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啥时候,这嘴炮都不会少,即使只是个小小的城门卫小头目,这老万也一样能喷。而且你还别说,这人说的还十分的在理,根据老万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县城位置,这职位,很可能就是文武扯皮的结果,虽然这会儿他还不知道这事儿的起因,也有点诧异武人当县令的内涵,可他对老万最后那一句还是很赞同的,这想要富多修路,可是我大□□总结出来的经典案例,怎么会错。
  “确实,连渡口的摆渡人都心动了,想着专门走这条线呢,想来,这以后往来商户多了,繁华起来也是不慢的,我听说那边比这河对岸的药材县更有优势,猎户更多,皮毛药材树木都出产,往日只是运出来麻烦罢了。深山物产丰富,这以后府城可要越发的热闹了。”
  听着老肖这一说,那老万更高兴,只觉得这才是知己,跟着说到:
  “可不是,还是你小子有见识,说来,你家以后说不得也能沾光,这以后想要去那边进货的都走了水路,那从北面来的船可不就得经过你家那边?若是你家在靠着河边的地方弄出个小码头,或者小集市什么的,那会没钱挣?前几日我听说,还有富户准备往渔村买地呢,说是要建什么客栈。你家离着渔村那边行程也不短,若是盖起来,一样也是个停靠的好地方。卖点茶水饭菜,置办两间客舍,妥妥是能传家的家业了。”
  老万虽然不知道老肖家具体的情况,可就看老肖那船,听,老肖说的两日行程的话,就脑子快的想到了这些,可见这人,估计做生意比做什么兵丁更有天分。说的老肖都有些心动了,可惜目前似乎还不是时候。
  “我倒是想呢,可惜你也知道我是山民,山民的地界人丁能有多少?想要起个屋子容易,可这人手呢?总不能我自己一天到晚在那干等着吧!再说集市,那更不容易,人气不足啊。”
  “怎么会,我瞧着你这一次来不是还领着不少人嘛。”
  “那是我们河两岸凑起来的,而且还是早早定下时间,凑了整的,就这,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我也不挣钱,只是一同结伴,行个方便。”
  “这样啊,那……还真是,干等确实不成,你们山民我知道,要靠打猎吃饭呢,不过你也别灰心,且再等等,若是这往来的人多了,到时候说不得真就能靠着吃饭了。”
  知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老万也有点讪讪的。转而又和老肖说起了旁的,一会儿说这刘家如何如何,一会儿又说方家如何如何,倒是让老肖间接的对这城里多了好些的认识。
  却不知,这无心之语才是真知灼见,老肖听到什么往来的人多了之类的话,也有些恍然,自己看的还真是不如这老万长远,确实如今自家是人少精力不济,可这不代表这不是个好主意,等着这水路越发的繁茂,自家在河边,那石竹林附近若是能起个客栈,弄个小集市,还真是未必没出路,看看一条大运河,富裕了多少沿岸村镇?
  至于人?山民真的一个都不想搬到平地上过太平日子?未必吧!如今的山民,有多少是早年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火进山的?只要有那么几家愿意搬出来,那聚集出个小村落也是可能的,还能平时打鱼打猎为生,日常靠停靠船舶的生意贴补……
  越想老肖越发觉得,自家那靠河的河滩地其实也挺有发展前途。甚至还开始琢磨自家山下那棚子附近的地盘来,算起来那里地方其实也不小,虽然没多少可以做耕地的,可若是只是建个村子,那可就十足的空旷了。规划好了,十来个院子都是小事儿。四面有山,出去往河边也是弯曲的山夹道,隐蔽不说,还挡风的很,环境很不错。
  因为老万的无心之语,老肖立马沉浸到了帝国时代的世界,就差没有立马点击建立村寨了,好在这时候散出去的人都回来了,让他回了神,可这念头却已经暗暗的埋藏了下来。像是一颗种子,等待着时机合适,发芽的那一天……
  等着众多跟来的山民都卖干净了货物,换好了采买的物资,时间也到了半下午,老万自然也早已和老肖分开回家,老肖立马起身,清点为了人数,保证没人掉队,这才带着众人回船上去。
  城里住一晚可要不少钱,这样的开销众人真心不舍得花,还不如去船上挤一挤呢。就是再不舒坦,反正明天一早就回去了,回家再好好歇着就是。再说了,他们准备的干粮也多在船上,不回船上,难不成还在城里吃饭?那开销可就海了去了。城里一个饼子都要一文钱,自家做都能出两个了。都是有家有口的,可不敢这样奢侈。
  船上条件真心不算差,别的没有,火还是有的。一个小泥炉子,即使小了些,火头慢,做菜着急,可熬粥还是挺好的。一帮子大男人,本就好凑合,就着热粥,一人一个饼子,一边吃,一边说着城里刚听来的见识,大家伙儿一个个还都挺乐呵,感觉挺不错。
  再加上难得来城里,一个个都在兴奋头上,感觉自己长了大见识,开了眼界了。哪还有功夫计较这些小事儿,都忙乎着交流心得呢。
  “……听着我都傻了,兵丁抬着板子,招摇着送礼,真是八辈子都没听说过有这样的。”
  “这我倒是想起来,那日我在河边那山上采药,就见河里好些水师的船过去,远远的就瞧着船头摆着好些东西,感情……人这是招摇了一路啊,这里头可有什么缘故?”
