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自己再想什么呢?难不成自己这是真的要操持起媒婆的大业?怎么可以!
  赶紧拍拍脸,把这念头丢掉丢掉,自己不过是因为那些兵丁没别人可托,又不好寻山民不熟悉的人来做,这才暂时接手而已,回去就寻别人来干,附近又不是没有妇人了,总能寻到愿意干的,自己真实脑子坏掉了,老兵没法子寻,自己难道还寻不到?陆大郎家媳妇就可以干这活儿。自己怎么就没往这上头想呢?真是傻瓜!
  老肖好一顿的自我分析,一下子就像是从最近被老兵们糊弄的团团转的怪圈里解脱了一般,转头就寻到了接盘侠。于是乎,这山也不跑了,人也不找了,一个转头就往回走。
  回去找老钱?算了吧,这会儿人家正一个劲的往老卢家走呢,一门心思要头一个娶上媳妇,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的脸,这么个年纪,房子都没起好,聘礼都没收拾妥当,就想娶媳妇?谁家上杆子送你家来?这老房子上火上的也忒烈了点。
  还是直接去陆家吧,把事儿脱出去,就是那陆大郎媳妇和那些兵丁说话不方便,他们家不是有男丁嘛,再不济还有陆婶子呢,肯定比自己更合适。
  你还别说,这拉郎配的事儿,老肖感觉浑身不自在,不想干,可换到了人陆婶子,陆大嫂身上却整个儿的掉了个个。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神一般匹配的工作,完全能激发起她们全部的工作激情。从听到老肖的托付开始,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婆媳两个被赋予了重任之后,行动力怎么样,那是不用多说啊!不用三天,这附近就走完了,合着老肖一开始寻到的人选,总共统计出十二个可以婚配的对象。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连着那些老兵都已经被她们摸底摸了个祖宗/十八代,和她们手里的资源做了初步的匹配,从性情上,从年纪上,从家庭出身上,反正总能寻到般配的地方,让双方都十分的满意,已经到了上门相看的地步。
  若是不出意外,不到三个月,保证让这些老兵立马媳妇孩子都齐全,住进新房后小家小院保证热热闹闹。甚至连着喜事儿怎么办,红布红纸怎么一并采买,宴席怎么处理更省银子,都有了头绪策略。这一手惊呆了多少人?反正老肖觉得,他这一辈子都不想在这些事儿上和这些女人有什么对比的时候了!
  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值得高兴的,这老兵的婚娶问题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以后老肖终于能自家过自己的日子了,不用担心有人寻上门找食,也不用担心自家孩子被这些不要脸的货色毫不客气的指使的团团转,更不用和食堂大师傅一般,动不动采购米粮一船,老肖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好些。特别是在看到几个没皮没脸的,人还没定,就死命的往那些有闺女人家跑的人之后,更是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气,都去嚯嚯别人吧,自己也好耳朵根清净几天。
  可惜他这高兴的还是太早了,耳朵是清净了,可脑子不清净了,因为还有麻烦事儿在前头等着呢。
  你想啊,这村子本来是分配了五十个人,这算着是不多,一个小村子的人数而已,可若是等着都成亲了,这人丁又该有多少?哪怕娶的都是单身的呢,那人口也能直接翻翻啊!那就是到一百了,一个中等偏大的村落也就是这么点人了,若是拖家带口的,再带着小的呢?若是小的还不止一个呢?
  想想这往上翻的数字!老肖就感觉眼晕的很。苍天啊,大地啊,他是真没想到啊,当初自己父子来的时候,寻个人影都要用望远镜的地方,不过是过了个冬天,这一下子就要变得人声鼎沸了,这以后日子可咋过?
  还有自家这臭小子,难道你就看不得你爹轻松几天?为啥要戳破这个事实呢?为啥自己这脑子转的就那么快呢?儿子才说了一句,自己好像就已经看到了悲催的未来?……
  想不通他为啥哀嚎?咱们不说旁的,单说这砍柴,这么多人,那以后每日的柴火要用多少?这附近的荆棘枯枝数量是有限的,眼见着不久之后,他们砍柴都要多走半里地,你能不哀嚎?这耽搁多少工夫啊!
  还有这人多了,在附近打猎还有戏?野兽也不是傻子,人味重了大老远的就跑了好不。那样的话,以后这打猎他们岂不是又要重新寻地方?说不得这就要你往深山的方向在走上一段了,这人与野兽的地域争夺之战眼见着不可避免,即将爆发,他们能不哀嚎?
