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42-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群透誓疾皇墙先恕

    而现在太史慈和甘宁、周泰都被李重挖走了,孙策手下真没什么猛将了。

    不过周瑜也不在乎,他本来就没算和曹仁比武勇,等到凌操和徐盛回到营寨,周瑜立即安排二人打起精神,小心曹仁夜间偷营。

    对于周瑜这个举动,凌操和徐盛都十分不解,凌操抱拳问道:“大都督,曹仁远来,士卒疲惫,应该不会出此下策吧?”

    周瑜摇头笑道:“曹仁的兵卒确实疲惫,但你不要忘了,如今伯符正在围困合肥,曹仁能不着急救援曹洪吗?还有,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仁久经沙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你二人用心准备便是。”

    凌操和徐盛对视一眼,齐声应是。

    两个人虽然对周瑜的判断有些疑问,但也不想再说什么了,顶多曹仁不来,二人费些力气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到了夜间,二人很快就发现,周瑜真的是神机妙算,曹仁果真带着三千兵马前来偷营。

    解释一下曹仁为什么只带领三千兵马前来,不是曹仁兵力不够,而是偷营本来就不能多带人马,兵分数路。

    在古代,通讯可不发达,也没什么夜视仪什么的,兵带的多了,根本就没办法指挥,极其容易出现自相践踏的场面。要是兵分数路的话,都容易和自己人火拼起来,千万别说打着火把照亮,那还叫偷营吗,守卫的兵卒可不是瞎子。

    曹仁也不傻没直接摸到营寨的正门,而是绕了一个好大圈子,来到营寨的侧面。

    可还没等曹仁动手,营寨之上忽然点燃无数火把,凌操高声笑道:“曹仁,我家大都督神机妙算,早就知道你要来偷营,受死吧!放箭……”

    凌操这话纯属吹牛,周瑜就算再厉害也算不到曹仁在那个方向偷营,不过是曹仁的运气不好而已,正赶上这边的营寨有大将把手而已,现在周瑜的营寨有周瑜凌操两个人把手,二分之一的机会而已,至于徐盛,当然是去曹仁的来路埋伏去了。

    随着凌操的话声,数百支羽箭激射而下,射的曹仁的兵卒一阵惨叫。

    曹仁挥刀拨落射向自己的羽箭,大声喝道:“撤兵……”

    “想走,哪有那么容易?”凌操冷笑一声,打开营门,向曹仁败退的方向追杀而去。

 第二百三十三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可想而知,一只处于被追杀状态的混乱部队,在逃跑的路线上被人劫杀是什么样的情景,粗俗点说就是炸锅!

    曹仁确实非常勇猛,但曹仁也不是神仙,在漆黑的夜色下,数千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曹仁根本约束不住。再加上管道两侧不时飞出的乱箭,曹仁都要小心提防,根本就没有精力顾及自己手下的兵卒。

    江东的兵卒这次可着实出了一口恶气,南人无用的帽子已经压了他们好长时间了,这一次虽说不是明刀明枪的拼杀,但在人数上,江东的兵卒确实要比曹仁少上一些,算得上以少胜多了。

    所以这些人杀的分外起劲,拼命挥舞手中的刀枪,将曹仁的兵卒一个个斩杀当场。

    曹仁好容易收拢了一些兵卒,冲破了徐盛的伏兵,向来路奔去。

    徐盛真挡不住曹仁,曹仁收拢的兵卒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兵卒,大多数都是骑兵,速度快、武艺高,更何况还有曹仁这样的猛人当先开路。

    不过徐盛依然冷笑一声,带着兵卒追杀曹仁去了。

    此时夜色正浓,曹仁扭头观看,很容易就能看到点点火光奔着自己追来,心中冷笑不已,曹仁不是输不起,他也承认,周瑜有些手段,今天晚上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但曹仁觉得这没什么,自己输得起。

    说实话,自己手下这八百精骑才是重中之重,战斗的精华所在。

    再说了,想用步兵追杀骑兵,真不知道徐盛怎么想的,难道一场小小的胜仗就让他们忘乎所以了吗?

    但很快,曹仁就知道徐盛的打算了,官道上横七竖八放着无数树枝断木,这些路障设置的极为简陋,挡不住人,但挡住战马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曹仁那还不知道周瑜的想法,气的破口大骂道:“周瑜小儿,无耻之尤……”

    曹仁这明显就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看看江东的地理位置,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北边是曹操集团,西边是荆州刘表。至于自己饲养战马,别开玩笑了,江南要是能出产好战马,那还是江南吗?

