打的第一个县城,但对于拥有,攻打起来实在是没什么难度。

    攻打什么样的城池最为艰难,不是城高墙厚,也不是守军人数众多,更不是城内粮草充足,而是守城的军民万众一心,携手抗敌。

    但上党郡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守军,这里大大小小的势力都是来去如风山贼,不然的话张扬也不会在这里缠斗好几年了,所以最难得不是如何攻城,而是如何平定山贼。

    不过李重的先天条件比较好,他对汉室朝廷的忠诚度为负值,也不像张扬,没有什么除恶必尽的心思,所以李重采取的手段很简单,那就是招安。

    这年头招安比较容易,毕竟还没有宋江那个倒霉鬼做前车之鉴,所以当李重发话既往不咎之后,涅县附近的山贼纷纷表示弃暗投明,重回大汉朝廷的温暖怀抱之下,并且飞快的调转枪口,对准负隅顽抗的少数山贼,以前的亲密战友。

    李重能轻易招降山贼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管亥、廖化、周仓、裴元绍四个典型的例子摆在那里:投降的战贼也是有前途的!

    所以等到李重到达壶关的时候,已经招降了近三千山贼。

    壶关有一股千余人的贼寇驻守,李重只给郝昭下达了一个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十天之内必须打下壶关。

    壶关北面是百谷山,南方是双龙山,景色奇异,奇峰涧壑不计其数,但自古以来,凡是这种地形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兵家要道。其中羊肠坂最为狭窄,宽不过百米,车吗难行,是中原进入上党郡的唯一通道。

    对付这种关隘,在冷兵器时代,什么攻城器械都是假的,除了硬攻,就只能在内部下手了。

    连续攻城三天,死伤了千余名兵卒,郝昭却依然没有撼动壶关分毫。

    看到伤亡太大,郝昭急忙改变战术,采用投石机攻击守军,可由于受地形限制,壶关之前根本就摆不下几座投石机,在兼壶关城墙高达十丈,投石机的效果大打折扣,三天下来,也只对守军造成十余人伤亡。

    眼看李重限令所剩的时间相差无几了,郝昭横下心肠,打算亲自带领二百兵卒翻山越岭,用绳索攀附而下,偷袭壶关两侧。

    不过在出发的时候,周仓却站出来接下这份危险的差事,不过这不是应为周仓和郝昭的关系好到可以互相卖命的地步,而是周仓明白富贵险中求这个道理。

    周仓的想法很简单,双龙山和百谷山虽然险峻,但还吓不住山贼出身的周仓,

    周仓心中盘算了一下,按照自己的经验,攀登这种山势还是有七八成把握的,只要郝昭能把壶关的守军吸引到正面,偷袭壶关问题应该不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金钱和美色狠狠的刺激了一下二百兵卒,周仓带着人消失在茫茫的大山之中。

    自周仓走后的第二天,郝昭就开始像疯狗一样攻击壶关,不光是他,就连赵云都爬上了巢车,依靠精妙的箭术射杀守军。

    李重到表现的很沉稳,端坐在大帐之中,一副对战况漠不关心的样子。

    其实李重对打下壶关很有把握的,壶关是天险不假,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天险都需要人来把手不是。

    壶关一共就一千来山贼,而且缺少箭矢,只要李重豁出去了,光是用巢车的箭矢就能将这些山贼射杀一干二净,只不过耗时日久罢了。

    二者壶关之内的山贼也没有什么援兵,粮食、兵刃的损耗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山贼在悍勇也不能空着肚子,拿着破烂的刀枪守城吧。

    李重之所以给郝昭限时,主要是想看看这些人的潜力如何,想要压榨众人一下让他们习惯在压力下打仗而已。

    很显然,李重成功了。

    就在第八天上午,郝昭攻城之时,周仓带着二百兵卒从天而将,在侧面杀进壶关。

    周仓带着的二百兵卒都是亡命之徒,各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再被金钱美女刺激一下,顿时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砍瓜切菜一样杀上城墙,留下一地的残肢断臂,城墙上登时大乱起来。

    看到这个机会,郝昭立即下令全军突击,自己更是带头爬上云梯,挥刀杀上壶关城墙。

    被周仓和郝昭两面夹击,城墙上的山贼再也顾不上守城了,开始四散奔逃,看到此等情景,郝昭终于松了口气,拄着刀身靠在城垛上。

    李重站在十余丈高的城墙上,眺望两侧的山峦,偷偷抹了一把冷汗。

    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实在是低估壶关天险了,不说别的,只要壶关的守军能抽出二百人注意一下两侧的悬崖,周仓根本就没有偷袭的机会。

    在悬崖上攀附绳索而下、偷袭壶关,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人在悬崖之下,简直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旦被人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想要杀死偷袭的兵卒那太简单了,用弓箭射死,用长矛捅死,在悬崖底下放火烧死,就是一个傻子也能想出无数狠毒的计谋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统并州

    更新时间:2012…08…17

    拿下了壶关,整个上党郡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抵挡李重的攻势,拿下整个上党郡只是时间问题了。

    驻守壶关的人选李重早就想好了,那就是郝昭。

    虽然心里做好了决定,但李重依然打算问问郝昭的意见,于是在临出发的前一天,召集众将商议留守人选。

    看了一眼赵云等人,李重问道:“不知道哪位将军愿意留守壶关?”

    郝昭第一个站起身来接话道:“回禀主公,末将愿意驻守壶关。”

    “为何?”李重奇怪的问道,虽然他也想让郝昭驻守壶关,但他也知道,一般来说,武将还是更愿意进攻的,攻城略地的功劳更大,名声更显赫。

    郝昭有些扭捏的说道:“启禀主公,最近郝昭一直都在研究守城的方法,却苦于没有试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