  最后一点,这么多人,以后他们冬天想要靠着套兔子偷偷往天淘卖钱肯定也变得难了,若是天淘没钱,以后这买东西该怎么样的缩手缩脚?能不哀嚎?
  几乎是瞬间,老肖父子觉得,这建村什么的,实在是太讨厌了!老光棍娶妻什么的,更是太招人烦了!
  和老肖一个想头的人,在这附近基本没有,对于这样的人潮,山民们都报以积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什么自家地盘被侵占,那是绝对不往这里想,这不是人家都没侵占他们自家的山嘛,自己一点没吃亏啊,相反的,他们感觉自己还占大便宜了呢。在他们的脑子里好处真不少啊。
  第一,人多了,那遇上大东西送命的可能性就小了,就是组织秋猎,人丁多也能让他们的收获变得更多更好。想想都美的很,以往听到老虎的声音,他们都能紧张一晚上,以后反过来了,估计能畅想一下,自己参与狩猎队,搞一个打虎的大新闻。
  第二,户头多,相互联姻的对象多了,山民们也好,猎户们也罢,以后婚娶什么的,多方便?
  第三,他们几代人,当了近百年的黑户,终于要有户口了,兴奋还来不及呢。最后一点,有人就能有集市,有人就能有大夫,有货栈,以后他们和外面世界交流会更快,更近,这让他们很满足,很期待。
  “爹,按照平均每户三个人来算,咱们以后这一个村子,最起码也要有150人,这都能和那些大村落相比了,你说,这小河的水源能够用?是不是需要打井?还有,这每家每户水缸什么的,是不是也要提醒他们采买?”
  “我去和老钱说说吧,估计这会儿他们还没往这方面想呢,这人多了,除了吃水的事儿,这粮食也是大问题,这附近能种地的地方可不多。还有,这新建的屋子,一开始都是按照一个小院,一个三间正房的屋子整的,真的一进来就都要拖家带口的,这三间房子是不是够可就不一定了,他们也该有个准备。人口,可不光光是数字。”
  老肖感觉自己那就是个劳碌命,咋就没有一刻能的清闲呢?说起来自己比这新村的村长还忙乎,这白工干的,实在是太亏!


第90章 村1
  建一个村子说着不过是几个字的事儿; 上头的官员嘴巴一张就定下了; 可真的到了实际地方上; 问题多的不是一点两点; 老肖虽说不是老兵中的一员; 可因为距离最近,往来最多; 又是中间人的关系,忙乎起来那就是湿手沾了干面粉,怎么都甩不脱了。
  偏偏他本就不是那等冷漠心硬的人; 每每想到点不妥当的地方都忍不住要去提醒一二,这一来自然越发的给自己招揽了不知道多少的事儿出来。跟着这些老兵从头忙到尾,等着五月份,这村落正紧的完成; 一家家的都搬进了新居; 老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黑了三分。
  “爹,这事儿总算是完了; 对了; 那村长如今是谁?可定下了?若是定好了,放在咱们家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账册也能交出去了。”
  别说老肖吃不消; 就是肖海涛也感觉有点吃不消了,因为过来的都是大老粗; 基本全都不识字; 这建村子的流水还特别的零碎繁复; 故而这充当账房的事儿一直都是老肖他们父子兼职在干。
  老肖有多忙前头也说了,不仅仅是盘账,连着娶媳妇挖井都要管,这样的情况下,脚不点地的忙乎时候,那账房自然就成了肖海涛不容拒绝的责任,时间一长,这身子还是个十岁孩子的肖海涛可不就吃不住了嘛。连着方言那个半吊子都被扯过来当了清点物资的手下,吃饭全靠着方语这么一个过了年才6岁的娃娃每日瞎凑合,可见这一家子的日子混乱成了什么样。
  如今好了,好歹这村子有了样子,肖海涛似乎已经看到了卸下重担的曙光,在最后一户正紧入驻之后,自然迫不及待的询问了起来。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背上的重担没那么容易卸下。
  “不知道,目前这些人家都是按照兵营的路子运转呢,五户一个伍长,十户一个什长,笼统的谁当头,这事儿估计还要看上头怎么说,至于你爹我?想落个轻省是没戏了,昨儿老钱来过一趟,说是方队正让他带话过来,因为这村子实在是每个读书识字的,所以啊,以后这文书往来的事儿,还是要交代到我这里。”
  一说起这个,老肖都觉得满心的怨念,这村官什么的,若是在别的地方,那也就罢了,好歹也算是有点权力,即使这时代村干部没工资,自己也能忍了,可偏偏这山下的一群老兵本就是天然的同盟,他这个所谓的文书往来的村官,说白了就是个城隍庙门口代写书信一般的地位,不,连着这个地位都没有,因为不给钱啊!你说,他能心里舒坦?合着你们用白工用顺手了还是怎么的?欺负老实人也不是这么干的!真是太过分。
  “这……合着弄了半响,这为了这么一张纸片片的户籍,弄得咱们一辈子都要做白工了?”