    无论是刘表还是曹操,都不会卖给孙策战马的,两个人还没傻到里通外国,割肉饲虎的地步,孙策现在手下只有三千多骑兵,所以周瑜对曹仁的八百匹战马势在必得。

    曹仁虽然气愤周瑜的小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命令骑兵下马而行,爬过了周瑜设置的路障。

    还好周瑜为了稳妥起见,怕拿捏不好时间,大火烧光了路障,并没有在路上上放火,不然的话,别说战马了,人都够呛能逃回去。

    得了七百余匹战马的周瑜自然是喜笑颜开,为什么是七百余匹呢,很简单,曹仁的兵卒中总有小高手的,勉强能跃马而过。

    接下来的两天内,恼羞成怒的曹仁抛弃了一切阴谋诡计,猛攻周瑜的营寨。

    但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之下,江东的兵卒还是有惊无险的守住了营寨,牢牢的堵住了曹仁南下的步伐,与此同时,合肥的孙策也给周瑜带来战报,还有吕蒙的一千援军,孙策信誓旦旦的告诉周瑜,五日之内,必定攻克合肥。

    “五日之内……”周瑜呵呵一笑,作为孙策的挚友,周瑜当然明白孙策的意思,就是让周瑜小心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出什么闪失而已。

    周瑜看罢信件,踱步出了军帐,来到营寨的高台之上,遥望着北方的曹仁大营。

    夕阳西下,晚风骤起,周瑜轻笑道:“将我的古琴拿来。”

    自有亲兵给周瑜拿来古琴,点燃火盆、香料,周瑜手抚瑶琴,轻轻的拨动琴弦。

    就像忽然传来一阵暖流,周瑜的琴声如同和风拂面,叫人心神具静,悦耳的琴声渐渐高昂起来,隐隐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息,琴声铿锵有力,仿佛要撕裂云霄一样,听的人心神激荡,只想放声长啸。

    就当人们忍不住想要张口长啸的时候,周瑜忽然按住琴弦,高昂激烈的琴声戛然而止。

    呼啸的北风刹那间寂静下来,过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营寨上的旗帜忽然票动起来,旗角抖动,指向曹仁的营寨。

    “哈哈哈……”周瑜猛的站起身来,一阵长笑。

    知道周瑜计划的徐盛、凌操也豁然起身,直勾勾的看着飘扬的军旗,一脸惊异之色,虽然周瑜早就和他们说过五天之后会起南风,但两个人心中总归还是有些怀疑的。

    周瑜笑罢,沉声道:“凌操听令!”

    凌操揉了揉僵硬的脖颈,单膝跪倒在地,恭声道:“凌操听令!”

    周瑜神情肃穆,一字一句的说道:“今夜子时,你带领两千兵卒,携带引火之物,赶至曹仁寨前放火!”

    “诺!”凌操恭声答道。

    “徐盛!”周瑜接着说道。

    徐盛也立即单膝跪倒在地,高声应道:“末将在!”

    周瑜微微一笑,吩咐道:“凌操放火之后,曹营必定大乱,你带领两千兵卒杀入曹营,烧毁曹仁的粮草。不必和曹仁纠缠,直奔东方而走,我料过了子时,风向必定会转向西方,你只需在东方截杀曹兵即可。”

    “末将遵命!”徐盛激动的答道。

    “吕蒙……”周瑜又将目光转向吕蒙。

    吕蒙也学着二人的样子跪倒在地,恭声应道:“请大都督吩咐。”

    周瑜犹豫了一下,这才慢慢说道:“吕子明!你现在就领兵两千,赶赴曹营以北三十里处设伏,如果曹兵在此处休息,你立即放火烧敌,如果曹军不在此地休息,就地截杀曹军,你可做得到?”

    吕蒙立即应道:“末将定然尽心尽力、拼死杀敌,不辜负大都督厚望。”

    “很好!”周瑜点了点头,挥手道:“众将各自准备去吧!”