  “我也听说了,那杂货铺的人说,是这方家和刘家杠上了,好像是为了一只熊还是怎么的,反正都是官宦人家,谁知道里头到底咋回事儿呢,咱们权当听个热闹呗。”
  “这城里就是热闹啊,有钱有势的人多,这闲事儿也多,和唱大戏的一样,那像是咱们山里,静的那个没劲啊,一天到晚的连个响都没有。”
  “你得了啊,还想热闹听响?你怎么不想想,山里真有响了是个啥样?老虎,熊,还有狼,心肝都能直接吓出来。”
  “呵呵,心肝都是不至于,不过尿裤子什么的就说不得了。”
  “你个臭嘴,这是说你自己吧,上回采药滑下山,我去找你的时候,你那裤子就是湿的。”
  “你别瞎说啊,我那明明是露水浸湿了裤脚。”
  “成了啊,听听城里的热闹挺好的,你们歪哪儿去了,赶紧的,继续说,还有啥?”
  你们是听热闹高兴,可老肖这会儿是背心发汗啊,他这才听了几句就发现了,府城热门八卦排行榜第一的文武大战,这事儿追根究底,居然是自家引起的,还是那只熊?那有没有连累到那方队正?方家因为没买到就能和刘家杠上,那这负责来买的人该吃什么样的挂落?
  不成,明儿一早还不能走,得去方家探探,但愿没牵扯到。


第81章 方队正的怨念
  老肖作为船主,他说要多待会儿; 去寻人; 这些不花钱搭船的人还能说不?再说了; 听听人家去寻的是什么人?那可是大官门下; 一个个惊诧老肖路子宽; 大腿粗还来不及呢,哪有什么不愿意的心思,甚至心眼灵活的还忍不住寻思; 这老肖这样的本事,和他交好; 以后就是遇上什么难事; 想来也能多个求助的地方,哪怕自己不用呢; 给孩子们留点后路也是需要的; 自然个个都支持的很,甚至有人还招呼着老肖说; 若是有什么需要人手的; 千万别客气。
  这不是这些人势利什么,看到老肖后台硬就上赶着攀附; 而是人之常情; 老肖心里不也暗暗的为自己有那么一个大粗腿,让周边人羡慕而自得嘛!都一个样; 所以很是痛快的点头。随即匆匆茫茫的去了方家。
  “算你有良心,不过你放心; 我好歹也是将军的心腹族人,哪有那么容易被牵扯的。只是可惜了,好处都让外人给占了去。”
  见到老肖来看他,关心他的处境,方队正也十分的高兴,觉得自己眼光一流,没有看错人,可说到这武人县令的事儿,却有满腹的委屈怨念。
  “好处?难道方队正也想外放当官?”
  “怎么的?不成啊!如今天下太平,战事一年比一年少,咱们武人想要靠着军功升位已经很难了,一个往日看不上眼的剿匪,都有三四个将军抢活,要是再不多寻点出路,岂不是早早的就要准备养老了?那日子可怎么过?倒是去了地方上,按照我这品级,哪怕不是升一级转入地方守备营,平级去县衙,那也能有个县尉可以做的。熬上几年,破点案子什么的,指不定到了致仕还能混上七品呢。要是遇上好时候,弄个从六品也是可以的,那样的话,和我们将军比都没差多少了。我能不想?”