  看,就是自家儿子都看出来了,可见这事儿干的有多明显,难不成是算准了自家不会反抗?不,不是不知道这事儿干的不地道,可这真是没人了,若是军中,那文书什么的都有,自然没人识字什么的,这事儿真心不显眼,从来不当是个问题,可是到了这会儿,到了地方上,一个个的,都分开了,啥问题都来了,这会儿方队正他们这些忙乎着安置老兵的人,一个个正头疼的差点撞墙呢。老肖这里好歹还有他这么一个可以凑合的,可其他村子呢?那是一个都没有,这可咋办?
  给好处寻个老童生,老掌柜之类的搬过去?也就是只有这么一个法子了!不然这以后连个书信往来,互通消息都未必做的到,这可怎么好。当然了,既然要给别人好处,那老肖的好处自然也是有的,于是,不过是几日的功夫,老肖那河边石竹林放船的地方,莫名的就有了地契了,那片林子,加上后头的草亭子,以及草亭子后头的狭长的一亩半的地,全归了老肖。
  要知道如今,这村子的渡口就在那石竹林北面一点点的地方,这一块地,按照现代来说,那是妥妥的黄金地块,即使是搭上棚子,卖点茶水呢,等着这渡口往来有了人,也是必定生意不错的,这是上赶着给了老肖一份能流传下去的产业了,确实足够诚心。
  此外不止这一项,老肖家那石头山往南,往深山去的方向有一块还算是平稳的坡地,约五亩上下,土质不算好,却也能种植粮食,只是开垦不容易,这会儿也由着村中的汉子帮着清理了一遍,还围上了栅栏,防止小动物侵扰,这一片土地,也做了坡地的地契,送到了老肖的手里。
  有了这两样实在东西,这兼职村干部的事儿,就是上头没有一句话,没有半点笔墨任命,老肖也做不出撒手不管的事儿了。换句话说,这方队正几个不花一文钱,只是敲了几个章,花费了一点子人力,立马将老肖前头几个月的工资,合着未来的工资全抵充了,这生意做得,实在是划算的高出了天际!
  “我咋觉得我们吃了大亏了?”
  肖海涛一开始看到地契什么的还特高兴,合着山下自家的那杂货铺,还有山上的平台的老窝,居然有了四张地契,这家底实在是不错,可等着乐呵了半响,看着老爹脸色没想象的那么高兴,自己忍不住跟着想了一通,立马这脸色也有点不对了,砸吧着嘴,皱着眉头询问起老爹来。
  “没什么吃亏占便宜的,说到底,以后这都是自己村子里的人了,人要是找上门要你帮忙写封信,帮着算个账,你还能推了?既然一样要干,如今还给个名分,给点好处,那就知足吧。反过来想想,这几个月总算是没有白忙乎,人家见情,知道好歹,心里也算是能过的去了。”
  老肖早年连媳妇跟人跑了都能忍过去,凭的是啥?就是他这一份譬如的精神,啥事儿都能往好处想,往宽处琢磨,想的宽了,人自然就不会感觉憋屈了,日子过得也顺心了,如今他又把自己这一大妙招开始传授给自家儿子。你别说,这么一譬如,肖海涛也忍不住跟着点了头。
  “也是,好歹咱们也算是有家有业有铺子了。等着将来,那河边的半亩地起上屋子,咱们可就有了两个铺子。”
  “成了,别想这些了,那铺子等着能用的上不知道要多久呢,先顾着眼前吧,咱们那些玉米种下去这么些日子了,我也没顾得上多管,你看着怎么样?可还成?说实在的,这会儿我倒是有些后悔,当初咱们说那些玉米种子的时候说的实在是少了些,不然今年那新给咱们的五亩地赶一赶种上一茬倒是也来得及。如今,只能等着这边的收获了之后再说了。”
  书房窗外那一片原本的花圃如今早就变了模样,沿着围墙的果树好些都结出了果子,唯有前些日子已经收获了的樱桃树,这会儿看着有些空唠唠的,可若是在看那其他空余地上已经搭上架子,爬满了各处的藤蔓,还有边角上零碎的葱姜等菜蔬,那种空唠唠的感觉立马就一扫而空。五月的时节,这一片土地已经郁郁葱葱,果实丰厚了,再不复刚来时候的萧索模样,让老肖怎么看怎么满足。这都是钱啊!……那樱桃他可是城里,天淘,两头都换了不少钱。种果树这事儿上,儿子干的实在是漂亮。