    吕蒙今年二十余岁,是孙策将领之中比较年少的,而这次周瑜却将最后一击的任务留给了吕蒙,可见周瑜对吕蒙的重视之心。

    有人要说了,吕布现在不是十分鲁莽,不学无术吗?和后来白衣渡江的吕蒙相差天地,周瑜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吕蒙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烧曹仁

    有句成语说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其中的“士”说的就是吕蒙吕子明,传说中吕蒙年少之时好游玩、武艺,不愿意读书。但有一日吕蒙忽然顿悟,潜心求学,终于学的一身本领。

    鲁肃见到之后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非常快的意思。

    可以说,吕蒙是浪子回头的典型代表,但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吕布这个人一定非常聪明。

    你让一个傻子再刻苦读书,高考也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就像苦逼的蜘蛛一样,蜘蛛再刻苦码字,也比不上罗贯中、吴承恩这些神人的。

    由此可见,吕蒙的天赋惊人。但凡天赋出众之人,都不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周瑜才将最后截杀曹仁的重任交给了吕蒙。

    吕蒙接到了军令,就点齐两千人马匆匆走了,徐盛、凌操也各自准备去了,高台之上只剩下周瑜一人,竖立在夜空之下,星光熠熠。

    “呼……”凌操吐出一口热气,像贼一样蹑手蹑脚,慢慢的靠向曹仁的营寨,其实他根本就没必要这么小心,杀人放火本来就是明目张胆的事,凌操只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下意识为之而已。

    就算凌操再小心,还是被巡营的兵卒发现了,可凌操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只觉得胸中通畅无比,高声喝道:“引火……放箭……”

    指望几个巡营斥候阻挡两千人一起放火是不现实的,还没等消息传到大营之中,曹仁的营寨外围已经燃起熊熊大火。

    古代的军营都是用木材修建而成的,可没有什么钢筋混凝土,烧起怎么能用一个快字形容,曹仁根本就扑救不及。

    这绝对不是曹仁疏忽,古代扎营是很讲究的,要考虑风向,水源,后勤,防御等等等等,曹仁久经战阵,当然也知道这些,特别是风向问题,前几天刮得都是北风,曹仁根本就不怕周瑜放火,但曹仁却没料到周瑜早在五天之前就算计自己了,引火之物准备的十分充足。

    其实大火烧死的人真不太多,关键是浓烟导致的自相践踏,最令曹仁气愤的是自己的大营建的太好了。

    古代的军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外边一圈栅栏,中间就是帅帐。

    实际上古代的军营极其复杂,里面九曲连环,沟壑纵横,箭楼、高台林立,来个外人都容易在里面迷路,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敌军斥候摸营用的。

    如果在白天还好,曹营的兵卒在军官的带领下还能找到道路,但现在是晚上,而且四周都是烈火浓烟,兵卒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兵卒,曹营之中十分混乱,小兵要是能找到出路才怪呢。

    曹仁军营之中都是刺耳的惨叫声,和乱七八糟的撞击声。

    就在这时,徐盛带领两千兵卒杀了进去,徐盛带的兵卒并不害怕迷路,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按照一条直线杀出去就行了,至于到底能不能找到粮仓,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曹营中已经没人顾得上救火了。

    “痛快啊……”徐盛畅快淋漓的大喝一声,将手中的火把扔出去老远,手中的钢刀在火光的掩映下,画出一道道赤红色的光影,斩杀了无数兵卒。

    徐盛手下的兵卒也都亢奋起来,爆发出比平时高得多的战斗力,口中呼喝连连,杀的曹营兵卒哭爹喊娘。

    眼看就要杀出曹仁的大营,徐盛忽然见到一员曹将声嘶力竭的呼喝着,徐盛当然能确定是曹将了,自己在曹营之中可没有盟友,这名战将这是曹仁的副将胡遵。

    徐盛厉喝一声,纵马一刀劈下,胡遵措不及防,被徐盛一刀砍到马下。

    徐盛这一刀并没有斩杀得了胡遵,但胡遵也没能保住性命,徐盛身后的兵卒早就杀的兴起了,根本就区分不开将领和小兵的区别,乱刀过后,差点没讲胡遵砍成肉泥,都没人拿着胡遵的头颅领功,只可惜了胡遵副将的名头。

    纵马出了曹营,徐盛长出了一口气,回头一看,曹仁的营寨已经变成一片火海,火光中人影绰绰,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穿。

    曹仁急的两眼通红,眼泪横流,呃……说熏得也可以,提着大刀直奔北方杀去,是的,这个杀字并没有错,曹仁杀的就是自己的兵卒,不然的话,他根本打不出一条通道。

    悲愤之间,曹仁正好碰见牛金,急忙大声喊道:“牛金,快与我开道……”

    牛金的武艺虽说比不上曹仁,但力气却不比曹仁差上多少,二人各持刀枪,一路上挑飞了无数栅栏鹿角,累的气喘吁吁,终于来到营寨之外。

    看到没有追兵,牛金这才有机会喘了一口气,急声道:“大将军(曹仁担任过的官职:镇南将军,大将军,大司马),现在怎么办?”