  咦,你别说,这家伙虽然是武人,可脑子实在不慢,想的也挺远的,宋代开国的时候确实武人更吃香,连着几代的皇后都是武将家的女子,可越是到了后头,这文官就越是一骑当先,甚至压得武将都不敢出声了,难得出个狄青都能被设计着冤死。可如今还是开国初期,能看到这么远的人几乎没有,真真是没想到啊,这里一个小小的队正居然就已经看到了,这……他该说以后不敢小看古人?
  想想史书上看到宋朝重文抑武的最终结局,想想那一个个冤死的武将,老肖也忍不住唏嘘了起来。
  “若是这么说,方队正,你这想法确实没错,战事少了,武人用的上的时候少了,这地位自然也就不如文官了,加上地方上文官的数量日益增长,这么下去,将来文官在朝堂上岂不是全面压制了武官?那以后武人说话还管用?这天下岂不是全成了文官的地盘?转去地方上当官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再不济,好歹也能给武人多争取点地盘。不至于让退役的英雄们没了下场。”
  老肖满脑子想着,若是从地方上开始,这武官也涉足进来,那即使不能形成文武对持的局面,好歹也能保证武将的权势不被时间全然吞噬,这一次武官转县令就是个很好的先例。这一点上现代做的其实就不错,虽然真的从部队出来到地方后,还能最后能走到顶层的依然十分稀少,可最起码不是没有,这就已经足够了,只要上升的通道没有被堵死,那就能保持一定的活力,而一定的竞争和派系也能保证一定的效率廉洁。
  老肖自己不是这样做官的料,也没有这样深刻的政治概念,可到底后世咨询发达,各类奇谈怪论的也听过不少,由浅及深,结合史书那么一想,也能明白一二。所以说出来的话,你还别说,条理分明的很,而且确实很有些道理。
  只是他以为很简单,很浅白的道理听到了方队正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他好歹是个官呢,还是有品级的官,对这朝堂上的文武之争也不明所以,更是从没想过未来什么文官压制武官的问题,可这么一个山民居然能有这样的见识,实在是让他大吃一惊,甚至可以说惊惧了起来,难道他们武人的地位已经如此岌岌可危了?连一个山民都能看出未来的颓势?怎么可能?或者是自己太笨?没有理解这一次武人当县令的深刻内涵?自己的见识竟然这么浅薄,连个山民都不如了?
  方队正感觉很不好,脸色都有些变了,自我否定下来,整个人都感觉去了水分,焉了吧唧的,忍不住弱弱的问到。
  “不会吧,就那些弱鸡,能有这样的本事?我不过是觉得日日在府里十分的无趣,想寻个好差事,将来能再升点品级罢了,关系就这么大?”
  确实,方队正和老肖其实想的就不是一个事儿,方队正是早年打仗东奔西走的忙惯了,闲下来无趣,加上这官职实在是小,连七品都没到,属于不入流的杂官,故此琢磨着怎么想法子升官罢了,可老肖则想到的是文武官员的权势比例和大局,这确实不是一条路。
  可你不得不说,老肖这随口唏嘘的一番话却真的让方队正打开了新大门,突然之间感悟到了不一样的问题。虽然这样的认知还带着浓浓的疑惑,带着很多的不确定,可若是哪天将这些话再学给别的,更有见识的上官,那或许,老肖就将为这个世界带来他穿越的最大蝴蝶……武将的地位提升或减缓下降。
  当然这是以后的问题,和老肖关系也不大,我们就不多说了,还是来说现在,老肖听了方队正的问题,也意识到自己展开的话题有多大,有多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马上顺着方队正的话说到: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这些大事儿哪里有我这么一个山民说嘴的份,那些大人怎么想,也不是我能理解的,或许是我说错了也不一定。倒是方队正你,这想法还是不错的,咱们都是实在人,想的都是实在事儿。你好歹也是有官职的人,去谋求个有前途差事,也是给子孙多攒点底气,县尉升到县令听着就是个不错的路径,对了,刚才你说便宜了外人,这又是怎么说?还有啊,上次不是说那刘家比你家将军官职高嘛,怎么……”