  想着钱,老肖不由的又想到了重在柴房,还有屋子后头那一溜的玉米,忙不迭的询问起来,如今他总是忙乎外头的事儿,这当家的事儿倒是儿子更熟悉些,想想也有些不好意思,询问的时候差点没红了脸,好在如今他和那些兵丁呆的时间长了,别的没学会,厚脸皮的打磨倒是上了一个台阶,愣是能问的不动声色拐着弯的绕话题。
  老狐狸和小狐狸的差距这时候显现的十分的明显,看,小狐狸已经被带着跑了。
  “等着收获了,想要咱们种子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这几日山下那些人又开出来了不下十亩,总计都有一百多亩地了,我瞅着,他们是不把每家凑出三亩来不会罢休的。老爹,连着军属,烈属的,还有咱们家,这村子里如今可是有五十六户了,这样开下去,不管是往南还是往北,都还要出去好大一截的。特别是南面你去年猎熊的那座山,以后估计除了柴火,是啥都别想猎到了。谁让那地势平缓的更多些呢。”
  “不成就继续往南面深山推呗,以前你看的那啥啥地理里不是说了嘛,人类的发展,就是一次次人和动物争地盘的斗争中展开的!如今就是最现实的例子。行了,别瞎想那些有的没的,先顾着自己吧,昨儿你不是还说要去老钱家嘛,还不去?”
  “哎呦,差点忘了,春姑姑让我去拿新作的衣裳来着,得,我走了啊。”
  “跑慢点,又不是急着投胎。”
  “知道了……”
  嘴里说着知道了,这脚下却十分的迅速,这些日子,这石阶一日不知道要走多少回,顺溜的让肖海涛觉得,就是闭着眼睛,自己也能走的顺顺当当的。更不用说这会儿天光大亮的正午了。能有啥事儿?
  走在石阶上望着山下侧目看去,这山下早就不再是往日的模样,那原本稀松的零落生长的树木好些已经被清空了,只留下小溪边还有些,遮遮掩掩的,坚持挺立,其他原本灌木等丛生的地方已经成了一块块阡陌田地,好些已经被新冒出的菜苗子描绘出一行行绿色的花样。
  还有那靠着山脚的各处,往日不过是寻常缓坡的地方,如今有的被开辟出小路,有的直接建起了宅院,再不是那种荒芜的苍凉,反倒多了几分轻烟袅袅的人气来。
  虽然说,因为娶亲等等的事儿,各家的院子从建设开始就不住的在变,早不复一开始计划中每家三间正房的统一规格,可大致上看着到也算是整齐,零落的点缀在山林各处,看着这村落显得越发的与众不同,意境古拙起来。
  “春姑姑,我来了。”
  就在老肖家平台下杂货铺对面不远,对面山脚下,一个朝东的院子门口,肖海涛毫不客气的推开了竹篾做的院门,丝毫不管因为他的动作,而有些晃动的竹篱笆,只顾着往里头走。听到他的声音,屋子里的人显然早就知道他这些习惯,也是毫不客气的大声喊道:
  “来了就进来,难不成还要我出来迎你不成?对了,顺带帮我去厨房舀点热水来,我正口渴了。”
  听着声音,这样的熟稔就知道肯定是早就熟悉的,等着肖海涛从这小院南面两间茅草房子中的一间,用水瓢笑嘻嘻的舀着热水出来,往正房堂屋里一走,就能看到一个利索爽利的女子正手脚飞快的在堂屋里织布。那是谁?自然是春娘,而这小院自然是老钱那手脚快的家伙和卢家春娘的新家。
  和村子里其他人家一样,这院子早不是最初设计的模样,正房三间不假,可左右两面也多了其他的屋子,比如南面的厨房和柴房,比如北面的两间厢房,还有正房后头一小块地脚,做不成后院,却正好能搭个鸡棚,这个家也算是□□齐全了。住着七间屋子,有了织布的活计,有能帮着养活孩子的丈夫,还有未来可期的三亩土地,春娘的生活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日日都像是蜜一般。自然这动不动拿着菜刀就出门的事儿就做的少了,那织布做饭什么的,倒是越发的起劲。她如今可是有家有男人的妇人了,织布给男人孩子做衣裳是分本。