    曹仁略一思索,皱眉道:“现在我军大寨皆被吴军烧毁,粮草军械尽失,此地不可久留,速回寿春就粮才是。”

    牛金急道:“那厉锋将军(曹洪的官职)怎么办?”

    “呼……”曹仁吐了口浊气,手中的大刀猛的往地上一顿,发出“呛……”的一声,眯起眼睛,咬牙切齿的说道:“如曹洪能坚守十日,某必定领兵回转,如曹洪守不了十日,那就看他的造化吧。”

    说罢,曹仁招呼一声,拨马向寿春而去。

    能跟上曹仁的兵卒也都跟在曹仁身后,赶向数百里开外的寿春。

    大约走了三四十里,天色渐明,曹仁的兵卒终于走不动,一个个饿的头晕眼花,两腿直打晃,哀声不已。

    曹仁也累得差不多了,昨夜曹仁和牛金挑开栅栏、鹿角等障碍,也耗费了不少体力,于是下令全军休息一下,挖些树皮草根等物果腹。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退两难的曹操

    借机会查点了一下人数,曹仁发现,昨夜一战,足足损失了一万多兵卒,当然徐盛和凌操是不可能斩杀如此多兵卒的,大多数兵卒都死在自己人之手,还有一些兵卒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曹仁也没有时间四处寻找。

    曹仁选择休息的地方挨着一处树林,这不是曹仁没记性,而是曹仁也需要引火烧饭,没有木材烧什么?

    可曹仁却不知道,吕蒙此刻就埋伏在树林里。

    吕蒙身边的副将低声说道:“吕将军,我们现在不杀出去吗?多好的机会啊!”

    吕蒙阴阴一笑,低声道:“再等一会儿,等到曹仁他们做好了饭我们再去,让他们光能看,吃不到,气死他们。”

    吕蒙的赴京压了眨眼睛,低声道:“将军英明……”

    “呵呵呵……”

    不提吕蒙低笑,曹仁却是在苦笑,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兵卒手中却没几个火种,昨夜营中火势滔天,如今却为一些火种苦恼,真是世事无常。

    好容易煮熟了树皮草根,还没等兵卒下嘴,就听到树林之中一阵战鼓之声,吕蒙纵马提刀,高声喝道:“曹仁,吕蒙在此,还不过来受死!”

    这不是吕蒙狂妄,其实吕蒙的武艺很不错的,至少不会被曹仁秒杀。

    曹仁的兵卒早就是惊弓之鸟了,还没等曹仁下令,这些兵卒就轰然而起,四处逃散。曹仁见到吕蒙兵少,本想召集兵卒和吕蒙大战一场,牛金在旁边劝道:“大将军,如今士卒十分疲惫,就是勉强一战,也要折损七七八八,还不如让他们四处逃命呢?”

    听了牛金的话,曹仁急促的喘了两口气,这才恨声道:“牛金,你收拢兵卒先行撤退,我来断后抵挡吕蒙。”