  “那当县令的小子,不是我们邵勇将军的麾下,是京城齐国公的家将出身,虽然齐国公也是武将人家,可到底已经属于勋贵一流,那不是外人是什么?亏得我们邵勇将军拉下了脸,硬生生说那熊是我们将军为邵勇将军置办的,耍了一把无赖,扯上了好几个交好的将军,可最后啥好处都没得,倒是让勋贵那边占尽了好处,不止这个县令,北面还有两个县尉,一个仓大使呢,那可是足足四个官职。若是带上能带去任职的手下亲信,这能安置下多少兄弟?不说旁的,光是一个县衙,三班衙役有多少人?安置下十个可以吧?可惜了,这下全让勋贵得了去,我们还要再想法子。”
  话题重新回到了八卦的事儿上,方队正也将心理的疑惑震惊按下,重新说起了自己的不忿来,只是刚才老肖的话还是给他心里埋下了种子,心下暗暗的觉得,这事儿听着就不小,怎么也要和自家将军说说,自己脑子不好,不懂朝政的事儿,可将军总是懂的,就是将军不懂,上头不是还有上官嘛,这听着就是涉及到武人利益的事儿,可不能忘了。不过嘴里却说个不停,说着这安置退役兄弟的种种难处。
  “我们将军说,若是能将兄弟们塞到府衙去,哪怕是当个捕头呢,那也是不错的,斥候营的兄弟就很合适嘛。若是安插差事的事儿不成,那就只能将军伍里年级大的兄弟踢出来,用公中的银子置办点田地,给兄弟们去种,好歹也让他们有个安稳养老的地方,有个活命的家底。节省下的粮饷让还在军中的多吃一口。都不容易啊,开国初的时候说是一统天下,可各处依然未平,匪患多,造反多,多少人家破人亡为了活命从军?一场场仗打下来,死了的就不说了,命不好也没法子。可活着的呢?有本事的还好些,可那些老兵呢?好些人到现在还孤身一人,没个家,将军若是不安置他们,这些人老了可怎么办?四十来岁的人了,除了打仗啥都不会干啊?”
  说起这些,方队正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无奈的气息,天下太平,所有人都高兴,匪患绝迹,老百姓也满意,可这些高兴满意之后呢?有几个想到那些付出了一辈子的兵丁?有几个会多为他们想想?军中博不出头的多是最老实,也最没什么特长的,这些人可怎么办?都说好男不当兵,有活路,有本事的,有几个还会混这口饭?
  老肖听着这些也有些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也是太平盛世的兵,知道什么叫英雄无用武之地,也知道什么叫老兵,忍不住跟着想法子,方家茶房里,一时寂静无声起来,好半响,老肖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想过的村子的问题,忙扯了一把方队正的手臂,眼睛亮闪闪的说到:
  “咱们也是傻了,现成的法子就在这摆着呢,居然没想到,咱们先头不是说了,那武人县令……”
  “就是武县令,那个老小子就姓武。”
  “嗯,好吧,武县令,那武县令要开发那县城,要通水路,弄得水边的地价都上涨了,那也就是说大家都看好这条路子,觉得沿岸的水路一样会繁华,那为什么不将那些兄弟安置到河边?寻几处能靠船的平地,建上点房子,平日里撑船打鱼都能吃饭,遇上人来人往的,还能靠着卖饭食,提供住宿挣钱,这样即使种地的本事差些,一样也能养活人不是。再说了,这附近几个县的范围,那可都是山,再是平地,离着山也不远,都是老兵出身,打猎吃肉应该不难吧,只要不懒,估计过的都不会差。就是地价上,也比买良田俭省,能省下来多置办家当,多安置些人。”
  “咦,这还真是可以啊,若是地界合适的地方,直接建个村落,按照军中的规矩来,五六十人在一处,领头的当个村长,还能相互帮扶,遇上外人欺负,也不至于吃亏。嗯,连着手续也好弄,官府册子上添个村落不是什么大事儿。老兵退役建村,若是弄得好了,还能再争取免些税赋,好啊,老肖,你小子,脑子是不错。”
  方队正笑的很高兴,感觉自己为自己的同袍兄弟们寻到了好法子,连着先头的不忿也没了,在屋子里高兴的搓着手直转圈,脑子里的点子也开始一个个的点亮。