  对于做媒的老肖,春娘自然是感激的,可作为妇人,即使在规矩宽松的山里,对着外男多少也要避忌一二的,所以她自然只能对着这早就熟稔,机灵的肖海涛越发的好了,帮着做衣裳,更是不在话下。
  “怎么这么晚来?妮子本还想等你来了,寻你家团团玩去,等了好半响,差点都睡着了,这会儿去和老三家的闺女挖野菜去了,一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喊一声,她那胆子小的,一个人可不敢爬你家那石阶。”
  “呵呵,知道了,这不是一早帮我爹算账算的忘了时间嘛。”
  “哦,对了,说起算账,我家老钱说想在问你爹买点水泥,想把灶台也抹一抹,你家还有不?前几日我听说你爹早先做的都卖完了?”
  “爹正要再做呢,好些叔伯都想要,过上几日估计就又有了。姑姑,我给你记着,咱们最亲,我保证先给你。”
  “乖孩子,还是你和姑姑好。”
  “那是,不和姑姑你亲,我和谁亲啊!”
  嚓,都没血缘关系的,这姑侄都不知道怎么认出来的,你两这亲近的,眉眼都笑的眯起来是咋算的?
  刚进门的老钱听到自家媳妇和肖海涛说话的声音,差点没鸡皮疙瘩满身,可让他反驳点什么?对不住,他不敢,成亲还没几个月呢,好容易重新享受家庭生活的老钱已经顺利的过度到了妻管严的队伍中去,这辈子能不能重振雄风实在是难说了!


第91章 杂货铺
  老钱是村中五个什长之一; 虽不至于一言九鼎; 可在小小的村落中也算是有点话语权的人物了。再加上因为比旁人多了那么一个小小的官职; 往年得到的军饷; 赏赐也多些,这小家的家底还是有那么点的; 即使一下子有了媳妇,闺女,人丁上去了,可日子依然可以过得挺舒坦。
  也正是因为手里有余钱,所以在整治家业; 收拾屋舍的时候,他比旁人更用心; 一心想一次到位; 做到更好。像是这正屋; 不管是外头的外墙,还是屋内的地面,他都抹上了水泥。刚开始旁人还觉得他奢靡,有点太大手大脚,连着老卢都替他心疼; 生怕自己妹子嫁过来之后,将来难过。可等着春雨一过; 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看着老钱的眼神都带着崇拜。
  “看看; 这一场场雨下来; 那外墙抹了水泥的地方; 半点痕迹都没有,和新的时候一模一样。在看看屋子里头,还是老钱的法子好啊,这水泥抹过的地面那个干净的,就是外头泥水带进去的再多,拖地的东西一擦,立马就恢复了,还有那炕,涂上水泥的再怎么蹭,那衣裳也不容易上泥,这东西,实在是好处多多。”
  “老钱这老小子,前一阵子都说他临了临了,有了媳妇孩子,都还是改不过来大手大脚的习惯,怕是以后日子不好过。可不想如今看着,这钱花的还真是值的很,反倒是咱们,不如老钱看的远,下手快。”
  “可不是,我算过了,不过是多出不到一两银子,这里里外外的就能抹上一遍,价钱实在不高。想想以后日日干净,能省多少事儿?能防雨防霉防掉泥,这屋子又能多撑多少年?越想越是划算。”
  有人带头用,还直接看到好处,水泥这东西,在村子里,被人们接受起来的速度真的是挺快的。更不用说这些老兵们,本身比那些山民手里头更宽松些,花起钱来自然更利索。这边刚说完好处,另一边老肖家石阶下那新盖的杂货铺里,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