    牛金还行说些什么,却别曹仁厉声喝退。

    吕蒙做梦都想斩杀了曹仁,将手下的兵卒交与副将指挥,追杀曹仁的败军,自己带领上百兵卒上前围杀曹仁。

    ……

    官道之上,曹仁立马横刀,独自迎战吕蒙和上百兵卒,杀的血染征袍,尸横遍地,大有一夫当关之势。

    这时吕蒙才真正见识了曹仁的武勇,那真叫万夫莫敌,足足打了一炷香的时间,吕蒙也没感觉曹仁露出疲态,再看手下只剩下数十兵卒了,只能引兵退走。

    曹仁冷冷的看着吕蒙退去,目光闪动好几次,终于放弃了追杀吕蒙的念头,转头马头向北方而去了。

    大火烧了如一日一夜,终于慢慢停歇下来,凌操、徐盛、吕蒙三人也都回到营寨向周瑜复命。

    周瑜勉力三人几句,放火烧了营寨,回兵支援孙策去了。

    回到了合肥,周瑜和孙策合兵一处,猛攻合肥。

    合肥的曹洪一直等着曹仁的援兵来救,却得知曹仁已经被周瑜一把火烧回了寿春,急的仰天长叹。本来曹洪还打算隐瞒曹仁兵败的消息,免得城中大乱,不过周瑜怎么会给曹洪这个机会,将抓到的数千俘虏尽数压到合肥城前喊话。

    这下子曹洪再也隐瞒不住曹仁战败的消息了,城中的军无战心,只想快快突围而走,省得留在城中玉石俱焚。

    当夜,曹洪就带兵突围,孙策和周瑜的兵卒连续作战,也比较疲惫了,终归是没挡住曹洪,曹洪图为之后,连夜赶赴寿春去了,孙策和周瑜大兵进驻合肥,准备修养一段时间再北上进攻寿春,入主徐州。

    不过孙策和周瑜也并不完全是为了休息一下,这才按兵不动的,这样一来寿春的曹仁也有时间备战不是。

    还有一点就是孙策和周瑜想看看河北李重的动作,曹操和刘表的战况。

    建安五年春,周瑜以八千兵卒破曹仁三万大军,天下震惊,一直偏安一隅的江东集团终于露出自己的獠牙,向世人展现自己狂暴的一面。同时周瑜的名字也终于广为人知,凭借着这一战,二十五岁的也周瑜跻身于三国名将之列。

    下面看一众诸侯的反应,喜出望外的自然是刘表,惊愕万分的自然是曹操,但最快做出反应的却不是他们二人,而是身处邺城的李重。

    李重可是熟知历史的穿越人士,在李重的眼里,江东周郎要是摆不平曹仁才是怪事呢,所以李重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整军备战了,李重的战略目标就是平原的夏侯惇,进而一统黄河以北的土地。

    除了命令高顺接着张辽对峙外,李重可谓是倾尽全力,共派出六万大军出征清河郡,手下的文武更是倾巢而出,赵云、甘宁、高览、太史慈等人悉数登场,谋士中陈宫和李儒也都随军出征,只留下程昱、武安国、郝昭三人留守。

    周泰和蒋钦也出动麾下五千的水军,力图控制大河航道。

    曹操在清河郡兵力薄弱,不出意外的话,李重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横扫清河郡,兵临平原城。

    甚至还没等曹操反应过来,李重就已经将清河郡收入囊中。

    现在天下五大势力中,已经有四大势力参战了,李重、刘表、孙策三方夹攻曹操,只有西凉的马腾还在按兵不动,但可想而知,马腾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攻克长安,入主中原的。

    曹操现在的情景比当时的董卓还要危及一些,董卓当年还有退路,但曹操却处在四面包围之中。

    现在留给曹操的选择只有两个,第一,放弃进攻荆州,将大部队转移,对抗孙策和李重。第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蔡瑁,再分兵对抗孙策和李重,理所当然的,曹营之中也陷入争论之中。

    这时候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陷入绝境的曹操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建安五年五月,李重的六万大军悉数登场,围困平原,平原的夏侯惇都不用等曹操的命令,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除了坚守不出,夏侯惇真没什么好办法。

    这是个极其消极的战斗方式,但夏侯惇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击败李重的,兵力上的劣势太大了,除非张辽能击败高顺,南下相助,但夏侯惇也知道,高顺虽说在名声上比不上张辽,但却极为稳重,麾下的八百陷阵营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张辽要想战胜高顺……难!

    有条不紊的扎下营寨,李重在赵云的护卫之下来到平原城下,高声喊道:“夏侯元让,多日不见,可否出来叙话!”

 第二百三十六章 赵云卸甲战夏侯

    夏侯惇当然不会弱了气势,当即打开城门,提着长枪来到李重身前。

    “哈哈哈……”夏侯惇先是一阵长笑,这才高声说道:“李子悔,你终于忍不住了吗?”

    李重微微一笑,反问道:“元让,你说呢?”

    夏侯惇也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点头道:“不错,现在确实是你李子悔最好的机会,不过,我还是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