  “人家渔村都能借机起来,没道理咱们自己人不能,到时候选好了地方,就去和那武县令说一声,码头上划块地方,专门给咱们退役兄弟用,摆渡的,运货的,有了这么一处,生意一定好做些,兄弟们自然也能多挣点钱。再和水师的人说一声,往来采买的时候也多照顾照顾,这也能得些好处。哎呀,这么想的话,这水边建村实在是比零碎分开了买地安置人能利用上的法子多多了。”
  越想,方队正就觉得这法子好,虽然不是什么体面的差事,也不是在城里,地方估计偏的很,可若是办好了,却能最大限度的安置人,只要让这些老兵有个家,有个安稳的生活,那他们也算是没白当这么些年的兄弟。
  “我这就很将军去说,老肖,你等着啊,这么好的法子,将军一定重重有赏。”
  说话间,方队正就已经快步的走出了门,粗大的嗓门喊得门口屋檐上的残雪都震了下来,门开着,院子里什么人多没有,就这么将老肖一个人晾在了屋子里,这话怎么说的,你这心可真大,不怕我偷盗这屋子里的东西?不说旁的,那铜水壶就挺不错,还值钱。
  不过这样的大大咧咧,这样的信任,你别说,老肖还挺喜欢,挺暖心的,在方队正的身上,他不知怎么,就感受到了早年在部队的那种情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老肖在他这里愿意开口说些实话,为什么愿意那么费心的帮着想主意,为什么在这里放松了自己低调,泯然于众的坚持。


第82章 自找的
  在方家折腾了一个上午,吃过了午饭; 这方队正才肯放人; 这个墨迹劲啊; 和他们山里人实在是没法子比; 若非怀里揣着那将军赏赐的十两银子; 老肖说不得都要后悔自己来这么一趟了。
  等着好容易回到了船上,招呼着大家伙儿赶紧往回赶,不想还没启程; 这方队正居然又寻了过来,
  “老肖; 带我一段; 我去渔村。”
  不用说,肯定是去查看渔村的情况; 好做一个参考。你这上午说几句话说了半响; 这真行动了,倒是莫名的; 速度又上来了?好吧; 这和老肖没关系,不过是搭顺风船罢了; 有什么不行的。
  “那赶紧; 我这正好开船了。”
  这会儿已经是春天了,山上的雪化了; 溪流,小河水量都充沛起来; 自然而然的,这大河里的水也多了起来,水流也变得比以往急了些。逆流而上的时候,若非有风帆借力,靠着老肖那船橹是怎么也走不快的,比来时不知道要慢多少倍,好在老肖早有预料,船桨,竹撑分在两边,跟着蹭船的山民们别的没有,力气总是有的,帮着划桨撑船的情况下,三合一之后这速度还真是不慢,比冬日老肖一个人回家时候还快上几分。
  “可以啊,老肖,你这船不错,就这速度,一日的功夫就差不多能到了,这么宽的船,能坐下多少人。这船啥价?若是合适,等着我这事儿定下了,到时候也买上几艘。”
  上一次方队正上船,那是夜半的时候,天色暗的,就是有火把,那看的也不怎么清楚,哪里像是这次,一路过去时间大把,可以让他里里外外的看上十来遍,这瞧的自然仔细,更不用说他这还真遇上了需要的时候,想头更多,顺嘴就询问上了价格。
  这可是把老肖给吓着了,如今因为这通河道的事儿,那摆渡的对买船的积极性正急速上升,若是在加上去年答应的渔村老杜那里,这开春两三个月内,他怎么也要交出去四五艘船。按照自家这船的价格,一艘1500天淘钱来算,那可就是7500块,一下子下去那么大一笔,这要多少时间才能填的上?他这一个冬天,扣扣索索了半天,攒的也就大概这个数。这要是这方队正再要上几艘,自己这窟窿可怎么堵?
  想到这里,老肖忙不迭的说道:
  “我这能有啥好,也就比一般的渔船大些,寻常的紧,还是那水师的船好,那么高的楼船啊,看着就气派,这若是用来运货载人的,那一次能走多少?再说了,你们都是自己人,买起来也方便不是。”
  “确实好,可那船可不是一般的人能买的,大头兵用这个挣钱?那不是存心找死吗,再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